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960年,陈宁出生于四川省中部的一个县城一一蓬溪。1977年,陈宁结束了两年制的高中学习。是年11月,他参加了高考,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被录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历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1:

试探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教育专业建设

[摘要]2008年,广西首次开办成人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结束了广西没有高等特殊教育的历史。对此,高等教育必须对全新起步的特殊教育专业建设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思考,探索符合特殊教育规律的专业建设模式,打造专业特色,在着力促进特殊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拓展专业的教育服务功能。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特殊教育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黄尧(1971- ),女,福建漳州人,广西教育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广西南宁530023)

[

随着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特殊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广西特殊学校普遍存在师资缺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数量少、教师队伍结构性缺乏、教师学历偏低、科研能力有限等方面。为加强特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现状,满足特殊学校教师强烈的专业成长需要,广西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于2008年开设特殊教育专业,首批成人本科学生于2009年1月正式入学。特殊教育专业的成功开设使广西高等特殊教育实现了“零的突破”,结束了广西没有高等特殊教育的历史。但也正因为首次开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如何做好专业建设,真正促进特殊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认真思考和筹划。

一、以促进特殊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创新专业教学模式,打造专业特色

传统的函授教学模式通常需要针对成人工作特点,由平时自学与寒暑假集中学习组成,每年集中面授的时间通常是一到两个月,这样的方式基本可以适应普通专业的教育需求。但特殊教育需要更多的实践性技能,而广西大部分在职特教教师职前并未受过特殊教育的系统训练,主要从实践工作中积累教学技能。为此,在制订培养方案过程中,我校在传统函授教育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特教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在专业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既注重特教教师的理论提高又强调其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既注重课程教学又突出科研能力的培养,形成符合特殊教育发展的专业特色。

1.针对特殊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制订培养目标。我校的专业培养对象主要是来自全区各市、县的特殊学校、康复机构的在职教师及管理人员。与普通教育不同,从事特殊教育不仅需要掌握普通教育所需的专业技能,还需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更多的专业领域拥有相应的技能。从实际出发,我们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主要能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和学校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毕业后能独立从事特殊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能胜任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在培养要求上强调,掌握比较系统的特殊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增强依法执教的意识;懂得特殊教育规律,了解特殊教育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我国特殊教育实践;了解与特殊教育学科领域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以适应特殊教育工作的需要。掌握评估各类特殊儿童的基本方法;具有进行特殊教育案例收集与分析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初步阅读、翻译专业外语资料的能力;具有初步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的能力。另外,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多数教师比较热爱工作,但仍然有少部分教师存在着厌烦心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心理问题令人担忧,特教学校教师中有中度至重度心理问题人数的检出率惊人地高达68.6%。因此,我们把“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意志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也列入培养要求。

同时,由于该专业学生已具备专科学历水平,根据特教教师的发展需求,我校专业培养目标首先是实现学生的学历水平提高,即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合格,取得相应的学分,符合毕业规定的其他各项条件,可获得成人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其次,本专业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除了提高学历,还需要在专业领域内有更深入地发展。

2.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目标丰富专业课程建设的内涵。(1)构建通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适应特教教师队伍整体的发挥需求。目前,我国一般将残疾人分为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七个类别。广西特教学校在校生主要以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为主,相应的特教教师也有自己不同的擅长领域。但考虑到特教教师是学习本科段的课程,专业教育的学制为2.5年,时间有限,我校从特教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出发,精心设计特教教师通用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尤其在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中,以特殊教育相关专业理论如“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康复概论”“特殊儿童评估”“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学校教材教法”“特殊儿童的个别教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特殊教育管理”等为主干课程,以提高特教教师整体的理论水平。(2)实行学分制,加强专业任选课的建设,以适应教师个体的发展需求。由于残疾人分类的不同,特教教师的发展需求也会因为具体岗位不同而有所差别。特殊教育专业实行学分制,除主干课程列入必修课程外,我们开设了大量的专业任选课程,作为主干课程的补充,以满足教师个体专业方向发展的需求。如涉及听力残疾的“手语文化”、涉及精神残疾的“自闭症儿童教育与训练”、涉及多重残疾的“多重残疾儿童教育与训练”课程等。(3)通过建设网络课程,打造精品课程,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特教教师寒暑假返回学院进行课堂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网络课程成为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通过网络课程建设打造相应的精品课程,为特教教师的专业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有学者提出,特殊教育教师应具有娴熟的专业能力和技能,应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除具备普通教育教师应有的素质外,还需具备较强的从事特殊教育职业所应有的特殊专业能力和技能,主要包括残疾儿童的评估、教育、康复训练等专业技能。①而教师专业技能的养成需要在一定的专业场景中才能实现。我校借助了校本培训的理念,将教学场所从课堂扩展至特教教师工作场景,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创新专业教学模式。

