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建筑企业要消除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避免因工程设备故障引起的安全事故,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确保安全管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篇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分析

【摘要】新时代,建筑行业作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建筑规模愈发庞大,施工的安全问题也变得不容忽视,必须把安全管理的思想渗透到建筑施工的所有环节。本文从介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和高效的技术构建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构建;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行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与此同时,和建筑施工相关的安全问题也变得愈发不容忽视,这就要求必须规范和优化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法、形成高效合理的安全管理技术构建策略,从而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1.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定义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顾名思义,是指为了有效保障施工人员和施工现场资产等的安全性,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系统化管理,促使建筑施工正常有序进行的过程。在现有建筑施工模式下,安全管理连接了工程的众多环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变得愈发重要。因此,与工程相关的众多利益相关方和参与者都必须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给予高度重视,都必须积极配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关乎建筑行业发展、关乎建筑公司未来的重大问题。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时时刻刻重视安全管理,必须把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必须在坚持以人员安全为中心的基础之上来追求经济效益。现阶段的建筑施工普遍呈现工程持续时间长、操作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从而使得传统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无法胜任现有的建筑施工模式。面对这一现状,科学有效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变得愈发重要。构建新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也是当下众多建筑领域的公司和管理者重点关注的长期问题。

因此,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必须规范和优化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法、形成高效合理的安全管理技术构建策略,从而构建新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构建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环节一直存在众多问题,为了真正提高建筑行业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充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有效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必须规范和优化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法、形成高效合理的安全管理技术构建策略,进而构建新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2.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基于现阶段建筑施工普遍呈现工程持续时间长、操作环境复杂多变的趋势,传统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胜任现有的建筑施工模式,进而导致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环节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的高效顺利进行,为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得到充分重视。首先,安全管理环节中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参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比如:有些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施工安全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进而在管理工程施工现场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一些较为隐蔽的安全隐患以及施工人员岗前没有接受安全培训进而无法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自身面临的安全隐患,最终导致重大施工事故的发生。其次,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不完善。在现阶段的建筑行业中,一方面,普遍存在管理人员把过多的关注点放在建筑质量和工期管理上面而过少关注甚至忽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部门极易因缺少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而在管理中缺少实质性安全检查环节,进而增加建筑施工的安全隐患。

2.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

针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环节的众多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方法来针对性解决。

首先,可以提高参与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比如:对基层施工人员进行建筑施工岗前安全培训、进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知识辅导、开展定期的安全自救课程进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自救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施工人员有效提高应对建筑施工中安全风险的能力,充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完善和优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比如:按照国家最新出台的相关法律的要求、依据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制定合理有效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以及对建筑施工的每个环节的组织设计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在此基础上,充分提高建筑行业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充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促进建筑行业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构建策略

想要有效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环节的众多问题,还需要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技术构建策略来提供支持。

首先,可以基于BIM对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提供信息化管理支持。一方面,可以利用BIM这一综合性建筑平台的三维模拟单元来预测建筑施工各个环节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点,充分降低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以对从事安全管理的管理人员提出的建筑施工安全管控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增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的现实可操作性。其次,可以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优化建筑施工安全监测和监督技术。在建筑行业中,从事安全管理的管理者的监督只是进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除此之外,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我国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高科技也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环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为了提高发现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效率、尽可能地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必须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优化建筑施工安全监测和监督技术。比如:可以在建筑施工的工地上安装现场安全监控系统,当施工人员不按要求穿戴施工装备时进行警告提醒从而降低安全风险。

3 总结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为了让建筑行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必须对建筑行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必须优化和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形成高效的安全管理技术构建策略,进而构建适应现有建筑施工发展现状的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浩.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写真地理,2020,(12):136.

[2]樊迪.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1234.

[3]冷文利.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5):2829.

作者:印洪博

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篇2: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建筑工程行业也逐渐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其中 BIM 技术目前已经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对传统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和效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对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究,为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BIM 技术; 建筑工程; 施工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重点是要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准确查找,根据以往施工中经常发生的安全事故因素进行明确分析,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1]。其中 BIM 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为此本文就对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进行研究与探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1 BIM 技术的特点

1. 1 可视化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施工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工程项目施工中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BIM 技术具有可视化特点,可以生成三维模型,对建筑项目功能信息及物理信息直观的展现出来,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提取有效信息,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确保各类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

1.2 优化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和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施工现场状况来优化施工过程,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通过使用 BIM 技术,可以有效为工程施工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及数据,如工程项目物理集合信息,通过模型来模拟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对工程施工作业进行有效协调,有利于促进工程项目管理作业的开展。

