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持续发展新型战略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作为新时代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三产融合是东北粮食主产区未来发展的着力点。本文通过建立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三个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了2010—2016年东北粮食主产区三产融合的耦合作用规律。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业持续发展新型战略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持续发展新型战略论文 篇1: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分析

摘要:在减少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大背景下,农村的资源环境是保障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现在各级政府都提倡建设生态农业,农业具有一定规模,但现在农村资源环境破坏有的地方比较严重,应该引起政府重视,资源环境是人民生活的大环境,环境污染对人、畜牧、水、地质等有一定影响,一定会阻碍生态农业发展,本论文从不同层面阐述农业发展中资源环境问题,希望对以后农业环境保护起到理论参考。

关键词:农业发展;资源环境;问题研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有接近80%人口是农民,因此农业是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农业你那个持续发展,是稳定民心,人民安居乐业基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即使这几年我国农业取得很大发展,粮食产量年年稳步提升,农业科技实力有所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有的地区农业资源环境受到破坏,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比如农药不合理使用,畜禽粪便没有合理化处理、工业的污水排放等等,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对于存在问题也一个一个解决,要正确引导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宣传农业资源环境的重要,农业资源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保障措施,解决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形势

1.农业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

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力逐年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每年都有一定提升,用世界10%土地,解决世界20%人口的吃饭问题。同时我国的畜禽、水产品、肉、粮食、蛋类的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

2.农业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建国以后,政府就重视农业,农业科技成果年年有突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科技实力发展非常快,科技成果实力显著,有的农业科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尤其在种植业与养殖业。超级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油菜、地膜覆盖等技术,以及畜禽品种改良和规模化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等技术 ;动物育种技术取得领先,利用中国特有的遗传资源培育出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系、中国美利奴细毛羊新品种、中国黑白花奶牛等一批代表中国领先水平的畜禽新品种 ;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农机智能化、机电一体化。

3.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传统的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主要为自己生活用,基本不用买卖。现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改变传统的种植业为主,现在养殖业、林业的比重逐步提升,现在畜牧业,养鱼等成为农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改变农村经济来源一条腿走路困境,现在多种经营方式,使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提高国民经济基础,农民富裕了,中国人民才能真正富裕,达到小康社会。

二、农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

1.农产品产地环境受到污染

我国农村土地现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畜禽粪便没有进行标准化处理,秸秆的不合理利用等。最主要的是工业上的三废污染,有的地方为了拉动地方经济,把有污染的企业安排到农村,促使水等都产生了污染,对人,土地、畜禽的都有很大影响。

2.耕地资源减少

耕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但现在农村耕地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工业站地是一个主要原因,尤其在城效结合处耕地基本都没有了,还有西部地区,防护措施不当,受水土影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三、农业资源环境恶化的危害分析

1.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侵害人体健康

现在土地受到环境污染,土地生长出来的农产品也是不健康的,人长期食用对人的身体有一定影响。蔬菜、粮食、水果等农产品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对人的健康有一定影响,因此农业环境的恶化,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要重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

2.导致污染事故频发,影响社会稳定

在我国农业环境污染导致一些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例如:山西某村农民引用污染的河水进行灌溉,酿成污染事故,造成部分地块冬小麦减产,有的甚至绝收;吉林热电厂排灰场粉煤灰污染一案,涉及 600 多农户,损失金额 45 万元,江城晚报、新文化报等新闻媒体曾作过详细报道。

四、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前提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粮食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保障作用。近年来,受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污染灾害事故频发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

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倚重、受制于资源环境条件的形势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战略上高度重视资源环境保护,尤其要重视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耕地、水等农业资源节约,大力实施农田土壤、农用灌溉水、农区大气等农业环境的污染治理与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环境,解决农业资源环境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达到农业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的持续平衡,实现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农业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完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立法,确立制度保障

2.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抓住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根本

3.严格工矿企业环境监管,控制农业资源环境外源污染

4.加强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守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5.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基础

总之,农业资源环境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农业资源环境发展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是我国经济建设基础,只有农村经济增长,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有关学者研究的方向,农村建设是关系中国长治久安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振宇,牛灵安,郝晋珉,胡菊,沈广城.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与改善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4)

[2] 翟虎渠. 30年来我国取得农业科技成果5万多项[J]. 中国农业信息. 2009(01)

[3] 王伟,刘凤枝,刘卫东,沃飞. 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中的法律援助[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01)

作者:张影华

农业持续发展新型战略论文 篇2:

