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与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间美术馆并非在“拯救”传统文化遗产,而是通过展览或者演绎,让这些传统艺术用自身的魅力证明它们的生命力。写满厚重历史文化的海淀,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因其汇集了全国最著名、最权威的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成了全国首屈一指的“智力库”。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当代艺术与文化艺术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当代艺术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1:

基于区域资源与文化艺术融合的区域品牌构建

摘 要:区域资源是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区域资源是在一个范围内,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来提升该区域的目前或未来的条件,包括各种生产生活的物质资源以及文化资源。本文主要从区域文化资源角度进行论述,包括区域文化资源的价值,以及与文化艺术相融合的具体体现,对区域文化品牌发展构建的意义等。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文化艺术建设;区域文化品牌

区域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那么区域文化资源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区域文化资源从价值意义的角度上看,可分为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以及经济效益价值。而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需要与文化艺术相结合,这就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创意思维,通过与文化艺术的有机融合,使得区域文化资源转为资本,也使得文化艺术创意活动推动区域品牌的构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1 区域文化资源价值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资源。各个区域的文化发展在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作用。通过文化艺术来挖掘和开发区域文化资源,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将文化资源的价值体现出来,使得区域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而针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的前提是对其价值的认定分析,这会影响到区域文化资源创意的方向思路与方法,总的来说,区域文化资源从价值上来看有三类: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经济效用价值。

首先是历史文化价值。我国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变迁,各个区域的文化资源都有着自身的特色,极具民族性与地域性特点。特别是有着区域特色的自然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都极具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例如湖北丹江口的武当山,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峰顶大殿的金顶,体现了明朝时期的盛世。虽然说武当道教文化不是其独有的文化资源,但是武当太极与功夫具有非常广泛的知名度,可说是自带的品牌特性。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历史文化价值的分析评定,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区域文化的深度以及在社会上的反响,也能够更好地对区域文化资源激进行文化艺术创意。

其次,艺术审美价值。区域文化资源的艺术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地域文化特色方面,体现地域风情、生活习俗、信仰以及伦理道德等与社会人文相关联的各种表现方面中。区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要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与风俗,因为只有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审美才更利于文化的传播交流。例如我国敦煌莫高窟中的石窟佛像,就有着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并且因为是库内精美的石佛造像艺术,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再看区域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价值。客观物质文化形态的文化资源,能够转为文化产品,并且本身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人们在消费文化产品的同时就产生了经济收益。区域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文化艺术的创意进行转化,使得文化资源的象征符号成为一种文化品牌标识,并得以在市场中传播流通。

2 区域文化资源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体现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现当代艺术兴起,这时期的文化艺术创作与传统的区域文化资源的接触也形成了一个小高潮,一直延续到“85新潮”时期,这期间很多艺术家用西方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与创作技法,与传统地域文化中的各种图形、符号相结合,增加了艺术创作中的地域文化特色,也在艺术创作中折射出社会现实。90年代后,当代艺术越来越活跃,我国很多艺术家开始借鉴西方艺术创作和多种已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创作,并与当下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使得区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艺术都大放异彩。

以当代文化艺术的创意思维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的应用。在新时代,对区域文化资源要注重其内涵本质的传承与保护,注重与艺术的融通运用。区域文化资源与文化艺术的结合,在于赋予其独特的艺术性,通过艺术活动使其具有一定的艺术内涵或者凸显其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人文气息。要对区域文化资源的工艺、艺术形态以及文化等层面上的创新应用探索,用当代的艺术创意思维去提炼区域文化资源中的各种文化艺术元素,综合考量其产生的区域环境、历史变迁、性质定位等,深入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的文化、艺术形态,包括图形构成、色彩对比、造型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等,对其外在形态的艺术性、制作工艺的环保性以及文化内涵的传统性追求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归纳,凝练区域文化资源的艺术个性。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的艺术个性以使其创新发展,是开发区域资源的必然要求。

