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文化研究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全球化艺术的推进,古筝艺术也不断地被创新,赋予了现代气息和现代内容,具有我国民族音乐古典美的古筝艺术被注入了新型现代环境美的新血液,呈现了新的面貌,焕发出新的光彩。本文从古筝的表演形式着手,阐述了中国古筝的美学意蕴,梳理了古筝表演形式的多种美育,研究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的现代情怀。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古筝文化研究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古筝文化研究论文 篇1:

古筝的区域文化研究

摘 要: 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受地域间的语言、文化、政治、经济、风俗、歌谣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筝乐风格和流派。本文立足传统,依托区域文化的研究,使河南筝与山东筝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从文化入手,可更好地理解筝乐特性、把握筝乐的语言,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筝是在怎样的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下成长发展的,从而对河南、山东传统筝乐的保护、传承与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区域文化 河南传统筝派 山东传统筝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和传承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在一定意义上,黄河文明就是中华文明。河南、山东两省,沿黄河流向一字排开,在地域上同属于北方地区,在文化上同属于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黄河中下游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沿黄人民生生不息,传承着古老的中原文明。

特定地理、自然环境是形成不同地区文化传统、文化面貌的重要基础,它对中国筝乐的形成、流传、分布、发展有长期的或潜或显的影响,不同流派区域性特色的形成与地理、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也是我们对筝乐区域文化进行探讨的基本前提。

一、两地地理范围和自然环境的对比

音乐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从一开始的那天起就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其中,自然地理环境为音乐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人文地理环境为音乐提供了相应的精神基础。可以说,音乐的产生、发展、变化和地区差异的形成基础便是地理环境的客观存在和其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异。

1.中原文化的地理范围和自然环境

探讨中原文化,首先必须明确中原文化的地理范围。中原在历史上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中原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在狭义的中原范围外,还包括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的一部分区域,有些文献里还包括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一些地方。在古代,人们称呼中原大都是广义的。近代以来,“中原”则更强调河南省这一狭义定位。本文探讨地域文化,特指相对于其他区域的地域文化,因此,使用狭义的中原文化,即河南文化。

河南省处在黄河中游的下段和黄河下游的上段,全省东西距离约580km,南北距离约530km,总面积16.7万km2,约有80%的面积在黄河以南,是我国由东部平原向西部丘陵山区的过渡地区,也是我国由南部亚热带向北部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在交通上,自古以来就是联南接北、承西启动的地方。中原地区总的地形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和南部主要是丘陵山地,有太行、伏牛、桐柏、大别四大山脉;北部和东部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统称为豫东平原。气候属于湿润和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不均衡,年均降水量600—1200mm。黄河过境长700多km,对中原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最大。

2.齐鲁文化形成的地理范围和自然环境

准确地说,齐鲁文化产生的地理范围应该是周初分封在泰山南北的鲁国和齐国,鲁国的中心在曲阜(今属济宁),齐国的中心在临淄(今淄博)。因为齐鲁两国对于山东影响巨大,所以现在基本上都用齐鲁大地作为山东省的别称。山东省处在黄河下游地区,东部沿海且海岸线较长,全省东西最长距离约700km,南北最宽距离约420km,总面积15.7万km2,西部连接内陆,中部高突,泰山是全省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地形上,中部是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胶东半岛是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比较集中。

“作为不同文化的空间载体,这个‘区域’首先有它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相适应的地域范围。”就目前而言,我国大致具有15个文化区①,那么其各自文化区又同时在其重叠地域内形成了相对应的民间音乐区。而齐鲁文化区与中原文化区则位于其中。作为齐鲁文化区的核心省份山东与中原文化区的中心省份河南的自然地理情况存在着一定差异,正如乔建中所讲:“地形地貌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制约并影响着作为意识形态的音乐艺术;而音乐当中由及其自认地表露出种种地区风貌及民俗特征。”对于河南与山东的地理因素的比较则是具有价值的。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河南地形地势较山东更为复杂,气候较山东更为干燥;这样的自然环境,自会影响到两地人们性格的形成,加之两地人们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日常所处的劳作环境,都会对音乐产生影响。这样一些自然地理方面的差异正会造成音乐文化的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将造就不同的音乐风貌,作为不同的文化空间载体,豫鲁两区域具有各自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相适应的地域范围。比如说,如果我们将山东所独具的吕剧、五音戏、柳琴戏、鼓吹乐等具有齐鲁文化特质的音乐类型放到一起,就会发现他们所共同具有类似的旋法、音结构、音列、调式之类,这些种类的音乐是具有共同的山东文化音乐特质的。同样,河南的河南梆子、民间歌曲等也同样具有河南文化区的音乐特质。正是因为鲁豫两地不同的自然风貌作为基础,才产生了鲁豫两地各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正是由于特定的地理因素在长时间的历史塑造过程中,逐渐影响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而生产方式又产生了一定的音乐形式。在地理环境所造就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基础上,才会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形成不同的音乐特质。

