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国际货币发展世界经济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世界经济不平衡包括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集中于少数国家的巨额赤字与盈余并存的经济形势。2007—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的矛盾,是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矛盾的爆发。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稳定国际货币发展世界经济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稳定国际货币发展世界经济论文 篇1:

二十国集团与世界经济秩序

摘要二十国集团成立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之一,其存在的正当性和作用得到了一定认同。通过广泛对话和协商,二十国集团确立了全球性危机需要全球应对协同解决的信念,并以此为指导采取了具体措施,如提供巨额资金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加强金融监管,改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强化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此外,其决策适当照顾并体现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利于它们在全球金融经济治理和对话中地位的提升。但是,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并不代表世界经济体系结构的变化,也没能够冲击或颠覆现有世界经济运行的三大保障机制,同时,美元霸权依然大行其道。换句话说,二十国集团的出现并没有颠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权。与其说二十国集团的成立表明了世界经济秩序的转换,还不如说它是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的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二十国集团 G20 世界经济体秩序 国际领导权

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强烈冲击,使得各国尤其是八国集团成员国充分认识到加强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对话,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并加强国际金融协调以保证各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性,从而导致了二十国集团的诞生。通过历届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达成的各项协议和共识,二十国集团在规范和管理国际金融活动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真正让二十国集团声名鹊起的还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为了共度时艰,二十国集团已经召开了五次峰会,在加强金融监管及其改革、财政刺激、金融机构改革、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以至于不少观点认为二十国集团的强势崛起代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转换和世界经济新秩序开始形成。本文认为,二十国集团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确实为国际金融经济的规范、管理和运行注入了新鲜的积极因素,但是,要说二十国集团代表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开始却言之过早。因为当今世界经济秩序转换的条件还不具备,世界经济领导权的现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和转换。

二十国集团在全球金融经济治理中的作用

从1999年创立至今,二十国集团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通过了一系列的公报、声明,达成了诸多共识,特别是三次峰会所取得的成果使得它在参与全球金融经济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影响力越来越大,因而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首先,议题日益广泛,功能增加。1997-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对世界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也对国际金融的运行机制形成极大冲击。这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充分认识到全球化时代的全球金融经济治理离不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积极参与,从而在美国的推动下于1999年底成立了二十国集团。当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金融危机的预防和解决(包括加强国际金融规范和监管,完善国际金融准则和标准,谨慎管理债务)。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二十国集团讨论的议题越来越广泛,其功能相应地也日益完善,尽管主要集中在金融经济领域。现在二十国集团的议题不仅局限于金融危机的预防与解决,它还包括打击恐怖主义融资、国际发展援助、打击金融犯罪、加强金融部门的制度建设、人口与经济发展、地区一体化、实施促进增长的政策调整、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商品循环的经济影响、财政政策的作用、气候变化等内容。

在进行广泛讨论之后,二十国集团部长会议就上述议题取得了诸多积极成果。如1999年各国同意加强金融规范和监管,且为了提高金融透明度,遵守共同的国际准则和标准;2001年各国决定通过多边合作坚决打击恐怖主义融资;2005年创议改革布雷顿森林机构;2004-2007年同意采取一致行动实施二十国集团可持续发展协议,2009年和2010年分别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投票权;等等。

其次,二十国集团峰会取得丰硕成果。2008年起,面对逐步升级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寻求危机的解决以及全球经济的恢复,二十国集团迄今先后召开了三次峰会,在刺激经济复苏增长和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华盛顿峰会。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在华盛顿召开峰会。会议就国际社会加强协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支持经济增长达成一致,并呼吁改革世界金融体系,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与会领导人发布宣言强调,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宣言指出,市场原则、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得到有效监管的金融市场是确保经济发展、就业和减贫的基本因素。宣言分析了当前危机的根源,还就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金融和经济问题的近期和长期措施达成一项行动计划,其中包括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完善问责制、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促进金融市场完整性、强化国际合作以及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等。

伦敦峰会。随着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加深,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在伦敦召开新一轮峰会,着重就复苏全球经济、加强金融监管、金融机构改革行动计划以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进行讨论。峰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各国同意提供总额为1.1万亿美元的资金,以恢复世界经济的信用、增长和就业;到2010年底,各国投入5万亿美元以加速向绿色经济转型,且各国央行同意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建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以取代金融稳定论坛(FSF);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调对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提供早期预警,并对重要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管;强化现有全球金融机构的职能;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推进全球贸易和投资;等等。