2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 1 建设施工安全指标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安全指标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实施依据,施工单位应明确施工安全指标,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安全[3]。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通过 BIM 技术来建立工程施工安全指标,构建建筑模型,提供模型参照,进行风险修复和数据调整,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问题,为建筑工程单位提供技术保证。

2. 2 识别风险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因素,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就要对这些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准确识别和控制,才能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提供切实的保障。在施工安全管理中,采用BIM 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展示建筑施工各个阶段和各个施工环节,识别施工中的风险因素,并对模型进行针对性调整,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物资等进行合理调动,制定相应的防护控制措施,排除危险因素。对于部分无法控制的风险因素可以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指标,避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及后续使用时发生安全事故问题。

2. 3 加强安全检查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在施工安全检查中,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建筑项目中出现的专业碰撞问题进行优化,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周期缩短,切实保证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另外,BIM 技术的数据收集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强,在安全检查中应用还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进行高效识别,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方案。

2. 4 建立安全管理模型,制定应急预案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可以依托 BIM 技术建立安全管理模型,模型共分为数据层、模型层和应用层,在数据层主要是创建参数化模型,对进度计划中的危险源进行分类,识别信息库; 模型层主要包括施工期间的实际应用,如施工动态模拟、安全检查等,通过 BIM 系统可以实现对施工项目动态可视化,使项目信息得到有效审阅。在应用层主要是对安全计划的完善,加强对施工动态模拟和安全培训,降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风险。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些突发事件问题,如设备紧急更换、人员紧急疏散等需要及时解决和处理,通过 BIM 模型可以快速查找和使用,在第一时间内安排人员进行及时处理,降低意外事故发生风险及风险的危险程度。

2.5 及时更新信息库数据

在建筑工程施工或工程施工设计中,存在大量的数据,且相对比较复杂,虽然在施工数据管理中实现了信息化,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建筑设计效率,但目前来看还并没有对这些有效数据进行科学整合和系统化整合,在现场施工中不能及时获得有效数据

。使用BIM 技术来建设信息数据模型,可以让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直观的看到在施工或设计中所需要的数据信息,根据市场变化,还可以及时了解数据变化动态,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在建筑施工或设计中可以对信息库数据进行及时更新,保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2.6 协调设计

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结构也更加复杂,给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工作带来了难度,而施工安全管理中施工设计管理也很重要。在传统的施工设计中需要由多部门人员参与,通过二维 CAD 来进行设计工作,无法对数据进行共享。采用 BIM 技术可以建立三维结构模型,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可以在三维模型的帮助下展开协同设计工作,专业队伍通过建立三维实体模型,或通过中间模型处理器对模型进行修改,让建筑施工信息快速传递、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沟通效率、减少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

3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逐渐朝着复杂化、规模化和大型化方向發展,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科技,来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其中 BIM技术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安全管理的不足,采用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先进科技成果,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改善,BIM 技术目前已经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通过 BIM 技术可以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准确查找,根据以往施工中经常发生的安全事故因素进行明确分析,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有效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许伟.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 BIM 技术的运用研究[J]. 居业,2020,( 11) : 150 - 151.

[2] 崔泽.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2020,( 21) : 139.

[3] 李月生. 面向 BIM 技术下建筑住宅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 [J]. 现代物业 ( 中旬刊) ,2020, ( 5) : 136 -137.

[4] 杨丽云.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 BIM 技术的运用研究 [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 16) : 155 - 156.

[5] 王守督,程媛,曾仁书,等. 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J].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6 ( 2) : 32 - 36,44.

[6] 朱丽蓉.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 BIM 技术的应用研究 [J]. 建材与装饰,2020,( 12) : 150 - 151

作者:梁思

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篇3:

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

摘要:建筑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有效地进行建筑工程,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为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施工管理方法相对落后,不能更好的满足施工现场的具体需要,需要深入探讨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

创新的施工管理方法也满足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重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通过对施工管理方式的创新,能够更好的推动建筑业进行健康的发展。同时,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也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更好的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使建筑企业在竞争性市场中脱颖而出。

1.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其各细节进行细化的安全管理过程,主要是根据建筑工程的建设需求,对建筑工程的资质、工艺、施工细节、施工设备等环节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的过程。根据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建筑工程合同标准,在接受委托后由专门的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细化的管理。在此过程中秉承诚实守信、科学管理、公平公正、独立管控的发展原则,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文明进行细化的管理。由于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因此在多元化、数量化以及规模化的发展态势之下,建筑工程自身的危险性相对较高。