首先,与特殊学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扩大专业教学场所。广西特殊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差异较大,如在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上,地、市学校办学时间长、条件较好的特教学校,其仪器设备配备比较齐全,如南宁、桂林、柳州等特教学校;而大部分特教学校基本配备一般教学仪器设备,部分县一级学校配备不齐全,所缺特殊教育教学的设备主要有听力测试、语训、律动、康复训练等器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康复训练活动。与上述办学条件较好的特教学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将有利于全区的特教教师就近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专业实践与研究活动。教学实践基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共建活动:一是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如特殊学校的教学设备可与专业教学共享;二是教师资源共建与共享,我校提供专业的理论师资,特教学校提供实践教学技能的师资,双方教师可互相学习与发展;三是学术共建,我校构建特殊教育的学术平台,为特殊学校提供高层次的学术发展空间。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将有利促进特教专业学生的学习。一些专业技能性较强的专业任选课将在教学实践基地中开展,学生也可以在寒暑假之外,利用自己工作空余时间就近到教学实践基地进行观摩与实习。另外,我校教管系的教师承担着特殊教育专业教学任务时,也需要经常到教学实践基地开展观摩与教学研究活动。

其次,指导学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发展。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也在增强。特教学校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对其进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仅靠单一的课程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专业教学上必须提前做好规划,在教学方式上要更加重视指导学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发展。其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开展行动研究将是符合特殊教育专业特点的重要培养方式。所谓行动研究,是指在实际工作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②通常行动研究的方法被运用于普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有学者对近两届现代特殊教育论文大赛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国内许多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在自己的研究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行动研究或行动研究的类似方式,相当多的参赛论文在不同程度上符合行动研究的性质和特点。③在特殊教育专业教学中,高校教师除了对特教教师进行理论与学术前沿的指导,还可通过布置学习和研究任务,让特教教师结合日常工作开展研究,并帮助特教教师总结和提炼教学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

再次,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学方式还可采取更多样灵活的教学形式,以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如专题讲座或报告,可定期请区内外高级专家或学者开展专题讲座与交流活动,通过讲述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或对特教教师的教学实践做理论上的指导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在一线的特教骨干教师具有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是专家,因此也可以请他们作讲座或报告,传递他们好的想法、做法和经验。如教学观摩活动,在实践教学基地,每学期或每学年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不同的公开课,让教师互相观摩学习,交流经验,探讨教学难题,如此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增强专业发展的动力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有力保障。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有其特殊性,教学内容、方式有相应需求,需要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潜心钻研,深入调查,加强理论与实践积累,提高学术造诣,进一步探索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更好地适应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需求,切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专业教师培训,建立专职教学队伍。通过有计划地选送专业教师到区外高校进修、访学,提高特殊教育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安排专业教师在工作空余到教学实践基地观摩学习,提高专业教师对特殊教育的感性认识。

2.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合作,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如聘请区内外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定期进行专业讲学。如在教学实践基地或特教学校选择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作为专业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

3.以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为依托,建立多学科团队合作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由于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与教育训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也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学家、听力学家、咨询师、诊断和评估人员、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康复咨询师、学校社会工作者、言语病理学家等。此外,还包括地方以及学校的教育行政人员、工作协调人员、职业教育教师、教师助理、手语翻译,以及其他相关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员。④这样的团队仅靠高校、特教学校、康复机构各自单一的力量都无法实现。因此,应以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建设专兼职的学科队伍,扩大专业教学所需的人力与学科资源。这支教学队伍既可根据专业教学需要承担课堂理论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又可从不同学科角度支撑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以建立常态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为目标,多维度拓展专业服务功能

