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美学修复临床医学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位点保存和数字化种植导板技术用于前牙美学缺陷的修复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笔者科室收治的80例前牙美学缺陷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位点保存和数字化种植导板技术进行前牙美学修复,术后随访1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口腔美学修复临床医学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口腔美学修复临床医学论文 篇1:

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发展

摘要:近几年口腔修复逐渐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就主要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五大应用优势和预成纤维桩内部结构与生物学性能等方面来探究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发展应用等等实际情况与未来前景,并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对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为预成纤维桩未来的实践完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口腔修复;预成纤维桩;牙周健康;咬合力

实际口腔修复手术主要應用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对口腔和颌面部软领组织受到破损的修复和牙周病相关的治疗等。无论口腔修复涉及到以上的那一点本质上都是针对牙齿缺损或者是牙齿缺损后的相关补救治疗工作。口腔修复如果不及时就极易导致各类细菌在口腔感染部位滋生,不断刺激口腔内部粘膜,进而造成口腔内部细胞病变,严重情况下会逐渐发展成为口腔癌等疾病。由此可见,口腔修复的重要性和口腔健康意识的必要性。

一、预成纤维桩结构及生物学性能

在口腔修复中使用到的纤维桩种类多种多样,随着口腔修复科技的不断前进发展,目前口腔修复中最经常使用的材料有碳纤维桩、玻璃纤维桩和聚乙烯纤维桩等多种材料。最早运用于口腔修复的是碳纤维桩,但是碳纤维桩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美观度不够,无法实现口腔修复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美学修复的要求,因此逐渐被抛弃。

纤维桩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复合牙科修复材料,常与树脂核及冠修复体共同使用来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近年来,因为其无金属腐蚀性、优秀的美观性、适中的弹性模量以及操作简易等优势备受牙科医师和患者的青睐,得到较广的普及应用。被牙科临床视为前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的首选材料。

近年来随着对纤维桩粘接技术的不断研究与提升,促使纤维桩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尤其是在残根与残冠方面的修复,纤维桩系统愈发重要,能够实现根管牙本质与纤维桩之间的高度粘合状态。除此之外,预成纤维桩这种材料与患者本来牙齿的颜色、光泽也更加的相似,在口腔修复中往往会受到追求美观度患者的青睐。在预成纤维桩与金属纤维桩在抗疲劳能力方面的实验对比中,显然预成纤维桩具有更好的抗疲劳能力,具有更好的结构和生物学性能,成为了牙科医生在进行口腔修复方案设计时最先考虑的一种修复材料。

二、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优势

1.提高修复成功率

预成纤维桩材料的出现及在口腔修复中的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牙齿的咬合能力和咀嚼能力,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水平都在不断的提升。首先,使用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可以让牙齿缺损患者的口腔功能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恢复,并在修复的过程中保护了患者原来的牙齿组织结构。牙齿缺损患者一般经过预成纤维桩的口腔修复手术之后咀嚼能力都得到了肉眼可见的提高。

预成纤维桩材料由于自身结构和生物学性能能够充分地改善原有金属桩修复的缺点。传统金属桩在进行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力过度集中在牙齿组织的某一个部位,如果患者在牙齿修复恢复阶段使用牙齿不当就极有可能造成患者牙体组织的折断,并且金属桩由于本身材料性质,它的美学修复度与预成纤维桩相比也是不太行的,因此,金属桩的修复范围和选择相当有限,而预成纤维桩则可以更好地保护无髓牙根,恢复患者已经缺损的牙冠,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牙齿修复后的美观度和抗疲劳能力。

玻璃纤维桩和陶瓷桩也是牙齿修复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两种常见材料,尤其是现在社会患者修复牙齿时对美观度的需求不断增大,这两种牙齿修复材料也随之产生并逐渐推广开来。虽然说玻璃纤维桩和陶瓷桩确实可以达到很高程度的美观性,但是由于玻璃与陶瓷材料的性质影响,强度过低,整个牙齿修复成功率不高。而纤维桩作为一种新兴复合材料则能够完全替代玻璃纤维桩和陶瓷桩,金属纤维桩等材料,在满足美观度、弹性高、口腔修复手术过程简单易操作的几大优点的同时还可以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提升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以及极大地提高口腔修复手术的成功率。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可知,预成纤维桩材料不仅仅具有明显高于其他修复材料的修复成功率,同时还可以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较为方便地取出,让患者可以接受第二次或者是再次的牙齿修复治疗手术。

