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技术下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7年,以软件技术演进和产品创新、软件产业转型升级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深刻改变着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格局,为世界各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云计算技术下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云计算技术下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篇1:

基于云计算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思考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的进步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呈现出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当前云计算技术环境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发展,其管理必须发挥重要的优势。云计算技术下的管理是通过网络开展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发展具有弹性、可扩展性。我国的政府和企业已经开始对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通过信息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对云计算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管理创新;影响;探讨

随着近些年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网络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行业的生产模式,对于企业管理模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更加促使企业的管理模式从之前的简单管理模式走向云终端的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使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正是因为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促使企业在云计算环境下积极探索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通过技术、制度、人员、投入等等方面的创新,促使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促使企业管理模式能够在云计算的模式下达到理想化的程度,促使企业云计算管理网的形成。

一、云计算的概念与分类

1.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是使用网络环境进行资源的配置,从而有效地对计算机资源尽心合理的共享。其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并且能够为客户提供随时访问的渠道。在云计算模式下,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包括网络、服务器、应用数据和服务数据、存储等,云计算将这些数据内容快速的存储和释放,以便能够促使网络数据达到实用的效果,节省了客户资源所占用的空间。

2.云计算的分类

云计算的应用种类包括基础云计算应用、软件云计算应用和平台云计算应用三种。

基础云应用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的基础设施环境,能够为用户提供虚拟的网络、存储、内存、CPU以及虚拟终端机,其以资源为中心给用户提供服务。此种情况下,云端同样保存着用户自己的操作系统数据和各种各样的应用数据以及文件,其主要是以虚拟终端的形式存在。基础云计算应用旨在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针对的是拥有数据中心的客户群。

软件云计算应用是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的最基本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定制软件服务,从而满足用户的网络资源需要。而服务供应商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网络的设置和服务费的收取。用户使用软件云计算是为了节省软件开发的高成本,以及减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问题,云计算应用给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用户则不需要再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以及后期的维护管理,只需要对使用的软件付费即可。

平台云计算应用是指通过应用向用户提供服务,应用此时作为服务的中心,用户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资源的共享。

二、云计算技术环境下带来的管理变化

1.企业IT部门的职责变化

企业的IT技术是企业竞争中的重要工具,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IT部门也发生了战略变化,IT部门的职责也随之产生不同的变化。

首先,传统的企业IT部门大多数是技术人员组成,主要的工作是处理计算机或者网络技术方面的故障,并对设备进行及时维护。有时还需要进行软件的开发、系统的搭建等。但是在当前的云计算技术下的IT部门,对于技术人员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求IT技术人员要对云计算系统有充分的了解,还要能够促进云计算供应商与企业需求之间详尽沟通,使云计算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其次,企业IT人员的工作重点转向于计算系统,对云计算系统进行故障排除和维护,保证云计算终端的安全稳定运行。当然,企业IT人员必须具备熟练地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这样才能做好云计算技术的保障工作。

在云计算技术的大环境下企业需要通过云计算技术对业务进行整合,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能够克服硬件上的限制,提高企业IT应用水平,从而突破企业规模的限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企业竞争力,促使企业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2.企业科技投入的变化

企业投入在IT方面的资金的减少是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后最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企业需要对内部的计算机软件以及硬件不断更新和维护,甚至需要对硬件设备进行定时更新升级,这就促使企业在科学技术投入方面需要加大成本,并进行持续性的投入,从而保证数据的处理与业务经营的需要。但在云计算技术的引用下,企业不再需要对软件以及硬件进行维护,其仅仅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就能够使用足够好的云资源,极大地节省了企业的資本投入。而且企业也不再需要花大价钱来购置更高级别的硬件设备,也不需要再持续性的将资金投在硬件设备的更新和软件设备的升级上。企业的投入降低,促使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资金用在自身的正常运转上,也为企业的更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3.企业组织管理的变化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迫使企业对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升级,在云计算技术的环境下,企业完善组织结构能够很好地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优化企业的管理。企业需要对内部的各个业务流程与管理过程进行优化,并实现数据共享和无缝衔接。通过内部优化并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起一个属于员工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平台上的员工可以进行自由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更加顺畅,并帮助企业整体的经营效率提升。利用云计算技术还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起一个灵活开放的交流体系,这个体系内部可以为全企业人实现内部学习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下部门内部沟通、科室内部沟通。并且在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能够实时更新,有利于企业的科研与经营业务的开展。

