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传播模式的传播学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微信传播过程中的传播群体来自于自我构建,许多微信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构建一定的传播群体后都会养成依赖习惯,使其逐渐减少对其它媒体的接触频率和接触时长。微信传播模式在表象上建立在“私人关系”和“私人空间”之上;而在媒体传播场域中,从“私人空间”转向公共议题的传播不仅迅捷而且数量非常庞大,完全可以形成一个无法把控的“大数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微信传播模式的传播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微信传播模式的传播学论文 篇1:

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

摘 要 21世纪以来,手机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伴随科技的进步,手机的变革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App市场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App非聊天工具莫属,由最初的QQ、米聊,到如今成为市场主力的微信,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且新颖的聊天环境。当前,微信聊天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文章通过结合著名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分析了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

关键词 传播学;微信;信息;传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沟通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打电话、发短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手机聊天软件进行沟通和交流。一方面,是因为通过软件聊天只花费很少的流量费用,节约了开支;另一方面,是软件聊天非常方便和快捷,并且聊天软件功能强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有趣、新颖的聊天方式。当前,在众多聊天App中发展最好,使用人群最多的就是微信平台了,微信App经过不断的升级,从最初简单的语音聊天,到如今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立体化的沟通平台,并且成为了当今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提到传播学,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拉斯韦尔——美国著名传播学家,他所提出的“5W模式”为传播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所谓“5W模式”,即who,say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这五个模式将传播学的研究分成了五大方面: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以下我们就将微信与传播学结合,全面分析其传播模式。

1 控制分析——who

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QQ是人们最为常用的聊天平台,在此基础上,腾讯研发了微信App,因此,可以说微信平台传承了QQ的一些基本特质。而微信之所以可以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微信和QQ都是由腾讯研发的,而在此之前,QQ聊天平台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客户群,成为了当时人们普遍应用的聊天软件。可以说QQ为微信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因而,很快被大众所接受。此外,微信的注册方式也非常简便,不但可以直接通过QQ号、邮箱登录,也可以手机号码注册,这也是其迅速推广成功的原因之一。其次,手机App的主要受众人群是20~29岁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超前,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微信正是抓住了这一市场优势,研发了语言聊天模式,给年轻人以新鲜感和时尚感,最终成功虏获了一大批人群。当然,随着微信的传播,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也加入到了微信的大军中,足以见得微信的传播模式深得人心。最后,微信在信息传播模式上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人们在最初应用QQ聊天平台时,目的在于能够与更多的陌生人建立沟通,在慢慢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社交圈。相反,微信聊天平台最初将好友设定在了手机通讯录人群,而这些人群通常都是比较亲密的朋友、家人或者同事,因而信息的传播更具亲密度,在此之后,微信平台才逐渐扩展到陌生人的层面。

2 内容分析——say what

微信传播内容具有两个特点:私密性和及时性。所谓私密性是指信息内容只有微信好友彼此知道,不会被陌生人看到。比如过去的QQ空间发布状态,所有好友都可以看到评论内容,而在微信的朋友圈中,只有彼此是好友才能看到评论内容,这就增加了发表信息的私密性。及时性就更容易理解了,只要用户保持微信在线状态,好友发送的信息就可以立即收到,并且微信还可以接收QQ离线消息,避免用户在QQ离线状态没能收到重要信息。此外,微信在传播方式上也更具多元化。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应该就是语音聊天了,过去人们通过QQ聊天大都使用文字交流,而中国的汉语博大精深,不同的语气可能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因而,通过文字交流有时并不能准确理解和感受到彼此的心情。而微信聊天平台最初的亮点就是语音聊天模式,这种新颖且时尚的沟通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并且能够直接通过声音了解彼此想要表达的内容,比文字交流更具优势,因此,很快就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3 媒介分析——in which channel

在微信平台不断发展过程中,其功能也逐渐增多。近年来,通过微信App的开发和升级,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微信最强大的功能——语音聊天,它利用了手机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功能;第二,录制视频、拍照以及二维码识别利用了手机摄像功能;第三,通过摇一摇搜索附近的人利用了手机的重力感应器;第四,手机之所以能够搜索到附近的人是利用了GPS定位功能。微信除了对手机这些基本功能的利用外,还在不断拓展新的功能。比如说:当前很多人在购物时喜欢微信支付的方式,只需要扫描店铺微信的二维码即可直接付款,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总之,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相信微信还会推出更多功能,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软件工具。

4 受众分析——to whom

微信平台根据距离的远近为人们设定了三大沟通范围:熟人交际圈、千米交际圈和陌生人交际圈。这种沟通模式使人们可以根据精力建立属于自己的交际圈。首先,熟人交际圈很好理解,就是我们日常的好友,可以是朋友、家人、同事等,通常而言这些人都是比较熟知和相互了解的,相比之下,这个交际圈是属于比较稳定和成熟的。其次,千米交际圈,这是由微信App设置的交友功能,人们可以通过“查看附近的人”功能搜索到1 000米范围内的微信用户,从而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借助附近的人寻求帮助。最后,陌生人交际圈,这就是单纯的为人们提供更加广阔的交友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漂流瓶等形式结识到陌生的朋友,从而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