总而言之,预成纤维桩材料提高修复成功率的原因其韧性、防腐性、组织相融性。所谓的修复成功也是因为纤维桩不折、不腐、不易导致牙周炎症才能够持久。

2.保护牙周的健康

当前口腔修复最经常使用到的操作方法之一就是桩核冠修复手段,这种手段在口腔修复手术完成之后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咀嚼能力并具有较好的抵抗力和稳定性,在美观度上也表现不错。核桩冠修复中使用到的材料之一就是金属材料。但是根据笔者对核桩冠口腔修复手术的统计数据来看,金属材料在实际口腔修复手术之后很容易受到患者内部口腔唾液等一些液体的腐蚀损害,时间一长,修复效果就变差,牙齿会发生损害和变色现象。此外,金属纤维修复的美观度也不如人意。相关报道报道曾有患者在使用金属桩材料进行牙齿修复后产生了包括牙周肿疼、炎症、修复材料松动甚至是最终脱落等一系列现象在内的不良反应,这一现象经研究调查发现很可能与金属材料释放的金属离子有关,对患者脆弱敏感的牙齿组织产生了极大的刺激和影响。

预成纤维桩的材料结构的生物学性能更加接近人类自然原生牙齿的弹性模量,因而预成纤维桩相比较于金属纤维桩更加的耐磨,并且在进行口腔修复后极少会引起患者术后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预成纤维桩也不会出现金属纤维桩发生的变色、腐蚀等不良现状。因为纤维桩组织相融性较强,不会刺激牙龈的炎症,退缩。

通过金属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之间的对比,我们能够总结出金属纤维桩会释放金属离子,不利于患者牙齿周围的修复与适应,导致牙齿周围组织发生损伤和炎症反应,并长期看来,存在松动、脱落、变色等一系列后续不良情况。而预成纤维桩材料则可以与患者牙齿进行很好的兼容,自身的材料性质也不会对患者牙齿周围造成不好的影响和刺激,对于牙齿周围组织的健康损害是相对比较小的,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牙周的健康。

3.提高牙齿咬合力

在口腔修复中最理想的根管桩材料要具有多方面、全方位的优势,比如说不仅仅要包括美观度、抗疲劳度、耐腐蚀性、高强度等一系列最基本的特征还要具有足够的任性,并且能够保障在手术后的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变形和能够保障后续治疗。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预成纤维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和生物性能力,也从与金属材料、玻璃纤维桩材料等一些常见的材料的对比中总结出预成纤维桩的修复成功率较高,能够有效地保障患者口腔牙周部位健康的两个强大优势。

使用预成纤维桩材料可以提高口腔修复手术成功率并能够良好地保护患者口腔健康是已经经过了实践证实和科学研究的,但是关于预成纤维桩材料对患者牙齿咬合力的提升的研究探讨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是我们在相关的数据研究中发现,在口腔修复中最经常使用的两种材料——预成纤维桩材料与可塑性纤维桩材料的修复案例中,经过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手术患者的牙齿咬合力要明显高于可塑性纤维桩患者。

综上所述,预成纤维桩材料确实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咬合力,至少要比其他口腔修复手术材料类型对患者牙齿咬合力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是这一项对比对两种材料口腔修复后患者的长期牙齿咬合能力的研究数据不够健全,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需要在之后的口腔修复临床实验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科学合理地证实预成纤维材料在口腔修复中对患者牙齿咬合能力方面提升的作用。

4.不影响磁共振检查

随着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牙齿修复和口腔卫生。科技的不断前进发展也给口腔修复的技术提升与材料研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说,在现代社会会有很多人进行核共振检查来查看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如果曾经使用过金属材料进行过口腔修复的话,金属物质的传导性会导致即刻射频场发生变形,紧接着就会造成核共振检查显著的相关图像变得扭曲,与原本真实的形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让医生无法准确通过核共振图像来判断患者内部状况和病情。

