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问题一体化思考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及不断深化,我国区域经济的联系和发展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合作规模也不断增大,并形成了一些重要经济区域,促进并加快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纵向及横向经济联系的广泛深入,政府间的合作模式及路径选择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经济合作问题一体化思考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经济合作问题一体化思考论文 篇1:

从欧洲债务危机看东亚区域一体化建设

摘要: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区域经济合作,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欧洲一体化特别是欧盟的建立是区域一体化的典范,但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欧洲一体化的反思。东亚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东亚一体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中。通过这次欧洲债务危机,东亚各国应总结教训,进一步加强各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增进政治互信。

关键词:欧洲一体化;欧洲债务危机;东亚一体化

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袭击后出现了复苏迹象,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全球经济复苏再添变数,甚至引发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隐忧。但很快欧洲债务危机便偃旗息鼓,有人认为危机已经结束,也有人认为目前危机只是处于暂时的平息状态,远没有得到解决。至于欧洲债务危机是否真的已经结束,目前还不能下结论。但这场债务危机带给人们很多教训,特别是对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反思。欧盟是区域一体化的典范,东亚各国应当学习欧盟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但东亚地区有许多不同于欧盟地区的特点,回顾欧洲一体化所走过的道路无疑会给东亚一体化带来诸多启示。

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及原因

(一)欧洲一体化进程

1946年丘吉尔提出建立欧洲一体化的设想,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欧洲一体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如今的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是当今国际社会中最大、最成熟的区域组织。

1951年4月1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签署《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了欧洲一体化进程。1957年3月25日,这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就是欧洲共同体的前身。1965年4月8日,上述六国签定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67年7月1日,《布鲁塞尔条约》开始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在其成立后至1993年的几十年间,欧洲共同体分别于1972年、1981年、1986年经历了三次扩大。

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欧洲共同体更名为欧洲联盟,欧洲共同体由一个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防务实体方向发展,使欧洲一体化在深度和广度上发生了质的飞跃。欧盟成立后,又经历了1995年、2004年、2007年三次扩大。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2002年1月,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在欧盟12国流通。

伴随着欧盟的六次扩大,经济不断飞速发展,欧盟最终成为世界上范围最广、层次最高、成绩最大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但欧洲一体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1954年,欧洲防务共同体的建立以失败告终,一体化进程受挫。2005年法国和荷兰先后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使得这部被寄予厚望的宪法条约陷入困境。2008年6月,爱尔兰全民公决否决了被视为《欧盟宪法条约》简化版的《里斯本条约》,欧盟制宪进程再次受到重挫。2009年10月2日,爱尔兰再次就旨在改革欧盟的《里斯本条约》举行全民公投,《里斯本条约》获得通过,使欧洲一体化进程躲过了一次分裂的可能[1]。2010年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债务危机又使得欧洲货币同盟遭遇重挫。

(二)欧洲一体化实现的基础原因

欧洲一体化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松散到紧密的发展过程。欧盟之所以能够发展成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其原因是多样的。

1.经济利益合作

欧洲一体化进程从经济一体化入手,实现利益合作,促进共同发展。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欧洲在经济合作上迈出关键一步。这种合作的基础是西欧各国在经济上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且在开始经济合作时相互之间的经济差距较小,这有利于促进他们之间的融合性。随着一体化逐渐扩大,成员国越来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在其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欧盟始终把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推行共同的结构政策、设立结构基金和凝聚基金、帮助落后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欧盟区域政策为落后地区提供援助,有效缩小了不同成员国之间和不同地区的差距,增强了欧盟内部的凝聚力[2]。

2.政治因素

欧盟各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这种政治体制上的一致性使各国容易形成政治上的认同。同时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各成员国能够让渡部分主权,既维护了成员国各自的国家利益,又保证了共同体超国家机构的高效率,最终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发展。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虽然法国、德国两国历史积怨很深,但两国基于经济和政治利益实现了和解,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成为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核心力量,为一体化的顺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共同的文化基础

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的相互交融,基督教是欧洲人的主要精神支柱和代表文化,同时欧洲民族语言具有同根性。因此无论欧洲民族和语言如何复杂,每个民族都大体接受同一渊源的文化。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欧洲一体化取得了重大成就。对于欧洲经验的思考和借鉴有助于人们认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未来。

二、东亚一体化的进程及条件

东亚地理上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五个国家。但现在所讲的东亚一体化是以东亚共同体建设为标志,是地理邻近的东亚各国在共同利益和地区认同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相互合作而形成一个紧密整体。对于东亚共同体目前有两套方案:东盟十国加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的16国方案和东盟十国加中国、日本、韩国的13国方案。中国倾向13国方案,日本支持16国方案。本文所指东亚是指“10+3”13个国家。

