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平台电子政务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前,县区级政府的各类信息量越来越大,涉及到的部门越来越广泛,庞大的数据信息等待分析处理和存储交换,因此,实施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构建切实可行的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平台,将极大提高行政机关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快内部的信息流通与信息的有效利用,为政府的核心机制更加高效灵活提供有力保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子政务平台电子政务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电子政务平台电子政务论文 篇1:

对党务组织部门电子政务平台的管理

摘要:本文结合当今电子政务平台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电子政务平台的管理维护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平台管理

Party Organization Departments E-government Platform Management

Ji Zhou

(Zhuyang472500,China)

一、引言

当今是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级党务组织部门几乎都有建设了自己的电子政务平台。但是在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完成之后,仍然需要投入资源对电子平台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维护。能有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电子政务平台会大大提高党务组织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塑造党务组织部门的形象以及提高党务组织部门工作的透明度。

二、电子政务平台应用的现状

(一)电子政务平台的应用领域

当今,电子政务平台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了党务组织部门的工作效益。党务组织部门电子政务平台的应用可以大致归纳为一下几个领域:(1)进行信息发布以及为公众提供查询服务。这个领域主要是党务组织部门通过电子平台对社会发布信息或是为公众提供查询业务,具体的业务主要包括:上级会议精神的发布与传达;对各类信访和建议的处理和回馈;各种对公众服务信息的查询以及项目的申报和申请等。(2)各级党务组织部门之间的应用。这个领域主要包括:党务组织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各级党务组织部门之间申请或公文的审批与传递;党务组织部门远程会议以及数据的共享与交换。(3)党务组织部门内部的应用。这个领域主要包括:党务组织部门内部数据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对内部各项业务的管理;对党务组织部门内部机要文件与数据管理。(4)党务组织部门采购。党务组织部门采购主要包括:向社会发布采购信息;对投标信息的批复与审核等。(5)远程教育与党组织建设。

(二)电子政务平台存在的问题

1.对电子政务平台的管理混乱。党务组织电子政务平台的管理比较混乱,归纳起来主要为:(1)网页结构简单粗糙,信息更新不及时,程序不稳定;(2)域名空间未能使用顶级域名+独立稳定的空间保障运营;(3)内部办公的帐号密码应当专人专用,禁止交叉传使用权限不明确;(4)定期的电子签到系统不太稳定。

2.未能有效的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党务组织部门(主要是地方各级党务组织部门)电子政务平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只重视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却未能有效的利用。很多地方党务组织部门电子政务形同虚设,信息更新慢,很多功能未有效的利用。这样就大大浪费了平台建设的资源,对党务组织部门的形象塑造很不利。

3.对平台管理和维护的意思淡薄。党务组织部门对电子政务平台后期的管理与维护的意思较为淡薄,未能引进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平台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三、电子政务平台管理与维护

对电子政务平台的管理与维护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党务组织部门的工作效率。对电子政务平台的管理主要包括:保证政务网站运行的正常与安全;对网站硬件与各类信息的有效管理;对硬件与软件的维护与管理等。

(一)确保平台业务的安全行与有效性

确保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对平台的信息输出和输入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以来保证政务平台业务处理的安全行与有效行;二、政务平台管理要保证整个平台内容的完整性与一致性,从而使党务组织部门电子政务平台能够良好地运作。具体的来说电子政务平台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促使电子政务平台信息的有序化;(2)使电子政务平台的信息更丰富、内容多样化;(3)对平台不断的进行升级。

(二)加强电子政务平台的文件管理

电子政务平台的文件(收发的公文、各个栏目的文章、电子邮件、工作报表、特定的文件等)管理,包括文件的组织管理、支持党务组织部门与用户之间数据信息往来的文件传输管理、电子邮件管理、平台数据备份、平台数据恢复、特定文件的保密、平台垃圾文件处理等。

