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与语文教育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如今班主任工作繁重而且琐碎,在班级管理中需要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教师需要有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在不断地学习下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艺术。班主任教师应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切实解决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小学生开展基于幸福理念下的德育教育。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素养与语文教育论文 篇1:

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育的突破与关键

作者简介:王学东,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在省级以上专业报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00余篇,主编或参编30多部有关中学语文教学方面的著作。

“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标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新课标先后六次提到这个概念。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新课标为什么要提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多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于“语文能力”的说法,语文新课标中摈弃“语文能力”,而提“语文素养”,意在什么?

我们看一看相关的工具书关于“能力”和“素养”的表述:

“能力”,指人能胜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包括心理和生理条件),其重在“功用性”;“素养”,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包括修习培养)而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知识、技能、品德、思想的高度,其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由上述的解释可以看出:“素养”高于“能力”,“素养”所包含的内容比“能力”丰富。

新课标所提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下面,笔者拟就语文素养的内涵及其特点作一简要的阐述,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主干,至少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一般智力、社会文化常识和情感意识与个性五个要素在内的有机复合体——

语文素养涵盖的内容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它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复旦大学一位教授甚至建议中小学要拿出一半的时间来教语文。现在对英语的重视远远高于对母语的重视,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语文素养涵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主干,至少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一般智力、社会文化常识和情感意识与个性五个要素在内的有机复合体。提高语文素养就是要实现这五个要素的辩证统一,使这五个要素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发智力,感受社会文化熏陶和陶冶情操、人格的和谐共振,构成了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大家知道,素养所涵盖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既包括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品性特征,也包括个人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价值体验。比如,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从掌握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的活动中获得的感受以及能力,都可称为语文素养。这样一来,语文素养的内容到底包括多少,真的很难给予界定,这其中还不包括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如选修课所获得的语文素养。再说它的内涵,新课标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语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这一要求比较全面,有关于学生的人生态度,有关于学生的认知态度,有关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语文素养是带有明显的综合性的。

语文素养应该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听说读写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情感素养(态度、价值观、文化品位、审美情操)这三个维度。

我们这里谈的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其对象是广大的中小学生,因此它有别于一般的素养,它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习得的语文素养。比如一个作家的语文素养可能是多方面的,较强的写作能力、较大的阅读量、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体验,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其容量会越来越大;而我们讲的语文素养,对学生只是规定了一个最低标准,只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达到相应的最低要求,就算已经达到了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各个阶段不同的心理发展特性,制定出相应的培养目标。语文素养的培养,它有一个“变通域”,即它有一个很大的层次空间和范围,为此,必须对语文素养从量上进行规定,即“量化”。所谓“量化”,就是用客观、具体的数字来规定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实现语文素养所要求达到的最低标准。比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至少2800个单字,高中阶段应该会背50篇古诗文等,只有规定了这样一个最低标准,语文素养的实现才更容易些。

自语文课设置以来,经历了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的发展过程。如果向前追溯,古人重什么?古时候没有专门设语文课,但古人仍去读很多东西,背很多东西,实际上这里面就有个跨领域学习的问题。他们去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虽然只是考一篇文章(并不是像我们现在考《校园一角》《我的老师》之类的文题),但是要想写好文章,必须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有语言的、历史的、文学的,有的甚至涉及国策的讨论,这不就是跨领域的学习和运用吗?

用现代学科分类的目光来看,在这个学科学的东西到那个学科用上了,它就是超学科的。在语文课上安置一些原来我们认为不是语文该做的事,让学生做一些综合性的学习,这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

其实,各门学科里都有一些超出自己学科、与其他学科有一定联系的知识,在学科与学科之间搭建相互沟通的平台,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语文新课标中就说到语文教学“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只有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他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高雅的言谈举止——

语文教育的突破与关键

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中小学阶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语文学习必定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郭沫若在7岁的时候就在背《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他长大后能成为著名的文学家,与小时候的这些积累是分不开的。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欣赏汉字的形象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都是很有讲究的。最近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在重庆科技学院的双选会上,湖北新冶钢铁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始终排着长队,每一位应聘学生递上简历后只有几十秒钟的时间与考官对话。而该校学生程应敏因在简历中将“第一学期”的“第”写成了“弟”而引起了考官的注意,程应敏见机行事,抓住跟考官直接对话的机会,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写错别字,目的是为了更能引起你的注意,让我们有更多了解的机会;我本也想改过来,但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没有必要为一个字而浪费整张纸……”整整五分钟,程应敏从一个错别字引申到节约工业材料的专业话题,一番话显然打动了考官,当场答应下午签约。如果程应敏没有熟练的语言技能,恐怕机会就不会属于他了。