(一)东亚一体化进程

1967年8月8日,由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新加坡组成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协会成立。1990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了东亚经济集团设想。1994年,东盟地区论坛成立。1995年,东盟在泰国曼谷首脑会议上提出举行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首脑会晤的设想。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首次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①。2002年,“10+3”领导人会议通过了建立东亚共同体报告。2005年12月14日,首届东亚首脑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2009年10月10日,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中国北京举行,中日韩敲定未来合作大方向——共建东亚共同体。

(二)东亚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与挑战

实现东亚一体化有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各国在经济上的利益共同点较多,这是东亚合作的主要动力。东亚各国的优势各不相同,经济的合作互补性明显。经济一体化后,各国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一体化将东亚各国孤立的市场联系起来,实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市场。东亚各国经济合作领域不断增强,东盟、“10+1”、“10+3”合作机制有很大发展,各国之间贸易依存度很高。此外,东亚在法律、制度和文化上也具有相似之处,是东亚一体化顺利开展的基础。而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又为东亚一体化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东亚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与欧盟的发展相比,东亚一体化合作面临很多挑战。

经济上,西欧各国均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整合能力较强。而东亚各国发展水平不一,经济协调难度较大。此外,东亚国家普遍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上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工业制成品,相互间竞争性较大,不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政治上,欧盟各国政治制度相似,因此协调起来相对容易。而东亚各国既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在领导机制上,欧盟以“法德为轴心”,而东亚一体化却因国家历史矛盾而缺乏组织者,难以形成核心作用。欧盟成立了一系列具有超国家主义性质的组织,实行国家主权的部分让渡,但基于独特的历史背景,东亚一体化历程中强调国家主权,组织相对松散,这大大限制了东亚一体化进程。同时,历史问题与现实争端并存。欧盟各成员国对于历史问题早已达成共识。而在东亚,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对历史认识差距较大,一些国家还存在着边界纠纷和领土争端,在地区合作上缺少互信与协调精神,阻碍了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政治问题是东亚一体化的最大障碍。

此外,东亚国家的民族构成相当复杂,跨界民族众多。民族与宗教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影响了东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东亚地区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儒家、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文化在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发展,文化差异导致成员国在信仰、行为方式以及政权体制上有很大的不同,也成为东亚一体化的一道障碍[3]。

三、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过程与原因

(一)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过程

2001年希腊借助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帮助其做假帐从而顺利加入欧元区。其后,希腊继续掩盖其赤字和债务问题,截至2009年12月末,希腊债务达到2800亿欧元。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各国融资困难,最终引发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起始于希腊主权债务危机。2009年12月8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率先下调希腊的信贷评级。随后,另两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穆迪也相继下调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希腊经济的担忧,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成为欧洲债务危机的导火索,紧随希腊之后“欧猪五国”①内部债务问题也显现出来。

希腊政府提出新的财政紧缩方案,2010年5月10日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斥资7500亿欧元救助陷入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使欧洲债务危机得以暂时缓解,但危机并未结束,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二)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尽管欧元区国家都是世界上较为发达的国家,但内部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经济水平不一致,经济政策很难协调一致,而欧元区国家货币政策受到约束,于是财政政策各自为政,导致内部经济矛盾爆发。

2.直接原因:财政、货币政策不统一的制度缺陷

欧元区16个国家使用同一种货币,采取统一的货币政策,却可以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在此背景下,一国一旦出现财政赤字,因为缺乏弥补财政赤字的有效手段,只能对内增税、对外借债。而如果这些国家退出欧元区,作为主权国家就可以发行货币,用通货膨胀来弥补赤字,但这也意味着欧元崩溃,欧洲一体化进程必定大大受阻。

3.内在原因:高福利、高公共服务等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过重

希腊等国经济发展在欧元区相对落后,但却实行高福利政策。这些国家劳动生产率低,但劳动力成本却很高,而且公务员队伍庞大,使其政府财政负担持续较高,债务负担过重。同时这些国家内部实体经济活力有限,因此政府不得不向欧盟发达国家举债来维持财政开支。一旦经济基本面恶化,主权债务就会暴露,危机爆发在所难免。

4.外部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为应对危机纷纷采取一系列以扩张财政为主的经济刺激计划,使一些国家财政赤字、政府债务迅速增加。欧洲各国出台了规模空前的财政刺激计划,使得政府的财政状况迅速恶化,多数欧元区国家赤字占GDP比重超出3%的上限,尤其是以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国家为重。

四、东亚一体化过程中对欧洲一体化及欧洲债务危机的反思

欧元诞生时有12个国家加入,如今已发展为16国,欧洲货币联盟诞生之初的确比较成功。其进程中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暴露出货币联盟存在的致命缺陷。很多人担心欧元区会因此解体,欧洲一体化遭到重挫。建立统一货币是欧洲一体化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如果货币联盟解体,那么欧盟也就名存实亡了。所以应尽快建立一种规范机制,以保证欧元区的顺利运行。