而患者如果之前使用预成纤维桩材料来进行口腔修复就乐意很好地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因为预成纤维桩是一种新兴复合材料,本身并不含有任何的金属元素,所以对患者之后的核共振检查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这也是预成纤维桩材料在口腔修复中不可或缺的一大优势。

总而言之,纤维桩作为一种新兴修复材料,在口腔修复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与其他金属材料、玻璃材料等进行对比,预成纤维桩材料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很明显具有更好的耐腐蚀能力,更优秀的生物相容性,更高的美学修复价值,对于患者牙齿周围组织的刺激更小,修复成功率也大大提升,能够很好地保护患者的牙周健康,收获了患者的满足和肯定,但是关于预成纤维桩的局限性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深。

参考文献:

[1]郭兴怀.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应用的临床对比[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26):1192.

[2]趙晨,郑遥,乔佳,等.不同桩核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疗效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8):3561-3563,3569.

锦州市卫生学校 辽宁锦州 李英 121000

作者:李英

口腔美学修复临床医学论文 篇2:

位点保存和数字化种植导板用于前牙美学缺陷的修复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位点保存和数字化种植导板技术用于前牙美学缺陷的修复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笔者科室收治的80例前牙美学缺陷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位点保存和数字化种植导板技术进行前牙美学修复,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美学修复满意度,修复体完整性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正标准(USPHS)评估美学修复效果。结果:患者的美学修复满意度为96.25%,随访1年的修复体完整性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修复体颜色、形态、边缘着色和密合度4个评估指标的A级比例分别达到97.50%、98.7%、96.25%、100.00%。结论:位点保存和数字化种植导板用于前牙美学缺陷的修复效果显著,修复体完整性及患者满意度非常高,术后并发症风险低。

[关键词]前牙;美学缺陷;位点保存;数字化种植导板;修复效果;并发症;满意度

Key words: anterior teeth; esthetic defect;site preservation;digital planting guide plate;repair effect;complication;satisfaction

隨着社会的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口腔美容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牙齿的美观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对前牙的缺陷修复也有着很高的要求[1-2]。前牙区种植修复成功的必要条件包括充足的骨量、健康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恰当的种植体位置[3-4]。如何最大限度地保存前牙种植区的骨轮廓,避免唇面骨板吸收和软组织塌陷是临床医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5]。本研究就位点保存和数字化种植导板技术用于前牙美学缺陷的修复效果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笔者医院口腔修复科收治的80例上前牙美学缺陷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60例,平均年龄(28.44±5.38)岁。纳入标准:①因前牙存在美观缺陷而就诊;②骨质破坏范围较大,无法提供即刻种植所需的初期稳定性;③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与表达沟通能力,依从性较好;④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牙周疾病、牙齿松动者;②口腔卫生不良、探查出血者;③不宜采用固定方式进行修复者;④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或精神异常者;⑤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口腔锥形束CT扫描,选择不翻瓣颊舌向分根拔除患牙,保护唇侧骨板。

1.2.1 位点保存:拔除残根后行位点保存。彻底清理牙槽窝,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反复冲洗,拔牙窝内放置足量骨替代材料(Bio-Oss骨粉,Geistlich,Wolhusen,瑞士),取上颌左侧前磨牙腭侧角化上皮腭黏膜半厚瓣,覆盖并关闭拔牙创口,粘接桥临时修复。

1.2.2 数字化种植导板设计:位点保存术后6个月复查,锥形束CT示骨量充足,根尖区低密度影已消失;口内见唇侧牙龈曲线初步成形。选择窄颈种植体(ITI Straumann BL 3.3mm×12.0mm,士卓曼,瑞士)以最大限度减少种植体占位,余留更多成骨空间。设计唇侧保留3.0mm,腭侧保留1.0mm骨板厚度,植入深度位于唇侧骨缘下1.0mm,中央螺丝从舌侧穿出的牙支持式全程种植导板。

