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广告传播效应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小成本类型片来说,2013年无疑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份。从年初的《101次求婚》、《北京遇上西雅图》,到年中的《分手合约》、《小时代》,再到下半年的《被偷走的那五年》、《一夜惊喜》、《我想和你好好的》,一波被称作“小妞儿电影”的类型片席卷中国电影市场,共卷走总计12亿票房。女性观影群体的壮大,使中国电影或将迎来“她”时代。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幽默广告传播效应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幽默广告传播效应论文 篇1:

当代影视广告的差异化研究

摘要:信息传媒爆炸的时代,影视广告是行之有效的媒体传播手段。影视广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呈现出变幻万千的特点,并反映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各种明显差异。广告背后的文化差异已经成为广告策划的主要来源,本文着重探讨研究当代影视广告艺术设计的差异,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并探寻其成因,希冀对我国影视广告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影视广告;差异性;创意

影视广告是广告行业的拳头品种,在传媒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它是受众接触最多、影响最广的广告品种,也是营销人员广泛采用的商品营销手段。本文通过对影视广告艺术设计差异化探讨,确立一种多维的理论视野,使中国影视广告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的广告创意理念和艺术手法,实现中国民族特色和西方世界先进广告创意经验的完美结合。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说过:“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同时让他们来买你的产品,非要有好的点子不可,除非你的广告有很好的点子,不然这就像快被黑暗吞噬的船只。”大卫·奥格威讲的“好点子”就是创意。影视广告的创意则是指在广告艺术化制作阶段中,为实现广告策划中广告主题的视觉化的“点子”,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创意是影视作品的核心,直接影响广告作品的整体效果;视觉设计在创意确定后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对画面进行周密的构成组合,使观者达到最完美的视觉享受。通过分析整合,作者觉得从消费对象差异化、情感性差异化、幽默化差异化、形象代言人差异化、时空场景差异化等五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消费对象差异化

影视广告最基本的功能是产品销售,从市场角度看,能够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并能够付诸于购买行动的广告才是成功的广告,广告策划是一个艰辛长期的过程,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进行消费群体定位,从消费者的心理着手,抓住消费者的情感需要,诉求产品能满足其需要,从而影响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印象,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与影响力,所以消费群体定位成为了一则广告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个也是品牌价值的核心基础。

如著名的“万宝路”香烟品牌,在“万宝路”品牌面世之初,其品牌定位就是针对烟瘾不大的女性,但是女性烟民数量毕竟有限,这直接导致万宝路香烟销量不广,这个境况令决策者感觉困难重重。上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牛仔片风行世界,占领了世界的各大屏幕,美国西部牛仔粗狂、勇敢、坚毅的形象大行其道,成为万千观众的心目英雄。万宝路决策者不忘抓住时机,果断地推出了好莱坞明星扮演的西部牛仔品牌宣传大片,利用西部牛仔塑造了万宝路品牌阳刚、豪放的形象,并推出了宣传的口号“万宝路的世界”,塑造了一代经典品牌,令万宝路销量倍增,在男性香烟市场上鹤立鸡群。万宝路品牌广告在世界影视广告史上,添上了浓妆重抹的一笔,消费对象精准的定位,是万宝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宝。

在传播商品信息而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选择,缩小目标,细分市场。这样经过科学、精确的消费者定位,会使广告传播得更为有效,广告信息直接命中目标。明确其主要诉求对象是哪些消费者群体,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文化程度构成以及消费水平如何?如一线国际市场领导品牌,如香奈儿,范思哲,阿玛尼等,在衣服,箱包,香水,化妆品等设计是千变万化的,这些产品是可以让女人不顾一切的,她们品牌的消费对象就是小众经济基础雄厚的时尚女性。玛丽莲梦露曾经短短莞尔一笑的说过:我只穿香奈儿五号睡觉,表示出香水是女人最后一件衣裳,也显示出产品独到的魅力。

