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从小学开始,语文就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基础课。语文是一门社会人文学科,学习语文的内容非常广泛。阅读教育对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小学阅读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正确阅读方法,鼓励小学生阅读,培养自主阅读和学习能力,促进小学语文整体教育质量提升。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1:

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从小学开始,语文就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语文是一门社会人文学科,学习语文的内容非常广泛。阅读教育对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使小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正确阅读方法,促进小学生的阅读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时期,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进行语文教育的重要媒介。因此,如何进行更优质的阅读教育,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育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成为了小学教师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经过一定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阅读量高的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学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重视阅读教学,有效提高语文教育的整体素质。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首先,它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上有更多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小学低年级以故事为主的阅读教育,高年级更多的是生活化的叙事性文章。有了这些资源,学生将对语言学习产生更大的热情。其次,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表达思想、记录生活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在不显眼的情况下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有效提高写作能力。最后,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在掌握新汉字和新词汇的基础上的理解能力。加强阅读理解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单词,还可以提高对丰富阅读材料的理解,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1) 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内容选择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教师要为学生选择尽可能有趣、富有想象力的故事,从而提高学生参与阅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语文老师可能会同时考虑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情感形成,向学生推荐更多富有哲理和趣味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陶醉在各种故事中。也有对作为人类的先验理解。例如,《农夫与蛇》 《皇帝的新装》 《精卫填海》 等。在本课程中,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

(2) 师生同读

即使读同一篇文章,分析同一个故事,不同年龄段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想法。因此,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教师应与学生同步阅读相同的阅读内容,加强师生互动,深化教学效果。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更注重文章的有趣内容,教师更注重文章的情感表达和表现技巧。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与学生同步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更多,更有效地学习阅读。例如,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最初接触到更多的古典散文。以朱自清老师《春》的阅读教学为例,学生第一次阅读时可能没有把握重点。他们认为文章的描述优美而精巧,但他们知道某些微妙之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提取文章亮点,分析一般修辞技巧,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略读。

(3)开展课外阅读

由于课内设置的内容不足以支撑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以加强学生情感认知、增加学生知识记忆力为基本方向,深化阅读成果,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4)通過阅读活动提高阅读利用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帮助他们学会运用阅读知识。让小学生在日常阅读中积累好词、句、名言,以笔记的形式相互参考,分享阅读中的精彩故事。教师还可以组织小学生参加阅读比赛,比赛形式可以是故事会或手写报刊。通过阅读活动,学生培养阅读信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在活动中展示阅读技巧,通过阅读活动,小学生可以培养对阅读的热爱。

结语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创新,设计多种阅读教学方法,运用情境、问题、互动等形式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用有效的阅读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素质。高质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可以提高语文教育的整体素质。素质教育是现代小学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现代小学生已不再适应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了更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有必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内容。在一定的教育阶段,教师应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有效地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合理选择语文阅读的内容,开展师生同步阅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彩虹.刘家义.王家友.谭俊杰.万莉莉.张惠春.石丽丽.王静.等.如何运用非智力因素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J].学园:教育科研,0000(23):134-135.

[2]魏小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5(10):254.

[3]王明强.李丽丽.刘佳佳.魏佳琪.王佳倩.李小英.刘晓宇.李晓艺.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2):53-55.

[4]徐丹丹.立足课内,拓展课外——群文阅读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构建[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6):86.

[5]牟继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05):57.

[6]黄月香.田佳琪.吴艳杰.王海宇.王慧云.吴海燕.张贵瑜.郑佳佳.曾家佳.赵佳佳.董薇薇.等.构建三位一体,绽放阅读魅力——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6):23-24.

作者:周文凤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2:

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从小学开始,语文就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基础课。语文是一门社会人文学科,学习语文的内容非常广泛。阅读教育对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小学阅读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正确阅读方法,鼓励小学生阅读,培养自主阅读和学习能力,促进小学语文整体教育质量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引言

在小学阶段,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媒介。因此,更高层次的阅读教学方法,以及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师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考虑的重点问题。通过一定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大量阅读的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学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重视阅读教学的效果,提升教整体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让学生对语言学习有更多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小学低年级阅读教育以讲故事为主,小学低年级阅读教育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神话、成语、名人。在小学高年级,更注重栩栩如生的叙事性文章。有了这些材料,学生将对语言学习产生更大的热情。其次,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是学生对思想进行表达、对生活进行记录的主要方式。学生只有完成了大量的阅读,才能获得更多的写作能力。通过加强阅读教育,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更多的单词,还可以提高对丰富阅读材料的理解,从而提高综合语文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在课文阅读课程中,教师必须反映学生的主动性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因此,有必要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阅读,在课文的学习中形成独立的理解,从自己的角度思考课文的意义。仅靠提问并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自己理解并找到答案。此时,学生处于价值形成阶段,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三、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1通过多媒体整合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学生活泼好动,如果老师让他们在教室里坐40分钟看书或PPT中的课文,学生肯定会感到厌烦,很快就会对一些有趣的事情产生兴趣,如看窗外或其他地方。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改进阅读教育,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时,可以播放视频或者图片,结合就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开展情境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创造特定的语境学习,让学生感受文章表达的意境。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教学中,要配合文章的内容,用图片、声音、动画等来展示文章的知识。当学生进入学习的语境时,会让他们产生共鸣,深深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心理感受,对文章产生深刻的印象,对文章的理解也会引起强烈的兴趣。

