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查新人员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科技查新质量评价是查新工作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科技查新工作机构自我完善科技查新工作的重要依据。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对南昌大学查新站的查新质量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科技查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改善并提高南昌大学科技查新质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科技查新人员素质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技查新人员素质教育论文 篇1:

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员自我教育策略分析及模型构建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质量,本文基于我国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现状,指出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的飞速发展,庞大的高校查新员队伍开展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结合PDCA循环理论对科技查新员自我教育的实施策略给予分析和模型构建,对提高科技查新工作质量和推动高校科技查新工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查新员;自我教育;质量;PDCA

Research on Self-education of S&T Novelty Searcher in University LibrariesZhang Shanjie1 Zu Xiuhua2 Liang Weibo1

(1.Library,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 200135,China;

2.Library,Dongying Vocational College, 257091,China)

1 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概况1992年和1995年,教育部分别在直属高校设立了15所“高等学校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由于学校隶属关系的调整,为了规范高校科技查新机构,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查新工作在科研立项、成果评审、申报奖励和专利申请等方面的作用,教育部于2003年进行了重新认定工作。2003年、2004年、2007年和2009年分四批设立了共计67所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其中:综合类14所、理工类42所、农学类8所、医学类3所。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在高校科研工作中的基础支撑和服务平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充分发挥了为高校科研工作服务的作用,同时也为社会上的其他科研部门提供了服务[2]。

2 高校图书馆查新人员开展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2.1 查新员自我教育是保证科技查新质量的关键一方面,查新项目数量急剧增长。据统计[2]: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04年共完成查新5 497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190件;2005年共完成查新8 732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203件;2006年共完成查新11 088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258件;2007年共完成查新17 536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308件;2008年共完成查新22 265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391件。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站完成查新的数量在急剧增长,科技查新报告质量存在不足。另一方面,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一直重视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的质量及效用,并在2009年6月15日,出台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撰写规范(试行)》(教技发中心函[2009]105号),于2009年9月1日起施行,统一规范了教育部查新机构出具的查新报告的撰写模式,对查新报告质量要求明显提高。

2.2 查新员自我教育是构建查新员素质提升机制的迫切需要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人员规模迅速扩大,人员素质不齐。依据教育部科技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对之前获批的57所查新站的统计数据,现有科技查新站拥有专职查新员7人/站,兼职查新员8人/站,审核员3人/站。专职查新人员和兼职查新人员数量分别为417人和446人,其中审核人员189人[2]。加上2009年获批的10家单位查新人员和审核人员,且考虑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均在筹建科技查新工作站,最新获批的查新机构具备的查新员数量远远高于教育部要求的标准,现有的查新机构的查新员数量依然在迅速增长,故已获查新资质的机构拥有查新员数量为1 200人以上。2008年尚未获得查新资质的图书馆有40余所,正在筹建查新工作站的图书馆亦拥有大批从事科技查新工作的人员。而且,教育部每年组织的科技查新员培训均有超过200人以上的高校图书馆人员加入(2009年在成都举办的查新员培训,参加培训人员高达277人,分别来自全国各地的110家单位)。可知,目前高校图书馆拥有的查新员数量较多。但是,据有关数据统计,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站缺少专业情报知识的高学历查新员所占比重上升,他们具有特定的行业背景知识,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欠缺。

2.3 查新员自我教育是社会科技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加快引进和自主开发先进科技成果,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发展的路子。而技术信息是技术创新的关键,为避免信息闭塞造成重复开发和防止因技术上难以逾越的困难而导致创新的失败,技术创新必须得到技术信息的支持,科技查新恰是技术创新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作为科技查新工作的从事者,科技查新人员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期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员自我教育策略分析及模型构建Apr.,2010Vol.30 No.43 高校科技查新员自我教育的核心内容在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查新员自我教育主要包括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技能、行业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较强的沟通能力等。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包含了对信息的全面准确收集和理解认识能力,以及对各种简单无序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技能是查新人员从事科技查新工作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是做好科技查新的基本保障。具有特定专业知识的查新员从事其学科领域内的查新具有较强优势,虽然非查新课题所属学科专业背景的查新员能依据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知识的理解,利用合适的关键词和检索策略,开展科技查新工作,但是,相比具有某一特定专业背景的查新员而言,其对查新课题技术要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尚欠缺,难以深入全面理解和分析,给出精准的结论。较强的沟通能力对保质保量完成科技查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查新人员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在查新期间遇到疑问时,及时与查新委托人沟通,或者向行业专家请教,获得问题的答案,顺利开展查新工作。