5 效果分析——with what effect

随着微信用户的增多,并且如上述我们提到的,微信好友大都是亲密度比较高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因而,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大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寻找渠道宣传自己的产品,微信无疑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宣传平台,企业首先建立属于自己的公共微信账号,之后借助各种活动使更多的用户在微信上关注自己企业的公众号,企业会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维护该账号,定期对企业产品进行宣传,而关注了企业公众号的微信用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产品的最新信息,企业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产品的传播和

宣传。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微信已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聊天平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与传统通信方式相比,微信平台更加方便、快捷,带给人们更多的乐趣,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巨大的变革。但是,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手机App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微信平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满足市场和广大客户的需求,使微信这种新兴传播模式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皓然.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的传播模式[J].新闻传播,2014(6):65.

[2]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7):71-72.

[3]李阳.微信的传播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作者简介:徐晓宇,深圳市监察局。

作者:徐晓宇

微信传播模式的传播学论文 篇2:

微信时代下的社会风险传播转向

摘要:微信传播过程中的传播群体来自于自我构建,许多微信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构建一定的传播群体后都会养成依赖习惯,使其逐渐减少对其它媒体的接触频率和接触时长。微信传播模式在表象上建立在“私人关系”和“私人空间”之上;而在媒体传播场域中,从“私人空间”转向公共议题的传播不仅迅捷而且数量非常庞大,完全可以形成一个无法把控的“大数据”。微信传播的潜在风险可能蕴藏在微信传播偏向之中。微信传播将媒体公共传播空间与个体私人传播空间的界限模糊起来,对相关法律规范和政策引导提出挑战。

关键词:微信传播;新媒体;媒体转型;公共议题;社会风险

文献标志码:A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转型有两个突出的标志:一是在互联网冲击下媒体环境的转换,二是媒体商业化趋向下媒体功能的多元。这两大特征构成了中国传播媒体的基本特征。网络自主传播和商业化媒体趋利传播在加速和改善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数量的同时,更大程度上放大了无以控制的风险传播媒体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制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5(2014)》提出,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新型的娱乐、通讯、媒体和消费文化。” 如果以前我们面对互联网时代传播的弥散状态而感叹信息消费权的转移与传播的平面性结构,那么微信时代下的自主传播模式日趋扩大的转向与抑制的不在场性则更为加剧。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作为一个集合概念,被其不断囊括进入的是不断丰富的媒体终端。微信借助于而又游离于以电脑为代表的网络,使其具备了多样的自主传播模式。微信传播模式集聚了网络自主传播和商业化媒体趋利传播的共同特征,是两者之间非常自由的结合体。微信传播在利用媒体方式和聚集传播群体上呈现出彻底的自由状态,即对于互联网链接的上与下的自由,对于个体和群体传播再造的分离与聚合的自由。同时,微信传播过程中的商业趋利功能正在向多元化转向,各类公众账号进入到不同层级的微信用户群体。

一、微信同时构建两个传播空间

微信的伴随性使得许多电脑用户直接转向手机用户,或在使用的倾向性及时间分配数量上转向微信,极大地推进了微信用户的暴发式增长。腾讯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微信和Wechat(微信海外版)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4.38亿。”目前通常认定的数据表明,微信用户已达6亿,其中中国用户达5亿,国外用户达到1亿。也就是说,微信聚集着中国新媒体传播中所具有形态的最大能量。以前我们对微信用户特征及结构的描述凸显出一点,即“整体上呈现学历低、年龄低、收入低”的状态。实事上,这种现状逐渐在逆转,微信迅速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媒体终端传播模式。

与新媒体的传播特征相一致,微信传播的社会化属性呈现日趋增强的过程。微信之前的手机用户的媒体功能主要定位于个人通信交往的使用功能,短信内容可能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一些公共议题传播内容,但从容量和形式上受到极大的限制,技术上也不便于传播群体的大量聚集,递次扩散的速度迟缓。微信改变了手机用户以个人通信交往为主的使用功能,使之具有了两个传播渠道,即个体的私密属性和向外扩散的公共属性。微信传播的个体私密属性与公共属性随时切换,放大了新媒体传播的“蝴蝶效应”。

新媒体时代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觉醒,微信传播将自媒体时代推向了又一个跨越式的高度。新媒体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人角色,向新闻产品生产、新闻信息发布、社会舆情引导提出了分水岭式的挑战。失去传统媒体的传播“中心主义”后,自媒体营造了一个真正平面的自由传播空间;当微信将公共传播空间和私人传播空间并为一体时,谣言和新闻的界线变得难以分辨。在各种动机的诱发下,风险传播的启始点逐渐向微信传播移位,最初的微信传播在一定的人群中形成舆情后,再扩散到其它类型的媒体之上,于是微信传播的意义远远不再是单一个人用户的私密传播空间。

