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教育结合开展思品教学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教育信息2.0的时代已经来临,智慧校园是一个恰如其分的选择,而农村小学在构建时却面临着种种困难。主要阐述学校如何打破困境,特色构建智慧校园新生态,实现了数据的共享、服务的一站式、个性化德育系统和安全系统。供各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时参考,希望能为推进智慧教育尽一份心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德智教育结合开展思品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智教育结合开展思品教学论文 篇1: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摘 要:相对于普通学校来说,培智教育学校的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多问题,也存在更多挑战:要充分考虑其特殊的受教对象,避免用普通学校体育教学取代培智教学,教师秉承为学生服务的理念,用心、用情、用爱施教,只有将特殊的爱给这些特殊的学生,才能收获真正的教学效果,也才能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他们建构健康的心理和品质。

关键词:培智教育;体育;主体;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也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相对于普通学校来说,培智教育学校的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多问题,也存在更多挑战。作为特殊教育组成部分的培智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是着力引导智力缺陷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并能够自食其力,适应社会。在培智体育教学中,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他们正确的思想认知,用科学的发展眼光去把握教材以及教育主体的具体个性特征,教师秉承为学生服务的理念,用心、用情、用爱施教,只有将特殊的爱给这些特殊的学生,才能收获真正的教学效果,也才能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他们建构健康的心理和品质。

一、把脉问诊精准施策——开对运动处方

培智教育的特殊受教对象,与普通学生相比,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存在很大差异,这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别。而具体到各个特殊学生来说,各自有着家庭背景、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等之间的差异,则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别,而且还存在个体之间的精准差异,如根据学生智力情况划分重度、中度、轻度等。针对群体差异,培智教育开展培智体育教学必然不能用普通体育学校的一套教学方式方法,要因地制宜;针对个体差异,就要拟定具体详细的教学计划,要根据学生的智商程度,因人而异,开展体育教学,必须要遵循其特殊性,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水平,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医学等知识,切实对生情、学情把脉问诊,做到精准施策,只有根据所掌握的各种详细信息,教师才能开出对症的运动处方,从而有效采取方式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开展教学。

二、尊重差异发展个性——培养基本技能

针对培智学生的特殊性,教师不仅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还要不断培养他们的体能素养。根据个性差异,教师要做到充分尊重:尊重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诉求,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生存目标乃至发展方向。教师是培养他们体能的指导者,更是挖掘其个性、引导他们如何正确把握前进方向的引路人。受个人身体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这部分学生较常人更为敏感,也更为自卑,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自我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如,教学障碍跑,教师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将教学过程设计成“送信”游戏。“钢丝网”就是跨栏架,“小河”就是别出心裁地用两条绳子摆设而成,“地雷”是用实心球做的;在这样的环境布设下,学生练习钻、跨、绕等动作,直到最后将信送达“目的地”。在这个渗透技术动作的环境氛围中,激活学生的感性认知,学生思维活跃,练习兴趣高涨,学习效果增强。针对特殊教育下的培智体育教学,寓教于乐,学生玩中学,学中乐,教学任务以达到锻炼身体为目的。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下,不仅增添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还加强了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学生体验学习乐趣的同时也完成了教学目标,充分彰显了主体地位,习得基本体育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渗透思品健全人格,注重习惯养成教育——适应社会发展

培智学生的习惯养成和德育的塑造尤为重要,这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注点。学校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和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借以通过各个不同学科特色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和德育加以正确塑造。体育教学抓住教学环节,在恰当时机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和德育已经成为一大有效途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将一些养成教育和德育内容融合其中,借助生动教学,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使其受到感染,继而领悟深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通过创设竞赛活动等,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合作交流、拼搏进取的优良品质。与此同时,特殊学生因为自身缺陷以及来自周围环境的一些影响,存在敏感自卑、意志消沉、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为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理,体育教师需要借助教学、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恰当引导,让培智学生学会分辨美与丑、是与非、荣与辱,从而引导他们向良好方面转化。鼓励学生投入到体育练习之中,通过多元评价,举办小组体育游戏以及亲子融合体育竞赛,帮助学生初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理性看待成功与失败,提高耐挫能力,培养他们“身残志坚”的乐观心态和坚强意志,同时培养这些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从而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总之,特殊教育下的培智体育教学要形成系统性,通过教学最大限度地补偿学生自身缺陷,促其身心缺陷得到最大程度康复,形成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尊重学生差異的现实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健康水平和思想品质,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以及促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暴肖云.体育公平视角下如何看待特殊教育学生对体育的需求[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5).