匹兹堡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2009年9月24日至25日在美国匹兹堡举行。会议期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围绕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改善国际金融机构监管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会议结束后发表了《领导人声明》做出了以下主要承诺:指定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继续实施经济刺激计划,支持经济活动,直到经济复苏得到明显巩固;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提高到至少5%以上,决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在世界银行将至少增加3%的投票权(实际为3.13%);各方将注资超过5000亿美元,用于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新借款安排”机制;各方将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致力于在2010年成功完成“多哈回合”谈判。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得到大幅提升,成为此次峰会的最大亮点。另外,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化倾向也颇为引人关注。

多伦多峰会。以“复苏和新开端”为主题的二十国集团第四次峰会于2010年6月26-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会议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宣言》。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可持续和平衡发展、国际金融机构合作、金融部

门改革和贸易投资自由化。根据《国际金融报》的报道,本次峰会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峰会认为,G20的当务之急是巩固和促进复苏。致力于采取协调一致行动推动可持续复苏,增加就业,实现更强劲、更可持续、更平衡增长,并将根据各自国情而有所区别:发达国家继续实行财政刺激,并承诺在2013年前将财政赤字至少减半,在2016年前稳定或降低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需加强社会保障网,推进公司治理改革,发展金融市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增强汇率灵活性。

首尔峰会。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于2010年11月11-12日在韩国首尔召歼,会议讨论了汇率、全球金融安全网、国际金融组织改革和发展等四大主要议题,通过了《首尔宣言》。首尔峰会的主要成果有:第一,各国承诺继续加强G20在应对全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增长;第二,各国承诺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尽快落实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6%以上;第三,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首次将发展问题作为主题之一,通过“首尔发展共识”和跨年度行动计划;第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还在以往峰会成果基础上,继续推动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并确立一系列新举措、新步骤。

综上所述,二十国集团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全球金融经济治理的重要角色/平台之一的身份得以确立,其存在的正当性和作用得到了一定认同;第二,确立了全球性危机需要全球应对协同解决的信念,并以此为指导采取了具体措施,如提供巨额资金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加强金融监管,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强化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第三,适当照顾并体现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利于它们在全球金融经济治理和对话中地位的提升。

世界经济秩序转变

一般而言,世界经济秩序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各种保证正常国际经济交往的制度安排的总和,是使世界经济作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整体进行有序发展和变化的运行机制。布雷顿森林框架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织及其协定、世界银行(集团)及其协定以及世贸组织及其协定是保障当今世界经济运转的主要运行机制和基本法律框架。历史上看,世界经济秩序的转型需要以下三个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第一,世界经济体系结构的变化,这里主要指的是主要经济体实力分布的变化;第二,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变;第三,货币霸权的变更。下面对二战前后的世界经济秩序的发展演变作简要梳理。

第一,世界经济体系结构的变化。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后叶,英国独霸世界经济整整一个百年的时间,号称“世界工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是最早的资本输出国并且是国际会融中心,最终形成所谓“不列颠治下和平”,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秩序的主导者。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不断增长的生产率影响了世界财富的分配,从而造就了世界经济格局由英国“一极”向德、英、法、美“多极”发展的局面(表2中的数字表明了19世纪后半期工业生产在欧洲和个世界的发展速度)。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但由于综合实力的原因,英国在一战前乃至二战前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英国经济上遭受沉重打击,到1948年,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仅占11.7%;1939-1944年间,英国出口贸易减少了69%,进口贸易减少40%,1945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占13%;同时它还欠下美国210亿美元外债,黄金储备几乎耗尽,海外投资减少了11亿英镑。英国已经丧失了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龙头地位。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脱颖而出,最终成功占据综合实力的头把交椅。战争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提高了1.2倍,出口量增加了两倍,进口增加了20%,资本输出增加了34.1%。到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占对外贸易总额的32.5%、黄金储备总量的59%。

第二,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化,这集中体现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上。首先,战前不存在一种以援助不发达国家为己任的专门金融机构,并且虽然海外直接投资在战前已经存在了较长时期,但是却一直没能出现一种旨在实现投资自由化的普遍性国际组织。而世界银行是向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金融和技术援助的重要机构,其使命是实现持久减贫,帮助人们实现自助。同时,由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对世界银行两个机构的工作予以补充,以实现投资自由化。

其次,关于国际贸易,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国际贸易治理机制呈现很强的“单边主义”色彩,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确保贸易正常化。各国在进行海外贸易过程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是功利性,重商主义一度盛行就是例证。一般在经济上升期主导国家会竭力推行自由贸易,而一旦遇到经济危机或者经济萧条,则会转向贸易保护主义。同样地,一旦出现贸易纠纷,在缺乏有效协调和沟通平台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贸易战,导致恶性贸易报复,进而造成经济形势恶化乃至引发战争。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后,在美国主导下出现了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并增加了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内容和职能)。

最后,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实行金本位制。其特点就是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和输入,国际货币联系比较稳定,并允许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金本位制通行了约10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虽然战后一度实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但是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经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是构成这一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等职能。