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等。

叶圣陶说:语文学习首先是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享受着它的利息。良好的习惯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因为良好的习惯无非就是字要规规矩矩地写,文章要仔仔细细地读,作文要认认真真地作。就拿写字来说,现代社会虽是网络时代,但是教学生写好汉字,仍然是我们母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且不说书法具有审美的艺术价值,单说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首先就要珍爱每一个汉字。语文素养的提高当然离不开好的语文基础,因为“空中楼阁”是不存在的。语文学习是讲究咬文嚼字的,首要问题是学好语言文字。

我们这个民族很久以来就非常讲究实用,“学以致用”便是一例。比较一下,古希腊则不同,她追求的是“真、善、美”,具有“唯美”倾向,至于有用与否则不加考虑。对于这一点,我们就显得很薄弱。而在教育上,如果一味偏重实用、追求功利,就会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只能塑造一批精于技能的工匠。

提出“语文素养”这个概念,它的范围自然比“语文能力”变广了,增加了文化品位及修养,体现了语文的特点,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现实能力与前瞻能力的综合性的追求。这种提法的改变,并不仅仅局限于范围的增加,它意味着语文教育模式的重大突破与变革,是非同小可的。现在新课标中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已经综合了这样的思想。

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显然,这段话在指出提高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的同时,也强调指出了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是说,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绝不是在培养语文能力之外,另外“附加”提高人文素养的环节。也就是说,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是统一的,不要人为地割裂。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和他人文明地沟通和交际。

(本栏责编 涵 冰)

作者:王学东

语文素养与语文教育论文 篇2:

论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教育的方式

摘 要:如今班主任工作繁重而且琐碎,在班级管理中需要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教师需要有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在不断地学习下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艺术。班主任教师应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切实解决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小学生开展基于幸福理念下的德育教育。本文通过注重关爱与呵护、诚信与公平的教育原则,在班级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积极开展集体实践活动这五个方面的总结,对小学班主任在新时期下的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做出思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德育教育

小学生阶段性成长与变化是很快的,其中的教育规律,需要教师严谨地学习、刻苦地钻研,更需要静心地体会,全心地领悟。在“立德树人”理念下,班主任只有在日常做到以爱育学、以情育人,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文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注重关爱与呵护、诚信与公平的教育原则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需提高自身修养,注重与学生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必须关心爱护,诚信公平地对待学生,以良好的形象去影响、带动和引导学生,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法宝。

在开展班级各项活动时,班主任应参与其中,并平等对待班级中的每位学生,以身作则,在日常事例中培養学生诚信与遵守规则的意识。比如,班主任承诺给予按时完成作业、日常表现突出的学生一定的奖励,应予以兑现,做到无论对学生做出什么许诺,都应言必信,行必果。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树立良师益友的形象,与学生一起创建守诚信、知错就改的班级文化氛围。班主任可开展中华传统道德故事教育,通过主题班会、讨论会等健康向上的活动,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良好道德品质。

二、在班级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

在新时期下,小学班级管理方式日益多元化,班主任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降低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难度,为不同特征的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方案。例如,在了解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时,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班级学生档案,将学生的心理状况、家庭基本信息、学习情况等记录在档,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等问题,从而开展针对性的德育管理工作。

在信息技术时代,班主任可将学生的立场表现情况随时记录在电子表格中,并且建设班级网络共享平台,协调班级各科任教老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进行点评。比如,学生课上、课间的日常表现、班干部工作认真负责的程度、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或者是班级劳动的表现等等,都可对其进行统计、考核、点评。创新评价标准,实现对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并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去改进自身行为规范,科学对待班级学生之间的各方面竞争。

三、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应通过爱打开学生的心扉,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因为后进生并不是能力差,只是有一些顽劣,只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便能为转化后进生做好基础。其次,通过良好的班风建设,提高班级学生对班规的认可度,在班级中用综合量化的方式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利用合理的班规激励后进生的进取心。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细节化,并让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对每一条行为规范制订相应的惩戒或奖励,这样也能净化班风和学风。

后进生在学习上一般会比较缺乏信心,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发掘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管教后进生,要时常为其鼓劲加油,肯定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激发其内在动力,提高转化后进生的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德育应努力培养小学生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和义务,进而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班主任应通过班级建设和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可通过古代历史中的励志故事、媒体中的热点新闻、丰富的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