区域资源的开发运用,要保持其文化性的传承,注重其内在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伴随着社会形式的发展,区域资源存在的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很多现代化手段与载体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根基,特别是对于具有历史文化性与艺术审美性的区域文化资源的应用,要坚守核心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弘扬。例如温州市龙湾区的非遗体验基地,非遗资源成为体验式的产品,需要对非遗资源在保持其原来文化特质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设计。在体验基地中有一项叫作瓷杯画的项目特别的受欢迎,瓷杯画是由温州蛋画和瓯窑经过独特的创意转化来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瓷杯具上运用了蛋画技法。瓷杯是体验的载体和材料,鹿城区非遗创艺坊的志愿者团队还研制推出了非遗体验项目的材料包,具体有温州米塑、乐清细纹刻纸、丽岙花灯、仙岩钩花、草编技艺、温州叶同仁中药老字号、温州剪纸、仙岩瓦当花檐制作技艺、苍南蛋画等,材料包的流水线生产降低了体验成本,同时也从材料把关层面提高了温州地区非遗文化资源的体验质量。将区域资源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结合,加强了公众文化精神審美的消费意识,提升了群众在生活中对文化品质的追求,也促使高品位的文化精神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凝聚点,从而促进区域资源文化性的传承与弘扬。

3 艺术活动创新区域资源对区域品牌的影响

区域资源通过文化艺术活动的设计创新,将区域资源内化转变为具象化和符号化,特别是朝向文化产品的转型,就使其具备了商品性、纪念性、保值性,这些特性也是构建起独特品牌的重要因素,能够使其对接不同区域、群体以及文化背景的市场消费人群。

通过文化艺术对区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不管是搭建多元文化产品体系还是改变商业运作模式,都是将对文化性与产业性相结合,探索两者相加的逻辑。区域资源有着强烈的地域特征,涉及不同地域以及民族的独特生活方式与风土人情,运用现代艺术设计创意思维对其进行深度的开发运用,赋予其匠心渲染其艺术性,也是对当前社会市场文化产品消费升级的诠释。例如我国楚文化的所在地武汉,2011年9月在其核心地段创立中央文化区,倾力打造的以文化为核心,兼具旅游、商业、居住功能的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文化区中的楚河汉街项目是整个工程的重要内容。汉街的建筑形式以民国风格为主,并穿插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形式的时尚元素,既体现了对历史的传承尊重,又彰显出对未来的期盼和憧憬。在汉街还设置有五个特色文化广场,有屈原广场、昭君广场、知音广场、药圣广场、太极广场,以此纪念湖北历史文化名人,这样的设计也利于均化文化区中的人流量。而目前已经开业的汉街,因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创造了我国的六个之最,是中国最长、最具有文化特色、业态最为丰富、快时尚品牌最汇聚、夜景最炫丽、建筑最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而汉街商圈也已经形成自己独特而响亮的品牌,是武汉人民新的骄傲。

区域资源与文化艺术活动的融合,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的多样形态,也是造福于群众文化财富的利益主张。而构建的区域文化品牌,对于消费文化的民众而言,其传递的是实用和消费区域文化产品的权利,在区域文化产品中能够享受到本土文化的附加利益;对于文化产品来说,品质被认可、形象被识别,多元的民族文化形态被保留并传播,其文化影响力的实现,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文化品牌中的文化艺术附加值。

参考文献:

[1] 秦杨.李冠宇.论新时代区域性艺术类“非遗”应用传承的发展策略[J].艺术百家,2018(01).

[2] 李碧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创新表达[J].美术与设计,2015(03).

[3] 耿达.比较优势、协调创新与区域文化产业取向[J].重庆社会科学,2016(01).

[4] 赵云雪.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文化品牌塑造——以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护区为例[J].四川戏剧,2015(10).

