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教学历史学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民族史观指的是人们对历史上各民族历史地位、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的认识与看法,属于民族观的组成部分之一。初中生学习的历史属于基础,涉及到古代中国的民族冲突和民族交流,教师们要在这阶段渗透民族史观,让学生正确看待民族之间的互动和历史进程,并且以引发自己的思考。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民族史观,望给予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民族史教学历史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族史教学历史学论文 篇1:

中国民族史教学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摘 要:目前大学的中国民族史教学还存在重视不够、与现实脱节等问题。中国民族史教学是要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结合起来,与国家战略相向而行。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问题教学的形式,将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和主要争论点融入民族史教学,回应历史和现实中的重大问题,既探究学术问题,又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关键词:中国民族史教学;民族团结;国家认同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0.04.009

中国民族史的教学一直是中学和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认识大一统国家形成的概况,增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念。高中生、大学生是我国民族工作未来的生力军,中国民族史教学应当讲清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注意吸收史学界和民族学界新的成果,更好地认识思考历史面貌,从而有效地增强青年学生的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一、加强和改革民族史教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就中国民族史教学而言,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关于中国民族史少有较专门的内容,一般体现在政治与经济文化史当中,比如讲得比较多的汉代昭君出塞、北魏孝文帝改革、唐代各族“和同为一家”、辽金时期的民族融合、清代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等,就主要融合在政治史经济史之中。大学的历史教材有了更多的民族史内容,比如张传玺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纲》、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就在每个朝代中设置了边疆民族一节。不少院校还开设了《中国民族史》课程,详细地讲述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体现了民族史教学的基础性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性。结合国内外民族问题的动向,要求进一步强化大学、中学民族史教学,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从这一主题出发,并关注现实边疆民族地区问题,回答历史和现实交给我们的答卷,是国民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事情。

二、通过问题教学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笔者在了解民族史学界长期关注的问题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大学《中国民族史》教学实践,把学术界和现实共同关注的问题,以问题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和现实,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在历史学习和研讨中体现民族团结进步和国家认同教育。

(一)关于民族交融和认同问题

学界一般认为构成民族有客观基础,如共同经济基础、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文化特征,也有主观基础,如表现为共同心理素质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比如通过攀附祖先传说、区分“我者”与“他者”,从而构建和形成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很早就存在汉民族这一庞大的主体民族和语言文化氛围,加之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都积极吸收历史经验实行封建制度,推行主流文化,因此各民族在共同记忆、共同文化、语言影响等方面,汉族的影响是最不容忽视的。

当然,民族学界公认汉族是一个滚雪球式的民族[1]。其实所有其他民族尤其较大民族都存在这个现象,比如藏族是历史上的羌、鲜卑、汉等民族交融的结果;蒙古族是历史上的乃蛮、鲜卑、契丹以及部分汉人和突厥人交融的结果;维吾尔族是历史上的突厥、回纥、西域诸族和部分汉人交融的结果;哈萨克族是乌孙、月氏、突厥、回纥、契丹等民族交融的结果;回族则本身由唐宋元以来进入中原的很多中亚民族(如元代的“色目人”)为主体,与其他一些民族交融而成;后金在清兵入关之前就创设了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八旗、索伦八旗等,后来满族是以旗人为基础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民族间存在各种文化因素的吸收,如蒙古族对汉文化的吸收,在元代以后比较明显,尤其蒙古族在元朝灭亡而退回蒙古草原之后,仍然保留了元代官制和礼制[2],民间传说故事也受到汉文化影响[3]。藏文化对藏彝走廊各族乃至蒙古族的影响都很大[4]。满族等绝大多数民族对汉文化的吸收非常明显,从满族入关以前到以后,历代最高统治者都下令用满文翻译了大量汉文经典,曹雪芹、纳兰性德、老舍等这些著名的文学家都是旗人。实际上,很多民族共享一种文化现象,比如衣食住行,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经混合,很难说是哪一个民族独有[5]。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族间日常交往交流形成的交融现象。

經济生活交流交融,互相离不开,是认同的基础。早在秦汉时期,内地与边疆的经济交流就日益密切,各种经济类型互相补充。至唐宋时期,长途贸易的蓬勃发展,促使更多地方形成一个经济圈。笔者以学者对宋代广西与西南地区的盐、锦、马、木材贸易研究为例,向学生说明了这个经济圈的高度依存和融合,是后来这些地区的民族较少分离状态的原因之一。

