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德育教学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做为语文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用教学案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情境教学德育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情境教学德育教学论文 篇1:

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措施探讨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德育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内容,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德育教育;措施

一、相关概念

(一)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健康等进行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首要教育。德育教育在学校里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其次,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最后,是学生在学校能够健康正常的重要条件。在小学德育教育主要在思想品德课上体现,但是随着现在新课改革的推行,要求德育教育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各个学科之中,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建设,帮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的、直观形象的场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和知识,并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情景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小学数学的实用性很强,一般而言学生所用的基本数学知识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因此,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展现情景,从生活中选取经典的教学场景,学生作为观察的客体,教师用语言或者视频向学生描绘,将其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增加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直观认识。

二、传统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教师过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没有注重学生是否能将知识进行运用。尤其是在新课改之后,对学生的课堂进行了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各种要求,要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留余力地开展各种活动,过分利用多媒体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严重,在学科教学中,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灌输和培养,没有对学生培养数学意识,导致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

三、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措施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渗透德育教学

德育教学与数学教学的结合是现代教学对于教师教学的要求,要求在学科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不是一味地对于学科知识进行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被更多地运用在教学中,丰富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图片、课件等学生展示教材的内容,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并没有太多的德育教学的实际案例,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丰富德育教学内容。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会学习到关于硬币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硬币、纸币上面的图案,分析上面的图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图案上真实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发展的进程以及国家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二)创新教学方案设计,切实把握学生要求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中的重要发展内容。数学的学习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强调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案设计,切实把握学生的要求。教师在制定德育教学工作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德育教学内容,让德育教学课堂有针对性。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加入德育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公民知识,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对公民的要求,加强学生对公民道德的认识。之后,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告诉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遵守法律,不可以违背法律做一些伤人害己的事,提高学生法律意识。

(三)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的数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大部分的知识都能够在生活进行运用。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更多的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最终达到“学以致用”。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都是直接切入课堂内容,在课堂导入中很少添加德育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对教学的导入进行拓展和延伸,利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添加到学生教学中。

在例如,在小学应用题中有很多是关于树木、纸张、桌椅等的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教室的物品,找出其原材料,比如桌子是木头、书本是树木、窗户是树木、电脑是铁铝等,在实际生活中树木的运用无处不在,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树木的要求更多。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植树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有会3.12植树节,号召学生在3.12植树节的时候去种树,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四)完善德育教师师资队伍

教师的德育素养是影响德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学校方面要完善德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学校应该多录取一些具备专业知识的德育教师到学校给学生提供德育教育。另外,学校也可以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德育培训,引导教师学习德育知识,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这样也能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德育教学课堂,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影响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师,要严格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应当及时的转变角色,以学生的为主体的教学,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提高对学生德育的重视程度,在学科教学中中融入德育,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情景提高教学的效率,最主要的还是要合理使用各种情景创设的方法,遵循情景授课的原则,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通過情景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情景教学模式中融入德育教育,增加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理念。

参考文献

[1]刘超.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措施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34):180-181.

[2]戚蔷薇.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2019(12):142.

[3]支韵雯.浅谈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措施[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9):105+104.

作者:郭凤华

情境教学德育教学论文 篇2:

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摘 要: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做为语文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用教学案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创设;情境;渗透;德育;问题;理念;课堂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为一个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學活动中,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把握德育时机,利用语文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巧设德育点,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我坚持教文育人,利用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挖掘从文内涵和美学情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成为诚实、善良、正直、勇敢的人。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

1.有些语文教师未形成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理念

笔者通过对语文教师的调查发现,还有少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囿于语文学科教学的知识范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知识才能的培养是语文教师的唯一职责,对语文教学的任务认识不足,尤其是不清楚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是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理解德育、智育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情况,不懂得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虽然新的课程标准已经贯彻了几年了,但是在某些语文老师的头脑里仍是成绩唯一,知识唯一,只教学科知识,只是争取高分,别的一概不管。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强,才能在钻研教材中注意发掘其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否则,教师育人意识薄弱,即使课程标准有明确的德育要求,教材有很好的德育因素,也会视而不见。同一个学科不同的教师之间,学科德育渗透与否,成效如何,差别是很大的。

