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发展特色农业机械化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依托资源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目前在大多数山区的领导干部和普通百姓中,已基本形成共识。一、为挖掘山区资源优势,提高山区农业效益,近年来竹山县在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经济作物①茶叶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区发展特色农业机械化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山区发展特色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1:

关于加快南川特色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介绍重庆南川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区位、产业三个优势条件,结合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产业化层次低、基础设施薄弱、资本投入乏力、品牌效应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五大问题,提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强化服务,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创新科技、持续发展,建基地扶龙头树品牌五点对策。

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所谓特色农业,是指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特色农业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要的必然结果,成为当前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1 我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条件

发展特色农业,要具备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优势、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要生产市场竞争力较强并具有特色的农产品,要求在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加工以及产品的包装品牌以及销售等多个方面有自己的个性特色。我区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

1.1 自然条件独特

我区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唯一海拔600m以上的区,境内金佛山最高峰2251m,全区海拔高差1911m,立体气候明显。特色资源量大质优,现已查明生物8085种,被誉为“生物基因库”、“中华药库”,不仅有中国独有、世界一绝的20万亩金佛山方竹笋,生长上千年的金佛山野生大茶树,还有倒置山区特产金佛山贡米、金佛山土鸡和金佛山中华蜜蜂。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6%,金佛山地区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10万个,适宜发展纯天然、无公害、生态型的农副产品。

1.2 区位优势良好

我区与八个区县毗邻,素有“黔蜀喉襟、巴渝险要”之称,历来是商贾云集、物流富足之地。渝湘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南川距重庆主城仅58公里,到重庆江北机场和长江深水港码头1小时车程,背靠重庆大都市,打造特色农业基地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1.3 产业基礎扎实

1.3.1 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全区已形成优质稻32万亩、优质油菜15万亩、笋竹42万亩、中药材19万亩、茶叶6.5万亩、商品蔬菜7.8万亩、水果8.8万亩、蚕桑3.5万亩和出栏85万头生猪、412万只土鸡的产业基地规模。拥有市级龙头企业11家、区级龙头企业53家、农业专业合作化组织201个、专业大户8345户的规模经营主体格局,农业产业综合年产值达到39亿元。

1.3.2 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领先 获部委级“三品”产地产品认定认证159个,其中绿色食品12个、有机食品14个,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3个,市级名牌农产品5个。

1.3.3 特色农业在全国全市有位置 先后被部、市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国家级优质稻和优质油菜农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基地、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全国茶叶百强区、中华蜜蜂之乡、中国玄参道地药材之乡、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大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区、重庆市绿色精品稻米基地。

1.3.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全区34万个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生产12万人,转移区外就业15.5万人,就地就近转移3.8万人,有8345户在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创业成功,带动农民就业86490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246元。

2 我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探索

我区发展特色农业已有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由普通农业向特色农业的转变,都要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以前,限于当时条件,搞以粮为纲,围绕粮食抓农业,主要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既顾不上也很难让农民增收;80年代以后,曾一度以粮为主,发展多种经营,但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农民仍然把粮食生产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多种经营没有形成格局;从“九五”期开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全区确定了十多个产业,由于品种多、规模小、产品跟不上市场变化,农民增收仍受制约,特色农业仍未形成气候;撤市设区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特色农业,确定“收紧拳头、突出特色、做大规模、做强龙头、做亮品牌”的农业发展战略,制订了“三大类区”和“1+5”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并按照“一个产业、一名区级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扶持政策”抓推进落实,取得了突出成果。基本形成了以粮油为基础,以笋竹、畜禽为主导,以蔬菜、茶叶、中药材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架构。全区建立了以优质粮油、畜牧、茶叶、蔬菜为主的北部生态农业产业带;以粮油、畜禽、蔬菜为主的中部城郊农业产业带;以笋竹、药材、草食畜禽为主的南部高山特色产业带。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区特色农业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2.1 产业化层次低,带动能力不强

