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影视艺术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音乐的运用在影视作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烘托情境,渲染主题,表达剧情。运用得当的音乐可以成就一部影视作品,让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更具有生命力,加深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印象,是观众和影视作品之间有益的联系纽带和沟通桥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影视艺术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影视艺术论文 篇1:

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影视艺术的发展,影视音乐在其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烘托剧情的氛围,也可以塑造人物的心灵,并且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公司开始重视对音乐的运用,这对于增强影视的艺术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从分析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内涵出发,阐释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以及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基本功能,从而提出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主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  影视  艺术

在我国的影视艺术中,音乐可谓是影视剧画面的灵魂,具有深度和震撼力的音乐不仅可以使得观众投入更多的情绪到观影中,还能使得电视剧的情节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开始强调音乐在影视剧制作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我国的高度重视之下,众多的优秀影视音乐人开始大批量的出现,使得影视剧的市场慢慢扩展。而如今的影视剧不再仅仅依靠剧情,剪辑、拍摄再到音乐都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内涵

所谓影视音乐,就是有关于影视艺术中所运用的音乐形式,而当音乐自身单独存在、脱离影视载体时,那么此类音乐也算不上影视音乐的范畴了。影视音乐本身的性质比较特殊,隶属于一种混合型的产品,由于本身复杂的多样性,其包含了特别丰富的理论依据还有实践经验,相应的影视音乐所呈现给观众们的形式也是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所以在影视音乐的利用过程中,不管是从情感层面还是功能层面来说,一定都会包含有传统音乐和影视艺术这两种艺术形式。

从艺术形式而言,影视音乐既属于影视艺术,又属于音乐艺术,也是属于其二者结合出来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随着近年来影视剧的高速发展,影视行业内对其影视音乐的要求也变得更高。这时影视音乐所起的作用不单单只是可以放出声音的载体,而是需要配合不同影视作品的不同情节来播放。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所以影视音乐也被利用的越来越多。当前影视音乐主要的一些表现形式有像影视剧的片头片尾曲,或是主题曲,或者是剧中插曲等等,还有纯音乐的多种表现形式,如今影视音乐已经成为了影视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

二、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主要作用

(一)保持声画同步及声画对位

首先音乐在各大影视艺术中可以保持其声画同步的作用,所谓声画同步,就是指在影视作品中可以使得其画面与音乐背景同步,两者同时出现,同时消失,时间线上是处于同步的状态,是处于并列直线的状态,使得画面配上了音乐之后就变得更加具有韵味,富含深度,从而更好的丰富画面的质感和剧情的效果。比如国内十分经典的影视作品《大话西游》的最后分别处,就是用经典粤语歌曲《一生所爱》的悠扬婉转将观众们带入到影片的悲伤氛围中,在音乐之中的歌词曲调与画面所描绘的画面相结合,这时剧情的离别情景与音乐渲染出来的气氛所交织在一起,表现出离别的忧虑情形。而在画面与这个音乐同时出现之时,已经将即将分别的情形进行了预告,进行缓缓的铺垫后将整体影片的基调逐渐拉入低沉,渲染气氛。比如美国火爆的《速度与激情》系列,每次影片中出现赛车比拼或激烈打斗场景时,都会出现十分热血澎湃的且欢快节奏的音乐,可以让观众们顿时激动起来。

