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职业卫生学进行了教学改革。首先,结合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和课程特征,将教学内容优化为5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次,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参与讲课和案例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方式改革。最后,改革了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都更加重视知识的实践应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论文 篇1:

案例直接导入法在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摘要]系统分析和论证了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举例论述了直接导入案例教学法在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中的实施步骤。该方法显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显著提高;使学生更加轻松牢固地掌握必要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直接导入案例 应用型案例 精细化学品化学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再现案例实景,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始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最初该学院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强对法律规则和条文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强调在教学中参与分析和讨论个别案例。由于成效显著,使得该方法迅速被其它院校所采用和推广。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和培训机构都采用了类似的教学方法,但专业局限在法学(律)、医学、经济、商学等。该方法在化学化工课程中的应用较少。同时,在高校化学专业课程研究和改革实践中,人们普遍把课程研究和改革焦点集中在必修课程,而忽视了对选修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选修课程的开设旨在扩大学生知识领域和知识延展性,对其教学方法和课程建设改革的研究很有必要。

笔者承担我校的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精细化学品化学的教学,结合课程特点和自身研究经验,在教学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精细化学品化学是化工、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具有帮助深化理论知识理解、初步了解精细化工产品和提高学习化工专业兴趣的重要作用。这门课虽然包含大量的产品实例,但是大都是泛泛而谈,甚或一笔带过。以往,在该课程的讲授中,大多采用理论简述和产品简单罗列的方法。该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应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习其他同仁的宝贵经验,认为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授具有较为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工专业的兴趣

应用化学和化工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以来已经学习了无机、分析、有机和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课,面对的都是艰涩的理论知识,同时,多年来化工背负的“操作瓶瓶罐罐和污染严重”的名声,更容易使学生降低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提供活生生的产品实例和经典的生产解决方案,结合多媒体授课形式,将会使学生看到化工创造了当代整个物质世界和化腐朽为神奇的巨大作用,会提高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兴趣。

(2)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前所述,学生在学习四大化学和其它专业基础课后,虽然掌握和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但是最多也仍是“纸上谈兵”,不利于知识的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例如,表面张力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和掌握,尤其是表面张力的方向对许多学生来说更是难懂。只有在《精细化学品化学》中学习了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部分后,才会对表面张力有彻底的理解。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和重要用途等知识的分析和讲解,会使学生对表面张力的理解更深入、更直观。

(3)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般来讲,知识可分为3个层面,即原理性知识、特殊案例知识(智慧)、把原理和规则运用到特殊案例中的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和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学校教学只传授第一层面的知识,或称为书本知识;而学生掌握第二层面知识较少,因此,对第三层面知识的掌握势必减少,即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所以,引入案例教学,可使学生在第二层面知识的缺陷方面得到有效弥补,从而也可以增加学生第三层面的知识。

2.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1)学生渴望真正掌握精细化工方面的知识

在习惯了大量单纯的公式、分子式和直接理论讲授后,学生非常渴望能够接受到由生活实例到化学理论、由浅入深的全新教学模式。案例直接导入法正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和生产实例入手,将多彩多姿的使用过的、看到的、听到的精细化学品展示在学生眼前,然后,逐渐引出产品的作用原理、公式参数和具体产品组成规格等,势必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

(2)学生的前期知识积累充足

在学习《精细化学品化学》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4大化学、高分子化学、反应工程等化学专业基础课,前期知识积累充足,完全可以理解《精细化学品化学》中的基本理论。此外,已学了应化和化工专业课程的学生已经进行了课程实习和参观实习,对工厂和化工产品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学习《精细化学品化学》也有较大的帮助。

(3)教师具有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學方式的动力

作为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多年来也苦于“填鸭式”教学方式造成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是教师认真备课、力图讲解系统;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所学课程似懂非懂,不感兴趣。所以,在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后,经过认真探索,案例直接导入教学法已经初见成效,教师更愿意深入研究,广泛发掘合适的案例,开发一套行之有效、灵活多变、适应广泛的案例教学法,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而不懈努力。

二、案例教学法组成和实施程序

在已有的案例教学法中我们看到,实施步骤可设定为设计案例、剖析案例、解决案例和推广及升华案例4个方面,其核心在于剖析案例。也有采用顺序和逻辑多案例讲述、结合提出问题的案例教学法实施步骤。笔者结合教学要求、教学实践和前人经验,总结出直接导入案例教学法,其实施步骤归纳为:

