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农业科技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简称菜博会)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蔬菜产业品牌展会。然而,一些在博览会中暴露出来的英语翻译问题,如语法误用,语序、用词不当等问题,直接影响参观者的理解程度,不利于贸易合作的达成与文化的交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翻译农业科技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英语翻译农业科技论文 篇1:

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农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

目前,政府在农业科技上的投入不断增加,与农业科技相关的科研论文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科研水平在分子生物学、植物育种、植物营养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外期刊的认证率不断上升,不仅反映了我国农业科学和技术人员的辛勤工作,同时还反映了我国农业科技英语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农业英语是科学英语的一个分支,它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逻辑性的整体特征。夏家驷编著《农业专业英语》的目标是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英语专业能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一代大学生。作为一本农业专业英语书籍,该书内容新颖,文笔有趣,紧跟当前形势,特别是对国外最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农业专业英语》难度适中,内容丰富,该书由12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由听力理解和课文组成,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其中课文的难度由浅入深,对于学生扩大阅读,提高自学能力有很大帮助。该书的内容涵盖了农业、动物科学、食品、转基因技术、农业机械化等方面,涉及面广,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使用。

在农业科学和技术领域,随着国际农业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和技术交流的不断深入,对农业科学和技术的人才有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英文翻译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的中文、英文能力。另一方面,英语翻译人才还应该具备系统的农业知识,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为农业涉及的知识较多,所以,农业英语翻译人才只有具备了大量的英汉词汇量,才能在农业英语翻译中做到游刃有余,否则就会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专业且系统的农业知识是农业翻译人才能够进行准确翻译的必要条件,如果翻译者对农业知识都是一知半解,那么翻译的内容则会出现错译漏译的情况。同时,由于农业科技的变化日新月异,翻译人员只有不断的武装自己,更新自己的前沿知识,才能跟得上不断变化的农业新知识。《农业专业英语》涉及的方向相当全面,读者在学习中的思维也能够被开阔,全面的知识对于翻译是必不可少的。

高等院校在制订农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方案时,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从各个方面注重对农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上,应该开设与翻译有针对性的课程,比如农业翻译、农业专业英语等等,学生只有对农业基础知识有了了解,才能够把握其中的专属名词,从而保证翻译的准确性。此外,在农业英语翻译的教学上,还应该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如果不能很好的了解其中的不同,可能翻译的句子就会很别扭,导致读者难以理解。

我们学习的知识都是为了应用与实践,对于农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来讲,也是如此。理论要联系实际,我们要对农业相关知识以及英语翻译的相关知识都有所掌握,因为农业方面有许多的专属名词,所以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只有如此,才能够用扎实的理论来指导實践。此外,农业英语翻译人员在学习时,还要创造真实的语用环境让学生去学以致用,只有在真实的语用环境中,所学知识才能够准备的表达,不然,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农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上,还应该注重跨文化人格的培养,让英语翻译人才既能够坚持本土文化,还能包容其他文化。对于农业英语翻译人才来说,农业科技的资料来源广泛,这就要求翻译人员不仅要能够通过熟练的英语进行表述,还要求他们能够成功的实现跨文化交际。所以,跨文化人格的培养在农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农业专业英语》包含较多的案例,包含不同的方向,使得学习者可以在阅读中深化对不同文化的感受,在翻译时将理论结合实践,对于学习者翻译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农业英语》作为一本农业专业英语教材。其目的是提高农业大学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对我国农业而言,要想实现农业的国际化,培养出高层次的农业英语翻译人才是当下发展需要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注重农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其成功必然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孙志颖,女,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作者:孙志颖

英语翻译农业科技论文 篇2:

菜博会中的英语翻译问题研究及成因分析

摘要: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简称菜博会)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蔬菜产业品牌展会。然而,一些在博览会中暴露出来的英语翻译问题,如语法误用,语序、用词不当等问题,直接影响参观者的理解程度,不利于贸易合作的达成与文化的交流。本文将通过大量的实例对蔬菜博览会的英语翻译现状进行总结,并分析成因,号召国家应该规范翻译标准,培养专门用途的翻译人才。

