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体验式阅读教学”逐渐被关注,成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在认知,又在享受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过程,学生与文本的融合与交流更为自然,同时不断尝试自我生命的体验与创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验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验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篇1:

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初中英语“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学生在英语阅读训练中能够体会英语单词的用法和语法的实际运用。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游刃有余,顺利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具备了扎实的英语基础,并不代表英语阅读能力就一定很强,英语阅读能力要在平日的英语习得中通过不断积累阅读素材和增加阅读量来逐步提高,英语思维能力在英语阅读能力提高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指向思维品质,在逻辑性、反思性、发散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训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体验式”学习来增强英语阅读能力,促进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指向思维品质;英语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蒋文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一、 初中英语教学情况探析

1. 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学校进行了英语教学方面的革新,但是只是形式上的变革,没有从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根本目的出发,让教师和学生明确英语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国际间无障碍沟通交流,交流和沟通是学习英语学科的主要目的。但是在初中英语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和学习还是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在目前的中考形势下,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英语水平,只能通过大量的书面练习来实现。这种大量的书面练习势必挤占学生在其他方面发展英语能力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只停留在书面练习,口语和听力等交流练习少之又少。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其实是极为不利的。

2. 英语教学与英语实践相脱节。在初中英语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还是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而英语实践由于跟学生英语成绩的稳定提高关系不大,所以有的学校和教师将英语实践时间压缩,或者砍掉英语实践环节。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学所能起到的作用只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提高。这种英语教学与英语实践相脱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步伐,让初中英语课程改革只停留在表面,而深入不到实质。

3. 不重视英语口语和听力训练。初中英语课程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如运用英语,顺畅地与英语母语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时间都用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让学生在大量的英语练习中提高对英语练习的熟练程度,从而在考试中能够熟能生巧,实现英语成绩的提高,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在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英语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学生也因为大量的练习倍感压力,从而达不到有效训练英语口语和听力的目的。这种不重视学生听力和口语交际训练的做法无法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无法实现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二、 指向思维品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中的作用

1. 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指向思维品质是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中按照设定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发展实现这个特定学习目标所需要的正向的思维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而且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注意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让逻辑思维助英语阅读一臂之力。对学生进行指向思维品质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寻找英语思维逻辑,在英语阅读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拓展思维,更好地完成英语阅读训练任务,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2. 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巩固,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课后时间来进行,教师不可能总跟着学生去督促其学习,所以,学生如何利用好课后时间,在课后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进行高效的英语阅读训练,对其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非常关键。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自主能力加强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觉的主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主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学习自发力,达到英语阅读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3. 可以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发散思维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指向思维品质的提升来实现。指向思维品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巧妙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对一个主题的阅读能够拓展到其他相关主题或相关领域,在发散思维中更加深入和透彻地研析阅读主题,从而形成发散思维的指向思维品质,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助力。

三、如何利用指向思维品质来促进初中英语“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开展

1.打造高效英语阅读教学体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重要内容。学生的其他学科学业负担比较重,英语阅读的教学如果能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多进行英语阅读方面的训练,会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借助高效英语课堂来打造高效英语阅读教学体系,会形成积极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吸收英语知识,用最短的时间来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閱读能力,不能一味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不能只让其听和说,要将听说读写有效结合,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打造高效英语阅读教学体系。

2.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学习主动性。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要想有所提高,就需要多阅读英语文章、多思考、多总结。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付出努力,教师在课堂上再怎么教,如果学生自己不努力,不主动去寻找阅读资料,主动学习,学习效果一样不好。这种主动学习的思维品质是指向思维品质中很重要的方面,它会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愿望,从自身出发寻找学习的动力。只要学生自己想学,就会主动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在短期内实现英语学习的进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自己主动出击,以达到英语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训练的过程中,不要事事包办,要让学生自己通过学习发现自身在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请教教师或与同学探讨来解决问题,实现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还要注重为学生提供展示英语阅读学习成果的机会,通过课本剧、英语演讲、英语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展示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让各种教学手段和途径来为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

