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教材习题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习题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大形势下,化学习题教学最大的难题就是缺乏实用性强的化学资料,习题往往比较陈旧落后,不适应新课程标准和新改版教材的要求。本文从当前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就如何实施高中化学习题有效教学,发挥习题的功效进行了具体分析,以供教师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化学新教材习题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化学新教材习题管理论文 篇1:

优化初中化学课堂习题

【摘要】 初中化学课堂习题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优化课堂习题,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明确教学三维目标,选用少而精的习题,不给学生增负,做到习题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吃饱吃好。

【关键词】 化学 课堂习题 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学校每年初三开学总是不能及时用到学校所定的教辅资料,“临时抱佛脚”拿一本资料复印给学生是常用的方式。随着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许多老师越来越不喜欢这种“拿来主义”。教辅资料里有很多题目是不适合我们的学生的。我们的学生,我们最了解,为什么我们不自己来设计课堂习题呢?

二、初中化学课堂习题问题之现状

初中化学课堂习题有以下问题:重复出现次数多、内容超纲,不能及时与新教材、新课标相匹配,不能与课堂同步,量大而不精,层次不清,针对性不强,教学三维目标不明确。面对如此现状,有很多地区的专家和教师在自行编写相应的教辅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却不适合每所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有的老师甚至不看清题目,就让学生把相关章节的题目全做。初三学生的课程多,任务重,学生很容易顾此失彼,精力分散,最终导致先进生浪费许多时间,效率较低,把习题当成一种任务,而后进生会逐渐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过量地、机械地、重复性地练习,会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状态转入静息状态,思维产生抑制,不利于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形成和思维的发展”。

三、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

观察能力加强,但不能透过复杂的现象看本质;注意力的稳定性多由兴趣引起;想象力变得十分丰富、生动,创造性增强。

情感内容日趋丰富、深刻,心理学家认为十二岁到十四岁是情感发展最困难最令人操心的阶段,这可能是神经兴奋过程较强而抑制过程较弱的缘故。意志行为易受“暗示”并愿意模拟心中的偶像。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自我意识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其独立感和成人感,因为少年身体的发育处于第二个高峰期,身体的变化,知识、经验、能力的积累及社会地位的改变,使他们感觉到自己长大成人了;自我意识的视线由外部转向内心,仿佛刚刚发现“自我”,他们不仅关心自己,也对别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兴趣,但自我意识具有一定的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

四、理论基础

1. 最优化教学理论

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中指出:“语文、数学、物理等科优选必要数量的练习,对形成学生必要的技能技巧具有重大意义。有些教师力求用扩大练习数量的办法来完成这个任务,没有设法从每道题中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做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的一种理论。

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观强调,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学应当利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习者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在习题设计中要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及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据此设计习题使教师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从而使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3. 冰山理论

根据管理学中的“冰山理论”,人的才能或素质分为可见部分——“水上部分”和不可见部分——“水下部分”。“水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学习或反复训练获得。而“水下部分”是人的潜在的能力或素质,它们构成整个素质中的大部分,只有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我们才能够观察到一个人潜在的能力。

五、优化初中化学课题习题的策略

1. 兴趣为前提,拓展是目的

利用初三学生注意的稳定性由兴趣产生以及关心他人的内心世界等特征,笔者设计将简短的有趣的化学实验、化学故事或人物轶事等放在每课课堂习题前,这是不同于很多教辅资料之处。经查阅大量化学习题资料,绝大多数是死板的知识梳理和习题的框架,少部分编者在章节后附上小故事等。笔者认为,这一做法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前提,放在每节课题前,使学生发现化学的有趣之处,喜欢上这节课。更重要的是,每篇短文要与本课题的内容相关,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对本课题的学习,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前就可以将法国拉瓦锡如何做实验证明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故事加以描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的一定的基础;在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课题2《水的净化》前可加入“饮用水消毒”的例子,不仅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明确教学三维目标

笔者在优化化学课堂习题的第二步就是根据每节课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三维目标详细写出来,并在课前做简单解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同时能够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水平。

3. 习题少而精

面对习题量多面不精的问题,笔者进行思考。课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是我们的目标是高效率的课堂。初三学生的课业负担重,但作为老师,想给学生减负,不留太多的负担给孩子们。这些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水平,选择少而精的课堂习题尤为关键。有人认为,习题的精就是要选各地的中考试题。其实不然,习题需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教学三维目标,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超纲。什么才是好题?选用“新”而“精”的典型习题才能让学生跳出题海,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创新能力。习题的选择要有目的性,围绕教学三维目标,体现新课标,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设计专项训练习,避免机械、重复无效的练习。