作者简介:周文(1985—),男,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品牌设计,界面设计。

作者:周文

当代艺术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2:

中间建筑:“地产发烧友”的人文关怀

中间美术馆并非在“拯救”传统文化遗产,而是通过展览或者演绎,让这些传统艺术用自身的魅力证明它们的生命力。

写满厚重历史文化的海淀,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因其汇集了全国最著名、最权威的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成了全国首屈一指的“智力库”。这种得天独厚的科技、教育资源优势,使高科技在海淀率先发展起来,这里汇聚了众多知名的科技园区,同时吸引了诸多国内外高新技术的巨头企业扎堆海淀,形成了一片“科技之海”。

在最近的10年里,海淀区内众多科技园区拔地而起,其中很大一部分科技园区出自于具有影响力的高等学府。转眼间,科技、教育几乎成了海淀区的代名词,而灿烂、深厚的文化却孤单影只,艰难地支撑着海淀“文化之海”的旗帜。

当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失衡,一个区域的发展就难以突破瓶颈,甚至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将丢失创造、创新的激情与想象。为了实现海淀区发展模式从教育和科技“比翼齐飞”向文化、教育和科技“三足鼎立”的转变,海淀区决定在“十二五”时期全力推进西山文化创意大道建设,重新诠释“文化艺术之海”的内涵。

规划中的西山文化创意大道位于海淀区四季青地区,自紫竹院西段延伸至杏石口路沿线一带,在几公里绿化带旁形成一条集多媒体艺术、剧场演艺文化、画廊和展示艺术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大道。

现已建成的中间建筑艺术区位于西山文化创意大道的西端,已成为北京西部为数不多的综合性当代艺术机构,包括中间美术馆、艺术家工坊、创意工作室、中间影院、中间剧院……

中间建筑艺术区的建筑整体是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凯主持设计的,其中“艺术家工坊”还被评为中国建筑界最高奖银奖的第一名。这些造型独特的现代建筑和多元素的艺术机构让人们终于品味到艺术与科技的盛宴。

地产商变“发烧友”

中间建筑的诞生,缘于地产商和艺术家思维的碰撞。

若干年前,投资者们通过清华美院的李睦教授,得知一直无人问津的海淀杏石口路四季青锅炉厂所在的工业用地让几位艺术家产生了群聚而居的冲动,于是投资者们在与艺术家的充分沟通之后,将这片废旧的工业土地转瞬间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艺术区。

为了将中间建筑艺术区打造成为海淀区、乃至北京市的文化标志,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创意中心,投资者们牺牲了眼前的利益,严格控制购买工作室的群体,拒绝了不计其数的商人,将这里全部留给了真正的艺术家。为此,艺术区的80多套工作室至今愣是空置20余套。众人眼中金钱至上的地产商,似乎在这一刻变成了“发烧友”。

“其实我们不是没有挣扎过,单拿中间美术馆来说,早在2008年中间美术馆就做了第一次展览,但直到2011年底,我们才下决心正式将其注册为民营美术公益机构。”北京中间艺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冬梅说,“股东们之所以最终下定决心做公益美术馆,也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我们‘被高尚’了,忽然觉得自己似乎有那么一种力量,能够支持自己做些回馈社会的事儿。”

没想到的是,“发烧友”们的公益之举一发不可收拾。除了公益美术馆外,中间建筑中间影院、中间剧院,还预留了三套独栋工作室供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使用,最多可以容纳8-10位艺术家居住和创作。除了为国外驻留艺术家们提供场地外,中间艺术投资公司还为他们提供食宿,甚至还为一些签约艺术家提供材料上的支持。

中间建筑艺术区用这样的方式吸引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艺术家汇集于此,努力让艺术跨越国界,让中国艺术家来到这里与外国艺术家互动,彼此感受异域的艺术文化。

采访途中,记者走进了一对美国艺术家夫妇Nicola和 Gandalf的驻留工作室,一面“艺术墙”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那些被人们丢弃的废弃材料,被他们信手拈来,竟变成为了一种如此美的享受!