案例→提出并回答问题→典型产品简介→强调重要参数和指标。

首先,在一系列活生生的案例基础上,提出学生感兴趣且切中基础理论核心的问题,回答问题,逐步深入,反向推理,最终使学生对精细化学品的作用原理很轻松、自然地理解、掌握、接受;最后,要强调掌握部分重要的参数和指标。这样的结果就使学生掌握了基本且必要的产品作用原理和重要性能参数,符合教学要求和就业入门的目的。

三、案例举例及剖析

以“表面活性剂”部分为例。

首先,导入肥皂和洗衣粉的实用案例。肥皂和洗衣粉是人们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精细化学品,可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子,虽然可能有部分学生对这类洗涤剂有初步的认识,但是真正了解其洗涤作用原理的并不多。因此,此案例满足“听说过但不熟悉”的要求。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可在肥皂和洗衣粉的种类、造型、颜色以及使用对象和部位等方面充分展现其多样性,使学生认识到该类日用品还有很多“高端产品”,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和前景。在此过程,还可以简要说明肥皂的来历等科技发展历史。

其次,用生活中的多个实例来显示表面活性剂的其它作用。例如,透明状、水溶性注射针剂生产中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化妆品和农药乳状液产品中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墨水的制备中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浆料中表面活性剂的消泡作用;在新型纺织品材料中的防水、防污作用等。

从这些实例继续讲述胶束、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结构、性能参数(CMC值、HLB值)等重要理论知识,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掌握了。具体讲述和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当然,在回答问题时要详细地讲清楚某产品或某概念、参数的定义、分类、使用范围以及测定方法等。

四、教学效果评价

近3年来,本教研组在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在13个精细化学品专题均设计了合理的案例和实施步骤,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1.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以往学生看到和听到的,只是简单的知识和理论传递,倍感生硬和乏味,兴趣不大,课堂气氛非常沉闷。如今采用案例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很多同学对其中的问题饶有兴趣,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下课后主动与老师探讨。此外,学生对自己专业前途也增强了信心,很多学生表示对某一个精细化学品专题感兴趣,愿意到公司、企业大显身手,反过来更提高了学习此类专业课的兴趣性和积极性。2.学生掌握精细化工的知识更加牢固、更加有针对性

学生在课堂上了解的大量案例,对化学化工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且对知识理论的掌握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提出问题到上升理论理解的过程,使其对化工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能够达到看到一个精细化学品就想到其主要原理、参数和用途,而这些基本知识,正是学生在就业之前所应该初步掌握的。同时,有的学生对某一种精细化学品感兴趣,就会在课堂听讲的基础上自己查阅资料,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活动,加深对该领域的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学习后,经常会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題,如用什么取代有毒的亚硝酸盐拉丝液和防腐剂、如何提高涂料的光致变色性能等,很多学生对发明创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学生能看到产品就想到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例如,说到催化剂,马上想到其4个特点,联想到用ΔG判断一个反应能否进行和用ΔG计算出反应的理论产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提出并回答问题→典型产品简介→强调重要参数和指标”这一案例直接导入法,在精细化学品的教学中是一种良好的方法。实施此方法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在教学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然,该方法还在不断完善中,相信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交流,案例直接导入法将会在精细化学品和其它化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示越来越优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耿珺.化学案例教学初探[J].化学教育,2001,(4).

[2]霍本瑶.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2009,(6).

[3]董伟,彭新华,张常山.再现科学发现过程,倡导创新思维习惯——基础化学课程的案例教学实践与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5,(2).

[4]张先亮,陈新兰,唐红定.精细化学品化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许昌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08036)。

作者:李学峰 赵艳茹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论文 篇2:

基于CDIO模式下职业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职业卫生学进行了教学改革。首先,结合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和课程特征,将教学内容优化为5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次,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参与讲课和案例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方式改革。最后,改革了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都更加重视知识的实践应用。通过实施教改方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均具有明显提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CDIO模式;职业卫生学;教学改革

职业卫生学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主干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职业卫生的基础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以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目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内容较多,学时紧张。职业卫生学是一门交叉科学,涉及到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和安全技术等多个方面,内容较多,但学时紧张,使得教学效果欠佳。(2)重视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3)考核方式单一。以往的教学主要以试卷卷面成绩和考勤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以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比较单一。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结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职业卫生学进行课程改革,具体涉及到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应用概述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1]。该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主动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基于CDIO模式,许多学者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易玉枚等基于CDIO模式对安全工程专业流体力学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2]。孟雪琴基于CDIO模式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3]。唐红艳等基于CDIO模式对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4]。

