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研究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进行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糖尿病护理研究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糖尿病护理研究论文 篇1:

研究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摘要:目的:本文針对糖尿病护理小组进行详细研究,并讨论其对糖尿病病人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选取了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糖尿病病人,经过其同意后分组进行护理研究。研究组选择糖尿病护理小组(40例)、参照组选择常规护理(40例)。对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进行组间对比,并利用统计学检验,同时判定护理措施的优势。结果 组间病人满意度情况对比参照组病人满意度75%比研究组病人满意度97.5%偏低,且研究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参照组,组间研究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统计学P值显示<0.05。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后,发现此项措施可提升病人护理效果,同时控制血糖水平,此项措施具备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效果

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高血糖,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中也包括遗传、环境因素,主要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多尿、多食等【1】。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与人们的不健康饮食,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临床护理服务能够控制病人的病情,本次研究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选取了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糖尿病病人,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对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护理作用,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选取了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糖尿病病人,经过其同意后分组进行护理研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研究组资料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9例,年龄区间34-78岁(56.31±2.35)岁;参照组资料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区间32-78岁(55.26±2.04)岁;统计学对所有研究资料中数据分析后显示P>0.05,故具备分组条件。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了解病人的相关病情,测量体重、血糖水平,饮食指导等。研究组病人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①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操作水平。②提升护理水平:护理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对护理人员护理的过程发生问题进行分析,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加强专业知识,全面掌握护理知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个人,巡视各个环节要严格执行【2】。③实施护理措施:加强护患间交流:倾听病人的内心想法,寻找共同话题帮其解决。由于糖尿病病人内心非常敏感会出现缓解不良情绪,病人十分焦虑、心情沮丧,护理人员要和蔼的语气与病人沟通,增加亲切感。为病人讲解糖尿病知识及治疗方案,鼓励安慰,引导病人树立治疗的信念。饮食护理:制定饮食方案,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初步制定并护理搭配能力比例。合理控制食盐的摄入【3】。按时监测:对于病人的血糖水平、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并加以记录。运动指导:鼓励病人适当的运动,运动能够促进糖氧化从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使血糖可以很好的控制。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人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进行组间对比,并利用统计学检验。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X2检验;计量(),t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由表1、表2显示:组间病人满意度情况对比:结果表明参照组病人满意度75%比研究组病人满意度97.5%偏低,且参照组病人空腹血糖8.64±1.35、餐后2h血糖9.57±1.54、血红蛋白8.02±1.35、自我管理能力19.87±3.78均比研究组差,组间研究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以研究组显优势,所以统计学P值显示<0.05。

3 讨论

糖尿病护理小组为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掌握病人的自理能力、心理状态与身体情况,可以综合评估病人的相关状况,更科学制定治疗措施,减轻病人的压力,提升生活质量【3】。本文研究表明:组间病人满意度情况对比:参照组病人满意度低于研究组且参照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均比研究组差,组间研究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以研究组显优势,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

根据以上表述,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于糖尿病病人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治疗效果较明显、有助于控制糖脂代谢水平,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董芳.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2):165-167.

[2]牛婷婷,耿小雪.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7):185-188.

[3]邓平艳.光子治疗仪照射联合集束化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13):183-184.

[4]陶秀勤.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0):154-157.

作者:岳晓云

糖尿病护理研究论文 篇2:

基于“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的延续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目的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进行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抽取的病例均来自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从中随机抽取出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作为本次研究的分组方法,分成80例观察组和8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97.5%(78/80)]高于对照组患者[(76.3%(6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6.38±1.09)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7.43±1.26)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lc)[(6.58±1.75)%]均低于对照组患者[(8.46±0.97)mmol/L]、[(10.59±1.20)mmol/L]、[(7.81±1.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論 通过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效果优良,血糖水平显著改善,用药依从性大大提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2型糖尿病;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

2型糖尿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该病属于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因为患者机体的胰岛素水平较低,使代谢出现紊乱,进而引发糖尿病。而且,该病是终身性疾病,不可治愈,只能够控制。据有关统计表明[1],2型糖尿病在成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0%。随着糖尿病病情的逐渐发展,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肾衰竭、脑血栓等。临床中,主要通过长期使用药物以及生活管理、饮食纠正等方法来控制病情。然而,是否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还和患者的依从性息息相关,大多数患者坚持按照医嘱用药一段时间后,病情一旦有所好转,就会忽略医嘱,久而久之,病情就会加重。所以,需要有效的护理干预来帮助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控制血糖水平[2]。本研究针对基于“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的延续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抽取的病例均来自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从中随机抽取出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作为本次研究的分组方法,分成80例观察组和8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45~68岁,平均年龄为(52.21±5.56)岁;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48~70岁,平均年龄为(55.75±5.87)岁;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得到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在同意书上签字;②可以使用微信等沟通软件;③具备基本理解能力。

排除标准:①精神病患者;②沟通障碍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进行延续性护理。

常规护理:通过定期电话随访或者微信随访,询问患者的服药情况,嘱咐患者家属监督患者用药。

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护理: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及患者家属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注护理平台,由护士登记患者的一般资料,给患者演示平台各个模块的使用方法,直到患者熟练使用为止;患者将每天用餐情况以及用药情况拍照上传平台,护理人员每天定时查看,再和患者每天的血糖值相结合,指导患者正确饮食,纠正运动量;每周患者在周一、周三上传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护理人员观察血糖波动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则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获取处理措施;护理人员及时回复患者提交到平台上的疑惑,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了解,和患者加强沟通;护理人员每周会定期发送1次消息,主要关于糖尿病的用药、用餐、运动等情况,让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更加了解。持续干预半年观察干预效果。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lc)]。