特殊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将伴随其一生的职业生涯,仅凭单一的专业教学是不能实现的,因此,有必要多维度地拓展专业的教育服务功能,以常态的发展机制促进特殊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据广西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今后的发展任务之一,是在广西残疾人联合会、自治区教育厅的支持下,以特殊教育专业为依托,努力将广西教育学院建设成为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和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增强该专业为广西特殊教育事业服务的功能。主要实现途径有:一是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培养,主要依托广西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二是开展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全员培训、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以及自治区级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主要依托广西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广西教育学院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三是开展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研究,主要依托广西教育学院中小学教学研究部;四是继续开展特殊教育研究,主要依托广西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1.纵向拓展专业的职前职后教育功能。(1)特殊教育向普通师范教育渗透。广西现有特殊学校57所,目前全区仍有20个3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未建立特教学校,《广西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三年计划(2008-2010年)》提出2010年“基本实现30万以上人口的县每县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新学校的建设同样需要师资投入。而广西目前尚未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开办特殊教育专业,因此,在我校普通师范教育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公选课程和特殊教育辅修专业,将专业功能向职前师范教育延展,可为特殊学校的建设提供师资储备。(2)拓展职后培训服务对象。全纳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要求学校无条件地接收学区内所有的儿童,并为这些儿童发展所需的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随班就读是我国全纳教育的典型样式。随着全纳教育被人们普遍接受,随班就读的规模也在扩大。广西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要“统筹规划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全面推行随班就读和普通中、小学校设立特教班”,“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可见普通学校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也将成为整个特教队伍的日益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除了开展学历教育外,特殊教育专业还应为普通教育学校在职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提供培训。同时,特殊学校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及教师全员培训也需要特殊教育专业的提高培训。另外,以特殊教育专业为依托,与区外高校联合开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或相关的高级研修班,也将为特教教师提供更高的专业发展平台。

2.横向拓展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面向社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训,主要是向残疾儿童家长、社会助残志愿者及其他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提供特殊教育服务。为使特殊儿童获得适当的教育,家长的参与极为重要。一方面,家长可以提供关于儿童发展的重要信息,表达自己的意愿;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特殊儿童的能力与兴趣。家长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介入特殊儿童的教育过程,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提升教育效果。⑤另外,随着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扶残助残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助残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如“十五”期间登记在册的助残志愿者达49664名。⑥向残疾儿童家长、广大的助残志愿者提供专业的培训及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提供专业的培训,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事业。

3.深度发展专业的学术研究服务功能。近年来,在广西残联及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特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但与普通教育相比。特殊学校教师的学术交流水平仍有待推进。提升专业的内涵建设,需要通过不同的载体建设,形成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研究服务平台,实现发展专业的学术研究服务功能。(1)以学术会议为载体,构建专业发展与研究的交流平台。以高等特殊教育专业为依托,联合部分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召开大型的全国性的特殊教育研讨会,将为我院特殊教育教师及全区特殊学校教师提供及时了解区内外以及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信息平台。同时,通过高水平的交流,也可促进特殊教育专业的社会影响力的提升,进一步活跃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2)以网络为载体,构建信息化的交流平台。网络既可以把信息传递的空间延展到无限,也可以实现精准的点对点的沟通联络。通过建立广西特殊教育教学网站,为特殊学校教师提供学习、研究与交流信息化平台。(3)以期刊专栏为载体,构建教学与研究成果交流平台。学术文章作为教学与研究的物化成果,是特殊学校教师专业水平的具体表现之一。利用我校现有的公开发行的期刊开设“特殊教育研究”专栏,将成为特殊学校教师长期的教学研究成果展示、交流与学术资源分享的平台。

总之,广西特殊教育专业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以适应广西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满足特殊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同时,广西特殊教育专业实行联合办学方式,由广西教育学院与广西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协商,制订招生方案、培养方案,共同确保教学质量。学员学费由广西残疾人联合会资助,实习培训基地由双方共同建设,具体专业管理工作和教学业务由广西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负责。为此,在办学过程中,我校教育管理系和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与自治区残联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的联系与互动,进一步探索与实践新的办学机制,不断创新专业的办学与管理模式,增强专业的办学效能。

[注释]

①丁勇.专业化视野下的特殊教师教育——关于特殊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10):71.

②孙卫民.教师成为研究者——学校教育科研中的“行动研究”[EB/OL]. http://ldxx.ijd.cn/Upfiles/2009213105419221.ppt ,2009-02-13.