4 科技查新员自我教育的实施策略如果查新员自身素质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再加上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受认知偏差、情绪和情感、个性心理差异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不良心理,或是只为了简单完成工作任务,只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敷衍了事,都会使查新工作作为一项科学而严谨的科研活动无法为科研主管部门对科技立项和成果鉴定等进行有效的“把关”,更谈不上有效地维护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3]。为此,科技查新员可结合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理论(如图1所示)[4],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自我教育,持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4.1 计划(Plan)首先,应提高自我教育意识,开展自我评价,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自我教育的过程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对个人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给予全面分析和评价,查找缺点和不足;分析查新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各种原因;从各种原因中找出主要原因(如:如何了解最新查新工作动态和掌握最新检索技巧?查新任务繁重时,如何保质保量完成?等);针对主要原因制订对策,拟定整改措施,提出执行计划和预期结果。

4.2 执行(Do)“言行一致,讷于言而敏于行。”好的计划归根到底在于执行[5]。此阶段是查新员进行自我教育的关键阶段。针对存在的不足及个人制定的计划,积极加以执行。如:通过查阅有关科技查新工作的研究成果、积极参加科技查新工作研讨会、馆员论坛,学习其他机构查新员好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加强与有经验的查新员交流沟通等,提高工作效率及其他能力。

4.3 检验(Check)善于自我强化是查新员进行自我教育的关键。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教育之后,要通过实际工作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给予检验,就是把实施的结果和计划的要求对比,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和回顾,以强化所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及时发现缺陷或不足。也即是说,通过自我教育,查新员能否使计划中有关查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以改善或缓解,是否有助于科技查新工作质量的提高等。

4.4 行动(Action)此阶段是实现查新员自我教育,持续提升自身能力的关键,包括以下两个步骤:①总结经验教训。把查新工作取得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归纳、总结,形成一定的标准、制度和规定,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防止已经发生的问题再重复发生。②提出完成一个完整PDCA循环依然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遗留问题转入下一次循环去解决,并为下一阶段制订P阶段——“计划”提供资料和依据。PDCA循环是一个持续上升的过程(如图2所示)。这是因为每一个PDCA循环都是在前一个PDCA循环基础上进行的,每一循环都较前一循环上升了一步。查新人员采取PDCA模式对自身进行自我教育,自身素质和能力亦随PDCA循环的螺旋式上升而得以提升,并在科技查新工作中迅速体现,亦能推动其所在高校查新工作站整体查新能力和质量的不断提升,持续改进。

图1 PDCA循环步骤和方法

图2 PDCA持续上升理论

5 自我教育对提升科技查新工作质量的机理和模型构建自我教育对提升科技查新工作质量的机理可归结为:结合PDCA循环理论,开展自我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员的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技能、行业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较强的沟通能力等;查新员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科技查新工作,规范查新流程,提高科技查新报告质量;整个科技查新工作(查新前准备P——查新工作D——查新审查C——查新总结A)亦可执行PDCA循环理论,在一个PDCA循环结束之后,对发现的上个循环中存在的不足,执行新的PDCA循环,随着PDCA循环的持续上升,使查新员的技能和素质得以持续改进,进而不断提升和完善科技查新工作。通过以上分析,对查新员自我教育与科技查新工作质量的关系模型构建如下(见图3):

图3 查新员自我教育与科技查新工作质量的关系模型

6 小 结科技查新工作可谓是科技立项、成果鉴定、成果报奖的成功使者,对避免科研人员重复研究、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目前部分高校科技查新员忙于完成各项本职工作而疏于自身能力和素养提高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迫切需要科技查新员加强自我教育,努力提升自身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和沟通能力,并尽可能多了解和掌握一些行业专业知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做好科技查新工作。

参考文献

[1]冯春芳.自我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J].前沿,2004,(3):76-78.