4. 梯度习题

笔者的习题包括必做题和提高题两部分。有层次的习题,为了让先进生吃好,后进生吃饱,实际的效果比想象中更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初三学生自我表现力的增强,使得他们不满足于“必做题”。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提高题”也就很容易被他们拿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不断挖掘学生“水下部分”——潜在的能力或素质。例如,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

课堂练习【必做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食物霉变 B.纸张燃烧 C.铁轨生锈 D.蜡烛熔化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 有气体生成 B.有沉淀生成

C. 有颜色变化 D.有新物质生成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B. 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C. 化学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D. 蜡烛燃烧的过程只发生化学变化而不发生物理变化

【提高题】

1.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列对化学变化的“新物质”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 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2. 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需要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并能辨别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必做题是一些基础的题目,而搞高题将具体的升华到抽象,以及利用一些诗句来解释生活中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习的多元化。

课堂习题是初中化学课堂中重要的环节,课堂效率高低与否与课堂习题有着重要的关系。初中化学课堂习题的优化要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但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而且能不断进行思考,激发对化学的求知欲等原则,让学生不再苦苦低迷于题海中,而是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课题编号:GDXKT1573)

[ 参 考 文 献 ]

[1]刘显国.练习设计的艺术[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2]吴鑫德.化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8

[3][5]李亚娟.高中物理课堂习题问题设计与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2011.

[4]毛亮清.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和英语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8,2:80-81.

[6]袁海燕.“冰山理论”对成人学习力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7:28-29.

作者:方彦

化学新教材习题管理论文 篇2:

刍议高中化学习题教学有效策略

摘 要:习题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大形势下,化学习题教学最大的难题就是缺乏实用性强的化学资料,习题往往比较陈旧落后,不适应新课程标准和新改版教材的要求。本文从当前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就如何实施高中化学习题有效教学,发挥习题的功效进行了具体分析,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习题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近年来,在新课标改革下,很多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探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各种各样的化学教学模式也纷至沓来。化学习题课是其中重要的课型之一,是教师利用习题训练的方式达到深化与活化知识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当前在化学的习题授课中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没能发挥习题课应有的作用。基于此,下面进行有效阐述。

1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问题分析

1.1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存在随意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具有导学、导教和导测量的功能。有些教师在习题课堂教学中目标不明确,教学中需巩固、活化、熟练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哪些方法和技能,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通过本节课教学应达到什么水平,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恰当的行为表现或明确的表达。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了教学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用到什么内容复习什么知识,用到哪种方法再讲哪种方法,结果讲到哪里算哪里。对教学目标的模糊性,使课堂教学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重点内容得不到突出,难点知识得不到突破。分析其原因在于很多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化学习题课的作用和地位,课前没有认真做好教学设计,不了解课程标准的对习题课的要求,不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

1.2习题内容选择存在盲目性

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化学课程标准的研究不细心、不够深入,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不到位,导致对习题的选择存在盲目的现象。目前与新教材真正配套的上乘的教学辅导资料并不多,眼下流行于市面上的大部分材料,外表包装都言之凿凿,但内容却都存在着严重不足,最明显的是题目陈旧、观念老化,要么与文本不符,要么偏难,超出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范围。对于新教辅资料还不够完善的局面,有些教师没有认真去研究化学课程标准,也很少去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忽视了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维特点。在选择习题时,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贪多贪全,没有设计好习题的梯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习题的真正适用性。这种情况下,教师没有经过认真筛选的习题在深广度上把握不到位,结果只会导致学生在机械训练中浪费了时间,也磨灭了激情。学生在课堂上该学的内容在习题课中没有得到练习,而有些习题涉及的知识点不能用所学内容来解决,结果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双基知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巩固,能力也没能很好地提高。

2高中化学习题有效教学的策略

2.1精选例题,提炼正确的解题方法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化学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些典型的习题练习来帮助他们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在选择例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少而精的选择标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那些典型的、具有指导意义的习题。在讲解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不是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解题思路,总结和归纳解题方法,强调做同类型题目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理清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

2.2要营造出和谐欢快的课堂气氛

在现在的教学中提倡一种民主、平等。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积极的参与到教和学中来。由被动的知识传授改为双方的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习题课堂中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增加习题课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同时在习题课上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增强教师自身的艺术性,使教学变的更有意境。例如,在讲解“苯和苯的同系物”时,有的教师创造出了“化学版青花瓷”的提法。这种新颖的提法可以使学生记住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性质的不同,并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通过这样的创新思维,使教学变得幽默变得有艺术性,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2.3要加强解法的指导,形成固定的解题模式