(二)抒发感情与参与叙事

首先音乐可以在影视艺术中起到抒发感情的作用。众所周知,音乐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听觉上的体验,还具备着情感表达的功能,往往音乐能将影视作品中丰富且又饱满的情感抒发出来,所以抒发感情也属于音乐,在影视作品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大众熟悉的优秀的影视作品中,人物剧情发展到关键情节或有着剧情的重要部分时,往往都会使用音乐来丰富其中的感情。比如说著名的电影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为经典电影《星球大战》所作的电影配乐,使用华丽庄严的铜管和紧锣密鼓表现出电影中主人公冒险时的紧张氛围,为观众营造出紧张刺激且热血的氛围。其次音乐还能在影视作品中有着参与叙事的作用,不同的音乐穿插在影视之中,也代表着剧情的发展不同与时间线的推进,从而可以起到推动影视剧情的作用。比如在最近爆红的台湾高分电视剧《想见你》中,歌手伍佰的经典老歌《last?dance》的每每出现都会带动剧情叙事的发展,在这里音乐就变成了李子维和黄雨萱爱情的起点,也是故事的起点,推动着后来每一次由音乐而给两人所带来的回忆。总的来说,音乐作为影视作品中的一种表现方法,当剧情需要时,音乐就能出现在不同的场景中,为了内容服务,将观众的感情更好地带入到影视作品的故事中来。

(三)展现环境与创造节奏

首先音乐能够在影视作品中起到展现环境的作用,不管是当时的历史环境,还是剧情所设定的文化地理环境,都可以通过音乐展现出来。虽然展现环境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场景的布置、服装道具的加持、人物的肤色方言等等都可以展现,可是有时候一首特定的音乐往往比它們表现的更加生动。比如在国内电影《百鸟朝凤》中,由极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唢呐来展现的,讲诉的唢呐技艺在新时代发展中遇到传承的尴尬境地,当影片中每每吹起唢呐的声音,婉转悠扬的旋律淋漓尽致得展现出中国陕北民族朴实坚定的民族文化,让观众感受到来自黄土高原的魅力。而在像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中,或是《建国大业》这样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出现的音乐都具有强烈的历史文化背景,代表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这些都可以给观众带来影视作品要表达出的环境特征。其次音乐在影视作品中能起到创造节奏的作用,对于节奏的把握,音乐所带来的不仅是听觉上的节奏,更是视觉的节奏,甚至剧情发展的节奏,而音乐是服务于画面的,所以只有两者配合完美,才能呈现出最丰富的画面。比如在奥斯卡电影《绿皮书》中,主角黑人钢琴家唐每一次在不同地方遇见不同事情后生动的钢琴演奏,表现出了其情绪变化的不同,也推动着剧情发展,营造出了一个影片整体的节奏。所以说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音乐的节奏带来的作用匪浅,可以带来一种情感上的渲染,给人以激动、悲伤、欢快、离别等等丰富的感受。音乐能够真正的穿透屏幕,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也能更好的诠释角色丰富的情感和行为,表达出肢体语言往往很难表达出来的东西。

(四)塑造人物形象并诠释心理

音乐还能在影视作品中起到塑造人物形象且诠释人物心理的作用。画面总是单薄的,无法将某个角色的形象完全的塑造出来,所以要配合音乐共同完成。而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心理活动逐渐显示出来,需要音乐对其心理进行多方位的剖析才能更好地诠释角色。比如在经典动画电影《哪吒闹海》的同名音乐里,描写了龙王残害陈塘关百姓,威胁哪吒的父亲李靖交出自己的儿子,李靖内心极度纠结,百般为难,而小英雄哪吒为了解决这个困境决定自刎而死,这段剧情中配上古筝和管弦乐的音乐,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李靖和哪吒丰满的人物形象与内心心理活动的变化,可谓经典。

三、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基本功能

(一)描绘景色,表达人物态度

音乐是对应画面的,因此在影视作品的运用中,音乐可以用来增强气氛以及描绘景色。例如在李安的知名电影《卧虎藏龙》的片头,悠扬美好的配乐使得观众很快就沉醉在映入眼帘的画面之中。只见画面中有着温馨的村庄以及平静的湖水,此时在画面及音乐的表现下,也展现出“玉娇龙”此时安逸平稳的生活,与后来动荡的江湖闯荡剧情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这段优美的音乐在片头的使用,也是十分生动和契合地描绘着画面中的美景,使得观众感触更深,也使得整部电影更具感染力,从一开始就将观众拉入到电影的氛围中。

