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考古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旅融合发展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国家建设方针。由政府主导推进的公共服务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考古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考古论文 篇1:

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

摘 要:文章依据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机理,从产业规模、产业产出、产业接待、产业潜力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结合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2010—2018年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在产业各维度的耦合协调度方面,产业产出维度的变化值最大,产业规模维度的变化值最小;两大产业的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整体为文化滞后型;旅游产业的规模水平和文化产业的接待水平较本产业的其他维度相对落后;耦合协调度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度类型从严重失调逐渐发展为优质协调,其中有两个年份两大产业发展不协调,相互作用程度减弱。文章结合测度结果对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旅融合;耦合协调度;融合水平测度;河南省

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时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在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且关系密切的两大产业,产业融合为其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提供了路径,因此文旅融合日益受到重视。为专门部署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2009年原文化部、原国家旅游局印发《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又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促进法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明确提出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后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文旅融合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国民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布,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为文旅融合发展作出规划。

河南省位于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河南省利用文旅资源、交通区位、人口数量、国家战略等优势,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出了“清明上河园”“栾川模式”“新县经验”等典型模式,打造了“老家河南”“少林功夫”“黄帝故里”等特色品牌,洛阳市荣获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郑州市、开封市荣获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在政策支持方面,河南省近年来先后发布《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和《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通知》等文件,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作出部署。2020年,河南省确立了文化旅游强省战略和“一带一核三山五区”发展格局,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出台了中央、国务院文化和旅游机构体制改革以来的全国首部地方性旅游法规《河南省旅游条例》,为投资者创造更为适宜的营商环境;设立了河南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金,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投入。近年来,河南省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河南博物馆凭借“唐宫夜宴”“考古盲盒”等热点事件和产品出圈走红,荣获2021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以黄河文化为创作根基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获2021文化新空间·中国文化·年度创新贡献力作品,以电影文化为主要元素的郑州建业电影小镇入选“2020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十大创新项目”,河南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丰富。

不少学者对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分析,但在耦合协调度表达式及类型划分上存在差异,且缺乏结合各产业维度进行的分析。鉴于此,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筛选并构建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对河南省2010—2018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首先,对单位不一致的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指标具有可比性。由于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因此使用极差标准化法计算,有关公式如下。

二、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指标设计

在研究产业耦合协调度时,选择的评价指标不同,则各指标的权重不同,最终计算出的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不同,研究结果也存在差异。

对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时,学者们从不同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涉及面较广,测定其发展水平是一大难题,目前存在指标过于狭窄或过于宽泛两大不足[6]。仅从产业收入维度构建指标无法全面反映旅游产业的特点,但如果指标过多,将存在数据难以获得、与旅游产业联系不甚紧密的问题。文化产业目前无严格定义,《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将文化产业分为九大类别,地方年鉴如《河南省统计年鉴》将文化产业分为三大类别,定义范围亦有不同;另外,仅从经济维度评价会导致结果偏颇,应采取多维指标进行测度。

在构建河南省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时,学者们以全面性、可观测性、可量化为指导原则,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構建。范红艳等[1]从产业规模、产出水平、接待规模、经济贡献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产业规模指标中旅游产业的企业主要包括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目前仍可作为参考指标,但是文化市场经营机构在年鉴中仅包括娱乐场所、网吧、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馆、互联网文化单位、艺术品经营机构和演出经纪公司,不能有效反映河南省文化产业机构数,需对指标进行改进;另外旅游从业人员在年鉴中对应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的从业人员,在旅游行业越来越融入当地生活、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种产业要素的背景下,范围有待拓宽;在文化产业接待维度,采用流通人次、观众人数等指标,避免了仅关注实体数而忽略流通量的情况。贺小荣等[7]分别从产业规模、产业收入以及产业实力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文化产业规模上,使用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指标和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同步,缺失数据的年份较多,作为同类指标的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仅包含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和文化产业涵盖范围不相匹配,应予以扩展。赵俊远[8]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数作为文化产业规模的评价指标,该指标的数据具有连续性且涵盖范围适度,具有可借鉴性。

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逐渐深度融合和边界模糊的趋势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需要更多隐性指标来评价,其发展潜力和创新动力也应作为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维度。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政策支持力度呈正相关关系,从喻蕾[9]构建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借鉴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一般公共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及文化事业费指标;同时,互联网普及率对文化传播亦具有重要作用。在旅游产品线上交易量逐渐增加的背景下,电子商务零售额代表了地区线上交易的水平,根据郑奇洋等[10]的研究成果,加入互联网普及率、电子商务零售额作为产业潜力的评价指标;传统旅游统计数据中,旅游行程收入通常使用客运收入,在自驾游成为重要交通方式的情况下,道路通达和民用载客车辆的持有可促进旅游行为的发生,根据陈国生等[11]的研究成果,将通车通航里程和民用载客车辆拥有量作为旅游产业潜力的评价指标。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法,从产业规模、产业产出、产业接待、产业潜力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计算权重。具体过程为:使用式(1)对第i年第j项指标的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统一加0.001进行非负化处理,得出标准化结果;然后使用式(2)计算出第i年第j项指标的比重,使用式(3)计算出第j项指标的熵值,使用式(4)计算出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使用式(5)计算出第j项指标的权重;最后将维度下指标的权重相加,得出该维度的权重,详情如表2所示。

(二)数据来源

由于部分数据的滞后性,本文利用2010—2018年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关数据展开研究,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来源真实可靠,保证了研究结果的严肃性。

三、实证分析

(一)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1.两大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笔者使用公式(6)计算出产业发展水平U,并计算出产业增长率,结果如表3所示。

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在2010—2018年均呈上升趋势。从产业水平的增速来看,文化产业的相对起点较低,虽然在2010—2013年的年均增速高于旅游产业,但总体发展水平仍不及旅游产业,2014—2017年增速及水平均低于旅游产业,2017—2018年间增速超过旅游产业。