1.2.3 手术操作:全程种植导板引导下行牙位定点,逐级备洞,植入窄颈种植体。术中可见种植位点新生骨表面留有少量颗粒状骨替代材料,内部成骨良好,种植体植入扭矩达35N·cm,满足即刻修复需求。术后锥形束CT示种植体植入位置与设计基本一致。

1.2.4 术后修复:术后4个月复查牙龈健康,龈缘高度对称合适,牙齿宽长比正常。二期手术后2周制取个性化印模,制作氧化锆个性化基台和牙冠,完成最终修复。

1.3 观察指标:术后随访1年,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对美学修复的满意程度,按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进行评价,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观察修复体完整性(崩折、脱落等),术后并发症(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等)发生情况;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正标准(USPHS)评估美学修复效果,从修复体颜色、形态、边缘着色和密合度4个方面以A、B、C共三个级别评价,质量好者级别高。

2 结果

2.1 修复效果:80例患者中,对美学修复十分满意者50例、满意27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度为96.25%;无修复体脱落,修复体完整性100%;发生2例牙龈红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修复体颜色、形态、边缘着色和密合度四个评估指标的A级比例分别达到97.50%、98.7%、96.25%、100.00%,见表1。

2.2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23岁,2010年8月行上前牙桩核冠修复,2017年1月旧修复体松动,就诊于笔者医院口腔修复科,要求重新治疗。临床检查:患者面部对称,中位笑线,口内检查可见11冠根折,折裂端松动明显,取下折裂端见根管口金属螺纹桩,唇侧牙体组织断裂至龈下2mm,双侧前牙龈缘顶点连线不对称,口腔卫生良好,无探诊出血,前牙深覆牙合覆盖,无前伸及侧方牙合干扰;影像学检查:锥形束CT示11根尖区有圆形低密度影,直径约 6.1mm,11颊侧骨板完整,厚约1mm;诊断:11牙体缺损;位点保存和数字化种植导板技术进行修复。

3 讨论

根据植入时期不同,种植治疗可分为即刻种植、早期种植及延期种植三类。有些根尖周病变患者虽然并非即刻种植的绝对禁忌证,但手术清理感染组织后根方和唇腭侧骨量不足,难以提供即刻种植所需的稳定性[6]。患者若选择早期种植则存在骨愈合时间较短,根方大面积骨缺损尚未成骨的问题,风险较大[7]。此外,也可先行根尖周手术及完善的根管充填,待根尖周病变治愈后再拔除残根行即刻种植[8]。但这种方案存在治疗时间更长、风险更高以及操作难度大的缺点[9-10]。

本研究选择位点保存6个月后再行种植手术,可最大程度降低种植修复的风险。采用全程种植导板引导操作,并在术前设计制作临时修复体,保证后期螺丝固位,避免粘接剂残留可能引起的并发症[11-12]。术后即刻修复可在种植体骨整合同期实现对牙龈软组织的塑形[13]。植入窄颈种植体可尽量减少种植体占位进而保证充足的种植体周围成骨空间[14]。有研究[15]对窄颈种植体进行了1~7年的临床和影像学纵向研究后发现,窄颈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预后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80例患者,对美学修复十分满意者50例、满意27例,总满意度为96.25%;无修复体脱落,修复体完整性100%;发生2例牙龈红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术后1年回访,修复体颜色、形态、边缘着色、密合度和继发龋5个评估指标的A级比例分别达到97.50%、98.7%、96.25%、98.75%、98.75%,可见骨量及骨边缘稳定,提示患者预后良好,说明位点保存和数字化种植导板用于前牙美学缺陷的修复效果显著,修复体完整性及患者满意度均非常高,术后并发症风险低。

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在11、21间行角形切口并翻瓣可增加骨吸收风险,不利于美学效果的长期稳定,因此,不应再增加垂直切口。若操作需要,则避开中切牙区的垂直切口設计更合理。

[参考文献]

[1]李东良,韩继新,赵晓丽.传统和微创全瓷修复技术在前牙缺陷美学修复中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3):1431-1434.

[2]靳高杰.传统和微创全瓷修复中在前牙缺陷美学修复中的效果对比[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4):37-38.

