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音乐美学独特性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现代音乐美学经过漫长的发展阶段,当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逐渐的应用到其他的文化领域中。随着音乐美学的发展,使得声乐以及音乐演唱的艺术形式更加丰富,音乐作品与生活更加贴近,能够更好的满足大众的审美情趣,使音乐作品能够服务于生活。本文主要对现代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启示进行分析。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我国音乐美学独特性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音乐美学独特性论文 篇1:

第九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11月25~27日,由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发起,西安音乐学院主办,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的“第九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院校和全国各地的学者集聚一堂展开学术探讨。大会以“现代性进程、多元化语境、跨学科策略与当代中国音乐美学”、“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与相关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于润洋等著名音乐美学家学术思想”为主题,与会学者的发言放眼世界、继承传统、聚焦当下、注重实践,充分反映了当前国内音乐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届会议在对西方音乐美学的吸收和借鉴方面,音乐分析美学异军突起,如三种音乐术语及其隐喻问题的研究、英美分析性音乐哲学的介绍、音乐作品边界及相关问题分析、音乐美学学科语言及其音乐学写作范式问题的思考等论题都说明:除西方古典音乐美学、现象学音乐美学、现代与后现代音乐美学、中世纪音乐美学等领域之外,英美音乐分析美学也将成为未来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可资借鉴的重要理论来源。在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资源的整理和利用方面,传统学术语境缺失与重建问题,身份焦虑与文化身份重塑问题成为大会关注焦点。“美乐哲学”概念的提出、古代音乐美学根本特征的宏观考察、以三维“和合”视角对古代音乐美学史逻辑体系的探索、“中国音乐美学史”与“中国音乐思想史”学科定位的重新厘定、道家“乐本体”思维方式的研究等论题均围绕这一焦点而展开。相关学术报告反映出,为更好地利用中国古代丰富的音乐美学理论资源,学者们已开始透过历史材料的表象而进入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深层,开始关注其独特性及其在当前学术语境重建中的重要意义。借鉴西方、继承传统的目的最终都是为构建和发展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理论服务。学者们还对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深刻反思,对做出卓越贡献的前辈学者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对当前音乐美学理论中涉及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思考,对音乐美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上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系统总结。

一、于润洋等音乐美学家学术思想研究

会议首先表彰了于润洋、张前、赵宋光、蔡仲德、茅原、王宁一、何乾三、叶纯之等为我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而后何宽钊(并代表周海宏)、罗小平、叶明春、范晓峰、韩锺恩等代表分别针对六位学者的学术思想进行发言。何宽钊《于润洋学术研究中历史意识的价值哲学解读》认为,在于先生的学术研究中渗透着很强的历史意识,他常常将研究对象放置于历史的上下文中以阐明其意义。这一点深刻地契合了价值哲学中的观点,即对象价值的评判应置于参照系统中。周海宏《我的导师张前》以“说清楚”为关键词回忆了张前老师在指导其学术研究中严谨的治学精神。罗小平《多学科知识结构与音乐美学研究的拓展——以赵宋光先生为研究个案》认为赵先生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内化为他所具有的广阔研究领域、关注人类发展总体目标的高度、不断探索的动机和辩证思维的方法,另一方面则外显于研究中体系构建、论域设定、概念运用、观点阐释的独特性并使其研究成果具有与众不同的深度、广度和超越性。叶明春《蔡仲德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研究》从蔡先生学术生平、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对蔡先生一生的学术成就做了系统总结,并思考了音乐美学学科边缘化危机的自我觉解问题。范晓峰《茅原音乐美学思想探究》认为茅原学术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事实先于逻辑,强调历史、逻辑、工艺三者的有机统一,这对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美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奠基和引领作用。韩锺恩《一九八二:概念问题的历史与理论意义》高度评价了王宁一先生对音乐美学概念存在问题的学术研究:即经验是美学思想的来源,而美学思想的存在方式则是超越于经验的。王宁一先生强调的以超越经验的方式面对经验的观点合乎音乐美学学科存在的意义,也合乎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其对当下学科发展的启示是:第一,如何解决既面对经验又超越经验的方法论问题;第二,如何成就音乐美学特定学科语言的表述问题。