从历史上看,具有国家权威的政策和制度的实施,对民族交融以及国家的认同影响非常大。比如元代以后在南方和西北民族聚居区多实行土司制度,这是在羁縻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体现了国家规范管理边疆的新制度。过去一般认为土司有很大的独立性,朝廷往往会迁就土司的一些要求。在某些时候确实会存在该情况,但是经过明代的治理,从制度到实践,实际上土司基本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不能与初期相比[6],明清以后至民国时期基本上实现了改土归流。在改土归流之时或之后发生了原土司辖区变动的情况,包括民国时期地方县乡级政区的划定,国家的力量已经成为绝对主导[7]。边界的划分过程实际上是国家不断深入地方的过程,也是地方人群逐渐认同国家,并从笼统意义上的“土民”变为“某省某县”之民的过程,从而也是一个民族认同到地域认同再到国家认同的过程。笔者曾通过民族地区新发现的契约、赋役清单等民间文献,研究国家赋役制度在边疆的推行,也发现朝廷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影响非同一般[8]。

国家制度的推行和地方主动回应,加速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所谓一体化,有经济运行的一体化,也有政治制度的趋同性,还突出表现在治理观念上。封建时代的官员往往认为边疆民族地区只有废除了土司、土官制度,建立省、县等行政管理机构,其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才能“渐与内地各行省等量齐观”以实现“一体化”。这一主张,在清末民初还非常盛行,顾颉刚甚至在20世纪30年代喊出“中华民族是一个”[9]的口号。对于这些“一体化”“近代化”的主张与实践,今天学术界有不同的评价。我们今天既要正视某些地区实践中的无视民族地区特点的问题,也要肯定其抵御外侮、巩固边防、促进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因为在近代边疆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只有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和权威,才能做到全国“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抵御外侮;而且在当时民族主义盛行的情况下,保持“一体化”,才能有效消除西方挑动中国民族分裂的借口。

就认同而言,一个民族往往先有族群内部的认同,然后才有更高层次的认同。其中一个主流途径是,从族群内部的认同上升到了国家的认同。换句话说,国家认同是如何产生的?什么人可以成为先导?这离不开官员、士子(包括后来的知识分子)不断进行国家话语的教育和国家符号的推广,包括皇帝、文武官员形象,都是国家的符号。不过,我们不能只看到自上而下的一面,而忽视地方人群内部借用国家资源和形象的一面。比如民间信仰方面,地方巫道有模仿国家的仪式,年历的使用,宗族的建设,文字的使用,都会渗透着国家观念[10]。

由于交往交流,政治经济上互相依存,甚至使得那些原先就有自己强大传统甚至建立了地方政权和全国性政权的民族,如契丹族、蒙古族、藏族、白族等,产生了大一统的思想观念。石硕教授对藏族历史上的各教派必须依靠中央政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11]。因为儒家“大一统”观念的传播,西南诸族的国家认同意识自大理国以后就快速发展。据钟焓最新的研究,很多北方民族历史上也都有“中国”的意识[12]。这些都是政治大一统的基础。

政治經济可以先行,思想需要慢慢浸润。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运行交融在一起,保持大一统的政权局面,国家认同意识就会越来越强大。当然,我们也还要研究中外历史,那种国家分裂、民族分离的局面是一种怎样的形成机制,从而从另一个侧面防范这种局面的出现。鉴于篇幅,在此只简单地指出,因军阀割据造成的国家分裂,与曾经生活在同一个政权之下而又形成的民族对峙和分离状态,其原因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多数因中央朝廷的弱势或者政策错误而导致,有些是外部势力支持,也有一些是国家认同不足所导致。所以,在认识历史和借鉴经验教训时必须具体分析。