[2]李志民.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R].成都:高等学校科技查新人员资格培训班开班典礼上的报告,2009-07-28.

[3]罗学妹,刘金福.高校图书馆检索查新员职业倦怠及职业素养问题探讨[C].2008年湘粤澳闽图书馆学(协)会学术研讨会,2008:15-18.

[4]范玉成,郑学军.“PDCA”循环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15):240-241.

[5]王成,王作战.高校教师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初探[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4):81-82.

作者:张善杰 俎秀花 梁伟波

科技查新人员素质教育论文 篇2:

基于模糊AHP综合评价的科技查新质量评价实证分析

[摘要] 科技查新质量评价是查新工作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科技查新工作机构自我完善科技查新工作的重要依据。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对南昌大学查新站的查新质量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科技查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改善并提高南昌大学科技查新质量。

[关键词] 科技查新 质量评价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HAP) 实证分析

科技查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的要求,按照《科技查新规范》,围绕项目科学技术要点,针对查新点,判定其新颖性的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具体而言,科技查新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课题进行的,首先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等手段查出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再对查出的相关文献与被查课题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被查课题的“新颖性”进行判定并作出结论[1]。科技查新的结果,是为被查课题出具一份包括检索过程陈述、检索结果分析和新颖性结论等内容的“查新报告”。科技查新的开展能够避免科学研究项目的盲目立项、科技资源的浪费和低水平重复研制,有利于国家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科技查新的实际意义和作用取决于查新质量,查新质量是科技查新的生命线,如果没有质量,查新工作在科研管理中也就毫无意义可言。因此,科技查新质量的评价是查新工作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科技查新工作机构自我完善科技查新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科技查新质量评价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本校科技查新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1 南昌大学科技查新质量评价

南昌大学科技查新中心是具有部级查新资质的理工类科技查新机构,是2009年教育部批准的“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L25)”,也是目前江西省内唯一的部级查新工作站[2]。它主要面向江西省以及临近省份的高校、政府机构、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查新与咨询服务,为省内外科研人员在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鉴定和奖励、专利申请、技术交易等方面提供客观评价依据。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是将层次分析法中的指标分层方法和模糊数学的理论相结合,它集层次结构、模糊数学、权衡比较于一体,在科学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方法中判断矩阵的模糊性弥补了AHP的缺点,简化了人们判断目标相对重要性的复杂程度,并借助模糊判断矩阵实现决策由定性向定量化转化,直接由模糊判断矩阵构造模糊一致性判断矩阵,使判断的一致性得到解决[3]。FAHP对评价对象的指标体系进行分层归类,构造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层指标相对于上层目标的权重,并利用模糊关系矩阵得出评价结果,将底层的评价结果作为上一层的原始数据,再使用模糊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最终结果。

本文采用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提出的1-9标度法(见表1)建立评价标度,对不同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来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w,根据公式Mi= ,j=1,2,3…n; ; 计算,确定权重为:w111=0.104729,w112=0.258285,w113=0.636986,w121=0.139648,w122=0.332516,w123=0.527836,w131=0.5,w132=0.5,w141=0.104729,w142=0.636986,w143=0.258285,w211=0.2,w212=0.2,w213=0.6,w221=0.069416,w222=0.29801,w223=0.29801,w224=0.29801,w225=0.036554,w231=0.5,w232=0.5,w311=0.75,w312=0.25,w321=0.833702,w322=0.099514,w323=0.166298。

针对近两年的科技查新工作,咨询了10位专家和课题项目委托人(主要针对曾经向南昌大学查新站申请过课题项目查新的委托人)评价南昌大学图书馆科技查新质量现状和满意度(其详情见表2)。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各个指标的具体情况,判断其质量状况,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