我区农业自给自足特点突出。特色产业仍处于小规模、分散型、初加工水平,外销以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导,特色农产品的商品率平均不到20%。特色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数量虽有扩张,但规模还不大;实力虽有提高,但带动力还不强;链条虽有延展,但产业关联度还不高;亲和力虽有增加,但利益联结还不牢。农合组织缺乏技术人才、资金和现代化的管理,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弱。2009年,全区农业产业化综合产值不足40亿元,主导产业规模经营率仅有30%,多数产业缺乏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只有11家,没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只有4.6亿元,占农业产业综合产值的11.5%。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只有5.492万户,仅占农户总数的34.7%,农民人均年产业收入只有1920元,仅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2.1%。

2.2 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

全区84万亩耕地中,经过综合整治的土地大多集中在平坝,面积只有20万亩,可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耕地面积2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6万亩,分别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5%、42.8%。

2.3 资本投入乏力,金融支持不强

金融助农信贷机制不活,服务不到位,农业政策性保障制度不完善,保险品种小,覆盖面窄。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减少,支农功能萎缩。

2.4 品牌效应不高,农质安全监管力不强

农质安全执法手段和装备落后,涉农执法各自为阵,没有形成执法合力。农产品品牌多杂乱,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不高。现有“三品”产地产品认定认证159个,市名牌农产品只有5个,无国家级名牌农产品,已取得绿色、有机认证的农产品产量小,市场占有率低。

2.5 服务体系不健全,试验示范与推广职能不强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技推广装备简陋,手段不新。农业科技推广速度慢、效率低,重试验轻推广应用的现象比较突出。基层农服中心职能缺失,农技人员工作重心偏移,农技服务不到位,服务方式较单一。据调查,我区现有乡镇农业服务中心34个、畜牧兽医站34个,共有编制423人,其中在职在岗375人、在编不在岗39人。

3 我区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特色农业是一项以“特色开发”为中心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和特色服务等。在我区户营农业条件下,加快特色农业发展,要以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农业技术为支撑,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以产品特色化带动产业规模化;要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活化土地市场,促进土地流转,走出“样样有一点、样样一点点”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特色+规模”为载体,把农业资源比较优势与区域化生产布局结合起来,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带(区),向特色要效益,着力构筑起农业的新优势。

3.1 发展目标

重点培育笋竹、中药材、花卉苗木、粮油、茶叶、乡村旅游等六个主打特色品种,通过建设规模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形成特色明显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到2012年,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140万亩,建成5个10亿级以上的特色农业产业集团,农民人均特色产业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

3.2 规划布局

3.2.1 笋竹产业 主抓方竹笋。围绕建成全国笋竹大区,建设金佛山方竹、楠竹产业带,孝子河、黎香溪流域麻竹、慈竹产业带,大溪河流域绵竹、慈竹产业带,全区竹林基地总面积达到70万亩(其中方竹笋30万亩),新建年产5万吨的竹笋加工企业、年产9万吨的成竹加工企业各1个,培育10亿产值的笋竹产业集团。

3.2.2 中药材产业 主抓玄参。以南部金佛山区为核心,打造金佛山环状中药材产业带,全区中药材面积达到21万亩,其中玄参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建成10个万亩药材乡镇、20个药材专业村、500个药材专业大户,培育10亿产值的中药材产业集团。

3.2.3 花卉苗木产业 主抓观赏植物。重点布局龙川江沿线、高速公路沿线、天(星)马(鞍山)旅游公路沿线、南(平)永(安)旅游公路沿线等4条花卉苗木产业带,全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其中观赏植物8000亩。建立500亩以上的花卉苗木示范基地10个,培植花卉苗木龙头企业10家,培育10亿产值的花卉苗木产业集团。

3.3.4 粮油产业 主抓有机稻米。围绕巩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产油大县(区),打造重庆现代粮油核心产区,建立金佛山区高档优质稻产业带、北部生态农业园中高档优质稻产业带、高速公路和旅游公路沿线优质油菜产业带,建成32万亩绿色精品稻米基地(其中有机稻2万亩)、13万亩优质油菜基地,培育10亿产值的粮油产业集团。

3.3.5 茶叶产业 主抓优质茶。围绕建设重庆市特早茶基地和古茶基地,打造北部名优茶产业带、中部优质绿茶产业带、南部有机茶产业带,全区优质高产茶园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金佛山大树茶2000亩,培育10亿产值的茶叶产业集团。

