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宝贵财富,也是国家努力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他们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和谐发展与人才战略,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稳定。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环节。而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要不断改进就业服务方式,完善就业服务措施,千方百计的促进毕业生就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论文 篇1: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只增不减。在双创的就业背景之下,学校方面即将如何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将如何制定合理的就业对策?笔者将从这几个问题以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双创;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双创的提出

当前,随着中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都都远远超出了社会就业可以容纳的范畴。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不仅给社会稳定和人民利益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为各个高校的办学发展和持续招生培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普遍困境,各个高校对此都在寻求合适的解决之道。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思想,以创业的发展方向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险峻形势。在国家“创业富民,创新强国”总体战略路线指导下,高等院校应该充分激发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鼓励大学生毕业进行创业尝试,院校要实现观念上的转变,以创业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全面配合应届毕业生参与社会创业活动的发展主潮流,实现创业为主,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职业高校毕业生全新的就业道路[2]。

二、创业现状分析

200名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就业意愿据调查的结果显示,选择创业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4.55%。毕業生创业的类型主要有服装、餐饮、科创和教育等,其中科创方面的创业所占比重最大。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资金不够、人脉太少、对创业内容缺乏兴趣、创业风险难以评估、创业过程太艰辛等,其中对创业不感兴趣的因素只占23.64%。这就说明了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具有创业热情和兴趣的。然而大多数学生不选择创业的原因是没有人脉关系和资金源,大学生们的创业热情也会因此大打折扣,调查发现,如果资金等条件都具备的话,决定创业的人数是选择从业的两倍。但是从很多白手创业的成功人士的经历来看,资金与人脉固然能为创业之路锦上添花,学会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优势和资源,创业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

三、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方面

(1)提升综合素质

作为大学生,无论是选择创业与否,专业素养和较高的教育素质是你以后胜任任何一项工作的必备条件,所以在还没有明确自己的需求与选择的时候,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综合能力。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取决于本人的综合素质,包括品德、学识、能力、体魄、作风等。大学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不应过分看重分数,注重文凭,读万卷书,同时要尽可能行万里路;达到实践能力强,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工作中善于学习和思考;通过网络、报纸、杂志、书店、图书馆等拓展知识面,达到基础宽厚,能适应不同工作要求;参加各种培养能力的社团与活动,多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做到为人诚实并且善于合作交流,能很好地表达沟通[4]。

(2)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多数兴趣是可以靠培养的,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竞赛,可以有助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除此之外还能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积极投入到团队和小组中去,当今社会没有个人的进步,只有团队的价值,学会主动去组队带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开发领导团队的潜力。培养勤动手的习惯,积累创新实践经验,为以后创业做好基础。

(3)及时收集信息,关注就业动态

大量的实例证明在就业的路上良好的机遇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个偶然的机会或者不经意间得知的信息可能让我们事半功倍,甚至获得一份终身为之奋斗的职业。因此大学生应改变观念,开放自我,主动积极关注时事,通过网络、报纸、新闻和书籍等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政策等就业信息,并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有用信息。提高信息检索能力,关注企业招聘信息动态。另一方面,可以关注国家双创政策,了解新政策下的新环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选择创新创业,融入新环境,勇于尝新,走在时代最前端。

(4)学会解压,克服心理障碍

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初入社会除了新奇感之外更多的是不适应带来的抗拒心理,在面对职场时更是胆怯又片面。要学会调整心态,排解压力,提高心理素质,避免眼高手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可以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模拟招聘会以及校园招聘会,多和职场HR交流,了解招聘程序等方式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二)学校方面

(1)建立就业指导队伍,加强信息传达和就业指导

在政府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模式下,高校应注重校内通力协作以及校外密切合作,从校内合作来看,学校应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一方面从事就业指导研究、教学、咨询、择业辅导、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设计等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平台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或推荐更直接有用的就业信息。从校外合作来看,高校应加强作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机构中介和服务作用,加强同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如订单式培养、建立教育基地、培训、实习基地等[5]。

(2)建立创新创业培养平台,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学校应适应并及时向学生传达国家的双创政策,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培养平台。结合双创的新政策新环境,细化相应创业政策,作为学校创业训练的新政策,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兴趣,提高创业能力[5]。

参考文献:

[1]杜刚,李亚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5,(14):174-175.