二、CDIO模式下职业卫生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优化教学内容

基于CDIO模式,将职业卫生学课程内容优化为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职业卫生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我国职业卫生概况、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发病模式等方面。(2)职业劳动过程中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变化,以及物理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3)职业毒物与中毒、致病之间的内在关系,主要包括职业卫生毒理基础、金属及类金属中毒、危险气体和有机溶剂中毒、职业肿瘤等内容。(4)职业有害因素的评价、检测和个体防护,主要包括作业环境的评定、作业环境有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评价、个体防护用品技术要求及使用规范等。(5)职业卫生管理工程、事故应急处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职业卫生学内容经优化后,教学内容从基础知识→职业有害因素→评价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思路清晰,详略得当,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把握课程学习主线,并在有限的学时内,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基于CDIO模式,教学方式的改革主要围绕学生为主体,采用剧本式的教案,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讲台就是舞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讲解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结合具体实践讲解理论知识的工程应用,否则学生会感觉到枯燥乏味。例如在教改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职业卫生的三级预防原则,主要学习三级预防原则的理论知识,缺乏对其具体应用的介绍。学生只是记住了每一级预防原则的部分内容,而不知如何具体应用。在教改后的教学过程中,将职业卫生三级预防原则与铅中毒的分级预防措施相结合,逐级讲解职业卫生三级预防原则的具体应用,使得学生很清楚的掌握了该知识点的工程应用。(2)学生参与讲课。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以老师的身份上讲台讲解课程部分内容。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课程正式开始前,将学生可以讲解的教学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并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6人,采取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讲课。例如,职业卫生事故应急处理部分涉及到的心、肺、脑复苏技术方面的内容,分组学生先讲解心、肺、脑复苏技术的基本要领,然后小组成员演示,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使得大家把相关知识点掌握并应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用经典案例,教师和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分析和提炼,从而使得学生获得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5]。由于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现实性,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职业病与工伤认定之间的关系时引用案例为“某煤矿工人退休8年后,前一段时间被诊断患上尘肺病,该情况能否认定为工伤,并获得补偿?”围绕此案例,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案例分析中学生不仅学习了职业病与工伤的定义,而且对职业病与工伤的认定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案例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增强,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三)考核方式改革

基于CDIO模式,课程考核方式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见图1)。课程考核由期末考核与过程考核组成,所占最终考核结果比重分别为70%和30%,在两种类型的考核中更加重视知识的工程实践应用。(1)期末考核,期末考核试卷中有70%以上的题型均是以实例应用的形式给出。(2)过程考核中,课堂讨论和学生参与讲课所占比重较大,均为40%,而课堂考勤比重相对较小,为20%。

三、实施效果

通过对职业卫生学进行教学改革,并在武汉工程大学2013级和2014级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中得以实施,取得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许多学生基于职业卫生学的课程基础,申请到了校长基金和完成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2)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对于涉及到职业卫生学相关知识的主题都能从容应对,比较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四、结论

针对职业卫生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内容较多,学时紧张;重视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其进行了教学改革,主要涉及到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通过实施教改方案,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阳富强,沈斐敏,陈伯辉.基于CDIO理念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3,(05):16-20.

[2]易玉枚.基于CDIO理念的安全工程专业“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1):66-67.

[3]孟雪琴.基于CDIO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5):128-129.

[4]唐紅艳,骆无穷.CDIO模式下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09):34-35.

[5]曾竟,马晓雯.案例教学法在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2):125.

作者:张民波 周德红 吝曼卿 邱丹丹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论文 篇3: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的探讨