(二)如何看待历史上民族之间的战争问题

对此问题,学术界主要有几种意见:第一,划分正义(进步)和非正义(落后);第二,战争双方都有责任,无所谓进步与非进步;第三,没有民族战争只有阶级战争;第四,从道义和功能多方面来评价[13]。学生们讨论这一问题也基本按照这些思路进行,但是又有很多困惑。不承认有民族战争而只承认阶级战争,无法解释有些战争是全民动员,也无法解释一些屠城的野蛮只是统治阶级所为而没有普通人参与,也否定了英勇抵抗外敌入侵的历史上的英雄,如祖逖、岳飞、史可法等人。承认有民族战争,而那些民族至今都还在的话,则容易造成新的民族矛盾隐患。有些极端主义者甚至利用一些网站网文故意混淆视听或者断章取义,散布和夸大历史上民族之间战争的残酷,加深历史积怨,煽动民族仇恨。对于这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我们除了依法严肃处理之外,还要引起重视和思考,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办法彻底消除这种现象?其中,正确的、接地气的教育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经反复讨论,目前学术界已达成一些基本共识。第一,中国历史上没有单纯的民族或者宗教战争,民族间的战争往往体现在政权之间的战争之中,情况很复杂,往往混杂着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者内部矛盾,还有很多偶然因素在其中。前辈学者关于民族战争的阶级分析法没有完全过时,要在新的学术研究话语体系和新的社会背景中去重新叙述。第二,任何研究历史上的战争,必须在现行法律之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准则和前提,不能煽动或者助长民族仇恨和歧视。研究历史上的民族战争,要以吸取经验教训为主,不能以翻案或者夸大历史上的战争仇恨为出发点。第三,战争与和平都是古代民族之间交流的方式。在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民族战争中,并不是一直以战为主,而往往是时战时和,有时候和平的时间还很长,比如北宋与辽的对峙、南宋与金的对峙,和平的时间实际上大于战争的时间。在具体的战役中,也还有许多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地方,并不完全是黑暗笼罩一切。第四,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基本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局面,也存在敌中有朋、害中有利的情况。所以我们作为后来者的研究,出发点应该是吸取历史教训,批评统治者民族压迫者的错误和残暴,不能以历史上某民族的后人自居来煽动仇恨,这样实际上只会造成大范围的混乱,实在不可取。

以历史上著名的汉匈之战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关于汉匈和战问题,在初中历史教材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不但影响了西汉、东汉全过程的政治经济,而且也由此创造了沟通西域的契机。但是历代上对汉武帝主动北击匈奴都有批评。明代著名学者丘濬在其名著《大学衍义补》中搜集了历代的言论,汇集为《劫诱穷黩之失》条目[14],限于本文篇幅,于此仅举一例:

程颐曰:“师之兴必以蛮夷猾夏,寇贼奸宄,为生民之害,不可怀来,然后奉辞以诛之。若禽兽入于田中,侵害稼穑,于义宜猎取则猎取之,如此而动,乃得无咎。若轻动以毒天下,其咎大矣。”臣按:田有禽利执,则禽之不在田者不利执可知也。盗贼兴于民间,戎狄侵于境内,此田有禽也,若夫未尝侵吾地而害吾民,亦犹禽兽飞翔奔走于山林之中,固其所也,顾乃恣吾之贪欲,恃吾之势力,以獮取之,岂所利哉?

这是历代统治者中的另一种难得的清醒声音。其实,在汉匈对抗最激烈的时刻,也不是双方见人就杀。比如张骞、苏武,并没有被害,总体而言是受到匈奴善待的。

(三)历史上“华夷之辨”与民族歧视问题

历史上确实存在“华夷之辨”,这是因为不同民族确实存在语言、习俗、观念、经济形态、发展水平等的不同。从春秋时代的管仲“尊王攘夷”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华夷之辨”,其中歧视少数民族的意味逐渐加深。但是最开始其实是忧虑中原政权的存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觉得中华文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则逐渐改变了理论上的话语方式。比如历史上唐太宗、康熙、雍正、乾隆等最高统治者对“华夷之辨”都有过反思。雍正皇帝在雍正七年(1729年)发布的《大义觉迷录》指出,自古是“有德者可为天下君”,舜为东夷之人、周文王是西夷之人,但是成为中国历史上圣君。“华夷之辨”是在分裂时期各政权的互相攻击或标榜,在“大一统”时期应该强调“华夷一家”,并指出:“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传统的“华夷之辨”理论完全没有了市场。但是在一些场合,不尊重甚至歧视少数民族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如果不彻底改变这种观念,那么真正的民族团结进步就很难实现,一些人挑起民族矛盾就还有社会基础。