除此之外,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基本功能还表现在音乐对人物态度的描述。所谓对人物态度的描述,也就是音乐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对剧情中的人物进行一定了解后创作出对人物的精神进行赞美、对人物的品德进行批判等音乐。例如在部分英雄壮烈牺牲的影视剧中,常常会伴有较为激动高昂的配乐,这种配乐就是对于英雄精神的高度赞扬。而这一基本功能是音乐创作者的主观态度,有时也会代表观众的心声,这种功能在众多的影视剧中被广泛使用,是音乐在影视剧中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

(二)营造气氛,深化剧作

与描绘景色相似的是,音乐在影视艺术中还能够营造各种各样的气氛。经过众多的统计发现,部分经典的配乐会在众多的影视剧中被反复使用,并且会被长时间的使用。而之所以经常使用此类经典配乐的原因则是这些配乐往往能凸显剧情,营造氛围,使得影视剧作的氛围更具有层次感。作为音乐最重要的功能,营造氛围不仅仅表现在对于剧情冲突的作用,同时也有着预示剧情的作用,十分重要。

音乐在影视艺术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基本功能,就是深化剧作对观众的影响力,使得音乐获得更高的关联度。例如,在部分影视剧中会有这样的画面,幼年男生与女生共同听过的歌曲,当两人长大再次聆听时已经物是人非。那么在这一剧情之中,音乐充当了剧情的联系,使得剧作中不同的情节获得更高的关联度,也使得观众对影视剧中的音乐记忆的更加深刻。除此之外,音乐在重复使用时,还能够深化相对应的主题,使得剧情的发展更具有联系性和完整性。

四、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审美价值

优美且契合剧情的音乐在影视剧中一旦运用得当,就会使得影视剧艺术所具备的审美价值大大提升,对于影视剧的整体水平也有着一定的提升作用。因此,相关的专业人员要认真分析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审美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音乐使得影视作品的结构更具艺术完整性。影视音乐能够在影视作品中充分发挥作用,是因为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能够与影视剧的情节相契合,并且能够推动影视剧剧情的发展,增加剧情的感染力。因此,音乐在影视剧中并不是起到配合的作用,更多的是融合到剧情中,使得自身与剧情融为一体,从而使得影视作品的结构更具有艺术完整性。

第二,音乐使得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描绘得更具艺术性。使得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描绘得更具艺术性就是当音乐出现在影视剧中时,能够通过韵律变化来反映人物内心的情感活动,也就是说,音乐在影视剧中成为了一种描述人物心理的艺术手法,在画面的配合之下,人物的内心情感就更加丰盈。综合而言,音乐加强了观众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感受,使得人物情感更加丰富。

第三,音乐使得影视作品的思想更具艺术性。在影视剧中,需要有总体思想的支撑才能充分向观众传达出想要表达的思想。而音乐在影视剧中可以深化人物和整体剧作的思想,音乐在影视剧中不仅可以让人物变得更加立体,贯穿在整个影视剧作中还能够提高影视作品的思想。因此,在进行影视剧的音乐使用时,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充分挖掘影视剧的整体思想,并且运用合适的音乐进行影视思想的表达。综合而言,音乐可以使影视作品的思想表达更具有艺术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影视剧整体思想的传达。

第四,音乐使得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更加强大。众所周知,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仅需要良好的剪辑、剧本和优美的镜头、优秀的演员,还需要众多辅助事物增强感染力。感染力决定了一部影视剧对于观众的感动程度和信服程度,而音乐在影视剧中恰好起到了增强感染力的作用。音乐在抒发人物情感的同时,使得剧情更加丰富。如在一些幽默的桥段中,影视制作人员会充分运用诙谐有趣的音乐进行配合,在这种情况下影视剧的感染力就会大大增加。又如在张艺谋的作品《我的父亲母亲》中,大气又感人的配乐搭上剧情使得观者潸然泪下。因此,在进行影视音乐的制作时,就需要相关的音乐人员了解剧情的发展,并使用合适的音乐进行配合。