电子政务平台文件管理的关键是平台的目录结构,目录结构设置的情况,对于浏览者来说并不重要,但对平台本身的上传维护、内容的扩充以及移植有着很大的影响。确保正确的布局和结构,会使平台的管理工作更新更高效。在电子政务平台的管理中,一个有序高效的文件管理将为管理员,尤其是非专业的管理员带来工作上的便利。电子政务平台的目录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不要将所有文件都存放在根目录下;(2)按功能内容建立子目录在每个独立;(3)目录下都建立独立的;(4)目录的层次不要太多;(5)网站文件名和目录名命名要规范。

(三)加强人员的培训

党务组织部门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太深,不能适应当今电子政务发展的需求。很多党务组织部门建设好了电子政务平台之后就仿佛是完成了上级要求的任务,而忽略了对电子政务平台后期的维护与管理。因此加强党务组织部门人员对电子政务知识与技术的培训,不但可以争强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更能够使电子政务平台得到有效的应用,对提高党务组织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电子平台管理人员的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十分有利的。

党务组织部门可以通过加强与劳保部门的合作,定期对党务内部人员和基层的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相关的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对偏远的基层党员干部进行远程的教育与培训。充分的利用好党务组织部门的政务平台,加强对党务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党员干部通过当今的网络平台快速的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商务部门的合作,把新农村商务和党务组织工作的电子政务平台进行有效的链接,使党务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更方便快捷的利用网络了解涉农政策信息和农副产品流通信息。

四、结束语

当今,电子政务的发展正处在一个转型的阶段,因此各级党务组织部门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充分的利用网络技术与IT技术发展的成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平台的作用,不断的强化电子政务平台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参考文献:

[1]杨俊芳.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实践[J].中国信息界,2011,5

[2]黄新建.谈如何打造电子政务业务系统门户[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12

[3]高晶.打造高效电子政务外网[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0,9

[4]许尔君,袁凤香.小城镇的文化机制构建[J].中国住宅设施,2011,1

[5]戴昌桥.美国电子政务建设模式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6

作者:纪周

电子政务平台电子政务论文 篇2:

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需求分析与建设要求

摘要:目前,县区级政府的各类信息量越来越大,涉及到的部门越来越广泛,庞大的数据信息等待分析处理和存储交换,因此,实施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构建切实可行的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平台,将极大提高行政机关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快内部的信息流通与信息的有效利用,为政府的核心机制更加高效灵活提供有力保证。该文主要从理论和技术角度,对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网络体系、主机系统、应用系统、安全体系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需求分析和方案探讨,对各地的实际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电子政务,是指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其主要功能有实现协同办公、实现政务公开、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供网上公共服务、提供安全保障等。建设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使用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流程,能够强化内部协作、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的指导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将对加快本县区的信息化建设起到良好的带头和推广作用。

1 总体需求分析

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应本着量力而行、应用为先的目标进行设计和建设,以国家和省、市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结合本地信息化发展实际情况,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应用主导、资源共享,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对软、硬件和网络、安全等技术体系进行设计规划并组织实施,从而构建一个标准统一、功能完善、综合应用、安全可靠的政务平台。其总体需求主要包括:

1)建设和完善硬件设施,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奠定基础;

2)建设和完善应用系统,提供各种办公业务支持以及面向政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办公系统;

3)建设和完善网络架构,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交换;

4)建设和完善安全体系,部署系统的全面安全防护措施。

2 网络体系需求分析与建设要求

2.1 需求分析

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可依托现有的县区域网光纤资源,构建全县区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系统多业务通信平台,提供县区政府中心节点与各单位分支节点之间的数据、语音、视频等综合业务的传输与交换,确保县区政府与各单位网络的互联互通。在网络内部根据业务要求合理划分安全域,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对网络的边界实行严格控制,确保网络及网上应用系统的安全。

2.2 建设原则

1)开放性;

2)安全性;

3)先进性;

4)健壮性;

5)可靠性;

6)容错性;

7)高效率;

8)易维护性。

2.3 技术要求

1)符合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统一标准;

2)符合国家保密委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要求;

3)满足政务工作所需的网络传输和业务处理功能的需求;

4)具有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可靠的信息处理安全技术手段;

5)网络边界封闭,具有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

6)网络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有7×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能力;

7)网络具有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能保障视频、音频、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传输;