二、两种区域文化的界定与对比

文化是在地里的缝隙中长出来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缝隙”,不同的“缝隙”中培养出来的文化,自然各呈其态,豫、鲁、秦等地,可以称为广义上的中原地区。两地的历史文化同属于华夏文化的正宗,中华民族勤劳、善良、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在当地人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儒、道、释三教的长期影响,又造就了他们乐道重教、修养身心的优良品格。正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才使得他们几乎所有的文化创造都带有强烈的历史的厚重感。通过对文化的追溯,将对比出河南、山东两地筝乐艺术发展方面的区域传统和形态特征。

从根源上说,齐鲁文化包括的范围应该是大于儒家文化的,儒家文化是齐鲁文化的主体和核心。然而,两千年的正统文化地位,使得儒家文化与齐鲁文化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差异,虽然以后的儒家文化有很多的分支和新的内容,但用儒家文化代表齐鲁文化是没有问题的。齐鲁文化的特征包括:人为本,仁义为核心,德政治国,孝道为先,和为贵,礼仪为规范,强调趋“中庸”,重视“三纲”“五常”,追求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最高境界。儒家伦理以仁义为核心,推崇重义轻利、修己安人、仁民爱物、厚德载物,讲究忠恕之道。齐鲁文化同时还兼收了墨家、法家、道家等各派精神。受这种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山东人比较喜欢讲情义,本性仁厚,富有牺牲精神。在孔颜人格精神及孟子倡导的“大丈夫气概”的感召下,在儒家节俭伦理、实用理性和忠孝理念的陶铸下,山东人特别耐苦,特别勇敢,特别务实,具有忠实厚道、豪爽豁达、勤俭朴实、忠诚爱国等性格。在小说家的笔下总是刻画出如梁山李逵等“粗犷、豪爽、勇武、坦直”的“山东好汉”的形象。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曾常年游走四方,在中原大地上传播儒家思想。之后,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主流文化为中原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河南人的思想中,理学大家加入了重视天理的成分,使得理学在儒家文化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深刻影响了宋朝以后的儒家思想,也渗透到了河南人的文化血液里。李庚香在其《中原文化精神》一书里,认为中原文化从总体上说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和正统性,中原文化具有和谐的理念,这方面体现在“天人合一”和“中庸”上②。

通过对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黄河流域存在着多种地域文化。其中,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两种地域文化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完善,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同时,两种地域文化的本质特征相同,整体上都属于传统的儒家文化,但两种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齐鲁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因此齐鲁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差异较小;中原地区在很长时期里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活动区域,因而中原地区与齐鲁地区相比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少。

地理自然环境给不同地域人民带来不同的生产、生活条件,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表现在语言、民俗、宗教、行为、性格等各方面。我国汉语分成七个方言③且差异较大;除世界三大宗教和道教外,各地人们的信仰(或者称为崇拜)也非常多;民俗更是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行为和性格上,各地人们的差异非常鲜明。本文概括:河南人多勤劳朴实、中庸循礼,山东人多忠厚、豁达、直爽。

三、两地筝乐曲风格对比

内在精神文化塑造和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外在精神文化通过沿袭的传统、风俗、习惯等作用于人们的行为。两者共同影响本区域内音乐家的音乐创作。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④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创作主体会带来区域音乐风格上的差异。如传统筝曲《高山流水》,山东与河南两地的此曲属于同名异曲。山东《高山流水》以山东老八板筝曲为素材创作而成。乐曲由庄重的和弦开始,以双手交替演奏的繁响,描绘出高山耸立的巍峨气魄⑤。而河南《高山流水》为“板头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乐曲之一,此曲在河南南阳地区是艺人们初次相见时必弹曲目,他借用古代伯牙子期遇知音的历史故事,作为初次见面时把对方尊为知音的象征,还具有某种礼仪的含义⑥。两曲一粗犷,一质朴,尽显不同风格。