③许家成.特殊教育领域中的行动研究——兼评全国现代特殊教育论文大赛参赛论文[J].现代特殊教育,2008(9):8.

④⑤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61.

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 “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桂发改规划[2006]826号)[Z].2006-12-29.

作者:黄 尧

历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2:

铸魂以励教,春风化栋梁

1960年,陈宁出生于四川省中部的一个县城一一蓬溪。1977年,陈宁结束了两年制的高中学习。是年11月,他参加了高考,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被录取。直到1978年3月,陈宁终于收到成都体育学院录取通知书,并就读体育教育专业,从此开启了他的大学生活……

1982年本科毕业后,陈宁先后担任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教育学教研室教师、成都体育学院高教研究室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体育系主任、成都体育学院副院长。后来他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读教育学原理专业的硕士和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博士。2006年他被任命为西华师范大学校长。本期,陈宁校长接受《高端访谈》栏目专访,将为大家讲述高考对自己的重大影响,以及对西华师范大学的非常解读。

高考,命运的转折点

《高校招生》:陈校长好,1978年您考入了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当初是什么原因促使您选择这所学校和专业的?

陈宁:对于高考志愿,我们那时候是不分一本、二本、三本的,总共有6个大学志愿,我模糊记得,我把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编者注:今电子科技大学)放到了第一志愿,成都体育学院我则放在了第五志愿,那时学校只有运动保健和体育教育两个专业,因为兴趣使然,所以我选择了体育教育专业。后来,因为成都体育学院作为体育类院校是在提前批录取的,我的高考成绩不错,所以被成都体育学院提前录取了。

《高校招生》:1977年的高考,改变了您什么?

陈宁:作为1977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我赶上了高考恢复的第一趟早班车并成为一名国家按照5%的大学录取比例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我认为高考对我而言,是改变命运最根本和最重要途径。当年的大学生是被喻为“天之骄子”的,读大学是每个学生心中的梦想,上大学意味着好的工作和社会地位,象牙塔般的校园环境让每个人充满着浪漫的想象,读书为了上大学是我们普遍的心态。当下社会,我认为读书的目的,高考的目的,除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再找一份好的工作外,更多的是为更远大的理想;为的是不虚度自己的人生百年,尤其是拼搏燃烧的最美的青春岁月。我想同学们应该借高考这个平台去达成自己能达成的最佳状态,没有遗憾,也不留后悔。

川北有名校,“师大”很低调

《高校招生》:自2006年您担任西华师范大学校长以来,已有6年光景。在您眼中西华师范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6年前相比,您对西华师范大学有哪些新的认识?

陈宁:1976年,我参加了蓬溪县体委组织了一次篮球比赛,正好是在南充举行,因为这次机会,我对南充师范学院(编者注:今西华师范大学)有了第一次印象。打完篮球之后,要回团结旅馆住宿,正好经过了南充师范学院,即今西华师范大学老校区大门,我就顺道进去看了一下,校园里绿树成荫,教学楼非常有特点(编者注:西华师范大学老校区为原川北行署所在地,现为四川省省级园林式单位,建造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青砖黑瓦的两层木结构小楼,古朴典雅;“苏式”建筑造型行政办公楼左右对称分布,掩映在竹林佳处,整个校园融静、净、素、雅一体,相映成趣,富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转过南门,校外就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校内景色与稻田相比,别有洞天。

后来,我留在成都体育学院工作后,就有不少机会来这所学校了,因为要过来选拔师资。我在成都体育学院任职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学校的工作人员中,人数按照师资进口学校来看的话,比例最大的分别是成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因为到西华师大引进了不少师资,所以我对这所学校的基本印象就是她培养的学生很朴实、踏实,办事情认真规范。

今年是我进入西华师大的第7个年头,我对她的感情和认识也变得更加深沉。我觉得西华师大首先是一所培养四川省师资力量的主力院校。应该说,学校在为培养四川省基础教育人才方面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个方面,她是新中国第一批建设的师范院校,也是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多年来,学校凭借独到的办学风格和人才培养优势,毕业生在四川、重庆以及中国西部其他省份和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影响很大。

《高校招生》:西华师范大学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这样一个非省会城市,综合条件不如省会成都优越。但建校66年来,已经成为了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您觉得她对考生的吸引力表现在什么地方?