由于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征,同时,社会文化习俗和消费习惯也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商业广告制作的目的是在竞争激烈的同质化市场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更好地将广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一则成功的广告设计必须能够增进消费者积极的情感并抑制消费者的消极情感。每个消费者都是社会的一员,他们的行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不断的细化分析也包括了地域民族文化,研究一个地域的文化,可以带来新鲜的市场,利用消费者的求异的心理进行宣传。研究了消费者的差异,才能制作出更有效果,深入人心,刺激购买的广告。

二、情感性差异

人在广告与营销环境下的情感倾向,具体表现在对营销事件、广告行为、品质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精神状态或生理、心理反应上。广告可以通过吸引人们的视线去关注它宣传的产品或服务,通过情感诉求,影响其内在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劝说他们在消费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指引着他们承担特定的义务等,进而影响他们的消费决策与消费行为。

中国有千年酒文化,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歌颂白酒的诗篇,打开电视有铺天盖地的白酒广告,唯美的画面,精致的音乐,白酒产地历史做文章,如五粮液,茅台,剑南春等都有类似的广告,在电视播放期间,把品牌遮档起来,观众很难分辨广告的品牌主人类似的广告好像具有通用性,雷同化程度太高。在高度雷同化的形势下,洋河大曲另辟蹊径,以男人的情感为主线,突出了消费主体,以情感争取消费群,并推出了经典广告语:“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大的是男人的情怀,洋河蓝色经典,男人的情怀——中国洋河”。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广告词,以对比的形式倒出了“洋河”的广大——男人的情怀,以海洋的宽广和天空的高远来衬托“男人的情怀”的博大。蓝色的品牌文化所表达的宽容博大的心境,正是现代成功人士所追求和渴望体现的;忙碌生活的现代人透过洋河的“蓝”享受到的睿智和宁静,也正是他们所渴求的情感。洋河成功把握了“天至高为蓝,海至深为蓝,火至纯为蓝,梦至遥为蓝”的文化诉求点,将梦想与成功、梦想与无限、有梦想就有未来紧密相连,通过“男人的情怀”将品牌文化精髓演绎地淋漓尽致,将品牌进行了差异化升级,广告一旦推出,就把观众牢牢地抓住。所以洋河大曲在广告营销之道上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成功之道,值得其他企业思考和学习。

三、幽默化差异

幽默式广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幽默广告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广告大师波迪斯认为:“巧妙地运用幽默,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幽默广告的独特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促进广告的传播,增强了传播效应,符合当代人的心理需求,加深受众印象,形成记忆识别。提升广告的品味,为商品树立积极向上形象。

幽默诉求广告既是一种广告诉求,同时也是一种感性诉求手段。当今时代的设计,以摆脱传统单一思维的束缚,向多元化的沟通发展,其新颖而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体现了当代设计求新、求异、求奇,富于人性的设计风格。

幽默式广告往往有更大的市场,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任何人都不拒绝幽默式广告,为生活减压,在哈哈一笑中加深品牌印象。大卫.奥格威曾说”好的幽默广告是世界上最好的广告”.如美国零食Doritos玉米片,广告片为小女孩打扮成公主样想要正准备出去打球的爸爸一起玩耍,在爸爸拒绝之后,女儿拿出Doritos玉米片,画面切换到老爸的朋友来找的时候,看到了浓妆艳抹穿着公主裙顶着王冠的老爸在吃玉米片,朋友一脸惊奇。然后画面切换到妻子回来,看到了一群穿着公主装的男人手里捧着玉米片,最后妻子惊讶的问到:“穿的那是我的裙子么?”在一反常态看到一群男人搞笑的穿公主裙扭动身姿只为一包玉米片的时候,大家在开心之余Doritos这个品牌的玉米片已经深入人心,相信看完的很多人也都想尝试一下这包神奇的玉米片。