三、基于云计算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探讨

1.理念与制度的创新

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企业的管理理念与制度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做好信息系统的构建和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创新的根本。信息时代下的云计算要求就是在管理理念上提倡灵活管理,弹性管理。同时在管理制度上,贴合云计算技术的要求,重视数据支撑,以市场为根本,摆脱过去的经验主义,管理制度上以快速满足市场需求为原则进行管理组织的调整。同时,我国企业还需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理念,通过对先进制度的学习,来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2.管理技术的创新

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管理技术的创新是云计算平台上的数据沟通与共享的保证。企业IT人员需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从而掌握云计算技术知识,并利用与云计算供应商的技术交流,然后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效率。企业IT部门的员工需要利用自己的岗位优势来更好地帮助企业利用云计算。同时,在企业运用云计算技术的过程中,IT部门的员工需要及时的处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使用故障或者不稳定的情况,并且做好故障分析与处理避免下次再出错。这对企业的I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对原有技术的掌握极为熟练,并在此基础上对云计算技术达到熟练操作的标准,并掌握企业各业务流程,这样才能在云计算的环境下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做出有效的保障。另外,提高IT部门人员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是企业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需要考虑在内的,IT员工的处理能力决定着企业稳定运行,因此,重视企业员工对新技术,新管理理念的认同和学习能力是要做好全公司的技术保障的前提。将IT部门人员纳入到企业发展的组成当中,对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极大的帮助。

3.科技投入方面的创新

云计算带来了企业科技投入的增加,使其在技术方面的研发能力加强。企业可以花费较少的租金或者采购资金获取更好的IT技术服务。所以节省下来的资金就可以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科研工作中去,投入到科研人员的技术支持中去。云计算技术节省了企业的硬件方面的成本,因为企业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高配置的硬件采购,也不需要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在这种环境下,减少的成本可以增加在技术研发以及技术人员的投入上,使企业得到更具竞争力的技术,建立完善的專业人才队伍,提高科研效率。在云计算技术的环境下,其能够实现技术对基础设施的统一配置和管理,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然后统一管理,根据需要再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这样才能最有效的合理利用资源,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4.人力资源方面的创新

对于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管理要注意灵活性和规范化的结合,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对现代化的管理软件进行合理运用,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才能有着创新和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进而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云计算技术需要资源平台,而且服务模式是按需分配的,因此,在保证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要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企业可以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块,并且按照业务上的需求,定制所需要的管理模块,增强个性化的服务。此外,企业还可以根据需要建立起庞大的人力资源局域网,通过局域网的利用达到人力资源的全方位管理。云计算的加入还需要企业做好相应的信息收集,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找到管理上的漏洞,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云计算模式下得到优化和发展,促进企业办公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云计算技术环境下所进行的企业管理创新并不是随意而为的,其需要结合云计算的特点而进行。一方面需要将云计算的时代需要纳入到考虑范围内,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结合云计算技术环境的优点,做好企业资源管理的优化。由此可见,云计算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相关人员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促使企业管理得以创新,促使企业能够在云计算的模式下获得新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成黎青.基于云计算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6:53.

[2]陈凯麟.云计算技术环境下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探讨[J].中国商贸,2014,31:44+46.

[3]林昌年.云计算环境下电力企业信息资源创新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4:47-49.

[4]李冰,李双双.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商论,2015,07:33-34.

[5]魏孝文.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管理的创新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1:58-59.

[6]叶春森,汪传雷,梁雯.基于云计算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再造体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03:80-84.

作者简介:许达(1983.02- ),男,汉族,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盟拓软件(苏州)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作者:许达

云计算技术下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篇2:

新时代背景下的软件园区新发展

2017年,以软件技术演进和产品创新、软件产业转型升级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深刻改变着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格局,为世界各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全球来看,软件技术及开发能力已经成为主要科技企业的竞争聚焦,部分传统领域的巨头公司正在加速向软件靠拢,软件产品及相关服务亦成为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软件应用正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支撑。从我国来看,软件核心技术突破和能力建设是我国应对全球经济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网络强国、制造强国的关键支撑。软件园区作为软件技术创新的主舞台、软件产业发展的载体、软件应用推广的源头,在软件的创新发展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关键位置,只有发展好了软件园区,才能更好地推动软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软件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中的支撑作用。

