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然生态哲学理念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日益严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建立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解决生态危机,我们应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寻求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契合,避免自然异化现象发生,运用科学的生态理念指导实践活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马克思自然生态哲学理念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克思自然生态哲学理念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践行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包含着基础理论、现实需求、实践路径三个维度,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展开论述。马克思提出了“现实的个人”的核心概念,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起点和前提,现实的人和物的关系进入了馬克思考察的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为唯物史观,“实践”这一观点获得了其思想中统领和核心的地位,通过实践的视角和方法,在处理人与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过程中发挥了连接现实的力量。恩格斯则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具体阐释和方法总结为自然辩证法,通过对人类历史实践的具体考察,揭示出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生态哲学尤其关注现实社会及其产生的生态危机,强调将剖析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中,探寻生态危机所产生的表象问题背后的根源在于资本逻辑。伴随着资本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和进步,一方面形成的资本逻辑不断作用于人、社会以及自然界,通过支配和利用不同形式的自然力进而控制和影响自然界。资本首先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并在效用性这一根本原则上对待自然界,造成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异化。其次资本遵循无限增值的定律,自然界的资源被无限地投入资本生产中,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最后资本对活劳动即劳动者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今中国社会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矛盾又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为切实有效地解决所出现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尝试提出解决方案。一是实现“生态人”的转变,构建人的新型存在形式,克服资本逻辑对个人的消极影响,通过改变个人的经济行为和生活方式,使个人重新回归自身,实现自由发展。二是实施生态文明新举措,改善生态环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采取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措施与法规,将会切实有效地改善当前的生态危机。三是通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生态文明的新发展,面向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需要我们从人类社会与文明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需要各国各地区认清事实,通力合作。

关键词:生态哲学;资本;资本主义;思想践行;和谐

DOI: 10.16397/j.cnki.1671-1165.20200205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作为一种理论思想,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生前的不懈努力,在他们浩瀚的思想中充满着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批判。将生态哲学的观点融人自己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现实的个人、实践的维度、自然辩证法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考察研究最终落实到人类社会的具体问题,对于“人”与“自然”研究对象的详细考察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研究范围是全面且科学的。这些思想对于生态学的发展以及后期社会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一、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处于资本主义快速成长的阶段,财富的增长成为时代的主题,资本主义的发展潜力无限,可马克思已经敏锐地察觉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弊端以及对自然界、生态环境无止境的破坏,马克思的著作中虽然没有大量写到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环境问题,但是其对待人与自然的态度,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方法,以及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都是其生态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恩格斯在其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科学地阐释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作了系统化的整理以及重要的补充。

(一)起点和前提:现实的个人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l]“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开创性地将人拉人实践之中,使之成为现实的人,人成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的连接点,而人的现实性也为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的前提。

历史唯物主义确立的起点也是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以及其他唯心主义哲学家对于世界的看法,吸取了其中的辩证法思想,将社会与人还原到现实当中;虽然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想,但费尔巴哈笔下感性的人与自然缺乏现实与历史的维度,缺乏辩证法的光芒。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发展了以现实的个人为起点,分析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现实的个人”的确立也为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进而阐发其生态哲学思想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因此,当我们谈论自然与环境时,实质上是要通过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二)核心和统领:实践的维度

实践虽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却产生了连接现实的力量,实践为马克思阐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纽带。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8马克思关于对象性实践活动的思想也运用到了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中。实践为人类活动提供了方向,创造了材料,也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锻造了现实的解决方法。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主要包含着两类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表层关系,易被发现和理解;人与人、社会的关系属于深层关系,纳入唯物史观层面的考察。

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人类的实践活动需要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物质实践活动的材料和对象,人们从最初的畏惧自然到认识自然,不断与自然界打交道,并且在具体的实践中发挥了其作为超越性的存在价值,于是,人类产生了文明,确立了主体性地位与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言:“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3]而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物质生产与循环加快,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

在对历史、社会等维度问题的分析中,马克思剖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外衣,从中抽取出内在的人与人之间的深层关系。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对于自然界关系的处理需发掘内在和外在两个尺度的内容。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需要从两个尺度出发,将外在的自然规律和材料内化为服务于自身的内在尺度,而这一连接的中介即为实践。在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主义这两种观点之间,马克思发现了第三种路径,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合理地改造自然,从而使得白然服务于自身的生态哲学的观点。

(三)方法与依托:自然辩证法的阐释

《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所包含的思想,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的方法论。正如恩格斯所说,“因此,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頭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注视生成和消逝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2]362。这段话表明白然辩证法作为一种方法论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深刻阐发。