3.3.6 乡村旅游业 主抓“农家乐”。按照“可看、可摘、可参与”的要求,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园,建设特色餐饮型、生态景观型、农耕文化体验型的品牌“农家乐”,打造20个特色农业观光示范园,培育星级“农家乐”300家以上,开展“农家乐”旅游和农事节庆活动,年接待人数100万人次以上,实现收入5亿元以上。

3.3 对策建议

3.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1)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农业稳区”战略的重点任务。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2)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产业化经营的主攻方向。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培育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可以实现农业资源的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我区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发展特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区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可以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

(4)发展特色农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发展特色农业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既能够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又具有经济效益的特色农产品,调动农民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2 科学规划,强化服务

(1)发挥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布局。成立区特色农业发展领导小组,突出主攻方向和重点地区,正确分析国内外市场信息和当地资源优势,以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特色、创名牌产品为重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制定全区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使产品有市场、生产有效益。各相关部门必须服从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心,研究制定行业规划和相应的实施方案,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提供优质服务。

(2)加强综合服务,抓执行督落实。围绕全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各乡镇、各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投入,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克服重生产轻流通的旧观念和老作风,由不注重市场需求指导生产向以市场需求指导生产转变,由只注重指导生产向既指导生产又指导销售转变。通过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各种渠道,及时准确收集、分析、预报、发布国内外市场供求信息,提供政法、科技、生产、金融、民情等动态信息,为农户的生产经营决策服务;健全领导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办法,周密计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督促检查。任务和目标一经确定,每个项目、每个产业必须安排专人负责,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定人员、定任务、定措施、定考核奖惩办法,保障计划实施件件有着落。

3.3.3 完善机制,强化保障

(1)解决投融资机制问题。以财政、金融等部门为依托,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设立农业风险基金,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风险投资提供保障;建立由区政府牵头,银行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参加的会商机制,协调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制定新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和非公经济更加踊跃地进入特色农业发展领域等一系列措施,创新制度安排,拓宽资金渠道。

(2)创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各相关部门应逐渐淡化行政影响,抓紧研究建立以宏观协调和规范服务为主要职能的新的工作机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推动参与特色农业发展的各个实体环节的产权改革和机制创新上,通过明晰产权关系,进一步规范和稳固以契约、合同、订单为主的外部关系及以股份制为代表的内部关系,推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特征的新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加快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当前特色农业发展中突出矛盾的重要措施,应本着“宜宽则宽、宜简则简”和“自愿、民主、民办、民管”的原则,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帮助,把创新和健全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民主监督机制的工作作为主要着力点。同时,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法规以及扶持、服务政策,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实现政府服务指导、民间有序运作,共同推动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健康发展。

3.3.4 创新科技,持续发展

(1)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现有的科技示范园区、科技培训网点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基层科技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支农工作力度。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大新产品和高端产品的研发力度,多出快出成果,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保证特色不减、优势长存。

(2)认真研究、尽快出台和报批特色农业的生产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等,尽快实现特色农业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努力打造拿得出、叫得响、保得住的知名品牌。

(3)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努力维护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兴利避害,使特色农业真正成为品质上不退化、经济上能发展以及社会上能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3.3.5 建设基地,培育龙头

(1)按照特色农业产品特色化、产业规模化要求,打捆使用农综、扶贫等涉农资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完善良种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农业科研教育、农业机械化服务、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保障、农作物病虫害及畜禽疫病防治、人才培养服务等八大体系,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实行全程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品质,创立一批品牌产品。加强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培训,推动标准入户。

(2)落实国家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依托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加工能力大、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多、對农业生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和精细加工开发,争取多出快出名牌产品。

作者简介:唐亚鸿(1959-),男,重庆人,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委员会主任、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行政管理和技术推广;王于泽(1966-),男,重庆人,重庆市南川区环境监测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环境保护管理与监测。

作者:唐亚鸿 王于泽

山区发展特色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2:

坚定不移调整种植结构 持之以恒发展特色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目前在大多数山区的领导干部和普通百姓中,已基本形成共识。

