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保险业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十几年积累后迎来了市场快速增长初期,截至目前,基本上全国各个省份均建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基地。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实际完成销售17万辆。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基础设施的充电桩产业,在整车产业的带动之下表现出不俗的增长态势。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能源产业保险业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能源产业保险业论文 篇1:

基于PEST分析法的汽车产业发展探讨

摘要:基于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来阐述汽车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PEST分析法;环保;汽车产业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及PEST分析法介绍

近几年来,由于汽车的快速增长导致了诸多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石油是汽车的动力,同时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无论是对于国家经济还是人们的生活需求都起着密不可分的作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已迫在眉睫。

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产业,正在饱受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问题的影响。在面临着这样严峻的境况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一方面可以利用其它可再生资源或不紧缺资源来代替石油从而缓解了目前的能源紧缺压力,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排放零污染,既高效又环保,同时人们可以多乘坐新能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的出行,这样会大大减少交通堵塞的现象。因此,对于目前物质文化的高速增长阶段,发展新能源汽车,具有划时代意义。

本文采用的PEST分析法,它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P是政治,E是经济,S是社会,T是技术。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来阐述汽车的发展。

2PEST分析法的应用

2.1政治环境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GDP已稳稳的位居世界第二,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作为传统的以石油为原料的汽车工业来说,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大大加深了石油能源对GDP贡献的影响,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随着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持续增大,科学发展观这一基本国策的提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是将来汽车产业优化升级的制高点。

为了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美、日等国家政府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减免购置税、消费税等措施,积极引导消费者偏向于新能源汽车,还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售后服务相对也较为完善,这也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GDP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汽车消费的市场急剧膨胀,2009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已占据世界第一。但是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与石化资源的日益减少这一矛盾日益凸显,近些年,我国石油供应量远远不足,这也造成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提高,正因如此,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威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发展汽车产业方面,我国积极研发并推广新能源汽车,降低对石油燃料的依赖,促使人类和环境友好协调发展。新能源汽车代表了汽车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方向,是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制高点。从国家宏观战略方面来看,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和实现汽车由传统不可再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

正是由于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了足够的认识,近些年,我国政府也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近几年里,我国政府通过补贴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支持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不得不提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的比较晚,在发展的思路上还不够成熟,有关政策不健全、相关税费制度比较滞后等都减慢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学习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经验来看,由于较高的科研成本导致新能源汽车在推广初期较传统汽车价格上存在较大的劣势,所以这一阶段政策扶持要更偏向于新兴汽车产业。可以想象,我国政府没有制定强有力的财政扶持和政策优惠,新能源汽车将无法与传统汽车在价格上相比较,且不说售后服务的质量保障,新兴产业如果在初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基础,将很可能很难接着推广下去。因此,从政策层面来看,解决好当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三个关键问题尤为重要。第一,我国大中小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补贴与财政支持支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是否具体有效;第二,我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战略;第三,中国应该借鉴哪些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国际经验,提升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和改进我国的产业政策。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相关部门的数据资料,并通过对我国各大、中、小城市财政政策扶持的力度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我们不仅可以得出相关结论,并且还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政治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存在的不足,我国在新能源汽车这一产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远走,但相信在政府政策越来越多利好的情况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会迅速崛起。

2.2经济环境

近几年来,随着汽车的快速增长,石油作为汽车的动力源泉,对石油的需求也相对原来大大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能源供给成本相对高昂,不仅带来了因成本问题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引发了环境的破坏,最近由于工业的快速推进和城市建设,石油污染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汽车的尾气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和大气污染。虽然汽车对石油的需求较大,但是传统模式已不能满足未来人们的生活需求,如果石油枯竭,那么未来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如何,我们难以想象。所以,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近期,政府越来越看重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为保持政策连续性,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政府部门将在2016-2020年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在政府一系列的意见指导下,传统汽车将向新能源汽车转型。

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是我国发展重点之一。据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04万辆,同比增长2.5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6,657辆,同比增长79%,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5,688辆,同比增长4.5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6,395辆,同比增长1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1,650辆,同比增长145%。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很大,而归其原因,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车型的比较,不难发现,前者排放零污染,更加具有高效性和环保性,现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越来越多的去乘坐新能源型公共汽车,减少了私家车的出行,这样充分缓解了因为交通堵塞引发的城市交通问题和减轻了日益危害人们生活的雾霾天气。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逐步发展,竞争力也会逐步提高,那么市场机制也应该随之调整,去年中央政府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各项政策,大幅度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量,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零售部门的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采取主要以政府补贴,减免相关税收为主的机制。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如果政府补贴取消,那么市场机制也将随之改变。