区域一体化是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国际力量进行重新组合的结果。纵观欧盟的发展过程可看出,东亚共同体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这次欧洲债务危机暴露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诸多漏洞,东亚各国应进行总结,特别是对于共同货币进行反思。

吸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许多东亚国家认识到加强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2000年5月,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在《清迈协议》中达成了货币互换的协定。迄今为止,《清迈协议》是亚洲货币金融合作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制度性成果,它对于防范金融危机、推动进一步的区域货币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甚至有专家学者建议学习欧元在东亚推出统一货币“亚元”。但亚洲地区情况比欧洲复杂,透过此次欧洲债务危机可看出,“亚元”并不是一个可行性强的选择,过分强调区域货币统一会加强危机的传导。因此,东亚一体化应先以共同的经济圈为目标,然后才有可能考虑共同货币的导入,同时也要考虑退出机制。欧洲债务危机引发欧元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欧元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退出机制。除此之外,东亚各国要继续加强内部团结,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增进共同利益,分担共同风险,推动东亚一体化的发展。

1.进一步加强经济领域合作

尽管区域内主要国家的产业结构相似,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各国仍在很多领域具有互补性和依赖性,是建设东亚一体化的经济基础。欧洲一体化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因为这一领域的合作不涉及主权、领土等敏感问题,最容易开展,见效也最快。东亚一体化建设也应把重点放在经济领域,加强各国之间在经济领域的合作。

2.政治上增强互信

东亚各国有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但历史遗留下来的敏感政治问题也成为东亚一体化的最大考验。东亚各国首先应意识到要相互谅解,加强信任,确立合作理念。东亚经济体之间的紧密合作是亚洲经济保持活力的前提,特别是东亚三个重要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合作对促进东亚区域合作乃至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战后欧洲的现实看,法国、德国两国的和解、合作是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推动力量。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中各国需要共同努力,建立起真正的互信关系。

虽然在欧盟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其自身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这次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可能会减缓欧盟发展的速度,但欧盟本身已经意识到现阶段的问题所在,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随着欧盟成员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各国之间加强合作与协调,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将会继续向前推进。事实上,东亚经济合作的困难远大于欧洲各国,实现东亚一体化将任重道远。借鉴欧盟的经验,从欧洲一体化的历程看东亚经济一体化,更要注重确立合作理念[4]。因此,为推动东亚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促进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梁琦.欧盟一体化过程给我们哪些启示[J].学术研究,2009(8).

[2]杨逢珉.欧盟区域政策实施效果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9(8).

[3]李宜强.欧洲一体化经验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启示[J].当代世界,2010(2).

[4]容敏德,严江枫.区域合作:欧洲经验与东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作者:陈伟

经济合作问题一体化思考论文 篇2: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政府间合作模式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及不断深化,我国区域经济的联系和发展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合作规模也不断增大,并形成了一些重要经济区域,促进并加快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纵向及横向经济联系的广泛深入,政府间的合作模式及路径选择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政府间合作模式;对策;建议

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下,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态势。面对世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趋势,各国、各地区都期望通过更为深入的经济合作,从而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赢得优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联系和发展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区特色的经济区域,这些经济区域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纵向和横向经济联系的广泛加强,政府间合作模式及路径的选择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合作模式为例,对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政府间合作模式进行研究。

一、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的发展规律,主要是商品流向、产业结构、社会需求、服务特征、文化特征等形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近年来,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樊杰认为,由于区域之间是有差别的,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战略取向要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发展阶段特征,既要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更要注重长期效益,只有把这些重要因素综合考虑在内,才能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科学地估价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才能正确合理地估价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的状态,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范恒山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四大板块”,这“四大板块”由于其自身的自然特征差异很大,从“九五”开始国家的着眼点放在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并通过细化相关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来缩小政策指导的空间尺度,使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进一步促使“四大板块”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使各区域发展重心进一步凸现,促使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和平稳快速增长的基础逐步形成。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模式大体有三种:一是建立城市政府联合体,也就是城市政府间在经济、行政、文化等方面展开合作。二是经济区内的政府联合,较为典型的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政府间所开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和实践。三是跨经济区的政府间的合作。具体的政府间合作模式主要有:订立协议、意向书;成立协会;召开会议和举办论坛;组建经济联合体、协作区;建立城市联盟;采取联合行动;设置联络机构和办事处等方式。