[2]唐海.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的初步研究[D].湖北大学,2013.

编辑 谢尾合

作者:丁雪峰

德智教育结合开展思品教学论文 篇2:

教育信息化2.0:特色构建智慧校园新生态

摘 要:教育信息2.0的时代已经来临,智慧校园是一个恰如其分的选择,而农村小学在构建时却面临着种种困难。主要阐述学校如何打破困境,特色构建智慧校园新生态,实现了数据的共享、服务的一站式、个性化德育系统和安全系统。供各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时参考,希望能为推进智慧教育尽一份心意。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智慧校园;实践;思考

教育信息2.0的时代已经来临,其核心目标是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品质,构建教育的新生态,智慧校园是一个恰如其分的选择。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在构建智慧校园时遇到了种种困难:(1)整体规划难,怎样的顶层设计才能真正智能化服务师生,又如何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应用?(2)校园应用分散,不同的系统需要不同的用户认证系统,使用多个系统需要多次登录,缺乏粘合性,如何提供一站式系统服务?(3)资金短缺,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添置许多新设备,除了上级补助外,如何用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设备性价比?(4)学生信息素养低,现代社会人工智能应用普及,学生并不能以完全陌生的视角接触人工智能,但是农村小学学生的知识往往来自于校园,如何设置相关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基础从而让其更容易融入社会?

智慧校园的建设基础是可靠的网络。在“十二五”期间,我校完成了数字校园的建设,实现了全校范围内的无线网络覆盖,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网络支撑。在建设过程中打破困境,特色构建智慧校园新生态,实现了数据的共享、服务的一站式、个性化德育系统和安全系统。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实践的客观反映,在一定条件下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2016年9月,我校确立了“智慧育人”的办学宗旨,大力推进以“育思启智,涵品养慧”为核心的“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理念的确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全体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实际发展的关注度和热度,收到了很多教师对于智慧校园建设的意见。

经过全体老师的不断努力,我校最大性价比地建设了智慧校园。依托智慧看板和灵云智教系统实现了信息互通,借助手环和智能道闸设计了安全出入系统,利用手环和智能教棒创造了德育积分评价系统以及“进阶式”创客校本课程体系。本文侧重阐述上述四大特色,供各校在建设智慧校园时参考,希望能为推进智慧教育尽一份心意。

一、服务一站式,实现信息互通

由于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功能,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使用不同的应用系统。各管理应用系统独立运行,造成了数据标准的不规范、不统一,功能上不关联、不互动,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和互换。我校建立了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和统一数据库平台,完善授权机制和统一的用户管理、身份认证等,实现了单点登录、一次登录,完成多项工作,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一)单点登录,信息集成

解决方法:通过整合“灵向智慧平台”“翼校通平台”和“企业微信”逐步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平台,开发了“灵云智教系统”APP。教师端APP为数据操作层,校园智慧平台为数据管理层,服务端为数据中转层,实现调课代课系统功能。用户(教师)通过APP进行数据交互,使用校园智慧平台进行数据统一管理,相关数据自动推送、下发。

“灵云智教系统”APP整体架构: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出发,分为教务、办公、后勤、教研、课程建设、学生管理、德育、信息查询等。

(二)软硬结合,信息互通

灵云智教系统,校园信息集成一站式管理,极大程度上便捷了校园日常工作,实现了数据的统一调配,保持了数据的完整性,然而如何向下传达给教师和学生呢?在传达给教师的时候,通常使用的是消息群,由于信息多,教师经常会看不到重要信息,因此我校建设了办公室看板,将重要信息发送到办公室看板中。为了使信息让学生知晓,很多学校采购了智慧班牌,其实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都是大同小异的,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看板的价值,我们开发了楼层看板,实现信息互通。

解决方法:架设楼层看板终端呈现班级相关数据并与APP、平台联动,安装办公室看板终端展示教师风采并协助办公。

楼层看板整体架构:从班级管理、文化展示、学生风采三方面出发,分为班级积分、校园红黑榜、校园新闻推送、活动相册、优秀学员展示、学生个人积分排行、积分兑换等。

办公室看板整体架构:从办公室日常、教师风采、协同办公三方面出發,分为扫码签到、教师状态信息展示、时间信息、教师个人中心、值周信息、校历信息、班级积分、校务通知推送等。

二、智能手环,创新管理与评价

每个学生都有“翼校通”校园卡,但卡片容易丢且功能简单,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在校的生活和学习,学校研发了智能手环。