2.3社会环境

汽车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车轮,改变世界的机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汽车的普遍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物质水平,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汽车的快速发展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制造汽车消耗的原材料,不可再生能源,同时大量汽车生产过剩,导致停车位的紧缺,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2.3.1汽车发展引起的社会生产力的变革

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工具,汽车从20世纪70年代的奢侈品变成了一件只用交付几万元就能开走的大众商品,出行从此变得无拘无束,很多人对时间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公共交通的时刻表,对距离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几站地”,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利。同时汽车的发展带动了许多产业的迅速发展,汽车配件,汽车的新能源化,汽车保险业,石油天然气等产业的发展。汽车作为当今社会最为普遍的交通工具使得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变革,开始从第一工业向第二第三工业转移,从之前的依靠不可再生能源资源作为代价来发展变成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资源环境的保护。

2.3.2汽车发展引起社会环境问题

汽车发展对社会环境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改善,但是还是不能完全消除汽车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汽车尾气的排发,虽然现在已经研发出一些靠新能源材料作为燃料的汽车,但是由于市场,政策以及后续的一些设备等问题导致这些新能源汽车还未完全投入市场。其次,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基本上一家都有一辆小汽车,这时停车场的占地问题日渐突出,虽然停车场基本建于地下,建于地上的很少,但是建于地下的停车场破坏了地下土质结构,造成地表塌陷的事故时有发生,而且随着停车位的紧张,人们有时为了停车滥压草坪,破坏绿地,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2.3.3汽车发展所引起社会安全问题

汽车的发展使人们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产生恐惧,我国是世界上汽车交通事故死亡率高。全世界60亿人口每年死亡5200万人,其中死于交通事故的5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排在人类死亡原因的第10位。中国年交通事故死亡九万人,所占总死亡人数的百分比为1.5%。交通事故致死率是指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交通事故伤亡总人数之比。国外的交通事故致死率大大低于我国。如日本的致死率为0.9%,美国的致死率为1.3%,我国的致死率平均为27.3%,位于31个国家中的第三。据统计,在因违章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的司机中,16至40岁的年轻人占一半,其中主要是三年以下驾龄的司机。交通事故受害方的统计:在中国,交通事故每死亡四个人有三个是交通弱者,司机的死亡率占13.4%,行人和骑自行车人占死亡人数的45%。而在国外,交通事故死亡的人主要是司机,法国占63.5%,意大利占55.5%,德国占61.4%,美国占52.4%。

2.3.4汽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汽车的发展对社会有利又有弊,一方面汽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另一方面汽车也对社会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我们要想做到汽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趋利避害。首先,我们应提高汽车工业技术发展,让新能源技术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做到汽车产业以一带片。其次,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交通秩序习惯,不乱穿马路,不酒后驾车等习惯。只有这样汽车才能对社会起可持续发展作用。

2.4技术环境

自1978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来看,我国各个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汽车产业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转变,成为后起之秀,产销量在2009年均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产业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技术依赖、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阻碍了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由此引出了科学技术层面的研究。

摘要:基于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来阐述汽车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PEST分析法;环保;汽车产业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及PEST分析法介绍

近几年来,由于汽车的快速增长导致了诸多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石油是汽车的动力,同时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无论是对于国家经济还是人们的生活需求都起着密不可分的作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已迫在眉睫。

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产业,正在饱受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问题的影响。在面临着这样严峻的境况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一方面可以利用其它可再生资源或不紧缺资源来代替石油从而缓解了目前的能源紧缺压力,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排放零污染,既高效又环保,同时人们可以多乘坐新能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的出行,这样会大大减少交通堵塞的现象。因此,对于目前物质文化的高速增长阶段,发展新能源汽车,具有划时代意义。

本文采用的PEST分析法,它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P是政治,E是经济,S是社会,T是技术。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来阐述汽车的发展。

2PEST分析法的应用

2.1政治环境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GDP已稳稳的位居世界第二,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作为传统的以石油为原料的汽车工业来说,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大大加深了石油能源对GDP贡献的影响,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随着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持续增大,科学发展观这一基本国策的提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是将来汽车产业优化升级的制高点。