珠三角区域合作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区域政府间合作模式,它经历了“小珠三角”区域合作——“大珠三角”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发展历程。2004年6月,泛珠三角区域政府行政首脑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立了泛珠三角区域政府间合作的重点在基础设施、产业与投资、商务与贸易、旅游、农业、劳务、科教文化、信息化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十个领域推进。该《合作框架协议》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区域政府间合作的全面启动,也标志着我国区域政府体制最大的合作框架正式形成。2008年12月,国务院通过了《珠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的出台标志着珠三角区域政府间合作进入新的领域,具体的合作已经进入到产业对接、规划对接、共建优质生活圈、创新合作、构建政府间对话机制等层面。到目前为止,珠三角区域政府间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合作模式:一是创建了区域合作公共制度平台。二是建立了长效的合作协调机制。从合作公共制度平台来看,有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和经贸合作洽谈会。从合作协调机制来看,主要有区域合作协调机制、行政首长联系会议制度、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行政首长联席秘书处工作制度、日常工作办公室联络制度和部门衔接落实制度等,这几种合作机制主要是在各地省长、自治区主席和港澳特别行政首脑的领导下,每年定期举行会议,研究决定区域合作的相关事宜,协调推进该区域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此外,合作机制还包括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章程、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承办方产生办法、行政首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区域合作专责小组工作规程、区域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几个方面。

长三角区域合作也是我国区域合作的典型模式。2002年4月召开的第二次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确定了长三角区域政府间合作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二是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三是建设“绿色长江三角洲”。四是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五是建设相互融通的区域经济功能和服务体系。六是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2002年10月,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和周边5个城市的市长共同签署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市长论坛纪要》,就如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整合和发展等重要问题达成广泛共识。该纪要的签署意味着长三角区域政府间合作机制已经形成。同时,在合作、互利、互惠原则指导下,确立了一系列单项合作制度。从2003年开始,长三角区域政府间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沪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协议》等单项合作协议。在共同发展、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定期召开论坛。如2008年举行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青浦论坛”,2012年在南京举行的“长三角合作发展论坛”等。

京津冀区域合作主要集中在产业项目、交通基础设施、环境资源和空间开发等方面。从2006年开始,京津冀区域产业项目合作主要是北京进行产业转移,首钢向河北搬迁,并在第三产业上加大合作力度;在交通基础设施上重点是京津高速公路建设上的合作;空间开发上主要是以“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为核心,政府间在空间开发上合作迈出了新的步伐;在环境资源上,北京市与张家口、承德组建了水资源与环境治理合作小组。

二、区域政府间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政府间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间政府合作典型模式。但是,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在内的区域间政府合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制度性障碍,区域间差异明显

以大珠三角区域合作模式为例,由于大珠三角区域合作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进行的合作,各区域间具有不同的制度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珠三角区域间政府合作很难逾越的制度障碍。珠三角区域政府间合作全面向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珠三角区域间的差异性、地域性等原因,致使珠三角区域政府间的合作还存在着基础薄弱、民间力量不足等特点。另外,珠三角区域合作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差距偏大,产业层次总体偏低,土地开发强度过高,区域产业密集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地方保护主义问题

我国区域政府间合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以长三角区域合作为例,长三角区域之间往往彼此各自为政,尤其是地方市场的分割和地方保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尽管随着经济和市场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国家立法制度和执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在制度体制转型过程中,行政分权下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结构不合理、政府机构庞大与地方财政困境、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工业布局等问题,对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重复建设,产业同构,恶性竞争问题

区域合作过程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是重复建设、产业同构、恶性竞争问题,这主要是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趋同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而且随着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的逐渐缩小、企业间的产品结构的相似,也会出现合作过程中新项目投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等弊端。

(四)国际化程度不高

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整个历程来看,无论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典型的合作模式,还是其他一些稍具特色的区域合作模式,虽然都彰显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区域合作特点,但是从各区域城市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的环境保护等方面来看,同国际发达经济区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也是今后我国区域合作需要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制度优化与创新,才能打破传统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束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三、促进区域政府间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能够协调和平衡市场竞争的规则

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市场竞争规则一体化问题,一个统一的、完善的市场竞争规则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一个良性的市场竞争规则,就很难在跨区域大市场范围内协调各地方政府的行为,无法限制各地方政府主导的盲动性,更无法使区域内市场的主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也很难实现区域问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

(二)建立行政性协调机构

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建立在跨行政区划之上的一种经济联合,为了防止和限制各区域经济利益对区域经济联合体共同利益的侵害,必须要在分立的行政区域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区域经济协调机构,来保障区域经济共同体的制度规范和资源配置优化,从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与发展。

(三)统筹优化管理基础设施,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基础设施一体化

区域间的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保证,如区域间的交通、港口、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一体化程度,事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规模。

(四)正确引导和协调经济互动与产业对接

一是积极创造经济互动的条件,不断改善经济交流条件和投资环境。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政府采取“合作博弈”方式,从互惠互利的原则出发,遵守约定的博弈规则,通过信息的完善和充分共享来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竞争,增强区域经济整体的竞争能力。三是政府与企业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信息的搜集上和资源的配置上,政府和企业都有责任做好协调工作。

(五)在平等、相互信赖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协议”

