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农业推广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现代农业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所以,为了保证现代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农业机械化领域从业人员操作经验与维修技术培养的重要性。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宣传的力度,分析农业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维修的质量和效率,为农业生产活动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械化农业推广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机械化农业推广论文 篇1:

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初步探讨

摘 要: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生源多样、年龄及知识结构差异大,培养方式与管理制度不规范,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不科學,学位论文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该文通过对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管理制度、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农业推硕士 教学质量保障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建设,农业推广硕士主要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我国高校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1]。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2-3]。(1)该领域研究生的生源多样,年龄及知识结构差异大。(2)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应用较少,不能有效地将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3)高校“双导师”队伍建设普遍不完善,不能建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4)学位论文选题及内容普遍存在与农业生产实践相脱节及创新性明显不足的情况,且论文评审和质量评估也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体系。

由于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开办时间较短,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尽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不能较好地适应发展需要。因此,构建完善的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尤为重要。

1 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式与管理制度构建

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生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业务背景及社会实践的不同进行归类,并按照国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制定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培养、管理到学位授予等各环节的规章制度。

农业推广硕士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导师要求相对较高。高校教师大多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但生产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构建多样化的导师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尤为重要。一方要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校内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即一名研究生由高校导师和校外研究员共同负责,其中校外导师以辅助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供充足的生产实践条件以及在学位论文选题和指导中能够切中现实生产问题,从而弥补校内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4]。

2 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构建

由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工作经历、知识结构及专业基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注重拓宽基础,突出应用,同时可以开设多方向的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修,发挥学分制的作用[5-7]。此外,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应结合学校区域特点和办学特色,注重创新;同时强化实践教学,能够把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机械化。

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切合高校农学建设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在广泛地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听取农业推广委员会与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培养单位、已毕业研究生及在读研究生等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制订出适合的培养方案。比如,在公共课程构建方面注重学科知识的交叉性,并注重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公共选修课可采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开设农业技术推广的经典案例,农业推广项目的评价以及科技论文写作、推广口才与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构建灵活的课程体系。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构建

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學科前沿和交叉知识的传授,还要适时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专业领域学术研讨及科技前沿讲座等多样化形式组织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4]。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可与校外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建设相应的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创新平台和实习岗位。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科研课题以及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研究生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也是确保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4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如图1所示的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质量保障体系,需要研究生、导师、专家的配合到位才能保证学位论文质量[4]。论文选题需要研究生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可以在校内导师的科研项目中选题,也可以从校外导师的生产实践中选题,还可以自行选择课题。提倡选题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鼓励研究生自选课题。

确定选题后,研究生应全面查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确定实施方案并进行预研究,探索课题的可行性。然后在有一定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在导师及开题答辩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完成开题环节。开题后进入正式研究阶段,应全面深入详细地制定实施方案并进行大量研究,撰写中期检查报告,在导师及中期考核专家小组指导完成中期考核环节。专家小组在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的过程中应严格把关,充分论证,并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

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后进行后续研究及完善,并撰写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应严格遵守撰写格式,其形式可以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新品种的研制与开发等。答辩之前应匿名送审同领域两名专家进行评阅,研究生根据专家评阅意见完善修改论文后方可进行答辩,如果评审意见很差则延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应严格符合相关流程,确保其专业性及严肃性。专家成员要严格审查论文质量并对论文进行评估及评优。答辩后研究生根据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及完善后才能提交学位委员会,最后由专业学位委员会完成学位论文的最终评估与评优。

农业推广技术在农村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大国的必要条件。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建立适合自身的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进行有效实施,大力推动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茜,张晖,张大勇,等.“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专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6):45-49.

[2] 肖新棉,廖庆喜,李善军,等.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保障调查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3):228-230.

[3] 杨波,祝湘陵.农业机械化专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12):263-265.

[4] 周艳荣,张玉莲,范细秋.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2,4(4):85-87.

