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程管理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伴随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工程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工程建设进入白热化阶段。但尴尬的是工程管理却没有受到应用的重视,施工管理人员的思想上仍然存在传统陈旧的工程建设观念,所以绿色工程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专家希望把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理念运用到工程管理中,促进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绿色工程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绿色工程管理论文 篇1:

绿色工程管理概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以绿色工程管理概念为切入点,分析绿色工程管理具有主动适应性、全程管理性、目标多样性的特点,以此为基础,结合建筑工程应用绿色工程管理概念现状,提出管理措施,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概念;工程管理;管理措施

前言:

经济迅速发展与城市化推进,为建筑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改善了人们居住环境、娱乐设施,却也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问题,对生态环境、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我国每年能耗中建筑业占比约26%,建筑垃圾为城市垃圾量35%,每10000㎡施工会带来5、600吨垃圾,污染严重,工农用地矛盾也愈发尖锐。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中,应当落实绿色工程管理概念,合理使用绿色管理方案,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施工能耗,达成环保目标。

一、绿色工程管理概念

绿色工程管理是绿色经济与生态经济必然选择,遵循可持续发展需求,转变传统管理理论,在建筑工程整体生命周期中,采取一系列可操作性、有效的方式,坚持“绿色”主导原则,注意资源与环境管理,保护环境、节省资源,减少污染与回收材料,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和谐,推动建筑行业实现长远发展。管理特点如下:

(1)主动适应性。建筑绿色工程管理,特点是将项目各环节和环保紧密结合,将开发项目作为保护环境重要角色,通过转变工程管理部分流程,保证工程建设环境和谐、资源友好的工程项目。

(2)全程管理性。建筑工程从提出、实施、监督至完成过程,各个环节均需结合自身特点,每个步骤均有待提高强化环境保护力度的空间,工程应当从各环节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制定合理、科学、系统的环保方案。

(3)目标多样性。建筑工程绿色管理不以最大化效益为目标,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以响应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不能仅追求利益牺牲环境,因噎废食,也不能为保护环境停止经济发展,绿色工程管理需兼具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寻求环保和经济发展平衡点。

二、建筑工程应用绿色工程管理概念现状

1.理念认知淡薄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政府要求建筑企业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评价标准也以环保、安全为主,希望工程建设科为人们创建环保、安全、舒适环境。但是,实际施工中,以盈利为目的,实现利益最大化,通常会选择低廉材料,减少成本,获得更多利润,对施工环保有所忽视,未能明确或不思考环保的巨大价值,导致绿色工程管理缺乏认知。并且,施工中监督绿色工程不到位,对于绿色材料、施工技术等也欠缺了解,不注重选用绿色材料,造成理念认知淡薄的情况。

2.管理水平不足

施工人员在绿色工程管理中,通常会出现操作不专业、不科学,或是违规作业的情况,难以做好绿色工程建设问题,也无法提高绿色建筑整体工程质量。并且,建筑施工中,人员很少能够落实绿色工程管理要求,仍根据以往施工经验,采取传统方式施工,施工专业技术帝,对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建筑目的及实施要求缺乏了解,无法在规定期间内完成工程建设及绿色管理工作。因此,為落实绿色工程管理概念,需提高团队人员素质,保证人员掌握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3.各环节管理差异

在绿色工程管理中,设计范围较广,需严格把控物、人、财等环节,管理难度较高。但是,现阶段施工管理缺乏严格保障措施,甚至工程出现管理无序、随意施工、不按图纸的情况,对于噪声、光污染、建材污染等环节有所忽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并且,绿色工程管理由多个部分和流程构成,忽视技术管理则会造成人员技术不达标,降低工程质量的情况。