[3]李峥,柳玉树,叶红强,等.数字化修复结合牙周手术解决复杂前牙美学缺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9(1):71-75.

[4]毕小成,甄敏,胡文杰,等.软硬组织增量技术配合种植治疗修复上前牙美学区连续失牙临床研究(附1例报告)[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7,10(4):224-230.

[5]余跃.铸瓷贴面与全瓷冠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效果评价(附1例报告)[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3):76-77.

[6]付嵘,张沙沙.瓷贴面与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运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0):97-98.

[7]李艳平.基于DSD美学修复软件指导下不同修复方案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6):63-66.

[8]杨莉,胡胜涛,徐玉荣.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时间点对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2(12):90-91.

[9]王岩松.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时间点对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7,7(4):177-179.

[10]杨红岩,孙海鹏.数字化种植导板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口腔疾病防治,2017,25(11):740-743.

[11]向峰,黄相道.种植外科导板的设计及制作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7):128-131.

[12]向时光辉,任春富,杨中锐,等.数字化快速成型种植导板在上前牙区种植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6(9):532-534.

[13]袁治,陈一晖.数字化快速成型牙种植导板辅助修复上前牙种植:12个月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7):987-992.

[14]栾丽丽,肖慧娟,刘辉,等.SurgiGuide数字化黏膜支持式导板全程引导牙种植术的精确度研究[J].口腔疾病防治,2017,25(9):575-581.

[15]杨晶,王庆福,王艳颖,等.先锋钻导航和全程导航导板在前牙不翻瓣即刻种植手术中的精确性比较[J].天津医药,2017,45(10):1083-1087.

[收稿日期]2018-09-20

作者:薛妍 梁振耕 陈婷

口腔美学修复临床医学论文 篇3:

瓷贴面和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摘要] 目的 评估瓷贴面及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在我院进行前牙修复的患者120例共175颗患牙,依据患者修复方式不同分为瓷贴面组和全瓷冠组,按照Ryge标准观察并比较两种患者近期疗效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美观效果,观察并比较两组远期临床效果的差异,包括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体完好率。 结果 两组术后敏感、龈缘密合性、龈边缘变色、牙龈反应情况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均P>0.05);瓷贴面组术后美观评分及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全瓷冠组(均P<0.05);瓷贴面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全瓷冠组(P<0.05);两组修复体完好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瓷贴面和全瓷面临床效果相近,但瓷贴面术后更加美观,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 瓷贴面;全瓷冠;前牙修复;美观评分

[Key words] Porcelain veneer; All-ceramic crown; Anterior restoration; Aesthetic score

前牙牙冠短小,可預备的牙体组织较少,因此该问题一直是临床上固定修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传统金属烤瓷冠修复由于瓷层厚度、透明度不够、牙体预备量不足等问题,在前牙修复中逐渐被全瓷冠和瓷贴面修复技术取代[1]。全瓷冠和瓷贴面均具有较好的美学效果,在临床上前牙修复中广泛应用。究竟哪种方法更适合前牙修复,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从全瓷冠和瓷贴面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两个方面综合评估两种前牙修复方法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前牙修复方法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3月~2016年1月期间就诊于锦州市口腔医院的前牙修复患者,共120例患者,175颗患牙。依据患者修复方式不同分为瓷贴面组和全瓷冠组。瓷贴面组:58例,男28例,女30例,共87颗患牙;年龄18~44岁,平均(30.2±7.9)岁;87颗患牙中,中切牙40颗、侧切牙32颗、尖牙15颗,其中前牙缺损29颗,氟斑牙33颗,四环素牙18颗,前牙间小间隙7颗。全瓷冠组:62例,男30例,女32例,共88颗患牙;年龄19~45岁,平均(30.6±8.3)岁;88颗患牙中,中切牙41颗、侧切牙33颗、尖牙14颗,其中前牙缺损30颗,氟斑牙34颗,四环素牙17颗,前牙间小间隙7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前牙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纳入标准:(1)患牙为上前牙;(2)患牙牙周组织健康,牙槽骨正常;(3)牙齿排列基本正常。排除标准:(1)牙周或牙体疾病;(2)牙槽骨吸收超过1/3;(3)重度磨牙症、牙釉质发育不全;(4)前牙排列不整齐。