第三,货币霸权的改变。1816年,英国正式确立了金本位制。金本位的确立,加上英国在当时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英镑在全世界的广泛使用、英镑同黄金汇率的稳定,让伦敦成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凭借其经济、军事优势,英国让葡萄牙、德国、丹麦、瑞典、挪威、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荷兰、西班牙等国也先后过渡到金本位制,促成了国际金本位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最终形成,英镑成为世界货币,亦成为国际结算中的硬通货,与黄金一起发挥着世界货币的功能,英镑的霸主地位确立。英镑在金本位制度下占据霸主地位将近100年之后,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导致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导致了金本位制度的崩溃,也导致了英镑走向衰落。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商讨如何重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争论的双方仍然是美国和英国,因为当时国际贸易有40%左右还是用英镑结算,伦敦仍然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在美国的绝对实力面前,与会各国选择了“怀特方案”,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美元与黄金挂钩,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其他的货币再与美元形成固定的汇率。至此,美元初步确立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此后,许多国家需要大量的美元来填补财政赤字,而又得不到充足的美元,造成了当时普遍的美元荒,在这期间,美国保持着头号世界强国的地位,美元是那时唯一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世界货币开始进入美元世纪,取得了美元霸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的确立,标志着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的最终形成(尽管由于冷战的原因,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了一个“平行市场”),并且,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三足鼎立态势,但是直到今天却没有颠覆美国的主导权。

二十国集团与世界经济秩序的转变

眼下有些乐观观点认为,二十国集团特别是峰会在金融危机的防范、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全球经济复苏等方面高调发挥作用,意味着世界经济新秩序已经奠定。事实上,我们仔细来考虑一下世界经济秩序转变的几个要素,就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首先,从世界经济体系结构来看,今天一直在延续20世纪70年代便已成型的“多极化”趋势。冷战结束后20年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呈迅猛发展势头,全球财富分配出现较大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其中“金砖四国”力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表3列举了2009年二十国集团国家的GDP总量和排名)。同样在这20年时间里,全球化迅猛发展,全球经济金融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出现之时,要求各国通力合作,共商对策,二十国集团的出现是大势所趋。但是,二十国集团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根据表3的数据,八国集团成员国GDP和二十国集团成员国GDP分别占占全球GDP总量的55.6%和78.7%,其中美国占全球的23%,二十国集团其他国家GDP仅占全球的23.1%;在二十国集团中,八国集团GDP占70.6%,其中美国占二十国集团GDP总量的29.55%,美国占八国集团GDP总量的41.85%。另一方面,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代表的“金砖四国”GDP仅占全球的14.43%,占二十国集团GDP总量的19.95%;“金砖四国”的GDP总量仅是美国的62%,同时美国的GDP比紧随其后的三个世界最富国家的总和还多。由此可见,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八国集团成员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而其中美国尤为突出。

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和西欧的经济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是不争的事实,西欧和日本在经济金融领域似乎也有要与美国分庭抗礼的架势,并且事实上双方在经济金融领域也多次发生冲突,但是不管是冷战时期的特殊环境也好,还是后冷战时期的各方不同的经济发展遭遇,由于议题间联系渠道的增加和权力的外溢效应等原因,美国在对西欧和对日本的经济关系上一直保持着强势地位,尽管这种行驶地位无法与冷战时期相提并论。从美欧和美日间发生的诸多经济和金融冲突来看,经过各方的磋商和妥协,更多地是以西欧和日本向美国做出让步而告终。最近的例子比如,美国力压欧洲和日本等国和地区在国际货币基会组织和世界银行中分别让出5%和3.13%的投票权给发展中国家,而自己的投票权却依旧保持在能够左右重大事项表决结果的水平上。很明显,二十国集团的出现,对于美国的强势影响无法做出立竿见影的改变,并且如果要说对美国经济主导地位的冲击,西欧和日本估计会有更大影响。

虽然金融和经济危机对美国打击较大,但是美国的实体经济却没有遭受实质性伤害。鉴于美国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及美国经济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的历史表现,再加上独一无二的软实力以及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可以假定,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强势地位不会改变。另一方面,近年来发展国家飞速发展,因而有人预测到21世纪中叶世界经济版图将会发生决定性改变,但这毕竟只是预测,同时发展中国国家的发展并不意味着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不发展,况且发展中国家的持续高速发展还有待经验的检验。

其次,从世界经济体系的制度安排来看,当前一致公认的具有广泛代表性(虽然不一定具备公平性)且影响力深远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架构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和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的出现及其在金融危机的预防和应对、加强金融监管、加大发展援助力度、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有其必然性,同时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和肯定其进步意义。但是,我们不能据此认为二十国集团已经突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安排。