三、建筑工程应用绿色工程管理概念措施

1.增强绿色认知

建筑工程管理中,为加强工程整体绿色控制,企业需拥有完备绿色管理理念和意识,无法完全落实绿色工程,主要是由于内部人员未能加强对绿色工程的认知,也未能将绿色理念放在首要位置,仅将思想摆在管理制度中,难以有效贯彻落实。因此,建筑管理中,应当转变传统理念,逐渐提高、创新建筑绿色管理理念,将绿色理念引入施工各环节与人员中,注重人员工程建设中的绿色理念发展与落实,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及设计要求,制定恰当施工进度与计划,安排建设任务考虑环境、影响生态等因素,保证人员能够以绿色理念为主,做好内部人员考核工作,培养人员绿色观念与认知,使得绿色工程管理深入人心。此过程中,需做好宣传工作,各部门需联合推广,一方面融入绿色管理理念后,通过新媒体、网络宣传及典型案例等方式,保证人员均能了解绿色工程必要性与重要性,结合实际落实绿色技术,做好操作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需加强人员培训,转变人员传统理念,通过讲解国家政策、方针及管理制度的方式,促进工程绿色建设,维护生态平衡。

2.完善管理体系

在绿色工程管理中,需制定绿色目标作为评价建筑工程的重要指标,指标制定需严格评估建筑企业资质,查看是否符合绿色目标要求,确保材料选用、供应商等资质满足要求,不符合资质则将其淘汰。并且,全面评价工程管理全过程,确定建筑设计、施工及验收均符合目标要求,形成严格监管体系,按照评估绿色目标要求,实现绿色工程管理。例如,资源目标,需做好水、材料、电资源消耗控制,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污水处理,排放生活与生产污水应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噪声处理,排放噪声需满足《建筑施工长街噪声限值规定》;粉尘处理,法规法律限定数值内做好气体、粉尘排放控制;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尽量减少固废产生。将工程环保作为整体目标,实现项目建设与环保和谐发展,对可回收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资源,保证先进技艺符合绿色施工目标。

3.加强各环节管理

建筑工程中,建造与使用工程消耗诸多能量,主要用于材料生产、建筑照明、冷气热水供应、交通运输、通风等环节,需加强各阶段绿色管理,以此节约资源,提高管理质量。具体如下:

(1)节能优化。建筑施工中,落实绿色管理理念需考虑能耗损失,施工人员需以减少能耗为重要目标,采取合理处理方案,提高能源利用率。例如,施工人员选择材料需确保质量的同时,优选低能耗材料,减少水泥用量,以免材料损失过多。并且,优化管理机械设备,加强技术优化创新,保证设备运行正常,对提高节能效果十分重要,人员需引进先进、环保的技术,提高施工效率,简化复杂施工工序,降低能源消耗。

(2)控制扬尘。建筑工程中,扬尘作为常见污染物,扬尘含量控制需做好各阶段方案,采取系统方法加强防治。在材料运输中,可采取密封方式避免散漏材料碎削至大期內,定期清洁运输工具,及时清洗,避免带入外来扬尘;施工现场作业,结合国家标准要求,作业扬尘高度需在半米以内,控制扬尘措施较多,可采取按时洒水、地面硬化方式,出入现场交通工具安排专业小组做好清洗车辆工作,易产生扬尘的石灰、水泥等材料,使用塑料容器进行密封,施工废料则在未运输前集中放置,以帆布包裹,粉尘材料放在专门仓库内,各种材料均结实捆绑,降低扬尘表面积;施工现场需结合扬尘控制标准,达到肉眼不可见水平;大气悬浮颗粒,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总悬浮颗粒不能超出所在城市15%平均水平。

(3)光污染控制。建筑工程中光污染是由于玻璃建材反光导致,采取恰当角度,假设灯罩等能够减少发射强光,且为保证施工人员眼睛的健康,夜间施工选择恰当照明光强,电焊等强光作业,佩戴满足标准的护具。

(4)噪声控制。按照施工长街噪声限值规定,建筑工程中现场分贝值需在规定值以内,不能对周围居民生活、办公造成影响,施工单位需及时监控噪声情况,选用振动频率低、噪声小的设备,设备如果智能选用大噪声,需控制操作实践,降低使用时长与频率。例如,木工圆锯操作中,选用垫平方式减少共振可能,配合海绵垫与隔音防振手段,减少噪音危害。

(5)水污染控制。按照综合排放污水标准,建筑工程处理中需满足标准方能排除,污水不同种类施工单位采取不同措施,建设隔油池以免未处理污水直接向江河湖海排入,对生态平衡造成平衡。而污水内含有诸多油漆、有害化学物,需特别重视,加大防漏、清洁、隔离投入,做好把关工作,以免人员欺上瞒下,落实部门制度,检测施工排水情况,不大标准禁止排出。