同时恩格斯也着重研究了人类演化的历史。随着类人猿手脚开始有不同分工,到直立行走,再到猿类祖先语言的出现,实现了人类与猿类的真正分离。伴随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日益增长,自然界对于人来说也经历着从“自在自然”到“人化自然”的演变历程。这样,人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必然会与生活其中的自然界发生复杂的关系。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物种,在于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人可以通过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白此,人类的能动性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蒸汽机的改进带来了资本主义和工业文明,电的发明迎来了二次工业革命等等,自然界在人的不断开拓下仿佛变成了人类的附庸,但实际上伴随着人的每一次开拓,自然界都会给予一定的反馈,随着工业文明以来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人类自身也面临着生存危机和大自然的报复,不可避免表现出极大的受动性。

一、现实关注: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

生态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一直警示着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为了实现更好的生存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从没有中断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马克思告诉世人,生态危机的解决首先不可避免的就是面对资本的问题,以及资本所固有的逻辑,即为了追寻最大化的利润而不惜牺牲一切。因此,生态危机和资本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资本像是只能附身于其他事物上的吸血虫,自然界成了它生存的场所和吸食的对象,资本要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增值,就必须通过支配和利用自然力。依据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资本可控制的自然力大致可被分为三类:一是最广泛的自然界,通过水力、矿产、土地以及其他自然形式所展现出来的“自然力”;二是存在于自然中的人,即劳动者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蕴含的“自然力”;三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分T合作、沟通交往所产生的“社会的自然力”。资本作为死劳动,为了获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必须不断地榨干自然界的活劳动。

那么资本是如何作用于自然界,进而控制自然力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的呢?

(一)资本的“效用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这样一段话解释了资本效用性的真正本质:“……另一方面也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甚至科学也同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属性一样,表现为这个普遍有用性体系的体现者,而在这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范围之外,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表现为自在的更高的东西,表现为白为的合理的东西。”[4]这段话将资本对整个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揭示了出来:资本一方面创造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推动现存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本创造一切,为万物定下标准和依据,成为万物中的至高无上者。资本由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反过来操控整个世界,控制着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的生产生活和物质循环活动。

既然资本只在有用性这一准则上看待一切存在物,那么对待自然界同样也是如此。自然界不再是阻碍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存在,而是构成资本效用性上的一组成部分,并且自然本身也被当作有用物进行考察,自然逐渐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特殊价值,成为了“真正是人的对象”“真正的有用物”。

实质上,“效用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资本的“金钱原则”,与商品世界中的事物一样,自然界的要素被纳入金钱交易的过程,自然界变成可以赚钱的T具,这不仅仅会造成人类自身价值的遮蔽,也是对于自然价值的强取豪夺,不仅工人通过出卖自己劳动力换取商品,资本家也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的本质异化。不可忽略的还有自然界,自然界的价值也在商品世界里进行评估、交换等。

(二)资本“增值”导致资源的耗费

与“效用性”相比,“增值”仿佛更能直接揭示“资本”的真面目,资本永远不满足现存的状况,不断获取更多的金钱和利润,不断扩大现有的一切。这种疯狂的本质带来的是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欲望之间的根本矛盾,但是资本自身不会意识到这一点而停止扩张和索取,甚至,作为资本家的个人也深陷其中,被资本的增值力量推着走,最终这一矛盾必将爆发,这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所在。

资本的“增值”属性迫使资本家不停地生产产品,扩大经营规模,而生产出的产品只有被购买和消费了才能转化为真实的货币,资本家才能真正得到利润。过度地生产并不是基于人们最真实的需要,而生产出的产品又必须及时地被消费,因此市场就会出现哄骗过度消费的行为,人们为了本不必需的产品过度消费,资本家为了本不必需的需求过度生产,过量生产和过量消费是密切相连的,社会一味追求物质生产和社会财富,而失去了对资源合理调配的能力。

市场上的一切商品遵循着资本运作的定律,经历着生产一消费一再生产一再消费的反复过程,看似这只是属于人类的经济生产领域,却不知我们只关注了过程,忽视了来源与后果:盲目增值一方面导致自然的资源供给不足与失衡,对自然和社会造成极大的根源性破坏,另一方面产生出的一系列消极后果会加剧现有的矛盾,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三)资本展现出来的反人类性