英国是幽默广告运用频率最高的国家,这和他们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个性是分不开的。英国的幽默广告优秀的创意给世界广告诸多启发,在中国广告中被人津津乐道。我国的影视广告业起步较晚,经历了直接叫卖广告形式的摸索,如今也在逐步运用幽默的手法。我国幽默广告为数不多,但也不乏优秀作品,幽默商业广告在生活节奏快速的谨听啊收到了推崇和喜爱,其强大的“软销”策略成为获利丰厚的附加值,树立了产品品牌创造了产品更新的成功机会。

四、形象代言人差异研究

广告形象代言人在广告的传播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根据其所具有之说服力与影响力对消费者产生影响。明星通过代言和广泛的媒体传播,事实上已经成为品牌内涵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世纪初美国汤普森广告公司(Thompson)率先在力士香皂印刷广告中启用明星形象,随后其他商品也纷纷采用明星代言人。如可口可乐与姚明等体育明星携手制作的系列广告颇为引人注目,选择姚明这样的明星显然是比较可靠的,他们一直以来所接受的严格训练,制度上的保障都是企业所获得的无形保障。

关联性是选择形象代言人的关键所在,可口可乐与姚明两者内涵有很多相通之处。可口可乐的红色是热烈、冲动、强有力的色彩,它能使肌肉的机能和血液循环加快,更被用来传达有活力,积极,温暖,前进的企业形象与精神。作为可乐行业的老大,借助北京奥运会东风,和众多中国的运动明星合作,而姚明具有正直,阳光、百折不饶,直面各种挑战的高尚品德,是中国精神的缩影,无论是在生活政治以及社会地位,姚明树立了正直阳光的形象,这与可口可乐所传达的精神不谋而合。可口可乐的广告片中,身材高大的姚明追赶着一个小朋友想要回被拿走的可乐。不仅充满了轻松童趣,也表达了姚明最爱可口可乐,你还不爱么?整个广告片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达到了品牌传播的目的。

形象代言人是一把双刃剑,负面报告太多的明星会大大降低品牌在消费者心里的价值,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另外品牌的差异化不是靠明星就能够完全完成的,一定要看清楚明星代言力量的有限性,要不断的去完善品牌的企业文化和特色。

五、时空性差异

广告的时空性就是故意利用古代场景、未来场景与现代产品进行结合,营造一种与众不同的场景和色彩,意味着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较大幅度的改变,给观众直接影响视觉的冲击力,利用古装场景或者未来场景,制作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场。通过这种现代与古代,现代与未来的差异对比,更加吸引观众。

如百事可乐广告阮经天篇,借用三国古装场景来营造一种战争场景,然后铺垫了千军万马,不远万里辛苦远征,在将军捉住飞落的百事可乐一饮而下,偶碰敌军时悠然自得畅快的打嗝,其威力让敌人溃不成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这种古代战争的严肃气氛下,将领仍然渴望百事可乐的魅力。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都是发展时代,距离古代已经有千年之久,古时代对于我们来说是神秘的,而古人的智慧以及智慧的结晶都是无比匹敌的,所以我们在运用古代场景广告与现代产品相结合的时候,不仅充满了诙谐的乐趣,在莞尔一笑的同时加深了产品的印象,也达到了广告的目的。

广告不仅仅是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手段,而且也是提高人们精神文明水准的工具。场景就像参与感,把观众带到场景中去感受气氛和环境。跨世纪跨时代的广告新概念让广告的个性化更突出,把产品的信息不自觉地传达到观众的心目中,这种“软性”广告区别于直接如何表达产品的好,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相对于直接输入传播更人性化。

六、结语

目前我国影视广告雷同化现象严重,不仅造成了广告费用的浪费,而且品牌形象价值难以塑造。正如里斯所说的,在领导品牌在消费者心理阶梯占据优势位置的时候,想以比领导者更好的构思而挑战成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们往往是“先入为主”的思路,会因为后者的模仿而唤起最先的品牌的记忆,而广告差异化则是品牌突围的最有效方法。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做到与众不同,从而能够更好的打造品牌形象和提高销售量。在面对雷同市场,现在顾客的求知欲望心理和挑剔心理越来越高,所以在广告的功能,文化,创意以及真实准确度上去找到独特的视角,是成功的关键。

一个优秀独特创意的广告是值得被广为传播的,如大浪淘金。优秀的影视广告创意差异,是追求个性和原则,作品机智幽默,创意单纯便于记忆,给人好感并予认同。

【参考文献】

[1]曾迪来.影视广告设计[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2]虹,邓正强.中国当代广告史[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0.