第五,音乐能够使得影视作品营造特定的艺术效果。在影视剧中,会出现不同场景和不同风格的画面,这些多样的画面共同组成了影视剧的情节。而要使得影视剧中相似或相同情节的画面带给观众不同的效果,就需要运用到不同风格的音乐,这些不同风格的音乐使得影视作品中相似的片段拥有不同的艺术效果。例如,同样是在孩童嬉戏的场景中,使用较为欢快的音乐和使用听起来较为阴森的音乐完全不同。前者会反映剧情中美好的景象,而后者则可能是预示着危险即将出现。综合而言,音乐在影视作品不同或相同的情节中使用时,会获得不同的效果,使得每一个情节拥有特定的艺术效果。

五、结语

影视剧的发展不仅仅是剪辑方式、拍摄方式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影视音乐的发展。纵观我国几十年的影视剧音乐发展之路,相关的专业人士给予了越来越高度的重视。而为了使得我国的影视音乐制作得更具专业性,就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充分挖掘影视音乐在剧情中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影视音乐发展得更加迅速。

参考文献:

[1]石岩英.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研究[J].电影文学,2010(06):141-142.

[2]王政.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辅助作用[J].大众文艺,2014(05):197-197.

[3]石慧.浅谈影视音乐的艺术鉴赏功能——以《不能说的秘密》为例[J].视听,2020(09):84-85.

[4]戚伟峰.试论音乐在影视剧中的重要作用[J].东京文学,2015(10):60-60.

[5]周亞蕾.论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及运用[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15):81-82.

[6]刘佳明.音乐在电影中突出的艺术作用分析[J].芒种,2013(04):215-216.

作者:高露

音乐影视艺术论文 篇2:

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音乐的运用在影视作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烘托情境,渲染主题,表达剧情。运用得当的音乐可以成就一部影视作品,让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更具有生命力,加深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印象,是观众和影视作品之间有益的联系纽带和沟通桥梁。

关键词:音乐;影视;运用

影视艺术作为世界影响最大的文化传播方式之一,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种类,在文化传播中具有广大的观众群和覆盖面。而音乐作为影视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成为观众与影视作品之间不可或缺的情感沟通的桥梁。

从一定意义上讲,影视作品是声音的艺术。烘托情境、渲染主题、表现心理情绪、连接剧情,在影视作品中,音乐得到了最普遍的运用。波布克在《电影的元素》中说:“从为无声片伴奏而在蹩脚的钢琴上敲出第一个音符时起,音乐就一直是电影影像的一个忠实伴侣。”回顾以往所看过的经典影视作品,往往脑海中会伴随剧中画面闪现这部作品的主题曲或插曲。比如一想起影片《乱世佳人》里斯嘉丽和白瑞德在橡树下向远方的土地眺望的画面,脑海中就会响起那首气势恢弘的主题曲《我的真爱》;又如港台剧热播的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剧中歌曲《喋血丹心》等在街头巷尾被广泛传唱。

对于一部作品,你常常不是因为记住了剧中的某一个情节,而是因为一首广为流传的插曲而记住了这部电影。有时剧中的很多情节可能都已模糊,但剧中音乐却还记忆犹新。如国产影片《冰山上的来客》因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歌而有力地保持着这部电影的生命力,至今仍广为传唱。而电影《海上钢琴师》因为剧中精彩的钢琴曲和配乐,在为影片获得第五十七届金球奖最佳配乐奖的同时,也使得众多音乐发烧友对这部电影的热爱一直有增无减。

对于影视作品而言,好的音乐可以成就一部佳作。影视配乐中的背景音乐、主题音乐、片头片尾曲、插曲等在影视作品中被广泛运用,伴随场景,衬托剧情,传达情感。

好的背景音乐和影视作品就像鱼儿和水的关系一样,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相信大家一想到《动物世界》就会马上浮现出那动感十足的背景音乐,同样,一听到这个背景音乐,脑海中马上条件反射般闪现出《动物世界》的影像。又如小朋友们最爱的《猫和老鼠》,里面众多好听的背景音乐把猫和老鼠这两个可爱的形象烘托得淋漓尽致。