[2]牛冰非.“两创”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8):102-103.

[3]黄再达,刘少苗.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分析[A].学术论坛,2014.(14):174-175.

[4]辰彤.浅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职场资讯,2014-12-28.

[5]吴挺,施晓燕.扩招形势下的地方大学大学生就业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2):6+30.

作者:冯娜娜 杨依妮 陈教霞

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论文 篇2:

基于辅导员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宝贵财富,也是国家努力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他们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和谐发展与人才战略,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稳定。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环节。而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要不断改进就业服务方式,完善就业服务措施,千方百计的促进毕业生就业。由此看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也是就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指导者与服务者。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辅导员;高校;对策

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就业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幸福与高校的发展,因此,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尤为重要。就业工作要以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全面开展就业服务工作为中心,同时也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环境与氛围,制定严格的方案办法,规范就业工作的管理,依据当前就业形势,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一、国内外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研究现状述评

大学生就业难日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国内由于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的推行,大学生人数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需求量,再加上大学应届毕业生与往届高校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未能顺利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社会失业人群等共同争抢岗位。而从国际就业形势来看,经济形势持续下滑,油价下跌,海外市场低迷,欧美各国失业率持续升高,中小型企业举步维艰,这些社会经济状况大大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致使大批高校毕业生待业。国内外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直接加剧了空缺岗位的竞争,也增加了大学生们求职的压力,而对于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校和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来说,无疑也产生了巨大压力。

面对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国也纷纷出台许多就业措施和政策,国内外教育人士也不断研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新举措、新方法。从国内来看,关于“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业信息系统的构建、高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的对大学生就业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也就不同专业就业形势的分析、教育模式的创新、大学生的实习实践等多角度进行了研究。但综合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方法,关于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以及对于辅导员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对策的研究还未广泛涉及与推行,特别是国外高校辅导员这一角色并未设立,更无从体现出辅导员在大学生中所存在的重要作用。此文为笔者在高校辅导员的视角下对于大学生就业对策的研究,以辅导员的身份了解他们在就业时遇到的困难,积极研究解决困难的对策,提出可行性方案。既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维持国家的稳定,又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德育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正是由于辅导员能够时刻与学生打交道的工作性质,在就业工作中才更能够深入到学生当中,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沟通,从而也能了解学生中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作为辅导员,我们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让学生意识到首先要有一份工作,即使再差的工作也比没有工作强,事业前途很重要,安身立命是基础,没有工作,一切理想、抱负都是空话。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没有一个人会一辈子只从事一份工作,重新择业、跳槽转岗是必然的,“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早点找一份工作,让学生们自己养活自己,不做“啃老族”,更是培养自信和自立品格的需要。第四,任何工作都是一种锻炼,通过工作实践,积累工作经验,才能不断增强社会竞争力,而每一名具有职业资格和工作经历后的职业人选择的第二份、第三份工作,一定是更满意的工作。此外,辅导员还应该时刻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与持久性,拥有长期做好就业工作的耐心和责任心,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服务和监管力度,做好就业工作的全程服务,为毕业生提供各种优质服务,做到服务态度热情、诚恳、有问必答,并通过新闻、网络、等各方面媒介搜集资料,积极掌握更多的就业资讯、发现毕业生中更多存在的日常问题,从而为学生的日常咨询提供更大的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拓宽思路,加大投入,重视就业工作的创新,提出并制定就业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

(一)认清当前就业形势,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理清就业工作思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积极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有针对性的为毕业生指导就业、推荐就业

为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思想趋向及就业意向,笔者选取了所在高校的356名本专科应届毕业生下发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表》,内容包含就业地市、就业行业、就业岗位、薪资要求、升学意向,以及是否有报考公务员、事业编、三支一扶、村官或西部计划等意向,把学生的就业意向落到实处。