一、为挖掘山区资源优势,提高山区农业效益,近年来竹山县在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经济作物

①茶叶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全县茶园总面积已扩大到近20万亩,基地遍布全县15个乡镇、120个村,大小茶叶加工企业近百家,涉茶农户约3万户(12万人),年茶叶产量超过6000吨,产品涵盖绿茶、红茶、黑茶等多个茶类,产值6.8亿元,综合实力在湖北省排名第七位,先后被授予“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大县”。由国营圣水茶场改制组建的湖北圣水茶场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收购、兼并、合作等方式,在全县建设茶叶基地10万亩,加工车间8个,年加工能力达到3000吨,其主打产品“圣水毛尖”曾连续三届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并获“中茶杯”一等奖,“鄂茶杯”金奖。“圣水”已成为湖北茶叶知名品牌,产品远销周边及武汉、北京、西安等多个大中城市,是竹山茶叶产业当之无愧的“龙头”。由台商和闽商联合投资成立的湖北星梦茶叶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落户竹山县得胜镇茶场村,生产的“十星红”系列红茶产品,以其独特的口感、优异的品质,在市场上一炮打响,今年还与俄罗斯克拉西卡有限公司签订了40吨红茶的购销合同,实现了竹山茶叶首次对外出口。

②中药材产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强劲。全县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总产6700吨,产值2.3亿元,是十堰地区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在金九堂、神农本草、神农妙莲等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带动下,以柳林、官渡、双台等高海拔地区为重点,按照“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党参、川乌、芍药、独活等优势地道中药材,引进种植金线兰(莲)等珍稀名贵药材,每年新发展中药材面积在1万亩左右,成为山区替代烤烟的最佳产业,促进了高山农民增收致富。

③油料产业品种全部更新,品质不断提升。全县油菜面积达到18万亩,花生面积达到16万亩,油料作物总面积36.7万亩。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建设繁育基地,实施良种补贴,建设示范样板,全县油菜、花生等主要油料作物全部实现更新换代,单产明显提高、品质明显提升,全县油料总产达到4.4万吨,产值2.5亿元,巴山食品、强生园等油脂加工企业从无到有,稳步发展。

④以猕猴桃、葡萄为主的小水果产业,目前在部分地区发展势头良好。

⑤盾叶薯蓣(黄姜)产业随着价格企稳回升,近年来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呈现恢复发展态势。

⑥山野菜、核桃、板栗、肚倍、烟叶等产业,仍然是竹山农业发展的重点。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竹山县特色产业基地总面积已经达到80万亩以上,产值占到农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2. 调整粮油作物内部结构

在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经济作物同时,近年来竹山县在粮油作物内部结构调整上也做了许多工作。

①根据山区劳力与市场变化,由偏重水稻转为偏重旱粮,扩大用工少、适销对路的玉米、花生种植面积。

②顺应消费需求,由偏重高产转为偏重优质,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等得到广泛的推广运用。

③开展综合利用,由直接出售初级产品转为加工转化后销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油的种植效益。

二、调整的成效虽然显著,但在调整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也比较多。

1. 调整的目标还不够明确

很多人不知道调整后到底应该种什么,有的调整缺乏调查研究与科学论证,经常是产业跟着项目走,什么赚钱就撵着种什么,盲目调整、跟风种植,摇摆不定、前建后毁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2. 产业的布局还不够科学

有的产业因贪多求大、贪快求急,选择的区域或地块不太合适,最终沦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只有社会效益,长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甚至什么效益也没有。

3. 农民的参与程度还不是很高

农民是调整的主体,但有的地方事前群众工作做的不到位,农民对调整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调整主要出于领导意志、依靠行政命令,存在“要我调整”而不是“我要调整”现象,直接影响到调整的成效。

4. 多数基地建设水平偏低

在基地建设上,有的地方过于追求规模与进度,导致建设时单位面积资金严重不足,只有因陋就简、降低建设的标准与质量,导致一些基地面积虽大,但产量、效益不高,对农民增收所起作用有限。