8)网络具有易管理、易控制的特性。

3 主机系统需求分析与建设要求

3.1 需求分析

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的主机选型通常会从应用系统的基本需求、服务器的性能和价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首先,服务器的性能必须满足系统的基本需求,如海量数据的高速存取、对事务要求的快速响应、以及系统的稳定性等。其次,考虑服务器的基本指标,如结构、CPU、内存、缓存、通道、磁盘、接口、操作系统、实用软件。因此,电子政务平台主机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稳定运行:电子政务平台上线后,将成为县区级政府办公的主要支撑系统,这就要求平台必须稳定运行。主机系统作为整个平台的核心,稳定运行更是首要的需求。

2)高效运行:主机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及时处理来自平台中不同用户的请求,以保证平台具有可用性。主机系统必须配备功能强大的CPU、高速通道、较大内存和缓存。

3)安全运行:安全运行是主机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主机系统的安全涉及到物理设备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等。

3.2 技术要求

1)主机设备是系统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7 x 24小时连续运行,要求采用主流厂商的主流机型,支持多处理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2)无单点故障(电源,风扇,CPU,网卡,硬盘等)。

3)要求可组成双机或多机高可用群集(Cluster)系统。组成高可用群集时,当其中一台主机发生故障时,可将其上的应用自动地切换到其他正常主机上,待故障主机修复后再切换回原主机。

4)多机群集系统中的每个主机都应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并根据配置的情况运行相同或者不同的应用(或应用模块),以保证主机资源的充分利用。

5)主机设备的配置应能承受高峰期的负荷变化(高峰期的1小时内所需处理能力为每天所需处理能力的1/8)。

6)主机的处理能力要求满足所有业务应用和一定用户规模的需求,而且需考虑全部系统的开销及应用切换时性能余量。系统设计时应考虑至少20%的性能冗余。

7)内存容量的配置要考虑到主机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内存利用率不应大于70%,保证系统在业务高峰时仍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

8)主机的硬盘、网络接口、网络连接及电源均应考虑足够的冗余。

9)支持电源、I/O设备、存储设备的热插拔。

10)主机系统设备应具有适当的扩充能力,包括CPU的扩充、内存容量的扩充及I/O能力的扩充等;并可支持CPU模块的升级和群集内节点数的平滑扩充。

3.3 选型依据

1)比较同类型项目的服务器选型。

2)将真实需求与基准测试程序结合。

3)将设定需求与基准测试程序结合。

4 应用系统需求分析与建设要求

4.1 需求分析

电子政务平台是一项具有相当规模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其应用系统应包括以下主要功能系统:

1)电子政务网:包括覆盖县区各单位及乡镇所有党政机关的政务信息网络交换平台。

2)电子政务外网安全支撑系统:包括硬件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杀病毒软件等。

3)电子身份认证(CA)和电子签章系统:包括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的租用、电子签章系统等。

4)基础软件系统:包括网络版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中间件系统等。

5)政务公文和信息交换应用软件系统。

6)政务公文和信息交换系统应用支撑数据库系统:包括人员数据库、法规数据库、公文和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备份系统等。

7)电子邮件系统:连接内、外的电子邮件系统。

8)电子政务外网机房等辅助配套系统:包括供电设施、机柜机架等。

4.2 建设原则

1)安全性;

2)准确性;

3)系统可靠性;

4)可伸缩性;

5)可扩展性;

6)实用易用性;

7)可管理易维护性;

8)集成性;

9)先进性;

10)成熟性。

4.3 技术要求

1)系统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技术标准。

2)系统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3)系统采用多层应用结构体系。

4)系统提供对HTTP、HTTPS、SMTP、VPN、Mobile、语音、传真、SMS等接入模式的支持。

5)系统支持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

6)系统具有分布式事务功能。

7)系统支持消息服务。

8)系统采用组件化开发。

9)系统架构设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10)系统支持集群和失效转移,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5 安全体系需求分析与建设要求

5.1 需求分析

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网络系统,有重要的业务应用和关键的数据服务器,以及全县区电子政务网和各级系统的局域网等。为了全面满足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的需求,必须使用可靠的安全机制与安全技术及管理,同时,必须使用多种安全服务来满足。因此,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安全体系应包括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运行体系、安全技术体系三部分内容。