[3]培爱.广告跨文化传播策略[J].东南学术(增刊),2004.

[4]梅玲.幽默广告,吸引眼球的一剂“猛药”[N].北京现代商报,2003

作者:李锋 张剑文 孙啸文

幽默广告传播效应论文 篇2:

《分手合约》:“小妞儿电影”的催泪营销

对小成本类型片来说,2013年无疑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份。从年初的《101次求婚》、《北京遇上西雅图》,到年中的《分手合约》、《小时代》,再到下半年的《被偷走的那五年》、《一夜惊喜》、《我想和你好好的》,一波被称作“小妞儿电影”的类型片席卷中国电影市场,共卷走总计12亿票房。女性观影群体的壮大,使中国电影或将迎来“她”时代。

明确定位“轻熟女性”

相比《西雅图》偏向有一定阅历的成人观众,《分手合约》则定位在更年轻的“轻熟”群体。故事讲述一对情侣大学毕业后步入社会的遭遇,呼唤物质社会中人们对爱情的坚守,因此能引起不少有着相似经历的都市观众的共鸣。公映前,电影在全国近50家影院举办了规模浩大的提前点映活动,邀请上万名女性观众率先观影,反响热烈。世纪乐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内容事业部总监郑颖成表示:“在4月一众男人戏中,《分手合约》的目标受众显然更明确也更有优势。”

浪漫爱情电影多数是以女性视角为主线,女主角的行动线是电影故事的发展动力,因此女主角的选择非常重要。在郑颖成看来白百何几乎是不二人选,她是内地少有的兼具现代都市感和现实生活质感的女艺人。《失恋33天》的成功,让她成为“白领爱情”的代言人,她本身的时尚质感也很贴近韩流“平民时尚”的特点。

治愈系埋伏“催泪弹”

《分手合约》是一部中韩合拍电影,最初构想源自韩国电影《礼物》。“我们经过大量讨论,决定将这部电影定义为结构标准的商业类型影片,一部催泪型的浪漫爱情电影,一部适合中国年轻观众观看的纯爱电影。”郑颖成告诉《广告主》。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韩国人,他对韩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就是要做一部让大家哭的电影,一部让观众流泪的爱情片”。

去观看这部电影的朋友可能都注意到这样一个小细节,那就是在进电影院座位时会收到片方赠送的一包纸巾。“许多网友看后在社交媒体上吐槽,一包哪够啊!”前半部轻松幽默,后半部感动催泪,电影既有韩剧中的经典情节,也融入了适合中国本土化的内容。细节上融入了时下中国年轻人的一些流行元素,例如“扭扭乐”游戏、“淘宝体”、“男闺蜜”等等,尽量贴近中国年轻人的生活,引起了大众共鸣。

社交媒体引发传播热潮

由于小妞儿电影接地气儿,贴近生活,所以电影话题更容易引起年轻人的讨论与传播。电影上映后,随即在各个活跃的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场关于“相爱时候”的大讨论。许多网友分享自己的爱情经历,“有你真好”的感慨随处可见,为电影营造了良好的口碑传播效应。

“当然,电影营销只是工具,它不可能超过电影本身的意义。数字媒体只是给观众提供了接触到电影信息的方式和平台。”与很多重视营销的人相比,郑颖成对电影营销持一些保留态度。在他看来,电影的宣传还是要更多地围绕引发观众兴趣进行。“比如去年,公司在香港举办了亚洲音乐颁奖典礼,邀请了彭于晏、白百何两位主角共同出席。这样的安排就会使粉丝产生疑问,他们为什么会同时出现?通过搜索引擎,他们了解到二位即将出演一部名叫《分手合约》的电影,这样再经过社交媒体扩散,形成很好的传播效应。过度营销只会引发观众的反感。”郑颖成说。