5. 重建轻管问题突出

有的基地建设“功利性”过强,有项目与资金支持、能出“政绩”时领导高度重视,上下全力以赴,场面轰轰烈烈,建成后没了项目和资金支持、不能出“政绩”时就变得少人问津、冷冷清清,由于管护不到位,导致投产慢、收益低,甚至出现荒芜、废弃。

6.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

虽然各地成立有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但真正把农民团结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合作社和专业协会还比较少,多数农民生产销售各自为政,标准化程度低,产销不能对接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7. 农业企业的示范带动能力还比较弱

不少农业企业自身实力有限,注重眼前利益,怕麻烦、怕与农民打交道,不愿在打基础、管长远的基地建设上“下本钱”,有的企业与农户“两张皮”,虽享受了优惠政策,但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却非常有限。

8.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在山区农村留守的农民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整体素质不高、实力不强,调整产业结构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缺销路,极大地限制了调整的信心与步伐。

9. 对产业的服务还不够到位

农技人员懂粮油的多、懂特产的少,跟不上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的步伐,加之体制不顺、不愿学习,知识陈旧、年龄老化、技能弱化,开展服务力不从心,服务不及时、不到位,也使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三、针对以上困难与问题,笔者认为,竹山县在今后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需立足县情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 坚定调整信心

尽管竹山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诸多困难,也存在许多问题,但在市场高度放开、粮食供过于求、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若不及时对产业结构做出调整,不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差异竞争,将来会更加没有出路。因此,在调整问题上,首先要认清大方向、明确大趋势,进而坚定信心,在坚持宜粮则粮,保证粮食安全,维护地方稳定的前提下,大胆调整结构,走适宜新形势、符合山区实情的特色化发展道路,切不可因循守旧,更不能因噎废食。

2. 明确发展目标

结构调整不种粮油,到底应该改种什么?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进而明确调整的方向、发展的目标。目标正确,事半功倍;目标不对,白费工夫。竹山地处秦巴山腹地,兼具南北气候特点,且不同海拔地区立体气候明显,不同区域条件复杂多变,境内各种植物种类繁多,发展农业产业可以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但调整产业结构,必须立足大市场、树立竞争观念,通过科学的调查、比较、分析、研究,从众多可以发展的产业中选择出最具特色、最有优势,发展潜力最大、生命力最强,适合竹山长期发展的产业作为骨干产业。有了明确发展目标,调整才不会迷失方向。

3. 突出主导产业

竹山环境条件复杂,不同地域,甚至同一地域不同地块,气候与环境条件差异很大,适宜种植的作物可能大不相同,因此在调整时不可能搞“一刀切”,需要选择多个骨干产业。但山区财力有限,在调整上也不能不分主次,多个产业平均用力,要突出主导产业,力求“一点突破”。在主导产业选择上,要做充分的调查研究,选择最具竞争优势,最有发展前途,辐射带动力最强,群众认可度最高的产业。就竹山而言,应当将主导产业锁定在茶叶上,在环境适宜情况下,优先发展茶叶产业,重点支持茶叶产业,其他产业可以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只有坚持“一主多元”,突出一个重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既保持局部领先,又能够游刃有余。如果多个产业齐头并进,很可能一事无成。

4. 科学合理布局

在农业产业布局上,要突出因地制宜、讲究科学,根据山区不同海拔、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把不同的产业摆布在最适宜生长、产量最高、品质最佳、效益最好的区域和地块。在产业布局时,既要注重突出主业、相对连片,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聚成板块、形成规模,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将“适宜”放在首位,充分考虑农民意愿。具体到竹山县,建议如下:

①茶叶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布局在以大观山为核心的得胜、秦古、竹坪等西部乡镇,以大泉山为核心的上庸、深河、官渡等南部乡镇,以及环圣水湖、女娲天池的几个乡镇,其他乡镇可选择适宜区域或地块种植,共同将茶叶产业做大。

②中药材产业建议重点放在柳林、官渡、双台等乡镇的高山地区,依托独特的气候与环境,着重发展高山地道名贵中药材,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路子。

③油料产业建议重点放在溢水、麻家渡、宝丰、擂鼓等中部低山平坝乡镇,充分发挥这一区域光热资源充足、水肥条件较好、交通运输便利的优势,努力提高油料的产量、品质与种植效益。