与会代表还在各分会场对六位音乐美学家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邢维凯《于润洋专业音乐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先生的专业音乐教育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不仅从理论层面,而且从实践角度陈述了于先生“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学贯中西”、“教、研并重”等治学思想。杨和平《立美理论与实践的合理内核——论赵宋光的音乐美学贡献》认为赵先生对于美育的思索基于经验而超越于经验,创造性赋予美育以新意,提出与“审美”相对应的“立美”概念,是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此外,刘琼《赵宋光美育思想研究》使用谱系学方法从赵先生的教育背景、海外留学经历、专业方向三个方面来分析其美育思想。李锦寰《赵宋光美育思想与音乐教育实践的互动关系研究——以赵宋光综合构建幼儿音乐教学法为例》研究了赵先生的美育思想。何弦《于润洋音乐学分析思想的美学—哲学维度》分析了于先生“音乐学分析”概念背后的音乐美学—哲学观念。杨洋《浅谈于润洋教授的分析方法——历史逻辑技术的三足鼎立》认为于先生的分析方法将音乐历史、音乐哲学与音乐技术分析有机结合,为我国音乐美学乃至整个音乐学得研究工作开阔了新的思路。

二、现代化进程、多元化语境的挑战与启示

关于现代化进程、多元化语境的挑战与启示问题,与会代表分别从分析美学、后现代美学、古典主义美学、中世纪美学等多方面展开论述。相关学者还对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音乐美学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宋瑾《言说音乐的三种术语及隐喻——为导师于润洋教授80寿辰而作》以分析美学家戴维斯的思想为出发点,将言说音乐常用的术语明晰化为技术语言、认知语言和情感语言,并结合于润洋先生的音乐学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杨燕迪《音乐的分析哲学》首先交代了英美分析性音乐哲学的发展概况,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美国音乐哲学代表人物彼得·基维的思想进行述评与研究,呼吁通过吸收外来理论资源来刺激和建构我们自己的音乐美学理论。贺颖《分析美学视野下的音乐作品与音乐感性经验边界问题讨论》试图以亚瑟·丹托、杰罗尔德·列文森等分析美学家的思想为理论依据,对音乐作品与音乐感性经验的互动边界以及历时一共时设定的可能性问题进行思考。李明月《追询后现代音乐的聆听方式》从齐默尔曼《一个年轻诗人的安魂曲》的聆听出发,结合个人体验及后现代接受策略的理论对后现代音乐聆听方式进行分析考察。

李起敏以《同源·互渗·互补·互动》为主题,呼吁学界进一步拓宽中国音乐美学的研究视域。孙佳宾《智性语境中的音乐话语叙述——由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音乐诗学六讲)引发的音乐美学思考》以斯特拉文斯基的

《音乐诗学六讲》为出发点,对多元化语境下音乐创作等基本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从而获得对音乐艺术本质特征的再认识。李晓东《对西方音乐的现代性进程的思考》对西方音乐的现代性进程进行了历史考察,认为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既不能盲目追随,也不能孤芳自赏,正视以往和积极反思才是出路。刘经树《独立音乐观念——一次范式更换》从西方音乐史角度对独立音乐观念问题进行了美学思考。杨婧《孤岛艺术?——作曲家的“晚期”世界》对西方作曲家晚期风格现象进行了独到阐释。蒋存梅《音乐如何唤起人们的情绪?——音乐情绪加工的行为和神经机制》对近二十年关于音乐情绪加工行为和神经机制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回顾。宋永莉、李勇《从黑格尔的风格理论研析拉莫歌剧美学思想的文化属性》运用黑格尔美学理论,以洛可可风格为视角,对法国作曲家拉莫的歌剧美学思想的文化属性进行了剖析与诠释。司杨《奥古斯丁音乐美学思想研究》从神学、美学、哲学三个维度对中世纪奥古斯丁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考察。此外还有刘小龙《只为未来,不求终止——对爱德华·萨伊德论贝多芬晚期风格的评价》、刘研《审美经验的复兴:理查德·舒斯特曼新新实用主义美学观与大众音乐》,汪申申《灰色的理论与常青的生命之树——欧洲中世纪音乐美学与早期音乐理论中的“思辨性传统”》等多篇考察和介绍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文章。