关键词:中国蔬菜博览会;英语翻译问题;专门用途英语

一、引言

中国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吸引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其英语翻译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现状却是存在大量的翻译错误急需改正。黄斌兰(2006)曾对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翻译质量调查研究,调查了外语翻译服务和质量。韩占东和付晓(2015)着手于世园会下唐山公示语的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探讨了公示语翻译原则。本文是第一次通过大量的实例对蔬菜博览会的英语翻译现状进行分析,对于英语翻译纠错、改进翻译现状、更好地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有重要的作用。

二、博览会中英语翻译的错误类型

1.公示语翻译错误。爱泼斯坦(2000)指出,一个人的谈吐显示一个人的素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机构在对外交流中的外语水平直接影响到它的国际形象。主办方缺乏在场馆建设中应用汉英公示语的意识,诸如路牌、告示、旅游指南、社会宣传等都大部分采用中文书写,或中文加拼音,只有少数采用英文书写。

一些场馆景点的告示存在语法错误,例如提醒游客不准触摸的告示牌no touch,no后面不能直接跟动词,恰当的翻译应该为no touching,与此相似的还有no picking。个别部门的名称翻译不恰当,比如洽谈处,英文翻译为Department to negotiate,不符合英语语言使用和表达规范,此处恰当的翻译应该为Department of Negotiation。

2.专业术语翻译错误。中国蔬菜博览会汇集国内外蔬菜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然而数以千计、各具特色的蔬菜却缺乏恰当的英语翻译,大部分的蔬菜标牌都由拉丁文学名组成,如南瓜cucurbita moschata,昙花epiphyllum oxypetalum,其署名(generic name)和种名(specific name)晦涩难懂,很难让游客理解。蔬菜标牌还存在一些低级的单词拼写错误。如西瓜树翻译成Water Melon Tree。

舍弃专业术语,生搬硬套地翻译农业新技术名称。如气雾栽培,翻译成mist cultivation。实际上,在农业英语中,气雾栽培有其相对应的英文翻译aeroponics。而不是气雾和栽培的英文混合。同时,翻译中还漏掉重要信息,如沼气能源栽培区,英文翻译是Biogas energy area,而能源区和能源栽培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容易误导参展者。专业术语导致的错误直接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打造国际化的农业交流平台。

3.参展商公司英文名称翻译错误。中国蔬菜博览会中参展公司英文名的翻译存在很大问题,或直接利用汉语拼音,望文生义,机械翻译,如施力补公司直接用Shilibu作为公司名字;龙晨直接用Longchen为名字;或简单直白,如沃松以Rich Soil为名字;或给人以误导,如红梅公司的英文名Homei,外国商人初见可能误认成Home,理解为家具公司或装修公司,掩盖其公司真正的职能和经营方向。这些农业公司的英文名与其原意大相径庭,信息误导严重,使参展者,尤其是外国商人迷惑不解,错失潜在的与商业伙伴合作的宝贵机遇,也有损公司的良好形象、行业的影响力和消费者对其认可度。

4.产品简介翻译错误。王瑞(2012)指出中西文化迥异,中英文企业简介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存在着诸多差异。大多数公司英文网站上的简介翻译存在大量的拼写、文法、遣词造句,以及跨文化交流的障碍。菜博会中的产品简介存在语法、语序、用词不当等不同程度的问题。

个别产品介绍直接采用过于简略的农业英语专业术语,容易使参观者和经销商误解,如pure culture science,非专业人士第一印象是纯培养科学,而不是它原本所要阐释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在笔者看来,修改为technique of microbial pure culture更为恰当。不准确的翻译使参观者不能完全透彻地了解产品信息。

产品简介的翻译出现较多的语态误用、句子成分混乱等语法错误。以一款抗皱霜的护肤品为例,以下是其产品功效的英文简介

Lifting Anti Winkle Essence

The effective anti-oxidizing(adj.)of nature ingredients can be decelerate(v.)skin winkles, tightly solid(adj.)skin,prevent a skin from aging(v.)and flabby(adj.),let your skin appear more young,radiant and clearer.