若要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人”,我们需要从整体上理解,而完整意义上的“人”则不仅包括人的自然属性,还有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性的生成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隐藏在人的自然属性背后的是人的本质——社会性。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需求等因素,造就了人的不同的社会性,而这一属性又是人们采取行动的根本来源,人们的社会性促使着人与人的不断交往,从而确证了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也在社会关系中确立自身。

从关于“人”的这两方面考察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者生存的影响,工人仅仅被当作动物性的存在,不仅要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而且这种劳苦的工作也只能勉强维持其动物性的生存。资本唯一關心的是如何压榨劳动者,从而在一定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5]。劳动者身上的“自然力”变得所剩无几,存在于自然中的人面临着最根本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是资本对于劳动者发展的影响。劳动本来是实践的过程,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在资本的作用下,人们失去了生活和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劳动束缚和阻碍了人的自由发展。

三、思想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具体体现在:发展生态文明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家间的通力合作,转变发展理念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一)构建人的新型存在形式:实现“生态人”的转变

资本造成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全面异化,使得人变成了追逐金钱的工具,自然也是如此,这样人的本质和价值就被遮蔽了。马克思寄希望于克服异化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6]。因此,实现人与自然二者的和解,必须首先得从构建人白身的存在方式为出发点。

按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论述,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7]。马克思认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共产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对人的本质的回归这一问题本身就包含着对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真正解决。这种人的新型存在样态被称为“生态人”,它是我们克服异化劳动和资本逻辑的结果,是新时代形势下社会中的存在主体,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一环。因此,向“生态人”的积极转变,对于克服资本逻辑对人们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如何实现这一转变,需要从人之存在本身出发,构建何以为“人”的基本条件。首先,转变人们的消费目的,调节人们不正当的消费行为,消费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产生的行为,实现“生态人”的转变需要我们合理调控自己的需求,在意识领域消除被资本异化的思想,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牢记于心,这样才能做到合理消费,不盲目消费。其次,克服资本逻辑对经济发展以及消费者的影响,需要树立环保的生活方式,从实践做起:首先要加强生态环保意识教育,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要维护社会整体的生态文明观,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潮流;三是要提倡环保的生活方式,完善社会惩戒制度。

(二)实施生态文明新举措:改善生态环境

历史已经证明,生态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因此马克思将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关系问题的真正解决寄希望于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真正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就在于它合理地调控了资本的力量,社会主义社会不以“效用”性原则为主要目标,为获取更多利润的“增值性”原则也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极大地缓和了资本与自然界的对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为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将会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有着历史的、自然的过程和原因,与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发展中也得到了合理的解决。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六个方面人手:第一,要将法制建设作为生态建设的根本保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环境保护法,同时加强执法;第二,要树立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基本理念,将保护环境的基本观念贯彻到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第三,形成发展与保护的良性循环,发展是一切的关键,保护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这两者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同等看待;第四,要坚持节约资源的方针,对自然的索取要适度控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方向;第五,要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在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环节加大监控,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坚持绿色发展;第六,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加强多方合作、多方参与,使得每个人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

(三)探索生态文明新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人类历史的车轮先后驶过农业和工业两大文明后,未来的道路为人类指向了一种新的文明发展样态——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时代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生产力的老路不同,建设生态文明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径。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的共识,因此这时候提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由于长期以来人类无休止的开采、破坏自然等行为导致了全球范围的白然问题,已经给全球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更严重的问题表现在环境公平性上:一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占有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资源,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需求,因此秉持环境公平正义的原则,使得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享用自然的权利可以得到公平对待;另一方面,除了代内的公平以外,我们也要考虑到后代享用自然的权利,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各国各地区的人们都要从大局出发,按照环境正义原则,规范人类的实践行为和价值追求,加强通力合作,实现发展的“共赢”。

习近平多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8]一方面,人类的实践活动使得人与自然的距离不断拉近,人类与自然完成了物质交换,人与自然更加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要求人们对自然要取之有度,因此合理有效地改造自然成为常态。在实践方面,现如今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多层次、多主体、多维度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从理论角度,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思想在中国何以延续发展和产生新的作用,则必须要与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特点相结合,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建设中。

四、结语

不断恶化的生态危机,环境问题牵动着人类共同的呼吸,资本像一双无形的手臂操控着这个世界的运作,“效用”和“增值”原则大行其道,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找到生态危机的根源,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寻找解决之道:构建新型人类存在方式,转变思想观念和经济行为,从而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

当工业文明的旧路已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悖时,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形态必然是全人类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关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延续。当生态危机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问题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讨经济社会新发展等新议题成为了新的焦点,更成了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0-73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9.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