“政府协议”构建的基础是区域发展的相互信赖理论,是为了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和经济互动而形成的一种平等、友好的伙伴关系。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政府间应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来订立“政府协议”。

(六)理性选择政府间合作机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下我国政府间合作模式的构建要适合当前我国现有的制度体系,建立区域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并保证这一制度的有效运行,这是保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政府间合作有效性的根本保障。所以,在区域政府间合作模式的构建中,要求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为区域企业间的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并形成区域整体的发展优势和脉络。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区域发展战略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政府的决策也开始进入到尊重地区客观发展现实、合理选择发展模式的新阶段。作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区域政府间合作典型模式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合作模式的选择,基本上都是立足于本区域自然和经济发展特征,在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科技人才、企业创新等领域进行探索,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政府间合作模式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下政府间合作模式的发展既要立足于本地区的经济特征,同时要借鉴发达国家区域合作模式,更要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克服行政壁垒,使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加强,使区域政府间的合作向制度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一体化转换,从而加速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樊杰.我国区域发展的态势辨析与规划思路[M]//毛新雅,李怡.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7.

[2]范恒山.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及政策思考[M]//毛新雅,李怡.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37.

[3]朴银哲.延龙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51-75.

[4]林耿,许学强.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5(5):677.

[5]杨爱平.论区域一体化下的区域间政府合作——动因、模式及展望[J].政治学研究,2007(3):84-85.

[6]沪苏浙共商区域合作大计,提升长江三角洲国际竞争力[N]。华东新闻,2002-04-29.

[7]马斌。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J].浙江经济,2004(17):16-17.

[8]付承伟.大都市经济区内城府间竞争与合作[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65-88.

[9]陈瑞莲,刘亚平.泛珠三角政府的合作与创新[J].学术研究,2007(1):42.

[10]陈鸿宇.解读珠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M]//毛新雅,李怡。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4-114.

[11]王金定.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M]//毛新雅,李怡.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7-71.

[12]何春晖.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政府间竞争与合作分析——以兰白经济区为例[J].兰州:兰州大学,2011.

[13]汪飞,何海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宏观经济,2010(4):5-6.

[14]李光欣.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下的经济互动与产业对接[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80-98.

[15]朱元秀,徐长乐.我国区域合作中的政府间协议浅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7):60-63.

[16]陈剩勇,马斌.区域间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4(1):27-33.

(责任编辑;闫春英)

作者:董姝娜 武向平

经济合作问题一体化思考论文 篇3: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出路

[摘 要]东北亚区域是世界上经济蓬勃发展的地区之一,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该区域没有形成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许多利好因素,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针对当前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与出路。

[关键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多极化。这三个趋势中,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并行发展的态势,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增强的同时,也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区域意识普遍觉醒。走区域合作的道路,通过区域合作应付挑战,以区域合作谋求共同利益,这将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广泛存在。根据WTO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达到511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已成为对全球经济发展影响最主要的形式。然而,纵观全球经济的代表性区域,在欧洲有欧洲联盟,是迄今为止一体化进程最快、范围最广、层次最高、成就最大的组织;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具有APEC,是目前范围最广泛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北美洲,有北美自由贸易区,涉及全球第一经济体。作为G20成员的中日韩,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所在区域——东北亚之间却没有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这就要求我们对此区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能的出路。

一、东北亚区域基本概况

东北亚,传统上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从地理位置来看,包括俄罗斯联邦的东部地区(萨哈林岛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大韩民国,蒙古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及日本国。地理面积大约为340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总面积的26%;人口大约为16.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4%;该区域的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规模的25%左右[1]。美国虽然在地理上不属于东北亚,但它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超级大国,美韩、美日之间同盟条约的存在,美国插手朝鲜半岛问题、中国台湾问题等,在东北亚地区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因此,本文在分析时也把美国包含在东北亚地区内。

由此,东北亚聚集了美国——综合实力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中国——全球人口最多、经济规模第二的新兴经济体,俄罗斯——国土横跨欧亚大陆的资源大国,日本——世界经济大国等重量级国家。多重国际关系在东北亚地区博弈、“角力”,协调和平衡好该地区的利益关系,对整个东亚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乃至世界和平至关重要。此外,东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经济活力、互补性和发展潜力也位居世界各地区前列。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四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1904年的日俄战争,1937年~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及1950年的朝鲜战争陆续在东北亚地区爆发。战争给交战双方的国家和人民留下沉痛历史创伤的同时,也给该地区留下正反两面的惨痛教训:一方面,战争的教训唤醒人们对和平与合作的向往;另一方面,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仍亟待解决。