第一,从其性质和功能来看,“二十国集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下的非正式对话机制,目的是扩大体系内重要经济体之间就关键的经济和金融政策问题展开的讨论,促进合作以实现惠及所有国家的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为一种非正式对话机制,二十国集团具有很明显的缺陷。其一,二十国集团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而生,其作用凸显是在峰会召开之后显现,那么在其目前组织化程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峰会能够得到机制化运作就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比如危机过后的运作模式。其二,二十国集团不是一个国际组织,没有具有约束性的完备的法律制度框架,因此,它达成的公报和声明成果就无法确保能够得到强制性执行,这就为成员国的“背叛”降低了成本,提供了方便,如伦敦峰会提出的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全球贸易的声明事实上已经被破坏。其三,从代表性来说,尽管比八国集团更为平衡,但是二十国集团无法代表全球二百多个经济体。从长远来看,在继续存在且发挥全球金融经济治理作用的情况下,二十国集团如何采取措施赢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和认同,以解决自身的正当性问题确实不容回避。

第二,关于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二十国集团框架内的金融机构改革是该机制成立后,特别是峰会召开以来被全球广泛关注且被发展中国家寄以厚望的一个目标。日前来看,二十国集团主导下达成的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主要事实体现在加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投票权,但是这却没有触及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核心,或者说没有改变美国在上述组织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改革方案,上述组织内部份额和投票权分配的结果确实朝着增加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的方向在迈进,但是我们要看到,这并没有改变发展中国家在两个组织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弱势地位。目前,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和份额分别占16.77%、17.09%;欧盟分别占31.98%、32.38%;“金砖四国”分别占9.62%、9.76%;中国分别占3.66%、3.72%。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010年4月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

革方案,这次改革使得世界银行内部的投票权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改革后,美国投票权占15.85%(未作变动);中国由原来的2.77%增加到4.42%,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三大股东;“金砖四国”共占12.34%。但是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许多重要决策,如份额调整、特别提款权的分配和章程的修改等均需要超过85%票数的通过。世界银行也是如此,任何重要的决议必须由85%以上的表决权决定,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机构中美国依旧拥有一票否决权。

此外,虽然二十国集团达成共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和世行行长不再按惯例分别由欧洲人和美国人担任,但是只要美国在上述两个组织中的最终裁决地位没有改变,那么组织领导人的更换估计就不会对美国在该组织中的影响造成实质性的冲击。毕竟非美国人担任的世贸组织总干事和联合国秘书长并没有对美国在贸易领域以及全球事务中的强势地位造成多大削弱。

第三,关于国际货币体系。国家金融关系的实质就是国际货币体系。它一般包括三方面主要内容:国际储备资产、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主要包括: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份额,达到7500亿美元;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部份额和投票权结构,发展中国家增加5%;增加新的贷款设施,扩大特别提款权至2500亿美元,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加强全球金融监管,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对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提供早期预警;加强对避税港的管理和对恐怖主义融资的打击力度;等等。

虽然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取得了上述进展,但徐明棋研究员认为,在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内容上现行体系存在严重缺陷:(1)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缺乏制度性的安排和稳定性,成为国际金融动荡的根源,但美元的强势地位造成“特里芬难题”依旧存在;(2)汇率制度不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牙买加协议》规定各国可自主决定汇率制度,导致了无序状态;(3)在国际收支调节上,现行体制完全放弃了促进和鼓励基本平衡的原则,制度上无任何约束或设计来促使逆差国或帮助逆差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利用其在国际金融体系内的霸主地位肆无忌惮地扩大经常账户的逆差,仅凭短期资本的引进来平衡逆差,而不愿意通过国内的紧缩或储蓄的增加来进行调节造成的。

总之,二十国集团框架内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没有触及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没能改变美元霸权的现状。相反,美元霸权的特征日益明显:美元债务绑架全球经济;利用汇率制造外围货币“危情”;肆意发行制造全球流动性过剩;充当世界货币获取“霸权利润”。

世界经济秩序与国际领导权

通过对二战前后世界经济秩序转变的三个要素分析之后,我们认为,这三个要素某种意义上可以概括为世界经济领导权问题。也就是说,从直观上来讲,世界经济秩序的转变至少要体现出世界经济领导权的更迭。

