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研讨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演艺设备行业的发展,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主办、北京《演艺科技》杂志社承办的“中国国际演艺设备与科技论坛”,从2002年创办以来,秉承“定位高端、理念前瞻、国际视角”理念,传播世界创新理念和前沿技术,已成为推动演艺设备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为促进行业发展、推动科技与艺术交融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发展研讨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科技发展研讨论文 篇1:

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胜利召开

由《发明与创新》杂志社、北京天地生入学术讲座、北京创造学会、香港发明协会、大同天阳工业公司、浙江永久科技实业公司发起主办、《发明与创新》杂志社策划承办的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7日至20日在长沙召开。

本次会议主题是:发展民间科技,促进自主创新。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地区、以及美国的与会者达190人。他们不同职业、学科、学历、经历、年龄与性别,但都是科技大海中的弄潮儿。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本届大会组委会名誉主任袁隆平院士、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鹿大汉以及湖南省科技厅助理巡视员唐峰、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邹民生、湖南省科技信息所肖雪葵所长等领导出席会议。

袁隆平院士为大会题词:“发展民间科技,促进自主创新”,并在大会上讲话,鼓励民间科技创新。鹿大汉、唐峰同志作了热情的讲话。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千帆方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范良藻教授作了《提倡百家争鸣、促进科技创新》的专题报告,王文光、宋正海、温邦彦、孙文鹏等同志作了大会发言。

本届研讨会自始至终洋溢着激情与理性,不论是职业研究者,还是民间研究者,大家围绕民间科技发展畅所欲言,阐明观点,介绍成果,讨论而不和稀泥,争辩而不伤情谊,充分体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互切磋求同存异、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学术精神。

与会者认为,这次会议是我国首次由民间发起组织,就民间科技发展进行研讨与交流的一次盛会,她吹响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民间科技事业发展的第一声号角,这次研讨会将对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和科学技术进步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的民间科技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与会者就民间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多视角的探讨。一致认为,民间科技研究者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提高我国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必须实行两条腿走路,既依靠职业科技研究者,也依靠民间科技研究者。只有职业研究与民间研究两股力量携手合作,优势互补,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可能实现。因此,要充分认识民间科技创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和谐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民间科技发展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管理范畴,制订促进民间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群策群力为建设创新国家而奋斗。与会者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发展我国民间科技创新的建议》和《长沙宣言一民间科技研究者的声音》。

研讨会期间共收到科学论文和发明成果200余件。与会者在会上进行了科学理论成果的交流与技术发明成果的发布,充分展示了他们在科学探索与技术发明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成果。其中不少成果具有前瞻性、独创性以及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会上还举行了《时空理论新探》新书发布会,这是我国民间研究者在物理学领域研究中取得的新成果。

研讨会上,与会者一致要求,为推动我国民间科技事业的发展,应尽快建立民间科技创新组织,出版刊物,组建网站,以解决民间研究成果发表与交流缺乏渠道的困境。为此,经本届组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拟成立中国民间科技创新促进会(筹),成立办事组,办事机构设在长沙。办事组将本着因陋就简、先易后难的原则,尽快开展工作,早日为民间科技研究者搭建交流平台。与会者还要求下一届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早日召开。筹委会将积极联络,择优选择联办与承办单位,满足大家的心愿。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发明协会、中国创造学会、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前来采访的新闻媒体有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湖南日报、潇湘晨报、科技导报、南方都市报、华厦时报等14家。

国家知识产权局、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关炳銮先生、澳门创新发明协会监事长冯为钊先生、香港米博士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祖龙、知名拳书艺术家唐世友向大会和袁隆平院士赠送了纪念品。会议期间还收到中国创造学会、香港发明协会、广西创造学会、佛山发明协会、贵州无线电运动协会、美国大卫专利集团、湖南省科协主席何继善院士、长沙市长郡中学王建华校长等社团组织及个人的贺信达50多件,更多的是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表示祝贺。

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与欢腾的气氛中胜利闭幕。

作者:袁隆平

科技发展研讨论文 篇2:

搭建技术研讨平台 引领演艺科技发展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演艺设备行业的发展,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主办、北京《演艺科技》杂志社承办的“中国国际演艺设备与科技论坛”,从2002年创办以来,秉承“定位高端、理念前瞻、国际视角”理念,传播世界创新理念和前沿技术,已成为推动演艺设备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为促进行业发展、推动科技与艺术交融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论坛的源起与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文化艺术日益繁荣,对演艺设备的需求不断提高,为演艺设备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原名:中国文艺演出物资协会,2005年更名,以下简称协会)牵头主办的“中国国际专业音响·灯光·乐器及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PALM展)经过十年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逐渐增强,21世纪初成为了亚洲同行业最大规模的展览会,成为行业产品与技术展示的平台。为更广泛持久地传播演艺科技的最新产品和成果,2001年初,协会乘势而为创办了《演艺器材资讯》内部双月刊,打造行业技术传播平台。当时,协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行业间还有较大的差距,协会对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和行业未来发展尚不清晰,一些深层次热点问题开始凸显,为发挥协会对行业的技术引领作用,协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仿照国外展会的惯例,与展览会同期举办国际论坛,搭建行业技术交流研讨平台,使协会展览、杂志、论坛成为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三驾马车,助力提升展览会的技术水平,使展览会、中国演出物资订货会、论坛“三会”交融,内容丰富,作用互补。

2002年5月15日,第十二届PALM展前夕,在北京西苑饭店,协会牵头与PALM展其他主办方共同举办以“发展高新科技 应对入世挑战”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演艺器材领域新技术国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时任协会理事长张永嘉主持论坛、协会名誉理事长艾青春致开幕词。来自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的9名專家,与原文化部、科学技术部部委相关领导,就中国入世后演艺科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世界舞台机械等演艺设备现状与发展、演艺设备技术的标准制定、规范发展进行专题演讲。行业150余位专家、企业家参加论坛。此次论坛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技术研讨会,也是一次演艺器材领域新技术的介绍会。论坛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业内外的好评。

协会展览部负责首届论坛前期联系沟通工作,《演艺器材资讯》的专兼职人员承担现场协调、宣传等会务工作。2003年9月,成立北京《演艺设备与科技》杂志社(2010年更名为《演艺科技》杂志社,以下简称杂志社),年底组建了专职团队,张永嘉理事长兼任社长/主编、协会展览部部长劳伟杰兼任副社长/副主编、笔者为常务副主编,论坛由此交杂志社负责。

从2004年第二届论坛开始,杂志社承办论坛,负责论坛策划、组织、落地所有工作。为更好地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第二届论坛更名为:中国国际演艺设备与科技论坛,并确定每年一个主题,针对演艺设备领域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介绍演艺设备领域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推动中外科技交流,为促进行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为文化艺术繁荣服务。

自2004年5月29日,第十三届PALM展前夕,以“体育场馆扩声技术与应用”为主题的中国国际演艺设备与科技论坛在皇家大饭店举办至今,已举办16届(见表1)。论坛先后得到30多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的指导和支持,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捷克、荷兰、比利时等十几个国家130余位专家到会进行演讲。据不完全统计,30多个国家的文化系统、广电系统、科研系统等文化机构专家学者、管理者、研发生产者、企业家,约3500人次参加论坛。从第二届开始,编辑组织论坛会议资料,遴选优秀演讲稿在《演艺科技》杂志上刊发。论坛以专题报告为主要形式,根据当时需要设置专题报告与沙发座谈、分组研讨相结合,并辅以音视频演示,实物展示或现场展演。

论坛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演艺科技快速发展的成果,也是协会顺势而为服务于行业技术研讨的重要交流平台。

2 论坛内容与特色

论坛经过16届发展,日臻成熟,具有丰富的科技内涵与鲜明的时代特色。

2.1 紧扣行业热点,主题鲜明,服务国家和行业发展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奥运场馆建设成为演艺科技行业发展的最大热点。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中国掀起体育场馆新建、改扩建高潮。仅北京新建15个体育场馆、改扩建11个临时体育场馆。现代体育场馆的使用功能已日趋多样化,也成为大型盛典活动的演出场地。为配合北京奥运工程启动和为全国体育场馆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经验、为中国文体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大型文体活动服务,先后组织了4次以“奥运”为中心的论坛。2004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的论坛分别以“体育场馆的音响设计与应用”“大型场馆灯光技术与应用”“演艺设备在大型演出中的应用”“科技奥运与创新发展”为主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综合处负责人、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工程部综合负责人等介绍中国体育场地的建设与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设施情况,演艺行业两位专家分别阐述“国家主体育场建筑声学及扩声系统设计”“‘水立方’与科技奥运”。

近年来,国家着力倡导演艺科技创新,力促科技与艺术融合。为配合《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原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文化科技创新规划》的宣贯,多届论坛邀请相关主管机构负责人宣讲解读我国文化装备科技发展相关政策。如2013年,在以“演艺设备与艺术融合”为主题的论坛上,原文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王丰演讲“中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2016年,在以主题为“演艺场馆新技术应用”论坛中,文化科技司司长孙若风发表“着力提升我国演艺装备水平”演讲,解读我国文化装备科技发展政策,促进国家文化事业发展。