5. 夯实发展基础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发展产业首要任务是建好基地,有了充足的、高品质的原料,后续加工才有基础,招商引资才有“本钱”。建好基地须做好以下五点:

①首要任务是建好基地,有了充足的、高品质的原料,后续加工才有基础,招商引资才有“本钱”。建好基地要尊重技术,尊重科学,要充分参考基层干部与广大农民意见,坚持问计于民,因地制宜,选准发展项目。

②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好基地规划、指导和服务,提高建设标准,严把建设质量,坚持建一片、成一片,投产一片、高效一片,通过脚踏实地的建设,推进产业稳步发展,不搞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不建有名无实、有种无收的“无效基地”。

③选择最适宜区域,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变成产量优势、质量优势、产品优势、价格优势,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山区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名优特产对环境要求苛刻等客观实情,不能在划定区域内勉为其难,搞“一刀切”。

④努力破解土地流转难题,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抓好农业科技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经营水平,依靠“专业队伍”抓好基地管理,提高基地效益,防止“前建后荒”。

⑤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机械化水平,破解在山区搞产业建设缺劳力、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6. 坚持稳步推进

找准优势,明确发展目标、方向和布局后,就应该坚持不懈地扩大基地面积,壮大基地规模,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产量质量,增加基地效益,同时努力抓好加工企业、产品品牌、销售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拓宽销售区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将产业一步步做大、做实,做细、做精,做特、做强,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不因市场价格的一时波动、主要领导的一时更换,或其他因素的一时诱惑,而使既定的产业发展目标受到影响。只要方向正确,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回报。发展产业如果不能持之以恒,经常在多个产业间摇摆反复,先建再砍、砍了又建,最终将劳民伤财、一事无成。

7. 形成发展合力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必须培植壮大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搭建起企业与农民、企业与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民、农民与农民之间的“桥梁”,进而形成发展合力,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问题,疏通产销渠道,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今后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仍然要在龙头企业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培植专业大户,探索实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上下工夫,要设法将分散的农民真正组织、联合起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分工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能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停留在成立合作社数量上、停留在一些表面工作上,要抓紧抓实才行。

8. 完善服务体系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完整的产业链条,还必须有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做支撑。为此,须抓好以下四点:

①抓好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便民信息服务平台,解决山区发展产业信息“短板”。

②抓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每一个产业都要培养一批专家和技术骨干,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支持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推广,重点为龙头企业、产业大户、科技示范户搞好服务。

③抓好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或队伍,在机械化耕作、收获,以及修剪、采摘、病虫草害防治、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开展专业化服务。

④抓好加工服务体系建设,畅通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和深加工比重,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向纵深发展。

作者:熊飞

山区发展特色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3:

“十四五”时期江门市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摘 要:“十三五”时期江门市农业经济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市场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存在产业融合层次低、农业服务业发展滞后、适度规模经营不足等问题。进入“十四五”新时期,江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需求侧管理,进一步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深化工农互促,提高城乡互补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农业经济;“十四五”;产业发展

江门市是广东省重要的粮食大市,是全省粮食、蔬菜、水果、禽畜和渔业产品的主要产区之一。党的十九大以来,江门市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农业总产值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阶段,客观总结江门市农业发展成效、分析面临的问题,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基础。

一、“十三五”时期江门农业发展主要成效

(一)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十三五”时期,江门市农业经济发展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为江门市的工业发展、城市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9年江门市农业总产值达459.25亿元,较“十三五”初期2016年的331.71亿元增长38.45%。2019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58.7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1.80万亩,比2016年分别增长了11.5%和2.5%(见表1),粮食总量及人均农产品产量均稳步提升。该时期江门市农业产业总值增幅明显高于农业种植面积的增幅,这得益于近年来农村经营的多样化,包括餐饮住宿、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见表2)。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乡村休闲旅游业迅猛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发展。