解决方法:智能手环内嵌兼容性极高的M1-IC卡芯片,通过读卡设备、终端软件与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在终端上进行简单的学生与手环绑定操作后,即可实现手环与学生一一对应,再在手环上印上二维码,使得手环兼容更多终端设备(可扫码的APP、平板电脑等)的数据交互操作。

(一)安全出入系统,智能化管理

为了避免人潮拥挤,学校采用的是分时段放学系统。小部分学生由于路途遥远,需要坐校车出入,如此复杂的出入给家校之间的沟通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所以我校利用手环、楼层看板等设计了安全出入系统。

功能如下:①班长用班级卡刷年级智慧看板,校门口放学屏上就会提示等待中的家长该班级已放学,表明本班集体授课结束。②学生在廊道中的年级看板上刷智能手环,实时短信和微信通知家长:某某班已放学,某某同学准备离校,您可以来校门口接回孩子,附带作业信息。③学生离校时在校门口刷卡出校门,家长会收到孩子离校的时间信息。④乘坐接送车的学生则在上车前刷卡,家长会收到孩子已经安全上车的提示信息:您的孩子某某某已于几点几分安全上车,请您大概几分钟后到下车点接回孩子。

解决方法:班级卡与学生手环内嵌兼容性极高的M1-IC卡芯片,通过终端简单的绑定操作便可以实现卡与班级一一对应,学生与手环一一对应。各种终端设备触发刷卡操作后,将数据上传至校园智慧平台,通过服务器智能化数据处理和中转,将不同的数据推送、呈现至不同终端。

(二)智能德育系统,激活評价方式

为了对学生进行“多元、多维、多层”的全面评价,学校借鉴网络游戏中积分、晋级、兑换等机制,创建了“智慧树”成长激励系统,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将更加直观化、有形化,有效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每个学生佩戴成长手环,教师和家长通过智能教棒或手机根据孩子的学校行为、家庭行为进行评价激励,以积分累计获取成长等级、奖励物品和参与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良性成长。

具体的功能如下:①针对不同年级出现的成长问题,同时结合学生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进行细化,将其分成班级积分和个人积分两大类,完善“智慧树”积分成长系统,细化激励制度,全方面地激发学生的热情,为学生的成长注入活力。②设置“积分兑换超市”,学生可以兑换自己需要或者是喜欢的物品或者是精神奖励,不同的积分可以得到不同的精神奖励。“成长积分”每天一公布,每周一评比,每学期一总结,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形成一个长期固化的积分兑换体系。

解决方法:智能教棒配备IC芯片读头、摄像头、指纹仪等硬件设备,通过IC芯片读头读取手环IC芯片信息或摄像头扫码读取手环二维码信息,获取手环绑定的学生基本数据。智能教棒以安卓系统运行终端程序,根据教师的不同操作,将学生信息与操作数据上传至校园智慧平台,平台根据上传信息自动完成学生积分的加扣分操作。

手环能实现身份识别、打电话、积分累计评价等功能。一个小小的手环,使信息化、智能化气息渗入校园生活,让师生员工享受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在不久的将来,我校必将实现手环与更多设备互通,真正实现智慧教育。

三、智慧课程,发展学生个性

为了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校情、学情,我们自创了“进阶式”创客校本课程体系。让创客教育走进课堂,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将课程分为基础启蒙课程、达人选修课程和个性精英课程,分层逐年推进,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创客教育启蒙,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满足孩子们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育信息化2.0实现了教育管理的“流程再造”,注重资源共享,管理更加开放,为师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是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是信息化环境下管理生态的重构。智慧校园是一个恰如其分的选择,创新理念下开展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丰实、高效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建智慧校园,创智慧教育,育智慧之人,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李科,张旭良.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7(3).

[2]曹晓明.“智能+”校园: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学校发展新样态[J].远程教育杂志,2018.

[3]俞清.百年校创建特色教学智慧校园再显风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9):65-66.