陈宁:首先我们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学,现在是四川省重点建设的师范大学。她创建于1946年,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充。66年来,学校坚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形成了“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的办学理念,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66年来,学校积累了丰富的高等教育办学经验。丰富的办学经验中就包含了办学的规范、办学的规律和办学的一些基本要求。对学校而言,培养的人才是非常规范的也不至于走弯路。

第二个就是66年来,我们一直为四川、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基层教育界培养了无数人才,从社会反应来看,声誉是非常好的,办学优势体现得很明显。在川渝乃至西部地区,学校是有口皆碑的。人们常说在四川的考生中,如果要选择一所适合文科生读的二本院校,往往就会被推荐到西华师范大学去就读,我极其认同这句话。

第三个就是我们有优秀的大学精神和文化。“从严治校,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是我们的校训l,随着办学历史的积淀而愈益丰厚。她生生不息,促成了教师敬业奉献、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教风。衍化为学生孜孜以求、力学笃行、勤奋上进的学风。这里,我举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前不久的一个清晨,四川省教育厅领导来南充市开会,说要借道来西华师大考察,当领导的轿车经过校园时,他们发现路边已经有不少学生在捧着书朗读,有好几位领导都感叹:“这么早,有这么多学生在读书,真不错,这在当下不少高校中是难得看见的现象啊……”对此我感触很深。我们学校的广大教师在培育校园精神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求真务实的执教风范,他们不浮噪,认真执教,遂使校园精神成为广大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虽然说我们讲究“从严治校,严谨治学”,你或许会认为校园文化也会显得刻板没有生气,有这种看法就错了,作为一所师范大学,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社团也搞得丰富多彩。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多年来培养出了一些品牌特色活动。自1989年举办首届大学生艺术节以来,经过23年的探索与实践,校园文化艺术节已经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现在,我校校园文化艺术节结合时代特点、校园热点和学生需要,突出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艺术性,着重进行学生技能训练和多种能力培养,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集中开展“校园歌手大赛”“大学生原创歌曲大赛”“广播操比赛”“主持人大赛”等数十项参与性强、辐射面厂的文化艺术活动,保证学生广泛参与,每年直接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达全校人数的90%以上,深受学生的喜爱。

《高校招生》:贵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就业情况怎样?

陈宁:目前学校有教育学、体育教育、地理科学、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等七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音乐学、体育教育、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教育技术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心理学、物理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6个省级特色专业。

除此之外,还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另外有三个重点实验室,分别是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化学应用与污染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等等,这些都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有特色的办学条件。

“物美价廉、经久耐用”,这是一用人单位对我们西华师大毕业学子的评价。这证明了我们的学子低调务实、不张扬的特质。许多西华学子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学校挣得了实实在在的荣誉。据我校招就处不完全统计,在四川省中学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中,我校的毕业生约占三分之一,500余人担任中学正、副校长。

西华师大毕业生就业以四川为主,同时面向重庆、西藏、新疆、云南等西部多个省(区、市)就业,80%以上到基础教育第一线,被用人单位誉为“敬业精神强”,具有“沉得下、用得上、留得住”的吃苦精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为人诚实”的为师品质,真正做到了“学师范、强师能、敬师业”,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5%以上。

将把“师范”品牌优势发挥极致

《高校招生》:同样是培养师资,您觉得作为省属本科师范院校与教育部所属的重点师范院校相比,有何区别?贵校有何独特的竞争力?

陈宁:我认为不同层次的师范大学都可以在自己的这个层次内做得很优秀,这就关系到每一所高等院校都该把自己学校的定位找准。

无论是重本,还是二本,或者高职专科,它们都可以在自己的层次里边做得很好,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说某知名大学的某些方面就比某职业学院做得好,所以说,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分类、分层次评估是院校实力评估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和标准。

对不同层次的师范院校,我认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即可。如果硬要说比较的话,我敢说在四川基础教育界,我们学校的影响力一定超过其他省外知名的师范大学。因为,许多在省外非常知名的师范大学,每年很少有毕业生会选择回到西部地区,来从事最基础和基层的教学工作,而在这一块确实大量需要师范专业人才,作为四川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我们学校就担负起了这样的重任,今年我们学校可能接受上级的任务,在四川省试点免费师范生教育。

