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创业教育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新工科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天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科在国际化培养的实践中,以学生为核心,以夯实专业教育为基础,优化实践实习培养模式,搭建产学研平台,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构建助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梯队结构,进而升级学科教学体系和科研创新的动态机制调整能力,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实践创业教育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践创业教育论文 篇1:

“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后续扶持”三位一体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摘要]鼓励支持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培养农科专业创业型人才,对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况,分析了我国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后续扶持”三位一体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以期培养农科专业大学生“学农爱农”“以农开创事业”的创业精神及提高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后续扶持 农科专业 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陈少雄(1964- ),男,福建莆田人,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广东 广州 51064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本科类)一般类教改项目“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4年广东高校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学科专业背景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以农科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14GXJK013)和2015年度华南农业大学教改重点项目“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15006)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尝试构建“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后续扶持”三位一体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以解决我国农科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鼓励支持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培养农科专业创业型人才。

一、我国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理念模糊且方法单一。研究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我们发现这些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清晰且各有侧重。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均注重创业和科研紧密结合;欧洲高校则紧扣教学环节开展创业教育,注重创业者特征的培养和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理念模糊,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清。一些农业院校虽然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教学内容片面、教学师资缺乏、教学方法单一。湖南农业大学对学校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54.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创业课程设置结构对将来创业没有多大用处,56.0%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敢苟同。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创业教育理念不清,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没有形成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进而难以根据教育理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是我国农科专业创业教育的问题之一。

2.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研究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发现对大学生创业过程提供持续的个性化指导和后续扶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例如,为了更好地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斯坦福大学根据维考斯基(Vygotsky)的学习鹰架(scaffolding)理论,提倡教师带头、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生在开始学习创业时,教师提供学习鹰架,在鹰架内学生自己做部分工作,教师则给予协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并根据创业项目的具体情况去指导学生创业,以了解学生过去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潜在能力;在实际创业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支持程度按照学习者当前的程度进行调整。此外,斯坦福通过打造一流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呼吁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上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增加吸引风投或天使投资的概率、提倡校友通过多种方式回报母校的培养,为大学生创办企业的生存和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后续支持与服务。对广东三所农业高校正在创业或有过创业的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当前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持续的时间短。影响创业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为我国高校缺乏像斯坦福大学这样的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这是我国农科专业创业教育的问题之二。

二、构建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要解决我国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经验。首先,营造浓厚的科技创业氛围,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创业活动,选拔培养有创业实战经验的教师,打造优质的创业课程。其次,通过紧密联系校友和企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最后,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视角进行顶层设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

1.建设基于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培育有创业意愿和掌握创业知识的学生。借鉴国外成功的创业教育经验,高校的创业教育需要准确定位创业课程的作用,建设基于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通过递进式教学,培育有创业意愿和掌握创业知识的农科专业大学生。

首先,开设创业教育的必修课,旨在巩固学生“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基于目前我国农村的艰苦环境,很多农科专业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农村基层发展。因此,创业教育的必修课要帮助农科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当前正是创业的好时代,培养“以农开创事业”的意识。

其次,提供创业教育的选修课,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创业、企业的概念,了解创业所需的技能,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自主创业,进而萌发自主创业的意愿。因为,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适合创业。部分农科专业毕业生把到农村基层创业作为求职不顺后的无奈之举,没有充分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成功率往往较低。因此,通过选修课程让农科大学生了解创业所需的素质,进而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创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

最后,结合带学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向学生提供各种无学分创业教育培训。无学分创业教育旨在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为创办切实可行的企业做进一步的知识、能力准备,是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和训练创业素质为关键。例如,举办KAB(了解企业)、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等创业强化培训班,定期邀请校友、企业家和风险投资人到学校举办创业沙龙、工作坊,以帮助学生掌握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创业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熟悉创业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