再来说说主题音乐。在大量影视剧中,主题音乐在烘托影视剧主题的同时可以为全剧确立一个情绪基调,用来贯穿全剧。在优秀的影视剧中,主题音乐的运用并不是随意和毫无目的的,它从歌词、旋律到风格都与影视剧本身的情绪情节发展和主题的凸现密切相关。尽管在形式上似乎相对独立,各自为阵,实际在内在情感和节奏上应是互为融通的。像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曲《好人一生平安》,优美动人的旋律,感人至深的歌词与剧中人物、剧情、电视剧所传达的社会观念、伦理道德结合得堪称完美。而电影更是音画艺术,电影能从无声发展到有声,这也是人们对动效和声音的需求。你看那些好莱坞大片,从开始到结束,大量的音乐推动着剧情的不断发展,甚至当电影出现某种色调时,音乐都能起到增强作用。获得奥斯卡多项大奖的影片《泰坦尼克号》,它的主题曲《我心永恒》从一开始就伴随画面出现。随着剧中男女主人公爱情故事的发展,这个主题音乐反复出现,贯穿全剧,特别是到剧尾这对恋人生死离别时,缠绵空旷的旋律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片头片尾曲在电视剧里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了。我国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每一部的片头片尾歌曲都相当出色,为电视剧增色不少。《红楼梦》的片头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哀怨婉转的曲调配以曹雪芹的原词,把剧中男女主人公相惜相恋却不能结合的心事表达得淋漓尽致。《水浒传》的片尾曲《好汉歌》采用民间音乐素材,歌词粗犷豪放,音乐风格独特鲜明,对丰富剧中人物形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三国演义》的片头曲采用杨慎《临江仙·几度夕阳红》的原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曲调宏伟苍凉,准确表现出历史的沧桑感,对全剧情绪基调做了很好的渲染和铺垫。《西游记》的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首歌曲既形象地概括了剧情,又揭示出全剧的主题思想:为达目标,不畏艰险、勇于进取、执着坚定的精神。

音乐的曲调、和声、音色、节奏韵律等的组织和搭配与一定心理感受、文化习俗联系在一起,对画面信息进行各种暗示性介入,从而引发和带动观众对画面内容的认知和情感。作曲家通过音乐的情感记忆功能调动观众的情绪,他们根据需要创作具有不同情感特色的音乐,使音乐情绪与画面内容高度一致,从而帮助观众对画面产生情绪认同。例如:热烈的爱情场面常常伴以浪漫柔美的曲调;即将出现的劫难场面往往用低沉黯淡的和弦来烘托;忧伤的场景几乎都被小调旋律贯穿等等。这种音乐对心理情绪的召唤作用,在影视表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看恐怖片、惊悚片时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常常还没有看清画面就已经被阴森怪异的音乐弄得汗毛直立,情绪高度紧张,这种音乐对于心理的强烈暗示作用再加上画面的刺激,那恐怖的效果可想而知。而近几年来流行的韩剧之所以受到很多观众追捧,一方面是因为剧本情节跌宕,内容贴近生活,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剧的配乐:爱情场景优美动情,喜剧场景轻松活泼,能够引领观众迅速进入剧情,与剧中人物感同身受,共欢乐同悲喜。

总之,音乐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属性和审美特质使得影片的叙事行为更为有效,使表意过程更加完善。音与画完美结合,才能使影视作品获得更高的艺术魅力,并广为传播。

参考文献:

[1]孟翔.中国电影音乐的教育功能[J].电影文学,2009(3).