东北粮食主产区三产融合的耦合协调分析

摘 要:作为新时代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三产融合是东北粮食主产区未来发展的着力点。本文通过建立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三个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了2010—2016年东北粮食主产区三产融合的耦合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辽宁和内蒙古应利用旅游环境优势,推介契合消费者需求的农业旅游产品,带动三产融合;吉林和黑龙江应加快技术进步,积极引进资金和人才,利用农产品加工业优势,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实现农产品再工业化。基于各地区差异化的现实基础,分析得出制约东北粮食主产区三产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农产品市场体系存在缺陷,产业结构不对称,并提出促进该地区三产融合和开辟东北振兴新格局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东北粮食主产区;三产融合;耦合协调度模型;东北振兴

一、问题的提出

新时代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内涵,也是促进农村三产融合的重要载体。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时提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强调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要振兴,农业生产不能竭泽而渔。东北农业科技发展大有潜力,农业发展前景广阔,粮食安全战略永远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东北地区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责任,三产融合是新时代振兴东北的必要措施,是农民增收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所在。

20世纪90年代,今村奈良臣提出“六次产业”,旨在解决日本农产品增收价值未能回归农民的困境,实质是基于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范围拓展的三产融合。程承坪和谢雪珂[1]对日本和韩国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摆脱农业发展困境进行定性分析并得出相关启示;姜长云[2]从产业链条、经营主体和政府扶持方面揭示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重点和特色,探讨中国农村三产融合与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异同。多数国内学者基于理论和案例分析对三产融合进行研究。刘海洋[3]基于吉林市孤店子镇的案例经验,提出应以多方受益为价值取向,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等促进三产融合;吕岩威和刘洋[4]梳理国内多地区实践案例,总结三产融合发展四大模式,并进行优劣势比较,提出政策建议。实践案例可为三产融合发展提供经验,但仅通过个案分析难以增强三产融合必要性的说服力。

作为分析产业融合和协调发展等问题的工具,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到了学术界普遍认可。刘定惠和杨永春[5]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安徽区域经济、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系统进行耦合协调度测算,得出生态环境是制约安徽产业融合瓶颈的相关结论;刘莹[6]利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3年辽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整体水平,结果表明协调度整体偏低;邓椿[7]测算了山西11个地级市旅游、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指数,并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谭明交[8]认为,产业融合本质是趋同过程中稳态收敛,因而以交易成本、收益和技术效率为测量先显变量建立趋同模型,通过观察是否达到均衡状态对三产融合的动力、质量和模式进行分析。

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研究多基于几个同类产业,鲜有学者对一二三产业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本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三个产业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综合测算,得出2010—2016年东北粮食主产区三产融合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

二、模型设定

实现三产融合,即鼓励农民实现多种经营,以种植业为中心,加上农产品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第二产业,以及销售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形成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并将流向城市的劳动力资源和农产品附加值内化,使农产品提升的附加价值切实地回馈农民,为农业生产者争取更多非农业收入。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权重的确定

三产融合具有复杂性、多层次性和开放性。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标志,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和发展潜力。本文建立农业系统、农产品加工业系统和旅游业系统,运用熵值赋权法进行计算。其中,i年j项指标比重:zij=zij/∑ni=1zij;指标信息熵:ej=-1/lnn∑ni=1zij×lnzij;信息冗余度:dj=1-ej;指标权重:wj=dj/∑ni=1dj,j=1,2,…,m。三产融合的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及权重如表1所示。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建立

耦合度表示系统间关联程度,不反映各系统水平;耦合协调度既反映各系统是否具有良好发展水平,又表示系统间相互作用。本文选取2010—2016年东北粮食主产区各指标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该地区三产融合发展情况。

为消除数据量纲影响,对初始数据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采用正向指标计算公式得到农业系统指标i的标准化值x′i:x′i=xi-min ximaxxi-min xi ,y′i和z′i计算公式同x′i。

计算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的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fx=∑ni=1aix′i ; gy=∑ni=1biy′i ;hz=∑ni=1ciz′i。其中,ai、bi和ci为各系统指标权重。综合评价指数越高,产业发展状况越好。

计算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别为:C=fx×gy×hzfx+gy+hz313;D= C×T。其中,T=αfx+βgy+γhz 。耦合度C介于0—1之間,越接近1,系统间相互作用越强。T为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融合的综合评价指数,α、β和γ为各自权重,东北粮食主产区三产融合机制中,第一产业应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依托,以弥补自身不足,故取α=0.2000、β=0.4000和γ=0.4000。

三、综合评价指数和耦合协调度分析

(一)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1.内蒙古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内蒙古农业波动明显,大体呈一年上升一年回落态势,2016年农业综合评价指数为0.5996,相比于2010年的0.2955增长一倍,可见农业受自然环境和生产要素成本等影响较大,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较强。农产品加工业波动也较大,2012年综合评价指数达到最大值0.6112,但2013年迅速下降至0.3762,2014年虽显著上升,但2015年又有所下降。旅游业发展稳定且状况良好,综合评价指数呈上升态势,2011年和2015年大幅增长,2016年达到最大值0.8201。依托国家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之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内蒙古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等战略进一步实施,为一三产业融合提供了前进动力。

