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栽培技术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该文从品种与地块选择、苗床准备、播种育苗、定植、肥水管理、果实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番茄;品种选择;苗床准备;播种育苗;定植;栽培1茬口安排[1]早春栽培11月上旬播种,2月上旬定植,4月上市。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番茄栽培技术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番茄栽培技术论文 篇1:

武山县秋延茬大棚番茄栽培技术

摘要: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搭棚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武山县秋延茬大棚番茄栽培技术。

关键词:番茄;秋延茬;塑料大棚;沼肥;栽培技术;武山县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0.06.024

番茄是世界第二大蔬菜,也是设施栽培的主栽蔬菜之一[1 - 5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山地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海拔1 365~3 120 m,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是甘肃省重點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蔬菜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发展相当迅速,番茄作为武山县保护地种植的主要蔬菜之一,常年种植面积800 hm2左右[6 ]。目前农村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1.5万余座、发酵罐        1 600 m3、大型沼气站1处,在用沼气池占17%,年沼肥产量达2.1万m3,秋延茬大棚番茄施用沼肥栽培技术是当地蔬菜生产主推的一项农业新技术,该栽培技术特别适于海拔1 300~1 500 m区域沼气使用村进行无公害蔬菜种植,且种植的蔬菜产品口感佳、品质优,产值达12.75万元/hm2。现将该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

前茬选早春茬甘蓝或花椰菜,5月底早春茬甘蓝或花椰菜结束后及时整地,于7月初定植番茄。

2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性强、优质、高产、耐储运的番茄品种,如金冠28、三花、西蔬20-1、多乐世佳等。

3   培育壮苗

3.1   育苗时间

秋延茬番茄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育苗。

3.2   种子处理

番茄种子播前用1 g/kg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 min,捞出清水冲洗干净,风干后播种。

3.3   营养土配制

选用肥沃、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园土,加入20%~30%发酵腐熟沼渣,过筛后混匀作为育苗基质,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 g/m3消毒(将多菌灵与基质混匀后用塑料棚膜覆盖闷2~13 d,装入营养钵备用)。提前清除育苗棚内杂草及前茬作物残枝烂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育苗棚内地表喷洒消毒。

3.4   播种

选用10 cm×10 cm的营养钵育苗,在营养钵内装入占容积2/3的基质,浇足水,待水下渗完后播种,每钵播1粒种子,上覆基质1 cm后覆膜。

3.5   搭建拱棚

播种后在苗床上搭建拱棚。育苗棚应采用“两网一膜”覆盖,即棚上加盖塑料棚膜防雨、棚膜上遮盖遮阳网,通风口加装防虫网以防害虫迁入。

3.5   苗期管理

苗期气温较高,要在出苗前保证育苗基质保持足够水分。幼苗大部分出土后撤去地膜并适当降温,以防幼苗徒长。出苗时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 ℃,夜间温度保持在24 ℃。出苗后及时降低温度,白天温度保持在20~24 ℃,夜间温度保持在10~15 ℃。出苗后可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喷施防治蚜虫和白粉虱,预防病毒病发生。番茄苗期土壤水分以60%~90%为佳,灌溉时应注意将水灌在苗床上,使水分渗入营养钵。定植前7 d炼苗,严格控制浇水,白天温度控制在22~26 ℃,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 ℃。

3.6   壮苗标准

壮苗标准为株高20 cm左右,茎粗0.4~0.6 cm,5~6片叶,植株矮壮,无病害。苗龄30~40 d。

4   搭棚整地施肥

定植前清洁田园,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株烂叶、病虫残体。结合整地基施腐熟沼肥75 000 kg/hm2、三元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450 kg/hm2、硫酸钾600 kg/hm2,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地面进行土壤消毒。然后精细整地,按垄宽80 cm、垄沟宽40 cm、垄高20 cm起垄。按确定好的塑料大棚结构参数(高度、宽度、长度等)搭建好大棚骨架,然后覆盖棚膜。