根据用药依从性评价量表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包含8项,8项全部回答“是”则为完全依从,4~7项回答“是”则为部分依从,1~3回答“是”,则为不依从。用药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97.5%(78/80)],高于对照组患者[(76.3%(6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PG、2 hPG以及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 討论

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技水平快速提升,医疗事业的发展也在随之加快,将网络技术和医疗护理相结合,已经成为目前护理的主要趋势[3]。研发手机App,患者通过关注App,居家测量血糖,然后将血糖水平通过App上传,护理人员随之接到通知,从而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计划以及运动、用药指导服务,并逐渐优化患者的就医体验以及监护模式。同时,患者自我管理也不受地区以及时间的限制,对于健康教育的传播更加有利。虽然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是老年人群,但科技时代早已到来,人们对于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短时间的学习即可以熟练掌握相对简单的App,并且App自带保存功能,可以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波动情况进行了解,进而更好地完善血糖控制方法[4]。应用护理平台,护理操作简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患者在平台上可以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形成一个动态比较,听取护理人员的建议,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及时改进,进而控制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97.5%(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3%(61/80))];观察组患者的FPG、2 hPG以及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通过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崔庆庆,王丽,戴莉敏,等.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在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1):65-68.

[2]胡志洁,魏丽丽,郭小靖,等.“麦芽糖”App在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2018,4(8):128-129.

[3]韩吉淑,刘延慧,金雪英.延续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7):158-159.

[4]徐蕾,张茵.家庭关怀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8):2500-2503.

[5]李玲.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62):316,318.

作者:石茹 廖鸿霞

糖尿病护理研究论文 篇3: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以近一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作为案例,随机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后续护理指导存在差异,因此随机分组后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健康教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护理效果分析。结果:以满意率参数为衡量指标,数据分析后可知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甲组的住院时间15.5±0.5d,乙组的住院时间8.39±0.5d,乙组的住院时间少于甲组。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健康教育

护理健康方式效果明显,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护理方式,对患者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针对患者开展的相关健康活动,对患者来说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后,能减少患者的负担。健康教育模式符合当前护理要求,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护理指导工作,满足护理要求。健康教育指导以患者为中心,在整个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了解护理的注意事项,从具体方向落实,满足实际要求。为了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部分患者为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指导,护理周期结束后对详细结果研究,总结健康指导的优势。报道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7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都是35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平均年龄参数对比可知,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明显的差异,病情概况和基本生活情况以及病情程度等差异不大,因此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可以分析和研究。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采用的是常规性护理方式,严格按照实际要求实施。乙组采用的是健康教育形式,如下:

(1)知识指导

在本次研究中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和教育,告知相关注意事项,相关知识指导后,符合护理要求,能提升患者知晓率[1]。

(2)心理教育

适当的心理指导符合要求,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教育,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更为重要的是注重生活习惯的教育,督促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

(3)生活化护理

在健康教育中进行生活化护理模式符合要求,尤其是在饮食上,严格把关,对于即将出院的患者需要叮嘱呼喊着按照医嘱接受检查,及时复查。此外需要告知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定期回访。

1.3效果评价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的满意率现象分析,满意率指的是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比例。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9.0对统计软件资料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分析

护理满意率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分析后可知,乙组的满意率91.4%,甲组的满意率71.47%,对比可知,乙组的满意率参数更为明显,两者差异比较大,数据对比的详细结果如下: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甲组的住院时间15.5±0.5d,乙组的住院时间8.39±0.5d,乙组的住院时间少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

3.讨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对患者自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了解护理的要点。健康教育模式是当前护理的关键所在,需要明确护理的注意事项,合理实施[2]。

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护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内容,提升依从性。当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对病症缺少了解,需要做好文化程度评估工作,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给予健康指导。肺结核和糖尿病成为当前发生几率高的疾病,此外属于慢性病,在后续治疗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积极配合,长期治疗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甚至存在焦虑烦躁甚至抵触治疗等情况,在整个过程中要了解护理指导的注意事项,合理实施[3]。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多,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以及消毒隔离等,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互动,将自我管理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能让患者在院外的抗结核治疗更顺利地进行,适当对患者进行自主管理,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对病情的了解,主动接受治疗,尽快回复后能减少因住院所产生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此外护理的过程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根据专家介绍,保持有效的护理指导后,能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提升效果,让患者尽快恢复[4]。

本次研究中为了探究护理健康指导的优势,以满意率作为重要衡量指标,乙组的满意率更高,说明乙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更为全面,效果更突出。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甲组的住院时间15.5±0.5d,乙组的住院时间8.39±0.5d,乙组的住院时间少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说明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形式,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护理健康教育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卢玉芳.护理健康教育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重要性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2):1689-1690.

[2]吴江贵,李慧珍,张 杨,等.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2:469-470.

[3]郑国琴,陆坚,林奕,等.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院外跟踪护理需求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6):1602-1603.

[4]胡珍.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5):1082.

作者:熊奕

上一篇:服务管理工作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员工工作意见(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