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现状探究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更好地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本文尝试从当前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改进和提升策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会计电算化的现状探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探究论文 篇1:

探究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深入的发展,我国在会计这一方面的发展逐渐走向信息化、电子化。会计电算化,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主,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方式,利用计算机对一些会计实务中的事项进行计算,例如:报账、算账、查账、记账等。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工作中的效率与质量,对于会计这一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是我国会计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会计行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会计实务中人工对一些一些账单进行计算的模式,减少了人工计算中容易出现的一些误差,提高了会计人员在对一些账单进行计算过程中的效率与质量。但是,会计电算化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如何有效的解决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会计行业在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度非常的迅速,但是不能忽略的是会计电算化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这一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进行规划与协调,重视会计电算化中的账务功能,却忽略了会计电算化在管理这一方面的功能。

我国在会计方面的工作,一直都是从事事后的核算,对于事前的分析与研究工作以及事中的控制工作,因为对其进行计算的过程过于复杂,而造成难以开展的局面。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与运用,能够在会计工作中充分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对相关的事项进行计算,极大的减轻了会计人员在算账、报账等一系列方面中的工作负担,使会计人员能够将注意力集中于财务管理这一方面。但是,我国一些单位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只重视会计电算化在报账方面的功能,而忽视了在管理这一方面中的功能,没有充分的发挥出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功能,这一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在会计电算化软件这一方面的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系统的体积过大、定义过于抽象、初始化时的工作量过多、企业或单位无法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加入自己想要的功能等。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1.正确的认识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与发展,不仅仅只是改变了会计信息数据的储存方式、会计核算方法、会计信息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程序,扩展了会计信息数据这一领域,提升了会计信息数据在收集过程中的效率,保障了会计信息数据的质量,还有效的改变了审计的技术与方式以及会计内部中的控制,推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创新与改革。

2.要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与发展,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新的内容,会计人员要跟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步伐,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要丰富自己在经营管理这一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学习电子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内容,掌握操作电子计算机的技能。

会计电算化在会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求会计人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计算机业务这一方面的素质,所以要加强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会計电算化在会计行业中的运用,不仅仅需要财会人员有丰富的财会理论知识,还需要财会人员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以及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利用会计电算化中的优势,为企业或单位内部中的决策、控制等一系列事项服务。

3.完善会计软件中的功能,向财会管理这一方面过渡

就目前来看,一些企业或单位中的会计软件,如果想要将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我企业或单位内部中的管理事项服务,就必要将会计软件设置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完善会计软件中的各项功能。

会计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企业或单位中近期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然后做出相应的销售预算,根据销售预算再对生产、成本等一系列方面做出相应的预算,最后将这些预算的信息数据综合在一起,做成一个总体的报表提交给企业或单位中的管理部门。

4.加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保密性、可靠性、安全性

企业或单位中的财务信息数据,大多数都是企业与单位中的机密文件,关系着企业与单位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各个企业或单位中的会计信息系统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

(1)我国政府应当制定出相关的计算机安全法律,要加强在计算机安全这一方面中的宏观调控,政府相关部门还要不断的完善会计行业中的制度,保障会计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2)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增强网络的安全防御能力,例如:安装杀毒软件、设置防火墙、身份认证、信息数据加密处理等。

(3)加强会计信息系统中一些信息数据的保护,可以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设置指纹认证、声音监测、用户口令等一系列加密处理的措施。

就目前来看,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会计行业中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要加强内部的管理、完善管理的手段、加强企业内部中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解决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会计行业中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并且还会持续稳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华.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0(23).

[2]李文艳.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企业家天地,2010(16).

[3]吴莉莉,张永亮.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4).

作者:李楠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探究论文 篇2:

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摘 要: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更好地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本文尝试从当前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改进和提升策略。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

从宏观上来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如何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而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中,人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为会计电算化事业培养大批合格的人才是当下会计人才培养单位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1.会计电算化

目前,在学术领域,关于会计电算化的内涵的界定主要是指:在公司、企业及其它团体组织中,通过借助先进的数字通信技术来处理相关的日常会计业务。这一新兴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会计操作手段方面,它具有自动化、网络化及创新化等特点。在专门的会计管理程序的支持下,企业可以经过电脑的自动操作来实现相干会计业务的及时的主动处理,这也就意味着在办理的进程中,不需要额外的人工来进行后台操作。这类基于计算机自动化处置的操纵平台,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会计机构的人工成本,同时可以预防由于人工操纵中的疏忽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失误。需要指出的是,在业务处理的程序中,其自动化数据的传输速度非常快捷,可以在很大层面,节省企业宝贵的时间,进而获得更便捷的会计服务。

