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下临床医学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100名学员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名,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评估两组学员的理论与综合能力。同时对学员进行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式的兴趣、收获等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PBL教学模式下临床医学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PBL教学模式下临床医学论文 篇1:

浅析基于PBL教学模式下的临床医学教学应用

摘要:我国医学教育界进行过的改革包括延长学制、增设专业、修改课程组织和授课方式等,这些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医学教育的弊端,培养了众多学术扎实、技艺高超的医务工作者。但因我国各医学院校师资力量和辅助设施差异较大,上述改革很难得到广泛推广。于是众多的医学院校变换了视角,转向探讨国内外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改革上, 着重关注的是PBL教学法。本文分析了基于PBL教学模式下的临床医学教学应用。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临床医学教学;应用

R-4

PBL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已得到世界医学教育界的肯定, 并逐渐成为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新方向。因而, 各医学院校和教师如何将这种模式很好地运用于我国的临床实践教学中, 改进PBL教学在实施当中存在的问题, 值得每一位医学教育者思考。

一、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比较

所谓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简称LBL)。LBL 体现医学科学的系统性、基础性、完整性、逻辑性、循序渐进性等, 但LBL 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学科界限分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思维能力。PBL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即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患者的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通常是5 名~7名学生1 个导师。PBL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强调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等。PBL 以学习者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学习者必须要有对自己学习任务的责任感,要全身心投入到问题中。可以说,PBL 是一种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知识和提高临床思维技能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二、基于PBL教学模式下的临床医学教学应用

1.建立研究小组。典型的PBL课程是由5名~7名学生和一个教师组成一个研究小组。由多学科的临床和专业人员先提供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的病案,病案包含多个与临床相关的问题。每次教学中,由学生选出一个主持人和一个记录员。由主持人宣读或者大家一起阅读病例资料。主持人负责整个学习讨论过程,提醒并督促每名学生参与到学习讨论中,并控制课程的进度及时间。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和总结的要点,要求记录准确。教师负责鼓励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提醒主持人控制学习进度,将讨论引入正题,确保达到学习目标。

2.查找资料。单元学习结束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查找資料和做其它方面的准备工作。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可以通过医学教材、网络文献检索、参考书、图书馆等学习媒体对提供病例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解剖结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查找资料,寻求答案。PBL 案例可以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临床案例、临床检验资料、影像资料等。

3.讨论问题。根据提供的病例进行讨论,由主持人介绍病例中提出的问题,学生首先根据问题对某一症状或体征进行发病机制分析,接着会针对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出院后的康复治疗进行分析,学生通过查找的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解释回答。讨论期间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并进行相互补充、互相纠错。记录员把讨论后仍然未能明确的问题记录下来,并整理讨论内容。对于未明确的问题继续查找资料,寻找答案,在下一次讨论中阐述答案。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各自的学习信息和研究结果。由学生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4.PBL 课程中学生成绩评判。根据学生个人在PBL 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分,评分内容包括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积极性、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以及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面的广度及交叉学科的覆盖面。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对自己查阅资料的正确运用和资料的质量,现场与同学互动的能力及板书和绘制草图的能力,资料中的创新性知识,现场与同学的相互沟通和团队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及外语应用能力。学生对临床病例的病史、临床表现、查体进行现场采集,然后做出诊断,说明诊断依据、治疗计划和预后判断,指导老师对其表现和测试结果进行评分。

PBL教学模式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后思路广阔,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能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但是PBL 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医学教学中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总结经验,这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志勇,罗燕,董靖,等.PBL 教学模式在内科学教学的应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4(4):19-20.

[2]赵万红,蓝星莲,朱克刚,等.药理学PBL 教学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7):135-141.

[3]王小龙,李少明,任文豪,等.PBL 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1):86-89.

作者:康慧颖 海洋

PBL教学模式下临床医学论文 篇2:

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100名学员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名,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评估两组学员的理论与综合能力。同时对学员进行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式的兴趣、收获等等。结果:观察组学员的理论知识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其实践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PBL教学法;临床医学;运用效果;理论;实践

临床医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及实践性的学科,传统的临床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方式相似,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它的优点,也有一定的缺点,比如说采用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到大量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因为学员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往往无法很快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使得知识接收率就大打折扣。PBL教学法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由加拿大引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主要是以问题为基础,以讨论问题为主要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1]。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将学员的被动地位变为了主动地位,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效果,本文选取某临床医学院100名2008级5年制学生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某临床医学院100名2008级5年制学生,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进行临床理论学习及实习。将100名学员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名,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

教学方式还是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听”,教学形式为大班课,教学内容为传统教材为主,并辅以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讲授相关知识。在实习的过程中安排学生和代教教员进行日常医疗工作的训练,同时开展一些如临床典型病例诊治思路之类的授课活动[2]。

1.2.2 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教学

首先是改变“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将整个教学看作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详细安排教学过程,比如先提出学习问题,然后是收集分析资料,再次是建立假设、论证假设和比较,最后是归纳总结[3]。将PBL教案提前发放至学生手中,让学生了解教学安排,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书”模式,而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主要模式,教师负责问题的设置,要合理安排问题的难度,这样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对于较难的问题教师应给予指导;课程结束后教师要为学生留下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去查找资料,并于下一次课继续讨论;最后是归纳总结,先是由学生进行,再由指导教师做出简明扼要的点评,再次结合病例强调临床重点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认真解释同学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将住院患者的诊疗、日常查房、诊疗方案更改、疑难病例讨论等重要临床工作作为PBL临床教学的载体。