所谓领导权,是指一个主体因为具有某种地位或素质而获得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用来影响别人,使别人根据他的劝告、建议或命令行事。约瑟夫·奈认为“领导权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政治过程:领导者、追随者及其互动的环境……虽然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但仍然存在以全球公共产品(包括稳定的力城平衡、开放的国际经济及有权使用全球公域等)为形式的一些共同目标……当那些最大的国家帮助提供这些共享的公共产品时,他们就扮演了帮助各国家集团设市并实现共同目标的领导者角色——这正是领导权的定义。英国在十九世纪担当了这个角色,正如美国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一样。”19世纪,英国依赖强大的实力建立了英镑霸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并成功推行了自由贸易,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领导角色。二战后体现了美国意志的“怀特计划”被采纳,世界经济(冷战期间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便在美国主导下,依托以投资、汇率和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世界银行(集团)、同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等框架运行。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为世界经济提供的公公产品,同时它也是世界经济运行的环境,它体现了美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领导权。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世界经济“多极化”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颠覆美国存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为应对和防范全球金融危机而成立的二十国集团,虽然产生了许多积极成果,但是以下因素决定在短期内美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领导权不会丧失。

第一,作为世界主要国家、主要经济体进行国际经济合作的论坛,二十国集团及其本身一方面面临着制度化和机制化建设问题,另一方面,各国对二十国集团所达成的协议和共识的贯彻及其正当性和认同度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待保障。此外,二十国集团从形式上讲代表性已经广泛了许多,但是其决策是否已经抹杀了美国的主导作用?

第二,美国依旧是全球财富最集中的国家,拥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市场体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力居全球首位,其软实力大大超过其他国家,在现有的保障世界经济运行主要的机制和制度安排中,美国的强势地位无法撼动。

第三,某种制度或机制(特别是世界性的制度)一旦建立,本身就具有相当的稳固性。因为:制度形成后就具有惯性;创建新制度涉及到成本一收益比较,如果成本大于收益,突破原先制度的可能性就降低;对现有制度的挑战不仅涉及到能力问题,同时挑战的意志也会对挑战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有时是决定性的。从目前来看,世界经济体系中还没有出现完全挑战美国主导权的国家。

第四,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更多的全球性问题出现,导致全球性议题联系渠道增加,各国相互依赖增强,这就更进一步加强了权力影响的“外溢效应”。而美国在其他领域的实力地位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多数是加强)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地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十国集团的成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并不能表明世界经济新秩序已经奠基,它更可能是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一条新途径。

结论

二十国集团成立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全球金融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之一,其存在的正当性和作用得到了一定认同。通过广泛对话和协商,二十国集团确立了全球性危机需要全球应对协同解决的信念,并以此为指导采取了具体措施,如提供巨额资金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加强金融监管,改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强化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此外,其决策适当照顾并体现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利于它们在全球金融经济治理和对话中地位的提升。但是,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并不代表世界经济体系结构的变化,也没能够冲击或颠覆现有世界经济运行的三大保障机制,同时,美元霸权依然大行其道。换句话说,二十国集团的出现并没有颠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权。与其说二十国集团的成立表明了世界经济秩序的转换,还不如说它是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一条新途径。

(责任编辑:张晓薇)

作者:朱世龙

稳定国际货币发展世界经济论文 篇2:

经济危机与世界经济不平衡

摘要:世界经济不平衡包括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集中于少数国家的巨额赤字与盈余并存的经济形势。2007—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的矛盾,是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矛盾的爆发。

关键词:世界经济;经济危机;次贷危机

2009年6月,OECD整体领先指标连续第四个月上升,从94.5上升到95.7。中国、印度该月数值仅比上年同期低3.7和3.4。世界经济止衰复苏,但争论仍在继续,危机爆发的根源仍无定论。危机既非源自政府不恰当的政策和规制,也非源自各市场参与主体的道德风险,而是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矛盾总爆发。

一、2007—2009年全球性经济危机

2007—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发生在去监管化和特定的政策环境条件下。20世纪80年代起,金融机构去监管化日益盛行。1980年货币控制法案的签署废除了州法律对贷款人收取贷款利息率最高限额的限制。1982年可选择同等按揭交易法案则授权对州法律的使用和先占权,对象是对拥有可变利率、过度膨胀的支付额以及负摊销的贷款进行限制的州法律。银行准备金要求降低和1994年特别流动账户的诞生给予银行更大的流動性,该账户将商业银行账户和投行账户联结起来,银行便有能力提供更多的信用。20世纪90年代末美联储、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议会阻止了对金融衍生品包括信用违约掉期的监管。2004年,证券交易委员会免除了经纪公司信用限制,使投行能够从事更多的次级贷款业务。在监管日益放松的同时,政府鉴于扩大房屋私人所有权向相关金融机构施加一定的压力。两家政府支持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放松直接从贷款机构购买贷款的申请标准,购买了巨额次级按揭证券。监管的放松和政府要求扩大房屋私人所有权的压力鼓励了房贷市场的繁荣。次级抵押贷款放贷额增长迅速,从1994年的350亿美元(占总抵押贷款5%)增长到2006年的6 000亿美元(占总抵押贷款20%),其中证券化比例为75%。