一种方言的声调特征对其地方音乐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很可能成为该地区音乐的地方风格特征。这种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从语言到唱腔旋律再到器乐语汇的过程,完成了从语言到音乐的升华。这种风格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依附于语言。下面将豫、鲁两地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声调的调类上相同,但调值有明显的差异。详见下表1:

表1 豫、鲁方言片与普通话比较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山东方言多为升调;河南方言升、降调较多。在筝曲中则表现为:山东筝曲上滑音的使用较之下滑音多,滑奏速度快,音乐装饰成分少,粗犷、刚直、灵巧;河南筝曲中多用上、下滑音,装饰成分较多,正如河南人说话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多质朴、刚柔并济。

不同地区的语言,产生了不同的音律和音调。方言还赋予地方筝乐丰富的节奏,说话的抑扬顿挫影响了筝乐的高低长短,不同的语言习惯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奏技巧。以大指的运用为例,在河南筝和山东筝的演奏中,大指的运用是极为常见的,尤其河南筝主要以大指为主,“密摇”是以腕部作为活动部位,带动整个大指关节连续快速“托劈”(指法顺序为先“托”后“劈”)。其特点为音头重、密度大、连贯性强。其中音头重与河南民歌的节奏控制和句首重音强调如出一辙。山东筝曲中的大指“摇”(或称“轮”),是以大指末端小关节作为活动部位,一般都为先“劈”后“托”(与河南筝的指序相反),其节奏型为××××或××××?摇××××,颗粒感极强。正如山东方言区的人将合口呼读为开口呼,主要符合语言中经济简便、发音容易的原则,与语言的生理特征有关,突出了山东人直爽的性格。

本文将文化放到“地域”这个场景中,探究不同区域内形成的多元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区域文化囊括了一个特定区域内历代传承下来的所有精神产物,具有传统性和地方性的品质。不同的区域文化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各异的日常习俗,造就了各地方言土语,熔铸了人们不同的性格和气质,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习性“选择”了不同风格特点的地方音乐。同为“北方传统筝派”的山东筝派和河南筝派,在音乐结构、旋律节奏、演奏技法方面都有密切关联,本文在两个筝派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下同中求异,以使两个筝派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使两个传统筝乐流派的继承落到实处并健康、有序地推向深入。

注释:

①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72.

②李庚香.中原文化精神[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56.

③七个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

④乐记.

⑤李萌编.古筝曲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3.

⑥李萌编.古筝曲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9.

参考文献:

[1]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2]李庚香.中原文化精神[M].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

[3]李萌编.古筝曲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4]周青青.河南方言对河南筝曲风格的影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

[5]李勤德.中国区域文化·序[M].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

[6]王修智.齐鲁文化对山东的深远影响[J].理论研究,2008,(13):27-28.

[7]丁承运.河南筝派.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11,(1).

[8]成公亮.山东派古筝艺术.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11,(1).

作者:刘艺

古筝文化研究论文 篇2:

古筝表演形式的美学研究

摘 要:随着全球化艺术的推进,古筝艺术也不断地被创新,赋予了现代气息和现代内容,具有我国民族音乐古典美的古筝艺术被注入了新型现代环境美的新血液,呈现了新的面貌,焕发出新的光彩。本文从古筝的表演形式着手,阐述了中国古筝的美学意蕴,梳理了古筝表演形式的多种美育,研究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的现代情怀。