思想观念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家正确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推行。传统的封建王朝对这个工作做得并不好,我们应当有根本的改变。中国民族史教学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由来和共同家园的不可分割性之外,还要认识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贡献。无论是开疆拓土、保卫边疆安全,还是丰富中华民族文化、提供经济发展动力,各少数民族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以此推之,我们应当怎样看大一统中国的形成?有了这方面的认知就会更好地感悟历史。同样是所谓的“割据”,为什么说其中又孕育着统一因素?这是因为中国有古老的九州传统、大一统思想传统,这实质是对“华夷之辨”的修正。大一统的理论其实不排斥少数民族,而认为“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少数民族是国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唐代诗人贯休《寿春进祝圣七首·守在四夷》诗曰:“天将兴大蜀,有道遂君临。四塞同诸子,三边共一心。闍婆香似雪,回鹘马如林。曾读前皇传,巍巍冠古今。”宋初诗人田锡的《塞上曲》:“藁街将入贡,代马就新羁。浮云护玉关,斜日在金微。萧索边声静,太平烽影稀。 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方铁教授在《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一文中指出,“守中”之地与“四夷”之地之间有明确的划分,大多数封建王朝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国家的腹心地区安定繁荣,在边陲地区实现“守在四夷”[15]。明代丘濬在其《大学衍义补》中也说:“元后作民父母,所谓民者,岂止中国之民哉?凡天地所覆载、具形体有知识者皆吾赤子也。圣人一视以同仁,兼爱夫内外远近之民,惟恐一人之或失其所,苟限区域而为之爱恶,于遐外之民必欲剿戮灭绝之,岂父母之心哉”[14],体现了华夷一体的思想。

(四)民族地区开发与民族进步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族进步离不开经济发展这个基础。因此,从历史上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的影响这个角度,来加强民族进步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各民族地区在不同时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王朝国家和现代国家以及历史上地方性民族政权对此都作出过不同的贡献,民族的进步、国家整体的发展,这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一些人往往视而不见,要么只注意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穷和落后挂钩,认为这是受发达地区剥削的结果;要么只是照本宣科强调是中原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而不知其中也会产生一定矛盾和负面作用。

我们应当从鲜活的历史出发,充分认识各民族三个“互相离不开”的重要性,同时注意吸取盲目开发、不尊重少数民族利益的历史教训。笔者以明清时期广西边疆地区的开发为例说明这一道理。根据唐晓涛等学者的最新研究,西江航道的重要通道大藤峡地区,很早就是瑶人聚居的地区,自明代镇压该地的瑶民起义后,俍兵、广东人、福建人等各民族进入该地,促进了该地的开发,也逐渐成为新旧矛盾的焦点,成为后来天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地[16]。历史上一些边疆民族地区曾经辉煌兴盛过,后来由于超过了生态的承载力,而又没有能力和办法进行外部汲取或交换(外部汲取实际上就是利用了别的地区的生态能力),经济文化很快衰落,比如历史上楼兰国的消失,就有这个原因。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一味指责祖先,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统治者也没有这个动力和能力。笔者以这些案例进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在当今的中国,任何一个民族的落后就是整个中国的落后,发达的地区也不能独善其身。

三、结语

以历史上生动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来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是建构认同教育的重要一环。比如参观民族博物馆,见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事实;以民族经济文化的交融为课题进行田野调查,认识到民族交流交往时刻在进行。只有铸牢以国家认同为核心的共同体意识,才能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续。

总之,大学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落到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实处,民族史的教学不可替代。推而广之,可以落实到中小学教育等基础教育中,以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和道理来带动,还可以开设校本课程。在社会上也可以通过各种传媒来推广,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杰舜.汉民族研究的“雪球”理论[J].云南大学学报,2010(2).

[2]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99.

[3]钟焓.吸收、置换与整合——蒙古流传的北京建城故事形成过程考察[J].历史研究,2006(4).

[4]石硕.藏彝走廊中藏文化的影响与辐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5]高丙中.中国文化的族际共享[J].民族艺术,1998(4).

[6]黄家信.壮族地区的改土归流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05.

[7]胡小安.从争土到划界:明清以来广西土司辖地问题[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6).

[8]胡小安.经济文书所见国家制度在边疆地区的推行——以羅城仫佬族地区文书为中心[J].文山学院学报,2018(1).