小学生对自身的职责和义务认识不深刻,班主任可以组织团体游戏或实践活动,或者让学生自主设计编创团体游戏,发挥主人翁精神,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比如,在向学生讲到“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德育内容时,班主任可带领学生到体育场开展环保实践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协同合作,在活动中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又如,建设优秀班集体,人人有责,班主任可通过分派任务,或者让学生自荐,如学科课代表、卫生委员等,使每个学生能为班集体、为他人着想,勇于承担班级角色任务,使得班级管理取得较好效果。

五、积极开展集体实践活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社会大量的财富,给教育也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在新时期下开展班级管理及德育工作,不能忘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的德育。

班主任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活动,比如“剪纸活动”“诗词大比拼”“国学诵读会”“书法展览会”等,在活动中,教师应考虑活动的全员参与性,并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德育内容。还可将学生的课余时间放宽,开展武术体艺教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顽强果敢、坚忍不拔的品质,使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真正把经典与现实相衔接,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厚实的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班级管理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作为负责班级管理、德育管理的班主任,面临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升,班主任应不断总结自己工作中的切身感受和工作中的成败与得失,不断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管理工作的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魏宏英《爱于心,践于行—浅析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50期。

[2] 蒋守甫《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策略》,《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第26期。

[3] 胡爱珠《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内蒙古教育》2019年第32期。

[4] 田润花《试析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新课程研究》2019年第4期。

[5] 马守荣《小学中高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研究

—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七小学中高年级为例》,《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1期。

作者:苏学慧

语文素养与语文教育论文 篇3:

论语文素养(一)

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中一个核心概念,它区别于“语文能力”或“语文素质”等。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语文素养”一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及“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语文素养”这一短语贯穿《标准》始终,在不同的版本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凸显。“语文素养”一词的兴起,对于高中的教育教学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文素养”?它的内涵是什么?它与“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有何区别?

“语文素养”是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所以对于它本身含义的解释就显得异为重要,是关系到语文课程实施措施的内容。正所谓“一石击起千层浪”,“语文素养”的提出让各位专家有着不同的理解。

“语文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对于这点,争议很大。

2001年赵福祺、李菀编著的《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对“语文素养”的解释有八点:①语文知识。②语文能力。③语言态度。④语言体验。⑤语感能力。⑥语言积累。⑦语言品质。⑧语言行为。

2001年杨再隋等编著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认为:语文素养的基本点包括:①热爱祖国语文———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体现。②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③丰富的语文知识。④语文能力。⑤培养语感。⑥发展思维能力。⑦良好的个性。⑧健全的人格。

2002年巢宗祺先生在《语文建设》上指出:“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

2002年王尚文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则称“语文素养”为“语文素质”,认为包括四个方面:①语感。②语文思维。③语文知识。④语文技能。

2003年倪文锦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对语文素养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主要是由四个层次构成的:第一层次是显性言语行为(听、说、读、写),第二层次是支配言语行为的“智能因素”(语言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情和语文思维),第三层次是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第四层次是言语行为的内外背景(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语言环境)。

纵观各家观点,“语文素养”是一个多样性、多层次的概念。巢宗祺、杨再隋的观点是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认为“语文素养”是语文学科的文化心理和情感态度的体现,是语文学科的终极关怀,是对以往语文教学中过度注重语文技巧传授的拨乱反正,于今日社会和语文界缺失人文性和深刻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中,倪文锦将“语文素养”分为四个四个层次,有积极意义。

赵福祺、李菀和王尚文的观点突出强调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性,也是没有错的。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注重语文学科本身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现在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得语文学科的教育过度注重技巧性的知识,而忽略了语文学科最“温馨”的属性——人文性。因此笔者在此更倾向于巢宗祺、杨再隋等的观点,原因如下:

(1)高考制度下的语文教学,过度重视解答技巧和语文的工具性。 凡是教过高中语文的教师都非常清楚现在的语文教学状态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一看到散文就有“这段话在文中起铺垫或引起下文的作用”这样的条件反射。当然,了解文章的脉络确实对文章的理解有帮助,但是如今的考试制度已经使得语文的人文性丧失殆尽,因为高考用不着。虽然现在的语文教学也强调语文的人文性,但是并不足够重视,因为这些对高考的帮助并不大。只要有了较强的解题技巧一样可以在考试中拿高分。所以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自己对一部名著的理解,而学生却做着其他科目的题目,而这种状况也有愈演愈烈的态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诚然高考制度是根本原因,但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缺失也是难辞其咎的。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这样才符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概念。(举例《语文学习》)