2.打造基于农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培育有市场吸引力的创业项目。首先,一方面,可以通过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平台的递进式教学,遴选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有助于大学生物色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另一方面,学校要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有创业意愿的专业教师加入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此外,学校通过建立以科技创新、理论实践为目标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使有意愿参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专业教师成为学生的技术指导教师,深入指导学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将农科专业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其次,学校通过提供企业管理等配套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过程中的企业管理知识,提升企业管理能力。高等农业院校提供企业管理等配套课程时,要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对涉农企业创业者的典型路径、创业者的素质等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使教学内容充分与涉农企业创办、经营相结合,指导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之中,培育出有市场吸引力的优秀创业项目。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高校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遴选有市场吸引力的创业项目。特别是针对农业种植、饲养或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创业项目,农业院校不仅可以提供办公场地,还可以免费或者低租金的形式提供生产加工场地;或者通过与乡镇农村、农民合作的形式使用农村土地,以农科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

3.探索基于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的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机制,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创业持续的时间短。因此,建立创业的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机制,是提高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保障。学校可借鉴斯坦福大学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创业的相关政策,积极开拓各方资源,与政府机构、投资机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或专家学者、相关涉农企业等密切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

首先,高校在建设创业孵化器时,不仅局限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孵化场所,更要注重为大学生提供辅导与咨询服务。例如,孵化器可以定期举办工作坊、IYB(改善你的企业)培训班等辅导活动,为已经营业的创业大学生提供高级培训,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如何维护项目的运营。在此基础上,聘请企业管理的专家学者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服务,以及聘请相关管理咨询公司,为孵化项目提供法律、财务、市场营销、知识产权、社会媒体的应用与管理等咨询服务,帮助创业大学生解决在商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聘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商业人士作为“创业导师”。在大学生注册企业后,由创业导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跟踪辅导,为项目或企业成长提供持续支持。此外,学校可以邀请相关涉农企业的创业者、大学生创业导师和商业顾问参加交流论坛,拓展创业大学生的人脉,帮助大学生寻找和创造新的商机,获得新的供应商和客户。

其次,高校要积极探索鼓励师生共同创业的相关机制。通过鼓励教师在创业实战中积累经验,打造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的个性化指导。例如,借鉴斯坦福大学鼓励师生创业的政策:允许教职员工有固定的上班时间到公司从事开发和经营活动;允许教职员工暂时脱离岗位到创办公司或其他公司兼职;教师或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科技成果,向公司转移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学校提取一定比例的知识产权收益;对于创业的学生给予休学时间,无论成败都可以继续学业。

最后,高校通过搭建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融资平台,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短缺的困难。例如,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的科技成果申请专利,并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校园展示交易会,吸引有关企业参加。鼓励大学生转让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从而保障学生创业初期能够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获得较高的起步资金。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项目路演、创业集市等活动,邀请投资机构参加。通过向投资机构介绍大学生的企业产品、发展规划、融资计划来帮助创业大学生获得融资。此外,学校还可以发动校友、呼吁社会各界捐资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会,帮助大学生创业。

[参考文献]

[1]乔孟涛,焦昆,孟许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影响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2).

[2]刘月秀.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农业院校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3(9).

[3]任湘,易自力,夏金星.农业高校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职教论坛,2008(10).

[4]陈宇栋,林佩云.浅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基于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两所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11).

[5]王丽萍,廖佳玲,罗嘉慧,等.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农业院校创业学生为例[J].大学教育,2013(5).

[6]唐雪梅,陈虎.创业教育理论回顾与展望[J].学理论,2009(16).

[7]郑刚,郭艳婷.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打造创业教育生态系统[J].比较教育研究,2014(9).

作者:陈少雄

实践创业教育论文 篇2:

新工科背景下能源动力学科实践和创业教育探讨

【摘要】在新工科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天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科在国际化培养的实践中,以学生为核心,以夯实专业教育为基础,优化实践实习培养模式,搭建产学研平台,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构建助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梯队结构,进而升级学科教学体系和科研创新的动态机制调整能力,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

【关键词】新工科 能源与动力学科 实践 创业教育 探索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重点课题):基于能源动力学科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NDXGK2017Z-10。

一、引言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进行中,综合国力的竞争尤为凸显。新工科人才的专业教育培养向着知识能力纵深化、视野宽度全球化、科研思维国际化、创新创造多元化不断推升。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中,培养人才是核心工作,新工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人才的培养,满足行业和产业在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1]。

