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理念研究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林业生态是当前我国贯穿林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如何尽快转变传统的观念、提高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的成效,以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的紧迫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林业生态发展的调整策略,以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理念研究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理念研究论文 篇1: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分析

摘要: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存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林业生态环境起着供给林业产品和保持平衡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林业进行保护,这会对整体的林业资源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现有数据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部分常见的问题进行科学阐述,再对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具体措施进行科学总结。

关键词:

林业生态环境;现状;问题;措施

F27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与环境和谐相关的经济发展道路。所以,当今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内容,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大多数人不断的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我国在林业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取得很大的突出效果,通过植树造林作为此次生态工程重点建设在不断的进行,在实际的生活中,森林面积不断呈现递增趋势,从根本上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当前,经过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能够得出结论,我国的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森林覆盖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实现了人工林和天然林的面积较大的增幅,森林后备资源储备能量丰厚,不断加强林业可持续生态功能,森林植被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呈现明显的成效。我国的林业资源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将林业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作为工作重点,森林植被资源的总量呈现持续增长,森林在多功能多效益等方面明显有成效,林业产品(如木材)、生态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都能将供给能力有效增加,为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林业的发展、科学发展不断推进等方面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森林面积、蓄积在不断的减少,同时我国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的持续双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成就,是值得骄傲的。

1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各国家经济发展数据进行比较,能够明显的看出我国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很明显,所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众多影响因素,包括人们生活条件、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国家的综合国力情况以及社会上政治文化发展等方面,使现阶段导致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出现问题,这是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等方面的主要破坏原因,常见情况是严重缺乏的森林资源,严重的水土流失等现象,是导致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建设的基本因素。

1.1森林资源的严重缺乏

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在现阶段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仅仅只达到世界平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的20%左右,而人均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0%左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严重落后,在发展中国家也位于末端,森林覆盖率在世界平均比例约为26%,与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相比,大约少10%。

1.2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政策不健全

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未曾受到过重视,林业生态环境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由于政府和国家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投入资金量过小,并且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而且对社会上积极参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量没有形成有效奖励机制和完善的林业生态效益保护体制,一部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没有头绪。

1.3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到位

根据长期以来的发展情况,对地方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等方面进行总结,其中包括水土流失,林业资源的生态建设,草原植被生态保护建设以及土地荒漠化的基本防治措施,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相比,还需要工作力度不断的加强,在林业生态资源的建设方面,树木的品种简单,树种在种植结构以及搭配方面不合理,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效果不明显,不能达到预期的生态经济效益。

2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由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建设林业生态环境要根据森林绿化实际面积,还要根据当地人均经济水平以及生活条件的增长而变化。

3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3.1做好林业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设工程的持续时间长,对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作为恢复时间长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和发展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要树立长远的观念远看问题,在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本工作时,要对林业生态建设提高长期的认识,确保从全局考虑,完善局部,并且要按照规章制度循序渐进。

3.2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规划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做到维持林业生态平衡、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在现阶段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工作,对综合进行有效的治理。在具体实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基本工程中,首先要从全局出发,初步做好整体规划,与全球的生态环境联系密切,将规划的布局进行系统化完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按照因地制宜的方式,对沿海等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的城市,要及时的加大惩治力度,按照相关规定,内陆以及东北等地区需要加大林业砍伐管理力度。

3.3增加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政府的财政投资是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根本措施。对林业生态建筑保护工程的投资,在各级政府账务明细中纳入到财政预算开支项,投资比例不断加大,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优先安排拨款工作。

3.4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工作

通过对林业的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出结论。根据国家生态环境资源管理部门的指示,要对林业生态地区实施重点保护政策,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现象和资源缺少的情况十分严重,这样使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得到了世界人民的高度重视。在新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资源的合理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林业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利于人民生活的益事,因此,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是保障全社会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就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地投入到林业生态建设中。此时,还要与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使得分配到自身任务时,要提供高效、优质的工作状态,使资金与工作效率有一定的关联,按照各单位的好坏情况进行有奖有罚的评定,对于得到奖励的单位,要及时的给予肯定,使单位造林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完成不好的单位要进行处罚,还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植树造林的实践活动中,加强对造林的广泛宣传,提高人民对造林重要性的意识,使林业的生态建设和基本发展不断的完善。

4结束语

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林业建设,是保障生态建设的重要工作,对此要将林业生态建设做到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基本的建设项目,使营林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增强林业队伍的建设。通过不断的创新,能够将行政管理方面工作更加规范化,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基本制度,要做到深入贯彻落实照章办事,将主要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当前,由于地球的林业资源现有数量有限,且作为主要资源的其中之一的林业资源,现阶段的林业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以及对多风沙天气的地区,植树造林等基本工作,并且加强环境资源基本管理,切实做到可持续发展,将林业资源的可利用、可开发资源得到合作利用和科学保护,对林业资源的基本管理工作能够使每一位林业工作人员以及热爱环境的人民群众为林业资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作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这样能够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永宽.加强建设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漫谈[J].现代园艺,2013,(18):131131.