关键词:古筝艺术;表演形式;发展;美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无国界的音乐也在全球化渗透,中国传统音乐---古筝也不例外地接受了新时代的音乐洗礼,新民乐传递的美学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古筝的历史与派系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独有的一种民族乐器,也是民间喜爱的一种音乐艺术。虽说究其来源、命名及演变众说不一,但其流传的广泛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历史文献曾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用“秦筝”来演奏音乐,具有乐器音声婉转轻柔、余音绕梁之功效;在盛唐时期,古筝为各类乐器之首,浪漫诗歌的映衬下,古筝艺术所具备的声、色演绎都独占鳌头,备受青睐;它既能独奏又可与其他乐器合奏,其所展示的独具一格的音乐审美特质是其他乐器不可替代的。“诗仙”李白就以专业的鉴赏视角通过诗歌的形式将音乐之美描摹下来;在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结合,都在他的诗歌中体现了美,展示了唐朝人对古筝独奏、合奏的表演形式。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古筝所表现的艺术流派是大众化、鲜明化的,在我国各民族之间广泛流传,形成了山东筝、潮州筝等七大流派,加上蒙古和伽耶两个少数民族流派,使得古筝艺术丰富多彩,娴熟的演奏技巧和艺术风格远源流长。

在当代,古筝的表演形式受到转型的影响,“变身”使民族音乐元素得到升华,在古老的乐器表演形式中渗入了现代理念和现代意识,在雅俗共赏的前提下,创作出新的古筝表演形式,演绎出既不失原汁原味的纯度,又能将传统文化艺术蝶化,使这一民间艺术乐器以崭新的面貌和盛放的生命力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古筝表演形式的美学分析

音乐艺术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情景合一,在表演的乐曲当中,融入人的情感,通过声来体现感情化的美,用娴熟的演奏技巧,结合心、耳、手的配合,对乐曲的结构、节奏等变化,采用急、缓、强、弱等演奏方法来展现乐音、乐句及乐章之间的关系。

古筝的表演技巧是通过左手与右手的配合,在琴弦上采用拨、滑、揉等手法进行演奏,对古筝的主导是左手,用左手进行颤音和滑音弹奏不同的美感,体现“韵”的味道,将情感的气韵融入到音乐中,更能生动地体现古筝的美学体征。

1.继承传统演奏技法

古筝演奏中的节奏轻柔、优美,“吟”和“挑”的演奏技法灵活运用,将古筝的音色美、韵味美表现出来,在正确使用右手弹拔、左手揉弦的技法之中,可以使欣赏者感受到“十指剥春葱,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的审美体验。在各个流派的不同演奏特色之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古筝这一古老乐器的神秘魅力,它被演奏者演绎得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古典美的神韵和气质。

2.将优秀元素注入到古筝的音乐

新时期的音乐文化,将传统中的“按”、“滑”演奏手法进行了升级,表现最突出的是对古筝作品的调式调性,运用西方文化的“敲”琴、“拍”弦等演奏手法,使传统古筝中无调性的音阶向具有流行音乐的风格,对创作作品更能够表达出古筝作曲家的心情,开创出一种新的演奏技法,将社会文化生活中各种美用筝曲弹奏,映射一种生活的积极因素。

3.演奏技法的多元化创新

在我国新时期的古筝艺术,不仅继承了传统的表演形式,而且派生出许多能够更好地表现音乐元素的表演技法,传统的“左吟右弹”具有经典特性,然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现代古筝表演的技法之中进行多元化的创新,例如:由钢琴的双手演奏派生出的山东筝派的演奏技法,就是一种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创新形式,它对演奏者的身姿、手臂、手形都提出了审美的标准和要求,还有新生的打击乐器也融入了古筝演奏技法之中,进一步提升了古筝的审美价值和音韵。

三、古筝表演的美学文化研究

古筝音乐艺术表现为独奏、重奏和大型合奏的不同表演形式,在这些不同的表演形式中,古筝音乐成为了颇受欢迎的民族音乐,在历史的沉淀之下发展成为具有民族风味的文化艺术形式,表现出其特有的美学文化属性和思维。

1.古筝表演艺术的独特民族性美学价值

古筝传统音乐艺术形式有其产生的特殊背景,我们要分析和传承古筝音乐艺术的民族性,要在民族文化的精华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壮大,在新时期的文化艺术、审美观念的冲击之下,创新古筝美学文化,要反映出古筝表演的特定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古筝演奏题材方面加以民族性的传承和弘扬,欣赏古筝音乐的特有民族音乐风格,联想古筝表演音乐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关联,产生唯美的民族音乐审美体验。