为了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美、日等国家政府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减免购置税、消费税等措施,积极引导消费者偏向于新能源汽车,还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售后服务相对也较为完善,这也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GDP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汽车消费的市场急剧膨胀,2009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已占据世界第一。但是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与石化资源的日益减少这一矛盾日益凸显,近些年,我国石油供应量远远不足,这也造成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提高,正因如此,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威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发展汽车产业方面,我国积极研发并推广新能源汽车,降低对石油燃料的依赖,促使人类和环境友好协调发展。新能源汽车代表了汽车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方向,是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制高点。从国家宏观战略方面来看,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和实现汽车由传统不可再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

正是由于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了足够的认识,近些年,我国政府也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近几年里,我国政府通过补贴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支持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不得不提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的比较晚,在发展的思路上还不够成熟,有关政策不健全、相关税费制度比较滞后等都减慢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学习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经验来看,由于较高的科研成本导致新能源汽车在推广初期较传统汽车价格上存在较大的劣势,所以这一阶段政策扶持要更偏向于新兴汽车产业。可以想象,我国政府没有制定强有力的财政扶持和政策优惠,新能源汽车将无法与传统汽车在价格上相比较,且不说售后服务的质量保障,新兴产业如果在初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基础,将很可能很难接着推广下去。因此,从政策层面来看,解决好当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三个关键问题尤为重要。第一,我国大中小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补贴与财政支持支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是否具体有效;第二,我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战略;第三,中国应该借鉴哪些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国际经验,提升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和改进我国的产业政策。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相关部门的数据资料,并通过对我国各大、中、小城市财政政策扶持的力度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我们不仅可以得出相关结论,并且还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政治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存在的不足,我国在新能源汽车这一产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远走,但相信在政府政策越来越多利好的情况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会迅速崛起。

2.2经济环境

近几年来,随着汽车的快速增长,石油作为汽车的动力源泉,对石油的需求也相对原来大大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能源供给成本相对高昂,不仅带来了因成本问题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引发了环境的破坏,最近由于工业的快速推进和城市建设,石油污染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汽车的尾气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和大气污染。虽然汽车对石油的需求较大,但是传统模式已不能满足未来人们的生活需求,如果石油枯竭,那么未来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如何,我们难以想象。所以,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近期,政府越来越看重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为保持政策连续性,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政府部门将在2016-2020年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在政府一系列的意见指导下,传统汽车将向新能源汽车转型。

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是我国发展重点之一。据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04万辆,同比增长2.5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6,657辆,同比增长79%,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5,688辆,同比增长4.5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6,395辆,同比增长1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1,650辆,同比增长145%。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很大,而归其原因,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车型的比较,不难发现,前者排放零污染,更加具有高效性和环保性,现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越来越多的去乘坐新能源型公共汽车,减少了私家车的出行,这样充分缓解了因为交通堵塞引发的城市交通问题和减轻了日益危害人们生活的雾霾天气。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逐步发展,竞争力也会逐步提高,那么市场机制也应该随之调整,去年中央政府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各项政策,大幅度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量,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零售部门的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采取主要以政府补贴,减免相关税收为主的机制。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如果政府补贴取消,那么市场机制也将随之改变。

2.3社会环境

汽车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车轮,改变世界的机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汽车的普遍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物质水平,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汽车的快速发展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制造汽车消耗的原材料,不可再生能源,同时大量汽车生产过剩,导致停车位的紧缺,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2.3.1汽车发展引起的社会生产力的变革

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工具,汽车从20世纪70年代的奢侈品变成了一件只用交付几万元就能开走的大众商品,出行从此变得无拘无束,很多人对时间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公共交通的时刻表,对距离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几站地”,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利。同时汽车的发展带动了许多产业的迅速发展,汽车配件,汽车的新能源化,汽车保险业,石油天然气等产业的发展。汽车作为当今社会最为普遍的交通工具使得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变革,开始从第一工业向第二第三工业转移,从之前的依靠不可再生能源资源作为代价来发展变成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资源环境的保护。

2.3.2汽车发展引起社会环境问题

汽车发展对社会环境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改善,但是还是不能完全消除汽车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汽车尾气的排发,虽然现在已经研发出一些靠新能源材料作为燃料的汽车,但是由于市场,政策以及后续的一些设备等问题导致这些新能源汽车还未完全投入市场。其次,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基本上一家都有一辆小汽车,这时停车场的占地问题日渐突出,虽然停车场基本建于地下,建于地上的很少,但是建于地下的停车场破坏了地下土质结构,造成地表塌陷的事故时有发生,而且随着停车位的紧张,人们有时为了停车滥压草坪,破坏绿地,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2.3.3汽车发展所引起社会安全问题