谈到中国电影市场,郑颖成表示,相比韩国,中国的电影市场很大,而且近年来多元化倾向日趋明显,类型化越来越受市场和观众认可。这些电影虽然是在中国拍的,但是全亚洲的观众都能看。“不过有一个前提,一部电影要想获得成功,它的素材一定要能够引起社会讨论,有话题才有可能成功。”郑颖成说。

幽默广告传播效应论文 篇3:

电子口碑:新营销引擎

企业是否觉得“左右”消费者越来越难了?是否原来引发口碑的招数在web2.0甚至web3.0时代越来越不灵了?那就试试电子口碑吧。

当一个古老有效的工具遇到了互联网营造的新环境时该怎么办?这就是口碑营销正面临的问题。口碑营销作为人类最原始、最历久弥新的营销手段,本来是通过人们的口头传播完成的,但是自从进入互联网尤其是Web2.0时代以来,人们分享信息越来越“动手不动口”了——通过键盘、鼠标的操作轻松完成对他人的影响。口碑营销迫切需要注入互联网元素。

电子口碑。颠覆传统模式

《口碑营销》一书的作者伊曼纽尔·罗森(Emanuel Rosen)认为:“口碑是关于品牌的所有评述,是关于某个特定产品、服务或公司的所有的人们口头交流的总和。”口碑不是陌生的概念,可以说它是人类最原始的行销广告,由于它在影响消费者态度和行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被誉为“零号媒介”。口碑也被营销人员视为具有病毒特色、最廉价、可信度最高的营销手段。

传统上,围绕口碑的信息传播是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实现的。但是随着新型通讯工具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和手机的兴起和逐渐普及,人们在信息发布和传递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博客、播客和即时通讯工具等手段来发布和传播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和亲朋好友、同事联络感情或者处理工作等,而且手机和互联网的融合趋势还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所有这一切,都对传统的口碑营销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权且将结合互联网的口碑传播形式称作“电子口碑”,来进行一番研究和探索。

电子口碑是对传统口碑传播模式的一种颠覆。一方面,在信息传递的空间上,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无需传递者采用传统的“面对面”形式,突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局限;另一方面,在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上,电子口碑超越了原先的口头模式,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等都可以通过电子口碑的途径来传播。同传统的口碑相比,电子口碑拥有覆盖率高、精准性强、速度快、范围广、价格低廉、广告内容形式多样、阅读率高等特质。因此,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下,企业必须重视电子口碑的营销功能。

启动电子口碑的策略

自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商业运营领域以来,互联网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模式,互联网也经历了1.0时代(用户单纯接收信息)和2.0时代(用户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发布过程中来),并且即将迎来3.0时代(用户在网站上直接体验产品,并与企业实现信息交互)。伴随这个过程出现的电子口碑在很多方面打破了传统口碑营销的理念,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使得口碑营销向着更加开放的多维度方向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引发电子口碑呢?

绑定事件营销,开展即时传播

互联网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中的即时通讯工具(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功不可没。从1996年11月Mirabilis公司推出全世界第一个即时通讯软件ICQ(“我在找你”——“I Seek You”,简称ICQ)开始,到现在形成了其与MSN、SKYPE(诞生于2003年)和QQ(诞生于1999年,前身为OICQ)等即时通讯工具并存的格局。并且,随着IM用户人数的急剧攀升(如MSN有26种语言,全球用户超过5亿,在中国达到1500万;SKYPE全球用户数量接近2亿),它也逐渐成为企业营销传播的新领地。