学者们还针对如何将西方音乐美学思想资源运用于教学实践,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反思。李晓囡《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对罗曼·茵伽尔登(音乐作品及其本体问题)的重新解读》从现象学美学角度对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多层结构”进行了思考。李甜甜《乐音的“运动”及其原理——对乐音组合关系中的“动感现象”研究》从实证角度针对乐音组合的“动感现象”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相关文章还有:单金龙《“格式塔”理论运用于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解释》、申小龙《从阐释学的发展管窥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变化》、魏昇《音响文本中的互文性问题的研究》、竹琛《音乐分析的美学表述问题》等,这些都是将西方音乐美学资源运用到中国音乐美学实践中的有益尝试。

三、古代音乐美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学术语境的缺失与重建成为此次学术研讨会关注焦点,正如苏小龙在《多元化语境下的话语缺失与重建》中所认为的那样,20世纪外来话语的强势植入造成了中国文化在多元化语境下的话语缺失,从而遮蔽了现代人对传统艺术审美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因此当前的紧要问题就是建立传统美学的话语语境,呼吁建立“中国美学”意识。

李曙明《美乐哲学》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思维起点,提出美乐哲学概念。他认为美乃情意之妙象;乐乃音心对应之存在方式;美乐乃天人真善、自由情意之音心映画的技术妙象。这对当前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美学体系颇有启发意义。罗艺峰《从美学史到思想史:寻找学术“铸式”的转型与转向》分析了“中国音乐美学史”和“中国音乐思想史”之间逻辑关系,他认为两者虽有交叉,但是在材料域、问题域、观念和方法等关键论式上都有差别,因此两者的学科构架、问题设定、价值取域以及目标和目的也必然存在不同。这种学理上的区分无论对“中国音乐美学史”还是“中国音乐思想史”的学科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刘承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理论特点》认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理论形态,有着与西方音乐美学很不相同的特点,如重视意义阐释、倾向于内涵逻辑、强调互文性以及重视体验与实践等等。这种整体研究对准确把握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根本特征,有效利用古代音乐美学理论资源无疑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何艳珊《古代音乐美学的三维“和合”图式》从“本体论——以无为本”、“方法论——去欲从性”、“境界论——和合生美”三个维度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体系进行了学理性探索,为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提供了便利。杨赛《中国音乐美学研究:从历史到范畴体系的转换》呼吁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实现从历史到范畴体系的转换,其目标是建立一套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史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从而推进音乐美学学科建设的发展。

修海林《“乐本体”思维模式在秦汉道家音乐思想学理性思考中的存在》以《吕氏春秋》中的《大乐》、《适音》为例,对秦汉道家的“乐本体”思维模式进行了学理性思考,揭示了《吕氏春秋》“行为、形态、观念”三要素本体思维模式以及“和”与“适”两个音乐哲学概念。林东坡《音色与原型——以二胡为例》从二胡音色的“人声”、“器声”之争问题出发,思考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倾向以及制约这种倾向的深层心理“原型”,这无疑对我国当下民族器乐教学和演奏具有重要的警示和启发作用,其中的“文化身份塑型经验”值得重视。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尚悲偏向》就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尚悲偏向进行了考察并将中国民族音乐中尚悲的曲目分为政怨、士怨、离愁、别恨、闺怨、悲秋、暮愁、夜怅等八大类。杜洪泉《试论儒家音乐教育思想中人格境界的塑造》认为儒家音乐教育思想重视情操与道德培养这一特点对当前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王晓俊《一种身份塑型经验的历史伤感——近代“学制”设计与百年民族乐器演奏教学反思》认为,近代音乐教育中的“学制”设计以拱手交出民族音乐解释主权为代价,这是引起中国音乐“身份焦虑”的根源所在。李槐子《东施效颦不该再继续——对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编制的反思》对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编制进行了反思性批评,指出其“东施效颦”的实质。相关文章还有:李小戈《古琴演奏手势中的“尚象”思维探析》、王冰《意——中国古琴艺术的核心美学观》、许瑞《论白居易后期琴诗中的佛禅美学特征》、李西林《唐代音乐审美特征文献述考》、王维《从嵇康等士人论乐看魏晋时期音乐美学观念中的主体性特征》、胡曼《从“迦陵频迦鸟”的象征意义看唐代佛教音乐美学思想》、张利鸽《(路史>音乐思想的初步研究》、宋京《“十二等分律”——一介绍一种整合于广东民间音乐的律制古法》等。