[9]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J].益世报边疆周刊,1939(2).

[10]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J].历史研究,2000(3).

[11]石硕.西藏文明的东向发展——13世纪西藏与中原政治关系形成的必然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4(6).

[12]钟焓.北族王朝没有中国意识吗——以非汉文史料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8(2).

[13]陈通明.如何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J].云南社会科学,1992(1).

[14][明]丘濬.大学衍义补[M].林冠群,周济夫,校点.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

[15]方铁.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4).

[16]唐晓涛.俍瑶何在:明清时期广西浔州府的族群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203—208.

责任编辑:潘宏纹

作者:胡小安

民族史教学历史学论文 篇2:

初中历史古代史教学中要渗透民族史观

摘要:民族史观指的是人们对历史上各民族历史地位、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的认识与看法,属于民族观的组成部分之一。初中生学习的历史属于基础,涉及到古代中国的民族冲突和民族交流,教师们要在这阶段渗透民族史观,让学生正确看待民族之间的互动和历史进程,并且以引发自己的思考。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民族史观,望给予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古代史;渗透;民族史观

引言

古代中国命运多舛,建立过许许多多的王朝,国家之间会有战争、通商、联姻等活动,这些都属于合理的历史进程,所以教师一定要用正确的民族史观教导学生用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明白我国古代史是各个中华民族共同发展起来的,从而加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培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精神。

因為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所以我们应该用客观和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历史事件,从内而外地结合各个方面的因素来评价。然而,初中历史课本的框架是围绕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展开的,强调的更多是国家内的政治、经济、民生等,而很少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融和碰撞介绍出来,导致学生看待问题可能会被局限在一种角度,非黑即白[1]。民族史观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章节学习的合适阶段讲解一些民族史观,让学生将民族史观融入到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以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战争能够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

以正常角度思考,战争是残酷的,带来的是一些国家的衰亡和破败,战争必定是没有积极的方面的,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我国古代的战争能统一中华,使各个民族之间的人都汇聚在一起,形成交流。例如从秦朝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多年征战,秦国统一中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制国家,规范了度量衡,初步向汉族国家靠拢,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最频繁的时期,同时又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规模最大的时期,“五胡”内迁、“十六国”融合都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东汉末年,西北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向内地迁徙,其中匈奴、鲜卑、羯、氐、羌族为主,称“五胡”,他们越过农牧分界线同汉族杂居,这些民族本来就与内地汉族有频繁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这样一来,他们与中原汉族的融合更加自然,少数民族逐渐参与到汉族的战争、生活、政治当中,这就是“五胡”内迁。而西晋末年,战争频繁,统治黑暗,少数民族奋起反抗,推翻了西晋王朝,各个少数民族觊觎中原地区,建立了十多个王朝,称为“十六国”,在这之后,十六国战乱不断,争抢中原的土地,百姓苦不堪言,进行了频繁的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民族融合趋势明显。一些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任汉人为官,汉人也进入了少数民族的政权内,在民族交流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十六国”融合[2]。

从这两个朝代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战争虽然带来的是混乱,但是它在将秩序打散的同时,又重新缔造了一种民族融合的局面,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向学生们阐述战争的性质,让学生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多元化地看待问题。

二、我国历史由各个民族组成和补充

如上文所说,秦朝和汉朝使我国古代逐渐向汉族政权靠拢,时至今日,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的人口最多,我国书写的古代历史也以汉族为主,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学习汉族历史比较多而忽视了少数民族在我国古代史中的推动作用。历史上一些国家的政权也是属于少数民族的,例如金、辽、元、清等王朝,这些国家都属于古代华夏大地上的一部分,他们的文化保留到今天,让我们在生活中仍旧可以看到这些传统的影子。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是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努力的,不能忽视少数民族在历史中的地位。例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商道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海上丝绸之路等,都是经过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区,延伸到其他国家的,所以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古代少数民族创建自己的政权时,也有很多政治制度被汉族王朝借鉴,例如北魏的均田制、元朝的行省制,其中行省制在明清时期也得到了发展,并最终影响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少数民族的畜牧业发达,在于汉族的融合中,他们给汉族带来了先进的牧业体系,让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民生得以保障,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也进入了中原,我国古代文化才能更加丰富多彩,给当时的娱乐生活带来了无限可能性。