(责任编辑 朱凯)

Practice of Marxist Ecological Philosophy and Its ContemporaryValue

Wang Pengwei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China, National Academy of Governance)

Key words : ecological philosophy ; capital; capitalism; practice of thought; harmonv

收稿日期:2020-02-14

作者簡介:王朋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硕士研究生。

作者:王朋伟

马克思自然生态哲学理念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摘要】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日益严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建立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解决生态危机,我们应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寻求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契合,避免自然异化现象发生,运用科学的生态理念指导实践活动。

【关键词】生态哲学 人与自然 生态文化

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情掠夺,在追求商业利润的同时一度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导致我们的蓝色星球千疮百孔。在全球性生态危机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应运而生。十八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民族的未来,面对当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势,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顺应自然规律,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融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思想指南,对人们辩证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采用科学的治理方法指明了道路,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依然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坚持唯物立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具有丰厚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南。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系统阐释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是在自然环境之中得以实现的,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向自然界交换物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人、自然、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人是自然界的存在物。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人类得以生存要呼吸自然界的空气,依赖自然界的资源,在自然环境中逐渐发展壮大。从原始社会到工业文明,人类社会的进步无不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改造基础之上。从存在的顺序来看,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出现的,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产品,包括食物、衣服、燃料、住房等,自然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对自然界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脱离自然界,人类便无法生存。因而,马克思用“无机的身体”来形容自然界,并强调“无机的身体”的健康是人与自然之间良性循环的保障和前提。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自然界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其出发点就是认识自然界的产物,人类对自然界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这也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觀点,是其生态意蕴的直接体现。

人与自然是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处于不断互动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密切了二者的联系,除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外,人与人之间也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体现了自身的社会属性,改造自然同时也是与自然界的互动,随着人们对自然改造的程度不断加深,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更为紧密,因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类社会要得以发展应尊重自然、关爱自然,这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人与人互动的前提,维护自然的和谐也就是维护人类自身的和谐。

树立辩证观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绩显著,文化建设相比而言要略为滞后,尤其是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亟待提高。现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因而提升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应从生态文化建设入手,将环保行为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通过发展生态文化,不断推进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

维持攫取与付出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蕴含着和谐社会的内涵,对于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启发。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就需要保持攫取与付出的平衡,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人们在向自然索取物质生产资料;另一方面,人们也要为美化自然环境付出努力。在具体的建设实际中,我们应逐渐消除不和谐因素,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提出人化自然的观点,自然界同时也是人类的现实自然界,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因而,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强调“先在自然”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惟其如此,才能实现自然、人、社会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要处理好三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类社会要发展,前提是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意味着停止发展,而是要发展、要进步,但不能以违背自然规律为前提。

掌握科学方法,革新经济发展模式

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与人们物质生产活动是息息相关的,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来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失衡。劳动的实现离不开人与自然的互动,劳动过程就是人们在不断调整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人们利用自然要在一定的合理程度范围内,进行合理的物质变换。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要维持正常的物质循环,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按照恩格斯的观点,违背自然规律只会带来灾难,人们与自然界出现的种种矛盾,本质上,源于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还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指导方面。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过于关注经济效益的提升,常常采用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具有片面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追求生态与经济系统的平衡,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启示我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对自然的过度索取,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前提是要处理好物质利益和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避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形成“资源—产品—再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物质和能源处于持续的循环流程之中,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合理性。

建立生态社会,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内在契合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不仅体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其对生态社会的阐释有助于推进人类社会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内在契合。

转变消费观念,建设生态社会。从人类文明转换的进程中可以看出,绿色消费方式、美化社会环境已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之一,节约资源,建立与环境的友好关系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近年来,社会大众逐渐认识到绿色消费的重要性,逐渐摒弃不良社会风气,转变相互攀比、浪费的消费方式。新的消费理念认为,简朴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态社会建设应运用正确的、适度的消费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增强环保意识,维护生态社会。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导致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社会的维护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因而政府、企业、公民要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支持,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作为地球的一员,我们有义务明确自身的环保职责。

(作者为中共达州市委党校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王雨辰:《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评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12期。

②汪金英、关春玲:《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述评》,《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1期。

责编/孙娜 美编/王梦雅

作者:杨登述

马克思自然生态哲学理念论文 篇3:

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及对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摘要】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部分,本文分别从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两个角度重点研究追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对乡村振兴的现实指导意义。旨在引起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再认识,从而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合历史逻辑地开展乡村振兴,达到人与自然的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最终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论渊源;现实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①,人类社会发展一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人类在最初的阶段以木枝为“武器”、以野果为主要实物的原始文明,人类基本处于屈从自然,甚至对自然的畏惧和崇拜,而后人类过渡到农业文明社会,在这个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还远没有造成人与资源关系的紧张矛盾,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以来,为了片面追求经济价值极大地征服和破坏着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越来越严峻。从人类屈从自然的原始文明到人类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社会,尤其是人类在经历了工业文明后,人类为了征服自然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地矛盾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越發紧张致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全面准确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论渊源以及对现实指导的意义,对于指导乡村振兴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最终实现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对马恩人与自然关系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和精神源泉,是对马克思人与自然生态思想的丰富和实践。

(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西方国家达尔文“进化论”标志下的科学“生态学”成立之前,西方国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认识来自宗教的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认识上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错误观点。为此,马克思立足对西方生态伦理生态学批判的基础上指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 ②,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形成和演变,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作为社会领域的人来讲,同样是自然的产物。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无机的身体,因此,人类保护自然就实质上就是保护自己的身体,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同体观念,维护整个自然界色生态平衡,按自然规律在做事,树立尊重自然的科学生态价值观。人类如果无限制地任意掠夺和破坏自然界的资源,就一定会在现在抑或是不远的将来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二)人与自然互为对象性存在物,系统认知人与自然有机整体性

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属于大家庭的一员,人类和其他万物互为存在物,人类在开展社会活动的同时也同样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人类不仅有社会属性同时也有自然属性。人与自然互为对象性存在,自然界万物作为人类存在的客观对象物,同样人也作为自然界万物的客观存在物,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系统整体,某一方的变化必然引起另一方的变化。因此,人类在面对和处理生态问题的同时要具备全局观和整体观,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考虑到自然的存在和发展规律,系统认知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要坚持人与自然互为对象性存在的整体观、大局观,既要发展又要保护自然,坚持保护优先、节约资源。同时,人类作为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应该主动关心和爱护大自然,爱护身边的环境,像关心自己一样关爱人类共同的大自然家园,要树立人和自然融合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同样要意识到自然界其他动物、植物等自然资源的繁衍、濒临危机等生态平衡问题,人们更应该自觉能动地保护自然的整体的系统平衡性。

(三)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是实践,在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人有自己的意识、思想以及能动地实践能力,这也是与人类与其他自然界生物的不同之处,因此人类是主观明确自己的类存在物。人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主观见之于客观自然对象化,客观外界拥有对自然权利和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实践使自然受动于自己的支配。据此,首先肯定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的存在物存在,但是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人进一步来讲是属人的存在物,是作为自然的主体存在的,因此在实践过程当中不能完全隔离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不能导致像西方“生态中心学”的环境主义、无主体主义等情况。因为西方“生态中心主义”某种程度从根本上是反人类的极端环境主义价值观,更不能像当代西方绿色运动学派那样一定程度上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甚至主张人与自然对立。这种决定的非生态人类中心主义把人和自然的主体关系和地位混淆,其结果一定是不合历史逻辑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因此,应该合理地主动去在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适度地开发自然资源。通过自身的劳动同自然界进行对象化的关系和进程,在实践基础上的相互联系构成人与自然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吸收和传承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蕴含了丰富的人与自然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元素,为今天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蕴含的“天人合一”生态哲学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以及佛家的“众生平等”等思想都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形成、发展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人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体、互为对象性的存在物。从历史的逻辑过程来看中国从古至今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为共进的文化意蕴。从原始时代因为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对自然界只有屈服和尊崇,因而在当时更多地表现为对自然的崇拜、敬畏。到先秦时期文化兴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下人与自然交融相处的各种文化交相辉映,“道法自然”等主流文化价值观所呈现。儒家孔子“知天”“畏天”“乐山”“乐水”,孟子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与“上下与天地同流”的自然观,荀子“天人相参”“制天命而用之”。道家提倡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佛家主张的“万物有灵、众生平等、天人合一”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生命和谐相处天人合一以及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宋代理学家张载在传承前人生态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思想,侧重论述的是人们对自然界事物的和谐相处,将自然界万物视为人们平等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存无限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界,更不主张人们无限制地征服和改造自然。不难看出,儒家的仁爱思想在张载这里被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因此,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天人合一”“山水林田湖草整体”思想等生态哲学思想对中国人们的成长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人与自然的相处、人与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是新时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吸收和继承发展,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和渊源。