(2)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出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从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可以看到“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位置。语文不再仅仅是工具性的体现,更多强调了语文的育人功能,为社会培养有个性有能力的人。当然,强调语文素养的培养,还是应当尊重语文本身的规则和性质去拓展语文的育人功能,而不是使语文沦落为思想教育的空中楼阁,从而背离了语文的本质。

(3)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最根本的目的。新近,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教授豪恩斯坦在《教育目标的一种概念架构——对传统分类学的整合》一书认为所有的教学系统都是由输入、过程、输出和反馈构成的封闭回路。输入的是“他人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教科书、媒体、教授、演示、图书馆、因特网等各种手段。而如何将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就体现为教学目标。目标有四个:认知、情感、心里动作、行为(整合)。认知领域目标涉及求知的过程以及培养智能;情感领域目标涉及培养“素质”,即情感、价值观和信念;心理动作领域涉及发展体能;行为领域目标是对认知、情感与心理动作领域的整合,最后形成实际的教育结果,即培养有知识、有情感和有胜任力的人,这就是教学体统的输出。

诚然,语文学科的终极目标也是培养“有知识、有情感和有胜任力的人”,而不是只会解题的机器,那些冷冰冰的知识只是为人们服务而已。所以“语文素养”的培养仅仅是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是远远达不到所追求的教育目标,也同样不能够满足这个时代对高素养人才的需求。

综合以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前语文机制下,强调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正确的选择。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任何高明的解题技巧和语文知识也代替不了的。唯有真正认识到了语文素养的内涵以及它的积极意义,才会真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让语文的地位凸显,培养出有知识、有情感、有胜任能力的人。

那么语文素养究竟是什么呢?与“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有何区别呢?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素养”为“平日的修养”,《辞海》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

“素养”是由“素”和“养”两个语素构成。

从词的意义上看,“素”,即经常、平素之意,强调了时间的经常性、延续性。因此,“素养”强调了素养的未定性、发展性、不确定性,这与终生学习的理念是相同的。“素质”一词原本的含义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主要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征。”“素质”是先天的禀赋,“素养”是后天的培育。

从词的性质上看,养”,强调修养,作为动词性词素,具有“教养”“培养”“自养”等含义,这就扩大了“素养”形成和发展的空间。它不仅有家庭的“教养”,有学校教育的“培养”,还包括社会的熏陶浸染。不仅有主动的“自养”,即从自身课外学习与研究获得知识与修养,还可以借助外界的图书馆、因特网、多媒体等各种手段和形式来获得营养。这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从词的色彩上看,“素养”是褒义词,而“素质”是中性词,用“素养”比用“素质”更能体现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的追求。

从概念的周全性看,“语文素养”要比“语文素质”概括得更准确,更能揭示学生语文素养生成的主要原因。

另外,“素养”也是一种持续的学习状态。它涵盖了语文教育活动的目标状态、过程状态和结果性状态。从《标准》表述“使全体学生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看,“语文素养“是一个名词,指 的是语文教育活动的目标状态,也是结果性的东西。前文说过“素养”强调了时间的持续性,因此语文素养也是过程状态。

综合考虑,“素养”一词比“素质”更妥当,更适合目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

至于“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的区别,“语文能力”则是侧重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语文素养”则是涵盖了工具性的“能力”层面和人文性“态度”层面。因此“语文素养”比“语文能力”更为全面妥当,也完善了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

豪恩斯坦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输入、过程、输出和反馈构成的封闭回路。“语文素养”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目标状态、过程状态和结果性状态系统过程中,它贯穿了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输出的是知识与能力,在一定的方法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情感与态度,最后由情感态度产生人的行为机制反馈“语文素养”在三维目标中的作用。

所以,具体地说“素养”就是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 同时,“语文素养”包括三个层次:一语文认知领域,包括语文言语行为(说、听、读、写)以及语文智能的培养(语文技能);二是语言心理情感领域,包括语文的联想、思维、情感、态度等;三是语文的行为领域,包括行为主体的思想品德、文化积淀、智力水平、人格个性等。

参考文献:

[1]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J].语文建设.200(增刊).35.

[2]杨再隋等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和辅导[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18-19.

[3]赵福祺、李菀编.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21.

[4]倪文锦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

[5]王尚文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2.

[6]盛群力主编.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戴亮亮 江苏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213300)

作者:戴亮亮

上一篇:学生会生活部工作总结集合3篇下一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