整体来看,2010—2013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略优于第三产业,但综合评价指数较小,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2010—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规模扩大,综合评价指数较高。但由于中小企业和加工作坊居多,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深加工技术水平低,缺乏高质量农产品,竞争力不足,无法维持农产品加工业长期发展,暴露的弊端在2012年体现出来,導致综合评价指数回落。2014年后三产融合发展效果较好得益于旅游业快速兴起,呈现出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的景象,带动效果较好。2011—2016年内蒙古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1.35%提升至2.37%,可见,一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拓宽农产品市场,增加非农业收入。

2.辽宁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辽宁农业波动明显,2013—2014年下降幅度较大,2014—2015年大幅上升,2015—2016年又迅速回落。2012年农产品加工业综合评价指数达到最大值0.6223,此后一直呈下降态势。农产品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需要高科技人才把控未来发展方向。2010年辽宁高科技人员仅33.34万人,其中农产品加工业科技人员占比不足3%,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和结构分布不合理是导致农产品加工业持续走低的关键因素。旅游业综合评价指数于2012年达到最大值0.5901后逐年下降,2016年有所回升。辽宁旅游资源较丰富和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完备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原因在于旅游业特色不强、城市定位模糊和新兴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缺乏投资建设,未能全面开发。

整体来看,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大体相同,2011年三产融合发展较好,综合评价指数为0.6064,此后呈下降态势。自然资源优势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饱和,农业发展前景在于借助产业融合突破自身束缚。

3.吉林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吉林农业波动较明显,先下降后大幅上升,2014年农业综合评价指数达到最大值0.7157,此后有所回落。吉林以全国1/60的农业劳动力和1/25的耕地生产出1/18的粮食、1/10的商品粮、1/2的出口粮食,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农业生产地位不可动摇。农产品加工业综合评价指数2012年达到最大值0.6604,2012—2013年大幅下降后有所上升。吉林是农产品加工业大省,以开发终端产品为重点,2011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0%,2012年销售收入实现4 000亿元。但由于生产链条短、结构不合理和精深加工技术匮乏,农产品附加值和企业利润较低,导致2012年后综合评价指数下降。旅游业发展略不尽人意,综合评价指数较低且2011年后一直下降,原因在于旅游资源相对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开发建设滞后,城市品牌文化宣传力度不足。

整体来看,2011—2013年吉林三产融合综合评价指数略微下降,2013年后缓慢上升,2016年为0.5301。吉林产业优势在于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广阔发展空间,改良加工业制造工艺,引进高端科学技术,如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助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条,通过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产业融合。重点发展“互联网+农业”,消除农业信息闭塞、流通受阻和销售途径陈旧等弊端,让特色农产品、旅游产品和城市品牌文化迈向全国乃至世界,最大化提升产品价值。

4.黑龙江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黑龙江农业发展趋势稳定,2016年农业综合评价指数为0.5784,这得益于种植业土地资源优势。2013年农产品加工业综合评价指数达到最大值0.6191,此后略有波动。尽管黑龙江农产品加工业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但技术装备落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初级农产品无法向精深加工升级,导致市场供给不能契合需求,难以形成有效市场规模。旅游业发展略不尽人意,综合评价指数较低且呈下降趋势,2013年下降最明显,2016年仅为0.3841。这可能与黑龙江偏寒冷的气候特点有关,受资源影响客源有限,农业旅游产品推介宣传工作尚未完全展开,冰雪旅游等天然优势尚未完全释放。

整体来看,2012年黑龙江三产融合综合评价指数达到最大值0.6320,2012—2015年呈下降趋势,2016年为0.4932,仅小幅度回升。与吉林类似,黑龙江旅游资源不如内蒙古和辽宁丰富,旅游业带动作用较小。但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具有比较优势,2014—2016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稳定同步增长,带动能力较强。与吉林不同,黑龙江农业带动作用略强于农产品加工业,自然资源优势具有稳定支撑作用。因此,黑龙江应侧重发展一二产业深度融合,把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放首位,扩大高质量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影响力。

(二)耦合协调度分析

东北地区三产耦合度平均值在0.3000左右,走势平缓,可见一二三产业间相关性及互动性弱,三产融合未能从源头找到发展方向。内蒙古耦合协调度发展走势最好,其次是吉林、黑龙江和辽宁。图1显示,内蒙古耦合协调等级从2010年中度失调上升为2016年濒临失调。