[2]向俊杰.论加强林业公共管理研究的必要性[J].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5264527.

[3]潘金志,黄旺生.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哲学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13,(2):183186.

[4]刘厚明,石昌菊.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J].现代园艺,2013,(4):132133.

[5]刑莉莎.如何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14,(18):1818.

[6]苏莉.加强林业生态系统的保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5):232232.

[7]胡笳,卜复鸣.农业观光园的规划构思——太仓市农业观光园发展现状分析[J].园林,2010,(03).

[8]方丹,胡希军.现代农庄人文景观规划研究[J].北方园艺,2010,(04).

[9]曹娓,刘亚东,王渊.论生态园的分类及存在的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0,(06).

[10]周军,王珲,田奎等.宜兴太湖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与实践[J].江苏农业科学,2009,(06).

作者:关月 韩雨丝 王斌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理念研究论文 篇2: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相关策略探讨

摘要:林业生态是当前我国贯穿林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如何尽快转变传统的观念、提高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的成效,以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的紧迫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林业生态发展的调整策略,以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问题;调整策略

一、前言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我国林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林业生态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工程项目,不仅能起到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等自然作用,而且具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效益。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其主要目标是实现林业资源更大的再生产能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完美融合。但在当前的林业生态建设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调整策略,以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1)资金投入不足,群众参与造林的积极性不高。植树造林是其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方式,为了提高的森林覆盖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植树造林的规模都不小,但是因为资金投入问题以及受粗放造林方式思想的影响,造林后没有进行好好地整地和后期的维护,造成植树造林成效不佳。加之承担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区,经济相对贫困、交通不便的地区,广大人群众原本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就没有直接的经济收益,因而严重挫伤和打击了群众投入林业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2)林业生态结构不合理,林业生态建设质量不高。由于部分土地承包到户,导致农田防护林建设进地难,影响了正常施工和农防林规划设计;一些地方由于造林人员整体素质低下,在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上不够科学,存在粗植滥造、苗木不假植、造林不开沟、精品地块不浇水等问题,导致存在造林成活率低、树种单一、易感染病虫害、林分结构配置不合理、纯林多、混交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重造林轻经营,重人工造林轻封山育林等,造林質量偏低,且林分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土地涵养量和蓄水能力都很差,一旦遇到雨水季节水土流失现象明显。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生态系统也都处于失衡的状态,没能形成健康的生态链。

(3)粗放式经营生态方式。当前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模式还是传统的建设模式,林业生态建设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分配,只是小范围的逐步展开建设,没有一个大的方向和目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和林业取得科技成果稀少。”从事林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不足,处于以林业原材料加工的生产链低端,通过大量消耗林业原料来获取市场份额。而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力不高,产出的林业产品“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另外,长期以来,我国重视发展经济而忽略了对于林业生态的建设,导致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减少,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战略的提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生态的建设工作也就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但很多人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对林业资源开采和发展上,造成了林业生态的破坏,没有将林业生态保护的迫切性重视起来,导致林业生态的保护成了一种口号,而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这无疑会导致林业生态进一步破坏。

(4)其他问题。配套机制的不健全、管理措施和管理策略不到位,重造轻管、片面追求造林任务的完成,后续管护资金跟不上,采伐限额管理不合理、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乱采乱伐现象;林业部门管理宣传薄弱,群众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认识不足;林业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生态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套完善的保障体系等问题。

三、加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相关策略探讨

(1)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生态林建设的积极性。在扩大森林植树面积的时候,政府财政应增加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力度,把公益林业建设、管理和重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予以优先安排;地方规划的区域性生态工程建设投资,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部门规划的配套生态工程建设投资,要纳入相关工程的总体预算,在加大投资的同时,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模式,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利益机制的调动作用,让群众看到从造林绿化中可以得到实惠,以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土壤和植被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树种进行种植,运用先进造林技术加大造森林整土的实施,加强森林土地的循环能力,为植被的生长提供更好的土壤条件。