2.两大产业发展相对优先度

文章通过两产业发展水平的对比,可展现不同产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相对优先度。胡小海[12]、孙剑锋等[13]引入旅游相对优先度模型度量旅游经济相对于文化资源丰裕度的超前发展或滞后发展程度。本文参考范红艳等[1]的研究成果,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相对优先度划分为3种类型:文化产业滞后型(U1U2)。

河南省2010—2018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数值及变化趋势如表4和图1所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多落后于旅游产业,发展类型整体为文化滞后型,说明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支撑力不足,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应采取措施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其中,两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在2011—2013年逐渐减小,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于2013年达到峰值,发展类型由文化滞后型转变为旅游滞后型;2014年,发展类型再次逆转为文化滞后型,自此以后,两大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的逐年变化,较上一年的变化差值没有规律性,并于2016年达到顶峰,即当年文化产业的滞后性最强,2017—2018年有所恢复,差值逐渐变小,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逐渐变强。

3.两大产业各维度发展水平

如表5所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四大维度在研究期间的发展情况有所差异。旅游产业的四大维度中,产业规模维度的平均增长率为6.74%,数值最小,文化产业的四大维度中,产业接待维度的平均增长率为7.85%,数值最小,两大产业其他维度的增长率均在10%以上,且差距不大。

旅游产业在规模水平上高低起伏,是唯一没有直线上升的维度,结合原始数据可发现,在旅游企业中,只有4A级景区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78家一路上升至2018年的178家,优质景区供给增多;旅行社的数量相对变动不大,维持在1 100余家,这与我国旅游产業服务方式的变化有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旅游网站的兴起,游客可通过网站购买旅游服务,旅行社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星级饭店的数量从2014年起呈下降趋势,饭店评星不再作为饭店发展的唯一标准,住宿业向多元化发展;同时,旅游市场管理机制逐渐完善,对不符合标准的旅游企业进行吊销执照、摘星、降级等处理。以上因素均促使旅游企业的数量在这一时期没有上升。而旅游从业人员在2011—2015年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在2015年达到最低值,2016年以后逐渐增多,这得益于2016年以后河南省多地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并落地实施后,旅游产业规模迎来大发展,从业人员数量持续增多,促使产业规模水平急速上升。

文化产业在接待水平上相对落后,结合原始数据发现,博物馆、图书馆的参观人数逐年上升,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共享文化空间,但文化活动中观看表演的人次浮动较大,在演艺产品和旅游活动密切结合的当下,应注重该文化活动的发展,提高其接待水平。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情况分析

1.两大产业耦合协调情况分析

文章使用式(8)计算出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2010—2018年逐年的耦合度C,使用式(9)得出两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T,使用式(10)计算出两产业逐年的耦合协调度D。最终得出如表6所示的2010—2018年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产业发展水平评价、耦合协调度、协调度类型以及如图2所示的走势图。

从耦合协调度总体情况来看,2010—2018年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从0.173 6提升到0.988 2,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且不具有阶段性特征,两大产业协调发展程度逐渐增加,两大产业关联趋于紧密。

从耦合协调度类型来看,类型从严重失调、濒临失调逐渐发展到勉强协调、优质协调,等级趋于优化且提高程度明显。总体上可分为2010—2013年的失调阶段和2014—2018年的协调阶段。2013年之前,两大产业相互作用不强,协调发展效应较弱,随着文旅融合进度加快,两大产业协同效应增强,到2018年,协调度等级已达到最高级别,即优质协调。因耦合协调度既体现产业相互作用程度,又体现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所以随着2018年后两大产业各个指标的持续发展,产业综合发展水平预期将进一步提升。

从耦合协调度的逐年变化情况来看,在总体的上升趋势下,2015年和2016年的耦合度逐年稍有下降,2017年恢复至2015年的耦合度水平,2016年耦合协调度的上升趋势相比与之前年份陡然减缓,2017年恢复至2016年之前的水平。2015年和2016年的耦合度的下降表征了两大产业在以上年份发展的不协调。根据对原始数据的观察,2015年旅游产业规模中的企业数和从业人员数均为研究期间的最低值,而文化产业接待中艺术表演场馆和团体演出观众人次、公共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的数值均达到研究期间的最高值,以上原因使产业发展相互作用程度减弱,对产业耦合度降低有较大影响。2015年,河南省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并由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为促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和融合发展提供指导,对重点发展方向的产品、服务和项目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以上因素对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贡献。同时,原始数据显示,2016年耦合度下降的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在之前年份有发展优势的指标未能维持优势,指标数值大幅下降,成为当年贡献度中的洼地。而与之相反,2016年旅游產业各项指标都较2015年有所提升,并维持了历史年份的发展趋势。以上因素促使2015年和2016年两大产业耦合度的下降。

2.两大产业各维度耦合协调情况分析

文章将影响2010—2018年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的4个维度分别进行分析,各维度的协调度和变化趋势如表7和图3所示。

产业规模、产业产出、产业接待、产业潜力4个维度的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说明在4个维度上两大产业均协调发展,仅2016年产业接待维度的协调度较上年有所下降,其原因如前所述,即艺术表演场馆和团体演出观众人次的大幅下降。经对比,产业产出维度的协调度变化值最大,即旅游收入和文化产业增加值之间协调发展效果最明显,产业规模维度的协调度变化值最小,即旅游企业与从业人员、文化企业与从业人员之间的协调发展效果相对较弱。截至2018年,产业产出维度的协调度最高,即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程度于2018年达到最大值,同时,产业接待维度的协调度最低,即受众数量共同增长的效应相对较弱,需提升受众即消费市场的融合,促进两大产业的共同发展。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产业规模、产出水平、接待规模、经济贡献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结合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2010—2018年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在产业发展水平方面,两大产业均呈上升趋势,整体为文化滞后型,其中2011—2013年差距逐渐减小,2013年由文化滞后型转变为旅游滞后型,随后再次逆转为文化滞后型。结合产业各维度进行分析,在4个维度上两大产业的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受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数量的影响,旅游产业规模未呈直线上升趋势;文化产业在接待水平上相对落后,艺术表演场馆、团体演出观众观看人次浮动较大。