如果耦合协调度值位于0.4000—0.4900之间为濒临失调;位于0.3000—0.3900之间为轻度失调;位于0.2000—0.2900之间为中度失调。

图2—图4显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相似,2010—2011年大幅增长,是由三个产业综合评价指数共同上升拉动的。2012—2015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耦合协调度有所下降且趋势放缓,旅游业综合评价指数均处于快速下滑阶段,旅游业发展不理想。2016年吉林三产融合耦合协调发展优于黑龙江,黑龙江优于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从轻度失调上升为濒临失调,辽宁一直处于轻度失调状态。可见,东北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带来黑土地退化等不可逆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大力发展工业拉动经济的同时,忽略了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辽宁和内蒙古应继续扩大旅游环境优势,如大力发展文化休闲农业旅游,依托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增强农业旅游产品吸引力,推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生态旅游,打造具有东北魅力的新兴生态旅游环境;吉林和黑龙江则继续加快技术进步、引进资金和人才,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形成东北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加大旅游项目宣传推广,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效益。

四、三产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市场体系存在缺陷

1.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契合度较低

市场信息不对称指供求双方掌握信息不均衡,产品质量和价格信息等在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环节中未能全面反映。从传统手段看,提高农产品质量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市场化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产品价格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高质量产品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其价格必然下降,因而仅通过产品质量价差不能提升农产品总体价格水平。近些年国内健康性消费支出及对绿色有机高品质农产品需求明显上升,国内市场具有广阔发展空间,这要求供给方准确捕捉市场信息,打开国内市场,获得更高市场回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供给过程中与市场契合度较低的问题。

2.农业主体市场意识不强

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政府主导和政策制定对农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实施价格保护政策和补贴政策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农产品国际競争力,但对于数量众多的农民只能保证其基本收入。规模经营并不代表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不一定形成较好的规模收益[9]。市场经济要求农业主体对市场信号反应灵敏,但农业主体收入低和对政策依赖性强导致自身承担风险能力较弱,市场信号不确定时,农业主体多会选择规避风险,减少资金投入。例如,2015年临储玉米价格下调,但2016年种植规模并未减少,东北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无较大调整,不仅导致新玉米价格下滑,还导致库存量增多,造成卖粮难问题。可见,改变种植结构可能带来未知风险,基本收益难以保障,农民很难轻易作出改变[10]。

3.体制转轨困难导致农业市场化进程缓慢

受20世纪50年代优先发展工业战略的制约,东北地区农业产业框架仍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一是农村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二是带有国家垄断性质的农产品统购统销,三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农产品统购统销是为了确保城市居民生活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但实质上违背了市场等价交换原则;农村人民公社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经济组织的独立性,强化了国家对农业生产和流通的行政干预,是国家控制农民经济权利的一种形式。

东北农业的计划经济特色导致市场力量薄弱,本土产品在市场中不占优势,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细化程度远不如南方地区。东北虽为粮食主产区,但农产品质量不高、市场不够灵活、市场开拓程度不足,导致对外失去国际竞争力,对内产能过剩且利润微薄。东北振兴真正需要攻坚落后的改革开放观念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完善开放程度不高的农产品市场。

(二)产业结构不对称

1.第一产业结构失衡

“三高”问题突出,即高产量、高库存和高进口。中国农产品库存量较大,其中玉米库存问题突出。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5年玉米库存占消费量比率为176%,历史最高;进口依赖较强,其中大豆最依赖进口,2016年大豆消费中87%来自进口。大豆种植平均成本每亩248元,同期美国仅需160元左右,价格较低的进口大豆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在低价进口大豆冲击下,黑龙江大量油脂加工厂亏损关停,开工严重不足。大豆是东北粮食主产区具有种植优势的作物,大规模大豆加工企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国际形势紧张导致进口大豆价格上行,为国产大豆赢得市场提供契机。

农场规模小,产业规模效益不足,表现为维系总量充足供应的成本过高。中国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总成本分别是美国的203%、53%和80%,农产品成本较高在于生产要素成本较高,劳动生产率较低。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减少劳动力投入的有效措施,但前提是适度的农场规模和较高的农民收入。随着农业发展要求逐渐从数量转向质量,土地细碎化、经营分散化和农场规模小等问题日益凸显。粮食和棉花等土地集约型农作物生产规模较小,导致农民收入低,农业持续发展乏力。

2.第二产业缺乏竞争力

首先,农产品加工业对市场反应滞后,生产决策变更滞后于市场需求改变,中低端产品过剩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不利于农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其次,深加工企业技术落后导致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需求。最后,科学创新推广体系不完善和管理体制不顺畅阻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企业生产技术及投资效益受限,导致第一产业增长率比其他生产部门低。农民为满足生产购买肥料及农机等工业产品,能吸收多少工业产品,取决于生产技术改进和资本边际收益率。提高加工企业科技现代化水平和企业精深加工能力,可获得较好的规模效益,使利用国产大豆的加工企业加快开发国内和国外两大市场,用好国内和国外两项资源,使供给与需求相适应,是东北粮食主产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东北粮食主产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服务体系和信息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居于主导地位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服务型和社会保障型行业较少,造成该地区在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处于缺位状态,带动经济能力不明显。该地区高技术企业数量远低于其他地区,2015年仅有1 189个;辽宁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较高,其次是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2014—2015年吉林增长10.80%,内蒙古增长11.57%,辽宁下降22.90%,黑龙江下降1.60%。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对其他产业渗透能力弱,新兴产业不能带动传统产业增加附加值,必定导致产业结构失衡,产业融合发展不完善。第三产业相对滞后会导致该地区农产品仅能以加工程度低的产品数量取胜,而不是占据高附加值产业领域的产值优势,因市场规模有限,对资源损耗、能源开采和成本负担会造成不良影响。