2.古筝美学思维的变迁

古筝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形式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正在寻求新的突破点和创新点,要转变重复的古筝艺术创作形态,注入新的创作元素,在新的审美思维引导下,赋予古筝音乐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在东西方音乐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古筝音乐创作作品也吸纳了西方的音乐作品的特点,在古筝的调式、调性的选用方面进行了转变,新时期的古筝音乐创作者大胆地运用了类似无调性的音阶形式,根据古筝演奏者自己的恣意想象,演绎古筝音乐作品,突破了传统的古筝音乐的五声音阶,给听众以不同于以往的听觉震撼,开创了新的古筝作曲技法,实现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升华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古筝表演形式有其独特的美学神韵和气质,古筝音乐表演具有高雅、古朴、音色优美的特质,可以让欣赏者在古筝的表演中感受到超凡脱俗的古典之美,也可以感受到大气磅礴的现代之美,在现代音乐元素融入传统的古典气息之中时,我们可以解读出现代文化对古典风尚的重现,欣赏到古典与时尚共存的古筝表演风貌。

参考文献:

[1] 付文娟,刘克利. 浅谈古筝的起源发展历程[J]. 青年文学家. 2011(05).

[2] 陆雅菲. 浅谈当代古筝艺术的发展与创新[J]. 黄河之声. 2015(18).

[3] 韩雪. 关于古筝艺术发展的思考[J]. 戏剧之家. 2015(12) .

[4] 廖文珺. 高山流水觅知音——古筝艺术传统与创新的思考[J]. 音乐创作. 2015(08).

作者:唐瑛

古筝文化研究论文 篇3:

古筝教学中“音乐”与“技术”的交融问题探讨

【摘要】近些年来,古筝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学习人数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古筝具有独特的韵味,音色优美,能够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而学校也开始针对古筝进行了教学研究工作。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古筝教学未能实现技术层面与音乐层面的平衡协调,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关键词】古筝教学;音乐;技术;交融问题

一、古筝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艺术内涵与技巧的脱节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音乐技术与艺术之间的融合非常重要,在古筝弹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艺术融合表达其艺术气息。但一直以来,教师过分注重学生专项技能的培养,无法表现出古筝最天然的一种意识形态。现代教学环节,学生可以按照教师所教授的演奏方法进行规范化训练,并在长期的练习中形成演奏技巧。然而,在艺术内涵方面,仍然要立足于音乐本身。古筝音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艺术底蕴,在技能掌握的同时还需要具有意识层面的想象力,从交融的艺术模式中展现出文化特色。

(二)文化底蕴的忽视

目前的古筝教学多采用单一教学模式,而古筝的文化底蕴具有历史性、文学性的相关内容。以古筝曲《林冲夜奔》《西楚霸王》等为例,这些曲目来源于历史事件,不同的曲目表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底蕴。在古筝艺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下,文化变得更加多样化,我们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与音乐表现。技术练习是一种促进方法,并不是最终目的,文化背景的学习与文化底蕴的塑造显得至关重要。[1]

(三)缺乏创新与综合素养的培育

在古筝教学中,需要专注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与艺术质量的保障。如果积累的文化欠缺或是缺乏综合素养的培育,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的艺术修养较低,在阻碍自身进步和学习的同时也限制了其音乐审美能力与实际创造力。而目前的教学现状在于,教师无法合理地引导学生体会古筝学习的乐趣,并没有有效地调动其内在动力。换言之,教学过程未针对性地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曲目特点,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也让学生的创新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未来的教学环节中仍然需要针对技术与音乐两个层面展开研究,总结客观规律。

二、古筝教学音乐技术交融的原因和作用

(一)丰富课堂技巧性与有效性

古箏教学中采取音乐与技术交融的模式,可以从根源上改善教学环境,在提升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保障课堂的技巧性与有效性。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古筝教学技法单调,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表现出失去兴趣的态度。对此,大力促进音乐与技术融合的教学方法实施非常关键,旨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将教学内容融合进技术培养中。必要时,一些定期开展的文化活动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方式。