[5] 袁巧霞,张终,谭鹤群.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10):59-61.

[6] 宋冬冬,刘荣昌,田树耀,等.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15(6):10-13.

[7] 何平均.基于能力牵引的全日制农推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5):144-148.

作者:周玉梅 马稚昱 韦鸿钰 刘少达

机械化农业推广论文 篇2: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问题

摘要:我国现代农业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所以,为了保证现代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农业机械化领域从业人员操作经验与维修技术培养的重要性。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宣传的力度,分析农业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维修的质量和效率,为农业生产活动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推广;农机维修

1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1 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加快了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的步伐。而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的日益严峻则成为了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问题的主要原因。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不但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缺乏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大幅提升。相关部门经过深入调查发现,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土地耕作面积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也向着农业机械化方向稳步发展。

1.2 推动农业经济转型

政府部门实施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是确保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如果站在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角度分析的话,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推广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大幅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农户必须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根据农作物品种,加大农业机械装备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力度,推动农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工作的有序开展。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优势,减轻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强度,创作更多的社会价值,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有效提升。

2 农机化发展与农机维修存在问题

2.1 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任何一个行业在其前期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然而,我国农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匮乏问题,则成为了影响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资金匮乏不仅延缓了先进农业机械引入我国的时间,而且加大了农业机械更新和维护工作的难度。此外,由于受到资金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机械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也面临着无法开展的窘境,现有农业技术人员因为自身技术水平有限,在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过程中,出现了不了解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的问题,制约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作用的发挥,对我国农业产业向机械化方向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2.2 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我国相关部门在开展农业机械化推广活动时,主要以农业技术推广为主,忽略了新型农业机械化设备推广的重要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多数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都存在着对农业机械认知度偏低的问题。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并未接受专业化的农业技术培训,导致其在推广农业机械化时,普遍存在着不知从何下手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

2.3 农民农机维修专业素养不高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虽然农业机械化设备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受到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因为农民操作不当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设备使用功能的发挥。再加上农民并未掌握农业机械维修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很多农业机械设备在发生故障后,都因为维修不及时,影响了农业机械应用效果的发挥,加大了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难度,对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4 农机维修点分布不均衡

农业机械维修水平低,农业机械维修店分布建设不合理等问题,是制约农业机械设备维修质量和效率有效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地存在的农业机械维修点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匀以及农业机械维修人员技术水平偏低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的措施

3.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3.1.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模式的创新和升级 相关部门在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时,应该根据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新和优化传统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方式。由于我国不仅国土面积幅员辽阔,而且不同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相关部门必须针对不同的地区实施具有针对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策略,才能达到有效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效果的目的。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活动前,必须先深入基层了解和调查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了解和分析农业发展的政策以及农业市场等相关信息。严格按照本地区农作物种植以及农业机械设备使用的实际情况,采用当地农户易于接受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方式,引导农户深刻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意义,调动农户使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3.1.2 构建完善的农机机械推广政策 农业机械推广政策的建立是确保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部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符合本地区农业机械推广体系。首先,加大农业机械化设备推广扶持的投入力度。根据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充分重视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政策,引導本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其次,加大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设备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由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很多不良商家在经济效益和经营利益的驱使下,将大量劣质农业机械化设备混入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不仅导致农户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产生了信任危机,而且增加了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阻力。

3.1.3 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专业素质培养体系 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专业素质的培养,是确保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民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接受程度的高低是影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效果的关键因素。政府部门在积极推动本地区农业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培养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专业素质,为本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2 农机维修措施

3.2.1 加强农业机械设备维修人员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农业机械设备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农业机械设备维修质量的关键。相关部门在组织农业机械维修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活动时,应详细的向维修人员讲解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维修的技术,鼓励和引导本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学习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维修技术,才能在有效提升农业机械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时,彻底解决困扰农村地区人口就业的问题,壮大我国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的队伍,提高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维修质量和效率。