二、创新实践与创业教育培养的思路

1.紧扣实践与创业教育的关联性节点

实践教育是理论教育的源头活水,更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教育不仅要培养人的创业技能,更是一种意识和思维的训练。实践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紧密相连,在关键节点上发挥着彼此互促的作用。

学科紧密对接国家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回归全方位育人的本质,2014年起一批核心课程邀请产业界专家来校讲学,逐年研讨、更新总结,实现了产学研多方资源的融合;与潍柴等十余个制造业龙头企业联合共建高水平学生实习基地,满足学生认识、生产及暑期实习需要。

2.搭建实践与创业教育的连通性平台

针对能源与动力专业知识面广的特点,我们和多家企业签订了共同建立实习基地协议。

其中主要实习企业有:

华能(天津)煤气化發电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中国第一个能正式运行的煤气化发电公司。

天津快透平科技有限公司,学生在该公司学习了径流和轴流透平的原理和设计以及制作工艺。

山东烟台荏原制冷有限公司,该公司掌握了吸收式制冷和第一类、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原理,学生在实地的实习实践中现场学习。

山东烟台奥威冷冻有限公司,学生在该公司进行效果良好的二氧化碳和氨工质的低温复叠式制冷冻技术。

浙江启能能源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储能供热项目在天津环球大厦投产使用,师生在参观项目的实施与运营中,学习先进技术。

天津宝成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615厂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向学生授课。

师生在莱阳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现场实习,讨论汽缸盖技工以及气门组件装配工艺。

天津内燃机动力公司、雷沃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3.完善实践与创业教育的交互性支持

学科以国家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牵引,面向本科生全面开放科研资源,创新实践活跃,连续10年获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优秀组织奖,2018年获节能减排大赛特等奖、全国创新大赛金奖。科研反哺教学,连续7年为全国高校近300名本科生提供暑期实习岗位,回归教书育人初心。利用科研优势,率先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燃动力装置燃烧与热力循环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于2018年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4.拓展实践与创业教育的全球性视野

实践与创业教育的关系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实践教育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阶段,是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阶段,是创业意识的启蒙和发掘阶段,是创业教育实践的检验与提升的反哺和再提高阶段,也是校企合作的实体性环节。创业教育是实践教育的一种升华呈现,是实践教育的目标性追求之一,是实践教育的贯通性形成。

在学科国际化建设和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教学与创业教育实践的经验。比如在留学生实践教育方面,在能源动力学科留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有超过半数的同学有创业教育的意向。在有创业意向的同学中,超九成同学表示在实现创业梦想的时候,愿意与母校合作,对科技创新、产品研发与生产、市场开拓等领域和学校深入合作。同时,在问卷中接近99%的留学生期望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和中国有关。因为对于我国能源与动力学科的教学水平、师资水平、实践实训基地、科研参与等都有较高的评价,同时也在硕士、博士求学阶段的留学生中,给予很多他国经验和有益的建议,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开拓学生的全球性视野,提高国际化交流能力、夯实专业和实践能力、扎实思政教育工作,在实验室、课题组中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化交流环境。

5.打造实践与创业教育的示范性标准

在实践的积累中,也逐步形成了一套实践与创业教育的操作化标准,并在每一学期,每一学年的总结和反馈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力求逐步打造出有特色的、可操作的、可检验的示范性标准,为能源与动力学科的实践与创业教育提供参考性技术支持。

三、探索实践与创业教育培养的再升级

1.纵深实践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实践教育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关键在教师,提升实验教师的技能与水平,加大培训力度,重视、信任并发挥青年教师、实验教师的创新动力。广泛开展交流和项目落地,给予师生在实践中强化理论知识,丰富和及时反馈教学方法的环境氛围。及时根据前沿科研创新调整实践内容,配套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紧跟学术动态并创造学术动态。

