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民间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所谓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就是指那些为满足人们对民间文化艺术的精神需求和智力需求,依托民间文化艺术而生产特殊产品、提供场地、环境、服务或组织活动等一切相关主体的总称。这些相关主体群体包括民间文化艺术生产的管理机构、生产机构、艺术人和社团、生产发行购销部门、宣传咨询部门、演出展览团体、艺术研究教育培养部门、销售部门等等一系列过程部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设计民间文化艺术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现代设计民间文化艺术论文 篇1:

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融合

摘 要:电子时代,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使民族的、古典的、传统的设计装帧形式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得到应用?在这样一个议题下,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和融合这一研究势在必行。设计师需要在民间文化艺术与现代书籍设计中寻找完美契合点,不能一味追求现代潮流感而放弃我国传统书籍特征;同样,也不能一味秉承传统设计,而与现代书籍设计脱轨,从而无法立足于世界舞台。本文以《山海经》书籍装帧设计为例,结合书籍题材,将民间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书籍设计理念相融合,为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创作形式增添一份民族情怀,让书籍本身更具阅读品味及收藏价值。本文分析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和价值,继而探索两者融合后产生的更具艺术感染力的书籍装帧形式,并加以总结。

关键词:书籍装帧 民间艺术 传统文化 《山海经》 现代书籍设计

中华民族经历了上千年历史的洗礼与沉淀,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反映出我国各区域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传统审美特性。优秀的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能够依托民间传统文化,提取艺术元素;结合书籍题材,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设计,从而实现民间传统艺术与现代书籍设计的融合,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法,从形式和内容上提升书籍的艺术美感,为读者呈现出可以揣摩和回味的艺术佳作。

本文以集地理、方物(矿产、动植物)、民族、民俗、民间神话艺术于一身的中国上古文化百科全书——《山海经》作为案例,研究其书籍设计与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的可能性,继而探索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及表现方法。

一、熟悉民间传统文化艺术 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种类极为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戏曲、绘画、工艺美术、歌舞、建筑、绘画、书法、雕塑等。由于各种艺术门类不同,其造型手法及呈现的艺术特征也不相同,设计师只有全面熟悉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才能精准地提炼出符合书籍内容的设计元素。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既是民族心理、文化认同的写照,也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民族精神之所属。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包含丰富的工艺技巧和智慧结晶,发展出了各种艺术形式,如:刺绣、漆艺、剪纸、皮影、竹艺、戏曲、年画等等。经研究发现,我国民间传统艺术追求平面视觉效果,一些艺术形式注重夸张、热情的造型和色彩,一些艺术形式传递温婉、含蓄的感情,能令欣赏者产生共鸣。不仅如此,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也体现在其所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几千年积淀的民族精神的凝练与升华。对设计师而言,学习民间传统、熟悉民间艺术、感悟民间文化至关重要。设计师应当熟练掌握并运用民间传统艺术符号、图形、技艺技法、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典故,将民间传统艺术语言与现代书籍设计语言相融合,设计出更具特色的书籍。

二、传承传统书籍审美取向 书籍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而书籍艺术则从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时代的面貌。

中国书籍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制作工艺:从“简策”到“卷轴装”、从“经折装”到“蝴蝶装”、从“旋风装”到“包背装”再到“线装”,这些丰富多样的装帧形式体现了中国历史的“文化存在”。中国传统书籍装帧方式受民间艺术工艺的影响而发展演进。同时,书籍装帧艺术审美也受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而发展演进。姚静萍在《传统书籍艺术对现代书籍装帧的启示》中强调:“我国传统书籍特色是以实用功能为主,其审美有着统一的标准,以雅为上,富于内涵,精致端正,墨香纸润,版式疏朗,字大悦目,不刻意追求华丽。”