如上文所示,英文简介完全违背英语语法规则,句法、词性上都存在错误。

(1)抗皱霜的英文应该在Anti与Winkle之间加连接号,即anti-winkle,类似的用法如反歧视anti-discrimination,反倾销anti-dumping和反恐anti-terrorism。(2)产品功效的简介词性误用现象比较严重,如anti-oxidizing为形容词,却被误用为名词。(3)语法规则上,情态动词can之后应用动词原形,因此be decelerate,solid都需修改。(4)solid在词性和用法中都存在错误,solid用来形容非液体和气体的结实、坚固的固体,此处用来形容皮肤不太恰当。(5)简介中还存在比较级的使用错误,如young的比较级是younger。(6)在产品功效上,let your skin appear more young不符合英语语言使用和表达规范以及英语语篇规范,产品的功效是令使用者光彩照人,从外表上立显年轻,所以翻译成make your skin look younger。

三、博览会英语翻译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中式思维影响英语翻译。在英语翻译过程中,长久以来的中式思维影响着翻译的质量。人们习惯按照汉语语序或逐字逐句翻译,并没有考虑纯正的英语固定表达和遵循英语语序问题。在中式思维下,翻译多以简单句为主,缺乏连接词和修饰词及复杂的从句使句子完善、饱满。同时,令人啼笑皆非的英语语法和句法结构的错误说明了外语教学中的不足和缺憾。

2.缺乏专业的农业英语翻译人才。博览会上望文生义、生搬硬套的专业术语翻译凸显了我国在农业英语方面的优质翻译人才不足的问题。调查显示,农业英语在高校的受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充足的教学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莠不齐的过时教材,导致农业英语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不能学以致用。

3.跨文化障碍影响翻译。韩占东(2015)指出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传统习俗、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正确的英语翻译是沟通不同国家的一条纽带,但即使翻译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语法错误,由于在跨文化交流中对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的缺失,外国人仍有可能迷惑不解。如菜博会的坎儿井造型,简单地解释其构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加以说明。

四、结语

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蔬菜产业品牌展会,其英语翻译应用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语翻译应致力于译文用词和结构协调,符合英语语言使用和表达规范以及英语语篇规范,避免中式思维,使优质的英语翻译提高中西交流效率,利于长期合作的达成,打造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的国际化农业展示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呼吁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J].中国翻译,2000,(6):2-4.

[2]韩占东,付晓.世园会视角下的唐山公示语翻译现状、翻译原则及对策研究[J].校园英语,2015,(07):239-240.

[3]黄斌兰.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翻译质量调查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6):80-82.

[4]王瑞.中国与英语国家企业英文简介的对比研究[J].海外英语,2012,(5):252-253.

作者:夏鹏铮 王秋丽

英语翻译农业科技论文 篇3:

我国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英语标准化翻译

摘要: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镇化以及工业化建设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对于营养的综合与均衡也更为重视,使得我国地方特色农产品市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在当代全球化经济不断推进的新时期,为了能够将我国特色农产品推向更为宽广的舞台,就必须要为外国消费者详细的介绍这些农产品,首先要做的便是对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英语标准化翻译。本文就我国地方特色农产品英语标准化翻译的现状,进行了问题列举以及原因分析,意在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同时,本文也基于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专业翻译理论,进而提出了几点关于有效提高地方特色农产品英语标准化翻译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农产品的翻译进程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地方;特色农产品;英语翻译;标准化;现状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国际间的经济来往也愈发密切,为了能够使我国农业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中得以更为顺利的发展,首先就必须要将其英语翻译标准化,对于一些具有方言特色的农产品也要根据其本身特色进行客观的翻译。因此,对于标准化农产品的英语翻译而言,要更加准确且全面的向人们传递产品的基本信息,进而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然而,纵观当今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英语标准化翻译的现状,其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若是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特色农产品的出口量。因此,就需要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而翻译人员同时也必须掌握相关的翻译理论,进而实现对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精准化翻译。