软件能力的集聚地和价值的发源地

从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看,在外部规模经济的驱动下以及本地的资源或劳动力优势下,分散在附近的同类企业,为了追逐外部规模经济将逐步转移到本地,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在形成集聚的基础上,随着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进而形成产业园。从理论上来看,产业园具有资源集聚、企业孵化、技术渗透、示范带动、外围辐射等诸多功能。软件产业作为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集聚发展能够更好地推动软件企业实现核心技术和信息的共享,从而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数据显示,南京、济南、成都、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杭州8家软件名城完成的软件业务收入已占到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55%以上,也体现出了软件产业集聚化的发展特征。软件园区作为加速资源汇集、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环境、公共服务等汇集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人才、资本等要素,有利于推动软件产业链条健全、形成显著集聚效应。因此,以园区为载体是软件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适应软件产业集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软件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

以园区为载体是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表现,园区可以有效集聚智力资源、市场资源、基础设施、政策资金等产业要素,从而发挥群体优势和规模效应,实现地方软件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据统计,美国的软件企业在硅谷软件园中的成功率是通常环境下的四倍。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软件园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承载的产业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据统计,当前全国各类软件园区的总数量约为160个,软件园区汇集超过了75%以上的软件企业,园区软件业务收入总和超过了全国软件业务收入总额的70%。在软件产业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部分城市正是依托软件产业园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城市软件产业的整体发展,例如,广州天河软件园、齐鲁软件园、无锡软件园等园区在软件业务收入和企业数量方面在其所在地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领先地位。而在中西部,软件产业园的地位更加突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软件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软件产业园最重要的体现是企业的集聚,其背后则是资本、产品的集聚以及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的集聚。因此,软件园区比单独的一个软件企业更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技术。当前,软件园区已成为推动区域型软件技术和产品创新的重要平台,随着园区硬环境和软环境的不断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加速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园区企业创新动能持续汇聚。软件园区带来的创新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创新资源的推动下,软件园区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在持续加快,催生形成了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另一方面,软件园完善的产业综合服务也带动了软件领域的创业,培育发展了一大批的创新型企业。

推动软件能力外溢的重要舞台

6年前,原网景创始人马克·安德森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软件正在吞噬整个世界。当前,这一论断正在成为现实。伴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各行各业的业务与创新正逐渐通过代码、互联网、应用程序来实现,“软件定义一切”正成为时代的主题。软件已经从传统的产品、产业概念扩大成为一种普适的能力,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软件能力的建设已经不是软件企业所独有的任务,而是各个行业领域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软件技术与各行业技术的融合创新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美国著名的设备制造公司通用电气(GE)宣称自己是一家软件公司,并加速向软件技术和服务方向拓展。在此背景下,作为软件企业、软件产品、软件技术、软件人才的集聚平台,软件园区的区域性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凸显,基于多行业的融合创新正加速涌现。软件园区正成为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通过积极构建软件园区链来有效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同时,软件园区纷纷以全球视野整合创新要素资源,深化国际合作、技术转移和对接交流,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国际合作与融合创新重要基地。例如,福州软件园坚持举办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暨福建省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为福州软件企业拓展了市场空间,也为企业和高校之间搭建了交流的舞台,促进了人才、技术等要素在高校与产业之间的流动;厦门软件园则通过国际动漫节等活动挖掘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在促进新兴领域行业企业间交流、加快本地企业市场拓展的同时,促进了新兴软件技术的传播和软件价值的外溢。

新機遇和新要求

作为全球科技创新演进的前沿阵地,软件领域的技术、产品和模式创新持续涌现,为软件产业整体竞争格局带来巨大冲击。2017年,全球知名的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发布报告《数字变革白皮书:云计算驱动变革与赋能》,以云计算为切入点分析了信息技术对包括软件在内的传统产业与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事实上,技术创新仅仅是整个软件产业发展不断变化的一个缩影。从产业发展视角来看,创新活跃、企业转型、行业融合等都是软件产业发展正面临的新常态。这些变化也为软件产业园区的发展带来新的要求,迫使园区建设者和管理者重新审视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重新确定工作重点和服务方向,也必将带来软件园区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为软件园区不断壮大带来的新机遇,也对软件园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技术创新引领园区建设新方向