大家的认可正是郑冬梅的欣慰之处:“盈利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赢得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才是我们最想要的结果。”

为科技工作者敞开大门

随着中间建筑建设的不断完善,创意街区、中间影院、中间剧场也将在今年和明年陆续开放。

“由于偏离繁华闹市,仅有美术馆一种艺术形态就显得太单薄了。配套的创意街区、影院和剧场的出现会吸引更多的人气。由于海淀西部的明显的稀缺效应,麦当劳在进驻中间创意街区的第一天营业额就达到近7万,后来一直稳定在5万元左右。希望这种稀缺效应也能在未来开放的影院和剧场上出现,这样艺术区才能真在‘活’起来。”郑冬梅说。

就在记者采访当天的早晨,海淀区宣传部部长陈名杰和著名诗人、“中国第一编剧”邹静之先生专程到访这里,二人此行正是为了给邹静之先生所在的龙马社寻找固定剧场。

“龙马社自2008年成立以来,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固定剧场。”邹静之先生说。吸引邹静之先生前来中间剧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和高端的文化定位。

为了将中间剧场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最好的民营剧场之一,郑冬梅的确将底线抬得很高。“中间剧场要靠内容说话,这里绝不选择浅薄、搞笑的,暂时赢得票房,过后被人遗忘,甚至唾弃的内容。”

从中间美术馆,到中间剧场,再到中间剧院……这里的每一个艺术机构都是独树一帜的。郑冬梅以牺牲利益为代价来保证艺术区的品味,就是为了“吸引艺术爱好者,特别是大学生和科技园区的工作人员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来参观。”

在科学界与艺术界几乎不沾边的中国,艺术园区想要吸引科技园区工作人员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而这正是郑冬梅颇感失望的所在——“在国内各种类型的艺术展中,很少能见到科技工作者参观,在中国,科学与艺术几乎是两条平行线,很难产生交集,这是一种严重的缺失。实际上,艺术在很多时候能成为是科学家创新思维的来源。”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先生不仅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他在国画、书法、诗词、音乐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认识到,科学创新的思想火花是从不同领域的大跨度联想中激活的,而这正是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他一再强调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道路,因为创新才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灵魂。

而反思中国近几十年的教育,艺术从来都是作为一个“副科”而存在的,甚至许多学校在中学时期就逐渐取缔美术课、音乐课等艺术课程。甚至“艺术生”也经常被戴上“没文化”的帽子,这种文化失衡的发展已经造成了社会的畸形,这也是中国人“缺乏创造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艺术的沟通与传承

在中间建筑艺术区运作的5年里,管理者和艺术家们一直在探讨怎样才能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和社会的公众发生联系,使艺术不单纯是庄严地展示在殿堂里,而将传统、当代、国内、国外以及最重要的元素——观众结合。

思维的碰撞,终究会产生创新的火花。

2011年6月18日,“是真的吗——吴啸海个展”在中间美术馆举办。这次展览让顶着正宗的“学院派”头衔的中央美术学院院士、教师吴啸海游离于学院传统之外。

为了这次创作,吴啸海在江西、湖南的乡间蛰伏了两个月。他带着童年湖南乡间傩戏表演的记忆,在毛竹的产地江西天宝乡的历史人文环境中,在和经营传统竹编手艺的老师傅的互动中,在和妇女儿童的玩耍中,“生长”(并非“构思”)出了“道场”的艺术表现形态。

“道场”实际上就是一条100米长的隧道,是用毛竹和纸修建而成,“道场”中间又延伸出若干小孔,将西山和一些装置作品拉到里面。吴啸海解释说,“道场”是现实世界的展现,意味着“真实”,而小通道则是艺术家的想象世界。

整个作品是艺术家与农民共同创作的,装置的制作是用“江湖”材料以及“土办法”完成的。“道场”表面绚丽的色彩是由农民用喷农药的装置喷上去的,有深邃的蓝色和绚丽的黄色,美丽极了!