5   定植

秋延茬番茄一般在6月底至7月中旬定植。最好选阴天或傍晚定植,并及时浇水,以利缓苗。番茄品种不同,定植密度也不同,一般以37 500~45 000株/hm2为宜,即在垄上按行距50 cm、株距35~50 cm开深5~6 cm的双行定植穴定植。定植时移栽苗要浇透水。定植深度以不埋到移栽苗子叶为准,定植完后马上浇水,将水浇到移栽苗根部,使移栽苗根系与土壤很好结合。

6   田间管理

6.1   植株调整

定植后要做好幼苗遮阳防晒、通风降温工作,适时整枝、打杈、绑蔓。一般采用单秆整枝,当第1侧枝长至5~10 cm时整枝打杈,每隔5 d左右整枝打杈1次。当花蕾开花时,将侧芽全部摘除,利于养分集中供应;中后期下部果实基本定型并开始转色时,要逐步剪去下部老叶、病叶。每株可留4~5穗果,但须在最后1穗果坐果后及时打顶摘心,以防植株徒长。

6.2   温度管理

7 — 8月份气温高、湿度大,可采取加盖遮阳网、调控通风口大小和延长通风时间等措施降温,白天温度控制在30 ℃以下,夜间控制在25 ℃左右。9月份气温降低,要通过适时调节通风口大小、及时扣棚膜等措施,使夜间温度控制在15~18 ℃,昼夜温差控制在12~14 ℃。

6.3   水肥管理

番茄定植后以促为主不蹲苗,浇水宜在早晚进行,避免中午浇水。定植至坐果前要控制浇水。第1穗果核桃大小时追第1次肥,结合浇水追施尿素225 kg/hm2、硫酸钾300 kg/hm2;第2穗果开始膨大时追第2次肥,结合浇水追施尿素300 kg/hm2、硫酸钾375 kg/hm2;第3穗果开始膨大、第4穗果坐果后进行第3次追肥,结合浇水追施腐熟沼渣沼液沼液肥75 000 kg/hm2、尿素22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9月底至10月份,浇水在早上进行,浇水后放风排湿。

7   病虫害防治

因使用沼肥栽培,秋延茬大棚番茄相对病害较轻。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白粉虱、斑潜蝇等。严格按无公害蔬菜种植标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7.1   病害防治

晚疫病发生时可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田间喷雾防治,间隔7 d喷1次,连喷3~4次;也可在夜间用45%百菌清烟雾剂3 750 g/hm2分放75~90处点燃杀菌,或用5%百菌清粉尘剂15 kg/hm2每隔7 d喷洒1次,连喷2~3次。灰霉病发生时用6.5%万霉灵粉尘15 kg/hm2,或5%百菌清粉尘剂15 kg/hm2每隔7 d喷1次,连喷3~4次;也可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1 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武夷霉素水剂1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3 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田间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叶霉病发生时可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1 2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田间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7.2   虫害防治

白粉虱发生时可选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000~15 000倍液对叶面喷施,还可以在夜晚放杀虫烟雾剂熏蒸。斑潜蝇、蚜虫发生时可选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2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等田间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也可用规格为10 cm×20 cm的黄色粘虫板按450~600片/hm2的布设密度悬挂在番茄植株行间或株间进行黄板诱杀,黄板应高出植株顶部25~30 cm。

8   收获

番茄果实成熟时要及时采收。长途运输番茄应在1/3果面着色时采收,供应本地市场番茄应在2/3果面着色时采收。粉色果适当早收。

参考文獻:

[1] 胡志峰,邵景成,张  莉.  番茄抗TYLCV新品系2019113选育[J].  甘肃农业科技,2019(11):12-14.

[2] 赵国宁,孙丽娜,严焕兰,等.  凉州区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引种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7(6):3-7.

[3] 戚瑞生.  临夏州日光温室无公害番茄水肥菌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J].  甘肃农业科技,2017(5):75-80.