以《山海经》为例,其作为中国先秦古籍,记载了古代民间神话、远古地理、物产、民间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是先秦民间百科全书,内容丰富、翔实。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山海经》书籍装帧设计,其审美上必将体现先秦时期的中国美学特征。设计师将这一特征从先秦时期的民间艺术工艺,如青铜器祭祀图案、民间服饰颜色(先秦民间服饰以红、黑、白对比强烈的颜色为主)、民间庙堂壁画等归纳得出,并结合《山海经》所需要的书籍装帧艺术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这种审美取向,以书籍设计的形式展现出《山海经》的文化内涵。

三、运用现代书籍装帧概念 “装帧”这一说法始源于日本,本意是纸张折叠成一帧,再由多帧装订,包上书皮,附书签,以达到保护和装饰书籍的作用。然而现代书籍并非简单的书皮表面化妆装饰,也并不仅限于书皮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的排版设计,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被称之为平面设计领域中的“建筑设计”,是一种四维的(3D+时间)、有条理的艺术设计形式。书籍装帧设计已经从单纯地以封面、封底、书脊为设计重点转变为包含书籍封面、封底、书脊、环衬、扉页、目录、序、结构章节安排、章节首页、插图页、内容图片与文字排版、版式节奏、版式网格设计、材质及纸的选用、印刷工艺、装订形式及后期艺术处理等等一系列因素的视觉艺术。相比之下,传统书籍设计仅仅起到“装订成册,传播大众”的作用,而现代书籍设计则是一门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为一体的体验式设计。优秀的书籍设计从视觉上给人意境美,听觉上让人有一种余音绕梁之感,嗅觉上则给人心旷神怡的愉悦,味觉上更如品尝美食一般,让读者有阅读的冲动。《山海经》古籍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三万一千字。按照现代书籍装帧概念,《山海经》书籍内页排版分为两大部分,细分为十八卷进行设计。山经细分为五部分,分别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海经分为海内经、海外经、大荒经三大部分。内页设计保持先秦民间传统艺术风格的整体性,内页插图统一采用先秦民间图腾线稿形式,版式采用古典先秦简策排版方式从右至左竖向排版,部分白话文注释采用横排版。(如图1)

现代书籍设计要求设计师充分考虑书籍内容与其精神的表现,通过层层叠叠的三维立体设计营造出和书籍内容相吻合的一种艺术氛围,让读者通过这样的氛围勾勒出作者想要表现的意境以及文化氛围,从而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和知识,最终品味出书籍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阅读本身变成一种艺术审美体验。

四、融合民间传统艺术元素 对于设计师而言,所谓“融合”必是“再生”与“再造”的过程。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书籍设计的融合并不仅局限于找到民间艺术的外在形式然后直接拷贝在现代设计中。真正的融合,是需要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中提炼出平面设计语言元素,如纹饰、字体、材质、图样、色彩、工艺、技法等等,重新构想,在继承的同时将古老的文化艺术元素重构升华,与现代书籍设计相融合。

著名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先生说:“艺术的表现受民族文化审美的制约,处理好艺术与技术、内涵与形式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对立统一才会有精妙设计。”一套书如果能通过它的设计展现出特有民族风貌与文化内涵,从文字到版式,从色彩到图形运用,每一个局部、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书籍内容所要呈现给读者的民族个性与艺术底蕴,那么这样的书籍设计就达到了“融合”。正如《山海经》,其纸张材质的选以陕北民间传统手工艺纸——大地纸为材料,颜色接近米黄色,质朴典雅,表面不均的手作肌理感正好与先秦时期民间手工艺的拙朴相呼应;封面主要插图以民间版刻拓印方式做出肌理,再运用现代设计软件处理,端庄大气,古色古香。内页字体排版多以先秦“简策”的格式,从右至左竖向排版,插图以先秦民间图腾线描风格绘制,粗犷、遒劲,先秦文化之意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图2)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蕴含着华夏五千年文明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一次次的传承与发展中,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取向。从远古部落图腾符号,到夏商时期的甲骨与青铜器刻文记事;从先秦时期竹简木牍,到东汉造纸术的发明,书籍设计在每一次沿革与发展中,都传承了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下数字化图书飞速发展、现代书籍装帧设计风格逐渐国际化的浪潮中,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相融合,才能够成为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在国际市场中立足的基石。只有忠于传统文化、传承民间技艺、再造民间艺术,才能让书籍散发出浓厚的文化韵味,才能符合“中国的,即世界的”这一朴素的审美标准,才能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山海经》书籍装帧设计由本文作者及学生张敏共同承担。