三、当代音乐美学学科发展及相关问题

借鉴西方、继承传统的目的最终都是为构建和发展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理论服务。与会学者们还对当前音乐美学理论中涉及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思考,对音乐美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上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系统总结。冯长春、李明辉《接纳、转捩、嬗变——建国十七年苏联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受容》认为,建国十七年间中国对外音乐文化交流呈现向苏联“一边倒”的局面,使得中国音乐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带有浓厚的苏联因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韩锺恩《质疑音乐美学学科语言并及音乐学写作范式》分析了当前音乐美学学科语言和音乐学写作范式危机,并对如何走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思考。陈剑《关于音乐美学学科性质的几点思考》从音乐美学的学科边界、音乐美学研究

的元问题及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人手对音乐美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思考。伍维曦《音乐美学的“华化”问题与汉语语境下音乐美学学科发展态势的思考》分析了音乐美学“华化”问题的历史语境和内在原因。刘媞媞《关于学科发展的历史叙事与学术关照》以历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作为切入点,提炼其逻辑发展主线,力求在历史叙事的同时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独立品格进行观照和解读。

针对当前音乐美学学科中的基本美学问题代表们分别进行了深入思考。谢嘉幸《体验与阐释一对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再思考》从音乐体验的四个层面:活动参与、身体参与、情感参与和审美参与入手,思考了音乐美学基本范畴的功能和意义。柯扬《论音乐作品的质量及评价》探讨了音乐评价理论与实践中五个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问题,其中包括音乐质量的定义、音乐质量评价的标准及分类、音乐质量比较的前提、音乐质量比较的若干效果以及音乐质量比较的基本思维方式。郭树荟《唤起声音的记忆——音乐构成的生态美学及表现意义》试图从声音意义的深层涵义中寻找和发现文化景观。汪涛《他律音乐美学研究》通过对德奥他律论美学的历史成因和本质要素的分析,对他律论音乐美学基本范畴进行了理论概括。何宽钊《西方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的时间结构分析》对音乐的主观时间与音乐调性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相关论述。黄汉华《乐谱文本在音乐符号行为链条中的中介作用》对乐谱文本的书面性、凝固性、可视性、语义性、互文性和中介作用进行了系统考察。陈新坤代表以《音乐作品诠释的形式想象》为题,就音乐接受活动中的想象问题从理论基础、切入路径和作品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金经言《伽茨和他的(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对《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一书进行了分析性解读。

与学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实践相关的发言如下:杨和平《音乐立美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从立美、立美教育、中外音乐审美教育反思三个方面阐述了音乐立美教育的立论基础。巢燕《现代思想与基础理论的合理衔接——对音乐美学教学的思考》针对大学本科阶段《音乐美学》课程如何在现代思想与基础理论之间找到契合点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鲍丽娜《Brjdgehead——中小学艺术教育与非艺术专业类高校艺术教育的对接与研究》针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与非艺术专业类高校艺术教育的对接问题从目标、教材、内容侧重性等方面展开思考。冯效刚《关于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的美学思考》对音乐表演活动中的生理、心理律动现象,从整体、动态的角度揭示了音乐表演艺术创造的内在规律。冯存凌以勋伯格《空中花园篇》为例对诗与乐的关系进行了思考。相关发言还有:王丽彬《音乐心境意象在视唱教学中的运用》、李小兵《音乐美学理论与音乐实践课程协同开设的重要意义》、李学娟《完美与完善——音乐美学教材的阅读与反思》和陆小玲《潮州歌册的原生性吟唱及其美学价值》等。