次级贷款以收取高费用和高利息率为特征。高利息、不断膨胀的支付额以及不断攀升的房价对金融机构意味着丰厚利润和机会。为了获利,房贷机构杠杆化比率平均达1∶14。诱惑利率、 零首付,甚至“放贷人资助首付计划(DPA)”都成为次级房贷促销方案。2004—2006年间发起ARMs的1/3,诱惑利率低于4%,超过65万购房者通过DPA得到首付,贷款违约率和房产没收率大大升高。大部分情况下,贷款发放只是为了从现存房产中抽取资金,以购房为目的的比例不到一半。贷款人为申请到便宜贷款瞒报收入,一些购房者利用房产升值进行再融资用于日常消费。评级机构由于“利益冲突”,倾向于给出高的评级结果。贷款建立以后继续被分割、与其他资产组合形成新的资产,即证券化。这些贷款支持证券最终被出售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人如政府养老金等。次级房贷市场风险巨大,2005—2006年间发行的次级贷款有近1/5将面临失败,购房者则面临房产被收回的风险。

20世纪初,美联储为应对网络泡沫,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降至1.24%,并长期维持在低位。但2004—2006年,美联储连续17次提高利率,使之迅速从1%提至5.25%。利率提高增加了可调利率次级贷款支付额,违约率迅速上升。2007年4月,房产贷款市场蕴藏的风险突然爆发,超过25个次级贷款放款机构宣布破产。2008年8月雷曼倒闭后,华尔街大型投行接连受到重创,金融危机爆发。2008年10月,通用汽车危机表明金融危机通过信用渠道传递到实体经济。次贷危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演变为全球性经济危机。

二、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是危机爆发的根源

关于危机的原因观点各异。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是导致危机爆发的主导因素。去监管化一系列法案的签署导致对金融机构尤其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的放松,不恰当的利率政策催生了房地产泡沫又不恰当的刺破了这一泡沫直接引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对金融机构高杠杆化及道德风险行为视而不见,以及旨在扩大房屋私人所有权的行政命令,这些管制和政策扭曲了市场机制,导致了市场失败。政府及其行为才是导致危机的根源。第二种观点恰恰相反,认为虽然政府政策对危机爆发负一部分责任,但市场失败应该承担主要责任。Gregory Curtis(2008)认为,金融业集体性道德败坏使得房贷市场积累过多的风险从而导致危机的爆发。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政府和市场机制在危机中犯的错误不相上下,其行为都成为导致危机爆发的原因。不过大多数观点赞同金融经济危机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然。

造成危机的因素复杂多样,但危机的根源既不是不恰当的政府政策或监管,也不是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更不是复杂的金融产品及其交易,或者其他诸如监管制度不完善、会计规则等因素。2007—2009年经济危机起源于实体经济,是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矛盾的爆发。

世界经济不平衡主要指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和以外需拉动的新兴国家的巨额贸易顺差。它包括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集中于少数国家的巨额赤字盈余并存的经济形势。前两者既是经济不平衡的原因,也是重要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仍然是最核心的世界货币,在世界贸易、投资等领域最广泛地发挥着储备货币、计价工具和流通手段的功能。2003年美元结算占欧盟主要国家进出口贸易的29.1% 和37.3%,占日本进出口贸易的68.7% 和48%,韩国、泰国以及澳大利亚的相关数据分别是79.6%和83.2%(2004)、76%和84.4%、50.5%和69%(2004)。美元还是国际市场计价单位,石油、铜、小麦等国际大宗商品多以美元计价。2005年,占世界GDP不到30%的美元在世界储备货币中比重从1997年的56%上升到65%,全球外汇交易中的比重从54%增至62%,在全球贸易结算中比重也从58%上升到65%。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的公司债务和国家债务大都以美元计价,所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都以美元发行和清偿。美国借此获取巨额的铸币税收益和相关好处,但并不承担与黄金挂钩的兑换义务。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不再承担兑换义务的现实和金融危机的教训迫使其他国家不得不积累大量外汇储备以自保。美元的核心地位则决定美元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最重要的外汇储备币种。为了规避风险、维持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许多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将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Ⅱ。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具有内在不稳定的本质。“特里芬难题”仍然存在,只是以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形式表现罢了。

20世纪末,全球经济一体化继续深化,各国开放市场、引进外资,世界市场尤其是国际金融市场得到繁荣发展。为刺激经济增长,后发国家纷纷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面向国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大力推动出口。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后发国家私人储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消费则长期被维持在较低比例。长期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客观上也抑制了国内消费和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各国逐步形成了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应对经济增长外部依赖性可能带来的风险,大量外汇储备建立起来,并且以美元为主要组成币种。这也是由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决定的,结果是大量资金通过发达的国际金融体系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市场,为美国提供了廉价的资金。