结果显示:对于122名专科学生来说,在就业地市的选择方面,23.77%的学生希望毕业后留在高校所在地工作,72.13%的学生打算回生源地工作,仅有4.10%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前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发展。在就业行业、岗位等方面,89.34%的学生选择了与自身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行业,10.66%的学生打算放弃原专业而选择跨度较大的行业工作。在单位性质的选择方面,9.02%的学生倾向于进入事业单位,20.49%的学生倾向于进入国企工作,19.67%的学生打算进入私企工作,此外还有24.59%的学生打算毕业后自主创业,剩下的26.23%的学生则不限制单位的性质。最后对于薪资待遇要求方面,9.02%的学生工资期望范围在1000-2000元之间,21.31%的学生工资期望范围在2000-3000元之间,40.98%的学生工资期望范围在3000-5000元之间,还有14.75%的学生希望能拿到5000元以上的工资,剩下的13.94%的学生对于工资并没有太明确的要求。

而对于234名本科学生的统计来看,在就业地市的选择方面,23.93%的学生希望留在大学生活的城市里工作,34.86%的学生打算回生源地工作,41.21%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前往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城市发展。在就业行业、岗位等方面,57.69%的学生选择了与自身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行业,42.31%的学生打算放弃原专业而选择其他专业相关的行业工作。在单位性质的选择方面,42.31%的学生倾向于进入事业单位,18.38%的学生倾向于进入国企工作,2.56%的学生打算进入私企工作,此外还有17.09%的学生打算毕业后自主创业,剩下的19.66%的学生则不限制单位的性质。最后对于薪资待遇要求方面,10.27%的学生工资期望范围在1000-2000元之间,15.07%的学生工资期望范围在2000-3000元之间,43.84%的学生工资期望范围在3000-5000元之间,还有7.53%的学生希望能拿到5000元以上的工资,剩下的23.29%的学生对于工资并没有太明确的要求。

根据调查结果不难分析出,本专科学生的就业意向存在着许多不同。本科学生大多倾向于前往一线城市发展,而专科学生较多的选择生源地、大学所在地等熟悉的城市工作;本科学生喜欢涉足各行各业工作,而专科学生希望更多地从事自身学习的专业工作;本科学生更多想要进入事业单位工作,而专科学生更希望于进入公司发展,同时也比本科生更多地倾向于自主创业;在薪资待遇方面本专科学生的期望值相当,均倾向于月薪3000元左右甚至更高,没有过高的要求。正是由于不同学历甚至不同专业所体现出的不同之处,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更应该做好每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统计及分析,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有针对性的指导就业、推荐就业,同时转变部分学生不合理的就业观念,把思想工作做实,把就业工作精准化。

2.定期召开就业思想教育主题班团会及座谈会,转变学生不合理的就业观念

辅导员应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主题班团会及座谈会,引导、教育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再发展”的思想,加强对毕业生正确树立“三观”的教育,以及提升职业素质的指导,注重奉献意识的培养,要求毕业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成长、事业发展与国家需要的关系,牢固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下的了基层、进的了车间,到的了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同时也能够积累人生经验,为日后的艰苦创业做准备。另外也要时刻提醒学生认真总结自己,充分做好求职的各项准备工作,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并重视学校提供的需求信息,把握就业机会。

在形式上邀请就业部门的老师和用人单位召开讲座和座谈会,为大学生传授实战经验和就业技巧,开阔眼界,帮助学生们了解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同时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把握就业方向,认识改革,理解改革,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

3.突出毕业生诚信教育,深入做好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正确面对步入社会后可能遇到各种的问题。继续深入开展诚信主题教育活动,特别要教育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一定要本着诚信的原则、客观真实和负责任的态度,有选择有目的的参加面试,尽量避免毁约、不参加复试以及短期跳槽的现象发生,强化毕业生的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可能你的一次不诚信行为,将会导致一部分毕业生丢失了进入争取工作的机会,学校也可能会留给用人单位不好的印象,因此要高度重视提高一次性就业成功率。同时要加强考试诚信教育,坚持每年开展“诚实做人,诚信考试”活动,在考试过程中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以良好的诚信形象结束自己的大学生活。