2.一些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内容脱离社会现实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得天独厚,有其优越性,因为文以载道,入选教材中的画面和文本,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调查发现,9.4%的语文教师只是有时会注重教学环节中的德育渗透,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有小部分语文教师不能自觉地挖掘蕴涵在语文文本中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渗透。在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8%左右的学生认为当前语文老师对他进行的思想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反差很大。

3.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生硬简单,流于形式

把握了小学语文教材中德育的内容,还得选好渗透德育的方法,这是能否有效地课程德育的关键。那种生搬硬套、矫揉造作、苍白说教,都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厌倦情绪。这样,不仅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知识传授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有些小学语文教师有时会挖掘课文的德育因素,确定课文可以运用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思想教育。50%的老师有时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20%的老师有时能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很大一部分教师做得并不好。

二、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对字、词、句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对文章词句、篇章的反复咀嚼、揣摩中发扬课文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去体味、感受,使学生的整个身心完全投入到文章真挚的情感当中去,受到更深层的教育。这种教育如春风细雨般,不露声色,不着痕迹,悄悄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下面仅就《别生气》一课谈谈语文课中常见的德育渗透方法之——创设易于学生接受、能产生共鸣的教学情境。

在上《别生气》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亲自表演、对话、创编,充分的对孩子们渗透了要爱护小动物,不要伤害它!捕捉它的教育!

课堂教学片段:(课件显示:鸟妈妈在窗外焦急地叫唤,鸟宝宝在笼中不停地扑打着翅膀。)

师:小朋友,鸟妈妈终于和自己的孩子相见了,你们听,鸟妈妈和鸟宝宝在说什么呢?

生:鸟妈妈焦急地说:“孩子,你怎么会在这儿?”

生1:鸟妈妈说:“孩子,我终于找到你了!你可把妈妈急死了。”

生2:鸟妈妈说:“孩子,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救你出去的!”

师:鸟宝宝终于见到日思夜想的妈妈了,他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1:妈妈,我真想你!

生2:妈妈,快带我回家吧,我再也不想离开你啦!

生3:妈妈,我整天被关在笼子里,不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不能和朋友们一起玩耍,我快难受死了!

师:孩子们,你们能把鸟妈妈与鸟宝宝见面的情景表演出来吗?

生:能!

师:与同桌合作,先分配好角色,再表演,看谁能把鸟妈妈和鸟宝宝见面时的动作、神态、语言全都表现出来。(同桌自由表演)指名学生戴头饰表演,其他同学当好小评委,从动作,神态及语言方面进行点评。结合同学们提的建议,让刚才那组小朋友再表演一次。

师:多么感人的一幕呀!鸟宝宝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哪里还会有幸福呢?多媒体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生齐唱。

师:小朋友,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位小朋友,你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

生1:鸟宝宝离开了妈妈多可怜呀,我一定要把鸟宝宝放了,让他跟妈妈回家。

生2:老师,我也想把小鸟放回家。

师:可是你们那么喜欢小鸟,为什么又要把他放回去呢,难道你们不喜欢小鸟了吗?

生1:我喜欢小鸟,可是如果我不把他放了,小鸟不吃不喝,就会死的。

生2:小鸟呆在笼子里会很难受的,他不开心,我也会不开心的。

生3:不放掉鸟宝宝,他们都会很想念对方的。我妈妈到广州打工才去了五天,我就想她想的不得了。鸟宝宝被关在笼子里,他们也会很想念对方,所以我要把鸟宝宝放掉。

生4:对,不放掉鸟宝宝,鸟妈妈和鸟宝宝都会伤心得死掉的。

师:小朋友们真善良,都希望鸟宝宝与鸟妈妈团聚。是呀,只有投入妈妈的怀抱,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小鸟才会幸福快乐的生活。同学们,让我们一同来爱护小鸟,保护小鸟吧!

我在教学中没有用简单的说教,而是采用了让学生观看、对话、表演,起到了十分成功的效果。學生了解到了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让孩子们树立了深刻的环保意识,爱护小动物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创设易于学生接受、能产生共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寻求正确答案的同时,又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的教学情境就水乳交融地将德育渗透于语文课堂的教学之中了。

总之,语文课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空间,我们要抓住时机,恰当启发、点拨,使学生能从文章所传达的情感中认识自己、净化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成长自己的道德品质。

作者:方海蓉

情境教学德育教学论文 篇3: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渗透德育

【摘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刻的理解英语文本,对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重要价值,本文探讨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渗透德育。