在耦合协调度方面,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协调度类型从严重失调逐渐发展到优质协调,两大产业协调发展程度逐渐增加,文旅融合发展效应明显。在上升的总趋势下,2015年和2016年的耦合度逐年稍有下降,2016年的耦合协调度的上升趋势陡然减缓,表明该年份两大产业发展不协调,相互作用程度较弱。结合产业各维度进行分析,在4个维度上两大产业均协调发展,产业产出的协调度变化值最大,即两大产业的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效果最明显,但产业规模的协调度变化值最小,即两大产业的受众数量共同增长的效应相对较弱。

(二)建议

由河南省2010—2018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可知,河南省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需加强对以下领域的关注,即两大产业的产业接待维度和产业规模维度的协调度以及旅游产业规模和文化产业接待的发展水平。本文据此给出建议,以期促使产业良性互动,提升河南省文旅融合发展水平:一是在旅游产业规模方面,要发挥河南省旅游资源特色优势,提升旅游产业优质供给,以促进旅游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二是在文化产业接待方面,提升文化旅游的内涵,创新文艺演出形式、丰富演出内容,提升博物馆等文化空间的吸引力,推进文化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升文化产业接待能力;三是在产业融合方面,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多形式结合,丰富研学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数字旅游等新业态,并加快转变财政支持方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四是关注产业潜力维度,将互联网和数字化作为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发展“科技+文化+旅游”,提升创新能力,引领行业转型,构建智慧文旅新格局;五是依托河南省“一带一核三山五区”的文化旅游发展布局,推进“郑汴洛黄河文化世界级旅游带”等重点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红艳,薛宝琪.河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4):104-109.

[2] 丛晓男.耦合度模型的形式、性质及在地理学中的若干误用[J].经济地理,2019(4):18-25.

[3] 翁钢民,李凌雁.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与环境响应研究:以京津冀地區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1):59-63.

[4] 张琰飞,朱海英.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2):16-21.

[5] 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经济地理,2016(1):178-185.

[6] 邹泉,夏赞才,李志远.湖南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协同效应测度及融合[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4):99-104.

[7] 贺小荣,史珂珂.河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时空演变研究[J].经济论坛,2019(11):125-135.

[8] 赵俊远.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河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时空演变研究[J].江苏商论,2020(11):42-46.

[9] 喻蕾.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政策意义[J/OL].(2021-04-15)[2021-05-25].http://kns.cnki. net/kcms/detail/43.1126.K.20210415.1309.002.html.

[10] 郑奇洋,年福华,张海萍.基于VRIO修正模型的长三角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1(1):44-49.

[11] 陈国生,彭文武.湖南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效应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荆楚学刊,2015(4):41-48.

[12] 胡小海,黄震方.江苏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及其作用机制[J].江苏社会科学,2017(1):254-259.

[13] 孙剑锋,李世泰,纪晓萌,等.山东省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与优化[J].经济地理,2019(8):207-215.

作者:程雨 杨淑雅 程丽

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考古论文 篇2: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建设途径

摘 要:文旅融合发展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国家建设方针。由政府主导推进的公共服务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建设有两大途径: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转型中融入旅游要素,如将设施空间打造为旅游目的地,研发适合旅游需求的文创产品,拓展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组织策划适合旅游特点的文化活动等;二是旅游公共文化服务中加强文化赋能,包括外部交通、公路服务区、旅游集散中心、内部交通、停车场、旅游交通服务、旅游标识系统、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智慧旅游等方面。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文化服务;旅游公共服务

Ways of the Public Service Construction with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Key words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ourism public services

1 引言

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下简称文旅融合发展)是党和国家重要建设方针。一方面文化融入旅游,提升服务品质,有助于中华优秀文化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旅游融入文化,丰富内容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特别是2018年4月8日,由原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进行职责整合、重组而成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由此带动省、市、县地方政府各级机构的相应调整,标志着从行政体制完成文旅融合发展的组织架构,从而将文旅融合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

文化包括文化产业和文化公共服务(即公共文化服务)两大部分,旅游也包括旅游产业和旅游公共服务两大部分。文旅融合发展就是文化和旅游之间的两两组合发展,具体包括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文化产业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产业融合、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等四种类型的融合发展。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旅游产业,是由市场驱动的产业,拥有利益驱动的内在激励因素,政府主要依托市场、以宏观产业政策进行引导。而公共文化服务、旅游公共服务,市场驱动、利益驱动的特征不明显,需要更多地借助行政力量,由政府来主导发展。因此,當前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由文化产业或者旅游产业驱动的融合发展,主要由市场机制来优化相关资源配置,政府主要做好引导和监管工作;而由公共文化服务或者旅游公共服务驱动的融合发展,应当由政府主导,利用市场手段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换言之,从公共服务视角来看,需要政府主导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和重点,是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的融合、是旅游公共服务与文化的融合。

2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国家政策流变

文旅融合发展,一直是文化和旅游部门及文化与旅游行业的高频词,也是各级政府和文化旅游业界重点关注的领域。中央有关部委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也重点关注文旅融合的公共服务建设问题。

2009年8月,由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1],提出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的重要论断。该意见一方面从产业的角度,要求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文化產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扩大内需。如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实施品牌引领战略等;另一方面,也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提出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将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从而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