2.打造多维度、跨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

比如能源与动力学科硕士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实行跨科机械工程大类招生,学生可以选择能源动力、机械设计或力学方向。三个方向(对应三个一级科)具有很强的互通性,在满足专业必修课和一定选修课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可以跨科选课,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贯通性建设,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素养,掌握能源动力领域所涉及的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动力机械、环境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内燃机、燃料电池、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制氢等能源技术,具有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3.从少数优秀典型到人才数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

天津大学2015级博士毕业生闫方超作为第一完成人所设计的汽车全生命周期数据解决方案,在2017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斩获国家级银奖及天津市金奖,在2018年获得“创新力量”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出版专著《现代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影响下,他创业并成为天津布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创业的热情和思考后,放弃高校教师的“金饭碗”,投身创业大潮的一名青年创业者,期望在创业路上实现从0到1的飞跃。千千万万个创业者的小目标汇聚起来,就能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梦想。

创业并非易事,在经历了困难和挫折后,他冷静分析和思考,在“互联网+”的时代,未来汽车换道发展的方向将会是智能网联汽车,是要让一辆汽车同时跑在公路和互联网两条路上。只有把在学习和实践中所掌握的、擅长的汽车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公司依托天津大学国家内燃机燃烧学重点实验室的优质资源,已经发展成为“为汽车生产制造行业提供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研发、生产、售后等关键环节的数据智能解决方案的提供商,逐步形成两款系列化产品覆盖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智能网联汽车监测控制平台和汽车尾气排放诊断检测平台”。他将“技术点亮科技,科技成就卓越”为理念,领导公司坚持改革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与科学管理,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双软企业”“国家级中心企业”“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天津大学第二届“校长杯”创新创业大赛上,由我学科学生主要参与的光立方(选择性聚光光伏系统)团队设计了一种选择性聚光光伏模块,这样的模块能够广泛应用在现代城市建筑外表面。截至2019年,该项目团队已获得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一等奖、全国青年环保大赛一等奖、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一等奖等11项国家级奖项及6项省部级一等奖;申请专利5项。项目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EI检索IEEE论文1篇,在投SCI期刊论文一篇。成果已实现实验室产品转向小批量生产,正在处于创业融资阶段,并获得在天津生态城落地的机会。

我学科的优秀学生代表许云深,创始人兼CEO,天津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协会主席。截至2019年已收获26项各级科创竞赛类奖项,其中有20项为项目负责人,10 项为省部级、国家级。参与两项市级大创项目,负责一项国创项目,申请专利四项。获得BOE公司解决方案岗位special offer,主要负责团队建设、財务、战略方向三方面工作。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毕业生投入科研一线,科技创新企业一线,在工作中将技术革新和难题攻关的进展及时与母校联结,形成了良性互动和长效性机制。以少数典型到整体学科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双提升,在前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日后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效能探索提出了新的课题。

四、结束语

从“跟跑”向“领跑”的转变不仅需要教育教学的革新,更需要在新经济领域、新产业业态、新商业模式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打造前沿科技阵地。创新驱动下的能源与动力学科需要在实践和创新创业领域与学生教学相长,建构实践与创业平台,挖掘学生创新潜力,给予学生创业支持,为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力量。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作者简介:

李瑞婷(1987年11月29日-),女,汉族,天津人,博士研究生学历。

作者:李瑞婷 赵军 许媛欣 邓帅 朱强

实践创业教育论文 篇3:

医学仪器原理及单片机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培养具有医疗仪器软硬件设计、调试、应用与维护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该文通过对当前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分析,找出效果差的原因,改革医学仪器原理及单片机实践课程教学,采用项目驱动、自主学习等方法进行医疗仪器设计全过程的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项目驱动;自主学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要求高校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如何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教学改革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对此,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医学仪器原理及单片机实践”课堂教学中引入创新理念,实施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做法,基于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教学需求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当前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课程设计是高校开设的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培养合格技术人才的必要措施。目前在课程设计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如过分注重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与灌输,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缺乏,创业手段比较贫乏,创业技能比较匮乏,以致创新产业绩效不突出。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教师的主导地教与学生主动地学这对牛鼻子,不遗余力地在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特别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师指定一些实验题目由学生进行选择,再由实验室规定了可供使用的元器件明细表,由学生在其中选择,让学生按照已知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设计。另外,课程设计的题目也多以验证性为主,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也主要以学生验证性课程设计作品和教师对学生的主观印象为主。结果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束缚了学生创新创业才能的充分发挥。