2.2 聚焦行业难点焦点问题,力促演艺场馆建设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掀起演艺场馆建设高潮,但演艺场馆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盲目追求舞台设备先进齐全,逐步显现专业剧场形式单一、剧场功能设计缺陷、安全隐患增多等诸多问题日益突出。论坛关注演艺场馆建设的突出问题,多次展开研讨。

2010年第八届论坛以“中国当代剧场发展研讨”为主题,中国、德国、英国相关机构的剧场建设、管理、舞美应用专家,在主题演讲和分组讨论中,从剧场设计、舞台工艺、演出运营和管理等诸多层面,深入分析探讨中国剧场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为中国剧场的健康发展开方抓药。

2012年第十届论坛主题为“演艺场馆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原文化部计财司副司长饶权介绍中国文化设施的投入和建设走向,国内外专家探讨场馆设计与演出功能,在演艺场馆的改扩建、演艺场馆建设新模式与运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针对场馆和演出中事故频发等问题,2015第十三届论坛围绕“剧场建设与运营安全”主题,介绍韩国、德国剧场应急预案和演出管理中的安全防控,并围绕国内外相关标准、舞台机械设计中的安全等多个方面演讲,以促进建立健全剧场演出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剧场建设、运营和演出的安全。

2016年,在以主题为“演艺场馆新技术应用”论坛中,专家们从演艺场馆和演艺需求的最新发展变化,以技术服务于艺术、技术与艺术融合互动的角度,分析舞台机械、专业灯光、专业音响、建筑声学等专业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2.3 立足技术,以国际视野,引领专业发展方向

论坛仰赖于国内外合作机构的合作与支持,以国际视野,不断创新,扩大中外交流,积极组织国外相关机构和业内专家围绕演艺设备的研发、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及其在文艺演出中的应用等诸多问题开展专题研讨。

16届论坛,参与演讲的国外专家、企业家共40名,尤其是一些行业顶尖专家在论坛上的演讲交流,为当时演艺设备的研发生产企业、设计应用人员带来启迪和新的思路,即便在今天来看,对推动演艺设备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9年,以“当今舞台灯光发展”为主题第七届论坛上,国际舞美组织(OISTAT)迈克尔·伦瑟, 阐述当代灯光技术的发展的技师培训,对人才匮乏的演艺行业仍有借鉴价值。知名灯光师沙晓岚发表“从奥运会看当代舞台灯光发展的前景”的专题演讲,在分组讨论环节中,大家提出离子新光源、绿色照明,专业门类交叉跨学科发展灯光问题,仍然有现实意义。

LED和LEP等新光源产品已尝试应用于电视台、剧场、户外大型演出中,但绿色照明核心技术尚不够成熟,LED舞台功能灯具的光束控制、亮度、散热等难点问题亟待攻关。2011年第九届论坛以“绿色照明技术与舞台灯光”为主题,邀请PLASA专业灯光音响协会主席(美)迈克·伍德进行“固体光源在演艺灯光行业中的应用”的演讲,PLASA专业灯光音响协会主席管理委员会负责人(美)斯蒂夫·泰利带来“LED舞台灯光的性能特点”的专题报告,中国知名灯光技术专家柳得安提出“舞台灯具绿色照明的思考”。这些前瞻性的专业技术研讨,至今仍是行业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呈迅猛发展势态,广泛应用于演艺领域。在2014年的论坛上,以“多媒体音视频设备技术在演艺中的应用”为主题,分析介绍欧美国家和中国多媒体音视频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研讨多媒体音视频设备与技术在舞台演出、影视制作、演播室综艺晚会、户外大型演出等演艺中的应用,为视频、多媒体技术与演艺行业的融合起到推动作用。

近年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等新技术手段在文艺演出中崭露头角,2018年第十六届论坛,及时以“文化新业态在演艺中的发展应用”为主题,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张树武深入浅出阐述“人工智能及智能化影像-技术与应用”,探讨发挥文化创意与科技相互促进作用,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

2.4 丰富艺术表现,促进技术与艺术应用相融合

论坛最初举办虽以促进行业技术发展为初衷,但提升演艺设备与技术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为艺术呈现服务,每届论坛内容都或多或少涉及技术与艺术融合,多届论坛紧跟技术发展,推动技术应用与创新,探讨技术与艺术融合发展。如,2006年论坛主题为“大型场馆灯光技术与应用”;2007年论坛主题为“演艺设备在大型演出中的应用”;2014年论坛主题为“以多媒体音视频设备技术在演艺中的应用”等。