1.3效果判定方法

分别对两组的学员进行理论测试和实践考核,理论测试题主要根据日常教学内容选择,可以抽取部分医院题库随机命题,对学员的实践考核主要是电子病例或门诊病历的书写,因为这一部分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还要考核诊断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指定、临床操作等方面[4]。考核总分一百分,统计成绩进行t检验。

2.结果

观察组学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PBL教学法最初是由加拿大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引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主要通过设置问题以引起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的方式进行教学,随着医学行业的发展不断扩大,这种方式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在近几年间也逐渐重视这一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运用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突显了一些弊端。由本次研究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及实践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学员略低一些,其实践能力较对照组有明显上升。这就说明了这种教学方式还存在一些弊端。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它是由外国传来,而不同国家的教学方式、教学习惯以及学习习惯都有所不同,就造成了教学效果的差异。因此,在采用PBL教学法的过程中应对PBL教学法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客观的认识,要充分利用它的优点同时也不能照搬照抄。比如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充分安排理论教学,我们有一句古话叫作“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就说明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只要教师将理论讲到了关键点上,学生就更能收获到有用的知识;是在问题的设置上必须要围绕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设置问题,注意掌握问题难度,要结合学员的基础知识情况开展讨论活动。充分结合理论教学,在外国的PBL教学法基础上予以改进和完善,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璐,李鲲,孔令杰,徐翠香,孔北华,陈峰,纪春岩.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917-918,929

[2]郭芙莲,田志逢,李占生,王丰刚.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2):58-59

[3]杨淑华,刘艳阳,李碧丽,曹秀风,蔡美兰,梁俊青.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7):112-114

[4]何红云,朱建华,张本斯.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1(12):87-89

作者:于慧丽

PBL教学模式下临床医学论文 篇3:

浅析基于PBL教学模式的临床医学教学应用

[摘

要] 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复杂,教学难度大。基于此,简要对比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师生地位以及教学理念方面的差异。强调了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到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优势。重点从课前准备、课中讨论、课后总结以及成绩评价四方面出发,探讨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通过对PBL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评价,证实该模式的应用价值。

[关

词] PBL教学模式;临床医学;教学;应用

[文献标志码] A

临床医学教学质量是决定临床医学人才专业素质以及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效果的关键因素。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法以“板书法”及“填鸭法”为主。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才素质,但效果欠佳。有研究指出,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到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氛围、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一、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

以问题为导向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为新型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1]。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师生地位以及教学理念方面均有所不同。就师生地位而言,传统教学模式要求以教师为主体展开教学。PBL教学模式则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展开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恰恰相反。就教学理念而言,PBL教学模式的理念在于: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自主解决问题[2]。而教师则需通过与学生交流的方式,辅助学生攻克难关。可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在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基于PBL教学模式下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案及教学效果

(一)临床医学教学方案

1.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应通过为学生设置问题的方式,做好教学准备。以“小儿哮喘”的教学为例,课前准备方法:(1)设置问题:“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小儿哮喘的治疗药物”“不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如何预防不良反应”。(2)组成小组:学生可以以宿舍为单位,组成项目组。每个项目组的学生均应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查找网络资源及图书馆资源的方式回答问题。(3)整理结果:各小组应在查找资料后,将答案整理在笔记中,供课堂使用。

2.课中讨论

课中,教师应组织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以“产后出血的原因”为例,课中讨论方法:(1)讨论焦点的选择:课上,教师可首先要求每个小组分别阐述自身的项目完成成果。而教师则应在学生的成果中寻找学生共同的不足。如学生普遍对胎盘植入与产后出血的关系不了解,则应将其作为讨论焦点,要求学生展开讨论。(2)讨论方式:各小组需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问题,并在讨论后积极回答问题。教师则应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对知识进行补充。

3.课后总结

课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通过提问与抢答的方式,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的系统性。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例,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组织课后总结:(1)问题设置:“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骨水泥如何注入”“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康复锻炼方式”等。(2)抢答规则:学生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抢答成功并答对者,可记录1分。抢答未成功,或答案不正确者,则不记录分数。

4.成绩评价

教师应将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共同应用到教学评价过程中,使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得以进一步提升:(1)总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2)形成性評价:每节课各小组成员的抢答分数均应记录在形成性评价得分中。与总结性评价得分一同作为最终得分。例如,某小组形成性评价得分为20分,该组成员共5人,则每人得分为4分。如小组中“甲同学”的期末成绩为58分,其最终成绩应为58+4=62分。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回答问题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

(二)临床医学教学效果

本校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到临床医学教学中。共选取61位学生作为样本,对比了该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1)学生兴趣:PBL教学模式下,共58位学生表示学习兴趣较高,占比为95.08%。传统教学模式下,共32位学生表示学习兴趣较高,占比为52.46%。(2)学生成绩:PBL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为89.56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为67.58分。(3)用人单位满意度:PBL教学模式下,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满意度为93.44%(57/61);传统教学模式下,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满意度为67.21%(41/61)。

综上所述,本校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到临床医学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期末成绩,且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国各高校可以以本高校的经验为参考,借助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使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黄颖,徐元宏,冯涵.转变教学模式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8,39(6):757-759.

[2]郁晓丹,周艳,洪谕莹.用人单位满意度视角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6):49-51.◎编辑 冯永霞

作者:王海丽 胡亚南 黄涛

上一篇:安全总结发言推荐下一篇:中秋节月饼促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