五、政策建议

东北粮食主产区应依托东北振兴发展战略,逐渐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做好三产融合以开拓更多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销售模式,助力农产品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资金和技术保障,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

东北粮食主产区应充分发挥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助力政府招商引资。增加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土地、技术和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促进信贷资金向企业倾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奖励制度,鼓励农民创新创业。同时着重解决农产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问题,调动各类社会资本积极性,探索构建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协同机制。美国现代农业已完全商品化,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培育出更多产量高、质量优和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中国推进三产融合,应有效整合产业要素和创新要素,延长产业链条,鼓励加工装备研发,从根本上转变农业传统生产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构建园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三产融合的首要任务。新生代农民不能回乡继承传统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难上加难。农村三产融合对技术要素要求较高,传统生产经营难以适应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和服务一体化运营模式。因此,可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施配套政策扶持,积极培育融合多元化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让农民切实享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值收益,使产业融合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三)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打造第六产业新模式

优化升级农产品加工业,快速推进产业间连接整合。农业产业链延长后,供应产品由单一初级原料升级为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农业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1—3∶1,中国仅为0.4∶1。玉米和大豆深加工产品价值远高于初加工产品,如大豆分离蛋白平均每吨1.5万—2万元,浓缩蛋白每吨1万元左右。初加工玉米附加值提高1—2倍,精深加工玉米附加值提高5—10倍[11]。推進休闲观光农业新模式,打造多样式农业休闲旅游产品。让农产品不再是只能果腹的食物,而是融入美学、健康和特色文化的高档品,发挥农耕特色文化,挖掘乡村休闲价值,做到第一产业注重质量生产出优质高效的好产品,第二产业完善精深加工、细化产业链条,第三产业拓展市场化营销渠道。

(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东北粮食主产区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是减少流通成本的有效手段,产品直接供给给品牌企业,避免出现大量利润因流向加工企业和经销商而导致农民收益不高的问题。把传统特色打造成独特品牌,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各地区主动对接品牌引进、品牌建设和品牌推介工作,形成品牌集群效应。首先,增强品牌价值链牵引力,培养一批起点高、有特色和凝聚力强的龙头企业,发挥辐射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保证市场稳定性。其次,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后引进新生物和食品加工技术,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最后,“包装”农产品,不仅追求外观美观大方,也要融入绿色文化内涵,提升品牌形象,引领消费潮流。

(五)开拓“互联网+农业”新业态,加快发展新产业、新商业模式

传统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较长,包括生产者、批发市场、销售商和消费者,中间流通环节还可能存在多层次中间商,增加了不必要的流通成本[12]。“互联网+农业”依托互联网便利、智能和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对农业生产、销售、流通和服务等生产链进行优化升级,打造新产业新业态。“互联网+农业”为农民和消费者带来互联互动新平台,农民自身优势和农产品附加值在销售过程中能充分体现,高质量农产品才能切实得到更高价格,实现农民增收目标。“互联网+农业”为企业营造了信息通畅的市场环境,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组织生产,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销售风险,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垄断或寡头市场,打破企业进入壁垒,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六)对接“冰上丝绸之路”,建立农业产业链互联生态圈

优越的地理区域是减少出口成本和增强比较优势的重要前提,比较利益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是决定国际分工的重要条件。东北粮食主产区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区域经济合作优势。为对接“冰上丝绸之路”,该地区应加快港口建设,加强边境贸易合作,建立农业产业链互联生态圈。一方面,在保证国家安全前提下,继续释放大连自贸区和金普新区建设取得的成果,同时利用图们江的地理优势建立自贸区,完善海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吉林珲春面向日本海的重要枢纽作用,保障中朝俄跨境贸易便利畅通[13];另一方面,鼓励国内物流企业和加工企业进行国际交流,加大市场份额,以该地区丰富产业资源为支撑,将农产品加工业、第三方物流和互联网服务业等产业相融合,打造未来经济增长点,以三产融合建设提振东北地区经济。

参考文献:

[1]程承坪,谢雪珂.日本和韩国发展第六产业的主要做法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6,(8):114-118.

[2]姜长云.日本的“六次产业化”与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3):5-10.

[3]刘海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案例研究[J].经济纵横,2016,(10):88-91.