吴啸海用艺术的手段把传统的竹编工艺重新演绎,也让农民从田野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2011年7月15日的“原生态戏剧对话学院艺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州老腔、皮影走进北京中间建筑艺术园区”活动中,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学院派艺术家就通过作品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华县老腔是国家第一批文化遗产,曲调高亢激昂,富于变化,有着三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著名戏剧导演林兆华和电影导演张艺谋在其创作中都曾多次使用华县老腔艺术渲染情绪,增强艺术效果。而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的碗碗腔皮影是华县皮影的代表,唱腔婉转清新,表演文武双全,可谓是“一口唱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在当天的演出中,艺术家们表演的曲目既有传统的《唐王写降文》,又有新编的《白鹿原序曲》;既有细腻的文戏《卖杂货》,又有跌宕的武戏《劈山救母》……让观众过足了瘾。

当然,在中间建筑艺术区中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

在今年9月,中间美术馆还将有两场特殊的艺术展。9月中旬,著名版画家康剑飞将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与观众互动,他将把板画的元素,包括人、树木、花草等元素裁剪下来,然后让周边的建筑工人、商人、员工以及观众等不同的人来拼贴出不同的作品,让艺术与观众互动。9月28日,中间美术馆还将以长白山民间撕纸艺术为内容做一次展览,发扬并传承宝贵的民间艺术。

中间建美术馆在近年的发展中,不断将目光投向传统艺术,他们并非在“拯救”传统文化遗产,而是通过展览或者演绎,让这些传统艺术用自身的魅力证明它们的生命力。在中华民族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的艺术从未离开过孕育、滋养自己的土地,而这些写满历史的传统艺术积淀了足够的力量,无惧与当代艺术碰撞,而这样的碰撞所激发出的火花无疑是更加灿烂的。

作者:张越

当代艺术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3:

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

保利是家在房地产、军民品国际贸易方面极有影响力的国有大型企业,但“保利”广为人知还是源于2000年5月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保利竞夺了流散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大水法之猴首、牛首。实际上,保利多年来与文化艺术品,尤其是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紧密相连,2005年7月旗下成立的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迅速在市场立足,并跻身艺术品拍卖界的第一方阵,尤其2006年秋拍三个油画专场成交额1.88亿元,被媒体称为创造了“中国大陆油画拍卖的新历史”。

温文尔雅的学者,这是李达给人的第一印象,全然联想不到商界精英。作为北京保利掌门人,“李达”这个有些男性化的名字,可能寓示了这位知识女性于精细、耐心中兼备果敢、坚韧的特质。据熟识她的朋友说,李达为人谦和、勤奋、敬业,与艺术家坦诚相待,在文化艺术经纪圈中人缘、声名俱佳。正是这一背景,使她对艺术品市场有着独特的视角和谁知。

《文物天地》:作为从业多年的艺术品经营者,您对艺术品市场有深刻而独特的理解。

李达:艺术品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如同蹒跚学步的孩子,起伏跌宕是常态,但总体会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势。不论政府管理部门或市场监管部门,还是媒体、藏家、买家、艺术家,以及社会其他阶层人士,都有义务维护市场,创造健康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而不能苛责成长期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媒体是社会公器,承担着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任,不应过度关注有噱头的新闻,甚至以讹传讹,忽略艺术品拍卖的本质。

艺术品是什么?艺术品一种历史的记忆,所包含的内容深刻而独特,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精粹。因此,拍卖公司不仅是征集艺术品拍卖这般简单,还承担着培育市场、传承文化的责任。我希望,所有市场参与者以积极、公正、宽容的态度看待艺术品市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文化的发展。

《文物天地》:艺术品市场在国家文化发展战备中扮演什么角色?