利用即时通讯工具,结合热点事件,进而产生出强大的在线电子口碑,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营销传播机会。作为北京2008奥运会的全球火炬传递合作伙伴之一,可口可乐凭借其敏锐的营销嗅觉,就抓住了“通过即时通讯,实现即时传播”的先机。在火炬全球传递前夕,可口可乐与腾讯网合作联合推出奥运火炬在线传递活动。为此,他们设计了8888条路线,并通过网站招募了8888名第一棒火炬在线传递大使。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圣火在雅典古奥林匹亚遗址点燃,同时“可口可乐奥运火炬在线传递”启动。截至2008年7月8日,已经有超过5796万QQ用户参与了这一活动。通过QQ强大的即时通讯用户平台(目前,腾讯注册用户数超过7亿,其中活跃用户超过3亿,同时在线人数超过3000万,网民每天通过QQ发送的信息达数十亿条),可口可乐成功实现了在较短时间内用户深度参与的品牌营销传播。在这个过程中,QQ用户通过邀请各自的亲朋好友(然后会产生病毒式的扩散效应)加入火炬在线传递,最终形成了关于火炬传递的在线话题和品牌曝光。

2008年4月16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受阻,MSN抢先发力,当天推出“红心中国”签名活动,以支持全球华人用签名方式表达“爱国,支持北京奥运”的情感诉求。到4月20日MSN“红心中国”签名用户达到了700万。不久,QQ的“中国心”图标也红遍中国。这可以说是即时通讯工具借热点时事进行自我营销传播的两个典型案例。

MSN“红心中国”签名活动和QQ的“中国心”所产生的巨大网络传播效应,向我们展示了即时通讯强大的传播能力,并预示着围绕IM的营销传播活动将进一步升级和转型,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信息显示,截至2007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1亿,其中70%的网民使用IM工具。在即时通讯工具上,用户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文字聊天、语音聊天、传送文件、拨打电话、视频聊天、邮件辅助和发送短信等远程沟通功能。因此,即时通讯市场也被业界称为互联网应用大规模增长的第二次浪潮。企业通过事件营销,与IM合作开展相应的营销传播活动,让即时通讯工具用户在与网络“最小链接”的同时,形成电子口碑的传播新通道,并且能实现电子口碑的广度突围。

关注体验营销,加强品牌渗透

在网络时代,那些关注体验营销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全新的品牌体验机会。其中,利用网络游戏来开展体验营销,就为很多企业所重视。现在网络游戏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玩家的欢迎和追捧,由于网游玩家的庞大数量规模和他们所花费在网络游戏上的时间投入等因素,也逐渐成为商业企业进行营销传播的又一战场。企业通过将产品、服务或者品牌植入网络游戏之中,一方面,促成了用户对于公司产品的体验,增加了用户的品牌接触机会;另一方面,在用户之间形成了电子口碑的传播模式。

通常,网络游戏的广告植入策略有三种:第一,游戏内功能性装备使用体验;第二,游戏道具类;第三,游戏内商城或店铺式产品广告。例如,在《魔兽世界》中可口可乐作为药水出现。在《飙车》中,所有轮胎的参数全部按照米其林轮胎真实参数制作。在《街头篮球》游戏中,耐克球鞋变成了可以提升玩家弹跳及投篮命中率的新武器。《模拟人生2》中,玩家在游戏中可以进入麦当劳店铺购买各种食物,甚至可以坐在

店铺里就餐,玩家还可在游戏中的麦当劳里打工赚钱或自己经营一家麦当劳餐厅;玩家打开游戏中家里的电脑时可以听到经常在电视里播放的Intel音乐,还可以随处看到Intel的商标,并可以选择Intel的产品来升级自己的电脑。通过植入式广告传播,网络游戏用户在加强对特定品牌体验的同时,也会形成在线上和线下的电子口碑传播网络。

网络游戏要求用户深度参与的特性和庞大的用户基础,为嵌入式营销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阵地,由品牌体验而产生的电子口碑的传播力量更是不可小觑。