(6)垃圾控制。建筑废材通常拉到郊外填埋或直接废弃,不利于环保也会浪费资源,施工单位为解决该问题,需制定废料控制流程,循环利用施工废料,分类加工废弃边角料,增加材料利用率的同时,压缩生产成本。并且,施工单位分类建设废料,实现集中处理与回收,做好废料隔离与安置工作,以免危害施工人员,增加回收效率。

总结:综上所述,绿色工程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未来发展方向,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以可持续战略为指导,绿色管理已经成为广受社会环境的新型管理模式。因此,施工单位应当结合实际,通过增强绿色认知、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各环节管理的方式,做好污染控制工作,达到环保目标,推动建筑业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仁跃,王延锋,秦建帅.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环境分析与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76.

[2]尹辉,张婷,康丽,李守平.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探析[J].四川水泥,2020(03):136.

[3]林玲.新时代背景下基于五大视角的建设工程管理问题探索[J].四川水泥,2019(12):174+104.

[4]王占东.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及其创新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33+36.

[5]雷婷,李玉茹,李彦佳,唐冰.浅谈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法[J].四川建筑,2019,39(03):273-274.

作者:王馨悦

绿色工程管理论文 篇2:

试论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管理

[摘要]伴随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工程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工程建设进入白热化阶段。但尴尬的是工程管理却没有受到应用的重视,施工管理人员的思想上仍然存在传统陈旧的工程建设观念,所以绿色工程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专家希望把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理念运用到工程管理中,促进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本文从绿色工程管理的概念出发,介绍了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绿色工程管理的发展对策,希望能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参考性的借鉴。

[关键词]绿色工程管理;工程价值观;可行性;发展对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看到社会巨大进步的同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遭遇了极严重的危机,环境问题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所以,绿色工程管理的提出正是应对环境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指明了我国工程管理的发展方向。只有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利用运用到传统的工程管理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工程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绿色工程管理的概念

传统的工程建设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绿色工程管理坚持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利用率,科学系统地协调、控制、决策工程的各个环节,并把生态思想融入到工程管理中,实现社会、自然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各自朝和谐方向发展。具体来说,绿色工程管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绿色工程管理的关键在于环境保护,这是区别于传统工程管理的最显著之处。因为传统的工程管理盲目地追求工程利益与经济利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以绿色工程管理十分注重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工作人员也带有浓厚的环保意识,不管是在工程设计还是工程施工阶段,均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尽可能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第二,绿色工程管理非常重视资源节约利用,把工程成本与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置,严格规范和控制原材料的选购与利用,这样就能以性价比最优的原材料,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并且,施工方案的设计也需要根据高效运用资源的方针,重视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从而既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又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绿色工程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传统的工程建设更多地注重经济效益,认为利益才是建設的第—位置,这就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污染环境的现象。所以,绿色工程管理摒弃了陈旧落后的思想,将环境保护融入到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经济效益、自然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的可行性

2.1可行性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变化,尤其是逐渐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在消费领域,越来越多的顾客会青睐绿色食品和生态有机用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也开始意识到绿色环保的重要性,并—定程度上转变经营方式。同时,我国“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等理念的提出、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为绿色工程管理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与政策分为,促使绿色工程管理逐渐变为可能。此外,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工程管理朝良性循环发展。

2.2绿色工程价值观

工程活动是指具备一定价值取向的活动过程,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有价值的工程活动和思维。所以,开展绿色工程管理的第一工作是具备良好的价值观与导向,通过协调、控制、指挥、组织、计划等方面的来保征工程的成本、质量、安全等目标的实心。所以,传统工程管理的价值观包含四方面的内容,即施工时需要保障建筑和人身安全、工程竣工的工期不可拖后、工程成本费用能降到最低、建筑产品的质量必须达标,而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建立在这四方面的基础上,还加强了对节约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环境保护等方面重视,减少了过多地关注工程成本,增强了对工程安全问题与环保问题的重视,尤其是更加注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施工安全。