2017年2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中央8个部委联合印发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特别重视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公共服务建设问题,明确要求:一是在公共文化领域重点保基本,着力解决广播电视覆盖、民文出版等突出问题;二是在遗产保护领域突出创新,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补齐合理利用这一短板;三是在旅游领域重点改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条件,集中打造新景区,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公共服务建设是该实施方案的重点内容,并提出了到2020年在公共文化服务、遗产保护利用、旅游基础设施等三方面的发展目标。

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3],也提到了文旅融合发展,要求科学利用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旅游,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特别是公共服务提供方面,要求提高城乡公厕管理维护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畅达便捷交通网络;完善集散咨询服务体系,规范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等。

2018年10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中央13个部委联合印发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4],聚焦乡村旅游制约因素,将补齐乡村旅游道路和停车设施建设短板、大力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建设等公共服务问题作为首要的行动方案,并且以文化等资源禀赋为依据,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利用,防止千村一面,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发展。

2019年1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中央18个部委联合印发的《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提出了新时代社会领域公共服务的发展目标和改革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多元化、优质化,促进公共服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这也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领域的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改革重点,既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也要重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19年8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除了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措施、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等多项激励性政策举措之外,也提出了提升入境旅游环境、推动旅游景区提质扩容等公共服务建设,打造一批高品质旅游景区、重点线路和特色旅游目的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出游选择。

从上述陆续出台的一系列国家政策来看,由政府主导推进的公共服务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公共服务的保障质量和保障水平,也从填平补齐式的基本要求逐步上升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品质化水准。

3 途径之一:旅游要素融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转型

公共文化服务具备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设施空间和文化资源。从服务方式上来说,公共文化机构可以在保持原有服务基础上实现拓展延伸,探索与旅游相结合的场景式、体验式的服务;从服务目标上来说,公共文化机构可以借助游客群体,更好地传播自身拥有的优秀文化资源,增强地方特色文化的外部影响力。

3.1 将设施空间打造为旅游目的地

公共文化机构一般都拥有提供公众活动的设施空间,是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场所。旅游目的地,是为游客提供暂时性逗留和休闲参观的场所。通过空间场所的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机构可以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节点,实现由传统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向文旅融合发展的多功能空间场所的转型。

(1)成为研学旅游的重要场所,研学旅游,又称游学、修学旅游、研学旅行,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它是一种学习和教育方式,也是一种阅读方式[5]。公共文化机构作为优秀文化的传播中心,可以结合机构内部的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开发研学课程、组织体验活动、开展课题讨论等方式成为研学旅游的重要场所。

(2)成为城市建设的文化地标,文化地标指的是能够反映一座城市精神气质的地标性建筑物。公共文化机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资源集中地,可以利用外部建筑景观、内部服务空间的外化物和可视符号成为当地城市建设的文化地标。

(3)成为旅游线路设计的景点之一,旅游线路指的是由若干个旅游景点串联组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合理化走向。公共文化机构不仅是一般性文化资源的集中处,更是本区域内特色文化的荟萃之地。公共文化机构可以通过寻求与部分旅行社、旅游门户网站等之间的合作参与当地特色主题旅游路线的制定项目,进而成为旅游路线的重要景点之一。

3.2 研发适合旅游需求的文创产品

公共文化机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创产品设计灵感产生的源泉。面向旅游需求研发的文创产品,本质上就是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进而为产品赋予“活的灵魂”的过程。

(1)挖掘文创产品的旅游功能。公共文化机构研发文旅产品,需要关注游客的购买意愿,生产出适合旅游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优秀的文创产品,通常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实用性体现在产品类型、产品定价、产品用途三个方面,以游客日常生活所需的产品类型为准、以游客所能接受的普遍价位为宜,以游客自留和转赠的用途为重;艺术性体现在具备区域文化特色和基本审美需求两个方面,即文创产品应当蕴含当地文化特色,具有“别无分号”的特点,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美学欣赏性,融合现代美学基本原理,给予游客以美的享受。

(2)提高文创产品的内蕴价值。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文创产品研发不同于普通小商品,应当以优秀文化传承传播为导向。因此,在文化资源选取上要立足于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特色文化,如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地方名人文化等,不斷提高文创产品的内蕴价值含量。

(3)具备创新性思维。目前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文创产品研发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产品大同小异,同质“粗放”。因此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具备创新性思维,跳出实物产品化的束缚,借助科学技术,融合文化资源,研发出适合旅游需求的新型产品,如旅游小游戏、3D全景旅游等,丰富产品类型,让游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

3.3 拓展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每年的旅游人数不断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公众对于旅游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旅游信息不足、旅游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公共文化机构作为信息咨询服务的提供主体之一,可以拓展其原有信息咨询服务范围,为公众及游客提供旅游信息的整合、咨询服务。

(1)增加旅游信息咨询功能,有效提供景区、线路、交通、气象、海洋、安全、医疗急救等信息与服务,与公共文化机构日常咨询服务融为一体。公共文化机构在提供信息服务过程中应该简化信息获取的方式、降低信息获取的门槛,确保公众及游客尽可能在短时间范围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公共文化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联合或单独设置一个专门的旅游信息服务场所,为公众及游客提供多种类型的旅游信息服务。如提供多种类型的旅游信息文献,包括旅游类图书、报刊、相关视频、音频等;搭建专门的旅游信息资源平台,连接各大旅行社、旅游门户网站、旅游论坛等,给予便捷化的检索方式,以最快最有效的手段查找到所需信息;配备专门的信息咨询人员,为公众及游客提供讲解服务,提供准确的旅游信息资源等。旅游信息资源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公共文化机构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时要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尤其是针对交通导览、地方禁忌、饮食特色等方面要尽可能保证信息的精准性,确保公众及游客在旅游前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旅游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建立旅游趣闻分享、经验传递的互动中心。公共文化机构还可以开辟专门的活动区域,定期邀请一批旅游达人、旅游安全知识方面的专家,为公众及游客普及旅游的基础安全知识,搭建一个旅途趣闻分享、经验传递的平台。也可以组织旅游爱好者开展相关活动,丰富服务内容,吸引公众及游客参与。