(二)渔业逆势增长迅猛,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9年年末,江门市渔业总产值达202.81亿元,比2016年增长57.76%,增幅明显高于种植业、林业、牧业水平,占同年全年农业总产值的44.16%,比2016年增加6.96个百分点,进一步优化了江门市农业内部结构。2016~2019年间,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江门市三区四市水产养殖面积整体缩减15.26%,但渔业总产值却逆势增长57.76%(见表3)。尤其是台山市,作为江门市传统海洋渔业最大产区继续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养殖,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渔业产值较2016年增长56.34%。同时,开平市、恩平市等非沿海区市创造条件积极开发咸淡水养殖,在养殖面积减少15%的情况下,产值分别增长了37.73%和23.75%,“十三五”时期,江门市水产养殖产业表现突出。

(三)农业区域化分工初步形成,区域特色逐渐清晰

江门市的主要粮食产区在台山市、开平市、新会区和鹤山市。尽管四个区域都以谷物种植为主,但仍有区别,新会区薯类、豆类的种植面积占比明显高于其他三市,而谷物种植比例则在四个区域中最低;台山市在种植面积整体最高的前提下,谷物种植占比更为突出,居四区市之首;而鹤山市在豆类种植上投入面积最小(见表4)。综合可见,在粮食作物方面,各区域呈现明显的差异化分工,区域特色比较明显。畜禽养殖类主要集中在开平市,并初步形成了从育种、孵幼、养殖、加工、零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具备明显区域特色。

(四)农业机械化水平平稳提升,农村规模化生产初现端倪

机械化水平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拖拉机、机动脱粒机和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均可用于农作物播种、收割,而从功能上看,联合收割机的功能更全面,并且效率更高,但对土地规模要求比较高。与2016年相比,2019年全市拖拉机、机动脱粒机的使用数量都有所下降,大型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代替了一些传统的小型农用机械,促使农业机械总动力在总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仍然实现3.13%的增长幅度,有效机收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重上升0.46个百分点(见表5),反映此时期江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稳中有升,规模化经营正逐步扩大。

(五)市场环境不断改善,部分农产品品牌效应凸显

江门市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全市有61个镇实现了商品交易市场全覆盖。从专业市场的情况看,江门的专业市场覆盖率达57.3%①,高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53.7%,其中台山和开平几乎所有镇街都有专业市场,台山粮油专业市场和水产类市场数量最多,开平畜禽类市场全市最多。专业市场是带动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借助于畅通的流通环节,近年来江门市农产品的区域品牌效应开始显现。截至2020年5月,江门市已成功培育了农产品地理标志12个、“三品一标”农产品195个、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区域公用品牌48个②。

二、江门市农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江门市农业纵向分工尚欠深度,农业服务业水平有待大幅度提升

当前,江门市在不同区市间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产业分工,各区、市初步形成了各自产业发展的重点。但各区、市之间不存在深度的纵向分工,基础农业和农业服务业的跨区域合作较少,农业规模、经济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为农业服务的水平较低,增值率不高。农业产值增长主要以资源消耗为代价,来自农业内部生产效率提升部分的贡献不大。农业发展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均有待加强。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层次较低,产业主体带动能力较弱

江门市农业经营主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具备生产、销售、加工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单位仅占总农业经营单位的6.7%,低于同期珠三角的14.2%和广东省11.6%水平。农业产业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仍以订单农业为主,较少采用现代新型的股份合作制、产业生态链、产业联盟制等模式。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意识不强,缺乏对种业规范、生产标准、产品规范、市场规则等的统一管理意识,部分农业合作社不具备创新发展能力,内部管理不规范,难以组织社员创新经营、抱团发展。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农业“最后一公里”物流建设有待加强

与城市相比,江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党的十九大以来着力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但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小范围的村庄整洁治理难以满足农业大产业发展的物流需要,当前的突出矛盾在于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大交通网络间的联通,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及冷链仓储发展明显不足,亟待在高速公路、快速干道、便农码头建设上加大投入。

(四)农业适度规模发展不足,土地流转经营效率有待提升

江门市土地流转虽发展较早,流转规模较大,但土地流转的市場机制仍未健全,流转操作流程存在较多不规范的地方,如土地流转大多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缺乏必要的政府引导。另外,流转地块划分受行政村甚至村民小组归属限制,难以形成集中连片跨村域适合规模化经营地块,流转时间也难以实现统一,严重影响了大型企业的投资建设意愿,农业发展缺乏大项目支持。