此外还要认真做好与毕业生交流、谈心的工作,全面的了解毕业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障碍,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健康心态的养成。还要通过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帮助毕业生增强就业自信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强身健体,时刻保持着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就业、面对生活。

4.加强对女生、贫困生、家庭偏远学生等群体的思想教育,切实增强他们的就业紧迫感和危机意识,促进其积极就业

当今社会,仍存在着就业不平等、不平衡的社会问题,在一定时间内很难全面解决。较为突显的首先是性别问题,特别是对于文科院系,女生所占比例较高,性别问题在求职中所遇到的困难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相当一部分公司仍然打着“只招男生”或“男生优先”的口号进行招聘,但在实际中,女生的工作能力并不比男生差,甚至对于一些工作岗位,女生的细致和稳定性却更能够胜任。因此在就业指导方面,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对女生的思想教育,开展关于女生自尊、自爱、自立、自信、自强方面的“五自”讲座,鼓励她们在毕业后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份工作,不依赖他人生活,也不要因为企业的不公平待遇而过多抱怨,更不要因为几次的求职失败而止步不前,只有努力的完善自我、不断追求,才能争取到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其次是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在国家的多项政策中,对于贫困生的就业补助、学习补助、助学贷款等方式已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但从前期的就业意向调查表中不难发现,这些学生的就业思想比其他学生要更为复杂。由于从小以来贫困的生活环境促使他们除了辍学打工就只能拼命学习,在他们的思想中一旦考上了大学,那么在毕业后绝大部分人会选择前往更发达的城市里工作,而很少会选择回贫困的家乡生活,他们急于摆脱贫困的现状来追究更高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他们要选择较高质量的工作。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封闭、贫困、单一的生活环境影响,对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很难跟得上,眼界也不够开阔,即使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好、兼职经验也足够丰富,但仍然不能为某些大企业特别是外企所录用。因此我们还要做好这类困难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跟他们多谈心、多交流,让他们转变观念、放低标准,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最后是区域限制的问题,其实和几年前相比,当下“只招本地学生”的公司已大大减少,虽然这些公司考虑到外地学生稳定性低、容易跳槽等原因,但现如今频繁跳槽似乎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地处偏僻地区的学生反而希望进入更好的城市环境中工作,而他们一旦认定选择的公司,就会长期在此发展下去、以致安家落户。但让家庭偏远的这些学生找到他们认为能够长期发展的公司也并非易事,这同样也需要我们做好他们的就业思想工作,转变他们不合理的就业观念,根据他们的就业意向有效的推荐就业。因此,只要做好女生、贫困生、家庭偏远学生这些群体的就业思想工作,让他们主动就业、积极就业,才更有利于我们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创新就业服务方式,完善就业服务措施,多形式多角度的促进毕业生就业

1.拓展新媒体服务平台,积极为毕业生传达就业信息

为了保障就业信息能及时有效的传达到每一位毕业生,辅导员应积极创建就业工作信息化平台,利用QQ、微信公众平台、博客等新媒体通讯手段,定期发布就业资讯、求职技巧、简历制作,以及对于就业有帮助的相关文章,使毕业生在第一时间掌握就业信息。每当有招聘信息时,辅导员都要在第一时间将招聘信息公布,个别单位招聘来之前,还应当专门组织召开相关部署会议,安排布置招聘工作。同时辅导员要保持与毕业生的密切联系,保持信息畅通,增强热情服务的意识;学生离校实习前每个人都要留下自己联系方式,确保第一时间能联系上学生,及时将招聘信息通知到学生,保证了毕业之后就业工作的延续性。

2.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招聘会,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了解记录就业信息,促进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就业服务之一。因此辅导员应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招聘会,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举办宣讲会,多种途径的把毕业生推荐到就业市场当中。在“请进来”的同时也要主动“走出去”、“送上门”,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本校组织的招聘宣讲会,还应该关注兄弟院校、人才市场以及部分企业组织的招聘会,对于一些效益好、专业对口、受毕业生欢迎的用人单位,我们一方面要积极联系这些单位来校招聘,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往这些单位输送优秀毕业生之外,还应鼓励毕业生积极进入单位实习实践,通过自己积累的经验和人脉,争取得到公司的认可和赏识,在毕业之后能够直接留在公司里任职,对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来说,实现了双赢。