表中数字示意:例“用户满意度”所在行的数字为3,7,0,0,0的含义为10位专家中对南昌大学科技查新站的用户满意度的情况有3位专家非常满意的,7位比较满意,0位一般,0位不太满意,0位不满意。依此可知其他数据的意义。根据上表的调查统计结果,得到R11、R12、R13、R14、R21、R22、R23、R31和R32。

R11= ,R12= ,R13= ,R14= ,R21= ,R22= ,

R23= , R31= , R32=

根据单因素判断矩阵和指标的权重,利用U= •R模糊评判该层次的质量:

U11= 11•R11=(0.104729,0.258285,0.636986)

=(0,0.46213,0.453226,0.084644,0),U’11=67.55

U12= 12•R12=(0.139648,0.332516,0.527836)

=(0.066748,0.60049,0.266258,0.0665032,0),U’12=73.35

U13= 13•R13=(0.5,0.5) =(0.25,0.65,0.1,0,0)

U14= 14•R14=(0.104729,0.636986,0.258285)

=(0.191096,0.338578,0.406628,0.063699,0),U’13=83 ,U’14=73.14

U21= 21•R21=(0.2,0.2,0.6) =(0.24,0.68,0.08,0,0)

U22= 22•R22=(0.069416,0.29801,0.29801,0.29801,0.036554)

=(0.610228,0.382831,0.006942,0,0),U’21= 83.2,U’22=92.06

U23= 23•R23=(0.5,0.5) =(0.45,0.45,0.1,0,0)

U31= 31•R31=(0.75,0.25) =(0.6,0.2,0.1,0.05,0.05)

U32= 32•R32=(0.833702,0.099514,0.166298)

=(0.3,0.703273,0.046484,0.049757,0),U’23=87, U’31= 79,U’32=91.04

所以起始环节的质量评价U1、中间环节质量指标评价U2和最终环节质量评价U3计算如下:

U1= 1•R1=(0.304593,0.047332,0.097001,0.551074)

=(0.304593,0.047332,0.097001,0.551074)

=(0.132712,0.418806,0.384423,0.06403,0) ,U’1=72.4

U2= 2•R2=(0.104729,0.258285,0.636986)

=(0.465202,0.456739,0.07387,0,0) ,U’2=87.5

U3= 3•R3=(0.833333,0.166667)

=(0.55,0.283879,0.09108,0.049959,0.041667),U’3=86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和上述评价结果,该校的科技查新起始环节的质量介于比较满意和一般水平之间,中间环节质量是比较满意的,最终环节的质量一般,因此,总体质量还有待提高。

2 问题分析

2.1 起始阶段质量

起始阶段质量的总体质量偏低,主要受文献资源质量、网络环境的不稳定以及查新人员对课题掌握的不够全面、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的影响。专家咨询和单因素评价结果显示:南昌大学科技查新站起始阶段的总体质量为72.4分,处于比较满意和一般之间。5位专家对南昌大学馆藏纸质文献比较满意,3位专家认为该校的馆藏文献一般,2位专家对该校的文献馆藏量不太满意,2位专家认为南昌大学图书馆中早期的文献资源的数量不够;对于南昌大学查新站拥有的网际联机系统现状,4位专家比较满意,5位专家认为一般,1位专家不太满意该校目前的网际联机系统;2位专家对南昌大学的网络环境的稳定性比较满意,6位专家认为网络环境一般,还有2位专家认为网络环境不够稳定,偶尔不能进行网上文献传输,影响到用户查阅文献的时间。查新人员的素质也是影响科技查新起始阶段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1位专家认为查新人员对课题内容的掌握程度一般,2位专家认为南昌大学科技查新站硕士以上查新人员的数量不够,需要提高查新人员的学历。