从全球来看,在互联网加速普及以及开源模式被广泛采用的背景下,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创新活跃窗口,突出体现就是新技术、新模式加速涌现,进而带动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和新产业的发展。根据近年来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一方面,新的技术不断涌现,例如2017年新关注到的边缘计算、无服务器PaaS等;另一方面,技术的创新周期正在缩短、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例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关注度得到大幅提升,产业化应用正在加速展开;虚拟现实技术驱动下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新兴模式的加速成熟也为整个软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为软件园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养分。当前,云计算领域的技术体系已经较为成熟,正逐渐实现务实发展,IaaS、PaaS、SaaS等服务模式逐步成熟,公有云的行业应用正在普及,私有云、混合云的市场拓展正不断加速,行业企业正加速成长壮大;大数据领域的基础支撑体系已经较为完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清洗等环节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数据的价值挖掘正成为科技企业争相布局的重点。此外,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领域,技术产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成为市场各路资本追逐的重要方向,涌现出大批的创新型企业。

综合来看,技术创新为软件园区发展带来两个方面的重大机遇:一是在园区建设方面,新技术、新产品为园区建设带来新手段、新功能,有助于提升园区的综合服务水平。当前,基于网络的智能化服务已经成为了全球建设者和管理者关注的重点方向,如何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已经成为园区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的主要课题。2017年,我国部分软件园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例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利用互联网传播平台,建立了企业e选址服务体系,为企业园区选址落地提供在线服务;上海浦东软件园正在推进搭载物联网NB-IoT技术的智能路灯建设,将园区内的优质企业产品纳入到产业园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体系内,向“连接分享”的浦软智慧园区生态圈建设迈出了新的一步。二是在园区产业发展方向方面,伴随新兴技术的快速演进,新兴领域的大批企业仍然需要产业园区为其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服务,仍然需要产业园积淀的行业资源。因此,新业态、新产业为软件园区谋求新的发展领域,培育新的产业动能带来了方向。2017年,伴随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一批聚焦于新领域的园区开始涌现,而一批传统园区也聚焦软件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并开始布局。

创新创业构筑园区发展新动能

软件既是全球科技创新最活跃的聚焦点,也是全球创业氛围最浓厚的试验场。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不仅为传统产业带来巨大的升级发展的条件与空间,也成为催生新兴行业、挖掘蓝海市场的重要依托。基于软件技术、产品的不断创新,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业务加速发展,成为推动全球产业发展的新兴动能。近年来,在软件技术的推动下,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行业领域的技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在此背景下,软件领域的创业活动日趋活跃,以软件为基础和依托,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业企业不断涌现,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软件园区是软件产业的集聚地,也是软件领域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软件园区创新要素聚集,加快发展创新主体,提升软件园区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为推动软件领域的创新创业,在软件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中有三个主要的着力点:一是推动智力资源的集聚,加快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人才是软件领域创新创业的基本资源,智力是软件领域创新创业的核心要素。没有人才、没有智力,就没有创新创业的“源头”。从要素重要性的角度来看,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第一位资源。我国软件园区在推动创新创业过程中,无一不把人才要素放在首要地位,无一不把智力资源汇集看作最高战略。一方面,软件园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引带育”来实现在最短的时间的智力资源汇集,为开展双创打造核心基础。另一方面,部分软件园也加强与现有人才库的对接,将目标瞄准了企业和高校以培养的人才,加速推动其加入创新创业的大潮,充实创新创业队伍。二是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构筑创新载体。当前,创新组织模式呈现出个人化、小规模、分散化、渐进化等新特征,创业创新活动具有了人人可及的大众性,人类传统的生产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能够集聚资源、推动资源有效配置的创新创业平台至关重要。软件园区是软件产业发展的基本载体,双创空间则是推动创新创业的基本载体。孵化器、创业园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软件园区推动双创的重要抓手。三是强化服务能力,促进创新创业生态优化。服务企业是软件园区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强化服务是软件园区推动创新创业的根本工作。构建适合双创的服务体系,是推动创新创业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当前,我国软件园区均将强化面向双创的服务作为其自身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强化政策保障,为初创型企业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二是加强资金支持,加快建立市场主导、投资团队为主体的金融支撑体系;三是优化知识服务,通过建立数据中心、测试平台、云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平台加快共性技术的传播与应用,通过建立专家库和辅导机制来加强行业成功经验的推广;四是夯实基础服务,建立包含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才管理等在内的企业基础服务体系。