3、绿色工程管理的发展对策

3.1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不同于传统建筑,绿色建筑在生态设施、基础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较多,回报效应比较缓慢你,尤其是在生态投资后,往往会要十年以后才能看到资源节约的显著效果,缺少显著的利润吸引力,这容易影响生态投资者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我国政府部门必须创造有利于绿色工程管理的政策环境,积极颁布优惠的财政、税收、法律等支持,有效地平衡使用者、开发商与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鼓励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绿色工程管理。

3.2摒弃传统工程管理的制度束缚

要想促进绿色建筑的稳步实施,必须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与参与,因此,应该摒弃传统工程管理的制度束缚,促使规划、环保与建设等功能部门各司其职,重视绿色工程管理,保证绿色建筑周期的顺利开展。同时,必须摆脱陈旧落后的工程管理思想,借鉴和汲取国内外优秀的绿色工程理念,利用他山之石来提高工程管理的绿色质量。

3.3鼓励公众的广泛参与

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和社会的利益,所以建筑工程活动必须保障民主共同决策的权益,在施工过程中能得到公众的广泛参与。因此,必须健全绿色工程管理机制,促使社会大众参与其中,政府部门也必须进行大力的宣传与支持,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帮助建筑企业形成良好的工程价值观,让大众理解和支持工程,减少不必要的动荡因素,进一步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

3.4打造优质的工程管理队伍

绿色工程管理任重道远,不可一蹴而就,所以相关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素养和职业素养。这就需要不断地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管理知识与普及生态价值观的理念,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如今,我国施工企业缺乏优质的高端人才,尤其是缺乏专业资深的工程管理队伍,无法有效地发挥绿色工程管理的作用,所以必须举办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宣传绿色工程管理的知识,培养相关人员科学合理的价值观,才能塑造高效、优质、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队伍。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工程管理变革了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属于一种创新型的管理方法。目前,我国缺乏健全绿色建筑方面的政策,不过伴随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绿色工程管理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将不再是唯一的追求,人们会越来越多地关注工程项目与人、社会之间的和谐,并把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付诸于实践活动中,促进工程建设和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沈文涛

绿色工程管理论文 篇3:

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探析

【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进步,工程管理方式也应逐渐步入科学化,绿色工程管理对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因此,绿色工程管理是目前我国工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其价值观的提升也直接影响着绿色工程的实施。本文从工程哲学角度出发,探究工程管理改革及其价值观形成的必要性,以此提出绿色工程相应管理措施。

【关键词】绿色工程;管理;工程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环境的关注也逐渐重视起来,“绿色工程”应运而生。绿色工程注重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大程度地缩小污染范围、节约资源。因此,对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的思考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课题。

一.对绿色工程管理的理解

想要做好绿色工程管理,首先要对绿色工程管理的内含进行充分地了解。早在19世纪80年代,随着对工程安全需求的提升,工程管理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我国相关专业人员在19世纪90年代将工程管理与建筑行业相结合,并得以广泛应用。绿色工程管理的形成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有着推动性的作用。绿色施工是绿色工程管理的最终目的,在工程建设中,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确保施工质量、人员安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做到节省资源,达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四节一环保”的目的[1]。

二、绿色工程管理的作用

(一)绿色工程管理具有生态目标导向性

绿色工程管理以科学发展为依据,充分体现生态目标导向功能。绿色工程的价值观,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创新性价值观念。因此,绿色工程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最大程度地降低环境污染,其具体体现为:提高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培养环保意识、尊重施工基地环境等等,确保环境的生态化。

(二)绿色工程管理的全面性

在具体建筑施工过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摒弃以经济价值为首要目标的工作意识,将环境、经济、社会进行有机结合,纳入其工作考虑范围之中,降低施工对环境、对社会、对经济的影响,将真正的“绿色施工”时时运用到具体施工中,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科学的角度开展绿色工程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2]。

(三)绿色工程管理提高工程效率

绿色工程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充分考虑,同时,绿色工程管理可以提高其工程效率。具体体现为:绿色工程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工期、节约施工成本、保证工程质量。随着工程管理力度的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绿色施工认识的提高,绿色工程管理可以通过控制工期、成本以及质量的方式,提高工程效率。