3通过阅读活动,提升阅读的运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还要帮助他们学会运用阅读知识。语文教师组织小学生开展阅读主题活动,积累小学生日常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名人名言,以笔记的形式相互参考,以语言形式阅读分享精彩故事。教师也可以组织小学生参加阅读比赛,可以通过讲故事或手写报纸的形式进行。阅读活动培养阅读信心,提高语言能力,灵活运用阅读积累的知识进行写作。小学生在活动中展示阅读技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发现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通过阅读活动,小学生可以培养对阅读的热爱。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按照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阅读教育的发展,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和引导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学习活动。确保阅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为提高语文整体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丹丹.立足课内,拓展课外——群文阅读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构建[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6):86.

[2]牟继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05):57.

[3]黄月香.构建三位一体,绽放阅读魅力——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6):23-24.

[4]杜秀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18(04):56.

[5]李艳华.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9(02):55.

[6]魏小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5(10):254.

[7]张彩虹.如何运用非智力因素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J].學园:教育科研,0000(23):134-135.

[8]魏小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5(10):254.

[9]张宇.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95.

作者:陈绍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3:

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科素养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任务,当下的小学生处在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可获得的信息多而杂,通过语文阅读能够在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将语文学习和生活体验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语文教与学的质量。本文提出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够有助于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关键词】语文阅读;小学生;教学质量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要求学生能够积累生字词、了解基本的词句使用艺术、对节本篇章结构和句段作用进行基本分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建立和作者的情感共鸣,能够进行基本的价值思考,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锻炼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打开语文学习的广阔世界,在阅读中去获得积极的语文学习体验,做学习的主人,改变被动学习的不良问题。

一、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鉴于小学生正处在智力和思维开发的关键时期,而语文又是需要学生敢于表达、勤于交流的学习科目,阅读学习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认识语文学科的广博性和灵活性,不是生硬地根据课本按部就班地接受灌输,启发小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建构。

从教师教学方面考虑,重视阅读教学是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因为阅读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方法形式多种多样,教师不断阅读教学设计也是职业素养提升的过程,能够以更宏观的视野开展语文综合教学。

结合小学语文培养的模式来看,突出阅读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能够优化教学体系,突出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和综合性,通过整合阅读中的各方面的知识教学,从而贯彻好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几点尝试

(一)渗透阅读方法教學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阅读学习需要积累和综合应用双方面的把控,做好阅读方法教学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目标的理解、阅读任务的消解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方面都有所裨益,指导小学生从小就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一个坚实的阅读学习根基,有益于终身学习。第一,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教给学生圈点勾画的技巧,在读书笔记中做好阅读的基本字词积累,学会使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对重点阅读信息有敏感的把握,慢慢学会自主学习;第二,读写贯通学习。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语文综合运用学习部分,要将读写教学有机融合起来,把握单段单篇、单元模块、课外名著中的主题线索,从而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将阅读输入转化为写作输出;第三,群文关联阅读。教师要拓展课外阅读材料,从相关作者、关联背景、主题价值等多方面进行延伸,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厚度和广度,比如在进行杜甫的诗词学习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思想观念,要搜集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带学生品读作者的心路历程。

(二)丰富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能够寓教于乐,适应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阅读课上,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分角色、分段落朗读来使学生建立更直接的感性认识,在古诗词的阅读学习中,要多找同学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展示,强化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要多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有形展示,通过音频、图片等让学生将阅读文字和阅读场景联系起来,使学生进行立体化的阅读感知,比如在季节写景文章阅读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视频展现各地的四季风光,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式阅读体验。现代网络环境中学生能够方便地进行信息搜集,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阅读学习给学生布置课下搜集拓展的任务,比如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搜集革命故事、国家科技成就等,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提高历史思维和家国情怀。

(三)鼓励学生开展开放灵活的阅读学习

阅读是无边无界的学习空间,无论是基础的字词句段学习,还是阅读的结构逻辑学习和情感价值学习,都需要学生进行主动地开放灵活思考才能加深阅读印象,开放式的阅读环境能够保护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开放式的阅读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结合当下的大政方针、文化环境等进行相关拓展,引导学生开展多方面的阅读思考。在叙事性文章学习时,通过开展续编、改写和情境演绎等阅读相关活动鼓励小学生进行二次创作,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又比如在涉及到多个主体的议论文阅读学习时,教师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开展评价,增强小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结束语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将终身受益。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更需要重视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引,才能为学生阅读学习效率的提升、语文学习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通过渗透阅读方法教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丰富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开展开放灵活的阅读学习等方法给学生创建一个广阔的阅读学习天地,促使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学习节奏,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修养、全面发展、积极成长。

参考文献:

[1]武鸿雁.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分析[J].文教资料,2019(18):60-61.

作者:高群

上一篇:社会实践个人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农村山区有线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