李达:文化是国家的底色,没有文化的强盛国家是不被人尊重的,强盛也维持不久。在21世纪,无论是市场竞争,还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实质都是文化的竞争。因文化断层,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缓慢。中国是制造大国而非设计大国,我们是跟在别人后头的模仿,中国人设计的产品几乎看不到根植于传统的中国元素,赚取的是加工费,处于全球产业链条的微利末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近著中也指出,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作为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无与伦比、绵延不绝的文明。然而,自1840年以降的百年间,中国社会剧烈变迁,天灾、人祸叠加。国外各大公私博物馆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即是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文化战争。吴冠中先生早年留学海外,深感文化侵略和文化战争之痛。在当代,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形象和底蕴――这也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动因之一。

艺术品经营人员的感觉更直接,因为它就是简单的数字,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实力和文化水准。世界艺术品交易中心从欧洲移到北美,就是经济重心的迁移轨迹。艺术品拍卖,尤其是中国艺术品拍卖,有责任推广民族文化。

《文物天地》:怎样判断艺术品的市场价格是否合理?

李达:我们不应过分关注艺术品的市场价格,而应关注其价值,即对文明的传承。需要明确的是,收藏艺术品是为了传承文化。

艺术品的价值与生俱来。判断艺术品是否有价值,要看创作艺术品的艺术家对社会的影响力,及传承文化的作用。艺术品的魅力是无法阻挡的,对人的教益是其他任何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文物天地》:2006年,继中国油画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崛起和海外买家的积极介入,使中国艺术品的价格体系和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

李达:从北京保利的油画成交情况看,国外买家至少占一半,尤其是当代艺术。而中国买家占写实油画买家的80%以上。这是两种不同的选择和喜好。

中国书画和古典油画买家以中国人为主,包括方力钧、刘小东等当代艺术家都在收藏中国书画,以从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元素。2005年以来,新的收藏群体涌入艺术品市场,促使油画市场持续升温。这些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正在逐渐拥有财富或财富支配权,文化断层使他们可能未必看得懂需要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书画,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度则可能使他们易于接受油画。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事实,使海外买家的目光集中到了中国当代艺术――艺术的发展与国家强盛息息相关。海外买家是以经济学的眼光来观察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因此,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根据对中国经济走向的判断,大肆收购当代艺术作品,几乎涵盖了如今走红的所有中国当代艺术家。

因为中国当代艺术具有全球性,分析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和判断中国当代艺术价格一定要基于全球角度和具有全球视野。欧美收藏家之所以选择中国当代艺术,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可能艺术性地记录了历史变迁的过程。

我相信,中国艺术品会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而前景不可限量。

《文物天地》:尽管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高速发展,但还是与香港及国际艺术品市场差距甚远。您认为原因何在?

李达:中国大陆拍卖企业与苏富比、佳士得不是在同一平台上竞争。

在全球化时代,作为自由港的香港,所搭建的交易平台是全球性的,所面对的是全世界的收藏家。苏富比和佳士得是跨国企业,以其专业和服务享誉世界,每年在英国伦敦、美国纽约、中国香港、法国巴黎等世界各地举行数十场艺术品拍卖会。北京地区对个人艺术品拍卖交易开征3%的个人所得税将使香港艺术品市场竞争力更强。

《文物天地》:外资拍卖行频繁在大陆进行路演,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紧密,内外资竞争日趋激烈。那么,中国大陆拍卖公司有无进军海外的实力?

李达:中国大陆拍卖企业远远没有进军海外的实力。

北京保利也参与了海外征集和其他艺术活动,如2006年12月美国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但就目前而言,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大陆市场,练好“内功”,而不是急于求成。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从“又快又好”转到了“又好又快”。道理同样适用于艺术品市场,一蹴而就的结果很可能是昙花一现。要知道,有的“步骤”和“环节”是不可缺省的。

《文物天地》:中国大陆拍卖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李达:企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拍卖业,资金、拍品征集和客户服务都是相当重要的问题,但我认为,拍卖业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一样,最缺乏的是人才。