汽车的发展使人们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产生恐惧,我国是世界上汽车交通事故死亡率高。全世界60亿人口每年死亡5200万人,其中死于交通事故的5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排在人类死亡原因的第10位。中国年交通事故死亡九万人,所占总死亡人数的百分比为1.5%。交通事故致死率是指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交通事故伤亡总人数之比。国外的交通事故致死率大大低于我国。如日本的致死率为0.9%,美国的致死率为1.3%,我国的致死率平均为27.3%,位于31个国家中的第三。据统计,在因违章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的司机中,16至40岁的年轻人占一半,其中主要是三年以下驾龄的司机。交通事故受害方的统计:在中国,交通事故每死亡四个人有三个是交通弱者,司机的死亡率占13.4%,行人和骑自行车人占死亡人数的45%。而在国外,交通事故死亡的人主要是司机,法国占63.5%,意大利占55.5%,德国占61.4%,美国占52.4%。

2.3.4汽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汽车的发展对社会有利又有弊,一方面汽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另一方面汽车也对社会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我们要想做到汽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趋利避害。首先,我们应提高汽车工业技术发展,让新能源技术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做到汽车产业以一带片。其次,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交通秩序习惯,不乱穿马路,不酒后驾车等习惯。只有这样汽车才能对社会起可持续发展作用。

2.4技术环境

自1978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来看,我国各个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汽车产业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转变,成为后起之秀,产销量在2009年均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产业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技术依赖、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阻碍了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由此引出了科学技术层面的研究。

现阶段,在能源日益短缺、全球气候恶化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加快了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来减少以石油为燃料的传统汽车的购买和使用,甚至最终替代传统汽车的使用,因此,形成了技术多元化大发展的局面,其中比较成熟的技术已经投产,进入商业生产之中。以德国、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主要国家,特别是宝马、通用、本田等主要汽车厂商根据现行的实际情况,通过采用不同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成功研制出了多种新能源汽车车型。

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合资之路,发展状况也表明市场交换技术结果不明显,根据日韩汽车发展经验可以看出,发展民族汽车工业必须坚持自主研发。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技术交流的形式获取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我们新能源战略出发,目前我国纯电动汽车技术来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我国锂电池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在全球来说也是先进水平。在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和电池容量方面,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更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上的优势也给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自主创新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式,自主创新也是为自己构建产业价值链和附加值。自主创新企业更容易嗅到潜在目标市场,他们能找到自己的市场地位,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现阶段,我国汽车产业立足中低端市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做好技术和服务双向发展的基础上,向高端汽车市场进军。

综上四方面所述,我认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国家政策和方针的指引外,还需要灵活的市场机制积极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国家应该扶持自主创新技术的研发,必要时可以与高校结合共同攻克技术难关,争取早日由汽油车时代转化为新能源汽车时代,让汽车产业与能源和环境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一博,苏敬勤.后发国家汽车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成长路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5).

[2]唐春晖,唐要家.技术模式与中国产业技术追赶[J].中国软科学,2011.

[3]谢伟.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中国轿车工业[J].工业经济,2007.

[4]赵晓庆,许庆瑞.技术能力积累途径的螺旋运动过程研究[J].科研管理,2006,(1).

[5]lingzhongru.新能源汽车20162020年补助政策意见发布[EB/OL].中商情报网,2014.

[6]张萌,余家豪,杨睿.2015年全球能源格局新变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50127.

作者:姚俊洋 刘婧 谢响涛

新能源产业保险业论文 篇2:

共享“种桩”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十几年积累后迎来了市场快速增长初期,截至目前,基本上全国各个省份均建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基地。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实际完成销售17万辆。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基础设施的充电桩产业,在整车产业的带动之下表现出不俗的增长态势。

在国内充电桩建设进入产业发展高峰期,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产业新一轮的洗牌即将开始,建立互联互通的促进机制,探索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更为成熟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加强产业共享与融合,实现共享“种桩”将成为充电桩行业发展的题中之意。

“种桩” 政策支持

政府鼓励充电桩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大力推进充电设施建设,有利于解决充电难,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此外,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充电桩建设。

早在两年之前,国家电网公司原董事长刘振亚就曾公开表示“谁想投资,谁有钱投资,谁就投”。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领域,更多的社会资本借机进驻。经过几年的增速发展,在充电桩实际建设量方面,据国家能源局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国内已建成公共充电桩8.1万个,较2015年底增长65%;随车建成私人充电桩超过2.5万个,较2015年底增长约12%。