二、东北亚地区区域合作的可能性

1.中日韩之间贸易和投资的扩大奠定一体化的物质基础。中日韩三国作为东北亚地区核心三国,它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扩大对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特别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贸易和投资的带动,中、日、韩三国潜在的互补优势逐步转变为现实的经济合作优势,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在三国范围内的流动,使三国的市场规模扩大,生产和分工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三国的经济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性更强,建立紧密型经济合作体的物质基础逐步成熟[2]。图1、图2分别显示了2000年-2012年以来我国同日韩两国的FDI投资和货物贸易规模变化情况。

中日韩同为世界上重要经济体,三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占东亚的90%,是亚洲的70%;2012年三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合计达到14.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20%。三国也是世界贸易大国,2012年三国进出口总额约为5.4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量的35%。虽然三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都是双边的,但对多边贸易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丰富的资源优势。东北亚地区各种资源优势明显,包括人力资源、技术研发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等。在人力资源方面,中国的东北和华北、朝鲜以及蒙古有着众多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可以为东北亚区域发展提供基础的体力劳动者;在中国北京和韩国、日本等拥有众多著名高校,如东京大学、清华大学、首尔大学等,为该区域发展提供了众多高科技人员。在技术研发资源方面,日本在生命科学、通信、前沿科学领域有着稳定的发展潜力;韩国已经成为宽带和移动通信领域的先进国家之一;俄罗斯在固体物理学、新材料等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3];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在该区域,包括三星、丰田、索尼、海尔等著名企业,这些企业在该区域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在自然资源方面,俄罗斯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蒙古的畜牧资源及矿藏资源、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石油资源和韩国的旅游资源等,也为该区域的一体化创造了便利条件。

3.经济地理优势明显。我们可以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半径图上东北亚地区所具有的经济地理优势:以中国吉林省吉林市为中心圆点,以1000千米为半径,包括了除日本以外的东北亚绝大多数地区;以2000千米为半径,包括了东北亚全部六个主要国家的主要地区。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运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海洋运输又是支撑国际贸易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交通方式,世界贸易中80%以上的货物都是海洋运输完成的。同时,日本和中国又分别是全球船舶拥有国第二位和第三位[4],庞大的运输船队和方便的运输距离,将对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低廉的运输成本。此外,中俄、中蒙和中朝之间都已开通了客货两运的铁路专线,进一步便利了东北亚区域之间的贸易往来。

4.东亚金融危机的倒逼以及东盟自贸区的刺激。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多个国家受到巨大冲击,不但包括现在的东盟国家,也包括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国家。为了应付金融危机,东南亚国家加快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的步伐,加强区域内的人员流动、货物贸易和技术传播,并制定了东盟国家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1997年年底,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首次会议,10+3合作模式开始启动;2000年11月25日,在新加坡召开的第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设想首先被提出;2002年11月,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决议的宣布,极大刺激日本等东亚国家对区域贸易往来的重视,为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出新思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加快韩国、日本与东盟的合作进程,并加速“10+3”自贸区的建设进程。中日韩若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立完成,将大力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过程,并能为东北亚合作提供宝贵经验。

三、东北亚地区区域合作的局限性

1.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

历史遗留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东北亚地区区域一体化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历史遗留问题涉及三方面:领土争端、朝鲜半岛问题及日本对待二战态度问题[6]。领土争端包括:中国与日本的钓鱼岛之争、俄罗斯与日本的北方四岛之争、韩国与日本的独岛之争以及东海领土争端。以中日钓鱼岛之争为例,2012年日本发生钓鱼岛“国有化”闹剧后,2012年中日贸易总额为3294.5亿美元,同比减少3.9%,其中对日出口1516.4亿美元,增长2.3%;自日进口1778.1亿美元,减少8.6%;中方逆差有2011年的462.6亿美元缩减至2012年的261.7亿美元。朝鲜半岛问题既是东北亚地区区域内的安全问题,更是国际安全问题,涉及到的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始终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问题,这其中即有二战后美苏“冷战”思维的因素,而美国插手朝鲜半岛问题也使此问题难以解决。日本政府在对待“靖国神社”和“慰安妇”问题上的反复无常的态度,以及拒不向亚洲国家就二战时期犯下的罪行道歉的态度已经成为中日韩合作的最大障碍。

2.区域内国别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显著。东北亚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该区域既有世界上一流的发达国家,还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同时也存在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从下列表格看出东北亚六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表1显示了东北亚六国GDP情况,表2显示了东北亚六国人均GDP情况。

表1中,中国的GDP约为蒙古国GDP的801倍,日本GDP约为蒙古国GDP的584倍;日本的人均GDP约为朝鲜人均GDP的19.47倍。但是,在欧盟内部,2012年,欧盟第一经济体德国的GDP是欧盟内穷国保加利亚GDP的67倍;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2012年,美国GDP和墨西哥GDP的差距也只有13.78倍。