参考文献:

[1] 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 吕敬人,赵健,王红卫.在书籍设计时空中畅游[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3] 袁珂.山海经校注[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

[4] 罗梦山.山海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5] [英]弗拉斯卡-斯帕达,贾丁.历史上的书籍与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6] 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 吕敬人.翻开中国当代书籍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张琬璐

现代设计民间文化艺术论文 篇2:

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特征和功能

所谓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就是指那些为满足人们对民间文化艺术的精神需求和智力需求,依托民间文化艺术而生产特殊产品、提供场地、环境、服务或组织活动等一切相关主体的总称。这些相关主体群体包括民间文化艺术生产的管理机构、生产机构、艺术人和社团、生产发行购销部门、宣传咨询部门、演出展览团体、艺术研究教育培养部门、销售部门等等一系列过程部门。在表现形式上,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包括了物质形态的可以批量生产的艺术产品,如书画、摄影、音像、拷贝、乐谱、歌词、工艺制品,以及精神技术交流形态的艺术信息、艺术设计、艺术策划、艺术评奖、艺术演出、艺术经济代理等行业的整体商业服务活动。

一、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特征

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特殊性,就如其它领域内其它文化表现一样,主要表现在它是“以原创性的精神活动为根本,以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营销及服务为内容的社会行业。虽然民间文化艺术产业也常常从事模仿性、复制性的工作,并能从中赢利(如光盘和优秀图书的盗版、名画的仿制等),但这不是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本质。”“具有精神原创性的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同一般的模仿复制性的文化产业的关系,就如同一幅世界名画的原作同其复制品之间的关系一样,梵高的一幅《蓝色鸢尾花》的原作曾创下了32亿法郎的最高拍卖记录,而这幅画的复制品几元人民币就可买到一张。”这一论述是深刻的,它揭示了包括民间文化艺术在内的文化产业的最本质特征。一个民间文化艺术企业只有以“原创性”活动为根本,才能成为民间文化市场中的主宰和赢家。

与物质产业相比,民间文化艺术产业除了上面所述的主要特殊性外,还有一般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由于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两者表现形态、结构功能等不同,两者特征也出现很大差异。

二、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功能

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功能是指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系统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和个人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功能是民间文化艺术在自身属性基础上对社会环境的作用能力,它是文化对社会发生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从总的来看,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具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1.经济功能。经济功能是民间文化艺术产业首要的功能。包含民间文化艺术在内的文化产业现已被誉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娱乐、影视及音像制品、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为本体的文化产业,被国际经济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2000年,美国的版权产业达到4572亿美元,出口额大大超过汽车及配件业、飞机制造业、农业等传统产业,已成为第一大出口项目。日本的音像产业成为国民生产的第二大产业,其文化娱乐经营收入超过了汽车工业的产值。韩国把“文化产业立国”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当前国际电影、电视、广播、出版、报纸、娱乐等已走向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许多大型的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因此,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承载了不同区域民族文化历史的积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欣赏性,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智力需求,因而决定了其同其他领域文化一样,具有现实经济功能。

2.政治功能。首先,民间文化艺术具有教化功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虽然不如文化事业那样,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但其同样具有教化功能,一方面,大众在接受、享用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时,总是会受到他们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规范等等的教育。民间文化艺术产业通过为人们提供一系列关于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等判断标准,使人产生正义感、耻辱感、是非感等一系列思想观念,从而形成一定的人格修养,制约人们的思想行为。比如,在封建社会,统治者通过文化的教化,让人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封建文明礼仪,保持社会稳定。

其次,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功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稳定。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文化产品将大量进入,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也随之输入。美国一些政界人士公开说,现在“美国最大的出口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美国文化。”一些资产阶级政客甚至公开叫嚣:在同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最终起作用的是思想、是文化,而不是武器。因此,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我们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强势资本的冲击,面临着失去人才、失去竞争的危险;受到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威胁,面临着“西化”、“分化”的危险。在这种复杂情况下,我们只有抢抓机遇,捕捉机遇,寻求机遇,加快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才能保持文化独立,维护国家安全。