[2]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3]皮埃尔·贝托米厄.电影音乐赏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贵阳学院)

作者:曹晖

音乐影视艺术论文 篇3:

浅论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表现功能

[摘要] 在影视艺术中,声音和画面有机结合,两者同时承担着传播任务,体现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内容。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独立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在影视艺术中起着积极的、多方面的表现作用。[关键词]影视艺术 音乐 表现功能 在影视艺术中,声音和画面两者缺一不可,而音乐在声音元素中具有语言所无法比拟的表现力。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独立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在与画面结合时。不是简单、被动地陪衬画面,而是在影视艺术中起着重要的表现作用的,它对画面的补充、深化、烘托和渲染,具有独特的能力。在影视综合艺术中,音乐作为一种对影视内容的情节、场景、情绪的补充、深化烘托和渲染的工具,是不可或缺的,影视音乐指专为影片创作或选用现成音乐作品,如影片编配的音乐,是影视综合艺术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音乐的一种体裁。19世纪末无声电影问世时,音乐已经成为了电影艺术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其形式采用在放映电影时临场伴奏。至20世纪20年代末,进入有声电影时期,导演们越来越重视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大批的作曲家专门为电影电视作品谱曲,使音乐逐步融入作品内容结构,成为影视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 一、表现主题,突出主体。  在影视艺术中运用适当的音乐语言及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深化画面内容,并能帮助观众理解作品的主题,我们通常称这类音乐作品为主题音乐。主题音乐是一部片子的核心音乐,它紧紧围绕主题思想,主要内容和中心人物,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起深化主题的作用。如在故事片《海外赤子》中,由瞿琮作词,郑郑枫作曲的《我爱你,中国》,就表达了海外华侨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主题音乐还在主要段落,主要人物出现时发挥作用,它应是一部片子的主导音乐。每次出现通常以变奏曲的形式随画面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主题歌《枉凝眉》就表达了剧作家曹雪芹笔下的两个主人翁的凄美爱情及不幸的命运,剧中一次次地主题音乐的再现都从不同的画面表达了故事的主题。影视作品还可以用主题音乐贯穿的方式,从各种角度刻画一个形象,便于画面形象的确立,便于观众对剧情主题的理解,使主题思想、主要人物更加深入人心。如在电视专题片《邓小平》中,介绍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光辉的一生。该片以邓小平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开始,主题音乐响起,《春天的故事》那优美、深情的旋律,烘托着画面,表达出该片对伟人邓小平的高度颂扬,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此曲并在全剧中作为背景音乐始终贯穿,使人物形象不断得到升华。  二、抒发情感,挖掘内心  抒情是影视音乐最主要的功能,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用音乐表达人物的感情,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体现人物内心的潜台词,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人物的内容活动是指影视片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中丰富微妙的感情状态以及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变化、回忆、幻觉、想像等。