(二)深化音乐理解

音乐和技术相融合的古筝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这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将肢体语言融入实际的音乐语言中。在部分艺术作品的赏析和演奏环节,就可以实现肢体和情感间的有效融合,最终更完美地表达出作品本身的艺术内涵。[2]在实际教学环节,也可通过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式深入了解音乐作品本身的背景知识,强化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例如,在演奏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各种类型的演奏技巧,包括音色、风格、力度处理,而不是单纯地展示技巧,才能通过技术让音乐本身变得更具有感染力。人文素质的提升是古筝学习不断创新的体现,也是古筝艺术长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三)促进素质教育的养成

从艺术角度分析,中国的古筝音乐文化有着其特定的历史因素,同时,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层次结构、心理意识等条件所决定。在古筝教学环节,我们要注重其现实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方面的作用。总而言之,除了演奏技巧的掌握之外,还应该从曲目中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在文化素养方面深入研究古筝艺术。从音乐与技术的关系来看,乐曲所使用的技术相对有限,但音乐的表现力却是无限的。如果演奏者能很好地掌握演奏技巧,但无法表现曲目内涵时,乐曲本身的韵味就会大打折扣。在不同的演奏风格中,演奏者的素养、阅历也会导致作品的表现形式出现差异,文化知识的积累对于演奏者来说也显得至关重要。

三、以音乐与技术的交融推进古筝教学

(一)以技术作为基础性要求

任何优秀的作品都离不开娴熟的技巧表现方式,而技巧是音乐作品能够取得口碑的根本保障。古筝演奏艺术在专业院校中的教学方式逐渐发生了转变。相比于传统演奏教学,追求传统技巧的局面已经逐渐被取代,取而代之的是对作品内涵的发掘与外在技巧训练。近年来,多样性古筝作品的出现让新的技法开始出现,练习曲目与一些技术练习片段也成为了新时期的技法训练方式。我们要注意到,技术本身是一种方法,需要以音乐为基础,缺乏音乐内容的前提下技术训练也会失去其根本目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肢体训练这一基础训练项目入手,将演奏者的手臂、身体、手指等进行灵活协调,针对弹奏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可以根据练习的方式和速度进行调整。总体来看,弹奏动作技术训练并不是为了强调弹奏幅度,而是要根据音乐的发展,将刻意性的行为转化为下意识的技术动作,让动作具备自然性和连续性。从音乐角度分析,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音乐的感知和体验,教师也可以按照实际需求进行示范、录音播放等,让学生伴随着音乐产生画面感,促进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娴熟技巧为基础,强化内心的听觉感受,从情感艺术的角度提升古筝演奏技术水平,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二)传统音乐的元素吸收

古筝演奏从本质上看是一门表演艺术,通过声音来表现客观事物的情感和特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演奏技巧与曲目结构。如果缺乏对音乐元素的融入和吸收,那么演奏也无法深入内涵之中。因此,传统技术是基础,音乐元素是催化剂,古筝艺术注重的是音乐的细节与技巧特色的统一。扎实的基本功与作品的真实内涵体现才能满足观众的实际需求。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不断地提升其音乐素质,在实践练习中提升自信。

(三)多样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20世纪50年代,古筝教学模式一般是通过传统民间艺术教唱的方式来展开,教学体系较为单一。发展至今,受到其他文化研究的影响,专业音乐教育理念开始出现。以最常见的教师示范为例,这种教育方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非常有效,通过音乐与技术的融合,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升学生的模仿能力与鉴别机会,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当然,在实际的授课环节还应该做到因材施教,着眼于学生技能的提升。

四、结语

古筝以其特殊的演奏技巧与音乐风格得到了广泛重视,为不同方式的筝曲确定了其独特的艺术地位。随着音乐和演奏技巧的融合,不仅能突出古筝的演奏风格与音乐技巧,也能为教育工作提供更宽广的空间。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积极探索古筝艺术风格的内涵与规律,开创新的教学局面。

参考文献

[1]赵丽.浅谈筝曲之“诗,乐,情”——以古筝协奏曲《云裳诉》为例[J].考试周刊,2015(a4):27-29.

[2]赵星.诗与乐的完美融合:古筝协奏曲《云裳诉》的创作特色及演奏版本比较[J].音乐创作,2013(2):133-135.

作者简介:张志堃(1983—)女,汉族,河北,本科,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古筝教学。

作者:张志堃

上一篇:市场管理调研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医院调研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