[4] 樊红卫,李金霞,赵明强.  4个番茄新品种在玉门市双拱双膜示范区的引种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6(5):41-43.

[5] 宁虎学,刘   佳,王玉忠.  凉州区日光温室番茄安全生产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15(11):83-85.

[6] 汪东晖,张顺林,张军军.  武山县日光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06(11):32-33.

(本文责编:郑立龙)

作者:汪东晖

番茄栽培技术论文 篇2:

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

摘 要:该文从品种与地块选择、苗床准备、播种育苗、定植、肥水管理、果实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番茄;品种选择;苗床准备;播种育苗;定植;栽培

1 茬口安排[1]

早春栽培11月上旬播种,2月上旬定植,4月上市。秋冬栽培8月上旬播种,9月中旬定植,11月上市。冬春栽培9月上旬播种,11月上、中旬定植,3月上旬上市。

2 品种选择[2-3]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冬春栽培、秋冬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的品种,如优异、东圣精选808、欧盾、普罗旺斯。

3 温室的前期准备[4]

3.1 清洁温室 清除前茬蔬菜的残枝败叶及病虫残体,拿出温室外深埋或烧毁。

3.2 温室消毒 用5%菌毒清100~150倍液喷温室内各表面一遍。盖好膜,密闭温室,高温闷棚7~10d,达到升高地温,杀灭病虫,熟化土壤的作用。

3.3 设防虫网阻虫 在棚室通风口用20~30目尼龙网纱密封,阻止害虫迁入。

4 播种育苗[5-6]

4.1 苗床准备 每667m2需播种苗床20~30m2、分苗床50m2,在日光温室内建苗床,苗床为平畦,畦宽1.2m,长6m。营养土配制:按4份充分腐熟有机肥料加6份无病田园土,每1m3再加入三元复合肥1kg,敌百虫、恶毒灵各80g,充分混合均匀。苗床上搭上拱棚。

4.2 浸种 低温期育苗采用温汤浸种即种子先用冷水浸种10min,再加入开水,使温度升高到55~60℃维持10~15min,后降至30℃维持4~5h,搓洗净种子。注意器皿必须干净,高温期育苗为防病毒病可用磷酸三钠浸种,即先用清水浸种3~4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min,捞出洗净。

4.3 催芽 将种子与其体积2倍的洁净湿润沙子混匀,放于碗内,上盖洁净湿毛巾,在25~30℃条件下催芽2~3d,8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期间注意保湿、透气、补水、翻沙。

4.4 播种 每667m2需种子20~30g,选晴天播种。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水下渗后,均匀撒播。播后覆盖营养土1.0cm。每1m2苗床再用50%多菌灵8g,拌细土均匀薄撒于床面,防治苗期病害。床面铺地膜(打孔)保温、保湿,50%露尖时撤膜。

4.5 播种后管理

4.5.1 出苗期管理 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2~18℃促进出苗整齐,种子拱土时为防“带帽”可撒一层0.2~0.3cm细土。

4.5.2 齐苗后管理 2片叶子刚展开时,下胚轴最易伸长,为防止徒长,白天温度降到18~22℃,夜间控制在12~13℃,应尽量降低夜间温度。土温较高的条件下有利于根系发育。第一片真叶展开后,白天气温保持在25~28℃,夜间控制在13~15℃,土壤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使子叶和真叶肥大,有利于产生成花激素,为花芽分化打下基础。一般温度升高到28℃开始通风,降到16~17℃闭风。注意清洁薄膜增强光照,要多通风降湿防病,一般不浇水,若干旱浇透水,忌小水勤浇。

4.5.3 分苗 播后25d左右,苗2叶1心时进行分苗。耙平畦面,按10cm×10cm行株距开沟分苗,使幼苗横竖成行,便于定植时起苗。结合防病用500倍75%百菌清或500倍80%代森锰锌喷雾。