2.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概念,首先,培养模式是指教育培养单位或者机构,在一定的教育目标及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被培养者的需求,所采取的一切培养方法的综合。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针对性。这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会计电算化领域关于人才的需求,然后将这种需求反馈给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机构或者是单位。在这种综合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任何一种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成不变的,或者是一劳永逸的。它也需要随着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僵化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很难培养出符合会计电算化发展需求的人才的。

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目标和社会需求不统一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出现过高的定位,只将教会学生理论知识作为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对于教会学生该怎么样在实践中去运用这样的理论知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的做法最终就会造成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能相符合,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很难就业,用人单位经常抱怨毕业生没有很强的动手能力,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才能够委以重任。毕业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这肯定与在校接受的实践教学有莫大的关系。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竞争不断趋于激烈的市场运营环境中,会计电算化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行业向前推进和发展的重要武器。如果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求存在着着一定的不一致的现象,一方面会造成大量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无法找到对应的工作岗位,造成人才及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也不利于发挥会计电算化在带动企业优化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层面的价值。

2.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

目前很多会计电算化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体系方面比较通用的做法是,将会计电算化及财务会计等相关专业进行统一。这就造成了在课程设置体系上,会计电算化人才与其它类型的人才呈现出了很大的趋同性。由于会计电算化在课程设置体系方面的不完善与不清晰,就造成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很难凸显出自己的专业优势。

从宏观上来看,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但是由于培养单位拥有一定的教学自主权。因此,在很多高校关于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课程设置体系方面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每年输出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在具体的应用阶段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不同的培养单位在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但是,由于课程设置体系的不完善,在人才的培养内容方面也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基于此,在今后的会计电算化发展与改革中,如何从教学的角度,在借鉴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从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入手,完善其课程基本的教学内容与体系。在保留基本的学科教学特色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标准与培养规格的高标准统一,奠定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3.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陈旧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但是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于陈旧的问题。当前,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日常培养中,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培养模式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在学习中,大多作为一个被动的知识容器而存在。这种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与主体性的教学观念,已经不符合当前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要求。由于缺乏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很容易因为理论学习枯燥而降低或者丧失对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目前,在一些会计电算化培养单位,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等层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这种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层面的过于陈旧及不足是影响和制约当前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水平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更好地提升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是今后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

4.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够

会计电算化属于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在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师资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不够。很多教师大多是科班出身,缺乏在企业一线和会计电算化具体的实操中的履历和经验。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会计电算化教师在日常的专业教学和讲解过程当中,更多的是一种书本理论知识的传递。很多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呈现出来的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会计电算化师资实践能力不强有着很大的内在关联性。虽然,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在理论层面上的指导和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但是,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其在实践能力层面的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学习者将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产生一定的实践能力的转化和提升。所以,在今后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中,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是当务之急。

总之,在会计电算化人才中,无论是从整体的数量还是发展的质量都可以构筑为促进行业竞争力水平提升的重要影响因子。所以,借助有效的培养模式和策略来将会计电算化人才潜能与聪明才智得到更大水平的发挥,是一件决定会计电算化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三、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升策略

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大众迎来了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生产力的一次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人才资源已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成为许多国家首要培育的目的。在会计电算化进程当中,会计电算化人才的价值及魅力正在不断彰显。在今后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提升。

1.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统一

目前,在经济发展领域,比较流行的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弊端。具体来讲,高校在会计电算化人才教师的招聘和选择过程中,除了考察其必要的教育和学历背景之外,还应该强调其在具体的会计市场中的实践经验,通过这种教师可以更好地提高会计电算化人才教学的实用性。同时,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安排一定的学时,让学生在市场的一线进行实习和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将社会用人单位对会计电算化的需求与培养单位的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会从根本层面上避免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问题。这也是促进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路径。在今后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方面,一方面要立足于社会对这一岗位的具体需求,另一方面,要从国家关于综合人才的培养理念与指导思想出发,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其在今后的工作过程当中也能积极主动地注重自身专业技术与业务能力的“充电”与提升。