本届研讨会以多元化的视角聚焦中国特色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相关代表的发言理论丰富、思维活跃、分析深刻、解读得当、亮点突出。会议全面展示了国内音乐美学学术研究的累累硕果,显示了音乐美学学术人才的雄厚实力,为现代化进程和多元化语境下的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议闭幕后举行了中国音乐学学会会员大会,学会会长韩锺恩受理事会委托做了从2008~2011年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与学会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韩锺恩再次连任会长,罗艺峰、宋瑾再次连任副会长,宋瑾再次兼任秘书长,何宽钊新任副秘书长。经理事会审议,大会批准120余人加入学会,为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积聚了新的力量。

作者单位:何艳珊,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

杨石磊,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

作者:何艳珊 杨石磊

我国音乐美学独特性论文 篇2:

现代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启示

摘要:我国现代音乐美学经过漫长的发展阶段,当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逐渐的应用到其他的文化领域中。随着音乐美学的发展,使得声乐以及音乐演唱的艺术形式更加丰富,音乐作品与生活更加贴近,能够更好的满足大众的审美情趣,使音乐作品能够服务于生活。本文主要对现代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启示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音乐美学 声乐表演艺术 启示

音乐美学指的不仅是以音乐作品为载体的音乐内容进行展示,同时也是从音乐意义的表达方面以及作品的内涵方面对音乐作品艺术的再次创作,进而使音乐作品获得新的活力。“现代音乐美学,是音乐美学体系的一个分支,并且是构成音乐美学完整性的不可缺少部分”[1]。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音乐美学方面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和透彻,而且获得丰富的收获。当前随着音乐美学艺术的发展,音乐美学对音乐的影响力也更大,特别是声乐表演方面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促进音乐艺术在我国的发展。

一、音乐、音乐美学

随着人们对精神层面追求的提升,审美水平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同时对音乐表演和演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音乐的表演者在音乐演绎的过程中,要融入自身的想法以及灵魂。而这种表演方式用语言描述比较简单,但是对于表演者具体的表演来说却存在很大的难度。表演者必须要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表演的独特见解,因此表演者作为音乐表演的桥梁,需要将音乐和表演进行有效的结合。演唱者在音乐表达以及自身情感的抒发中可以通过唱歌以及演奏乐器的方式进行,音乐表演可以看作是音乐作品创造以及欣赏间的桥梁,而由于音乐表演者以及听众对音乐的理解和看法存在差异性,这也导致当前音乐界的精彩纷呈。总之,音乐表演中不同形式都可以划分为音乐美学中的一部分,同时音乐表演是音乐效果传达的形式和载体。

二、声乐表演中美学应用的原则和特征

(一)音乐美学在声乐表演中应用的原则

“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学习者要有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念”[2]。并以原作者创作的真实性为基础,表演者在音乐的演绎过程中,必须要对结合音乐创作的背景、文化、历史等。同时在音乐的演绎中,表演者不能只是单纯的对乐谱进行演奏,这种刻板的演奏方式无法满足听众们的需求,所以必须要融入创作者的思想以及演绎者的理解,使音乐的演奏更加灵动。

同时,注意历史音乐的与时俱进性。从表演者的层面来说,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了解,有利于表演者更好的表演作品,同时提升表演者的音乐表演技巧和能力。此外,表演者在音乐的演绎中还需要保证表演方式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既能够提出音乐的历史特点,同时也符合时代的风格,并加入演绎者自身的想法,通过对音乐更深层次的感悟和演绎,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以及对自己带来的心灵感悟,实现历史音乐风格和时代的统一。