(3)引导文明旅游理念的形成。旅游信息咨询服务除了帮助公众及游客拥有一个愉悦轻松的旅游体验,还可以引导公众及游客文明旅游理念的形成,提升自身素质。如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文明旅游教育活动,组织学习《中国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开展文明旅游形象的设计、推荐和表彰,引导文明旅游新风尚。

3.4 组织策划适合旅游特点的文化活动

开展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机构提供服务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公共文化机构在组织策划适合旅游特点的文化活动时,可以从遵循旅游行为的一般特点、人才培养和旅游IP打造三个方面予以推进。

(1)旅游具有短暂性、不连续性和交流性强的特点,公共文化机构在策划适合旅游特点的文化活动时要重点关注活动的时长、活动的完整性以及活动的互动性,尽可能保证活动朝着适合游客参与的方向发展。要对相关文化活动的类型、方式、时间等加以规范化,重点关注游客的反应度、参与度等。

(2)公共文化机构,尤其是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都有专门的策展人可以成为策划旅游活动的人才队伍。因此在一个区域内的多个公共文化机构,可以联合组织培养一支专门的人才队伍,聚集一批具有艺术特长、创新思维和表演潜质的人才,成为策划文化旅游活动的中坚力量。

(3)引进旅游IP。公共文化机构引进旅游IP概念的关键在于发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一系列主题系列活动,扩大规模和影响力,形成当地的品牌活动。每个区域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等,公共文化机构拥有地方文献的第一手资料,可以梳理出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从中选取具有一定受众的主题进行活动创作,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进而有效传播地方文化。

4 途径之二:文化赋能,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转型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使旅游的品质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得以广泛传播[6]。实现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优化升级,并非简单否定原有的服务方式,而是通过文化赋能的方式,促进公共服务内涵的提升,加快转型,从而推动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印发的《“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7],提出了加速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二是优化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三是提升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四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五是构建国民旅游休闲网络;六是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七是构筑旅游安全保障网;八是优化旅游公共行政服务;九是推动旅游公共服务走出去。这些任务涵盖了旅游公共服务的所有内容,既有微观又有宏观,既有设施又有服务;既有国内又有国外,全面推进文化赋能难以找到有效着力点。幸运的是,2019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工作,并依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确定了首批71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8]。而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中,设有“公共服务”这一指标,提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各类设施运行有效”要求,占据示范区验收总分的23%。特别是将“公共服务”又进一步细分为可操作的10个二级指标,包括外部交通、公路服务区、旅游集散中心、内部交通、停车场、旅游交通服务、旅游标识系统、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智慧旅游等具体对象。因此,促进旅游公共服务提升的文化赋能,可以从上述的具体层面展开。

4.1 交通点:外部交通、内部交通与旅游交通服务

外部交通是指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所依托的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方式和等级,其空间尺度跨国或跨省,交通方式主要是航空、铁路和高速公路等[9]。内部交通是指游客在景区内的各类公共交通。旅游交通服务是指城市观光交通、旅游专线公交、旅游客运班车等多种交通服务形式。

交通是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且最为枯燥的一部分,文旅融合是提升这一旅游公共服务的重要切入点。

(1)开展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的设计与推荐,可以根据游客的个性化要求,整合各类文化旅游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可选择线路。

(2)对交通工具载体进行文化赋能,可以在交通工具的车厢内外部进行主题文化设计及装饰,营造整体文化氛围。

(3)加强导游的文化素养建设。无论是漫长的、还是短暂的交通旅途,导游是游客第一接触者,是引导游客感知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向导和媒介。传统的、简单的复述性讲解,已经无法满足游客对于文化的深层次了解和体验的需求,因此,应当加强对导游的指导与培训,全面提升文化素养,让导游成为文化的第一传播者与弘扬者。

(4)旅游专线公交和客运班车,其文化路线的设计就是展示城市文化底蕴的方式,应当结合特色线路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发放城市文化宣传册,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4.2 集散地:公路服务区、旅游集散中心与停车场

公路服务区是游客短暂休息的场所,并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如厕所、加油站、商店、餐厅等。旅游集散中心主要是为自助游旅客、短线游客提供便捷旅游服务的公共服务场所,发挥着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综合商业服务的功能。停车场是旅游景区重要设施,提供交通工具的暂时停靠及相关配套服务的场所。

公路服务区、旅游集散中心及停车场,均具有较大的人口密集性和流动性,除了要保障游客出行安全、舒适的最基本公共服务,也是文旅融合的重要站点。在建筑设计上,可以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创新设计理念,避免同质化发展,凸显地方特色。在功能设计上,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基础上,应当尽可能增加地方文化特色产品和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整体环境与质量。在建筑理念上,应当融入生态理念,与环境相协调,与游客流量规模基本持平。

4.3 旅游标识系统

旅游标识系统具有导向、解说、宣传的作用,合格的标识系统本身就是一种风景、一种文化。

(1)在标识设计中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及绿色环保的理念,使无处不在的旅游标识成为地方文化、国家形象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有效载体。

(2)将旅游标识打造成文化品牌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区域旅游影响力。旅游标识设计造型独特,凝聚着艺术感和文化气息,不局限于服务旅游景区,要敢于以品牌LOGO走出去。

4.4 游客服务中心

游客服务中心一般位于景区和重要交通枢纽,提供门票预订、酒店住宿、景区导览等信息咨询服务,设有寄存台、休息室、母婴室、医务室、公共电话亭、取款机等服务设施。

为充分发挥游客服务中心的文化宣传功能,可以适当增加电脑触摸屏和影视设备,循环播放影视资料介绍景区资源、游览线路,全面展示地方特色文化、产品及相关服务等。

4.5 旅游厕所

作为旅游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旅游厕所是一个旅游景区的脸面,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是文化传播的窗口。旅游厕所除了要配备厕纸、洗手液、蹲便器、坐便器等基本配套设施以外,更重要的是体现生态环保、文化包容和文化尊严的理念,承担文化传播功能。原国家旅游局曾于2017年11月,发布《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对“厕所革命”提出了发展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10]。