2.2 中间阶段质量

中间阶段质量主要受文献检索质量、专家学科背景和咨询保障率的影响。文献检索质量是科技查新质量的重中之重,专家们对南昌大学科技查新过程中检索策略、命中密切相关文献率、查新点逐条分析率和密切相关文献引用率比较满意,但是3位专家和1位专家认为南昌大学查新人员选择的检索手段和检索范围一般。“对专业性查新,将查新定位于创新点上时,专家参与查新咨询就成为必要。科技查新提出信息与专家相结合的捆绑模式,即信息检索+同行专家=初步判断+反馈”[4],专家学科背景以及专家咨询保障率影响科技查新中间阶段质量的可靠性。分别有1位和2位专家认为南昌大学科技查新站的专家学科背景和专家咨询保障率处于一般水平,还有待于继续完善和提高。

2.3 最终阶段质量

最终阶段质量中,档案管理查询的自动化程度和查新知识的宣传力度是影响查新质量的主要因素。提高科技查新档案的自动化程度和查新用户知晓率可节约查新人员对类似课题项目查新的时间和精力。2位专家对南昌大学科技查新站的档案查询自动化不太满意,认为该校尚未建立档案管理自动化系统;5位专家对查新用户知晓率不太满意,用户填写的查新委托书不明确,在查新技术要点中常常填写课题项目的具体内容,不利于查新人员判断课题项目的创新点,最终影响科技查新质量。

3 建议与对策

针对南昌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在科技查新起始阶段、中间阶段和最终阶段的不足之处,笔者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3.1 文献资源、人员素质、文献检索质量的提高和工作环境的改善

3.1.1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南昌大学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成员馆,是江西省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现有图书文献270万余册,电子图书108万余册,订购中、外期刊1 338种,引进EI、SCI、ELSEVIER等数字资源40种,其中自建“重点学科导航数据库”、“南昌大学博、硕论文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6种,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重点学科文献建设为中心,理、工、医、农、文、史、哲、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文献并存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虽然具备了科技查新站文献资源的基本要求,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还应该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力度,确保科技查新的文献保障支撑作用。

3.1.2 不断提高查新人员业务素质 查新人员的素质高低是决定文献检索质量和查新报告质量的关键,其直接影响检索策略的制定及其完善程度、检索效果的满意度、查新点综合分析对比和查新结论的言语表达能力。结合本地区学科特色,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科技查新人员队伍,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查新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查新业务的学习,提高查新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查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建议南昌大学科技查新站的查新人员在文献检索时,应注意学科的交叉性和相关文献分布的分散性,加强联机检索中的测词与选择数据库的学习与运用;重大课题进行团队联合查新,注重加强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注意检索结果整合的层次与语言表达能力和方式的训练,保障查新结论有层次、通顺和简练。同时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安排查新人员参加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的业务培训,以便查新人员之间进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共同提高查新质量。

3.1.3 不断提升文献检索质量 文献检索质量涉及到检索策略的选取和检索式的制定。检索策略是依据查新项目内容和数据库系统选择合适的检索词、检索途径、组配符号,应具有可重复性,满足机器语言的需求。检索式的制定要符合项目内容,逻辑层次要清晰,从检索式的列举中可以反映检索项目的研究内容。

检索范围应注意全面性、系统性和连续性。检索文献的年限根据不同的委托查新项目类别、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而定。在检索过程中要做到机检为主,手检和机检相结合,并根据检索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检索策略,使检索结果符合用户的查新需求。

3.1.4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查新需要先进的设备和良好的设施支持。联机检索对于网络畅通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网络,手动检索质量是非常有限的。为确保查新咨询质量,查新机构应加强对设备、设施的建设,投入和更新必不可少。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查新机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3.2 专家咨询机制和档案管理自动化的建立