3.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英语阅读训练。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阅读英文,能够达到运用英语进行有效阅读和积极思维的目的。因此,英语阅读训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在进行英语阅读训练时,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丰富多样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如何理解英语,如何表达英语,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情境式学习中体验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在用英语进行表达时可能会有Chinglish的现象出现,这正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契机,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英語阅读训练时纠正学生的Chinglish,让其尽量用英语思维,提升英语水平。教师还可以在课外开发英语阅读训练的多种途径,比如让学生参加课余时间的英语角,在英语角中,通过情境式英语交流环境的熏陶,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在与其他人用英语进行沟通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英语交流理解能力,而且能够拓展学生思维,促使其用英语进行思考,真正达到运用英语进行有效阅读的目的。英语阅读训练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师不能为了训练而训练,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建立起有效的英语阅读训练体系,让学生在不断的英语阅读训练中得到英语能力的提高。

4. 利用英语指向思维品质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指向思维品质是在日常教学和学习中逐步形成的。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丰富的英语情境中进行英语阅读的沉浸式体验,通过指向思维品质的建立和提升逐渐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例如,学习“friends”这一课时,教师在引领学生学透课文后,可以在学生牢固掌握课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阅读英语课外读物中有关friends的文章,在阅读后让学生将文章的写作背景、文章表达的主要思想等用英语表述出来,让学生对friends这一话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介绍自己身边最喜欢的friends,在这种体验式交流中,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地将自己对friends的看法和感受用英语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也是对英语指向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四、结语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利用情境式教学方式增加英语阅读训练的沉浸式体验过程,并在英语阅读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指向思维品质,让学生在严密的英语逻辑思维中提升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在英语环境和英语思维中培养自己的英语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这些素质品质时要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在这些能力和素质的辅助下,学生必然会在日常的英语阅读训练中形成较强的指向思维品质,通过这些指向思维品质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水平,达到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邱丽亚.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初中数学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3):88-89.

[2]顾雅渊.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问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2019(23):119-121.

[3]李华.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思维品质的实践与探索[J].校园英语,2019(3):134.

[4]温爱英.在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中渗透思维品质的考查——以2019年江西省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为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2019(11):7-13.

[5]丁欢.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基于思维品质的初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19):79.

[6]马佳.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思辨能力培养——例谈长沙中考英语阅读“五选四”问题与对策[J].教师,2019(9):96-97.

作者:蒋文婷

体验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篇2: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

【摘 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体验式阅读教学”逐渐被关注,成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在认知,又在享受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过程,学生与文本的融合与交流更为自然,同时不断尝试自我生命的体验与创造。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体验式;阅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通过体验式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体验阅读激情导趣

在英语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预读环节进行巧妙的设计,保证其合理性,便能够为学生营造出浓郁的英语阅读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对英语进行阅读的热情。除此之外,预读还能够帮助学生降低阅读学习的难度,从而顺其自然地从“新内容”过渡到“旧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优化阅读效果,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提升学生的语音能力。在预读这一阶段,教师设计体验式阅读的教学方法有許多,比如通过游戏的方式,或者通过谜语的方式进行预读等,不管用哪种方式开展体验式阅读教学,其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能够体验其中、参与其中。

例如,在小学英语《The Country Mouse and the City Mouse》故事体验阅读中,教师可以采取比赛的方法进行预读,首先让学生观看活动图片,然后分两组快速反应词组,从而将“Country”和“City”的概念引出,接着教师进行分组,根据座位分为两人一组,教师提出问题让彼此之间进行讨论:“这两个地方你比较喜欢住哪里?请说出理由。”最后,教师可以出一个有关于老鼠的谜语进行点题,比如:“尖嘴尖牙齿,留着小胡子,贼头又贼脑,夜里干坏事,请问这是什么动物?”等学生猜出老鼠后便能够点出课堂阅读的题目。

二、体验阅读感知理解

学生在While reading这个过程里,教师除了让学生体验阅读,同时也应当让学生能够感知到英文的结构之美、音律之美,通过纵览全文,对英语进行洞察和细嚼之外,还需要能够使学生深入意境英语中所蕴含的道德之美、文化之美,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和情操都能够得到提升。教师应当抓住小学生喜欢表演、善于模仿的特点,将这一过程设计得更为灵动和趣味性,所以教师必须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设置一些巧妙的情景,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身临其境。