5.2 建设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标准化;

3)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

4)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5)等级性原则;

6)动态发展原则;

7)易操作性原则。

5.3 技术要求

5.3.1 安全管理体系

1)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2)广泛开展的信息安全教育。

3)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制定安全事件记录分析总结制度。

5)内部员工严格的管理制度。

6)密级管理。

7)专业、充足的技术人员。

8)快速故障恢复机制,制订业务应急计划。

9)严格的保安制度。

10)必备的物理和环境条件。

5.3.2 安全运行体系

1)划分合适的安全区域,并且在不同的安全区域之间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2)把重要的服务器放置于保护最严密的位置。

3)物理设备是品牌产品,要求质量高,可靠性、容错性强。

4)物理设备和数据资产要有异地备份,特别是重要运作数据要实行双机实时热备份。

5)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要具有充分的可靠性和充足的容量,重要业务数据的存储采用只读式数据记录设备。

6)确保所有服务器运行的操作系统安装了最新补丁或者修正程序。

7)确保所有应用系统的安全配置。

8)实施所有路由器、交换机的安全配置,并指定专门的管理员进行维护管理。

9)定期检查局域网网络设施的安全隐患,确保所有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

10)定期对网络设备和线路进行专业检查、维护保养和更新,防止主机和网络设备等物理设备出现技术故障。

11)实时监视网络当前的连接状态,以便在出现意外连接失败故障时能快速反应,恢复业务正常运营状态。

12)检测违反安全策略的违规行为。

13)使用最新版的正版软件。

14)对系统或网络软件的漏洞定期扫描和修补。

15)运作微机的安全保护,如密码屏幕保护,超时键盘锁定等。

16)要有运行值班制度,作好事故登记和汇报工作,同时采取相关安全措施。

17)加强数据库服务器的日志管理。

18)加强口令管理,以增强口令强度,防止口令泄露。

19)应采取措施能够发现由于内部人员的未知行为而造成的信息泄露和破坏。

20)当设备再次启用时,或者网络设备发生变更时,要重新确定设备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5.3.3 安全技术体系

1)访问控制技术;

2)入侵检测技术;

3)数据传输加密技术;

4)漏洞扫描技术;

5)安全审计技术;

6)集中安全管理技术;

7)网络防病毒技术。

作者:胡丹丹

电子政务平台电子政务论文 篇3:

电子政务平台中网上交互审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为了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利用异构数据交换技术和工作流技术,设计实现了电子政务平台中网上交互审批系统。采用JAVA、EJB、SERVLET、JSP等技术实现跨平台操作,利用XML技术实现数据格式的统一和标准化,利用Web Service技术和消息传递实现跨平台异构系统的信息交换。借助工作流引擎实现集中的调度和控制,将从具体的审批业务流程出发,分析审批业务中的部门、操作、数据及其之间的关系,实现审批中心系统内部或部门系统内部的审批流程控制,同时实现统一审批平台范围内的大流程控制。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上交互审批;异构数据转换;工作流控制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Interact Approval System in E-government

QIAN Fang

(Huai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aian 223003, China)

Key words: E-government; online interactive approval; interaction of heterogeneous data; workflow control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对传统办公方式和政务处理提出了新的思路。政府各部门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可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可以依据市民的需求,提供跨地域的全天候的各种形式的服务。为了实现政务公开、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本文利用异构数据交换技术和工作流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电子政务平台中的网上交互审批系统。此系统不仅能够使部门的审批流程更加便捷,同时还能实现多部门的协同审批。

1关键技术

1.1异构信息的交换方式

网上交互审批系统的很多业务需要多部门的协同作业,需要在多部门之间交换数据信息。由于历史原因,各个单位采用了不同的操作系统(Windows、UNIX、Solaris等),数据库也不尽相同,如有Oracle、SQL Server、Sybase等,硬件平台呈现大型机、小型机、微机等并存。同时他们对一些数据文件的存放格式也不一样,如对空间数据的存放就含有矢量、栅格等格式。全市各个部门、单位之间成了由若干地理上分布、管理上自治、模式上异构的多种不同数据库和超文档资源组成的异构资源体。