人物的内心活动是构成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它常常成为剧情发展的动因,它本身就是影视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刻画人物内心情感性的音乐同画面中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是内在的,深刻的,音乐能够通过独特的方式来体现人的丰富复杂的感情状态。如在影片《简爱》中主题音乐:多次在影片中出现的主题音乐与影片所表现的时代和内容、风格相一致,具有西欧古典音乐的风格。旋律深沉委婉、楚楚动人,极为抒情并富于内涵,犹如一名纯真善良、端庄娴淑的女子在静静地歌唱,对自由、平等和幸福的向往一样。影片一开始的序曲,这一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在弦乐哀婉的伴奏下吹出,略带凄楚之感,仿佛在感叹小简爱不幸的身世。后来,简·爱在罗彻斯特和圣约翰的家中,先后两次在钢琴上弹奏这一主题,音乐显得纯洁高雅:最后,她终于又回到了罗彻斯特身边,这对钢琴在弦乐的衬托下再次奏出这一主题,并逐步推向高潮,使她崇高的精神境界得到深刻的表现和升华。音乐与电影的其他要素相辅相成,完美地塑造了简·爱的艺术形象。有时音乐也用来表达作者(或导演)对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或歌颂、或感叹、或愤慨,或哀悼等等,带有一定的评价意义。如故事片《青春之歌》中,在林江就义时《五月的鲜花》的运用,为表现对革命志士热烈的歌颂,逐渐保满的和声、多声部的合唱,渲染出感情的展开和幅度的宽广深厚:音量上逐渐加强,末句达到高潮时,铜管乐同时奏出革命主题,音乐与画面相结合,烘托出革命者的高大形象。 影视艺术创作中塑造人物形象是很重要的一点,无论是电视剧还是专题片,大多数是写人的,写人就必须写情,没有情的作品只会是干涸的,没有灵魂的,而音乐正是表达情感的最合适的载体,它的作用是语言和画面所无法替代的。音乐最能体现人物复杂而又难于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和心理状态,抒情是影视音乐最主要的功能。  三、渲染气氛,烘托情绪  音乐能为影视作品创造一定的背景气氛(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特征),用以深化视觉效果。气氛对于音乐和画面而言,是一种抽象而又具体的情绪。说抽象,它往往是不可捕捉的情感色彩的表达:说具体,它往往又借助于一定的形象性的实体来表现。相对来讲,气氛在音乐中较为概括,在画面中较为具体。因此,在声画结合中,才会使音乐的气氛更具体化、形象化、才会使画面的形象更为丰富、动人。渲染气氛性音乐是影视声音中常见的一种,这种音乐在影片中既不着急描绘什么客观景物,也不是表现人物的某种内心活动,更不是作者对画面中的某些事物表达自己主观态度的手段。它的功能主要是通过音乐手段为影片的整体创造某种特定的气氛基调。背景气氛性音乐对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是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如影片《花样年华》中背景音乐的运用将整个影片笼罩在淡淡的忧郁的气氛之中,那三拍子的缓慢、略带忧伤的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与画面中女主人翁提着饭盒去买面,沿着狭窄的小巷拾级而下,昏暗的灯光照在她郁郁寡欢的脸上等一系列悠缓的画面相结合,刻画出女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奈,造成整个影片的怀旧抒情的气氛,使观众久久不能忘却。渲染气氛的音乐具有个性鲜明、对比明显、表现夸张的特征。各种气氛的音乐表现各不相同。如表示喜庆、欢乐的气氛,音乐旋律舒展具有歌唱性,曲调上行,明显开朗,音色明亮欢畅,节奏、欢快、热烈,并常伴有打击乐的加入,而若是表示悲哀、痛苦的气氛,就正好相反了,音乐旋律不断下行,节奏缓慢。多用低音乐器演奏,如:故事片《地道战》中的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它应用了华北民歌的音调,在特定的环境中,抒发了人民对毛泽东思想的赞颂,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在影片中,凡是欢庆胜利的时刻,这个音乐主题都会响起。这些音乐不是单纯的解释画面,也不仅满足于重复或扩大影视作品的视觉效果,而是以自身的特性为画面创造一种具有情绪因素的气氛。通过各种不同情绪的背景音乐,可以使观众很容易进入剧情,并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描绘画面,交待环境  音乐不仅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描绘功能。描绘性音乐是影视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种,这种音乐主要是对画面中的某种环境、景物或富于运动性的动作,做某种描绘。在影视作品中充分利用音乐这一功能,把握画面上呈现出的视觉形象,通过相应的音乐形象来加以强调和渲染,不仅可以使影片静中有动,声色俱全更有吸引力,而且可使影中有情、情景交融而更加感人。 