2016年1月,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成一座号称华东地区最大的新能源充电桩集群,占地面积约4100平方米,总投资额约2200万元,拥有102个可为各种车型充电的高压电充电桩,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等服务。

而国家政策补贴方面,2016-2020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给予奖励,各个地方也不断出台补贴标准。

2016年6月,广东省中山市政府针对中山市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项目资助实施细则进行征求意见,项目补助主要覆盖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领域。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补助为:按充电服务能力给予一次性补贴,直流充电桩(机)550元/千瓦、交流充电桩(机)100元/千瓦、换电站工位50万元/个。其实,早在2013年,上海市就出台了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补贴政策,按照规定,企业和个人自建一个充电桩最高可享受30%的补贴。

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紧迫任务,也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仍是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大瓶颈。充电桩建设在国内外均处于起步阶段, 建设难度较大,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发展不协调,现有商业模式仍不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条件,设备接口、通信协议等技术标准亟需完善。

为此,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充电桩设备商,运营商,车企,投融资机构,大数据应用公司等行业人士以充电桩建设、应用、商业二次开发、基于数据核心的大数据共享等为核心共同进行深度研讨。也需要行业权威研究机构对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引导、技术突破、生产运营、商业模式、设施安全、未来趋势等予以深度分析和研判。

共享 模式创新

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德国瓦尔公司创始人汉斯·瓦尔将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1990年,汉斯·瓦尔以全部免费开放的承诺获得了德国柏林市公共厕所的经营权。随后,瓦尔公司通过利用厕所内外侧墙体广告、在厕所内安装公用电话、与商场周边的餐饮合作等方式开始了“以简化繁”的盈利之举,并在2003年当选德国最具创意企业。

在模式创新方面,充电桩行业还面临盈利难的问题,跨过去,带来的将是行业竞争的蓝海。如今,国内众多的企业纷纷加大了盈利模式创新的力度。

以北京为例,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网、普天新能源、华商三优、富电科技、联合电动等企业,在充电桩盈利模式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当前,充电桩产业主要有共享模式、充电桩+卖车、充电桩+租车、充电桩众筹、单纯出售充电桩等模式。任何一种经营模式都是充电桩为核心,在纵深领域延伸服务范围与广度。

以充电桩为应用主体,可以安装箱体广告,比如万马股份;或者与保险绑定,比如上海保险业创新推出充电桩综合保险业务,初期采取赠送充电桩保险的方式支持客户购买新能源汽车;或者以充电站为主体打造租车、商品零售等业务,类似于现在加油站经营模式。任何一种模式,去除形式的不同,以及延伸领域的不同,经营方式都是在充电桩的核心基础之上发展多种“副业”,都是以实现最终盈利为目的。

在以充电桩运营为核心的模式之外,尚有企业也在尝试布局、投资充电桩场地建设及设备安装,而后以整体打包的形式出售或出租运营,企业本身不涉及经营方面的具体业务。这种经营方式或在一个地方零星分布,或在多个地方连锁经营而形成规模效应。

在国家政策支持、资金进驻充电桩行业之余,充电桩厂商盈利模式创新直接决定了企业自身的存亡以及整个产业发展速度,对于增加现存充电桩建设量,提高充电桩利用率,助力充电桩行业规避规模建设、管理无序、资产闲置、盈利难、财政补贴的不良循环至关重要。

作者:靳卫明

新能源产业保险业论文 篇3:

保险业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路径分析

摘要: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要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章针对有关部门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实现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进金融领域合作、成立能源俱乐部、建立粮食合作机制等五条具体措施,提出了现代保险业参与发展,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保险业;路径选择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期间,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近期,甘肃、陕西、河南、宁夏等地先后提出了本省、自治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规划或者设想。在这种形势下,分析研究保险业如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如何利用保险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简介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有三条路线,即在空间走向上初步形成以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三条线。目前,针对三条主线展开的经济带规划方案亦在制订中。国内区域范围目前包括西北五省、重庆、四川、内蒙古和新疆建设兵团,还将扩展到其他省区。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第一,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就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交流,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和措施。第二,加强道路联通。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第三,加强贸易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方应该就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适当安排。第四,加强货币流通。推动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第五,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

二、保险业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路径分析

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五大支柱相对应,有关部门提出了五大具体措施: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实现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打破地区经济发展瓶颈;推进金融领域合作;成立能源俱乐部;建立粮食合作机制。在这些具体措施中,都有现代保险业发展的空间。