助推转型提出园区管理新课题

技术的创新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促进新业态、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对传统产业业务带来冲击。从全球来看,传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正处在转型发展阶段,网络化、服务化、云化的转型要求日益迫切。特别的,云计算的出现使得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服务有了更多的产品形态和运营模式(如软件即服务,即SaaS),是软件产品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推手。数据显示,全球IT开支正快速地向云计算转移,2016年云替代的总规模预计达到了1110億美元,到2020年将增加到2160亿美元,未来五年向云的转移将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超过1万亿美元IT开支,成为影响全球IT开支的重要因素。有人认为,云计算正成为自数字化时代以来最有破坏性的力量之一。在此背景下,1999年Cadence率先开启了转型的大门,到2009年软件企业转型达到高峰,转型内容主要包括了软件的收费方式、架构体系和销售策略。当前,全球主要软件企业均开始了基于云的产品服务化转型,比较来看,大型软件企业受限于传统软件产品业务的巨大体量,转型的程度相对较低。其中,Adobe在云转型中更为积极,于2013年将传统创意软件业务上云,不再销售传统的CS套件,随后迎来核心业务的爆发。近年来,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不断壮大,我国软件企业的转型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部分软件企业已经开始了转型发展的艰难之路。在此形势下,如何帮助企业尽快、尽好转型正成为我国软件园区发展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从园区服务功能角度来看,软件园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助推企业的转型发展。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传统软件企业尽快明确转型方向和路径,抢占基于新技术、新模式的市场空间。园区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介绍国外如Adobe、微软等企业的转型成功经验,为企业转型提供参考;二是建立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转型过程中企业的经营压力将普遍增大,软件园区可积极引入各类市场资本,为企业提供比较的资金支持,保障企业转型顺利进行;三是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在软件企业转型中,必然会需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以及相关的计算、数据资源,软件园区可根据园区企业的性质和行业量身为企业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企业的转型进程。

助力融合成为园区服务新聚焦

从互联网产业的發展来看,软件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企业所必备的基础设施,其不仅仅是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实现基础,也是构筑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环节,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企业争相抢夺软件研发人才的原因。当前,软件与行业融合的进程已经超出了互联网,正逐渐延升至金融、制造、能源等各个传统行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就要求软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融合,助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此同时,传统行业企业也正在积极培育软件开发能力,在航天、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正在加快软件人才的引进,发展面向自身或所在行业的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在此背景下,金融、制造、能源等各个行业企业亟须加速构建软件能力,与软件企业的合作,加快与软件园区的交流将是主要途径,这也为软件园区发展带来新的空间。

为了进一步助力软件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创新,软件园区在发展中存在两个突出的机遇:一是引导园区企业积极与传统行业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开展合作,通过拓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行业应用市场,提升园区内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二是瞄准传统行业巨头企业培育软件能力的需求,积极对接传统行业企业,将其纳入软件园区招商引资的目标,从而加速提升软件园区的整体规模,形成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优势。

持续发展仍需探索新思路

根据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要求,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瞄准前沿,积极培育新兴业态。软件园区应加强与国内外顶级行业智库的合作,加大对软件领域创新发展的跟踪,把握前沿动向,积极培育和引进前沿领域相关企业,保持园区活力,培育新动能。与政府、行业组织合作加大对新兴领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尽快推动具备技术、模式优势的创新型企业发展。二是注重服务,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服务依然是软件园区的主要职能,也是促进园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面对新的竞争形势,软件园区应不断优化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的现代化服务。要加强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构建新型双创服务体系,促进小微型创业企业的快速成长。同时,要围绕企业转型发展和跨界融合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三是强化手段,加快新兴技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为软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方向,也为园区服务提供新的手段。例如软件园区可以建立面向园区企业的云服务平台,促进服务的高效化、便捷化;软件园区也可利用大数据手段分析园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热点,适时举办相应的技术研讨和产品推广活动。四是挖掘特色,构建差异发展优势。当前,全国软件园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新的软件园区不断涌现,带来新的竞争态势。软件园区应结合地域特色,做好顶层设计,找准发展方向和重点,一方面推动差异化发展,构筑园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突出发展特点,打造园区发展品牌。

作者:蒲松涛

云计算技术下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篇3:

基于技术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基于技术创新,重点研究技术创新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并从支撑技术、应用技术两个角度来分析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形态。最后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及发展战略四方面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以期早日落实文化产业支柱地位。