三.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

施工过程是有价值取向的活动过程,正确的工程思维是工程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绿色工程管理对我国科学性工程管理有着极大地推进作用,工程价值观的形成对绿色工程管理的实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3]。因此,想要保证绿色工程管理的实施效率,首先要树立明确的工程价值观,以此为导向,优化工程管理。

(一)传统工程管理的价值观

传统工程管理以经济价值为潜在导向,以此确定工程价值观。传统工程管理要求为:施工质量达到建筑品质标准,从而确保施工安全;尽量缩短工期以达到利益最大化;在不违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节省开支,提高经济收益。传统工程价值观念突出利益,过于自我。

(二)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

绿色工程管理在质量上,要求建筑产品品质达标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破坏等方面做起,主动改善、优化生态环境,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观。对于成本和工期,提前完工、節约开支不是工程的唯一目的,而是将资源的节约、质量的保证作为首要目标;在施工中,注重施工人员安全、确保建筑安全的同时,要求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提高施工质量的绿色工程价值观[4]。

四.促进绿色工程管理实施的措施

(一)加强绿色工程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绿色工程管理者对绿色工程的实施有着带头性的作用。提高工程管理者的绿色工程管理意识,可以有效地带动绿色施工的风气。因此,工程管理人员需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将社会、经济知识与工程管理知识融为一体,注重生态学与专业理论知识的高度融合,达到两者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目的。此外,绿色工程管理者还应具备良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专业的工程管理知识进行施工管理,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施工人员起到带动作用,确保绿色工程的实施。

(二)加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

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注重绿色工程施工,因此,绿色施工是需要建筑团队集体完成的。当前,我国工程施工人员的普遍现状是缺乏文化知识、缺少生态环保意识,这给绿色工程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时,应从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入手,注重其绿色施工价值观的形成,提高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加强文化知识、生态知识等综合性知识培训。

(三)创建推动绿色工程管理实施的相关政策

政策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各个部门的参与合作。政府通过严谨的考核和分析,充分理解绿色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绿色施工的重要性,改革传统工程理念,加强各部门对工程标准要求的统一化,使环保检测标准、施工规划统一化,保证绿色工程管理的实施进度和效率。

此外,由于绿色工程管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倡资源节约,传统的工程管理欠缺绿色施工意识,两者比较来说,基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工程的施工投入要更大,其环保、节能的施工结果也难以在短时间内体现[5]。对于投资方来说,绿色环境工程管理方式不具备商业吸引力,因此,绿色工程管理的顺利开展,必须要由政府出面,全面推广绿色工程实施的优惠政策,建立生态环保的绿色施工的扶持措施,以此吸引投资方。

(四)加强民众参与性

绿色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取决于施工人员本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参与性。大力推崇绿色工程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绿色工程管理的环保意识,需要人民群众对其有充分的理解,并且人民群众要参与其中,监督施工状况,确保绿色施工。此时,作为绿色工程管理的工作者,需要积极地宣传绿色环保意识,将绿色施工渗透到每一位民众的内心,让大众提高环保意识的同时,拥护绿色工程的实施,保证绿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的绿色工程价值观的形成,可以有效地提高绿色工程的实施质量,共同维护绿色施工环境,保证绿色工程管理的有效实施。

总结:

综上所述,绿色工程管理对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施工有着推动性作用,基于绿色工程管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以及工程效率的提高,绿色工程管理将逐步取代传统工程管理方式。将绿色工程管理渗入到工程价值观中,建立绿色工程价值观,全面改善工程价值理念,确保绿色工程管理地良好实施,是当今工程管理的重要课题。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久的将来,绿色工程管理将取得工程管理者的一致认同。

参考文献:

[1]王建廷,李迎迎,肖忠钰等.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1):41-45.

[2]郝亮.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与创新的意义和必要性[J].价值工程,2012,31(15):86.

[3]周钟扬.对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的相关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6):248.

[4]朱金生.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32):112-114.

[5]孟庆媛.刍议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0):304-304.

作者:陈琦

上一篇:国际磨擦法律论文下一篇:饮食文化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