此外,声乐表演中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表演技巧,这也是提升音乐表演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在音乐的演绎中只注重表演技巧也是不合理的,必须要结合音乐的思想和艺术性,通过二者的促进和依存使音乐作品更好的发挥音乐魅力。音乐表演者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力和表演技巧,提升音乐作品的演绎效果和艺术表达水平,而音乐技巧在艺术表达中还需要基于演唱技巧,所以表演者必须要做好艺术和技巧的统一。

(二)音乐美学在声乐表演中的特征

音乐美学在声乐表演中具有整体美的优势,在对音乐美学的整体美分析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各个要素,同时对各要素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并将音乐的音色、情感以及音乐所营造出来的意象等进行结合。声乐演唱中整体美的要素包括情感、素养、咬字、表达等多个方面。其次,声乐表演整体美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个性美,这也是音乐作品表现出独特性的关键,是音乐演绎趋于完善的标准,更是音乐表达的主要特点。音乐表演者在音乐演绎的过程中必须要融入自身的情感和理解,充分发挥作品的优势,因此表演者要从多方位挖掘音乐价值,表达创作者的思想。

最后,做到声乐表演的协调统一。声乐表演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在音乐的演绎和表演中要有效的协调各种因素,包括声音和音乐,声音和情感等,进而实现声乐合一,通过声情并茂的方式引起听众的共鸣,为听众带来听觉盛宴。

三、现代音乐美学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一)音乐美学理论是音乐创作的指导

在现代音乐美学的发展中现象学美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20世纪末期,就有音乐家曾经针对现象学美学发表过相关的研究论文,而这篇论文也成了当前音乐美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还对音乐美学在哲学研究领域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等进行分析。在音乐美学现象学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是从主观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声乐是艺术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艺术性较强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音乐声乐表演艺术中需要以人的意志为基础,艺术的创作是人们在追求精神需求中产生的一种创作形式,所以在音乐创作中,创作者必须要将艺术创作的本质作为重要的创作依据。同时从声乐的创作特点来看,不同的时代都有特定的声乐创作主旋律,比如,我国建国初期,音乐的创作主要是以革命为主题,所创作的音乐在旋律和曲调的表达上都以斗志昂扬的风格为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制度的深化,我国在音乐的创作中也以西方的舶来品居多,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追求逐渐趋于个性化和现代化,而且曲风具有多样性,音乐的发展形式更丰富。由此可见,音乐的创作是离不开人们的意志的,所以现象学理论也是音乐创造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现象学理论的应用

现象学在音乐美学具有“同一性”,也就是音乐的一种特异性,在具体的声乐表演中可以将剧本以及乐谱作为两个主要的参照物,同时二者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演奏者在音乐的演奏中主要是通过乐谱的识别进行演奏,由于对乐谱的理解不同,所以不同的演奏者也会演绎出不同的风格,而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针对这个问题,音乐相关专家和学者也做出了研究,认为这种现象完全可以利用现象学美学进行解释。乐谱是对音乐形式的记录,而演奏者由于成长环境、理解能力、心理特征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在音乐的演奏中会使音乐具有多变性,在音乐演奏的过程中也会跟随意志发生转变。

同时,同一部音乐作品在演绎上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演唱者在原作曲家的音乐理解上会融入自身的音乐理解,进而形成自己的演绎风格。比如《我爱你祖国》这部作品,很多的演唱者演唱过,但是不同演唱者演绎出的感覺和效果也不同,其中不仅具有艺术特色同时具有浓郁的爱国热情。

(三)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释义学的应用意义

时代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美学的发展,使得现代美学出现很多的分支,释义学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其研究的时间相对较晚,但是却为现代美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释义学美学在20世纪末也被纳入到音乐的表演艺术中,通过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促进释义学美学的发展。此外,声乐表演的时代性比较强,能够与时代风气和社会背景进行有效的结合。

四、现代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启示和意义

(一)现象学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艺术深度发展的启示

“声乐艺术之情感美、表情美和形体美的统一”[3]。现象学美学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研究对象和艺术作品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性,表演者必须要注重对自身乐理知识的巩固,并加强对乐谱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结合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实现对音乐的创作。此外,音乐演奏者还需要加强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保证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错误,从对声乐作品进行创造性的加工,进而对作品的意境进行准确的表达。