与后发国家外部依赖性相反,美国则形成了过度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美国25年来消费占GDP比重约为71%,美国家庭债务收入比在2007年达130%。过度消费意味着超支,收入不足的部分则由借贷来弥补,信贷替代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大,表现为不断增长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2006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超过了GDP的6%,净外债为2.7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5%,进口对出口的比例则达178.9%。财政赤字(2004年)高达4 127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就这样,新兴市场国家以出口为美国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这些出口所得被美国人借入以支付后续交易。世界经济出现了集中于美国、中国等少数国家的巨额双赤字和双盈余的格局,且数额持续增加。

从本质上说,以布雷顿森林体系Ⅱ和畸形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基础,世界经济不平衡运行的格局是极其脆弱的。这一矛盾集中体现在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在次级房贷市场,购房者收入增长最终无法覆盖房贷需求确定无疑,房屋需求由信用代替,整个市场繁荣建立在信用膨胀的基础上。但是信用膨胀只是缓解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借款终须还。另外信用维持十分脆弱,随着美国赤字越来越大,美国还款的意愿和能力越来越小。信用维持还极易受到客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冲击。当美联储提高利率时,信用链断裂,危机瞬间爆发。次级贷款市场上存在的供需矛盾及信用替代需求的现象是美国经济需求过度扩张的结果,更是这一经济模式与其他国家过度依赖出口模式长期运行所积累矛盾的总爆发。次贷危机爆发后,损失迅速通过全球金融体系蔓延到世界各国的金融、非金融领域,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2007—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的总爆发。

三、启示与结论

2009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复苏迹象,各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政策已经开始取得成效。但这只说明危机得到缓解。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改变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格局,包括改变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和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改革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非朝夕可实现。但是要想真正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就必须下工夫解决世界经济不平衡的问题。

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改变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的经济增长方式,包括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工薪阶层收入,提高消费在GDP中比例,加强开发国内市场,是改变经济不平衡也是避免此类经济危机的根本解决途径。另外,改变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是要改变世界经济不平衡格局的必要条件。各国必须致力于改变当前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从根本上避免“特里芬难题”,才有助于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

参考文献:

[1]Allan H. Meltzer, “Reflections on the Financial Crisis”, Cato Journal, Vol 29, No 1, 2009.

[2]Gregory Curtis,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Collapse of Ethical behavior”, Grecourt White Paper No. 44.

[3]Joshua Aizenman,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Paradox of Under- and Over- Regulation”, NBER Working Paper No 15018, May 2009.

[4]Stephen Figlewski, “A View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from 20000 Feet Up”, Oct 2008. http://pages.stern.nyu.edu/~sfiglews/Docs/FinancialCrisis_OCT6.pdf.

[5]V. V. Chari. Lawrence Christiano, and Patrick J. Kehoe, “Facts and Myths about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Federal Reserve Bankof Minneapolis Working Paper 666, Oct 2008.

[6]陳宝森.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3).

[7]刘钻石.从历史角度看世界经济失衡:文献综述[J].亚太纵横,2007,(6).[责任编辑 吴高君]

作者:曹玉娜

稳定国际货币发展世界经济论文 篇3:

同舟共济 共促发展

11月11日至1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和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胡锦涛主席此行结束之际,陪同与会的外交部长杨洁篪向随行记者介绍了胡锦涛主席此行有关情况和与会成果。

杨洁篪说,胡主席这次出席两个峰会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基础并不牢固,进程并不均衡,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突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难度增大。二十国集团机制发展正经历从危机应对到长效治理机制的转型。首尔峰会是二十国集团在新兴市场和亚洲国家举行的首次峰会,对二十国集团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重点是制订经济增长战略、审评关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茂物目标的实现情况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复苏有所放缓的情况下,亚太地区作用和影响不断上升,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趋势更加明朗,亚太区域合作架构加速调整,各方均关注亚太区域合作发展方向。

杨洁篪指出,胡主席出席两次峰会是我国领导人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推进亚太区域合作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在4天时间里,胡主席出席了20多场双边和多边活动,在二十国集团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同美国、俄罗斯、韩国总统举行会谈,同日本首相菅直人会晤,并同亚太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广泛接触各界人士。行前,胡主席就二十国集团作用及未来发展、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所作贡献、中国同亚洲邻国关系及中韩关系等接受了韩国媒体联合采访。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并积极评价胡主席这次与会,韩国、日本和国际主要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普遍认为胡主席就国际和地区合作提出重要意见和建议,展现了中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促进亚太区域合作的真诚意愿和建设性态度,表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胡主席这次与会,达到了增进理解、倡导合作、同舟共济、共促发展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杨洁篪说,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首尔峰会的重要议题。胡主席在与会过程中,推动各方秉承合作精神,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地区和全球性挑战。胡主席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和不平衡性进一步显现,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发酵,全球发展问题更加突出的形势下,各成员国应该本着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态度,站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发扬同舟共济精神,再接再厉,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胡主席提出完善框架机制,推动合作发展;倡导开放贸易,推动协调发展;完善金融体系,推动稳定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平衡发展四项建议。

