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文化管理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首先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其次才谈得上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等。高中阶段的阅读要求学生储备大量的词汇,把握英语语法并结合高考阅读题型进行训练。【关键词】高中生英语阅读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高考英语测试的重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告文化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广告文化管理论文 篇1:

总裁如何面对当代的管理变化

姚伟均,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文化学者,目前主要致力于国际合作项目(美国环太平洋教育基金会)《世界主要文化传统研究》以及湖北省“十五”规划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等科研工作。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近30年来,姚伟钧教授在海内外出版个人专著7部,与人合著5部,并先后在《中国文化研究》、《中华文史论丛》、《中国经济史研究》、《文献》、《社会科学战线》、《光明日报》、《新华文摘》、《华中师大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这些论著对中国社会生活史及中国文化方面贡献较大。

今世界企业管理在经历了传统的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步入现代管理阶段之后,各种崭新的管理理论、思想、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寻求一套适合国情和自己组织的实情,又是当代先进的、合理有效的、更能促进生产力稳步持续发展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管理体系,以获得最好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当务之急。作为管理者阶层顶端精英的总裁们,更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强烈而清酲地意识到必须从文化管理中寻求出路。因为,在知识经济占主导的今天,文化制胜的时代已经到来,这给企业组织的管理,更确切地说,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挑战。为此,记者于日前来到华中师范大学约访了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姚伟均教授。

记者:为什么将现代企业管理称为文化管理?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姚伟均:文化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正在把传统的管理从单项经济的层次扩大到文化层次。它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一种新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现代的企业管理可以称为“文化管理”。正如现代管理学奠基人彼得·德鲁克所认为的那样:“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还应是一种文化,即有其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语言的一种文化。”可以说,管理源于一个组织的文化,而文化又为管理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源泉与思想支持。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主张通过先进的文化来教育人、培育人、提升企业人文价值,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形成人企合一的人文氛围,使企业经营管理更适应人文进步的现代社会。它在运作方式上也不是以物质强制力作为后盾的“硬性”管理,而是以文化的支配力作为后盾的“柔性”管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员工的需求层次更高,更愿意接受“柔性”的管理方式。因此,要想提升组织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必须运用文化进行管理。文化为每个员工建立的共同信仰,将使员工的行为变得自觉自愿、和谐统一,组织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整合力,目标也就会圆满实现。

记者:您认为文化管理与传统管理方式比较有哪些优势?

姚伟均:如果说“体制管理”是偏重于物质性、制度化管理,那么“文化管理”则是强调人的主体性管理。因此“文化管理”的理论,既有别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也有别于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因为泰罗只是把人当作“经济人”,重于利而轻于义,他特别强调实施标准化管理和刺激性付酬制度,以为纯粹的金钱物质刺激就能完全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显然忽略了人还是一种“社会人”这一面。梅奥虽然认为人的积极性,潜在能力的发挥除了经济因素外,更重要的还有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人际关系,人与环境关系。特别是梅奥强调以情感为纽带的“非正式组织”所创造的和谐气氛有激发员工的士气功用,也注意到作为“社会人”的情感需求这些方面,然而对人作为“文化人”并未有充分的认识。人是有意志、会判断、要选择、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有无限的能动性和自觉性的。人是精神动物、文化的存在者,西方科学发展,物质财富增加了,但社会问题却与日俱增,原因是忘记了人不只是追求经济实在而不顾廉耻地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而是要讲理想,讲精神,讲道德,讲伟大人格。所以“文化管理”并不只是意味着简单的信息沟通,不只是预防成员违纪、违法、犯罪的行为发生,更重要的是开启心灵深处的主人翁意识,对事业的献身精神,慎独的高度自觉性和向自我潜能极限挑战的勇气。“文化管理”是对“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是比以往任何一种管理都更具有耦合性,更具有创新空间。

记者:我国许多企业管理者都经历了传统管理不同层面的实践,面对文化管理他们在实践中该如何把握其内在的特点?