关键词:技术创新;文化产业;发展

一、引言

当前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正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以多媒体技术、互联网及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革命,技术创新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促使文化产业向新业态、高层次发展,成为文化产业提高内部及外部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诸如数字出版、动漫等产业在技术推动下渐成文化产业发展新亮点,已然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走自主创新道路、创新生产方式、培育新兴业态的重要体现。技术创新是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使得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二、技术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技术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技术创新通过促使文化资源整合,提高文化资源使用效率;二是技术创新催发了文化生产力,继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这种推动方式主要通过四种作用机制来实现的。

2.1技术创新推动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支撑技术大大加快了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变的步伐,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整合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资源使用效率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文化资源基本形态大致可分为人文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技术创新通过改变文化生产要素配置的组合构成,创造出新的组合方式,而这些组合具有高价值、高组合取向。

2.2技术创新拓展文化产品的形式与内涵

技术创新推动了文化产品的内容及形式创新。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文化产品的内容形式大大的得到了扩展,新型影视、展示作品给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产品体验。以电影产业为例,2009年末,随着《阿凡达》的上映,3D技术、IMAX 3D技术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的同时,也带来了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4D、5D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给消费者到来了更多的感官体验。

2.3技术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组织发展

从产业组织角度看,技术创新极大的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成为行业中的领头羊。以上海盛大网络集团为例,2001年以代理大型网络游戏《传奇》为契机进军在线游戏运营市场后,继而通过投资、兼并、重组等方式成立多个技术研发中心,主要从事网游引擎核心技术方面的技术开发,在核心技术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举办的创意金奖评选中,盛大网络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创意金奖”,成为获得此奖项的唯一互联网代表企业。

2.4技术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当今时代,高新技术对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不可磨灭。诸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与传统广播、电视及图书等产业的融合产生了数字广播、数字电视业、手机网络文化产业等,技术创新蕴含巨大的能量,带来了文化产业生产力的大发展,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带动了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因素分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尤其是凭借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传播技术、信息整合技术,数字出版、动漫等一批新兴文化产业应运而生。具体从技术因素来讲,分为支撑技术与应用技术,支撑技术包括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网络信息传输技术、信息整合技术。应用技术主要包括制造技术、展示技术、传播技术与经营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使得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成为可能,展示技术则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有效地感知文化产品、体验文化产品内涵的途径,传播技术优化了文化的传播途径,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经营管理技术则为企业发展战略、整合资源、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供支撑。支撑技术与应用技术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支撑技术作用于文化资源—文化产品转化阶段,是产品创新阶段,应用技术则在文化产品—文化市场过程中发挥作用,是工艺创新阶段。

四、基于技术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高新技术同文化产业的融合以成为必然趋势,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已然成为时下文化产业研究热点,针对此问题,笔者基于技术创新,从四方面探讨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4.1技术创新

就技术创新而言,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在传统文化资源中注入时代与科技元素,激发文化资源内在的潜力与创造力;二是基于技术融合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为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创造前提条件;三是基于“云计算”技术,打造文化资源共享式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升级;四是抓住“三网融合”机遇,大力开发文化载体,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4.2组织管理创新

新兴文化业态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生产方式,自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而传统的文化企业管理方式极有可能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钱学森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强调知识、技术、和信息化的作用,特别强调知识集成、知识管理的作用,强调信息技术引领的管理创新。新兴文化产业正是集文化资源、技术、知识、信息于一体的产业模式,而如何将其纳入管理中,在业界中脱颖而出,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所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4.3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推动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形成与发展,加快文化产业的周期运动。技术创新带来的文化产品更新周期的缩短,各种侵权问题接踵而至,这些新问题的解决势必呼吁新的文化产业制度出台。而技术创新需要制度创新来保证,制度所具有的统一、规范、连续、稳定的特质能够为技术的扩散、应用及再创造提供制度保障,从而加快技术创新的变迁及扩散速度、深度及广度。

4.4发展战略

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应采用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战略。文化产业在技术领域方面的创新应以合作创新战略为主,加强与技术领域先锋的合作,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产学研体系的建设步伐,开发与文化产业领域相适应、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新技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而在内容方面应以自主创新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产业属于内容型产业,如何使自己的文化产品标新立异,吸引大众眼球,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至高目标,开发独特的文化产品,具有个性特色,才是文化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常莉.基于技术创新视角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4)

[2]张忠治.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3]徐俊,丁烈云.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6(3)

[4]方卿,周洁.关于数字出版模式的思考—技术创新主导[J].中国出版,2011(19)

[5]解学芳,隋映辉,臧志彭.论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制度创新悖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

作者:李媛媛

上一篇:违法占地整改方案下一篇:农委农技大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