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在我国古代史中地位突出,虽然课本主要讲解的是汉族的历史文化,但是想要全面地了解汉族历史,就不能忽视少数民族带给汉族的发展机会,在讲解一些借鉴的制度时,教师可以着重讲解少数民族的历史地位,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结束语

想要更加全面、多元化地学习历史,学生就要从民族史观的角度来进行学习,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渗透民族史观,让学生明白我国古代史是又各个民族共同组成和补充的,并且还要从多个方面看待问题,例如战争也是有两面性的,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才能更加严谨,民族意识得到增强,发扬自己的爱国精神。

参考文献

[1].步秀琴. 初中历史古代史教学中要渗透民族史观[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00099-00099.

[2].陈小龙.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观的渗透策略探析[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35):P.101-101.

作者:梁永峰

民族史教学历史学论文 篇3:

家国情怀在高中少数民族史教学中的渗透刍议

目前,随着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在全国的逐渐推广,新一轮教材改革也逐渐拉开帷幕。与之前使用数十年的高中历史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关于中国古代史方面有一个显著变化,即加入了大量少数民族史的内容,如十六国与北朝、辽夏金元等。在立德树人的教学宗旨下,如何以家国情怀引领少数民族史教学、如何正确地认识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慢慢摸索。笔者在本文以《辽夏金元的统治》的教学为例,试图从家国情怀的内涵、少数民族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等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家国情怀在少数民族史教学中的解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这一概念首先体现在学生对祖国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上。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除了元朝、清朝外,对其他少数民族割据政权鲜有涉及。值得肯定的是,统编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如在《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中,教材叙述了契丹族的辽朝、党项族的西夏、女真族的金朝、蒙古族的元朝,内容涉及这些民族的崛起、政治制度、民族关系等。

在少数民族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内涵和外延还应该包含以下内容。首先,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是我们的祖先,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其次,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基本上都是双向的,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汉化,也有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与内化。正是在这种双向融合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

二、正确看待少数民族在中国古代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少数民族很多居住在祖国的边疆,游牧民族居多,在中国古代史上,他们的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

在政治领域,对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而言,少数民族扮演了施压者、维护者、拓展者的角色。以《辽夏金元的统治》的教学为例,正是由于辽、西夏、金的巨大压力,北宋与南宋不得不在对内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比如王安石变法等,逐步加强中央集权。西夏在政治制度上基本模仿北宋,把中原的政治文化传播至北方边疆地区,某种程度上成为大一统的维护者。元朝不仅在地理上极大地拓展了祖国的版图,而且,在地方制度上,元朝改变了传统中国“山川形便”的行政区划原则,以“犬牙交错”为原则,促进了不同地理区化的政治整合和文化交流。在行省制这一板块,新教材关于元朝对边疆的具体措施,特别指出“元朝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統王朝没有做到的”,大大肯定了元朝对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贡献。

在经济领域,少数民族的游牧经济与汉族的农耕经济形成了互补态势。以辽朝与北宋为例。澶渊之盟以后,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治今河北雄县)、霸州(治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北宋政府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和丝织品等,交换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不仅如此,双方的民间交易也很发达。这种经济上的交流满足了双方在经济生活上的需要,加强了民族友谊。

在文化领域,一方面,汉族与少数民族彼此融合,在此过程中,儒家文化逐渐推广,成为全民族共同的文化。另一方面,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蒙古人、汉人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少数民族政权有着漫长的统治时期。同时,由于少数民族政权较多集中在我国的边境地区,那里的自然条件恶劣,但是经过少数民族政权领导的少数民族人民的世代开发,为我国边境地区的农业、畜牧业及军事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并为我国最终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今新教材改革的背景下,对广大高中一线历史教师而言,讲述少数民族的历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家国情怀这一概念的解读。也就是说,首先要让学生通过教材的讲述,通过对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演变与贡献的解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今天的中国是华夏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也是我们的祖先,他们的历史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尊重、去认同。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对于今天的高中生而言,如何正确看待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这不仅涉及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更好地贯彻实施,也更有利于祖国统一,这也是我们研究这一问题的宗旨所在。

注:本文系江苏省无锡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实践研究》(编号:B/D/202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樊红丹

上一篇:四年级演讲稿三篇下一篇:安全生产年度计划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