4.5.4 分苗后管理 分苗后控制白天温度在25~28℃,夜间温度在15~20℃,以促进缓苗,缓苗后白天降到23~25℃,夜间15℃左右,促进花芽分化。不控水,干旱时选晴天上午浇水,同时放风降湿,忌小水勤浇。

4.5.5 炼苗 定植前一周控水、降温,增强秧苗抗逆性。夜温最低可降到7~8℃,加大昼夜温差。

4.5.6 壮苗标准 苗高15~20cm,茎粗0.5cm以上,有8~9片真叶展开,叶片肥厚,大叶背及茎基紫色,节长适宜而均匀,茎上下粗细一致,植株呈长方形,70%显蕾,根系发达洁白,无病虫害。

5 定植前准备[7]

定植前半个月,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1 000kg以上,过磷酸钙80~100kg、硫酸钾25~30kg、尿素20~30kg做基肥,连带50%多菌灵或97%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4kg均匀撒于地表后深翻30cm。南北向起垄,大小行定植,垄宽70cm,沟宽50cm。垄中央开深、宽各15cm的浇水沟,垄高15cm。

定植前1d苗床浇起苗水,并喷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10%吡虫啉2 000倍液1次,防治病虫。起苗时多带土、少伤根,淘汰弱、畸、残、假苗。

6 定植[8]

每垄栽两行,行距60cm,株距45cm,每667m2栽2 500余株。暗水定植。注意要分级定植,大苗在中、南部,小苗在北部;深度以埋住根茎为宜,以便果实将来多见光,上色均匀一致。苗栽好后在垄上盖好地膜。

7 田间管理[9-11]

7.1 增强光照 草帘早揭晚盖,及时清洁薄膜,可利用反光膜。即使阴雪天也应适当见光。

7.2 温度控制 缓苗期保持棚温30~32℃,超过应扒顶缝通风。缓苗后变温管理,栽后至12月底,晴天温室见光后揭帘,温室至30℃时扒顶缝通风,下午室温降到20℃闭风,日落前盖帘,早晨揭帘前室温应不低于10℃。元月至2月上旬最冷,晴天见光30min以后揭帘,温度升高到32~33℃扒顶缝通风,下午降到23~25℃闭风。日落前30min盖好帘。阴天适当晚揭早盖不通风。下雪时及时清扫雪,中午适当揭帘见光。也可在草帘外盖一层塑料膜,提高保温能力,防下雪浸湿草帘。久阴、雪突晴,一般遮花帘,不通风;或喷滴水,防叶片萎蔫,下午适当早关风口、早盖帘,使温室内早晨温度不低于10℃。4月以后,加大顶部通风以棚温不超过30℃为宜,夜温超过10℃时,可日落后盖帘但不关通风口,以便维持低温低湿状态。阴天通风,大风天注意压好膜,关好通风口;晴天注意早通风,防高温烤苗。5月上旬后,可昼夜大通风。下午适当早关风口、早盖帘,使温室内早晨温度不低于10℃。

7.3 肥水管理 栽苗时底水底肥要足,然后控水控肥,达到促根、控秧、促结果的目的。当第一穗果长至核桃大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浇水,每667m2追三元复合肥15~20kg,以后第二、第三穗果等每一花序长到核桃大时都追一次肥,每667m2追尿素、硫酸钾各8~10kg。一般随水追肥。浇水必须选晴天上午进行,低温期膜下暗灌,浇水量少,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高温期可明暗水结合进行。进入寒冷期尽量不浇水,以防温度下降造成冷害及病害发生。