三、“十四五”时期江门市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重视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江门农村经济的区域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改革促发展。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存量结构调整虽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但会加速该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增长。相对工业,农业投资周期更长,存量资源缺乏行业间流动的活力及动力。因此,政府应鼓励农业经济综合水平排名较靠后的地区另辟蹊径,按照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差异化确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如恩平市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海洋渔业缺乏支撑,种植业没有规模优势,宜开发特色淡水渔业。特别是在沙坪镇等富硒地区,可在现有水稻种植业基础上,协同开发鱼稻共生的生产模式,或探索开发本地特色农副食品加工业,种植山区特有的农产品。要加强需求侧管理,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建议积极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加大线上线下平台建设,拓展网络营销渠道,打造适合网络流通的宣传策划活动,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

(二)增加投入,进一步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人才推动,要同步抓好人才引进和培养两项工作,解决农村专业人才缺口问题。一方面,加大农业专业人才的引进,着力打破“人才下乡”在户籍、利益分配、乡村治理成员资格等方面的政策藩篱,建议整合统筹农村资源,鼓励已经完成股权固化的乡村,每年预留一定比例收益用于对非本村居民的奖励。打破村里与村外人员界限,探索基于乡村建设贡献的农村资源招投标和绩效分配制度,为人才下乡创业提供有吸引力的实质性支持。另一方面,加大本土专业人才培养,统筹利用好社会各界对农村的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拓展乡村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服务业,壮大农村新乡贤队伍,针对县域产业特点和用工需求,加大对农业技术类的中专院校、技校的投入,培养出更多既可在本地就近就业,也可同时兼顾农业生产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三)以工补农,进一步发挥工业基础优势,提高农业市场效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积累了雄厚的基础及宝贵的经验,以工补农正逢其时。我国工业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可以在产业发展理念、应用工具及经营模式上为新阶段农业发展带来借鉴与突破。

一是在农业生产管理上,加强流程的工业化改造。以工业分工理论及标准化思维,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农业生产流程,加强对水土、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科学开展品种选植、种苗保护及投播强度评测、病虫害治理等,打破当前的农业粗放式发展模式。

二是在农业生产设施上加强机具的工业化装备。装备制造业在江门市有一定基础,工业母机、数控机床、汽车及零配件等在江门市均有生产厂家,通过政策鼓励及扶持,引导相关工业企业创新开发适用于江门市农业小规模地块的新产品、新设备。

三是在农业生产成果上,加强农产品的工业化加工。支持现有食品制造企业结合农业种植发展精深加工保健品和食品,加强调味品、方便食品、健康饮料等食品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大本地农产品原料采购或开展合作种植,重点开发营养保健品和绿色食品,提升农业经济价值和行业效益。

(四)以城带乡,统筹城镇和村庄建设,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2019年,江门市城镇化率为68%,低于珠三角及全省平均水平。“十四五”时期,江门市城镇化发展仍具较大空间和较强动力。城镇整体改造与乡村建设可同期布局,形成合力,特别是可以在水网、路网、气网、电网设施上形成规模优势,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统一管理。要着力强化县域综合服务功能,补全乡镇教育、文体活动、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设施,提升居民服务水平。搭建网络综合服务平台,促进乡镇与城市医联体、教联体、文联体等系列公共服务联合体建设。同时,要制定农村房屋建设规范,改变无序建设、村庄格局凌乱的现状,注重传承村落文化,保护乡村乡貌,把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民风淳朴、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数据来源:

①广东省及江门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②江门新闻网, http://www.jiangmen.gov.cn/home/zwyw/content/post_2048671.htm,我市新增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2021.

[2]于扬,吴鸣然,吴兆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9,35(16):120-124.

[3]陈秧分,钱静斐.“十四五”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形势、问题与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49-56.

[4]傅艳华.加强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培训助推农村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2021(2):88-89.

[5]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改革,2016(2):104-112.

(作者系中共江门市委党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农业经济)

作者:黎彩眉

上一篇:中学生学习雷锋演讲稿下一篇:农商行信贷业务经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