2.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

2.1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

安全巡查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提升安全监督管理质量与建筑工程质量的必要工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通过安全巡查部门对工程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排查,为工程后期的顺利施工提供稳定扎实的基础。建筑企业在创新改革过程中,为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首先在满足工程建筑需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细化的安全巡查。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建筑工程现场的机械及用电情况进行重点排查,及时排查二者之间的安全隐患,使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质量得到快速提升。与此同时,在建筑企业严格施工检查过程中,需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必要的优化提升,充分检查施工人员是否佩戴相应的安全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安全意识的提升不仅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更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完善的保障。

2.2做好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很多施工环节都需要使用到大型机械设备,在针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管理时,应确实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以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施工一线作业现场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项目部针对临时施工用电、机械保养维护、消防安全隐患、环境监测以及应急处置等方面逐项排查,强化风险管控,消除施工隐患,积极营造良好安全形势氛围。与此同时,应注意非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作业有序进行,并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施工作业。例如,运检人员重点巡查吊车,在挖机施工作业频繁地段,检查埋设警示牌的完好程度,提醒值守人员注意大型机械不得进入附近施工,保障施工安全穩定运行。

2.3创新管理系统

建筑企业需要创新的管理体系,使其项目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一是创新的施工管理体系。施工企业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必须保证系统的科学性和现代性,能够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施工管理制度要明确职责分工,明确工作分工,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中的缺陷,认真监督制度的实施,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员工的积极性,有效的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施工前要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此外,应加强职业训练,使他们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建筑安全及提高工程的效率。

2.4基于BIM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

将BIM技术的应用贯穿到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是现代质量管理模式的重要特征。在正式施工前确定质量目标时,管理人员需将质量目标上传至BIM信息平台,作为开展后续工作的依据,供各参建单位查阅、比较与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其次,BIM模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图纸会审的难度和工作量。结合模型中获得的准确信息,可实现对大小问题及早发现,发现后及时对设计图纸进行更改,尽最大可能减少设计问题,减少后期设计变更,避免返工等施工质量相关问题。第三,在技术交底中,也可利用BIM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特别是对施工任务中的重难点进行模拟,可让施工方对设计方案的理解更为透彻,有效减少施工过程的质量问题。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一起,通过模拟直观展示整体施工组织计划,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共同参与施工组织方案的优化设计。此外,还可进一步模拟关键工序的施工,这样就可以使交底工作更加透彻简明,保障施工质量。

2.5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能力

随着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新结构和新材料不断出现,对建筑项目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全面提高建设项目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技能,满足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的需要,从而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因此,建设部门可以积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施工管理人员还必须树立良好的自学观念,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观念,以提高管理水平。另外,为了确保各项管理任务的顺利进行,促进建筑质量的提高,促进建筑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必要掌握BIM技能,全面管理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

2.6提高管理意识

为了促进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新时期的施工管理应该更加高效、安全。所有员工必须了解管理,并将相应的管理机制应用到具体管理中,以有效完成建设项目。应针对不同的建筑环境和不同的员工进行一些细微的改变,以便在不改变总体政策的情况下为员工提供更人性化的管理体验。此外,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应在管理机制中增加相关的安全意识培训和适当的运作,以便制造商能够正确操作相关机械,避免安全事故;例如,建立的安全管理机制应规定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能够有效地传播安全意识,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效地保证施工安全。同时,作为建设项目的主体,每个员工的努力是确保项目完成的真正动力。这样,每个员工都可以积极参与建设项目的管理,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安全意识,以便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获得更好的安全保证,从而实现更好的工程效率。例如,建筑公司可以加强内部刊物的编制和印刷,使安全意识具体化和标准化的操作要求简明易懂,使所有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安全管理知识。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意识,更好地支持施工管理运作。

结语

总之,在发现影响管理质量的因素后,管理者应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满足现代管理业务优化要求,提高管理业务质量。在设施建设过程中,领导要加强安全工作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管理人员应能提高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在建筑地盘竖立海报,提高警觉性,提高安全保障工作质量。此外,必须定期管理施工设备,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设备损坏事故。此外,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查施工现场,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肖潇.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中国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4):93.

[2]胡孝龙.水运工程监理安全责任与风险规避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9):2667.

[3]潘敬攀.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分析及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3):1330.

作者:刘乾坤 董良潭

上一篇:英美文学教学论文下一篇:企业党建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