(1)在建筑上优先采用绿色环保材料,鼓励建设无水生态厕所,杜绝铺张浪费,弘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在在總体设计上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保持与景区环境和谐统一;设有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保证人性化、包容性的如厕环境。

(3)在拓展延伸厕所功能,提供WIFI、阅读、音乐、展览、购物、线路查询、取款、废品回收等服务,打造多功能文旅厕所,发挥文化传播功能。

4.6 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是在旅游信息化基础上,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旅游管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更为广泛的应用,实现旅游资源的高度整合、深度开发,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智能化旅游体验。文化赋能的智慧旅游,成为智慧文旅,更应当突出文化内容,借助技术手段,实现景区内外文化资源的全程导览、个性化推荐、创新文化旅游资源展示方式,为游客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从而有效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5 结语

无论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融入旅游元素,还是在旅游公共服务中加强文化赋能,都是从文旅融合发展的视角,推动着公共服务的创新发展。从旅游公共服务到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建设,文化的切入是转型升级的根本所在,超越了传统旅游,实现了文化的旅游化发展和旅游的高品质发展。

在这一发展路径中,文化可以作为资源,融入红色文化旅游、非遗旅游、古城古镇古村落旅游、文物考古旅游、重大历史事件旅游、工业遗产旅游、历史人物旅游等方面,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供给;文化可以作为服务,融入文化消费、假日和夜间经济,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亮点;文化可以作为活动,打造各类旅游节庆活动,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增长引擎;文化可以作为内容,从公共数字文化到智慧文旅,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文旅融合发展最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1] 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8-09-15].http://www.gov.cn/zwgk/2009-09/15/content_1418269.htm.

[2] 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03].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703/t20170307_840582.html.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9-03-0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3/22/

content_5276447.htm.

[4] 关于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的通知[EB/OL].[2018-10-10].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810/t20181015_916368.html.

[5] 金龙.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研学旅游服务创新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5):123-128.

[6] 雒树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文化更富活力旅游更富魅力[J].社会治理,2019(4):10-11.

[7] 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的通知[EB/OL].[2018-12-27].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703/t20170306_832408.html?keywords=.

[8]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公告[EB/OL].[2019-08-05].http://www.gov.cn/xinwen/2019-09/05/content_5427474.htm.

[9] 吴国清.旅游线路设计[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81.

[10] “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发布将新建改建旅游厕所6.4万座[EB/OL].[2018-11-19].http://www.gov.cn/xinwen/2017-11/19/content_5240902.htm.

作者簡介:金武刚,男,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管理系教授;赵娜,女,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张雨晴,女,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汪岩丹,女,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

作者:金武刚 赵娜 张雨晴 汪岩丹

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考古论文 篇3: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体系已经形成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文物局,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配套规划”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冷志明、文化和旅游部政法司司长张永新、水利部河湖司副司长刘冬顺、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万军、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长辛泸江共同出席,介绍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体系等有关情况。并就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特点、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展、北运河旅游通航情况、如何凸显大运河文物资源特点、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重点考虑、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文化带建设关系、大运河重大项目建设如何吸引社会参与等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有效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确定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2019年7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0年1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指示谋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期间王沪宁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黄坤明、何立峰同志多次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建设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沿线省份,克服疫情影响有力有序推进工作落实。

二、工作的总体情况

根据建设方案,中宣部牵头组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文旅部设立办公室,中宣部宣教局会同发改委、文旅部有关司局共同做好日常工作,工作中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突出整体规划设计,编制完成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四个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建设保护规划,指导沿线省份编制完成分省份规划建议稿。二是突出重点建设区带动,发挥重点建设区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三是突出重大项目引领,重点安排2020年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前协调指导地方上报16个标志性项目,分别给予资金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做好各项工作。一要加强组织协调,尽快印发建设实施方案,并抓好贯彻落实。完成建设保护规划,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二要加强规划设计,突出项目谋划储备,做好与“十四五”规划衔接,确保尽快完成规划,推进重点建设区先行完成,其他相关省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三要加强督促检查,明确时间、进度、资源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加大督查力度,狠抓落实,有效推进工作开展。

配套规划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体系形成

為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文物局、水利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分别编制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四个专项规划,指导沿线8省市编制了8个地方专项规划,目前4个专项规划和8个地方实施规划已全部正式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四梁八柱”的规划体系已经形成,也意味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其中,四个专项规划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各专项领域工作的全局性、支撑性指引。

一是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灵魂,明确了大运河文化遗产全面系统保护的目标,坚持以文化和生态保护为引领,着力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建设,提出了强化文化遗产依法保护、加大文物监督管理力度、改善文物保存保护状况、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增强遗产传承弘扬能力、加强国际国内宣传推广等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二是以河道水系治理管护为支撑,明确了大运河主要河段实现有水,适宜河段实现旅游通航的目标,确定了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各河段河道管护重点,提出了改善水系资源条件、完善防护排涝保障功能、促进岸线保护和服务提升、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航运绿色发展、完善河道水系管护机制等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三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为保障,明确了大运河沿线生态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改善目标,将用水总量、水环境质量等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了强化生态空间保护与用途管制、建设绿色生态廊道、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强化流域水污染防治、积极防范环境污染风险、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等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四是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关键,明确了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将国家文化公园展示、资源开发、品牌标识等作为重点,提出了推出文化艺术精品力作、推进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培育文旅融合精品线路和系列品牌、促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单个地方实施规划是各地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具体实施依据,既遵循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基本要求,对规划纲要、建设方案和四个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又立足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点,明确了各地的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建设目标、主要任务。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凝练和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推动系统性遗产保护,谋划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共建共治共享。