姚伟均:具体而言,文化管理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文化管理本质上强调的是深层次的管理。文化管理建立在人本管理的基础上,是组织管理的新阶段。从管理的发展看,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阶段。经验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初级阶段,它注重管理者个人的经验、能力和水平,主要表现为“能人管理”;科学管理是管理的中级阶段,注重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强调制度化、法制化;文化管理是管理的高级阶段,注重员工的主动意识、自主管理。文化管理把人的因素当作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和本质因素,它不仅把管理看作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一种制度安排,而且看作与社会文化、人的愿望、激情、意志等精神特征密切相关的。文化管理的至高境界就在于创造一种促进人不断学习和积极发展的组织氛围。

第二,文化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在人、财、物等诸因素中,人是首要的因素,人应该成为组织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中心起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内以员工为中心,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外,要以用户为中心,关心用户,时时为用户着想”,树立用户就是上帝的观念。

第三,文化管理强调“软性”管理与“硬性”管理的巧妙结合。所谓“硬性”管理是指执行规章制度,进行直接的外部监督以及行政命令等“刚性”管理。所谓的“软性”管理是指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企业风气,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柔性”管理。科学管理主要依靠推行“硬性”管理,而文化管理则要求刚柔兼有、软硬结合。文化管理是通过价值观认同,并结合规章制度对员工行为进行规范,来促使行为习惯的形成。文化管理需要“硬性”管理以纪律、制度为载体,为组织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群体积极向上的行为提供保证。纪律虽然是硬性的,但在它的约束条文下面,却有着内在的和谐美,它是文化理念的体现,它内在地配合着人们的行为,创造和谐与美;外在地配合着组织文化建设,营造它所需要的员工个体与企业的价值共识和行为规范共同性的文化环境氛围。

记者:据本刊的读者调查信息反馈,众多企业家已相当关注目前这一深刻的管理变革,尤其是许多直接从事文化产业的总裁更是开始着手构建企业的文化管理模式或战略,但在实践中他们普遍感到专业人才的匮缺,对文化管理人才专业培育途径也不甚了解。您能就此谈谈看法吗?

姚伟均:这是企业管理转型期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之一,解决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学习、专业的培训、专业的学习。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强势企业无疑都是学习型企业,成功的总裁都是坚持学习、善于学习、并积极引导和推动员工学习的人。我校在2000年就面向市场、面向企业设立了这一针对性的专业。我们首先重点培养文化产业管理的人才。文化产业管理,它的前提是文化,文化是这个专业的深层基础,是这个专业的灵魂所在。没有文化之根,管理就难以为继。中国缺乏管理人才,但更缺少真正了解本土文化底蕴,能把握文化内部深层的丰富性和同一性并因势利导对他们进行保护、管理并使其健康发展的人才。为此,我们开设了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文化学导论、文化产业学、文化市场概论、文化政策与法规、管理心理学、公共文化管理、文化策划学、中国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广告文化学、信息管理系统、专业外语、计算机等课程。例如,文化经济学:从文化事业的角度研究预算和预算管理。内容应涉及到预算过程、市场收支、平衡预算、预算的执行和控制以及预算决策等;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化产业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内容应涉及人力规划、培养、录用、选择、竞争、发展和绩效评估等;文化管理学:内容应有文化管理模式分析、新文化管理、管理者的角色认识、文化企业、文化政策、文化战略管理、内部因素管理、外部关系管理等等;文化管理案例研究:鉴于文化管理的实践性特点,案例教学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有极为特别的意义,它需要较强的操作性和过程导向性。

同时,我们还将开展一些实践、实习、考察等活动,如:文化调查、文化统计、文化评价、文化分析的技术学习与客观实践活动;文化沟通、文化交流的理论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市场化运作理论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能够听、说、读、写熟练运用的第一外国语与第二外语,等等。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管理虽与一般管理有相同的共性,但它又有自己极为特殊的个性,且与历史文化、新闻传播和文学艺术有较近的“血缘”关系,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多科共同协作的平台,加强校内各相关专业的合作,争取社会资源的参与,计划与湖北省文化厅文化事业处的合作,争取国家文化部在我校设置“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与创新基地”;计划与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合作,成立湖北文化产业研究所;同时,还要加强武汉市人民政府的合作,在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中承担一定的文化产业研究项目。

作者:彭中一

广告文化管理论文 篇2:

高中生怎样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摘要】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首先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其次才谈得上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等。高中阶段的阅读要求学生储备大量的词汇,把握英语语法并结合高考阅读题型进行训练。

【关键词】高中生 英语阅读 阅读能力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高考英语测试的重点。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首先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其次才谈得上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等。