摘要:分析了目前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与其他实践课程的联系,调整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改革;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精细化学品化学的重任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它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我校自2001年增设应用化学专业以来,开设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已有十多年历史,伴随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层次跟心理各不相同,面对这些不同,该课程面临了新的挑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1)精细化学品种类多,涉猎广泛,学生普遍感到教学内容多而杂,知识点多,在期末复习迎考时感到无头绪,造成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2)随着精细化工的发展,不断产生各种新技术、新概念,一些新型特种功能的精细化学品也不断面世,以至于现有的旧版教材已跟不上时代潮流,因此教学内容迫切需要改革。(3)该课程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践,但目前学生普遍存在实践锻炼不足,而市场迫切需要具有扎实精细化工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这中间造成了脱节。(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习惯于被动听讲,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佳。总之,《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喜忧参半,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这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办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改革教学内容。精细化学品种类繁多,品种涵盖表面活性剂、农药、合成材料助剂、颜料、香料和食品添加剂、水处理化学品、化妆品、精细陶瓷、皮革化学品、含稀土的精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信息化学品、荧光增白剂、胶粘剂等诸多领域。因此精细化学品的教材内容十分繁杂,知识点多而小。而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细化工也出现大量的新门类、新品种,并发展出许多新技术、新工艺。而我校安排该门课程理论教学课时为48学时,如此多的内容在有限的课时中是不能面面俱到,全部讲授完的。同时我校又是一所省属高校,本着学校“立足南通,服务江苏,面向全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的服务定位,该课程的建设也要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所以我们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联系本专业与本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突出教学重点。纵观精细化学品化学的教学内容,虽然精细化学品品种繁多,用途也不尽相同,但其中有些品种还是具有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以从化学结构方面剖析它们的相同之处,通过融会贯通,使其重新组合为一个单元。如大多数涂料和粘合剂都以天然和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主体材料,而且在品种类别、合成方法、辅助材料和施工方法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因此可以将它们归并为涂料单元。依此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教学内容重新组合成以下几个单元:①绪论。②表面活性剂单元。包括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③香料单元。包括香料、香精、化妆品等。④染料单元。包括染料、颜料、荧光增白剂。⑤涂料单元。包括涂料、胶粘剂等。⑥合成材料助剂单元。⑦农药单元。⑧食品添加剂单元。⑨新型精细化学品单元。这样归纳后,各教学内容层次较为分明,避免学生孤立、片面地了解某一类产品,也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而且能触类旁通。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化教学主体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采取了“填鸭式”方法,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课,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采取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我校的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拥有形式多样、外表美观、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增加了课堂知识量,使教学重点更突出化、生动化,而且使学生在形象、交互的教学环境中接受大量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后课堂教学内容多,板书少,速度快,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上课容易开小差,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对一些重难点教学要把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容易接受,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采用教材、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有趣,使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2.教师主讲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精细化学品门类多,发展快,更新频,要想学生真正掌握精细化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就要求采用教师主讲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主要介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学生查询资料后在课堂展开讨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展开教学互动。多媒体课件教学涵盖内容多、信息量大、不易记笔记,而网络教学资源具有丰富性、及时性、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为此我们利用学校网络教育平台——Blackboard建立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其中包含以下主要模块:①课程简介及主讲教师简介:主要介绍课程的基本概况。②课程资源:其内容包括:教学大纲、参考教材、授课教案、参考文献、教学课件、习题、教学资源、模擬试卷及参考答案等。③论坛:学生可在任何时间提出问题与教师互动交流,教师进行答疑等。这排除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障碍,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困难、需求和建议,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强调教学实践,加强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具有实用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但并没有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实验课。因此我们在后续课程《应用化学实验》中设置了该课程的相关实验,如表面活性剂复配制洗发香波,雪花膏等内容。另外,在课程结束后的专业实习中,安排学生深入车间,全面了解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操作、销售等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精细化学品特点的理解。通过各种不同的实验和实习,不断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调整考核方式,加强学生能力的考核

课程考试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作为最终目的,课程考试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掌握程度,看是否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具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学生为了考出好成绩,对所考知识死记硬背,出现高分值低能力的现象。因此需要对考核形式进行变革,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现在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与笔试相结合,同时逐步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课后搜集资料等方面,比重为30%。笔试占总成绩的70%,在考试内容上主要考察学生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探究能力,笔试中以客观型试题为主,便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在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重组和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与后续实践课程的联系和调整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我国及地区经济建设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榴强.精细化工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杨锦宗,张淑芬.21世纪的精细化工[J].化工进展.2000,19(1):14-17.

[3]陈平,张岐.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内容的重组及更新[J].高等理科教育.2007,(2):47-49.

[4]徐晓勇,王成云,王利民等.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6,(3):29-31.

[5]苗郁.精细化学品化学网络化教学[J].平原大学学报.2001,18(4):57-58.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教研课题(2011B33)

作者简介:顾学芳(1976-),女,浙江金华,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水溶性化合物的研制和应用。

作者:顾学芳 田澍

上一篇:就业工作汇报(3篇集合)下一篇:质量上半年工作总结(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