7.4 植株调整

7.4.1 打杈 初期植株同化能力弱,一般等侧枝长到6-7cm时摘除,以利根系生长;后期及时抹芽。注意打杈宜选晴天上午进行,以利伤上愈合。

7.4.2 吊蔓绕蔓 用粗而韧的吊绳,上部绑于铁丝,下部绑于茎基部,晴天中午前后绕蔓。

7.4.3 整枝 温室栽培通常留1个主杆,所有侧枝疏除,主杆6~7cm。穗果后,在顶部果穗上方留2~3片叶摘心,在顶部座果后,老枝上的侧枝注意预留距地面30cm。当主杆上部果实采收后,距地面30cm剪去老枝。及时中耕、追肥、浇水,并选留1~2个健壮侧枝让其开花结果。

7.4.4 疏花疏果 大果型品种每穗留果3~4个,中果型品种每穗留果5~6个,小果型品种每穗留果8个以上,除去多余的、小的、畸形的花、果。若植株长弱势,则第一花序留2果,第二花序留3果,以后每序留4果。

7.4.5 打老叶 第一穗果绿熟时,除去第一穗果下的老叶;第二穗果绿熟时,除去第二穗果下的老叶,以此类推。利于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防止病害蔓延。

7.5 保花保果 冬春季,低温弱光,易落花落果。可用10~15mg/kg 2,4-D(2.4-二氯苯氧乙酸)在花半开时用毛笔沾药液涂花柄离层部位;或用25~50mg/kg防落素或番茄灵,在一个花序有3~4朵花开时喷花。药剂配好后低温避光保存,随配随用;药剂不可重复使用,配置时加入标色物;忌晴天中午用药,一般高温低浓度,低温高浓度;尽量避免药液滴在叶片和生长点上,以免引起药害;点花或喷药时应加入防治灰霉病的药剂,激素处理后加强追肥浇水。

8 采收[12]

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

9 病虫害防治[13-16]

9.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防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

9.2 农业及物理防治

9.2.1 选用抗病品种 针对主要病虫害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

9.2.2 生态防治 创造适于番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控制好温室的温度和空气湿度。调节好不同生育期适宜的温湿度,避免高温和低温障碍。

9.2.3 设施防护 温室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减轻虫害的侵入。

9.2.4 黄板诱杀 室内悬挂黄色粘虫板(25cm×40cm),其上涂一层机油,每667m2放置30~40块。

9.3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要遵循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各农药的使用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尽量交替用药。

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可喷72.2%普力克水剂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

防治早疫病可用80%新万生500倍液,或58%瑞霉毒锰锌500倍液,或70%丙森锌6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

防治晚疫病可用80%新万生500倍液,或58%瑞霉毒锰锌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500倍液,或金雷多米尔锰锌600~800倍液,或69%安克600倍液,或60%灭克700倍液。

防治病毒病可用20%病毒A500倍液,或5%菌毒清500倍液,或3.85%病毒必克700倍液。

参考文献

[1]谢勇,杜建军,李永胜,等.无公害番茄无土栽培生产技术规程[J]. 广东农业科学,2006,12:84-87.

[2]刘振田,王师千,赵进军,等.无公害番茄“全程质量控制”生产技术体系与应用[J].中国蔬菜,2006(1):45-46.

[3]刘金泉,严海鸥,赵恒栋,等.内蒙古包头地区有机番茄生产技术规程[J].吉林农业科学,2011,36(5):62-64.

[4]席海军,王瑞申,王树根.节能日光温室番茄长季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2(4):14.

[5]林泉.无公害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一)[J].农业知识,2012,34:25-27.

[6]薛晋珍,薛锦红.论大棚早春无公害番茄生产技术[J].山西科技,2010,25(1):141-143.

[7]黄婷婷,刘炳禄,刘淑芹,等.保护地无公害番茄生产技术规程[J].北方园艺,2005(2):14-15.

[8]王全华.番茄安全生产关键技术[J].中国蔬菜,2013(11):38.

[9]林泉.无公害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二)[J].农业知识,2013,01:19-21.

[10]李瑞兰.保护地无公害番茄生产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3):141.

[11]梁振芹.绿色食品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J].农民致富之友,2013(9):118-120,226.

[12]赵小龙.山地番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7(5):53-54.