3.2.1 建立专家数据库,提高咨询质量 科技查新涉及学科范围广,为提高查新效率,查新站可建立查新咨询专家库,聘请相关学科专家作为科技查新的咨询专家,进行查新的学科专业知识指导。为保证查新结论的准确性,减少查新人员因专业知识缺乏而造成的查新质量下降,各查新工作站应利用所在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将院、系中从事科研的教授聘为咨询专家,也可聘请校外专家弥补查新课题专业覆盖面不足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及时解答查新员在查新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保证科技查新与咨询服务的质量。南昌大学查新站虽然聘请了江西省相关学科带头人担任查新咨询专家,但咨询专家学科背景覆盖率不高,此方面的工作还应予以改善。

3.2.2 建立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 查新机构应建立查新咨询档案自动化管理数据库,实现查新咨询工作的各项数据的登录、修改、核查、检索以及打印、统计、备份等功能,并由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在每项查新工作完成以后,都有一套完整的项目资料、项目档案,包括查新合同、查新项目的主要科学技术资料、查新咨询专家的书面咨询意见、查新人员的工作记录等。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可以保障每项查新课题有案可查,每个流程有迹可寻。

3.3 科技查新知识的宣传

 查新站要加强对科技查新知识的宣传,使用户明确科技查新的目的与作用,为科研立项提供客观依据。通过科技查新活动,论证委托查新课题在论点、研究开发目标、技术路线、技术内容、技术指标、技术水平等方面是否具有新颖性。可避免科研课题重复立项,提高科研立项水平,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为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提供客观依据,以保证科技成果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开发提供可靠而全面的信息。

 查新站要加强对科研管理部门的宣传与培训,发挥科技查新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支持作用。科技查新可为学科研究方向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为科研项目选题提供保障,为科研成果的鉴定、评审及推广应用等提供客观依据,专题情报服务整合还可为科研工作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

 建议教育部职能部门建立查新门户网站,共享人才与文献资源,缓解忙与闲业务量不均衡、质量上难以保障的局面。作为链接67所教育部部级查新网站的平台,可通过联合协同的服务模式,向社会公开提供查新服务,凡具有查新证的人员可凭业务能力产生优先级别,上网从事查新项目,进而保障服务质量。

科技查新是国家为避免科研课题重复立项和客观正确地判别科研成果的新颖性而设立的一项工作,由具有科技查新资质的查新机构承担完成。查新不只是一项专题文献调研,更是一门专题信息咨询技术。需要查新工作承担单位拥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获取能力以及很强的国际、国内联机检索支持能力,以保证对相关领域的检索能达到全面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的要求。

因此,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完备、实用的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时俱进地指导查新工作,实行全面、有效的质量控制,是科技查新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2010-11-01].http://www.calis.edu.cn/educhina/libnav.do?page=servicenav.

[2] 南昌大学图书馆.[2010-04-20].http://lib.ncu.cn.

[3] 潘宏伟.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 夏萍,汪凯,霍永忠,等.专家可靠性分析在建立定点医院医疗保险业务监督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运用.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6(8):922-923,921.

[作者简介]何晓萍,女,1955年生,教授,发表论文30余篇。

马巧花,女,1986年生,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4篇。

作者:何晓萍 马巧花

科技查新人员素质教育论文 篇3:

试论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的定位问题

〔摘 要〕文章从科技查新的定位、查新人员的定位、查新检索资源的定位及获取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的高校查新工作开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当前科技查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定位;海南省

On the Positioning Probl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Novelty Retrieval in University Library

——Taking Hainan Province as the Example

Wang Qin1 Lin Lan2

(1.Library,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

2.Library,Hainan Medical College,Haikou 571158,China)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sci-tech novelty retrieval;positioning;Hainan province

2006年11月26日的博鳌中南六省学术年会上,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先生在发表了《知难行易: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创新之谬见》的演讲,其中程馆长阐述其“知之惟艰:科技查新乃滑稽可笑之图书馆服务”的观点,同时广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张白影先生在会上也列举广州大学图书馆为广东省公安系统提供科研服务的实例与程焕文先生商榷。程焕文先生语不惊人死不休,张白影先生言之凿凿颇有见地。但从两位馆长各执一词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虽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查新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使查新质量受到很多影响和制约。因此,笔者拟分析探讨高校科技查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科技查新的含金量。