2.完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

针对当前在会计电算化培养模式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应该积极从学科理论研究的角度,不断地尝试完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立足于当前的会计电算化领域的发展实际与问题特点,采取的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科学改进的策略和决策。完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需要从具体的问题出发,在科学思想的的指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行业及其它相关联行业的共同发展。这种关联理论的提升在很大水平上是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发展体验,也是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前提下与会计电算化在市场的应用与发展中产生的基本问题而进行的一种良性的互动。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通过借鉴和学习其它学科的发展经验,将一些带有一定的前瞻性的与发展性的课程体系进行引进。需要指出的是,在引进新的课程内容的过程当中,不要走形式主义。在师资的配备上要与丰富的课程内容保持一致。当然,在引进新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的过程当中,要避免一刀切,要将新的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论证,不仅在理论层面进行研究,还要在实践层面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从而将项目的教学效果凸显出来。同时,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丰富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给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并及时予以分析和总结,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基于此,要从严谨与科学的角度来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水平进行相应的提升,在保持其理论研究严谨与科学的基础上,不断地从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探究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所要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的解决路径。在理论层面,可以尝试在高等院校及科研学术机构中,建立定期的学术交流机制,通过定期的学术探讨来将其今后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理论的发展更好地聚焦。同时,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学术互动组织,更好地将会计电算化人才领域的相关标准与突破实现国际层面的接轨。基于此,围绕会计电算化人才基础及应用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是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研究者提出的重要考验也是在今后的理论研究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3.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会计电算化教师不仅仅要完成相关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的讲解,还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和组织方式,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堂互动。例如,开展模拟,展开竞赛等等。这就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要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恰当的组织教学活动,做好班级课堂的管理工作,让整个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了在课堂授课形式方面进行多样化的发展以外,针对一些会计电算化具体应用场景,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视频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对会计电算化中包含相关专业操作的感知水平。教师通过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将学生直接带入到所展示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场景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触,从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会计电算化教师在课上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将学生带入情境,以最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特定的场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除了利用课上教学的时间之外,学校及会计电算化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或者实习的时间,到一线的公司或者企业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实操。只有鼓励学生积极地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或者公司在财务会计领域的具体需求相结合,其在今后工作岗位中才会更好地发挥出自己在专业技术及理论修养等综合层面的价值与作用。

4.提升会计电算化师资队伍的实践水平

在师资队伍的招聘与选拔过程中,不仅仅要看其在学历层面的达标情况,还应该从其业务的实践能力方面进行考察。只有重视会计电算化教师自身在实践水平方面的发展与提升,其在日常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当中,才会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与实践性。目前,在很多学校采用比较多的方法是通过聘请在企业一线中具有一定的会计电算化操作经验的人士作为外聘指导教师。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应用型学科,应该鼓励教职工队伍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参与一些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和管理,从而提升教职工队伍自身在实践水平方面的能力。会计电算化培养单位应该加大对相关人员的投入力度,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进而为会计电算化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未来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各个培养单位从自身的培养特色与学科优势出发,不断地为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在理论方面的培养创造好的条件及环境。另一方面,社会用人单位,特别是各大单位或公司在进行会计电算化人才聘用方面也要注意岗前的系统培训。通过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综合培养,为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资源的培养与开发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提升中,应该针对当前在会计电算化培养模式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学科理论研究的角度,不断地尝试完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在今后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一方面要立足于社会对这一岗位的具体需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要从国家关于会计电算化综合人才的培养理念与指导思想出发,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捷菲.改进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几点思考[J].商,2015(32).

[2]施海丽,高珍.培养高素质财会专业毕业生路径的探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

[3]刘杰.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4)

[4]卫黎.浅谈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3(09).

[5]习樱莉.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4(30)

作者简介:杜文吉(1994- ),男,辽宁省葫芦岛市,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

作者:杜文吉 杨国有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探究论文 篇3:

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和对策探讨

摘 要: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主干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增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因此,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就成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实践,对该课程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现状;教学对策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事业等单位会计工作岗位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把会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用、及时的信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目前,中职学校都把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增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因此,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就成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一)中职生整体学习能力偏低,学习热情不高。

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相对来说学习能力偏低,年龄较小,家长不忍心让其过早地步入社会就业,而且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伴有较强的厌学情绪,所以对专业学习有抵触情绪,学习热情不高,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机,由此导致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个别学生连会计科目都不熟悉。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特别是理论部分,学生感觉入门难,信心不足。因此学习比较被动,直接影响了听课的热情和质量。

(二)师资力量有限,制约了电算化教学。

中职学校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缺乏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教会计的教师没做过会计,在现有会计电算化教师中,大多是原来教会计的教师经过短期培训后改教会计电算化课程,他们会计业务能力较强,但计算机知识相对薄弱,在教学中遇到一些计算机问题不能独立解决。也有一部分是由原计算机教师改行教会计电算化课的,计算机功底较强,但缺乏会计学知识,不能讲清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师既要具备会计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再加上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高度复合的理论性、实践性俱强的课程,这就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师要能够对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系统管理和维护,解决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系统问题。面对这些情况,会计电算化教师普遍感觉应接不暇、手足无措,仅凭教师自身潜心攻读书本是远远不够的。