[13]阿斯古力·司马义.乌什县优质有机番茄生产技术规程[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8,04:35.

[14]王玉江,高中强,姚 凤,等. 绿色食品露地番茄生产技术规程[J].山东蔬菜,2011(1):20-22.

[15]柴冬梅,张李玲.有机番茄生产技术规程[J].河北农业科学,2007,03:41-42,54

[16]秦秀华,倪平生,潘长胜.无公害优质番茄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08(6):118,156. (责编:施婷婷)

作者:闫小英 段梅

番茄栽培技术论文 篇3:

早毛豆一延晚番茄栽培技术

摘要 从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播种时间、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早毛豆一延晚番茄栽培技术。

六广河流域地处修文县西北的河谷低热地带,气候温暖,具有“天然温室”之优势,适宜发展早熟和延晚蔬菜。晚番茄种植一直是修文县的外销蔬菜主打产业,产品主要销往两广、海南、浙江、上海等地,深受客商青睐。修文县仅2008年种植晚番茄的面积达1 066 hm2,产量8万t,产值9 858.3万元。因此,研究早毛豆一延晚番茄栽培技术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一定意义。

1 早毛豆栽培技术

1.1 生长条件毛豆属喜温性蔬菜,主根粗壮,侧根发达,且其根部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生长期短,成熟快,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种子在10~12℃时即可发芽,高于25℃衰老快,属短日照作物,春、秋两季均能开花结果。需氮肥较少,磷肥充足可促进根瘤的形成。毛豆需水较多,尤以开花结荚期须保证土壤湿润。

1.2 品种选择

在修文县种植以选择早春60毛豆优良品种为宜。

1.3 选地整地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黄壤土或壤土栽培较好,碱性过重的煤灰土或沙土栽培开花结实差,产量低。一般施用3万~4.5万kg/hm2有机肥加适量草皮灰、磷肥450 kg/hm2混合穴施作底肥。

1.4 播种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直播。播种过早,出苗不齐,开花期遇低温造成落花、不结荚。

1.5 合理密植毛豆植株较矮且直立,不易倒伏,作早熟栽培时,宜密植。65 cm开厢,每厢栽2行,窝距35 cm,株距25cm,每窝留苗4~5株;结荚10~20个/株。

1.6 田间管理

1.6.1 中耕追肥。毛豆生长前期,一般不需追肥,只中耕除草1~2次。若生长势差,可适当追施人畜粪尿,不宜过多,以防营养生长过旺,影响开花结实。

1.6.2 病虫害防治。毛豆病虫害较少,在生长期间潜叶蛾、小地老虎或老鼠等危害较严重。

1.7 适时收获

当毛豆进入鼓粒期即可采收上市,贪早采收则豆粒瘪、商品性差、产量低,影响经济效益。

2 延晚番茄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选择钢石308、钢石309、铁将军17号等早熟性好,果实耐贮运,货架期长的无限生长型品种。

2.2 播种育苗

2.2.1 栽培方式。延晚番茄主要采用冷床育苗移栽。

2.2.2 苗床地选择。苗床地选土壤肥沃、排灌方便,2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地块,移栽1 hm2大田需苗床150 m2

2.2.3 床土准备,选择2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园土2份与腐熟的农家肥1份混合,用50%敌克松消毒,再加磷、钾肥各1 kg/m3均匀混合撒施于苗床中,厚5~10 cm。

2.2.4 播种期。延晚番茄的播种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

2.2.5 播种量。播种量150 g/hm2

2.2.6 种子处理。①温汤浸种:把种子放于55%热水中浸泡10 min,并不断搅拌,然后放到清水中浸泡6~7 h,捞出洗净,用纱布包好置于25℃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洗1次,待5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②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2.2.7 播种方法。播种前1 d浇足底水,并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g/m2拌土盖于床面,厚0.4~0.5 cm。播种后盖药土0.8~1 cm,延晚栽培宜采用冷床育苗覆盖遮阳网或稻草以降温保湿。