首先,高中阶段的阅读要求学生储备大量的词汇。词汇量制约着我们的外语学习,也必然极大地影响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词汇十分贫乏,由此导致了阅读的困难。

同学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词汇积累。1.牢记大纲词汇。对大纲规定的词汇,必须牢牢掌握。2.注意“一词多义”。 3.积累“超纲词汇”。可准备一个本子对阅读中遇到的超纲词汇进行摘抄并记忆。

其次,高中阅读要求学生把握英语语法。简单地说,语法就是词语组成句子的排列规律。理解了这一基本规律,才能理解句子乃至文章的意义。

再次,我们就应进行适当的阅读训练了。结合高考阅读题型进行训练是必要的,下面从三方面来分析一下高考阅读题型。

一、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什么能力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的分值要占高考英语总分的40/150,是所有题型中占分比例最大的一道题。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公布的《考试说明》对阅读理解的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试考生以下能力: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用以阐述主旨的事实和有关细节;

3.根据上下文判断大纲附表以外的某些词汇和短语的意义;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5.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6.正确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二、高考阅读理解材料的常见类型

1.故事性材料。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思想、语言和行动去叙述一个故事。读这类材料的目的是通过对主人公故事的思索,学习做人的道理。

2.阐述性材料。作者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信息或知识。阅读信息性文章的目的是学习作者所阐明的某个道理或事实,以丰富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见解。

3.程序性材料。此种材料无观点,又无情节,是一种对某事或某物的说明。如某产品说明书、大赛报名办法 、广告、列车时刻表、招工启事等。阅读此材料可培养学生思考的条理性。

三、高考阅读理解材料的常见设题类型

1.主旨判断题。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判断、分析、概括文章的主旨和大意的能力。

2.内容细节题。这类题目考查学生理解用以阐述主旨的事实和有关细节的能力。

3.推理判断题。 这类题目考查学生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的能力。

4.猜测词(句)义题。 这类题目考查学生依据上下文理解、推断词汇或句子的意思的能力。

现在分析一下解题技巧。很多同学在做阅读理解时,往往只注重过程,不注意方法。实际上,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下面从阅读步骤和阅读题目的干扰项的特点两方面给同学们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的解题技巧。

1.做阅读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阅读题干 ,即问题。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阅读文章之前就能通过题干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在下一步阅读时可以针对问题找答案,减少了盲目性。

第二步,快读掌握大意,不必纠缠细节。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迅速理解文章,这是选出正确答案的前提。

第三步,阅读题目及其选项,寻找相关之处并预选答案。可在文中相应处作些符号。

第四步,带着问题略读原文,确认答案。答完所有题目后,可以再快读一遍文章,逐一校对各题的答案。

2.阅读理解题的干扰项的特点和对策

阅读理解题中选择题占大部分,其干扰项可分为四种类型。

(1)矛盾型。 即选项与文章内容相矛盾,这种选项的干扰性较小,只要同学们仔细阅读,就能将之排除。

(2)无根型。即选项与文章内容不矛盾,但在文章中没有相关的支持信息,没有根据。同学们做此类题时,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或其他人的观点作为选择的依据。

(3)错位型 。即选项与题目关系不大,选项并没有针对题目来阐述。同学们做此类题时,不仅要判断选项内容是否正确,还应注意选项是否针对题目回答了问题。

(4)偏激型。即干扰项与文章内容相符,而且在文中也可以找到相关的信息支持点;但与原文相比,其涵盖过宽或过窄,犯了“以偏概全”或“白马非马”的错误。

3.同学们在进行训练时还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精读泛读相结合。 我们的教材就是最好的精读材料,需要认认真真地反复地阅读,弄清每个句子的语法关系,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为泛读打下比较牢固扎实的基础。泛读就是广泛阅读和浏览外文图书、报刊杂志等。总之,泛读和精读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词汇量,增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对阅读能力提高大有裨益。

(2)分类阅读,循序渐进。分类阅读就是把文章按体裁分类,如说明文类、记叙文类、应用文类、议论文类等;或按内容分类,如人物类、地理类、历史类、新闻报道类、广告类、科普类、说明书、风土人情等。掌握文章表达上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从而大大提高对文章的敏感度。