发展问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十分关心的课题,也是事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胡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上就发展问题作重点发言,强调推动发展是二十国集团成员的共同责任,应该建立更平等、更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重视二十国集团宏观经济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外溢效应,树立以发展促增长、以合作抗风险的新发展理念。

关于国际金融机构改革,胡主席表示,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是长期和动态的过程,份额和投票权改革只是一个起点,我们要继续推动以公平择优为原则选择国际金融机构管理层,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强资本流动监测预警,平衡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政府干预、市场调节的关系,解决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根源性问题,同时完善国际货币体系。

胡主席阐述的重要主张得到与会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各方一致同意,携手并肩,团结向前,共同推动世界全面发展。

二、促进亚太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

杨洁篪说,亚太地区总体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已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和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本地区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维护经济发展成果仍需付出艰苦努力。胡主席在这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就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成员应该推动平衡增长,为经济长远发展创造条件;倡导包容性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可持续增长,努力实现经济长期发展;鼓励创新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实现安全增长,维护好经济发展成果。胡主席强调,今年是亚太经合组织发达成员实现茂物目标的最后时限,对亚太经合组织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亚太经合组织应该继续秉承茂物目标精神,主动适应新情况,积极应对新挑战,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改革完善,发挥更大作用。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落实增长战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增强发展中成员自主发展能力和经济内生动力。中国将继续积极发展同各成员关系,努力同各方一道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太作出积极贡献。

胡主席指明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方向,促进了亚太经合组织合作的健康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亚太区域合作,提升了我国在区域合作中的影响。各成员一致同意,适应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变化,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实现亚太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深化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杨洁篪说,胡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期间,分别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韩国总统李明博,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在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胡主席指出,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面对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如何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在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伙伴合作,是摆在我们两国面前的重大课题。这不仅关乎各自国家前途,对整个世界的未来也影响深远。双方要加强对话、交流、合作,尊重对方核心利益,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中方希望美方奉行积极和建设性的对华政策,致力于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中美应该相互信任、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更好造福中美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下阶段,中美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希望双方抓住机会,进一步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保持两国关系积极发展势头。奥巴马完全赞同胡主席关于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要意见,表示,近年来,美中双方努力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促进各领域务实合作,进行战略与经济对话,就双边关系及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磋商,两国关系保持强劲稳固发展势头。美方愿意就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同中方加强合作。美方期待着两国继续开展对话和磋商,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

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时,胡主席指出,明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双方应该隆重庆祝条约签署10周年,这对弘扬中俄世代友好理念、增进两国人民传统友谊、扩大两国全面战略协作具有重要意义。梅德韦杰夫表示,俄方愿同中方一道努力,加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方赞同明年隆重举行《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庆祝活动。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加强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中的协调和配合,继续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加强国际金融监管。

在会见韩国总统李明博时,胡主席指出,中韩关系发展良好。事实证明,中韩关系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并不断向前发展。中韩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中方愿意同韩方一道,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深入、稳定向前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双方应该在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夯实友好基础等领域作出扎实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李明博表示,中方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首尔峰会成功举行给予很大支持,韩方对此表示感谢。中国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不仅对亚洲经济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双方加强两国政治、经济等领域交流,扩大社会各界往来,增进互信,进一步发展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胡主席应约同日本首相菅直人会晤。胡主席强调,中日两国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是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选择。双方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定的各项原则,牢牢把握中日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努力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向前发展。双方应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开展民间和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中日互为主要经贸合作伙伴,双方应继续深化双边互利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对话协调,共同致力于亚洲振兴,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菅直人完全赞同胡主席关于中日关系发展的意见,希望双方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杨洁篪说,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个峰会上,各方对中国发展走向十分关注。胡主席有针对性地对此进行了精辟阐述,强调中方愿同各方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平等合作、共同发展。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施睦邻友好的地区政策,坚定不移发展开放性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合作。胡主席的讲话高屋建瓴,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

楊洁篪最后说,胡主席这次出席两个峰会,引导了二十国集团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发展方向,阐明了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上的立场,推动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增进了同有关国家友好关系,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对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以及二十国集团和亚太经合组织长远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1月15日《人民日报》)

上一篇:初三百日誓师大会发言稿下一篇:校园植树节活动企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