作者:吴盈波

德智教育结合开展思品教学论文 篇3:

探索“七融”工作策略 确保特教教学质量

“停课不停学”期间,学校明确“提供个性供给,关注实际获得”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努力探索“七融”工作举措,确保特殊教育教学质量,以实际行动为战“疫”作出贡献。

1.突出“融智”,群策汇聚群力

学校建立了由校长统筹,教学副校长主管、教学主任主抓、教学副主任分段负责、教研组长协同、班主任联络监管、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教学管理和工作网络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提出严格的责任要求和工作内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同时,学校制定了《通州区培智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工作教学管理实施方案》,并通过“六群二平台”(干部群、教研组长群、教师群、班主任群、绘本工作坊群、班级群、钉钉和QQ平台)定期推送期间的相关内容,打造“全天候、开放式”的教学工作新模式,真正实现以“智”提“质”,形成了群策汇聚群力的工作氛围。

2.突出“融育”,促进全面发展

在线上教学服务中,学校遵循特殊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特殊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渗透到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堂、每一个活动、每一份评价等每一项工作中。根据教学计划,结合特殊学生的需要,学校把学科教学内容细化为“我爱祖国、我爱学习、我爱运动、我爱生活、我爱劳动”五大板块的课程,通过“问题启动、任务驱动、情景调动、工具推动、平台互动”的“五动”模式,以家庭为教学阵地,以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与为途径,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优势,挖掘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形成的一系列宝贵经验和教学资源,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突出“融课”,彰显课程特点

学校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为指导,结合上学期个别化教育计划评估内容,以居家生活为主,按照“五育”并举的目标要求,突出体现学生的“防疫防范”“卫生安全”“身心健康”“生活自理”“家务劳动”,进一步整合知识技能与康复教育的课程内容,要求七大主要学科(即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美工与绘画、运动与康复)每个课程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同时,要将康复教育(如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言语训练、认知能力等)训练的目标和内容与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内容。

4.突出“融学”,给予个性供给

一是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内容。学校通过线上线下学习与教师指导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向家长提供了线上学习的三种形式:学校建立“停课不停学通州区培智学校特殊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库”,以视频、课件、图片、流程图、文档等形式,通过班级微信群、钉钉,每周定期推送学习资源,让家长指导学生在家学习;充分利用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提供的线上学习服务平台;提供相关学习网络资源链接。二是制定分层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设计每个学习指导材料时,必须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目标及内容的分层设计,让家长能够找到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标。三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菜单。学校制定了“通州区培智学校学生在家防疫期间学习指导单”,以菜单的形式呈现给家长,内容包括“我爱祖国、我爱学习、我爱运动、我爱生活、我爱劳动”五个板块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过程性评价,并附有详细的说明。真正做到一校一策、一周一包、一班一单、一人一案。

5.突出“融心”,关注学生获得

“教学不留死角”是多年来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原则,疫情期間也一样。学校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获得,通过多种措施进行满意度调查。学校了解到有20余名学习有困难和情绪行为的学生需要帮扶,教学干部分别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帮助相关教师制定帮扶方案及措施,指导学科教师定期给予学生学习上的指导,教学干部追访。对于情绪行为学生,教师通过行为分析方法进行指导,观察记录、制定计划、实施干预、再反思记录,不断地与家长沟通、磨合、指导,收到了良好效果。对于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学科教师与家长共同制定方案,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

6.突出“融绘”,增强职业自信

学校在调研的基础上,调整了绘本供给策略,把推荐文本的绘本改成有声视频绘本。这样做,一是更利于家长对学生进行指导;二是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视频资源,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认知、思维等多种能力;三是可以发挥骨干教师智慧,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和获得感。学校在多年绘本教学的基础上,以自愿参与为原则,成立了“智绘悦读——通州区培智学校绘本工作坊”。教师们在选材,绘本的品读与理解,故事内容的编纂、配乐、朗读、媒体运用等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学校已为学生录制了111个绘本故事。

7.突出“融研”,提升专业能力

学校通过“三抓”(抓李银环劳模工作室、抓骨干队伍、抓教研组),采取录课、细化资源目标、视频会议研讨等多种活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以全国十九大代表、特级教师李银环为主的5名工作室成员积极承担了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的微课录制任务,干部教师一起备课、磨课、录课,为培智学生提供一节节精致的网上课程资源。为了充分利用市级教学资源,让每一名家长都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学习,骨干教师积极承担了市级培智教学资源对每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分层的工作。为给每名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各教研组从材料的设计、制作,指导方式等方面共同进行研讨。此外,学校特聘请专家,通过空中指导,开展主题为“对情绪行为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支持策略的探讨”沙龙活动,针对教师们提出的学生在行为方面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专家给予策略指导,教师们收获颇丰。

以上是学校在疫情期间推进的“七融”工作策略,在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学有所获。疫情下的网络教学给特教人提出了新的挑战,每一点都需要深入思考,细细揣摩,且思且行,我们将深入探索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推进特殊教育进一步发展。

编辑 _ 汪倩

作者:张天玲

上一篇:区团委学雷锋活动方案下一篇: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