1 科技查新的现实定位

科技查新工作萌生于80年代中期,2000年12月科技部发布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这使得查新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2003年科技部对《科技查新规范》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明确规定了查新是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科学技术内容进行新颖性查证。

1.1 主管部门对查新工作的认知定位

目前,调查显示,有48%的专家认为查新咨询应该查“三性”(即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这些要求查“三性”的专家大多为科管、课题组和评审专家,仅有29%的专家认为查新主要是针对新颖性做出评价,其中有69%为查新专家,他们认为,根据目前的查新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资源和人员素质状况,要求查新查“三性”是不合实际的,而科技查新的领域有以下特点:(1)自然科学的学科多,交叉学科复杂;(2)每一项的研究都可能会涉及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极其复杂的综合研究,给新颖性评价增加了一定难度。(3)查新人员的素质存在差异,往往不具有多学科发展性;因此,就目前状况来说,科技查新只能应对新颖性进行客观性的评价,而不能对查新进行水平性的评价,在查新人员尚不具备多学科水平专家资格的时候,就不可能就“三性”进行评价。然而查新是权威性结论,如果查新结论对成果水平作出了结论,就不易于修正。

1.2 科研管理专家对查新报告的利用程度

查新的作用是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在一些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审理早报项目时,80%的专家还是阅读了查新报告,但75%的专家只是对最后的查新报告结论感兴趣,而对于查新报告中对该项目的论证无多大兴趣。因此也只有59%的专家会根据查新对该项目提出些修改意见。

各类专家对查新报告质量的认可程度也是不一致的,有文献表明,各类专家认为查新报告质量好的仅为13%,较好的64%,一般的20%,差的3%左右。

2 查新机构的重新定位

自1990年10月原国家科委发文推荐了第一批共11家查新咨询单位以来,目前全国范围内由各级主管部门认定具备查新资格的单位已有300余家,而且近年来科技查新课题呈逐年大幅递增态势。

2.1 科技查新在图书馆各项服务中的地位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为教学服务,首当其冲是流通和期刊阅览等直接为读者提供服务较多的部门,因此在普通高校图书馆中,流通与期刊部门工作人员比例较大,高校图书馆中从事科技查新的工作人员一般专职3~5人,兼职人员5~7人。这与流通期刊工作人员的比例无法成正比,同时查新员一般不只肩负着查新任务,还承担着教学、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等各项相关工作。

2.2 科技查新在图书馆馆长心目中的地位

拥有查新资格的图书馆馆长和没有查新资格的图书馆馆长是如何看待科技查新这项服务的 从程焕文馆长认为科技查新乃滑稽可笑之图书馆服务这一观点来看,科技查新服务在高校图书馆馆长心目中的位置并不高,并且持此种观点的馆长相信也有不少。这并不是馆长们认识上出现了错误,而是在科技查新这项服务开展十多年来,查新工作的运行环境、工作条件、人员素质、业务范围都有了一些显著变化,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走入一种机械的、缰化的模式,程馆长提出此观点无疑给各高校图书馆的馆长们敲响了警钟。

2.3 科技查新在图书馆馆员心目中的地位

查新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一个课题的新颖性做出评价。因此各高校图书馆都对查新员的职称、学历和外语水平要求较高,这使得查新员在图书馆馆的地位也非常微妙,一般的馆员认为查新员只是检索数据库阅读文献,一年只有短短几个月的工作时间有任务,大部分时间都非常清闲,从而质疑查新员的工作。

3 查新检索资源的定位问题

为保证对相关领域的检索范围能达到全面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的要求,查新机构必须拥有较完善的文献资料获取能力及很强的国际、国内联机检索能力。

3.1 国际联机检索的开展

目前不少查新机构对国外文献的检索主要依靠Dialog或STN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对利用率很高的几个外文数据库予以引进,文摘型数据库如EI、SCI、CA等等;全文数据库如DII、IEL、Springer、Kluwer等等,对利用率不高的其它数据库或文献信息源,则通过国际联机检索来补充和保障。