本课题的电子政务平台将采用JAVA、EJB、SERVLET、JSP等技术实现跨平台操作,利用XML技术实现数据格式的统一和标准化,利用Web Service技术和消息传递实现跨平台异构系统的信息交换。本课题利用XML技术来实现数据格式的统一和标准化,模型采用以下四层结构模式:

表示层:采用Web浏览器作为用户交互界面,接受用户的信息请求并返回请求结果。

WWW服务器:实现信息的发布、交互和处理的功能。

信息处理层:它是整个平台体系结构的核心。信息处理层对外部信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处理,即中心机房和分机房。中心机房实现用户的身份、权限认证;根据元数据字典对外部请求信息进行分解,定位请求信息分别对应于各个分机房的具体物理位置。分机房可以是某个局,也可以是由若干个比较小部门组成,它将从中心机房传过来的信息转换成XML文档,通过XML转换器实现XML文档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分机房中不同的XML文档也可以互相传递信息,各分中心的XML文档可以通过XML合成器合成为一个XML文档,从而实现各个局数据库系统之间异构文件、数据信息的交互和共享。XML文档经过语法分析、处理、协同XSL,通过 Web服务器,便把结果信息返回给客户。在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中,利用XML转换器来实现异构信息的交互和共享为信息处理层最为核心的部分。

数据库层:分布有全市各个局的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库访问的物理操作。

图1基于XML的异构信息交换模型结构

1.2工作流控制

行政审批工作其本质就是流程化的事务处理,因此借助工作流引擎实现集中的调度和控制是顺理成章的。工作流引擎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支持通过数据的变化而自动触发流程,可对外提供流程中间环节的各项相关数据。网上交互审批系统将从具体的审批业务流程出发,分析审批业务中的部门、操作、数据及其之间的关系,结合目前审批中心的业务情况和信息化建设情况,利用符合BPEL的流控制机制来实现审批中心系统内部或部门系统内部的审批流程控制,同时实现全市统一审批平台范围内的大流程控制。

网上交互审批系统的核心是流程化的事务处理,针对目前的审批大厅与审批业务部门实际的系统情况,将采用两级工作流引擎来事项流程调度。网上交互审批系统借助工作流引擎来实现集中的调度和控制。工作流引擎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支持通过数据的变化而自动触发流程,可对外提供流程中间环节的各项相关数据,如处理状态、时间、处理人、审批意见等。

网上交互审批系统采用两级工作流引擎实现一体化的流程控制,如图2所示。

图2网上交换审批系统的两级工作流定义及流程控制

2网上交互审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上审批服务系统应与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办理审批单位建立协同办理机制,支持联合审批。系统的总体功能层次结构如图3所示。

网上审批服务系统大致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表现层、综合应用层、业务协同与信息交互层、部门应用层。实现审批业务的后台维护、审批业务的网上查询与提交、审批业务处理、网上报表、问卷调查管理以及自动回复等功能。

表现层、综合应用层、业务协同与信息交互层等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统一交互界面、审批业务平台和审批支撑平台,部门应用层为各部门内部的审批应用系统,包括垂直单位(如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的审批系统。安全管理与系统管理则贯穿各个环节。

图3网上交互审批系统功能层次结构图

2.1统一交互界面

统一交互界面是审批申请者与一体化行政审批系统交互的通道,审批申请者可以查看审批事项与审批流程、提交审批申请和材料、获取审批结果反馈、提出建议或投诉等。统一交互平台包括政府网站、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呼叫中心和触摸屏等方式,方便企业和公众的使用。

总体功能如下:政务信息发布;有关政策法规信息发布;审批业务信息发布;办理指南与流程说明;各种登记表格的下载;审批事项的网上申报和预审;审批状态与结果网上查询;用户意见箱;用户投诉、评议等功能。

门户网站与各部门网站均能实现链接,由两级网站分工完成各项功能。在网上审批外部系统预审完毕的审批事项信息,通过信息交换,进入网上审批内部系统数据库。网上交互系统包括网上申报、代理申报、网上办件查询、交流通道、办事指南与咨询、用户注册与认证等模块。