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当今新的产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正在迅猛发展,生态问题已由隐性危机逐渐凸显为当前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生态危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存的危险和挑战。如何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带来的生态问题,都将成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所在。

(一)将“自然生产力”因素纳入生产力要素发展绿色经济

劳动生产使用价值,自然生产力同样生产出对人们有意义的使用价值,人类物质社会的生产是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知悉,一方面人们实现社会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不仅仅来源于社会生产力,而是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的结合。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只有适合社会生产力的自然生产力才是“生产的自然条件”,才能为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人们要认识到“生产的自然条件”的有限性,也就是说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自然生产力是有限存在的,其自然资源不是无限度掠夺和攫取的。因此人们要立足生产力与“生产的自然条件”相结合的前提,树立人与自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济的发展必须把“生产的自然条件”的所能容纳的污染废弃排放能力作为生态底线依据。人们在进行产业发展过程中进行的社会生产,不仅是生产产出的过程,同时也是物质的排除过程。因此在发展经济产业的前提依据就是要考虑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容纳能力和自净能力以及环境废物分解的周期等因素,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看是要求人们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的自然条件有效结合。据此,人们在经济产业发展方面要重在可再生、循环利用,实质上就是在接下来的产业发展上实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循环经济”。利用3R原则,实现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方式,尽量减少产业发展中带来的浪费和污染,把生产带来的污染物尽可能多地回收再利用,总体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出”的绿色产业目标。

同时,要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自然条件”相结合,尽量减少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对自然的破坏因素,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在考虑自然条件前提下对产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这实质上不仅强调了人们在产业发展向自然索取的资源来无限度地单向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是要实现人们对自然的需要与自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双向对的结合,因此传统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产业发展的“尺度”了,绿色的满足“生产的自然条件”的科学技术才是产业发展的真正可持续的“尺度”。所以人们要发展绿色科技,充分考虑自然的环境因素,发挥环境友好型产业经济。用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传统产能低环境污染大的低产出高资源投入的技术设备,发展生态产业,植树造林、净化环境,只有从质底上发展“绿色生产”,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才能最终发展绿色经济。

(二)理性认知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科学合理地占用和消耗自然资源

工业文明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市场经济追求经济为主的思维下,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占有和掠夺越来越多,强度也越来越大。当代已经不再是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对自然的需要可以满足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范围,因此现在人类生态危机从生态的视角来看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即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地索取,超出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如果人们不能理性认知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能及时合理地调整对自然资源的有效节约占用和合理消耗,生态危机将威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在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消耗越来越多,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再生周期性不能满足人们的极大需要,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将失去平衡,人与自然这种越发紧张的关系反映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人们要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科学合理地占用和使用自然资源,要从整体上认识人与自然的系统性和和谐统一性,科学调整人对自然资源的占用方式,用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解决经济问题和自然资源的对立问题,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意义。

(三)绿色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要以及消费的价值体现已经不再是满足人们基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人们在工业文明以来的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对高档次追求,高消费的价值观不断加强,这种消费需求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经济的无限追求而导致人与自然矛盾的现实本质。消费需求的不限制跃进所造成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使本已脆弱的生态系统走向了承载能力的极限。因为,如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不得不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的新时代背景下,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走绿色消费之路,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适应环境的发展和资源的保护,而人们树立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人们的消费行为就具有了保护环境、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性质,人们就真正实现了绿色消费。在新时代的中国,在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们要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念,建立绿色消费模式,从物质享受的消费观逐步转变为追求精神生活。在绿色消费的观念和意识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共同体。因此人们要倡导适度消费,绿色低碳出行等生活方式,反对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只有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人的意识中,才能真正实现绿色消费。同时,要建立绿色消费的社会机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制约和规范人们的消费观念,把全体国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纳入适度的、生态化的低代价消费的模式和轨道。因此必须建设相应的社会机制,比如限制捕杀野生动物,严厉打击过度透支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针对人们购买高消费的奢侈品实行税收的杠杆作用。针对人们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社会垃圾处理机制,取代以前的污染环境的处理垃圾做法。

四、结语

总的来讲,习近平总书记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辩证的统一的论述,是新时代人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观,在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同时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们要深刻把握和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和深刻内涵,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生产、生活和綠色消费,建设系统性、根本性的生态文明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注释: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邢永鹏 杨浩 毛清萍

上一篇:建行支行行长助理竞聘演讲稿下一篇:管理副科长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