(二)释义学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理论启示

音乐作品与人类语言不通,它虽然不能完全用文字表述,但是却可以通过音乐旋律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在音乐作品的演奏过程中,所表达的意义不仅是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和意义,同时还包括演奏者自身的情感表达和理解以及听众的欣赏感受。所以,现代美学的发展中,在声乐作品的演奏中,演奏者不能简单的对乐谱进行机械的演奏,而是要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同时结合自身的演奏风格,给予音乐作品更好的诠释。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音乐美学的派系分多种门类,其中应用最广的为现象学和释义学两种学派,而声乐艺术是对两种艺术的延伸。新时期下,声乐音乐的表达也需要多种声音和思想,所以年轻的音乐人也不能将自身的思想局限于乐谱和乐器中,而是要注重对现代音乐风格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锋.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当代音乐,2017,(20):8-10.

[2]马文婕.美学视角下“唱声兼唱情”的教学实践[J].当代音乐,2015,(07):129-131.

[3]郭建民,赵世兰.歌唱表演艺术论——美学链接[J].当代音乐,2016,(18):6-10+16.

[4]邹俊星.现代音乐美学对于声乐表演艺术作用探讨[J].大众文艺,2014,(04):144.

作者:李萌

我国音乐美学独特性论文 篇3:

浅谈音乐美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摘要: 音乐美学对于净化人的心灵,塑造人格,树立良好风尚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音乐美学和人格理论出发,结合大学生的人格现状,提出音乐美学教育对人格塑造的促进作用,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完善自我。

关键词: 人格;人格教育;音乐美学;促进作用

人格注定了人生之路,健全的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立志成才的必备条件,大学时代是人格发展完善的重要阶段,在高校实施美育教育是塑造现代大学生人格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音乐美学教育则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通过音乐美学教育,可以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那优美、和谐、充满想象力的旋律,会开拓大学生们理性思维的空间,引发他们创造性的遐想。音乐美学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并使人从中汲取激情和前进的动力。

一、 人格与人格教育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综合性,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与心灵改造和品格塑造的教育,人格培养是最基本的道德培养,学生在大学时期是人格发展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方法施加影响,促使大学生人格健康地发展。

二、 了解音乐美学,明确音乐美学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美学是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基础理论学科。它是把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特殊种类,研究它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它的本质和规律对音乐的总体进行基础理论性的学术研究,为音乐评论提供前提。

音乐美学是一门启发人类的审美思维的创造分支科学,大学生通过音乐美学教育,了解音乐中蕴含的民俗宗教文化、社会形态意识、政治历史渊源等文化价值的拓现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美学的协调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理智、价值观念等方面得到改变,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力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升华和塑造。

三.音乐美学教育对塑造大学生人格的作用

我国的基本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高校人文教育目标之一是完善健康的人格,我们追求的健康人格是: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智能结构健康合格;能和谐处理好人际关系,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不断地进行社会化活动,乐于为社会服务;富有较强的事业心,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良好的情绪和意识,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不怕挫折,有毅力。

纵观大学生人格现状是积极的,他们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求知若渴,知识面广,热情而不盲从,积极探索人生,渴望开发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就个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存在着消极的一面,表现出一些迷茫和冲突,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例如:缺乏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孤僻胆怯,虚荣敌对,个人主义;懒惰浮躁;缺乏求真务实、严谨执着的精神;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等等。