《高校招生》:最后请您详细谈谈贵校“突出师范专业的品牌性、打造非师范专业的特色性、强化高职专业应用性“的专业发展思路。

陈宁:就目前我校本科教育来看,师范生教育比例和非师范生教育的专业设置比例大概是4:6,但就学生数量来看,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所占人数比例恰好为6:4,也就是说培养师范生依然是学校的重头戏。

66年来,西华师范大学一脉相承,中间没有合并过任何学校,因此她的优势、她的传统、她的特色必然是师范教育。所以,师范就是她的品牌。因此,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依仗发展师范,并将其品牌优势发展到最大化。从2011年6月起,我校正式实施“优秀园丁教育培养计划”,并成功地在2010级学生的三个专业中实施了第一批计划,实施专业分别为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3个专业,在这些专业开办“优秀园丁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接下来这个计划将分期分批在全校所有师范专业中实施。

“优秀园丁教育培养计划”这个举措正是我校配合国家已经启动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结合本校教师教育办学经验和国内外教师培养模式,面向优秀师范生提出的战略计划。其目的在于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符合我校实际、具有我校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培养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可以说,这个计划的实施对我校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但是,仅仅靠办师范教育,是远远不能够适应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的。所以就要办一些非师范专业。但问题是,非师范专业有那么多,究竟去办哪些专业,航空、航天,还是石油专业?显然不行,怎么办?我们就有选择性地办专业,而且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咱们的园林、植物学、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当然还有咱们学校管理学院的财会、管理、人力资源等专业也不错。

第三个就是我们从2007年就开始在老校区办高职教育,这是为培养国家急需的职业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而创建的。目前,学院与省内外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星级酒店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省内外建成了多个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促进了学生实习实践和充分就业。从毕业生质量来看,学生就业率高,很受用人单位欢迎。目前比较热门的专业有旅游管理、审计、财会等经济类专业,每年只招收1500名左右的考生。

历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3:

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以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为研究对象,提出专业课课堂教学与实践周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方法。这一方法有利于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夯实学生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学生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外语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日后走上专业岗位打好基础。

关键词:民办高校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职业技能培养

汉语国际教学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培养专门人才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从事这一专业的广大空间主要在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及海外各种形式的汉语教学、学习机构等。民办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般发展历史都不长,而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深造的比例比较小,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参加国家汉办的选拔去海外做汉语教师的志愿者,而赴任国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所以,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以适应并较好地完成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工作,目前还是一些民办高校培养本专业学生的着重点。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本科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长春科技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等院校,虽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其专业发展迅速,招收的学生逐年增长,每年参加国家汉办的志愿者选拔考试通过率较高,在本省的高校中名列前茅。根据笔者几年来的经验来看,主要是该校在培养上十分注重学生的各项职业技能训练。

一、以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为主的专业课课堂教学

在专业课程方面,主要专业技能课程采取实践和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方式,重在培养学生作为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教学能力,以《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这门课为例,本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法教学技能为目标。因此,本课程除了教师利用少量时间介绍一些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语法点内容外,大部分时间都对学生进行课堂模拟教学。

(一)教师理论讲解

在整门课的最开始,教师要对本门课的主要内容、基础理论等进行介绍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本门课的系统概念。例如教师会帮助学生发现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不同,针对外国人进行教学的汉语语法的不同,并介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通用方法、通用步骤等,使学生总体上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体系以及如何将这些语法教授给外国人。此外,在学生针对每个语法项目进行模拟教学之前,教师都会给学生明确每个语法项目的语法理论以及针对外国人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学生模拟教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这门课,学生模拟教学的主要内容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用、重点语法项目,并且每一位学生都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语法项目进行模拟教学。教师在介绍完语法项目的基本语法理论以及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之后,会安排学生依次进行模拟教学演练。这样,学生一学期下来,重要的语法项目都能够按照导入—讲解—操练—总结—作业的完整步骤试讲一遍,以此来训练学生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能力。

(三)学生点评

在每位学生进行模拟教学的过程中,未试讲的学生要认真观看教学过程,并针对教学中的优点及问题进行记录。模拟教学结束以后,未试讲的学生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观察进行点评。学生们会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环节安排等提出不同看法,进行讨论。在交流和讨论中还会发现一些更好的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学生们的点评可以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并讨论出更好的教学方法,这也是对未试讲学生的一种提示。