作为辅导员,我们还应发挥好学生会及学生团体的作用,在低年级学生中成立就业服务部,专门负责就业信息的记录、数据的跟踪、材料的规整以及与毕业生的沟通与联系。这样在每次招聘会期间,就业服务部的成员们都要去现场记录相关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薪资待遇、联系方式等,在招聘会结束后将这些公司信息整理分类,及时的挂到相关的信息平台上,方便毕业生的二次查阅,也能够让因故未能到场参加招聘会的毕业生了解相关的招聘信息,尽快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此外在学校大型就业洽谈会召开时,组织非毕业生入场参加,感受就业气氛,提前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准备。

3.结合实际开展就业指导及创业培训,提升求职技巧,掌握创业技能,多途径的实现就业

在大学学习期间,除了要求学生的学好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定期开展就业指导、生涯规划、创业培训等课程,专门聘请具有相关就业指导经验的专家和老师为学生们进行就业指导,指导的内容既可以通过回顾历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来分析与预计全国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同时着力讲解本届毕业生具体就业准备及注意事项,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就业信息搜集及获取渠道,面试技巧及常见问题,就业类型及手续办理,就业材料及使用等有关就业的方方面面。也可以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为自己制定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做好正确的职业定位,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还要根据社会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珍惜学校提供的需求信息,把握就业机会,促使学生明确就业工作的任重道远,从而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就业。

此外还应积极推进创业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典型的宣传,大力宣传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毕业生发扬自立自强精神,勇于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奋斗[2]。因此从大三阶段就要坚持每学年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培训的内容尽可能要全面,包含创业启蒙、创业文化、项目评估、团队建设、公司成立、商业模式、战略规划以及法律、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形式也要多样,包括课堂讲授、团体辅导、室内及室外拓展活动、破冰游戏以及实地考察等形式。内容不能过于高深,让刚接触创业学习的学生们感到高不可攀,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培训形式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讲授方式上,导致单一的学习形式使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不能够真正的领悟到创业的技能。这就需要辅导员要配合学校做好创业培训课程的学习,必要时可以邀请权威的培训机构指导培训,有利于大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创业。

4.积极与家长配合,倡导家长帮助孩子调整就业心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机会

在学生踏入毕业年级时,辅导员应向每一位毕业生家长寄发《致毕业生家长的一封信》[3],并在寒假前召开毕业生家长会,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毕业生部分家庭进行走访,向毕业生家长说明当前的就业形势,学校和老师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和采取的各项措施,告知家长们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特别是有些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社会需求分散、联系就业单位不易的劣势还没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费尽心血联系来的有些工作岗位被学生轻易地就放弃了,有的单位我们老师认为不错,结果学生不愿意去……所以希望能从家长角度,帮助孩子调整就业心态。选择职业是毕业生的权利,但它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一厢情愿是行不通的,当然,能留在理想的城市、能去理想的单位固然很好,但如果留不下、进不去,也应该面对现实,尽早到急需人才的地方和单位去应聘,特别是到人才缺口最大的基层单位应聘。如果盲目坐等或犹豫观望,将意味着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问题,也可能出现谁也不愿看到的“一毕业就失业”的情况。因此一定要提醒孩子,切实增强就业紧迫感和危机意识,积极、主动寻求就业机会。

为此,作为辅导员,我们要给家长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监督孩子及时关注发布的就业信息和招聘通知,并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参加面试。一是上网查询,包括学校就业信息网、院系网站就业资讯板块、兄弟院校的就业网,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新职业网”,省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省市县人才市场网、省市县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等;二是做有心人,通过不同渠道获取就业信息,包括各级人才市场的用人信息,用人单位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发布的招聘信息,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获取信息,利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或寒假兼职获取信息,与同学朋友互相交流获取信息等。