2.2行政审批业务平台

审批业务平台的主要用户是进行审批办理的政府公务人员。网上审批业务平台运行于政府专网上,为政府公务人员提供处理行政审批业务的工作平台,实现审批业务的信息共享、任务调度、协作交互、管理监控等业务功能。该平台包括审批中心业务系统、审批效能监控、网上报表、信息发布与反馈、网上交互管理系统等部分。

总体功能包括:

行政审批中心的审批业务受理。

在审批中心业务系统上完成相关审批业务,并由审批中心流程控制实现各部门多个审批岗位的审批流转控制。

提供对各种审批事项统一的审批效能在线监督功能。

利用信息发布与反馈模块实现审批结果的多种方式反馈,包括政府网站发布、短信回复、邮件通知、呼叫中心反馈等。

对网上查询、用户投诉、网上评议、调查问卷等进行后台管理。

提供审批中心业务系统与银行联网接口,支持交费功能。

提供纸介质材料与电子材料的管理功能,实现实物登记管理。提供统一系统管理和安全认证接口,实现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

2.3审批支撑平台

基于电子政务系统应用支撑平台,构建网上交互审批系统的审批支撑平台,包括审批中心数据库、工作流引擎、审批信息交换、审批系统业务封装等功能。

提供工作流引擎,实现审批流程调度与控制,实现审批中心各成员单位间的流转控制(大流程)。利用工作流引擎和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审批中心系统与各部门内部审批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与流程集成,利用两级工作流机制实现一体化的流程管理。

提供与各部门内部审批系统及垂直单位系统的统一信息交换通道与转换接口。实现部门审批系统封装,支持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交换。

利用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审批中心业务系统与各部门系统间的审批信息和数据交换。在中心数据库中统一存放各种审批事项的有关信息。

2.4各部门内部审批系统

除了统一的行政审批平台之外,还包括各个独立办公部门局域网上的专用审批系统。这些系统有些已经建立了,有的还需要建立,应结合具体情况通过全市政务专网纳入网上交互审批系统中来。对于已经建立独立审批系统的部门,在构建跨部门审批系统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和在其一方设置交换前置机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对于尚未建立独立审批系统的部门,应结合具体审批事项或集中建立或基于通用审批系统单独构造其内部的审批系统。

3总结

本课题对网上交互审批系统进行实施,并加以测试,确保系统符合设计要求。本文对系统的审批业务流程及异构信息交换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对电子政务建设中重复建设的问题有借鉴作用。相信以后的电子政务平台可以将系统的功能模块抽象提取,形成通用的政务系统平台,并且使行政审批系统能够与其它电子政务系统更加无缝整合。

参考文献:

[1]郭宁.UML及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1-45.

[2]蔡敏,徐慧慧,黄炳强.UML基础与Rose建模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34-78.

[3]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54.

[4]孙秀红.基于J2EE架构的安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9):193-195.

[5]叶江玲,何月顺.基于J2EE架构的网上审批系统[J].科技广场,2007(5):174-175.

[6] Shackleton P,Fish J,Dawson L.E-government services in the local government context[J].An Australian case study,Business Process Man? agement Journal,2006(12):10-31.

[7]汪勇.基于XML和Web Services的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的实现[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5.

[8]王荧,孙忠林,田刚.异构关型数据集成中间件研究[J].福建电脑,2007(1):146-147.

[9]陆静平,李尚平.利用BPEL实现协同管理平台的业务流程集成[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9):4-6.

[10] Niels Lohmann,Peter Massuthe,Christian Stahl.Analyzing interacting WS-BPEL processes using flexible model generation[M].Data & Knowledge Engineering,2008:38-43.

[11] Kristian Bisgaard Lassen.Translating unstructured workflow processes to readable BPEL: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M].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Database and Expert Systems Applications,2008:151-153.

[12]彭炜.基于BPEL的工作流引擎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7.

作者:钱芳

上一篇:移动分公司经理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合规文化兴农信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