当然,GDP的差距本身并不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大的障碍,但是“内部不平衡对一体化有着离心力作用,”“离心力作用不仅作用于区域一体化的‘内涵’的深化,也作用于区域一体化‘外延’的扩大。”[7]这种作用在欧盟内部关于农业税的减免和东盟范围的扩大上都已经有所显现。同时,不同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这些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它们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规划布局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将有可能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障碍[8]。

3.东北亚地区领导者的缺失。按照“霸权稳定论”学说,在没有“霸权国”的情况下,国际秩序是混乱无序和不稳定的[9]。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提出“区域领导者”概念,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需要该区域内有一个强有力的大国成为该地区的“领导者”,并起到关键的凝聚性作用。例如,在欧盟内部,德法英三国已经成为欧盟得以持续发展的“领导者”,特别是在欧洲大陆推行欧元的过程中,德国和法国更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美国是绝对的“领头羊”。

从东北亚地区的各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来看,能作为该地区领导者的国家无非是俄罗斯、韩国、日本和中国,但是仔细分析,这四个国家却都不具有成为该地区领导者的绝对实力。俄罗斯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主要是远东地区,该地区为人烟稀少、资金匮乏的欠发达地区,同时俄罗斯传统的重点区域是欧洲地区,俄罗斯不可能成为东北亚区域的领导者;韩国是新型的工业化国家,虽然有着“亚洲四小龙”的美誉,但是国小式微,难以撑起东北亚地区的领导角色;日本同其他三国相比,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都有着绝对优势,但是从历史上看,日本对待二战的态度以及它在二战中倡导过的“大东亚共荣圈”,仍然令人心有余悸,各国都对其持有怀疑和排斥心理[10];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在世界上产生举世瞩目的影响力,但它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在高端人才、高新技术、充足资金等方面有所欠缺,成为地区的领导者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东北亚地区,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带领该区域走向一体化。

4.美国插手该区域造成的不确定因素。正如前文所述,美国虽然在地理上不位于东北亚,但是,美国为使其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得到强力维护,广泛的插手东北亚各种事务,如朝核危机、台湾问题以及南海问题等,因此,美国成为了该地区经济一体化道路上的一个巨大障碍。自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态势,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急剧增大,同时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也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然而,美国此时却不断地制造着麻烦,采取了一种过度干涉的地区战略,以便能够“尽量延缓中国的崛起”[11]。例如,美国通过和日韩加盟来实现其在东北亚的军事战略布局,在东北亚推行TMD系统增加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隐患,利用朝核危机制造局部紧张气氛而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曾有美国专家提出“中美在亚洲的竞赛是一场缓慢的权力斗争”[12]。美国通过战略布局在亚洲包围中国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未来东北亚地区的主导权必然会引起中美之间的强烈争夺。

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出路选择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趋势。各国在贸易往来、人才流动、资本流动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必将从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走向区域的整体合作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完成,需要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因此,东北亚区域合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实现。

1.确定整体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先行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整体目标,也是最终目标。但是,完成这个整体的最终的目标,需要我们分阶段分步骤来实施并先前推进。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问题上,我们应该从“内涵”和“外延”这两个层面来看。所谓“一体化的内涵”,指“一体化涉及的经济领域、达到的层次和程度。”根据内涵的不同,区域一体化可分为: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所谓“一体化的外延”,指“一体化涉及的地域范围、广度、包含的成员数量、规模。”根据外延不同,区域一体化可分为:区域组织、次区域组织和跨区域组织[13]。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从内涵上来看,可以先从低级形式发展逐步向高级阶段过渡:如取消某一两种工业产品之间的关税,实现自由贸易;在某一两个领域,如能源合作、铁路建设等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等,由这些低端的个别部门之间的合作逐步扩展到高级别的中央政府之间的全方位的合作。从外延上来看,应该充分发挥利用次区域组织和跨区域组织的作用:次区域组织有图们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圈等;跨区域组织主要有东盟“10+3”等形式。

2.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局限性,决定了像欧盟或东盟一样的合作形式难以成为主导模式。中、日、韩作为东北亚区域最重要的三个经济体,实现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关键在于“中、日、韩三国的全方位经济合作得到有效加强,构建三国的紧密型经济合作体,使中、日、韩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14]从GDP、贸易和投资这三个方面来看,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意义重大:2012年中、日、韩三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合计达到14.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20%;2012年中、日、韩三国进出口总额约为5.4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量的35%。2012年,中日贸易总额3294亿美元,中韩贸易总额2563亿美元;2012年中日韩三国的直接投资流入量为1268.88亿美元,占全球的8.3%;流出量为1998.25亿美元,占全球11.8%。中日韩自贸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5亿人口和15万亿美元GDP的共同市场,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板块。

当前,中、日、韩之间其实已经形成了一种基于贸易和投资的经济相互依赖:一方面,日韩两国通过直接投资将产业大量转向中国;另一方面,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使得中国成为日韩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通过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将对三国的经济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增长,同时也将能够为各国带来一定社会总福利。在取得共赢的同时,中日韩自贸区将推动东北亚乃至东亚经济圈成为世界经济力量的第三极。