第二,督促孩子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类招聘会。在毕业前,除了及时参与学校组织的招聘宣讲会外,还要积极参加校外的各类招聘会,特别是兄弟学校和人才市场组织的招聘会,参加的范围不能仅仅停留本校内,有的单位因为用人数量比较少,他们也不愿意参加校园招聘会,谁主动联系他们就录用谁,先通过电话预约,然后亲自登门自荐,这种“毛遂自荐”的方式也是成功就业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要积极“走出去”获取更多地就业机会。

第三,要发挥家庭亲友的力量,联系就业单位,让孩子春节期间多串几个门,包括不经常走动的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等等。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就业,作为老师我们希望通过以上三项建议,从家长的角度给予学生就业上的帮助。

5.建立学生党员责任区,发挥学生党员在就业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应在学生党员中实建立毕业班学生党员责任区,并制定责任区工作制度,即根据毕业班学生党员的专业分布、个人能力和活动范围,把需要学生党员承担和完成的毕业生工作任务,以责任制的形式落实到每名学生党员身上,从而形成以一个或几个党员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毕业班学生为对象,以一定区域为活动范围的党员工作区[4]。学生党员要对自己责任区内同学的思想、工作、生活全面负责,通过主动面对面谈心谈话或者使用现代化通讯设备聊天等形式,了解责任区成员的需求与现状,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做好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并服务于责任区内的同学,做到关心同学、教育同学、帮助同学。

学生党员责任区根据情况以班级、宿舍或同学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划分采取学生党员个人申报与学生党支部统一安排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每位学生党员都是所辖责任区的责任人,当每年发展新党员后,责任区要及时进行调整,让每一位党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区,都承担着责任人的工作。每个毕业生党员在责任区成员就业工作时,要求每个党员都要负起自己的责任,平时负责和责任区同学谈心、聊天,掌握同学的就业意向,做好说服、教育、感化、帮助、督促、落实等工作,积极引导、帮助责任区同学及早就业,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责任区同学积极就业,协助责任区同学有效地求职择业,办理就业手续,促进同学之间共同就业。

6.做好毕业生数据库建立及跟踪工作,及时总结就业经验,为下届学生就业做准备

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不意味着学生毕业离校就结束了本届学生的就业工作,同样这个学生即使找到了一份工作,甚至是已经签约了也并不代表着就业工作的完成,我们还需要在学生毕业后做好就业跟踪工作,更新他们的就业信息,了解他们毕业后的就业进展,统计“高跳槽率”的公司情况,比较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此辅导员还应制定每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库,做好就业跟踪记录。数据库应包含《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分析报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就业情况跟踪信息库》《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报告》《毕业生用人单位信息资料库》《优秀毕业生跟踪调查信息库》《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档案》等七份材料,在毕业生毕业后一年内完成数据库材料的整理,用于掌握往届学生就业信息,总结好的就业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新的就业指导方案,为下届学生就业工作做准备。

以上几项措施是基于一个辅导员的身份研究得出的,其实对于就业工作而言,不管是国家、高校、老师还是家长,都有具体的对策和方案,因为培养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国家、学校和家庭都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学生的就业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无时无刻不牵连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壮大,让每一名学生都就业,让每一名学生都就好业,是我们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的身份所赋予给我们的职责,无论从哪方面讲,我们都有责任共同努力,研究更精准的就业工作方法,千方百计让学生尽早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并在自己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创造自己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教社政.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S].[2005]2号.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聚焦: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1.

[3]王瑞.新形势下高校如何转变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J].时代教育,2015,2.