2.3 苗期管理全田出苗30%时揭去覆盖物,1~2片真叶时进行假植,苗间距8~10 cm见方。假植成活后以控制水、肥为主,在幼苗3~4叶时结合苗情适当施腐熟清粪水,或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提苗。

2.4 定植

2.4.1 大田准备。深翻晒土,整地施肥作畦,采用高畦窄厢栽培。带沟开厢1.3 m,畦高20~25 cm,沟宽33 cm,用4.5万~6万kg/hm2腐熟有肥加450~600 kg/hm2复合肥沟施作底肥。

2.4.2 定植时间与密度。当苗龄30~40 d,即6月下旬~7月上旬,采用地膜覆盖进行定植,行距60 cm,株距50 cm,密度3.3万株/hm2

2.5 田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成活后以清粪水为主追施提苗肥。第1台果坐稳后,以氮肥为主进行第1次追肥,第1台果采收后追第2次肥,根据土壤肥力、生育期长短和生长状况调整追肥次数。结果期用0.5%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喷施,每隔7~10 d追施1次高钙钾宝,共施3次。追肥所用的农家肥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2.5.1 植株调整。适时进行整枝、搭架、绑蔓、摘心。当株高30 cm左右时进行搭架,并及时绑蔓,每台果上绑一道。采用单杆整枝,同时摘除病残黄叶。

2.5.2 蔬花蔬果。每台果留5~6个果,其余畸形花果、病果、小果摘除。

2.5.3 适时采收。从8月下旬至11月下旬,根据果实成熟程度、市场要求和运输地远近进行采收。果上市标准:新鲜不软,成熟适中,大小均匀,无硬斑、灼斑,不开裂。

2.6 病虫害防治

2.6.1 苗期。苗期病虫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斑潜蝇、蚜虫等。可用70%广枯宁水剂1 0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喷雾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等;用1%农哈哈乳油2 000倍喷雾防治斑潜蝇和蚜虫等。

2.6.2大田期。大田期病虫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病毒病、棉铃虫等。一般用64%杀毒矾、50%白菌清、58%甲霜灵锰锌、20%病毒宁、48%乐斯本进行喷雾防治。比T2和T0提高27.4%和44.0%;T6比T2和T0提高38.3%和56.3%;T8比T2和T0提高23.2%和39.2%。由此看出,施用腐植酸有机肥可以促进月季的开花;施用相同重量的腐植酸有机肥比化学肥料月季开花量提高23%~56%。相同施肥量的腐植酸有机肥,配方2最优。

如图8所示,2个施肥量之间以施肥30g/盆开花较多,T4比T3提高4.1%,T6比T5提高6.0%,T8比T7提高2.8%,与施肥20 g/盆开花量差别不大,从经济角度考虑,推荐施肥量为20 g/盆。

3 结果与讨论

5月份对多特蒙德的生长量观测发现,腐植酸有机肥促进月季新梢生长。施用相同重量的腐植酸有机肥和化学肥料,月季新梢生长量差别不大,说明腐植酸有机肥对化肥有增效作用,使用腐植酸有机肥可减少化肥的投入量。

经过6~10月的观察记录,通过对多特蒙德和曼海姆开花总量分析比较,施用腐植酸有机肥能提高花量。按照配方2(有机质≥45%、腐植酸≥9%、N:P2O5:K2O=4.0:2.0:2.O)制造的腐植酸有机肥能有效促进多特蒙德和曼海姆的开花数量。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多特蒙德推荐施肥量20~30g/盆,曼海姆推荐施肥量20g/盆。

此试验是通过盆栽进行的,不同腐植酸有机肥对月季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明显,腐植酸有机肥配方的合理搭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永全 黄正荣 杜天琴 汤裕淑

上一篇:优秀党员先进材料(精选2篇)下一篇:新教师述职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