拍卖公司是中介服务,目前,艺术品确实难征集,但只要辛苦努力,还是有所收获的。拍品质量上乘和品类丰富,吸引的买家就多,赚取的佣金随之就多。而一些公司之所以舍弃其他门类而专司经营某一艺术品类,归根到底,是受专业人才所限,无法开展相关品类的艺术品服务。

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中国传统文化是受到摒弃的“四旧”,造成了文化传承的断层,这一影响危害至今。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中国当代文化如幼儿园,进入门槛低,买家只要有钱和喜好就行;中国近现代书画相当于高中,门槛较高,需要历史知识,了解中国水墨、笔法等等;中国古代艺术品如同大学或博士专业,门槛更高,学习过程更长。拍卖公司经营得如何,关键看相关人才专业与否。

北京保利成立不到两年,员工均有多年从业经验,以专业、服务及拍品质量的优势,迅速确立市场地位的基础。但是不可否认,北京保利同样面临制约发展的人才瓶颈。

《文物天地》:怎么看待艺术品市场的人才流动?

李达:我对人才流动抱着积极的态度。人才流动的动因是要求公司管理先进、有效,促使公司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文物天地》:近年,涌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新公司几近倍增,市场竞争几至白热化,且一些公司的行为更损坏了市场声誉,您如何看待市场的优胜劣汰?

李达:中国艺术品市场尚处于学步阶段,“大浪淘沙”后始见金。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和公司会被淘汰,只有经过整合、调整、淘汰,市场才会走向稳定、成熟,法律、制度得以完善。

北京保利是新公司,需要虚心地向其他优秀拍卖公司学习。做好自己,这是最重要的。我们正着手建立安全、绿色、高速的渠道,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未来的竞争决定于人才。其实,竞争不是与别人竞争,而是与自己竞争,看自己的专业、服务、管理及团队建设是否到位。如果都到位了,是不可能有人与你争的。

《文物天地》:2006年9月下旬,安徽省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台湾琢璞艺术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人体之美:潘玉良作品精选》展览,推出近20幅潘玉良上世纪30年代的画作,其中,台湾琢璞艺术中心藏《镜中裸女》在北京保利秋拍上拍。这种活动对提高艺术品收藏者的认知有何影响?

李达:每次举行大型拍卖会前,我们都组织学术讲座,为买家分析市场,普及相关知识。虽然潘玉良《镜中裸女》或因估价过高,或因工作未到位而流拍,但是,这不是什么问题。

“水到渠成”并非天成,“渠”是一锹一锹地挖出来的。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即意味着“成功”是由无数个“细节”累积起来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让买家认知优秀艺术作品,培育买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从事文化传播事业需要的就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我们会坚持走这条道路的。

《文物天地》:作为保利集团的子公司,北京保利拍卖公司的发展得益于保利集团。北京保利如何发展和增加“保利”品牌的含金量?

李达:保利的文化产业在中国国企的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先导作用。在保利集团,文化产业是最不挣钱的,但是,文化产业为保利集团带来的尊严大过房地产、军民品国际贸易和科技产业的贡献。

实际上,人们对保利的认知主要通过艺术博物馆、文艺演出等文化产业。北京保利是家新公司,每到海外征集拍品,最担心的是收藏家不了解。有一次在新加坡,一位大收藏家对新公司的态度很保守,但当别人向他介绍保利博物馆收藏的圆明园国宝猪牛猴虎青铜兽像时,收藏家马上问道:“你们就是那个买4个头的?那是好公司。”他认为,一家对保护祖国文化遗产有责任心的公司是值得信赖的,最终拿出10件珍品上拍。这就是品牌价值。

保利集团在多年的实践中铸就了“团结、务实、创新、高效”的企业精神和优良传统。北京保利拍卖公司珍重“保利”这一品牌,并依托保利集团的品牌、资源、人才优势,努力传承保利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并力争做得最好。

作者:朱 威

上一篇:国税局年终总结下一篇:旅游局旅游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