4.加强“限时阅读”,坚持“持之以恒”

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规定出完成每篇的时间,而且对每篇的时间要求要逐渐过渡到略高于高考的要求。只有平时加强这种训练,才能使学生在高考考场的紧张气氛中从容应答。对阅读训练,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篇幅不要很多,但要天天有,天天读,读后思考,决不轻易放过不懂的词、句或段,彻底弄懂,并做读后小结。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取得阅读上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2]《高考英语考试说明》.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英语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

(作者单位:四川宜宾市第三中学)

其二,树立平等待人观念,加强调思想交流

网络环境强化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要求我们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教育对象。网络文化管理教育要屏蔽动机,包装教育行为,以全面辩证的思维方式,平等友好的待人态度,接近受众的语言风格,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标。

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文化管理教育,要更加强调思想交流。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使受教育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上网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信息垄断的消失使信息的传递不再是单向的由教育者到受教育者,同样也存在由受教育者到教育者的过程。教育者必须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认真的研究。

其三,树立以情动人观念,注重情感交流和心理养成

同传统网络文化管理教育的过程不同,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正确信息的传授,而是在过程中帮助受教育者区分正确和错误、是非和曲直。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文化管理教育,也要讲求以情动人。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对象是人,人的任何认识和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支配下完成的。所以说,网络文化管理教育即是一种宣传教育,也是一种情感交流,它不仅需要通过课堂进行理性灌输,而且需要情感培育和心理养成。

2.确立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加强高校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营造积极的网络舆论环境

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直接以马列主义启迪人、武装人,升华人的思想,提高人的觉悟,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那种把网络建设当成纯业务工作,主张网络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观点是错误的。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网上世界,网络文化管理工作者要主动参与,走进网络,弘扬主旋律,占领阵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同志多次谈到:“网络文化管理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网络文化管理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又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我们要通过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创造一个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形成一种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网络氛围,增强广大青少年发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动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第二,网上监控与培养自律相结合,堵、防、疏多管齐下

在网络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自由地发表意见和看法,并通过网络迅速与他人交换和分享信息。由于信息交流的频繁和快捷,使得大量的参差不齐的内容出现在网络之中,并在相当大范围内广泛传播。而年轻人思维活跃,目光敏锐,感情丰富,对新事物非常敏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容易被一些光怪陆离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和迷惑,并相互传递,竞相效仿。在网络中他们不仅仅是受体,更是参与者,所以想用以往“围、追、堵、截”的方法是根本无法实现对一些不良现象的有效控制。而且,目前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打破了国家对原有的传统媒介完全控制的局面,国家对网络的管理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控。为有效进行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一方面,要运用技术手段,譬如建立“信息海关”“信息安全防火墙”阻止“危害数据”的进入,从源头上“堵”,为大青少年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并建立法规和制定网络使用管理制度,发挥法规和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防止网上不良行为等问题出现;另一方面,要通过疏导性的网络文化管理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促使大青少年自觉树立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培养和提高广大青少年“网民”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结合

一方面,网络宣传应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使读者感到可信、可亲、可用;另一方面,互联网求快求新的特点又使网络新闻显得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我们办思想类网站,就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有深度的分析文章、对读者有直接指导意义的贴子作为网站内容的主体。

3.建设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体系

第一,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体系。党委(党组)一把手要负起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其他领导成员也要明确任务,负起责任。高校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党、政、工、团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是加强队伍保障体系。建设一支包括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专职干部,无论是指导思想的探索、制定、贯彻还是信息系统的建立、维护、改进,都离不开一支既具有过硬的思想觉悟,又具备相当的网络管理才能和信息时代思维方式的工作队伍。他们一方面与青少年进行网上交流,倾听青少年的心声,为青少年解决思想问题;另一方面,将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真正成为学校和青少年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支队伍的挑选和培训要严格把关,因为他们有时是代表学校在网上发表见解,需要对时事、政策和校园动态有很强的把握能力;有时又以普通青少年的身份上网,不能老气横秋,以批评说教的口吻出现,要熟练掌握网络的沟通技巧,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第二,拓展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活动体系