除了网络游戏,依托博客进行体验营销也越来越被看好。2007年1月,五粮液公司在推出“国邑”品牌的葡萄酒产品时,放弃了传统的媒体投放策略,而是通过与国内最大的专业博客传播平台“博啦网”合作推出了“结缘博友,共尝美酒——五粮液国邑干红浪漫体验”活动,来宣布产品的上市。活动开始短短几天内就有超过6000人报名参加体验活动,后来公司挑选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名具有代表性的参与者,为其寄送了国邑干红以供品尝。2007年5月,五粮液又在博啦网上推出“无限创意,‘缘’来有你——五粮液国邑干红广告大征集”博客营销主题活动。通过这两次博客营销,博主们不仅可以体验新产品,还发表了对五粮液国邑干红口味的感受和评价,迅速在博客圈内外引起了消费者对于国邑品牌葡萄酒的关注。

另外,企业博客、企业家博客和产品在线视频等,都可以成为网络体验营销的阵地,最终激发出用户对于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企业家品牌的电子口碑。善用病毒营销,放大传播效应

在2005年底的时候,全球互联网络用户就已经超过10亿。根据市场调研机构Research andMarkets的估计,2008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3.5亿。这一庞大的网络用户基数,为企业进行病毒式营销提供了条件。利用互联网络,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让网民告诉网民”,由此产生的电子口碑更是可以将病毒营销的传播效应发挥到最大。

2004年4月1日,Google在业内率先推出1G容量的Gmail邮箱服务,引起行业震动。但当时测试中的Gmail不接受公开申请,而是通过Google员工等首批成功注册的用户对外发出测试邀请(即每个用户拥有若干个Gmail发放权限,以邀请的形式发给若干个朋友,被邀请者加入后各自也将拥有几个邀请资格,发放给更多的朋友)来扩大用户规模。这样,不仅节省了营销宣传费用,还通过全球范围的电子口碑传播实现了Gmail在短时间内的品牌营销。

为了宣传在中文搜索领域的专业领先地位,百度在2005年就发起了一场主题为“百度,更懂中文”的病毒传播活动。当年,限于营销传播预算,百度公司制作了“唐伯虎篇”、“孟姜女篇”和“刀客篇”3个系列视频短片,然后通过由员工给朋友发邮件,以及在一些小视频网站挂出下载链接等方式来扩散传播效应。由于短片诙谐幽默,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受众加入传播视频短片的行列。就这样,在没有媒介费和新闻稿的情况下,超过2000万人次通过视频点播、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来收看视频短片,百度也实现了一次“零预算、大面积”的深度口碑传播。通过本次传播,百度将“中文第一搜索”的专业品牌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次传播也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病毒传播的奠基之作,其成功关键正是病毒营销所产生的电子口碑传播力量。

联合利华为了推广旗下的“多芬”化妆品品牌,2006年拍摄了一段75秒的广告片《蜕变》视频短片,并放在著名的YOUTOBE网站上。《蜕变》广告片拍摄了一个女子由相貌普通的“邻家女孩”摇身变成一个气质非凡的“超模”的过程。短篇通过重新树立人们对“美丽”的认知,在网络用户中间发起了“真美运动”,短期内获得了5亿网民的点击,品牌宣传效果不言而喻。

目前,病毒式营销已经成为网络营销独特的手段,其核心正是互联网络催生下的电子口碑在其中的传播效应。此外,通过电子邮件、IM、新闻资讯、社区BBS、RSS、博客等其他网络载体也可以开展病毒营销。只要企业能够经由各种各样的网络载体,抓住目标消费群体的兴趣和关注点所在,就能够利用病毒营销实现电子口碑的产生和传播。

作为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行为,口碑传播可以帮助受众获得信息、改变态度,甚至影响购买行为。网络颠覆了企业营销传播的传统模式,也给传统的营销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在新的营销传播环境中注意发掘营销机会。电子口碑,必将为企业在网络时代的营销插上新的翅膀。

作者:唐文龙

上一篇:哦香雪语文教案下一篇:市财政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