1.2 方法

瓷贴面组:患者采用铸瓷贴面(IPS e.max,德国 Ivoclar公司)行前牙修复,根据患牙情况进行牙体准备,在局部麻醉下预备牙釉质,常规排龈、制备牙印模,标记边缘线后进行牙龈端刮修,将烤瓷面打磨抛光后试戴,试戴舒服后冲洗晾干烤瓷面,最后使用涂抹干硅烷偶联剂,将其与压面贴合,使用固化树脂进行粘合。

全瓷冠组:患者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德国Cercon公司)行前牙修复,根据患牙情况进行牙体准备、排龈、取印模、灌注超硬石膏模型、制作义齿模型,最后患者试戴后,使用粘结树脂进行粘结。

1.3 观察指标

近期疗效:按照Ryge标准[2]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敏感、龈缘密合性、龈边缘变色、牙龈反应情况的差异;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美观效果的差异。长期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体完好率的差异。

1.4 评估标准

1.4.1 评估指标 (1)术后敏感:A级为无敏感;B级为轻微敏感且在1周内症状消失;C级为持续性敏感。(2)龈缘密合性:A级为修复体与基牙吻合完好,尖锐探针无卡顿;B级为修复体与基牙吻合较好,尖锐探针卡顿但肉眼未见裂缝;C级牙本质或粘结剂暴露,存在可探的明显裂缝。(3)龈边缘变色:A级为修复体颜色与邻牙颜色协调;B级为修复体颜色或透明度较邻牙轻微改变;C级为修复体与邻牙颜色差别较大。(4)牙龈反应情况:A级为健康牙龈;B级为牙龈轻微炎症;C级为显著的牙龈炎症或牙龈萎缩[2]。

1.4.2 疼痛评估 通过VAS量表评分,分值为0~10分,分數越高疼痛越强烈。

1.4.3 美观效果评估 使用尼康相机对患者修复前后拍照,选择3名医生根据患者牙体情况进行评分,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越美观[3-5]。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计量数据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前牙修复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瓷贴面组与全瓷冠组结果显示,6个月术后敏感、龈缘密合性、龈边缘变色、牙龈反应情况均以A级为主;12个月术后敏感、龈缘密合性、龈边缘变色、牙龈反应情况均以A级为主。可以看出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敏感、龈缘密合性、龈边缘变色、牙龈反应情况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均P>0.05)。见表1。

2.2两组前牙修复疼痛评分、整体美观评分比较

瓷贴面组疼痛评分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评分均低于全瓷冠组;整体美观评分中瓷贴面组高于全瓷冠组,从以上结果显示,瓷贴面组术后美观评分及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全瓷冠组(P均<0.05),见表2。

2.3两组前牙修复远期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2年,瓷贴面组1例发生龋齿、1例发生牙髓炎、1例发生牙周炎、1例修复体松动,7例修复体脱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7%,瓷贴面组7例发生龋齿、4例发生牙髓炎、4例发生牙周炎、8例修复体松动,7例修复体脱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39%,瓷贴面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全瓷冠组(P<0.05);两组修复体完好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面部美容学也逐渐受到推崇,尤其是牙齿美容学。其中前牙美容学通过修复达到自然色和理想颜色来提高美容效果,这必须将牙体形态恢复至自然协调对称[4-6]。全瓷冠和瓷贴面均是临床中常用的前牙修复手段,相对传统金属烤瓷冠具有美观、耐用、牙体准备量少等优点。于立书[4]研究也表明患者对两种前牙修复方法满意度一致。因此,全瓷冠和瓷贴面在临床前牙修复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哪种方法临床疗效更优,尚未有明确统一的看法。余跃[5]研究表明,两种方法疗效相近,但瓷贴面在美观上更有优势。陈衍亮[7]研究认为,两种方法疗效均较为理想,但全瓷冠远期修复体完整性更好。肖诗龙等[8]研究也表明,全瓷冠远期修复体完整性更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面容美学的关注度也得到提升,特别是牙齿美容学。牙全瓷材料种类较多,以不同材料为依据可分为氧化锆陶瓷、氧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等,瓷贴面和全瓷冠修复方法是常用的牙体修复方法,生物相容性较好,耐磨损,颜色自然,而且还不易脱色[9],近年来不断开发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牙齿美学修复中,具有显著的效果[10-11]。面容美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牙齿美容学[12-13]。过去人们对牙齿美容多为牙体缺损恢复和发音功能恢复,现如今要求牙齿修复能够达到自然、逼真的美学修复层面[14-18]。