活动设计要围绕党的中心,适合青少年特点,为广大青少年所关心和接受;活动内容由中国近代史、时事焦点、日常思想工作等部分组成;活动方法上要宏观指导与微观点拨相结合。一是在网络中设置专门的青年园地,向广大青少年介绍国内外重大时事,以及他们真正爱好和关心的事物,给他们正确的舆论引导;二是开设网上团校、党校,用最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此来武装青年们的头脑,擦亮他们明辨是非的眼睛;三是在网络中设立专门的留言版和聊天室,让青少年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定期地组织网上的热门话题讨论和网络调查,让他们在网络上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空间,创造并发扬健康向上的网络气氛;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科技活动,如在青少年中开展网络知识、网络创意、页面设计、个人网站及网络软件设计等网络素质与网络技能的科技竞赛活动,着眼于提高青少年运用网络的综合能力。

第三,建设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

建全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要结合青少年实际情况,建立起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制定网络行为准则,建立网络有害信息防火墙,并制定一系列计算机网络管理条例,如校园网管理制度、检查制度、筛选制度、值班制度、汇报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等,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通过审查、监控来规范广大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对网上反动、黄色、不健康的内容要进行清理,要通过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大青少年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防微杜渐”,从而在高校校园形成一种健康的、是非明确的、祛邪扶正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1.

[2]谢海光.互联网与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务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

[3]陈立思.当代世界的网络文化管理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4]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大学)

作者:申宇莲

广告文化管理论文 篇3:

绿色企业文化管理

绿色企业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视角,它为传统的企业管理注入了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必将引起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并成为21世纪企业经营管理的主流。

一、绿色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

绿色企业文化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从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以绿色理念为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哲学,以绿色消费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绿色文化策略,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与社会整体目标的统一。绿色企业文化管理包括企业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到绿色消费管理的全过程。

1.绿色生产管理是绿色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

企业绿色生产管理包括产品的设计、使用的原材料、生产加工过程、包装等各个环节。现代企业要以绿色文化理念为指导,在产品设计时充分考虑环保的要求,尽可能设计出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和有利于社会的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采用无污染、低能耗的生产方式,不断加大环保方面的投入;在产品包装材料中也尽可能体现绿色意识,不仅考虑产品的装饰性,更注重其环保功能。绿色生产管理是绿色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只有在绿色生产方式下生产出绿色产品,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居等,才会形成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

2.绿色营销是绿色企业文化管理的关键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所体现的绿色意识和绿色行为,包括采用绿色商品储运系统,实行绿色商品价格,运用绿色产品标识,进行绿色文化促销宣传,建立绿色专营商店等。绿色营销是保证绿色生产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绿色营销,绿色生产中制造的绿色产品才有可能传递给消费者,同时通过绿色营销的引导和宣传,从而在市场中树立绿色企业文化理念,引导绿色消费。

3.绿色消费是绿色企业文化管理的归宿

绿色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生态需要而消费符合环保标准的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方式。绿色消费涉及绿色消费观念、绿色消费行为和绿色消费环境。崇尚自然、反璞归真、清除污染的绿色消费已在现代社会中蔚然成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已普遍考虑商品的安全性、保质期,是否使用天然无毒副作用原料等因素。净水器、纯天然食物、洁净蔬菜等商品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绿色消费是绿色企业文化管理的归宿,企业要充分注意消费者的绿色需求,通过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绿色需求。

二、绿色企业文化管理形成的动因

1.外在因素: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绿色意识的觉醒

伴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进入了掠夺式的采掘阶段,能量被大量消耗,森林被无情砍伐,植被被严重破坏,水体被高度污染,废气无节制地排放。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人口爆炸、资源面临枯竭、生物多样化减少……意味着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已经开始。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认识到如果当代人仍以自我为中心,一味为眼前直接的局部利益而继续向自然无止境地索取和污染的话,人类社会的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开始发起绿色行动,开始追求崇尚自然、有益健康和环保的绿色消费。当前,绿色意识已广泛深入生产和生活领域,渗入到每个人、每个组织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小方面。

2.内在动力:绿色需求的推动与绿色企业形象的塑造

当今,消费者已进入追求生活品质的阶段,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优越的物质享受,而是追求一种更自然更健康和谐的生活。这样,环保问题便被作为一种消费现象受到高度重视,而这种现象最终深化为市场化的消费需要。适度节制消费,要求产品及生产无污染,崇尚自然的绿色消费的兴起,对企业传统的生产和营销方式提出了挑战,这正是绿色企业文化管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此外,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和长远发展,也不得不采用绿色文化管理策略。一方面,巨大的绿色消费市场,大有发展前景的绿色产业,预示着企业可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收。加上“污染者付费”等惩罚性经济准则迫使企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追求长远的平稳发展。另一方面,一个关心环保的绿色企业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促进与消费者、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良好的公共关系。