例如,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Froggy s new job》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相关角色,包括鸟、青蛙等,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内部讨论模仿设计出三个不同的场景对话,然后让其进行表演,这样不仅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同时还能够实现语言的交际替换。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对教材内容有个全面的认识,将“很好地理解教材”作为基础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在设置相关情景时才能够更好地与教材内容契合,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师设置的情景中,有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例如,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At a party》中,在掌握基本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分别扮演家中家长的角色,比如父母、姥姥、姥爷等,让学生在这个场景中进行情景对话,或者让学生对角色进行介绍,比如一个学生指着另一个学生说:“This is my mother,I love my mother.”等这位介绍完,然后让另一个学生继续进行介绍。通过这样的体验式阅读,学生能够在情景更直观地掌握英语教学内容,体验英语意境,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三、体验阅读语音体系

phonics与国际音标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它能够以语音为出发点,遵循英语表英文字的特征,跨过音标障碍,让学生通过表音文字形成见词便能够直接读的特点,是一种自然拼读读法。教师可以利用phonics为基础,进行由浅入深的阅读方法,从而构建出体验式阅读的语音教学体系,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技能。想要学习自然拼读法,教师首先要保证的便是学生准确地掌握26个字母的发音,这对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会带来极大的帮助,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英语名字进行,比如说,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在学生字母ABCD等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A is for Amy. B is for Bill. C is for Cindy. D is for Dick. And so on.”接着教师可以将这些字母和名字写在纸板上,让学生分别拿好这些字母,然后去互寻找与之配对的同学名字,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还能让学生书写字母的名称音,这种体验式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体验阅读活用提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包含有思维品质,而post-reading在体验式阅读中,最根本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通过这一行为,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等与阅读内容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是一个知识内化并运用的过程,是体验式阅读的拓展延伸,同样也是体验式阅读的最终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英语中所蕴含的快乐和魅力。为了能够将这一过程灵活运用,教师首先要坚持的一项原则便是以阅读材料为基础对文本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围绕这一点鼓励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

相比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体验式阅读教学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体验式阅读教学能够更好地将客观的事物融入学生的主观意识当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雪琴.在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J].英语教师,2017(1).

(责任编辑 李 芳)

作者:褚媛

体验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篇3:

基于场域体验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摘 要】阅读是语言类学科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系统、复杂的思维过程,在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阅读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综合能力的生成、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英语阅读教学操作有多重选择,教师要从不同视角展开思考,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场域中感知语言特点和属性,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在多重场域体验中,只有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激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趋向成熟,阅读教学成果才能最大限度地显现出来。

【关键词】英语 阅读 场域体验

课标旗帜鲜明地指出,英语课程要以任务为载体,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有诸多技巧和方法,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掘教材属性,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鲜活、生动的场域体验情境,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价值,激活其探研动能,为后续的深度学习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材料场域,触发阅读感知

英语学习内容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这些材料既是学习的切入点,也是启动学生思维的重要引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素材,将其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处于低层次阶段,对于抽象的英语知识,他们很难快速完成感知。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切入点,展开针对性设计,制作教具材料,如词卡、句卡、图片、实物材料等吸引学生的关注,增添英语趣味性,让阅读活动变得更直观、鲜活。

学习外研版英语Module 10 Unit 2 Merry Christmas!时,由于这一单元的内容异常有趣,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教学活动伊始,教师没有直接讲述相关知识,而是从兴趣激活的角度出发,展示相关学习素材。“It will be Christmas soon. If the teacher asked you to dress up the classroom, what would you choose?”选择过程中,面对五彩缤纷的圣诞树、袜子和礼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同时,他们对事物的具体表达、属性等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求。“Mary, what items did you choose?”“I chose socks of different shapes because I wanted to give them to my little friends.”在实物材料展示中,学生对圣诞节相关知识有了更全面、深刻的掌握,这也为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设置材料场域时,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参与进来,提前进行阅读热身,比如,手工制作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生心灵手巧,思维灵敏度较高,有无限创意,如果自己制作的材料能够有效辅助阅读活动,学生的自豪感将油然而生。

颜色鲜艳的图画、立体形象的教具、清晰规范的词卡等都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给他们带来深刻的感知体验。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心理,借助多种材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忆知识,触发阅读感知。

二、游戏场域,丰富阅读体悟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不是灌输,而是发自内心的愉悦。兴趣激发、语言感知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存在差异,但他们对游戏似乎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度,面对妙趣横生、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他们能够积极响应,主动参与。教师要精准把握这一点,将学生的学习需求置于教学设计首位,将游戏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让学生在玩中感知语言,在感知中激发兴趣,丰富阅读体悟。