3.金融领域的先行促进区域合作的发展。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东北亚国家普遍认识到通过经济交流与合作维护地区经济稳定的重要性。中、日、韩三方在东盟“10+3”的对边框架下发展金融合作的同时,还通过举行三方领导人会议、财长会议和央行行长会议进行经济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15]。2009年12月28日,东盟-中日韩(10+3)正式成立总规模达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库。2012年5月3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的东盟-中日韩(10+3)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为提升处理金融危机的能力,实现亚洲经济金融稳定,各方一致通过将亚洲外汇储备库扩容至2400亿美元。外汇储备库的成立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松散的双边援助网络发展为紧密的多边资金救助机制,区域内财政金融合作水平得到提高;其次,经济危机爆发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成员能够以借贷方式向储备库申请资金援助,提高区域综合抵御金融风险能力,也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有力补充;最后,区域内成员国将在未来构建独立的区域经济监测组织,提高区域危机预警和防范能力。

此外,中俄两国已实现了包括在两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之间人民币—卢布的交易,互设金融机构,推进双边贸易中的本币结算以及完善相关的本币结算法律体系等;朝鲜第一家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国家开发银行已于2010年3月10日在平壤成立,这意味着朝鲜今后将在金融领域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据蒙古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报告,2009年第一季度,蒙古实现外贸总额7.16亿美元,同比下降41.6%,据蒙古国家统计局分析,尽管蒙古国基本与国际金融体系无关,但也受到金融危机的间接影响,突出表现在矿产品价格的下跌导致蒙古国出口收入的较大减少,因此,若不加强金融领域的合作对蒙古国的经济发展必将产生阻碍作用。

4.加快次区域经济合作建设步伐。次区域经济合作是相对于区域经济合作而言的,指若干国家或地区的接壤地区之间的跨国界的经济主体,基于平等互利原则而进行的小范围的经济合作。东北亚地区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使得现在进行区域合作的条件与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可以通过先建立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来实现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近年来,在东北亚地区所提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构想主要有三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穴UNDP?雪提出的“图们江流域增长三角洲”;中国政府提出的“环渤海经济圈”;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川润提出的“环日本海经济圈”。但是,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只有图们江次区域合作取得相对有效的成果。

在图们江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中、俄、韩、朝、蒙是参与国家,日本是观察国家。图们江三角洲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具有廉价劳动力和便利铁路网的基础上,陆路上,中俄朝蒙四国相近;水路上,中俄韩日朝五国相邻。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就准备在20年内筹资300亿美元实现多国联合开发图们江流域,力争把该地区建设成为具有世界水平的集港口、机场、铁路一体化的交通枢纽和商贸、金融中心。1995年12月,在联合国总部,中、俄、朝、韩、蒙五国代表正式签署3项关于开发图们江地区的协定。这3项协定分别是:5国代表签署的《关于建立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及东北亚开发协商委员会的协定》、《图们江地区经济开发区及东北亚环境谅解备忘录》;以及中、朝、俄3国代表签署的《关于建立图们江地区开发协调委员会的协定》。这标志着国际合作共同开发图们江地区的计划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另外,近些年,陆续出现了许多有利于图们江流域次区域化的重大新机遇,如“大图们江倡议”;2009年11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俄两国元首批准的《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合作纲要(2009-2018)》[16]等。东北亚地区各国如果能够排除不利因素,积极推进区域内各种机制创新和务实合作,图们江次区域经济合作一定有望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王占霞.基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构想的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15-119.

[2][5][14]李玉潭,陈志恒.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J].东北亚论坛,2003,02:3-7+96.

[3]方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前景[J].现代国际关系,2008,11:57-62.

[4]李欠标.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运输的思考[J].综合运输,2011,11:66-70.

[6]徐坡岭,陈悦.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及模式选择[J].当代亚太,2004,04:31-36.

[7][13]郑必坚.当代世界经济[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204,185-187.

[8]陈钺.寻求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突破[J].南开学报,2002,06:21-30.

[9]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93.

[10]龚克瑜.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和解决思路[J].太平洋学报,2005,0:89-96.

[11]John J.Mearsheimer.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M].New York?押W.W.Norton &Company Inc.,2001.

[12][美]费晓闻.中国公司:下一个超级大国如何挑战美国和世界[M].韩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5][16]赵儒煜,张景全,刘雪莲,王胜今,朱显平,李天籽,任维彤,李晗斌,廉晓梅,吴昊,于潇,金华林,林今淑,巴殿军,张慧智.聚焦东北亚[J].东北亚论坛,2012,03:3-11.

责任编辑 宫秀芬

作者:付瑞鹏

上一篇:保险行业心得体会汇总下一篇:移动营业部文员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