1 我国地方特色农产品英语标准化翻译的现状

1.1 直译过多

通过对市场上农产品翻译的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很多特色农产品的翻译方式仍然以直译为主。在农产品的翻译中,超过九成的英语翻译直接用汉语拼音来代替,在翻译时通常仅有一两个英语词汇有其真正的含义。例如,乐山的土特产“兔肉干”,往往被翻译成“TuRouGan”;而“峨眉糕”也常被翻译成“E MEI GAO”。而对于一些农产品而言,其发展不仅对开拓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对于吸引国内旅游者也具有相当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当地所独有的历史和饮食文化的传承。与此同时,海外游客也可以通过对当地美食的了解,进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而如果仅仅是用拼音来将其直译,就会失去了农产品名字背后所蕴藏的深远意义,也很难将当地的文化底蕴以及特色风俗充分的展现出来。

1.2 重视程度不高

相较于农工产品的英语标准化翻译而言,企业更为注重产品的美观形象、包装以及商标图案等,对于名称的翻译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由于农产品翻译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英语翻译,它对于翻译的要求也更高,具体翻译方式和理论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知识储备才能够掌握其精髓。因此,如果想要进行专业化翻译,企业就必须要引进相关人才,开销增加,致使很多企业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导致很多企业选择用商号缩写来代替,以此来节省更多的时间和财力。

1.3 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我国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英语翻译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于有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企业而言,由于本身处于乡村偏僻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工资福利待遇也不充足,这就导致了严重缺乏专业翻译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对地方特色农产品英语标准化的翻译本身具有较高的难度,如果要求当地翻译人员进行翻译时也会使得标准化有所缺失,而如果是选择聘请外国人员进行翻译的话,又会因为外国人无法掌握中国地方文化的精髓而使得翻译失去色彩。

2 对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英语标准化翻译的改进策略

2.1 交际翻译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对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准确翻译,须要求翻译人员不仅具备系统的翻译理论基础,也要对农产品背后所蕴藏的文化进行了解和分析,同时更要对国外相关农产品标准化翻译进行对比和总结。其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德国功能目的这一翻译理论以及纽马克文本功能分类进行借鉴和参考,从而得出更多有价值的翻译参考。

对于交际翻译而言,在进行文本翻译时必须要注意读者的感受,使得读者能够和源语读者产生相同的效果。简而言之,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要更为注重语言及其背景文化,允许译文与源翻译文本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异,这对于我国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翻译而言具有一致性。在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英语标准化翻译中,也是主要强调读者能够通过准确的翻译进而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意义,不仅是字面上的翻译,而是更应该侧重于让人理解所要表达的文化含义。

2.2 语义翻译

对于语义翻译来说,主要是侧重于原文所拥有的审美价值,它的定义指的是要在较大程度上将原文中所想要体现的语境和意义充分的表现出来,同时促进读者能够对翻译的语言和具体内容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这对于具有表达性的翻译文本中具备了更强的适用性。因此,在我国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英语标准化翻译过程中,对于文本内容的翻译也要根据语义的要求进行改进,从而为读者呈现更为准确且清晰的翻译成果。

对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而言,二者之间是不能相互分离的,而仅仅是在翻译过程中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将这两种不同的翻译方式可以同時融合到农产品的翻译中,并且要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这两方面,在进行农产品的翻译时可以将二者进行充分的结合,这样才能更为清楚的将其特色表达出来,也能够将产品本身的材料清楚地表现出来,进而得到更为完美的翻译效果。