学习外研版英语Module 4 Unit 1 Do you want some rice?时,教师采用角色演绎游戏,让学生在演绎中有更真切的感知和体验。学生人数众多,而需要的角色比较少。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演绎活动中,教师进行了细化处理,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抓阄决定演绎的内容并进行小组之间的竞赛。“Welcome to our restauran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tonight?Rice or dumplings?”“These dumplings look good. I want to eat dumplings. Dad,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在趣味化的演绎中,课堂学习氛围达到顶峰。相对于传统的阅读形式,角色演绎游戏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使他们的思维向着不同方向发散。学生在趣味演绎中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其情感体验也更加深刻。游戏场域的设置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学生活泼好动,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教师找到均衡点,借助角色演绎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优点,取长补短,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习游戏化、活动趣味化已经成为教学所趋。游戏对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教学实践中,游戏的呈现形式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要用游戏填补课堂,确保学习活动新颖有趣,让语言探究意趣盎然。

三、图示场域,彰显阅读特色

英语知识是由众多单词、句型、对话构成的。面对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学生难免产生畏难心理。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教师不妨借助流线型图示,帮助学生厘清知识,触发文本思维与学生思维的碰撞。图示是图文示意的简称,是一种将知识转化为符号的教学方法。这种学习形式将复杂的知识简化处理,将知识的转化形式和本质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信息,强化形象记忆。在图示场域中,学生学得踏实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自如,课堂教学实效性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学习外研版英语Module 5 Unit 1 Can you run fast?时,为了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有清晰的认知,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学习内容。由于阅读过程是简单、愉悦的,学生很快完成了知识梳理。这时,教师提出更具体的问题:“Outline the important sentences in the text.”这项任务也相对简单。通过整体阅读和句子提取,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文本内容、结构,其深度阅读兴致已经萌生。教师给出进一步指引:“Can you present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with simple sentences and phrases?”學生眉头紧锁,显然,这一次的任务有一定难度。教师展示示例,给学生以具体的提示。学生思维认知瞬间被激发,他们恍然大悟,开始主动设计文章图示。

图示场域能够应用于英语学习活动的各个部分。尤其内容结构复杂的阅读部分,属于学习重点。图示场域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完成知识细化、分类。学生只要思考有所指向,自然能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四、具身场域,体现阅读属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性质。阅读是体现英语学科属性最重要的体现。要想让学生快速感知语言、掌握相关知识,教师不妨从英语学科本身特点出发,从生活化场景出发,创设具身场域,实现学习价值最优化。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主题与生活紧密相关,教师从文本主题出发进行梳理探寻,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地位。这样,学生自然会感受到语言的魅力,阅读活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完成。

学习外研版英语Module 8 Unit 1 We’re going to visit Hainan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海南优美风光。学生瞬间被美丽的画面吸引,议论纷纷。“Li Na, where have you been?Have you ever been to Hainan?”在热情洋溢的讨论中,学生主动阅读兴趣高涨。要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带来更丰富、深刻的体验,教师必须设置不同的场景。“China has vast territory and abundant resources. Different region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Which city do you like best?Tell me about your favorite urban characteristics.”“I like Changsha, because there are stinky tofu, crayfish and other delicious food.”学生自主选择,主动表达热情极高。学生根据文本中的内容,进行相关内容的替换,展示自己喜欢的城市风景。具身场域让英语阅读教学实现了本真回归。英语学习就是为了表达交流。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打破了教学桎梏,使阅读活动得到了延伸,学生表达个性得以显现。

语言深植于身体与环境、文化的相互作用,其对于学生情感态度、综合素养的生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经历,教师就必须让他们融入真实可感的环境中,体验学习乐趣,培养探究能力。

阅读教学关乎学生语言感知,直接影响学生对具体知识的学习。小学阶段是人思维认知最活跃的阶段,教师要站在学生视角,进行针对性场域设计,确保英语阅读活动顺利开展。材料场域、问题场域、游戏场域、图示场域、具身场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虽然不同类型的场域带给学生的感知体验不尽相同,但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感知和情感熏陶是深刻、多元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进行教法与学法的一一对应,在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完成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生刚.英语非故事类文本教学初探——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Unit4 Road Safety一课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1(36).

[2]缪睿.核心素養下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1(33).

作者:王裕菁

上一篇:大学生事迹材料(精选2篇)下一篇:班级建设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