(四)教师点评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模拟教学以及其他学生的点评情况,指出试讲学生的优点和问题,并总结学生们的点评,将其优秀的观点、想法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以便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同时,教师再次明确每个语法项目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给学生总結每个语法项目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学生在讲台上能够较快地适应每个语法项目的教学。学生一学期下来,差不多重要的语法项目都在模拟教学的基础上点评、分析了一遍,无论是模拟教学还是点评的学生都会对这些语法项目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并且积累了更多好的教学方法,锻炼了汉语语法的教学能力。

二、围绕职业技能训练的课外实践

我们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时,非常注重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形式,为了培养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培养方案上安排了具有特色的实践周,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技能训练活动,以训练学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所需要的各项职业技能。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到大三第二学期的五个学期里,根据学生的年级并结合专业课开展不同的活动,以不同的形式根据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

(一)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

实践周会开展一系列活动,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例如开展语言文字基本功比赛,包括楷体硬笔书法评比、粉笔字比赛,以训练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现代诗文朗诵比赛,古诗文朗诵比赛,以训练学生的普通话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汉字、汉语词汇听写比赛,成语听写比赛,以训练学生的汉字基本功。

(二)教学能力训练

实践周我们会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比赛,选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用语法,让学生进行模拟教学,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在模拟教学过程中,本专业的教师在现场指导,其他学生要在现场观看、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让模拟教学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让学生通过共同参与而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

(三)文化传播能力与外语能力训练

实践周还会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在实践周之前,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阅读书籍,积累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实践周时,通过初赛和复赛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初赛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因此每个学生都要认真准备,以此来夯实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优秀选手进入决赛,比赛时,每位选手不仅要知晓文化知识,还要说出文化背后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内涵的意识。另外,我们会开展中国文化汇报活动,让学生选择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主题,如地域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或者以针对外国学习者进行文化课教学的形式及文化讲座的形式开展,要求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并与专业相结合,锻炼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力。另外,在这一活动中,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汇报的形式,或者在文化汇报之前,每位学生先用英语进行陈述,再用中文进行针对外国学生的模拟文化课教学,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

(四)才艺训练

在实践周之前,我们会选拔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精心准备,在实践周中教给学生更多的才艺技能,例如在实践周教学生编织中国结,剪纸。在实践周之前让会打太极拳的学生教学生打太极拳、太极扇,并每天练习,在实践周时进行班级间的评比。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已经开设书法课和国画课,在实践周我们会开展书法、国画作品评比活动,对于优秀的作品,我们会进行展出,以此来检验学生的书法、国画学习成果,并且引导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练习书法和国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训练其书法、国画基本功和教学技能。另外,实践周我们还会开展民歌传唱、经典古诗词传唱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古典诗词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才艺基本功。

(五)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

在实践周开展结合专业课的跨文化案例分析活动。活动前,让学生先去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民俗、习惯,并且查找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了解不同的文化冲突现象及其应对方法。在实践周,本活动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师准备大量跨文化案例的题签,学生依次抽签选择题目,对题目的跨文化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教师做出点评,并邀请其他学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学生中比较好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使学生明确不同的跨文化问题比较好的处理方法。以此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及风俗习惯等,训练学生对跨文化问题的处理能力,提升学生对跨文化的适应能力。

通过课上、课下的实践,学生拥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将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不仅如此,我们也会请留学生参加其中的一些活动,如编织中国结、剪纸、打太极扇等,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直接去教留学生,锻炼其与外国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教学的能力,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自己以后将要从事的事业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身实践,让学生适应自己的角色转换,以备学生将来真正走进外国学生的课堂时能够尽快适应,尽快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郄远春.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语言文学研究,2017(29).

[2]徐杰,齐海英.东北振兴背景下辽宁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创新发展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

[3]易丹.东盟视角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5(04).

[4]張蕾.“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J].高等教育,2017(164).

[5]张亚蓉.“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模式构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8).

[6]周雳,刘映杉.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中华才艺技能“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构建——基于红河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实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15).

[7]朱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系列课程建设探讨[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00(02).

(作者简介:林杨,女,硕士研究生,长春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作者:林杨

上一篇: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精选下一篇:街道科协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