多措并举解决京杭大运河全线有水问题

实现京杭大运河河道有水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支撑,水利部高度重视,在编制完成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保护规划基础上,目前正在深入研究大运河实现有水的方案。京杭大运河的现状是,黄河以南段常年有水;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目前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的沧州城区段和天津西青城区段基本常年有水。南运河的其他河段,小运河目前基本处于干涸状态。

针对现状,基本思路是统筹本地水、城镇再生水、南水北调和引黄等工程调水,着力解决京杭大运河水源问题。同时多措并举,改善大运河水资源条件。一是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强化大运河沿线地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二是远近结合,推动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健全水资源优化调度配置体系。三是加快沿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具体措施分两步考虑,近期,通过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为运河调水、引黄补水等途径,补充南运河河北段、小运河等河段的生态取水。远期,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解决南运河河北段小运河的有水问题。

保护优先 强化传承 严格管控保护区景观风貌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保护优先的原则,也是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体要求,规划提出开展资源调查、提升保护层级、推动保护立法、落实属地责任、强化规划体系等一系列保护要求,明确全面强化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能力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任务,并根据大运河遗产类型丰富多彩的特点,如水工遗存、革命文物、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等,提出了分级分类保护利用措施。二是规划强化传承,提出了以水工遗存等重要大运河文物等各类文化遗产为主体,要构建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通过实施重要文物的保护修缮、展示和环境整治项目,建立一批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专题博物馆,并通过国家遗产线路串联六大文化高地,打造代表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店,实现遗产保护、文化教育、观光、休闲娱乐、科研攻关的有机结合。三是规划强调不仅仅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好,还要与大运河沿线特色景观风貌保护相结合,切实维护遗产本体的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规划里提出,要将大运河周边景观风貌作为保护对象,纳入保护范围,明确各地在保护区划内对景观风貌管控提出严格要求,细化相关开发建设活动的分类管理规定,并加强监管,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管控、整治。

努力打造山青水秀绿色宜居美丽大运河

生态环境是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重要基础,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大运河文化带主轴为重点,着力推进生态功能系统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把大运河打造成山青水秀绿色宜居的美丽运河,规划设置了强化生态空间保护和用途管制,建设绿色廊道、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强化流域水污染防治,以及防范环境风险、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其中,在强化生态空间保护和用途管制方面,针对大运河有水河段两岸一公里滨河生态空间、两公里以内的核心监控区实施差异化的保护管理政策,引导大运河沿线的城市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推动形成區域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在维护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系统性方面,明确了推进滨河生态屏障、滨水生态空间、公共绿地和景观廊道建设以及开展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等任务,整体推进大运河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在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方面,规划覆盖了林草、河湖、湿地等生态系统和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预防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与环境风险防范,此外规划立足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需要,将强化源头预防、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评估与管理、加强生态环境执法机制与能力建设等,作为下一步大运河文化带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方向。

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内在要求,中办、国办大运河文化保护利用传承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等方面都特别强调要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区性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据统计,大运河沿线水工遗产、运河故道、古城古镇等有1200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00余项,这些是大运河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是大运河文化的独特标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深厚根基。要充分发挥旅游对大运河文化的传播推广作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是沿线八省市文化产业位居全国前列,日益成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以融合发展为导向进一步促进大运河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叠加、优势互补,有利于提升大运河旅游独特内涵,彰显大运河独特魅力,使文化繁荣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有利于促进沿线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组成,全长近3200公里,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沿线交通路网密集,产业体系完备,各类资源丰富。以文化和旅游融合为抓手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将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形成更加有效的区域联动发展机制,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实现区域创新融合、协调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

推动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根据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在着力推进江苏重点建设区率先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推动加快各项任务落地。工作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了一个工作机制。经国务院同意成立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纳入联席会议机制一体统筹推进。

二是谋划了一批重大项目。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编制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方案,围绕“馆”“址”“园”“岸”“遗”“段”“品”“神”等八个方面谋划了一批重点项目,并区分国家级和省级,安排了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适当补助。

三是保护文化遗产。会同国家文物局推动浙江省率先推进大运河立法进程,起草形成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并指导山东省启动大运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委托江苏省建设省级大运河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平台,目前已完成沿线6个城市遗产监测预警平台运行情况的调研。

四是推动通水通航。建立了由水利部、交通运输部、河北省共同牵头的工作专班,专题研究推进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实现全线有水和适宜河段旅游通航问题,目前通惠河、北运河等主要河段已基本实现有水,并正在积极推动北运河综合治理和旅游通航。

五是强化空间管制。由自然资源部牵头指导沿线各省市专门研究生态空间管控的具体措施,天津市率先制定实施了大运河天津段核心监控区空间管控细则,沿线其他省市参照制定相关的管控措施。

六是创作文艺作品。会同中宣部、文旅部、广电总局开展大运河专题文艺作品创作和申报工作。目前各地已创作完成作品318件,正在创作232件,计划创作148件。

综合施策 逐步实现北运河全线旅游通航

目前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南段现状是通航的,除了江南运河浙江段外,其他都已经达到二级、三级航道的标准。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南运河、小运河由于水资源短缺,近期无法实现旅游通航。北运河部分河段具备优先实现旅游通航条件。

关于北运河旅游通航安排。按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规划利用纲要和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规划安排,近期要实现北运河分段旅游通航,远期争取实现全线旅游通航。目前按照省部际联席会议的要求,水利部、交通运输部正会同京津冀三省市抓紧研究制定北运河旅游通航总体方案,目前已经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关于北运河旅游通航存在的突出困難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跨河沿河建筑碍航问题,使得目前现状的北运河只能满足分段旅游通航要求,不能满足全线旅游通航要求。据初步统计,北运河干流现有跨河铁路、公路桥约66座,其中38座属于碍航建筑物,有拦河闸坝水工建筑物14座,除了新北关闸是船闸以外,其他的13座都没有预留通航设施。第二个方面,北运河的水资源量及其季节性分布现状,难以满足北运河全线通航水量的需求,航运水源仍然呈现紧缺状态。