3.理论来源:绿色文化系列理论的研究

绿色经济学、绿色社会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绿色文化系列理论的研究,为绿色企业文化理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以环保为核心的绿色时代,传统经济学进行“绿化”,从而产生了绿色经济学,它主要包括经济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绿色企业文化管理在绿色经济学基础上,研究生态系统、环境系统与企业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生态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原理和方法,实施绿色文化管理,为企业管理创造了一个持久的生态环境。绿色社会学使人们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与生态环境不断交互作用的,企业发展应充分注意与环境的协调,而绿色文化管理正是一种有效途径。绿色伦理学的提出也给绿色文化管理以人类道义和责任感上的支持。此外,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应注意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来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好地促进了绿色企业文化管理的发展。

三、绿色企业文化管理的具体途径

1.确立企业绿色企业文化管理的理念

绿色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认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利益的统一,要求企业在生产、研发、促销、服务及塑造企业形象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考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因素;要求企业必须考虑资源本身的价值,及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代价,要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结合起来;要求企业家必须有全局、长远的发展意识,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和进行决策、管理时,时时渗透绿色意识,从“末端治理”这种被动、高代价的对付环境问题的途径转向积极、主动、精细化的环境管理,从单纯追求短期的急功近利转向长期持续发展的最优化目标。

2.制定企业绿色文化的管理制度

企业为了实现绿色文化的战略目标,求得自身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制定一系列绿色文化制度。 国际化标准组织对环境管理制定了一套国际标准,即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以规定企业等组织的环境行为。IS014000系列标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与监测、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价、产品寿命周期环境评估、产品标准六个子系统的环境标准,共给出100个标准号,几乎规范了各类企业的全部环境行为。企业要实施绿色文化管理,就必须制定一系列绿色文化的管理制度,尽快通过IS014000的认证,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每环节和每一方面都达到国际环保标准。

3.研发企业绿色产品

研发绿色产品是企业实施绿色文化管理的支撑点。研发绿色产品要从产品设计开始,包括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过程的确定,包装与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至产品废弃物的处理等都要考虑对生态的影响。绿色产品必须体现以下四种绿色文化理念:①企业在选择生产何种产品及应用何种技术时,必须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②既要考虑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又要考虑降低产品消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③企业设计产品及包装时,必须重视降低原材料消耗,并减少包装对环境的不利影响;④产品及其形体的设计与售后服务都要注重节约及保护环境。

4.实施企业绿色营销活动

传统营销通过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有机组合来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绿色营销强调组合中的绿色因素:注重绿色消费要求的调查和引导;开发适销对路、符合绿色标志的绿色产品;制定合适的绿色价格;选择适当的绿色分销渠道;通过绿色媒体传递绿色产品及绿色企业的信息,开展绿色促销,从而引起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要求及购买行为。在绿色营销活动中,绿色广告、绿色公关、绿色人员推销、绿色营业推广、绿色包装、绿色标志等具有重要作用。企业通过绿色广告和绿色公关等途径,告知消费者新的绿色产品或现有产品的绿色特征,宣传绿色企业的绿色行为,说服消费者转向绿色产品品牌,促进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引导消费者增强环保意识,从而培育绿色产品市场和绿色消费行为。

5.塑造绿色企业形象

绿色企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将环境利益和对环境的管理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全过程,并取得成效的企业。衡量绿色企业的标准是:企业家树立了绿色理念,以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为己任;确立了绿色企业文化,将环保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具有雄厚的资源,能保证环境管理工作的实施;实施了绿色营销,将环境管理落实到企业生产与营销的全过程;树立了绿色形象,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良好的形象是企业发展的一笔极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企业要在绿色理念指导下,设立绿色机构,制定绿色规划,健全绿色制度,开展全员绿色培训和教育,实施全过程“绿化”管理,从而塑造良好的企业绿色形象。

作者:林国建

上一篇:团委书记述职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公司维修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