(一)保险业服务交通和物流大通道的路径

1. 服务现代物流业,创新运输保险模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基础是交通和物流大通道的建立,其涉及沿线多个省区,对保险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丝绸之路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的必然产物,也是物流业与保险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为物流业提供的保险险种主要是单一的货物运输保险,对物流产业的整体关注和业务支持不足,市场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可操作性的投保模式。而西部地区货保市场长期存在保费费率高、赔付率高的“两高”现象,致使物流企业投保率偏低。因此,保险业亟需创新运输保险模式,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和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险保障。

2. 提高保险业服务质量,实现全程化一站式的保险服务

为了满足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的服务需求,保险业应当提高现有的物流货物保险服务水平,为其提供全面、无缝式的保险保障。具体的做法包括将保险标的设定为全部物流物品,避免一票货物一单的承保方式,从而最大程度地简化投保手续,方便客户投保。另外,在产品开发上,要综合传统货运保险和财产保险的责任,承保物品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和相关费用。这样才能提升服务质量,为运输业和物流业提供了更多简便、快捷、覆盖全行程的保险服务。

(二)保险业参与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途径

1. 保险业应积极主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直接投资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长期以来,我国国内保险机构的总部都位于东南地区以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其投资重点也位于东部地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需要,保险公司应该开拓视野,加大对于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和鼓励保险公司参与投资丝绸之路经济带。

2. 保险业应为贸易投资、建设等提供专业的保险服务

区别于其他投资主体,保险业在贸易投资和建设中具有天然的专业优势,可以为其他主体对西部的建设提供专业的建筑工程保险、运输保险、信用保险、雇主责任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医疗健康保险等,为贸易投资和建设主体提供全方位的生产、生活保障,免除丝绸之路经济带投资者、建设者的后顾之忧。

(三)保险业推进金融领域合作的路径

1. 保险业应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合作

近年来,中国坚持互利共赢,在货币互换、境外人民币贷款等方面先后“破冰”,摸索出一条符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中国实际的金融合作路径,为这条亚欧经济走廊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相适应,保险业也应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合作,开发面向中亚地区的商业保险市场,实现我国保险产品和服务的“走出去”。

2. 保险业应加快与丝绸之路地区银行、信托、证券等机构的金融合作

目前,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带大部分仍属于我国金融不发达地区,各地方金融合作的规模、作用发挥不足,利用此次发展机遇,保险业应当充分利用基层分支机构,进一步加强与各银行、信托、证券以及当地金融政府机构的交流,加快推进金融领域的多方位合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品种,以满足其建设的需要。

(四)保险业推进区域能源领域合作的路径

1. 保险业应积极参与能源金融产业发展

能源金融是通过能源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整合,实现能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不断优化聚合,从而促进能源产业与金融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动。众所周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亚地区和我国西部地区接壤,该区域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在交通运输、贸易物流等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以后,可以考虑发展西部地区能源金融中心。借助保险业专业的服务,为能源开采、储备、运输、调配等提供全产业链的便利保险服务,充分发挥保障功能,促进金融服务与能源服务的结合。

2. 保险业应积极支持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绿色经济带构建

除了传统能源以外,构建新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的绿色经济带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中之重,保险业可以一方面利用自身优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大力发展绿色保险。例如环境污染责任险等;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到新能源建设投资以及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农产品等建设中去,为新能源的开发、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特色农产品产业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险服务,具体包括大力发展旅游责任保险、企业信用保险等。

(五)保险业推进粮食合作机制的路径

1. 保险业应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发挥更多作用

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了我国的部分主要商品粮产区,例如河南、陕西、甘肃等地,这些农业大省中,保险业目前已经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业保险条例》的贯彻和实施,以及中国和中亚地区粮食合作的加深,保险业应当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合作,力争将更多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2. 保险业应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现代农业以及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

除了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域,保险业还应当致力于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包括推进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企业的建设,包括牛肉、蛋、奶及中药材、特色农产品等地方其他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产品质量责任保险、信贷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多种保险服务,为中高端农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保险保障。

参考文献:

[1]胡鞍钢,马伟,鄢一龙.“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2]马莉莉,张亚斌,王瑞.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个文献综述[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04).

[3]李宁.试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经济一体化[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4]陈虹,蒋永辉.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思考[J].中国保险,2013(01).

[5]杨明亮,苑为.保险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J].保险研究,2009(09).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作者:徐成

上一篇:市场监测报告下一篇:工作报告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