3 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英语标准化翻译的具体方法

3.1 音译

在英语翻译中,音译法时常使用在无法准确翻译或者没有实际含义的翻译文本中,而音译法也是最为直观且方便的翻译方法。然而,对于音译法而言,绝不仅仅是根据词语的发音而直接使用中文汉语的拼音,要知道中文的拼音和英语词汇之间有着天差地别,不仅在拼写规则和形式上有着很大差别,同时在意思方面也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在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英语标准化翻译过程中,不能为了贪图方便而直接根据词语的读音将产品的翻译简化为汉语拼音,而是应该根据自身读音来进行准确的翻译,这一方法也常适用于很多的特色农产品的品名翻译中,尤其是其中出现的部分专有名词,例如coca、kale等等。另外,在很多农产品的精准化翻译中都会将“vitamin”翻译成“维生素”,但是他真正的含义是维他命。由此可见,音译法在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英语标准化翻译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很多人更为喜欢利用音译法来进行农产品名称的翻译,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产品的相关背景意义进行成分的了解。如果人们能够熟练的运用音译法来进行农产品的翻译,就能够达到更好的了解品名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深远的文化意义,也能使得目的语文化被广泛的接受。

3.2 直译

所谓直译法,它更为强调的是通过保留独特的表现手法,进而对于源语言的意义进行最大限度的完美再现,使得语言表达能力和水平也能够得到最为有效的加强。对于直译法而言,它所侧重的既不是对词汇的逐字或一对一的简单对照翻译,也不是对词语意义的机械对照翻译,而是主要侧重于在对源于本来面目的表现基础上,再进行将源语言中隐含的精神更为有效的突出和体现。例如,在农业科技英语的文本翻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直译法,从而对其中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词汇进行直译翻译,使得讀者能够更为清晰的理解其中的意思。由此可见,在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英语标准化翻译过程中,要想保证原来语序以及语义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还能充分表达原文内容,就可以充分使用大量的直译法来进行农产品的翻译,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农产品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至于失真,既可以保证其原有的含义,也可以通过正确且清晰的翻译,从而为读者呈现出更为简单明了的译文。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对传统农产品的翻译方式进行转变和改进,通过在翻译中大量使用这一手法,不仅能够凸显我国精湛的翻译水平,同时也可以让外国人更为清楚的理解我国地方农产品翻译译文的内在含义。

3.3 意译

在英语翻译的基本手法中,除了直译和音译,另外一个重要的翻译方式便是意译。在应用意译这一方法时,多数是对译文文本原文的基本含义和主体进行大致的保留,由于很多地方特色农产品在英语标准化翻译过程中,经常性缺少所必须的词语或者形象,这样使得译者在进行具体内容的翻译时,为了能够保全文本意义而选择舍弃文本形象,这一做法虽然能够将文本的原意保全,但是却使其缺失了原有的文本形象,也会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丢失甚至是全部缺失源于文本中的相关背景意义。因此,为了能够将译文更好的展现给读者,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运用意译的手法,将其隐含在深处的意义尽量体现出来。例如,对“鱼米之乡”一词的翻译中,“鱼”和“米”对于中国人来说表示着富足的含义,但是如果直接翻译成“a land of fish and rice”就会造成外国人的困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那个能够将翻译文本原来的含义更为充分的表示出来,就应该更多的应用意译来进行更为标准的翻译,这样才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从而为外国读者带来更为形象且生动的翻译。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我国当今时代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翻译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其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只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改进便可以被顺利解决。另外,在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英语标准化翻译中,不仅需要掌握完备的农工产品翻译理论知识,同时也必须要善于运用多种翻译方法,例如直译、音译、意译等,这样才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将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向海外推销,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在世界农产品舞台上的地位,增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因此,对于我国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英语翻译现状必须要进行改进和完善,将我国特有的中华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让外国人可以在我国地方农产品的翻译中领悟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陈梅芬.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外语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99-103.

[2]李卿.农产品商标英译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以青岛市农产品商标译名为例[J].对外经贸实务,2017(05):66-69.

[3]蒋萍.浅谈特色农产品的英语标准化翻译[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8):191,246.

[4]杨芙蓉,徐立武.全球化背景下特色农产品英文广告宣传语的规范性研究——以辽宁地区特色农产品为例[J].农业经济,2018(03):130-132.虚拟情境的外语体验认知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俄语教学为例[J].外国语文,2017,33(04):137-144.

作者简介:毛红丽,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毛红丽

上一篇:劳工合同(精选2篇)下一篇:建筑工程设计合同(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