[4]吕岩威,刘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践模式、优劣比较与政策建议[J].农村经济,2017,(12):16-21.

[5]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7):892-896.

[6]刘莹.辽宁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J].当代经济,2016,(5):55-57.

[7]邓椿.山西省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85-89.

[8]谭明交.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9]史月兰.我国农业发展中的规模经济实现途径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9,(4):108-110.

[10]张茗朝,姜会明.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困境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6,(7):74-78.

[11]张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振兴东北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国发展,2004,(1):17-23.

[12]卢智慧.我国农产品分销渠道优化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7,(4):105-109.

[13]李振福,刘硕松.东北地区对接“冰上丝绸之路”研究[J].经济纵横,2018,(5):61-67.

(责任编辑:孙 艳)

作者:张向达 林洪羽

农业持续发展新型战略论文 篇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摘要:經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截至2016年末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同时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市场建设等方面有着更广泛的需求。不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不够、社会化服务不足、有侵害普通农户合法利益的风险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因地施策、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规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加强农村市场建设、有效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等方式予以解决。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普查数据;河南省;耕地面积;林地经营面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业人口进城务工落户,农业就业人口减少,在迈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1]。与此相适应的是新的经营主体应运而生,以规模户和农业经营单位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有效解决“今后有谁种地”的问题,是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主导力量[2]。河南省作为我国举足轻重的农业大省,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起到标杆性作用,因此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河南省的农业发展乃至全国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须要结合其目前的发展现状,瞄准其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育措施,以促进其进一步良性发展。本研究数据皆来自河南省第3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普查时点为2016年12月31日24:00,普查时期为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1 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已初具规模

截至2016年末,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规模农业经营户达到27.09万个,实际耕种耕地面积为 39.62万hm2,占全省实际耕种耕地总面积的 5.36%;农业经营单位12.42万个,比2006年末增长了6.04倍,实际耕种耕地面积64.72万hm2,占全省实际耕种耕地总面积的8.75%。另外,河南省的家庭农场数量达到1.3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02万个。从平均实际耕地面积来看,规模农业经营户是普通农户的4.4倍,农业经营单位是普通农业经营户的15.8倍,规模效应明显。虽然普通农业经营户的数量依然占有绝对优势,但是鉴于目前农村人口依然较多的情况,河南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表1)。

1.2 林业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的重要内容

林业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的重要内容。从实际经营的林地面积看,普通农业经营户依然占有绝对优势,这是因为普通农业经营户依然具有压倒性的数量规模。不过截至2016年底,普通农业经营户的林地面积处于净流出状态,而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的林地面积大大增加,反映出林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的趋势。户均林地面积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都高于普通农业经营户,不过规模农业经营户高出部分并不多,远不及农业经营单位,且低于耕地的比例,说明规模农业经营户在林地经营方面还较薄弱(表2)。

林地经营是一个复合型的农业经营,包含木材、苗木、林产品和林下经济活动等主要方面,另外林地还具有较强的环保、观赏、休闲功能。从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的林地经营各分类的销售额看,其主要销售收入来自于苗木销售和林下经济活动,都达到上亿元,其中又以苗木销售额最多,大于其他方面销售额的总和。经比较,因为农业经济单位所经营的林地面积远大于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经营单位的各销售额都大于规模农业经营户,不过从单位面积销售额来看,规模农业经营户都要高于农业经营单位,尤其是林下经济活动的销售额,反映出规模农业经营户林地经营的高效率(表3)。

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耕地流转、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或形式、新型农产品生产模式、农田基础设施、农业保险、农产品认证、电子商务等方面有着更广泛的需求

以规模户和农业经营单位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规模经营,而实现规模经营的途径是土地流入,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流入的土地面积要大于普通农业经营户土地流入的面积,从户均流入土地面积来看更是如此。比较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发现,农业经营单位能实现的规模更大,这体现出个体经营和企业或组织经营的差距。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建立平稳有序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非常重要(表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导致其对新的农业生产组织、生产方式、基础设施及其销售方式等各方面有着相对于普通农业经营户更广泛的需求(表5)。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主要包括公司+农户、农民合作社、专业协会、土地托管等,普通农业经营户参加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比例还很小,只有5.12%,规模农业经营户有 15.78%。新型农产品生产模式包括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工厂化生产等,规模农业经营户采用新型农产品生活模式的比例为14.14%,远低于农业经营单位的 57.79%。普通农业经营户、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能灌溉的耕地面积的比例相差不大,反映出河南省农田灌溉设施的普及性。有农业保险的比例和有农产品认证的比例都显示规模经营的比例更高,且农业经营单位拥有农产品认证的比例远高于规模农业经营户。另外,电商作为新兴的销售方式,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都在积极采用,从销售额上看,2016年规模农业经营户通过电商的销售额为6.30亿元,农业经营单位通过电商的销售额为18.97亿元,不过从采用比例看还很低,分别为0.95%、1.60%,还处于起步阶段。由此可见,电商销售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从业人员的构成、年龄以及学历更有优势