音乐可以描绘出多种多样的场景,我们可以运用音乐手段对画面中幅于动作性、运动性的节奏特征加以描绘,如表现作品中紧张的追逐,狂奔的马蹄、奔驰的火车等,这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有一段,游击队员们紧张地攀爬火车和火车急驰的场面,音乐紧急而快速,配合剧中紧张的画面,更显示情况的危急。我们也可以用某种特殊格调的音乐对宁静的情景作神似的描绘,如美丽的田园景色,往往与牧歌风格的音乐相结合,而辽阔、宽广的画面与舒展悠扬的音乐相配合。在美国影片《音乐之声》的片头里,美丽的云彩,,连绵的山峰、葱郁的森林、幽深的峡谷,湛蓝的湖水,宁静的村庄,庄严的教堂等等,抒情优美的音乐旋律伴着风光秀丽的景色,使观众在影片的一开始就陶醉在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之中,赏心悦目。音乐还可以对自然界的声响进行模仿,如潺潺的流水声,沙沙的树叶声。雷电的轰鸣声,狂风的怒吼声等,音乐可以描绘出动态,让静止的画面充满生动和趣味。在《话说长江》的片头就有这样一段音乐描绘自然的场景:在冰雪消融的滴水中,响起了钢片琴晶莹剔透的乐声,接着配合画面概括长江源头沱沱河、通天河、虎跃峡的瀑布融入竖琴下行刮奏的清脆音乐,使画面更具感染力。  五、参与情节,推动剧情  音乐直接参与到影片的情节中去,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元素,这就是音乐的剧作作用,又称“情节性音乐”。情节发展的动力是冲突,这种音乐经常出现在冲突之中,直接影响情节的发展,深化影片内容,成为影片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故事片《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是一首具有剧作功能的歌曲,本曲在影片反复了三次:第一次,是阿米尔见假古兰丹姆出嫁后回乡,触景生情,回忆童年往事时所唱:第二次,阿米尔在与杨排长一起放羊时,又唱起这支歌,见假古兰丹姆毫无反应,引起他的怀疑:第三次,在哨所辨认真假古兰丹姆,阿米尔又唱起了这支歌,作为问答的衔接。前后三次的出现,有对比,有呼应,深刻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使插曲和剧情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音乐能够成为影视片的一个剧作元素,是由剧本本身决定的。这种具有剧作功能的音乐也是最富于影视特点的影视音乐。这种音乐既可以是歌曲如上例,也可以是器乐曲,如加拿大影片《夺魄冤灵》中,一位作曲家创作的乐曲竟然与数年前死亡的小主人公的八音盒中的音乐旋律完全相同,从而产生了悬念,推动了剧情的展开。  六、连接段落,贯穿剧情  音乐在影视作品中也常用于衔接前后两场戏或两个段落,以及时间、空间和跳跃交错等等,通过音乐加强影片结构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如影片《城南旧事》的主题歌《送别》,作品借音调中的“淡淡的哀愁”表现离别之情:以“沉沉的相思”表现对故土和亲人的怀念,同时,用它作为音乐主题在三个悲剧小故事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的贯穿作用,以加强影片统一和谐的整体感。特别是剧中人英子父亲死后,画面上出现了一组香山红叶全景的摇移镜头,乐队全奏从主题歌变化发展的悲剧性旋律,把全片的感情概括升华,推向了高潮。接着英子在墓地向宋妈告别,马车远去,逐渐消失在朦胧的雾霭之中……抱笙在片头演奏的《送别》的主题,这里又重复出现了。这段长达五分钟的画面没有对话,没有大动作,只有音乐显得格外深沉、含蓄,这无词的尾声凭借画面和音乐共同铸造的意境,将几件旧事的回忆了结,并给观众留下了广阔畅想的天地。在美国影片《翠堤春晓》中有一首广为流传的主题曲《当我们年轻时光》,片中第一次响起时是施特劳斯赶到码头送与之相爱的女高音时,轮船已缓缓驶向远方,只见月色如,照着多瑙河,从船上传来女高音的歌唱:“当我们年轻时……”而影片最后,施特劳斯已是满头白发,在千万个崇拜者狂热的欢呼声中,又响起了这首扣人心弦的主题歌,旋律深情委婉,楚楚动人,与影片的情节发展密切相承。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独立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在视听艺术中有着积极的,多方面的表现作用,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的离不开成功的音乐渲染,声画两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缺一不可。

作者:邵 萍

上一篇:招商工作工作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销售经理述职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