第三,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具有维护社会安定的功能。现代管理科学认为,一个人犯罪概率的大小,与他业余时间的安排有直接的联系,一般地来说,空余时间过多,且无所事事,这个人的犯罪概率就高。因此研究对人的管理,关键是要研究人空余时间的分配。如果大量增加人的文化消费时间,就可以大量减少人的社会犯罪时间。随着社会发展,一是随着人们节假日的增多,人们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多。二是随着农民进城“打工者”的增多,城市中寻事滋事,打架斗殴,赌博的人数也在增多(当然,农民进城是社会的进步,他们干着城里人看不上眼的“下贱活”,为城市创造物质财富,却住着最简陋的房子,过着最单调无味的生活,他们是值得同情和肯定的)。民间文化艺术产业为大众提供各种文化娱乐和文化服务,使大众不仅可以很好的打发业余时间,而且可以获得肌体的放松、感情的宣泄、心理的平衡,可见,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对社会的稳定具有“正负向”的促进功能。大力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无疑对社会的稳定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3.社会功能。首先,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具有娱乐功能。所谓娱乐功能,指的是民间文化艺术产业能够满足市民放松身心、活动肌体、交流情感的作用。娱乐功能是民间文化艺术产业重要的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娱乐功能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缺乏娱乐功能,人们不可能得到宣泄自己的情感,放松自己的肌体,表现自己的才能,它何必既出钱,又浪费时间来消费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呢?因此,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必须有娱乐功能,才能吸引人、容纳人,得到发展。

其次,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具有审美功能。虽然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是一种商品,但它不是普通商品,而是一种学术、一种艺术,一般都是创作者“主体”对客观外界“客体”的评述,客体的质地、颜色和声响等都能引起人们的感官冲动,都会产生一种美的反映;虽然它的组成也是物质材料,比如音像制品、图书,但人们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外壳,而是里面的精神内涵,人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以及娱乐、休闲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与心灵的需要。人们在享受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精神内涵的同时,也受到了感官的刺激,精神的愉悦,心灵的陶冶。因此,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具有审美功能。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民间文化艺术产业领域内的相关研究还存在着诸多的缺憾和不足,而这些不足正是我们将来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也正是基于此,本论文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陕西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进行的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我国目前在民间文化艺术产业领域内的诸多缺憾和不足。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李 棣

现代设计民间文化艺术论文 篇3:

浅析工艺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和作用

摘要: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现代设计和中国的传统艺术也会不断的相互碰撞。为实现二者的组合,创作出更独特的作品,这也是现代设计被广泛关注的一件事,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征且反映的大多数是人们的生活,将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相结合,不仅能发扬光大传统工艺美术,同时也能提高现代设计的效果。

关键词: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影响

在我国的文化艺术中工艺美术占据着重要地位,如果能够将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相交融,不仅可以创新工艺美术,同时还可以被用来传播民族文化。现代设计可以给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师带来灵感,并提升现代艺术设计的多样性。

一、工艺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首先,现代设计师可以从各种各样的工艺美术中找到创意和灵感,让他们可以更多地反映出古典美的风格。黄金分割显示在中国的许多工艺美术作品中,也可以在现代设计中广泛运用,并且这也是展现相互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从色彩来看,工艺美术可以给人们造成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出民族风格,同时强调中国的民族传统精神。协调配色是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特征,从而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气,也能反映出民族的风气。结合绿色、紫色和蓝色的组合是比较常见的,不同颜色的搭配也能展现出不同艺术特质。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现代设计工作从颜色的角度关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这提高了艺术作品的内涵。[1]