农业从业人员是农业经营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农业从业人员的总数看,普通农业经营户依然占有压倒性地位,远远高于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的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从性别结构看,男性的比例按照普通农业经营户、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的顺序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从年龄结构看,年龄在36~54岁的比例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他年龄段的比例逐渐下降。从受教育程度看,三者都有一半以上的人员是初中毕业,初中以上从业人员的比例呈现升高的趋势,初中以下从业人员的比例是下降的趋势,所以总体上农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不高,规模经营的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高于普通农业经营户的从业人员。从从事的农业具体行业看,普通农业经营户基本都是种植业,规模农业经营户有相当比例从事畜牧业,农业经营单位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比例都高于普通农业经营户和规模农业经营户。由此可见,原有的农业结构极其单一,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大大丰富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结构,虽然林业和渔业的比例依然较低,不过这也与他们非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有关(表6)。

從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看,一方面在我国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下,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了较大发展,数量、规模、效益都在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创新了农业经营模式、丰富了农业经营结构、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率,是河南省今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须要在各方面进一步进行引导和扶持;另一方面,普通农业经营户的数量依然占有绝对优势,依然是农业发展的根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普通农业经营户、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会共同存在,所以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对普通农业经营户正当利益的保护。同样,对普通农业经营户也要提供更多的社会化服务,引导其向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还很不平衡

由表7可知,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较多的是周口市和驻马店市,其规模农业经营户的数量都达到3万个以上,农业经营单位数量达到1.5万个以上,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也远超其他地市,数量较少的是鹤壁市和三门峡市。

由于各地市农业基础条件不同,仅从数量上难以完全说明各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从发展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平均经营规模(表8)可知,信阳市规模农业经营户的平均耕地面积最大,其平均实际耕地面积达到3.93 hm2/个, 是全省平均数的2.69倍;其次是漯河市;反观周口市和驻马店市平均耕地面积并不高;最少的是开封市。漯河市的农业经营单位的平均实际耕地面积最大, 达到10.71 hm2/个,是全省平均数的2.05倍;其次是南阳市和许昌市;最少的依然是开封市。从平均流入的耕地面积来看,平均流入较多的地市是漯河市、信阳市和平顶山市。可见,河南省各地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还很不一致。

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不够

截至2016年底,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流入的耕地面积为67.94万hm2,占其实际耕种耕地面积的65.11%,所以土地流入对于规模经营来说特别重要。因此,可以通过考察农业经营主体流入土地的用途来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的重心所在(表9)。由表9可知,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相对于普通农业经营户来说,经营更加多样化,农业结构更加优化,不过总的来看其多样化程度还很低,流入的土地88%以上依然是用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即使是农业经营单位用于农作物种植的比例仍高达88.44%,说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还不够。

由表10可知,各地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流入土地用于农作物种植的比例基本都在80%以上,周口市、驻马店市和许昌市甚至达到95%以上,只有郑州市和洛阳市较低,分别为55.06%、62.15%,说明这2个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较好。

2.3 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化服务不足

农业现代化发展必然要求农业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在普通农业经营户和规模农业经营户经营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的各个流程、各个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对其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普通农业经营户和规模农业经营户可以通过参加如“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或形式获得社会化服务。不过由表11可知,参加这些组织或形式的农户占例还较低。另外,从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人员数量来看,全省只有21.204 2万人,占所有农业从业人员的0.64%,社会化服务人员明显不足。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人员比例较高,分别为4.8%、15%,说明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对于农业生产服务业需求更大。在农业经营单位中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将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功能独立出来,服务对象也可以延伸到合作社以外的其他农户。从国家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来看,农业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方兴未艾[3]。农业生产服务业发展的不足会严重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顺利发展。

2.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有侵害普通农业经营户合法利益的风险

规模农业经营户的经济基础一般都较好,再加上规模经营,其经营收益要高于普通农业经营户,其生活条件要好于普通农业经营户(表12)。经济实力的提升自然会让规模农业经营户寻求更大的政治权利或其他相关利益,尤其是在一些外出人口流失严重并逐渐呈现“空心化”的农村,一方面这些地方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较廉价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空心化”使得农村原有的农村决策机制、农村文化变得薄弱,新的农村机制和农村文化在建立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会获得制定规则的权力[4]。政治权力的获得反过来造成其与普通农业经营户经济纠纷处理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这样就有可能侵害到普通农业经营户的合法利益。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会使农村资源重新分配,这在转型过程中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重组,农业经营主体间利益冲突在所难免[5]。综上,普通农业经营户依然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规模农业经营户同时并存,依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中流砥柱,普通农业经营户的合法利益如果被侵害,就容易造成农村社会的不稳定,进而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举措