用音乐美学塑造大学生人格的主要途径是音乐欣赏,因为音乐美学的外在表现形式是音乐艺术作品,它所体现出来的强烈感染力和对人心灵的撞击是不容置疑的,音乐艺术以情动人,通过情感的共鸣,引发人们的思考,对人生产生积极的启迪作用,促进人格的自身完善。作为我国伟大教育家的孔子和他开创的儒家学派就积极倡导“礼治乐教”的主张。在孔子看来,理想的社会应该具有音乐般的节奏与秩序,具有音乐般的和谐与完善,即“礼乐之邦”。这样的社会由充满仁爱之心和高尚人格的人组成。孔子意识到,要实现社会具有节奏与秩序,塑造尽善尽美的人格,必须通过教育,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音乐教育。音乐美学对塑造人格的特殊作用,不仅在中国,在西方也被许多思想教育家重视,从古希腊的哲学家到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是音乐美学教育的积极倡导者,最有影响力的是近代德国的席勒。在席勒看来,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革现实人格的塑造,这同孔子的“礼治乐教”理论完全相同。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用音乐美学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得到良好的效果:

其一,培养道德情感,激发奋斗精神,通过审美教育纯洁人性,陶冶情操。在国家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音乐往往能起到鼓舞人们斗志的作用。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有力地激起了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斗志,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抗日救亡运动。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吹响了战斗号角,鼓舞着人民前仆后继地战斗。而《我爱祖国的蓝天》、《我为祖国献石油》、《春天的故事》等歌曲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激励着无数青年人在不同的岗位上投入到为祖国贡献青春的滚滚洪流中。

其二,磨练意志,塑造完美人格。人生之旅并非坦途,它是充满着挫折、艰辛和困苦的,人们对美的向往可以支撑人生,充实精神。通过倾听贝多芬的《命运》等交响乐来了解他坎坷不屈的一生,感悟与聆听其中音色、音高的差别,学生感官、大脑皮层在高尚音乐的良好刺激下,音乐主题的流动性使人的意识水平不断由朦胧向自制发展,起着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和自觉性的作用,心灵在震撼中得到净化。正如傅雷在《贝多芬传》译序中说:“治疗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最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回的创伤曾由他抚慰。”可见音乐对意志的锻炼是多么的神奇,它使人更加珍惜和热爱人生,使人在逆境中勇于摆脱种种束缚、困扰和烦恼,走向光明的彼岸。

其三,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健康向上的音乐可以振奋人的精神,鼓舞人的斗志;优美抒情的音乐,可以给人以愉悦的情感体验,放飞人的心情,安定人的情绪。【1】比如通过欣赏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月光奏鸣曲》,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等等,这些平和而又旋律优美的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解忧愁于欢悦,化暴怒为温柔,使心理获得平衡。另外,通过肖邦的《革命》、贝多芬的《热情》、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协奏曲《草原小英雄》等等这些与命运和困难做斗争的作品,培育大学生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信心,鼓励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其四,感悟音乐大师的人格力量。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一番事业的音乐家,都曾经历过艰苦的磨砺,正是在坚韧与顽强中人格力量才得到升华。在音乐美学教学中,广采博集大量资料,充分利用古今中外音乐家刚毅正直、坚强不屈、可歌可泣的事例,从励志、修养、求实、创新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向大学生展示音乐大师的绚丽人生,来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例如,在讲莫扎特及其作品时,着重介绍他勤奋、谦虚、好学、不断追求的优秀品质,使学生了解到被世人誉为神童的莫扎特在短短36年的生命中,像涌泉似地倾泻了626个作品编号的音乐,尽管他的音乐天才令全欧洲乃至全人类音乐家和有识之士惊叹不已,但他却从不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相反,他谦虚礼让、勤奋好学,其完美的人格一直受到世人的称赞。

综上所述,人格教育是一种心灵改造和品格塑造的教育,人格塑造是最基本的道德培养,音乐美学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就是感染、诱导、启迪、净化和升华,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应该给予音乐美学教育足够的空间和地位,让大学生感受崇高、感受美好、感受爱、体会爱、感受自我的力量,超越自卑与痛苦,克服人格的缺陷,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音乐美学文选》 于润祥主编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北京 2005.12474页—478页

[2]《信息时代大学生人格问题与教育改革思考》 华南师范大学 梁颖斯2008.10.30

作者简历:

白帆,女,汉,大连人,1980年5月生,硕士在读,讲师,现任大连海事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政治与艺术教研室教师。

作者:白 帆

上一篇:火灾防控工作总结三篇下一篇:英语阅读的语言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