【关键词】 与时俱进 教育 渗透德育

英语教学的开展一直是教学的难点,高中英语所涉及到的教学范围十分广泛,不仅要牢记重点单词、短语,还需要复习语法知识,能够熟练的进行英语组织等等。一般情况下,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都带有很大的压力,学业繁重。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应试教育不再是教学开展的唯一方向,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了教学重点,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复杂难懂的英语知识学习来实现学生德育的培养,以及这种教学形式为学生带来的好处。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德育是一项把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认知的工作。而在学校的德育中,高中英语教学往往忽略德育渗透。其原因或是缺乏该学科对应的德育渗透指导,或是教师过度注重成绩,将德育渗透置之不理,也可能由于高中生本身受到社会不良影响等。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沟通国内外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质,因此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显得更加重要。

二、活跃课堂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所有课堂的主体都是学生,指导者是老师,期间并非单向的知识传输,而是情感、知识的交流,活跃的课堂氛围便是实现此状态的基礎。教师应该努力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在教学中重视进行教学管理。异于传统的知识灌输,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关心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教学反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帮助教师更加深入了解学生,明白学生在知识或者思想上的欠缺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弥补。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及其原因

我国高中的英语教学主要围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对英语语法以及词汇等纯理论性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完成授课后,学生就需要靠练习大量的习题来进行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靠周考、月考、期中考等大大小小的考试来体现。在这一整套教育过程中,教师极少会去关注学生的情感文化。从初中到高中,学生都以这种枯燥的方式进行英语学习,重复地进行繁琐的机械训练,不但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还渐渐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思想强调“重知识,轻感情”,现在也仍旧有许多教师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他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十分注重传授语言技能,而未把重心放在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三观上面。新课改后,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在进行逐步地调整,但部分教师的思想还未跟上改革的脚步,因此,即使教育任务中有对学生德育进行教导的要求,这些教师仍旧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一带而过,不详细讲解,甚至直接跳过。如此一来,学生就很难在英语学习中通过英语学习体会到作者所传递的思想感情,更不能通过学习了解到中外的文化差异,无法充分打开自己的眼界。

四、激发学习兴趣,挖掘教材德育内涵

高中英语的德育渗透以学生主体愿意接受为前提,如果学生不接受教师的授课知识,那便任何教学都难以开展。在这一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再于情境中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学习有关happiness 话题时,幸福这一深刻的话题便应充分利用,在高效的知识传授中涵盖思想升华。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与幸福有关的视频或者音乐,将学生带入“happiness”的情景,乃至情感中。随后以“各自对幸福的感受”为主题进行口语表达,教师可进行提问,也可通过一段自己对于“happiness”的深刻认知的演讲起头,让学生有积极向上的开端,并引发学生更深的思考。不仅学习了英语知识,锻炼了口语,还达到了德育渗透的效果。高中英语课程中还有许多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教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并配合以适量的德育渗透。如Wild Life Production 便属于野生动物保护一类主题,即可进行生态环保教育。Inventors and Inventions,此发明家及发明单元便可进行科学精神教育。又例如在Thanksgiving Day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采取不以比赛为目的的“身边重要的人的生日知多少”比赛,让学生进行自由组队用英语写下所知道的人及其生日,进行数量评比,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五、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积月累与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勉强硬灌,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当我们学习定语所修饰的名词含有序数词时,定语必须用不定式来修饰,笔者要求学生翻译“代青福同学(班级学习最好的学生)总是第一个到教室的”,并通过这个例子激励学生们积极上进。

六、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中,高中生德育渗透还应与课外学习进行有效结合。对此,英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思想教育且视听效果较好的英文电影,供学生观赏。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这学期开学初,高三的学生顶着酷暑在学习,练习卷堆积如山,此时,我却对学生宣布:今天晚上没有考试,也没有家庭作业,我们看一部英文电影The Line King。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并与我就电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辛巴不畏艰难险阻、勇敢捍卫正义精神的理解。同时,我也联系高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他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科学的高峰。

总之,高中英语是一场关于语言、关于知识、关于修养的大课堂,教师不能为了教学成绩忽视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将德育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是每位高中英语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之路任重道远,教师应在前行中不断改善,将德育渗透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 李小红.高中英语德育渗透教学例谈[J].课外阅读(中旬),2011.

[2] 彭洪辉.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2.

作者:张梅

上一篇:物业年终总结三篇下一篇:校园活动总结(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