3.1 因地施策

综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已初具规模,不过各地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很不平衡,不管从发展的数量来看,还是从发展的规模效应看,各地市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培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从全省的整体中去把握,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的地市特点采取措施。

从河南省总体看,依然须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培育,这是因为目前新型农业主体的发展依然较薄弱,面临着诸多风险,原有的农业政策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制度还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产品价值链、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避免“日韩陷阱”的必然选择[6]。从各地市的差异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要结合各地的城镇化进程、人均占有土地的数量,并采用不同的政策。对于城镇化发展较快、土地有闲置撂荒的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大培育力度,促进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经营,也可以积极引进企业投资经营者,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对于城镇化发展较慢,农业依然是农户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来源的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坚持农户土地流转的自愿原则,不盲目扩张规模,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式发展上下功夫[7]。

3.2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规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农业领域而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既要有数量指标,规模要求,又要有质量指标,做好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间的平衡。质量指标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完整的产业体系、较高的资本收益率、较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科学的农业管理体制和流程、先进的农业技术设施、专业的农业科技人才,政府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供给,引导科技型企业服务农业。完整的产业体系要求在农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自觉参与社会化分工。较高的资本收益率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产品特色,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营行业依然是种植业,特色产业发展不足,种植业也要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收益率。较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流程要能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产品要多样化和特色化以抵御市场风险,成本收益率要高以抵御竞争风险,把握短期和长期的均衡以防范财务风险。另外,可以通过购买相应的保险以规避风险,不过前提是保险种类要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发开放。

3.3 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建设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良性有序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土地流转、融资贷款、基础设施、机械技术、公共服务、农业保险以及市场信息等方面拥有更大的需求,这些需求如得不到有效满足,会导致新型经营主体效益低下。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主要原因有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落后,缺少有效供给。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农村市场相对封闭,再加上农村资源要素产权不完整、不清晰,这都造成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滞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农村金融和保险市场、农产品信息市场、城乡统一的人才供需市场将是未来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也是发挥政府补贴资金培育和维护农村市场建设的重点方向[8-9]。

政府农业补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遵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对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地区要加大培育力度,待市场机制能有效发挥作用时,也要有退出机制。创新政府补贴资金的使用方式,制定以间接培育为主,直接支持为辅的扶持体系。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措施有加大农用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的扶持力度;为了促进长期租约的签订,引导建立土地租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制度;利用政府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农村贷款保险市场、农村信息化、城乡一体化的人才市场等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等。

3.4 有效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不良风险

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同时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其中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集体所有权权能的回归,“两权分离”制度下,因为存在大量的个体农业经营户,他们共同利益的分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集体所有权权能的虚置。不过随着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和经营主体的减少,经营主体间共同利益的增多势必要求农村集体所有权的回归,再加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0]。农村集体所有权权能在引导农民通过土地互换实现土地连片经营,处理农村主体间的矛盾纠纷,监督农村土地流转和使用,引导农业合作社的规范化运营,引入和监督涉农工商企业,提供农村基层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着积极作用。要探索农村集体所有权权能的实现形式,防止被虚置、被垄断,也要防止集体所有权侵犯农业经营户合法利益的行为。

在有效发挥农村集体所有权权能方面的主要措施有扶持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组织化建设,对从市场上引进的专业人才进行补贴;政府财政资金可以以入股农村集体经济的方式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扶持;引导集体经济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进行农村基层设施建设,并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探索建设不同地区涉农资金统筹机制。

参考文献:

[1]叶兴庆. 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40年演变与未来走向[J]. 农业经济问题,2018(6):8-17.

[2]张红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趋势研究[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1):104-109.

[3]钟 真,谭玥琳,穆娜娜.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研究——基于京郊农村的调查[J]. 中国软科学,2014(8):38-48.

[4]于 水,王亚星,何 迪. 农村空心化视域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J]. 江南论坛,2018(2):24-26.

[5]赵晓峰,赵祥云. 农地规模经营與农村社会阶层结构重塑——兼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社会学命题[J]. 中国农村观察,2016(6):55-66,85,96.

[6]叶兴庆,翁 凝. 拖延了半个世纪的农地集中——日本小农生产向规模经营转变的艰难历程及启示[J]. 中国农村经济,2018(1):124-137.

[7]刘浩军. 江西永丰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五道加法”亮点纷呈[J]. 老区建设,2017(21):59-61.

[8]张照新,赵 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 改革,2013(2):78-87.

[9]楼 栋,孔祥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维发展形式和现实观照[J]. 改革,2013(2):65-77.

[10]张红宇. 农村公共服务与集体经济发展[J]. 农村工作通讯,2016(21):33-34.

作者:高贵现

上一篇:学院处工作总结与计划下一篇:某国税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