(三)教学环境较差,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中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足够课时的上机实验环节,是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的。但是很多学校没有专门为会计专业配备机房,而是同其他专业共用机房。由于部分学生人为搞破坏,经常删去有用的程序,使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只好装上还原系统,这样给会计专业有连续性的电算化教学带来了困难。

(四)会计电算化实践环节薄弱。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设备不足和设备落后,成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个障碍。目前,各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一般都比较重视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大多建有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并配备专门的实验指导教师,而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验普遍没有受到重视,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仍然局限于教材和现成的理论、实训资料,学校缺乏相关的校企合作单位和实践基地,师生没有机会直接与企事业单位、软件开发商接触,走产学结合道路。有些学校虽然建有会计电算化的专用实验室,方便了学生上机练习,但在管理上还有待改进完善,实验室还没有发挥其足够的功效。因此,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对会计软件不能较好地理解与使用的情况很常见,而事实表明,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如果离开了真正的实践环境的锻炼,不从实践中吸纳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思想,就会永远落后于企业的实际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对策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中职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我们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感兴趣,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一定的专业学习能力。中职学校学生虽然基础差,但是他们有一个特点: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会认真去学习;感兴趣的事情,他们会认真去做。因此,在开课以前,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消除学生的思想障碍,会使学生树立学习本学科的信心。教师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要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学校师资队伍质量是非常关键的。要教好会计电算化这门课,会计电算化的任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以及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并运用计算机教学手段进行会计教学,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知识,主动学习。学校可以派教师参加会计电算化培训班,如参加用友财务软件公司、金蝶财务软件公司等举办的电算化软件应用培训班,提高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电算化教学水平。此外,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实习,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教师和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独立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加强电算化实践教学。

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应增加对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投入,做到全方位地模拟现代化的工作流程,从软、硬件系统,到数据系统、运作过程,都全方位地模拟企业,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利用这一实训基地,让学生边听边在电脑前操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拓宽应用基础,学习实践操作为主,为了增加实训的强度,增加上机的时间。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讲解过程中,选用一种现代企业比较多采用的财务软件作为精讲对象,再让学生在这一软件上和其他财务软件上完成实验资料,经过比较各个财务软件的异同,让学生真正掌握财务软件背后相同的工作流程。学校还可以在每星期某一时间段开设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为学生进行实务操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真正使学生在不同的实训项目中获得相应的技能,并了解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及岗位职责等,有利于学生今后顺利对接工作岗位。

(四)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

由于会计软件的不断开发与发展,使得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更新明显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因此,首先,应改进教材内容,同时推出与教材相匹配的实验教材。有能力的学校可以自编校本教材。其次,加快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速度,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新知识。同时,根据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相应课程,如会计软件的使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电算化运用等课程。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应当不断完善电算化课程设置,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能力。

(五)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概括地说,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最适合采用就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此方法,效果明显。具体操作如下:

(1)任务提出:在总体学习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2)任务分析:提出教学“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完成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而应该采取讨论、分析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建立会计账套时,可以把企业所有基础数据作为案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自己分析哪些数据是必须录入的。教师再把建立账套所需参数这个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在任务分析阶段,一定要注意学生是教学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任务的实施:在任务驱动法中,任务的实施是核心环节。这一阶段由教师创设一个仿真的“任务情景”。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总体“任务情景”,就是一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会计经济业务,在授课中应根据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把“任务情景”再进行细分,也就是说“任务”和“情景”之间必须相互对应。以学习凭证日常处理为例,这个“任务”的“情景”应该是企业会计人员填制每一笔记账凭证的工作。那么,在课堂要模拟这个过程,就需要以企业一个月的真实经济数据为蓝本,要求学生站在会计人员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进行记录。在实践中,学生都自觉地以会计身份登录软件,进入账务处理模块后,填制并保存记账凭证。有的学生出于完成“任务”的紧迫感,想要加快录入速度,在填制凭证时还运用到了常用摘要、常用凭证这些快捷功能。通过创设任务情景、模拟业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自己完成任务的时候体现出来。

(4)任务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应用财务软件进行综合账务处理能力的评价。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评价学生平时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完成任务中的表现。

三、结论

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当前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它贯穿于整个会计职业教学过程中。因些,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学校领导要加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电算化实践教学。其次,教师要切实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灵活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真正培养出熟悉企业各种财务软件、操作能力强、能胜任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肖翠英. 浅谈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2).

[2] 郝玉峰. 会计电算化教学如何适应中等职业教育[J]. 决策探索,2007,(11).

[3] 牛丹. 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

责任编辑 陈春阳

作者:刘惠娟

上一篇:十一五防洪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安全生产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