上述研究均未全面的在近期及远期两个时间段观察全瓷冠和瓷贴面的临床疗效,受此启发,本研究在近期、远期两个时间段持续随访患者,全面观察并记录患者患牙修复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全瓷冠和瓷贴面术后近期敏感、龈缘密合性、龈边缘变色、牙龈反应情况较少,两组远期修复体完好率较理想,上述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但瓷贴面术后美观性、疼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全瓷冠。相关研究表明,全瓷冠和瓷贴面抗折裂性能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两组远期修复体完好率一致的原因。Jadhav等[15]学者认为全瓷冠厚度较大,易受到粘结系统、基牙颜色及医生操作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了美学效果。瓷贴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有效减少修复体表面菌斑附着及对牙龈的刺激,付嵘等[16]认为瓷贴面应力分布优于全瓷冠,这可能是瓷贴面术后舒适性及不良反应发生优于全瓷冠的原因。在选择修复前牙方法时,要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在保留前牙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实现美容的效果。

综上,瓷贴面和全瓷面临床效果相近,但瓷贴面术后更加美观,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相对而言,全瓷冠更能满足患者的审美要求。

[参考文献]

[1] Conrad HJ,Seong WJ,Pesun IJ. Current ceramic materials and systems with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A systematic review[J]. J Prosthet Dent,2007,98(5):389-404.

[2] Bass EV. Cast post and core foundation for the badly broken down molar tooth[J]. Australian Dental Journal,2010,47(1):57-62.

[3] 杨清.瓷贴面和全瓷冠用于前牙修复的疗效对比[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5):80-83.

[4] 于立书.烤瓷贴面与全瓷冠应用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4):103.

[5] 余跃.铸瓷贴面与全瓷冠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23):76-77.

[6] Ryge G.Clinical criteria[J].Int Dent J,1981,(30):347-358.

[7] 陈衍亮.铸瓷贴面与全瓷冠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23):50-52.

[8] 肖诗龙,肖越红. 前牙美学修复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 (5):109-112.

[9] 葛立刚. 分析前牙美容修复中烤瓷贴面和全瓷冠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疗美容,2016,6(6):64-66.

[10] 林雪莹,罗珍,刘湘宁,等.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的护理配合[J].广东医学,2014,(6):963-965.

[11] 杨雷,张丽,魏丽,等.烤瓷贴面和全瓷冠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7):81-82.

[12] Luís Henrique Schlichting,Tayane Holz Resende,Kátia Rodrigues Reis.Simplified treatment of severe dental erosion with ultrathin CAD-CAM composite occlusal veneers and anterior bilaminar veneers[J].The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2016,116(4):474-482.

[13] Stephen T Chen,Ivan Darb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ial bone wall defects and dimensional alterations of the ridge following flapless tooth extraction in the anterior maxilla[J].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2017,28(8):931-937.

[14] 赵伟礼,赵新龙. 烤瓷贴面和全瓷冠应用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65):87-89.

[15] Jadhav G,Shah N,Logani A. Revascularization with and without platelet-rich plasma in nonvital,immature,anterior teeth:a pilot clinical study[J].J Endod,2012,38(12):1581-1587.

[16] 付嵘,张沙沙.瓷贴面与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运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0):97-98,100.

[17] 葛柳柳.全瓷贴面与全瓷冠应用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5):163-164.

[18] 鄧振欣,王丽丽.瓷贴面和全瓷冠牙科材料修复前牙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6,(30):23-24.

(收稿日期:2018-11-22)

作者:张丽 刘学峰 王宏

上一篇: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管理论文下一篇:餐厅开业工作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