2005年,第三届论坛以“乐器·艺术·科技”为主题,来自意大利、日本和中国从事传统乐器、西洋乐器、电子乐器研发生产、教学应用的知名专家、教授、演奏家在演讲中,配合主题进行现场电子手风琴表演、改良乐器现场展演,展示其风格音色。

2017年,第十五届论坛以“旅游演艺科技创新与发展”为主题,以专题演讲和沙发座谈相结合,研讨国内外旅游演艺领域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发展趋势。

2018年,第十六届论坛围绕文化新业态在演艺中的应用,于建平、沙晓岚、刘春、汉斯·克门赫克、约翰·蒙罗5位国内外从事技术与艺术工作的知名专家展开艺术与技术研讨。

论坛主题内容不断拓展,立足技术,搭建技术与艺术交融发展研讨平台。

3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平台

论坛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成为有影响力的交流平台。文化和旅游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贸促会等20多家机构曾作为论坛主办或支持单位给与支持和指导,文化和旅游部科技司、计财司、市场司等主管机构领导莅临致辞或演讲,带来中国文体旅游产业科技与宏观政策分享;每届论坛都有协会理事长或协会演出场馆设备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致辞,介绍行业发展情况;中国乐器协会、中国照明学会、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等友好机构,德国、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相关机构推荐的的权威专家、学者,带来具有前瞻理念、国际性、专业性的精彩演讲。

论坛举办至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百个机构约数千名专业听众,涵盖海内外演艺科技科研院所、演出场所、演出院团等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管理者、技术应用人员、舞美设计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在相关主管机构的支持和指导,在协会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论坛不收任何参会费用,保持了“纯粹”学术性、前瞻性、技术性、公益开放性。论坛开办以来,介绍中国文化科技政策,介绍演艺设备领域国际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介绍演艺设备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优秀文体场馆工程实例,为中国演艺从业人士提供与国际同行进行直接交流的机会,为行业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和为大型文体活动、文化艺术繁荣服务,已成为传播海内外创新理念和尖端技术,推动演艺设备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学术研究平台、促进科技与艺术融合的交流平台,为促进国内外演艺科技交流、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6届论坛部分优秀演讲稿刊发于《演艺科技》,但仍有一些散落的珍贵演讲稿,它们至今仍有借鉴参考价值。在杂志社十五周年之际,回望行业发展历程,精心遴选35篇演讲稿,整理成文,分类编辑,在同一专业类别中按时间先后排序;同时,尽量保留当时的原貌、风格,以及演講者当时的身份,出版《演艺科技》专刊。

“讲坛之声不过百米,文章之言能跃千山”,愿给演讲者一份回味,给未能聆听者一些分享。此为国际论坛专刊编辑出刊初衷。

16届论坛主题、演讲人及其演讲主题见附录

作者:熊英

科技发展研讨论文 篇3:

科学研究不问出身

在这个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上发言,我觉得有一种亲切感,因为,我的科研经历与朋友们的感情发生共鸣。

有的记者在采访时说我是民间科学家的一面旗帜,旗帜之说,我不敢认同,不过,民间科技研究者还是当之无愧。对于一个研究者,回忆过去也是一种享受。但是,我今天更想说的不是一种回忆,而是一种认识,一种体会——科学研究不问出身,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科学只欢迎务实求真。

诚然,科技的种子需要有生长的土壤,科技研究者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民间科技研究者经历了种种艰难,民间科技研究者都盼望获得更好的环境和条件,现在这种希望得到了时代的回应。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创造,保障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

本来,在这个会议上讲话,应该讲讲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的意义,应该多为民间科技研究者呐喊助威。但我要说明的是,我个人的再次呼吁也只是一种重复,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强调自主创新的战略决策,将把民间科技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的科技工作与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在发生重要的转变,即由跟踪模仿转向自主创新,由单向突破转向集成创新,由科技事业转向科技企业,由一般交流合作转向主动开展国际合作。可以说,我国科技政策转变的根本特点就是促进创新。只有推动最广泛的全民创新活动,国家才能发展,这已形成社会共识。毫无疑问,鼓励全民创新的基本政策,将成为民间科技发展的根本保障,有了这个保障,民间科技之花,必将争奇斗艳。

(注:本文为袁隆平院士在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本刊略有删减)

作者:袁隆平

上一篇:乡镇年度工作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隐性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