(2)调整林业生态结构。林业生态建设是我国实现绿色城镇的最主要工作,森林是保持陆地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实现生态平衡,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应当大力调整林业结构,要丰富树种,加强大然林的维护,保护次生林不受破坏,启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调整森林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实施东江水源涵养林、红树林沿海防护林等林分改造,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修护生态失衡森林,建立保护区。另外,要重视林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和高新技术开发,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及其研究成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大幅度提高林业科技总体水平和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改良林业经营方式,加强后期管护。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整体规划,根据地势区别进行分类种植和管理,分派责任区域进行管护。在造林工作中要制定出具体和可操作性强的规划,适地适树,增强植物对土地条件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组织施工,确保规划落到实处。要规范造林技术,完善造林机制,增强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充分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造林质量和林业生态效益。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建立健全养护机构,组建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购置高科技的管护设备,建立针对性的管护制度,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森林培育抚育工作,坚决杜绝“重建轻管”现象,严禁林地和森林胡乱采伐,切实从森林营建、管理、养护中让林业生态质量得到提高。

(4)其他策略。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实施科教兴林,提高林业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提高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构建绿色屏障;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提高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弘扬生态文化,增强生态意识;注重林业生态效益的发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结语

总之,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目前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核心问题,保护和发展林业已成为缓解生态环境危机和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目前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国进行林业建设工作时,应坚持以人文本的基本原则,以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方向,建设一个结构合理、功能突出、布局科学的林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董凤梅.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2):97.

[2]水贺彬.关于对临泉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J].农家参谋,2019(23):104.

[3]岳朝旭.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及发展路径探析[J].新西部,2019(32):18.

[4]方进军,陈新云.论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及应对之策[J].林业科技情报,2019,51(4):94-95.

作者:谢玲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理念研究论文 篇3:

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探究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林业生态经历了严重的乱砍滥伐、植被破坏等问题。而我国经济以重工业为主,生态建设影响着我们现在和未来生存环境的发展。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可以让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美好,要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保护好森林植被的生长。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在各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人们对林业生态环境也越来越重视,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改善了生态建设。林业作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也得到了重视和关注。

1 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1.1 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

现今我国社会的经济以重工业为主,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加工生产的同时造成了众多的工业污染和废水排放,污染了环境,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伤害。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使林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生存环境的改善,我国推行了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持续发展与林业相结合,更好地整治林业生态建设。

1.2 加强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认识

森林资源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林业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为此要加强对林业的保护意识,多植树造林,创办一些环保类项目,让公民参与到生态建设中,做环境的主人。对森林进行看管,保护绿色植被,建设自然环境保护区,加大对林区的保护,减少木材的使用和消耗,不要乱砍滥伐、破坏植被等资源,保护好我国的森林资源环境,防止林地破环。对林业生态建设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做好林业建设改革。

2 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植树运动,公民都在为绿化贡献一份力量,也实施了一系列林业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林区的生态建设逐渐发展,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关注,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和生活基础,而森林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对人民的生产、生活起着重大的作用,例如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水土流失等多方面。我国森林资源相对短缺,且生产质量下降,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我国西部地区缺少森林和植被,长此以往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有些地区为了满足当地需求,在局部地区建造一些人工林,因缺少数据分析、调查、经营方法、技术等原因导致严重浪费,没有最终达到解决森林资源的问题。

林业建设改革的落后也制约着林业的发展。森林有自我更新的过程和规律,树木进行定期的砍伐有助于树木的更新,如果过度砍伐树木会破坏树木的生产平衡,不利于生态建设,很多保护意识不强的人在金钱的诱惑下选择破环森林,影响了生态建设的发展[1]。

3 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1 完善法律法规

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任务是完善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体系,对破坏森林资源的公民严厉惩罚。政府人员要坚守自己的职责,严格按照规定对破坏森林的行为进行处罚,公民也应当自觉遵守法律,严格要求自己,爱护森林,让林业生态建设顺利进行。

3.2 利用科学技术

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森林的资源能力,增加产量。利用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森林的再生能力,对林业市场和发展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研究林业产品的类型,开发林业市场新品种,并进行试验和探究,提高林业产品的经济效益。

3.3 规划发展结构

原有的发展结构已经落伍,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重新进行对生态建设的规划,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在有效的范围内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开发更多的林业产品,提升林业产品的质量水平,拓宽林业发展的前景和未来,优化产业结构,规划新的发展结构[2]。

3.4 扩大林业宣传

现在,我们生活在多媒体时代下,网络发展迅速便捷,为此应该利用媒体的影响力,扩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让人们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可持续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落到实处。利用宣传改善人们的保护意识,加强自我监管能力,约束自己,保护森林资源。

4 结束语

要运用正确渠道推动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认识到林业生态的重要性,保护濒危森林,保护林业生态多样性,保护水源和土壤,建设美好生活家园,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有效统一,促进林业发展,振兴林业生态,建设优良的生态系统,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 1 ] 曹胜利.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9(9).

[ 2 ] 高秀莉,张学义.试論生态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9,39(4).

(收稿日期:2019-07-26)

作者:赵爽

上一篇:两学一做交流发言材料推荐下一篇:党史办廉政管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