目前,本专业单片机实践教学,主要要求学生利用单片机采集相关信息,进行简单处理,显示相应结果,或实现简单的控制功能,与医疗仪器专业联系不紧密。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在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上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难以获得应用单片机系统整体开发医疗仪器的经验,难以树立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二、医学仪器原理及单片机实践课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创新创业教育具体到专业学习时,必不可少地要通过实验技术大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设计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交流沟通、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应用、产品设计”等方面。在目前的专业培养计划中,我们首次将“医学仪器原理”与“单片机”课程整合为“医学仪器原理及单片机实践”的重创新设计的课程。其特色和优势在于该课程是以医疗仪器的设计为载体,通过对医疗仪器进行分析,在选题、方案及原理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调试、产品化设计、撰写设计报告等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医疗仪器设计全过程的训练。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在工程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产品设计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医学仪器原理及单片机实践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

本课程分别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实施和自主学习方面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旨在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应用、产品设计等创新创业能力,并使之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1.“嵌入式”理論教学。在“医学仪器原理及单片机实践”课程教学中,通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嵌入式”教学方法,将一些先进的医疗仪器的设计方法和创新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自主学习、产品设计等创新创业能力。

2.“启发式及开放式”实践教学。“医学仪器原理及单片机实践”课程,具有内容杂、难度大、时间长、实用性强的特点,有必要结合课程实际采用启发式学习及开放式实践的教学模式,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比如结合研究项目,在具体内容、方法及其应用方面进行启发式及开放式教学,可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自主学习、产品设计等创新创业能力。

3.项目驱动。“医学仪器原理及单片机实践”教学环节,是全面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过程。项目选择上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理念。项目拟题紧扣专业特点,采用学生自主拟题和教师拟题相结合,既符合学生运用新思维、新方法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的愿望,又解决了部分学生拟题缺乏可行性和创新性的问题。

“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式,其核心就是将实践教学内容项目化,即以项目为框架,以项目设计方法细分为各个“子项目”作为支架,各“子项目”对应相应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相应课程时沿着“支架”逐步攀升。“项目驱动”在设计方面可分为“方案及原理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调试、产品化、设计报告”6个“子项目”。其中硬件设计分为“电源电路、信号采集、信号调理、信号处理、执行电路、电路板设计”6个“子项目”;软件设计又分为“系统软件设计、底层驱动设计”2个“子项目”,并将系统调试再分为“硬件电路调试、软件调试”2个“子项目”。各“子项目”对应相应课程,如“方案及原理分析”对应“医学仪器原理”和“微机式仪器设计”课程。项目实施分解图如图1所示。

采用“项目驱动”通过多门课程共同完成具体医疗仪器产品设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兴趣,锻炼了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自主学习、产品设计等创新创业能力,能使其在今后就业与创业中大展身手,创造业绩。

4.教学互动平台建设。为了打破课内课外教学的限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教学互动平台,课题组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网页中构建了“医学仪器原理及单片机实践”网络课程,向学生提供教师团队、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效果、参考教材、教学资源等内容。通过互动平台实现教学互动、资源共享、移动学习等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全方位支持。

四、结束语

在“医学仪器原理及单片机实践”课程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医疗仪器设计全过程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掌握医疗仪器设计开发的方法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本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在课题申报、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创新能力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为将来在医疗电子领域做出更大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一个值得普遍推广的教学新法。

参考文献:

[1]吴爱华,刘晓宇.深入推进理工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6.

[2]郑梁,胡冀,徐平原,高惠芳,秦会斌.单片机课程设计的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S1):99-101.

[3]李天箭,丁晓红.创新创业教育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环节中的探索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4):22-24.

[4]田东,高平.实施启发式的开放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3):91-92.

[5]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2-15.

作者:艾信友 江少锋 周旭欣 王玉 余祖龙

上一篇:公司上半年度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银行纪检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