[4]田孝彦.建立高校党员责任区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0,2.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瑞

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论文 篇3:

网络招聘时代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摘 要:网络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体,我国也迎来了网络招聘时代的到来,使之与传统现场招聘形成竞争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就业局势。网络招聘时代对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对此积极提出符合网络招聘时代的大学生就业对策,这对于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此,本文将深入研究网络招聘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对策。

关键词:网络招聘;时代;大学生;就业;影响;对策

1 网络招聘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1 信息量大,传播快且广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用人单位可以将大量的招聘信息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并且招聘信息能够快速且广泛的传播到大学生中间。如此,大学生能够在众多的招聘信息中快速寻找到合适的岗位。

1.2 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公平、公正的招聘平台

我国当前的招聘市场仍较为混乱,尤其是关系户的存在加大了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但是,网络招聘能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公平、公正的平台,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接触机会减少,进而利于减少托关系走后门的缺乏公正性的求职现象。

1.3 为大学生节约大量时间、金钱

传统的招聘形式以现场招聘会为主,这样的招聘形式易于造成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而网络招聘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大学生的这一困扰,大学生在网上寻找合适的岗位并投递简历,提高求职目标性,利于为大学生节约大量的时间与金钱。

1.4 网络招聘信息“水分”较多,缺少相关安全保障

由于我国的网络招聘还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同时也缺少相关的安全保障、法律维护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网络招聘信息存在较多的“水分”,有些招聘机构为吸引更多人才的关注而有意刷高网站流量、更改岗位性质或薪金等;有些求职大学生为获得就业机会而故意提高个人履历与资质。这些“水分”信息都会降低用人单位、大学生之间的信任度。此外,求职大学生在招聘网站上输入的真实信息往往易于被不法分子窃取利用,因缺乏相关法律保障而无处投诉,进而造成名誉或经济上的损失。

1.5 网络招聘缺少交流性、互动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网络招聘减少了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面谈机会,用人单位更多的是通过大学生所投递的简历来了解信息,而大学生更多的是等待用人单位的聘用信息。因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缺少较流行与互动性,这对于双方都有不利影响。

2 网络招聘时代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2.1 加大政府引导,健全网络法规

为促进大学生在网络招聘时代背景下的就业,首先需要加大政府的支持与引导,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与标准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招聘环境。针对网络经济发展现状,我国政府应完善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互联网经营审核标准、法规程序,完善劳动力保障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经营企业的人力资源制度,并协调与监督好各部门的执行,以此来完善与规范用人单位的网络经营。同时,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网络法规,实现网络立法,构建执行与监督的单位机构,以此来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速度。如此,在网上构建一个规范、有序的虚拟人才市场,以有效解决网络招聘中的投诉问题、纠纷仲裁等。在政府的有利支持与引导下以完善、规范网络招聘,从而促进大学生的网络就业。

2.2 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的社会措施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大环境,但网络也是一个由人组成的虚拟社会,因而为促进网络招聘的有序进行,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的社会措施十分必要。据调查发现,当前网络招聘存在诸多的问题与纠纷,而导致这些问题与纠纷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招聘网站的严格审查与监管。因此,确立招聘网站的连带责任,加强宣传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等社会措施,确保将各种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引进网络招聘中,从而以此来约束与规范招聘网站、招聘单位、求职者的行为及观念。这样,在网络的有效监管与道德、法制教育的共同作用下,相信网络招聘会越来越发挥其自身积极的社会作用,从而有效推动我国网络招聘的发展,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难就业问题。

2.3 改进学校网络教育,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大学生作为社会就业的主体,其就业观念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网络招聘在网络经济发展时代的重要性,熟悉网络就业环境对大学生今后的就业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我国应积极改进学校网络教育,树立大学生网络经济发展的时代观念与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舆论引导,进而让大学生认识与了解所处的网络经济发展环境及就业环境。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新时代的网络教育,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并培养大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素质及网络技能。同时,教师指导大学生做好网络招聘时代背景下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提高大学生日后的就业优势。

2.4 鼓励普通就业与网络就业相结合,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网络经济发展逐渐成为主流趋势,网络招聘也越来越深受广大大学生的青睐,网络招聘有效解决了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地域、时间、金钱等局限问题,从而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充分发挥了网络平台人力资源的作用。但是,为了真正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鼓励大学生将普通就业与网络就业相结合,如此来丰富大学生就业的选择性、灵活性,以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丁雪冬.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11-12.

[2]刘喆.浅析当今大学生就业的难点及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11(21):234-234.

作者:胡晓峰

上一篇:退休报告申请书下一篇:美术课教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