关于实现北运河旅游通航的基本思路。按照生态安全、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段施策的基本原则,通过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和沿线水利工程联合调度,满足旅游通航水量需求。通过合理确定旅游通航标准,开展航道、河道综合整治,改造碍航桥梁、闸坝,建设旅游通航基础设施等综合措施,逐步实现北运河全线旅游通航的目标。

提升大运河文化遗产宣传和利用水平

为了全面落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总体工作要求,将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大运河文化遗产展示水平。通过建设统一规范的大运河文化遗产标识展示系统,切实提高现场展示水平,建设好一批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形成大运河专题博物馆体系,推进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全面提升传承利用水平。

二是开展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专题宣传。充分发挥扬州、杭州等大运河沿线关键节点城市的平台作用,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博物馆日、世界水日和重要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保护理念管理要求宣传推广活动。同时积极推动和大运河遗产有关的出版物,包括音像制品的研发推广,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进教材、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

三是加强大运河相关文物对外交流合作。将继续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合作,推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专业机构和国际遗产组织联合开展大运河等活态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保护行动,研究传播大运河遗产保护所体现出来的中国经验、中国精神和中国故事。同时,鼓励推动国内外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开展深度交流,推进一批高水平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国际合作项目,并将充分发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华设立的二级机构作用,开展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专题培训等作用,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设壮大。

加强资源转化、产业带动、服务提升和艺术弘扬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办国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于近日印发实施。规划共8章18节,着力体现两办纲要关于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建设的总体部署,紧扣资源融合、产业融合、服务融合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是落实纲要的一个重要专项规划,也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对于推进“十四五”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制定规划时重点把握了三个方面要求:一是主要思路、重点任务与纲要保持一致,突出了纲要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要求。二是注重体现近两年各地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成功经验和有效路径。三是统筹考虑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关于文旅融合的具体要求融入规划思路、布局、任务和举措。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主题展示、资源开发、品牌标识等作为重点予以体现,将一系列标志性项目纳入规划,确保规划上下衔接,并且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可操作性。

规划提出,推进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大运河沿线文化和旅游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融合,不断提高沿线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资源转化。大运河沿线资源富集,文化遗产形态多样,价值深厚,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规划提出,在有效保护各类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推进文物、非物质文化活化利用,促进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结合沿线实际强调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发展沿区旅行、博物馆旅游等,鼓励开发文博创意产品,打造非遗主题精品线路,在沿线建设集传承、体验、旅游功能于一体的非遗传承体验设施,推进大运河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乡村旅游、全域旅游相结合,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

二是加强产业带动。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新业态、新产品,产业融合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规划提出,加强对沿线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推动建立多层次的产业协作机制,推动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旅游演艺、特色民宿等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数字文旅新型业态,丰富体现大运河文化的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同步提升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业态要素水平和服务品质,打造运河城市、运河产品、运河节庆等品牌体系。

三是加强服务提升。服务融合是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保障。规划提出,统筹推进大运河沿线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提质升级、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营造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新空间。结合“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有关考虑,强调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沿线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功能,开展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文化中心功能融合试点,沿线交通枢纽建设一批游客服务中心、集散中心,推进数字文化智慧旅游项目。

四是加强艺术弘扬。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对于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具有引领作用。规划提出,要围绕讲好大运河故事,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艺术资源,鼓励开展舞台艺术、影视剧、纪录片、网络文艺等创作推出一批展現大运河文化的优秀文艺作品,发挥旅游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传播推广作用,促进文艺和旅游融合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同推进规划实施,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对重点任务重点项目进行跟踪评估,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有序推进试点和示范工作,努力形成部省合作、部门联动,共商共建的良好局面,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努力做出积极贡献。

统筹推进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智慧结晶,如何理解大运河生态保护修复与文化带建设的关系十分重要。首先是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这是必须统筹推进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支撑。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需要有先进的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化的引领来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于如何统筹推进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和大运河文化建设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生态环境保护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空间上是统筹控制的。规划将文化保护对象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明确提出严格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河段和遗产点的空间形态,将大运河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严格控制大运河沿线地区景区景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以及特色小镇等周边的生态空间占用。

第二,大力弘扬生态文化。规划要求,挖掘提炼展示大运河沿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理念和智慧,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推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体验和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动员全社会各界积极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第三,积极推进生态和文化交融。规划提出,以历史文脉、地域文化、生态休闲为内涵,推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自然公园的功能多元化、景观生态化建设,以大运河现有的水道为骨架,打造滨海沿线绿道,增设大运河历史文化价值展示设施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体验设施,构建连续贯通的生态休闲景观长廊。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大运河项目建设

大运河的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沿线涉及到很多省(区、市),实际建设内容很广泛,建设任务也很重,所以大运河的建设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比如,各地在谋划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的时候,都谋划了非常多的项目,都希望预算内投资给予支持。但是,预算内投资的量是有限的,所以支持的时候明确了一个原则,就是要重点支持标志性工程,其他的有些由省里支持,有些主要靠社会力量参与。从这个角度考虑,各个项目特点不一、重点不同,都是很好的项目,却苦于缺少资金,而很多金融机构、基金等正愁找不到好项目。相关部门准备多做一些这方面工作,通过搭建一些平台把不同方面需求聚集起来,大家进行对接,共同推进项目建设。

同时,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一些项目有很好的回报,除了有公益性的一面,还是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对于这样的一些项目可以通过地方债、企业债等方式想办法筹措一些资金。当然,这些建设项目都要符合中央顶层设计的要求。

作者:唐仁敏

上一篇:药剂科半年工作总结大全下一篇:水利纪检监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