教育部查新专家吉林大学张柏秋老师举办“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查新员”的讲座时强调,科技查新应进行国际联机检索。目前海南省的高校图书馆均没有使用Dialog或STN国际联机检索系统进行检索,海南医学院图书馆是海南省惟一的省、部两级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海南省内各高校科技查新的80%是利用国内资源。如若需要进行国际联机检索的课题,通常委托具有查新资格的省外高校图书馆协助完成。

3.2 网络资源的选择与利用

由于网络资源具有更新快,检索方便,内容丰富,节省费用等优点,不少查新机构把网络资源作为查新过程中文献资源的重要补充。然而互联网上的资源良莠不齐,在什么情况下利用网络资源?笔者认为,查新人员应根据查新课题的特点决定。产品类查新经常可在互联网中查找技术参数对比资料;系统类查新如物流系统、银行系统等,同时应尽量使用一些专业协会、学会和科研院所及专业管理部门的站点,并进行多个信息源的比较,从而保证查新工作的严谨性。

4 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的资格定位问题

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分3批设立了共计57所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其中综合类12所、理工类39所、农学类4所、医学类2所。

4.1 已获取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的学校的查新工作的开展 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数据,2004年29所科技查新工作站共计完成查新5 497件,平均每所查新站的年查新量为190件;2005年43所查新工作站共计完成查新8 732件,平均每所查新站的年查新量为203件;2006年43所查新工作站完成查新任务突破10 000件。

已获取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的各高校均十分重视查新工作站的建设,在资源、设备、人员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据2005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数据,43所查新工作站共有360名专职查新人员,平均每所查新站8人;其中持证上岗235人,平均每所查新站6人。2005年,43所查新工作站所依托的学校图书馆的平均经费超过了1 000万元。

4.2 未获取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的学校的查新工作的开展 除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外,各地区、各省区及一些地市级查新机构大部分没有获取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资格,科技查新工作名不正言不顺,校方不给予大力支持,资金投入不多,数据库更新速度不快,尤其是外文文献无法获取到原文,查新人员难以断定其中是否有与查新点相关的内容,查新工作出现滞后现象,查新工作的开展步履维艰。

5 科技查新的重新定位

2008年海南省教育厅明确要求高校老师申报教育厅课题时不需要提交查新报告,此项规定将使得海南省各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面临困难,是激流勇退还是逆流前行?继续增加科技查新工作人员,扩大查新工作量,继续申请教育部的查新工作站的资格还是放弃查新人员的岗位编制?这是目前海南省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查新应以立项查新为重点,在国家规划立项申请评审中,查新起辅助作用,其职责应是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专业层面向评审专家提供相关新颖性的背景信息,由评审专家根据查新报告提出背景资料判断研究的创新性;在成果报奖查新中提供文献鉴证,提供研究者研究水平的背景鉴证,如论文引证、所发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等,使专家正确评估立项和成果水平。

迄今为止,科技查新定位于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三方面,还是仅定位于新颖性尚未达到统一共识。本文提出重新对科技查新工作重新定位的观点,旨在抛砖引玉,期待着与高校图书馆同行共同探讨科技查新工作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荫明,张福俊,刘谦,等.我国科技查新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07,17(6):108-109.

[2]张静.影响科技查新检索质量的因素分析[J].现代情报,2006,(5):159-161.

[3]何浩.科技查新过程中人因失误分析及防范[J].图书馆学刊,2006,(5):75-76.

[4]马景娣,缪家鼎.对科技查新工作的再审视[J].现代情报,2006,(5):138-140.

[5]张静.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7,(9):78-79,69.

[6]彭奕.科技查新工作及查新过程中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J].现代情报,2007,(6):123-125.

[7]罗立,马艳.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的反思[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5):53-54.

[8]张永梅.科技查新工作者不能承受之“重与轻”[J].情报探索,2007,(4):69-70.

作者:王 芹

上一篇:执法监察工作总结范文2下一篇: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