例如,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点杂乱,很难记忆,学生很不愿意学,背下来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反复性强。再如,化学实验习题是化学中比较难的一类题,是对学过的化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很多学生反映化学试验习题中,总是漏掉信息,粗心大意,拿不到理想分数,所以在平时的习题练习中,要加强学生这方面的练习,学会分析线索,在混杂的材料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寻找突破口,提升习题课的时效性。再如,“酸”也是高中化学中一个十分常用的概念。关于“酸的性质”的习题有很多,教师在带领学生做这类习题时,应当将指导重点放在解题模式上。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关于酸电离的题目有哪些解法;关于酸分解或其他变化的习题有哪些解法,具体解答时要遵循什么样的答题步骤等。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关于“酸”这种物质的解题思维模式。

3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高中化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明确习题教学在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时发现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关的教学策略,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獻

[1]陆国志,刘洪杰.高中化学层次性习题教学策略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7,(13):52-55.

[2]张凤梅.高中化学习题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20):106-107.

[3]李新光.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8):61.

作者:程恋

化学新教材习题管理论文 篇3:

在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有效实施教学

摘 要: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多动脑筋,寻求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发展应试能力的最佳结合点。教师要探索有效的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果。注意加强习题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要将典型的习题进行全面剖析, 带领学生一起分析, 及时培养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新知识的迁移能力,这是新课程评价所倡导的, 也是中学化学教育评价的趋势。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化学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是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又是学生知识增长与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应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根本目标。笔者拟就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所教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个体性认识。教师的教学理念反映在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上,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决定性作用,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转换课堂角色。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新课标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理念,转变角色。要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

尊重学生个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作为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

更新知识储备。新课标的开放性特征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应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化学科学知识,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要有复合型的知识素养,也就是说,教师除了具备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①化学与STS相关的知识。当代化学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是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其核心是全面反映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更加开阔。②较丰富的化学史知识,通过化学史渗透科学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品德。③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使学生对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从而培养起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创造精神。

提高教学能力。目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化学新课程教学的重点。为此,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组织自己的各项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课堂讲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教学设计中的创新能力,同时掌握一些新的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二、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化学素养

1.加强课堂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在实验的探究,特别是实验的设计。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重建知识→能力形成。

2.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成立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社会调查,阅读科普读物,书写化学小论文;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基本技能,通过实验,学生能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视野

化学与科学、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三、整合知识体系,做好模块衔接

新教材分成必修模块和若干选修模块,模块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作为化学教师,首先要弄清楚这些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然后再将这些内容有效地整合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化学教师在强化主干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有机衔接,努力帮助学生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建构合理的必修与选修相融合的认知结构。

《化学1》、《化学2》为必修模块,旨在保证所有高中生都达到的共同要求,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而选修模块是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选择,旨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不同科目中加深和拓宽的学习内容。在对学生的层次要求上,不同模块的层次要求是不同的,是按照螺旋式设计的,以保证学生学习的不断递进。

针对上述特点,在必修模块的教学中, 教师要避免将某个知识点内容挖掘得过于细致, 要由原来关注细节的教学转变成关注核心知识的教学, 正确定位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引导学生建构核心认识, 形成知识结构。教师切忌套用旧观念、旧习惯、旧模式进行“一步到位”式教学, 以致于既增加学生负担,又浪费课时。比如:对“物质的量”教学中有关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随定量关系不同反应结果不同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配平等内容,不必搬到必修课堂要求所有学生掌握。而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则要指导学生学会构建化学知识网络,把一些平时看似零碎繁琐的知识点连线结网,使学生在抽象、推理、归纳等应用过程中将化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从而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四、加强有效训练,正确面对高考

有效教学是一种瞄准成果的教学,“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教学不是有效教学的特征。新课程的实施是立足于未来的长期教育行为,追求教育的长效应,并不与应对高考互为矛盾。从化学试题的命题策略和原理来看,考试改革与化学教育发展动态是相适应的。“立足基础知识、考查综合能力、体现课程改革”是当代高考试卷的考查重点,教师要据此关注课改下的命题模式,增强考试的适应性和训练的有效性。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我们不难发现,相当数量的基本题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变形,加工和发展,充分体现出教材的示范性和典型性。因此在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中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例题的典型作用,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一定要让学生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克服“题海战术”的机械训练。即使在复习的后阶段进行综合训练时,也要不断联系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基础习题的有效训练。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了挑战,呼唤着智慧。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提高用教育理论指导和反思教育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丰富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化学教学更趋合理和有效。

作者:王彦州

上一篇:保密工作(3篇集合)下一篇:统战工作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