3.2.2 加大各地区农业机械维修站点硬件设备更新和优化的投入力度 相关部门在完善现有农业机械维修站点硬件条件的基础上,还应从内部解决制约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和效率提升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的扶持策略,提高农业机械维修的质量和效率,为本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2.3 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农业机械设备维修是困扰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因素,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宣传活动的力度,构建完善的农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以确保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维修工作的高效开展。比如,政府部门可在各乡镇设置农业机械设备维修站点,借助网络系统统一管理,以便帮助农民解决农业机械设备故障维修的难题。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关部门在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时,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人员培训体系,还应根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优势,扩大农业机械化推广的范围,为我国农业产业向现代化方向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作者:徐晓云

机械化农业推广论文 篇3: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效应和途径分析

摘要:就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介绍,提出了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协调路径,希望能够为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现代农业;发展;关系;途径

近年来,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农业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实践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可以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进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可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能力,进而为现代农业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1.1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农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可以实现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先进农业生产机械的有效利用,使农业生产具备更高的效率,转变过去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提供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要想使农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就必须做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在现代化理念基础上大力开展机械化操作,从而使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使农业经济得以全面建成并且良好发展。

1.2 推动农业综合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与发展

要想使农业经济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民获取更高的农业生产能力,对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进行大力推广,进而做好农业各种先进技术的传播工作,帮助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使其充分掌握农业生产的特点,了解其规律,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进而使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此外,还需对各种新型的农业技术进行不断拓展以及应用,使过去传统的农业面貌得以改善,进而提高农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帮助遼西北半干旱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

1.3 对促进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不断转变农业理念,才能使农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近年来,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对绿色农业需求量明显提升,因而,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对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广泛推广,将自身农业发展观念进行不断转变,从而紧密结合农业生产以及社会发展,将环境污染防治以及农业发展进行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农业理念,打造一个完善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促进未来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2.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对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的途径分析

2.1 融合发展理念

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是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便是现代农业发展。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理念基础之上所建立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模式,应当与农业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契合,紧密结合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理念,充分考虑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以现代农业技术作为实际推广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对农民做好技术培训工作,为其讲授各种全新的农业理念,对其分析当前农业发展趋势,进而制定一个完善的农业生产计划。结合实际农业生产情况,将农业市场化信息进行紧密结合,对新型农业机械化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使生产力得以不断发展,一方面使农业生产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使市场对农业产品的实际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使农业生产的经济发展格局得以不断改善,进而促进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2.2 大力拓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服务领域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宣传并且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扩充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内容,对其技术引领方法、技术引领途径进行不断拓展,进而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具备更为广阔的覆盖面。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还需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以及管理优势,与相关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合作,进而改善传统推广模式。

2.3积极构建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农业小大化发展的信息网络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种的实际应用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在农业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农业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农民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其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尽可能将农业工作简化,实现便利快捷的农作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节省农民的精力、时间、人力,而且能够保证降低经济损失,为农民节约成本投入。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在保证农机技术的发展同时,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比如在进行棚内种植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对棚内植物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利用温度传感器、摄像头等,这些内容在传统农业作业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2.4 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充分利用,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对"互联网+"这一发展理念进行充分利用,通过网络传播农业机械化技术,在网上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同时培养现代化农业机械以及信息化农业技术人才,扩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渠道,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关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加大资金以及农业设备投入,普及农业机械化技术,真正将技术转变为生产力,使农业生产水平得以切实提高,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以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振波.试析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204.

[2]张正新.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J].产业发展,2016,15(20):19-20.

[3]朴明秀,申范哲.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创新[J].农民致富之友,2015(8):209.

[4]高文波.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J].北京农业,2015(33):171.

[5]陈新启.浅谈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化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创新[J].湖北农业机械化化,2019(2):11.

作者:张万勇

上一篇:采购季度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商务会议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