二、现代设计融合工艺美术的重要性

而一名优秀的现代工艺美术从业人员一般都具备了很长的从业时间,并通过日积月累积累了相应的技术,进行现代工艺与美学的融合不但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同时还能够展现出相应的人文理念。而现代产品设计则主要包括建筑产品设计,室内装饰,印刷产品设计等,它是科技和艺术的有机融合。而现代产品设计则主要是设计工艺美术商品,且能从艺术品中展现出特定的美学价值,将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互相融合,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有机融合让现代设计产生了更大的人文意蕴与民族特色。而且,通过适当融合了现代设计的工艺设计也能够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强烈、更简单的现代气息,同时也会让现代设计产生更多的艺术张力,从而符合了人类社会对现代设计的审美要求,也能够对现代设计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产生更正面的影响。[2]

三、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1.包装设计

在现代美术设计体系中,包装设计是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因为包装设计和人们现实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包装设计必须能突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地域特点,并表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果能够在包装设计上大量运用到现代工艺,不仅能够展现出新奇感的同时,又能够丰富其精神需求和体现个性化的审美特征。同时,现代设计与工艺美术的融合也有着高度精巧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使包装设计得以进一步优化,从而体现包装设计的审美、实用性与工艺价值。在包装设计方面,剪纸与壁画也早已作为了包装设计的主要材料,也为包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灵感,从这方面看,不能低估工艺美术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2.室内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室内设计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特别是在保证其舒适性方面,室内设计应更加注意舒适和美观,因此室内设计的要求更高。为了鼓励室内设计的创新和发展,在开展室内设计的时候可以恰当的融入工艺美术,发挥现代设计的指导作用,并反应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室内的结构和造型特质,并在此基础上综合使用工艺美术。然后优化外观设计,增加室内设计的艺术气息,展示传统文化。在传统的节日场地的装饰里,工艺美术可以被适当地引用,使人们更能贴近传统的文化。例如,买来的家具可尽可能按照实际需要,选择传统的印花织品,整体的空间风格互相配合。举个例,开展室内墙壁设计的时候可以使用木板调绘,同时强调室内装饰的民族气息,或使用传统的装饰元素,比如陶瓷制品的室内设计,增加整个室内的艺术氛围,使客户不仅可以在居住的时候有着舒适性,同时也能体现出其审美价值。[3]

3.产品设计

设计的实质上是符合现代的审美特点。但是,由于当前人们在设计中并没有充分展现出中国传统气息,这导致了产品设计工作无法适应现实需要,因此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充分发挥应用工艺美术的优点,以促进现代产品设计、设计工作的突破。在进行设计实际工作的时候,可以按照设计项目的文化特色、个性喜好、将色彩与形状渗透到设计之中,以加强设计活力。同时设计者还能够进一步发现中国文化中反映出的艺术价值,并认识与分析文化的实质,使设计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并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比如,北京奥运会的火炬就是一个经典的设计案例,它融合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突出了我们国家的特点,促进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产品设计的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间雕塑,所以对雕刻艺术也必须深入研究,设计成功的关键就是在技术与美学之间建立联系。在新时期,为达到长远发展目标,现代设计的发展就需要从融合传统文化的现代工艺设计入手,以融合为基础,使现代设计在社会上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从现代雕塑设计的角度来看,不仅需要对其进行借鉴还需要创新,来展示传统工艺美术的可行性,充分挖掘合适的内容来提升现代设计雕塑的水平。

结论:

简而言之,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融合能够丰富现代设计,并提高整个现代设计的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者需要深入研究传统工艺美术形式和现代艺术的属性,通过创新也为现代设计带来了优化,同时有机的结合,这也充分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4]

参考文献:

[1]王心雨. 浅析工艺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和作用[J]. 轻工标准与质量,2021(2):117-118,121.

[2] 郭丽颖 . 现代艺术教育中工艺美术的复兴 [J]. 艺术研究,2021(01):146-147.

[3]邹新.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转换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20):47-48.

[4] 卜露露 . 彩陶装饰图案美的规律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 西部皮革,2020,42(17):83-84.

作者简介:王列(1980.12-) ,男,籍貫:江苏常州,汉,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工艺美术(现代设计方向)。

作者:王列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高中历史论文下一篇:体育赛事与地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