信息自由流动是传播媒体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不是所有的信息流动都是具有促进社会构建的正向价值的流动,都能对社会发展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信息的自由流通可以用于行善,但也能被用于作恶。” 2011年8月英国骚乱事件发生后,一向冷静的英国人再也冷静不下来了,英国政府向新媒体发出了严厉的声音。这引发了西方社会对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风险传播的重新审视,因为以个体传播为基础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对社会公共传播的影响力绝对不弱于以往由社会公共机构所主导的媒体,其传播的社会效果的负向价值在许多情况下强于正向价值,而负向价值传播容易被好奇心理所挟裹,被叛逆情绪所浸染。

二、微信传播向度的任意分解

针对风险社会的话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凸现出来,由不断创新的媒体技术引领下媒体环境的转变,以及由新媒体引发的风险传播模式的转向,使媒介对社会舆论公共空间的构建呈现多重样本。如果说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是多重样本,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构建不仅多样而且复杂,而微信传播在两个空间的自由跨越和即时即地的伴随性使其传播向度随意分解,呈现出具有媒体个性的传播特征。

(一)构建群体

微信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群体来自于自我的构建。起始的构建方式主要通过微信用户个人工作生活中结识关系的圈子构筑基本的传播群体,在传递个人信息的基础上扩展浏览兴趣,分享与自我关注倾向相近的传播文本,由此构建出独立的传播群体,再通过连环式的熟人关系做接力式的传播,当无数独立的关系群体以好友链接好友的方式无限制地蔓延下去,便构建出一个同时传播同一个样本而相互之间已经并不相知的庞大信息群体。微信传播在“去中心”上胜过以往的任何媒体,包括以网页为主导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微信以每一个用户为建构中心,无数个依赖“熟人”构建的个性中心相互扩散链接,在无法预测延伸方向和无法统计链接数量的状态下,构建出任意的媒体态度相近、意见倾向相似的社会传播群体。数据显示,32.9%的青少年通过即时通信软件交往,64.1%的受访者只跟固定的圈子进行交流。当然,微信传播也可以切换至网络媒体,直接进入公共空间进行传播,这时的传播特征与熟人构建完全不同了。

(二)界限模糊

互联网传播动摇了传统媒体以信息发布控制权为中心的单向传播模式,信息消费权转移使得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模糊起来。以电脑为终端的传播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依赖公共传播空间进行传播,电子邮件、QQ等传播方式的私密传播模式主要用于个人信息交流,而公共议题的传播非常有限。微信传播模式表象上建立在“私人关系”和“私人空间”之上,而在媒体传播场域中,由于微信传播技术提升后的便捷性得到极大的增强,从私人空间转向对公共议题的传播,不仅迅捷而且数量非常庞大,完全可以形成一个无法把控的大数据。微信传播将媒体公共传播空间与个体私人传播空间的界限模糊起来,对相关法律规范和政策引导提出挑战。在微信两个传播空间界线模糊的场域里,商业动机的传播因素可以非常轻易地进入,助推微信从个人私密传播空间向广泛公共传播空间切换。

(三)自我强迫

许多微信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构建一定的传播群体后都会养成依赖习惯,并且逐渐加重。在一切能够浏览的环境和时间里,他们都会发送或浏览信息,这种自我强迫式的媒体依恋使人们逐渐减少对其它媒体的接触频率和接触时长。微信的自我强迫与以往所谓的网瘾完全不同,它只在使用媒体过程中渐渐培养出来的依赖习惯而已,在程度上有强有弱。微信在完全可以被接纳的自我强迫的依赖习惯下,强化着微信用户的媒体接触率。其结果是,以自我的方式增强了这一传播模式的传播力,同时让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动机发现了拓宽传播空间与影响传播场域的路径。另一种自我强迫来自于外力强迫。例如,转发是微信最基本、最通常的操作模式,许多转发出于自己的选择,但有时并非如此,例如,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分享圈子、朋友圈里传播的各类文本之后,出于礼貌等动因强迫自己转发,还有那些含有“不转遭遇厄运”等内容的微信传播文本,通过对微信用户施以心理暗示和动机胁迫制造自我强迫。

(四)信息记忆

与公共媒体对传播内容真实性的严肃态度不同,微信在私人空间的传播过程中以浏览满足至上,对传播内容的取舍以个人的态度倾向为主导,较少因为其是否是一个流言而费力地去较真。甚至当他们已知那就是一条编造的虚假事件或是传播中的一个谣言,许多微信用户依然会在自我强迫中浏览,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这一传播过程表现为一种无目的的心理扩散、随意间的游戏式完成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微信用户之间的虚假事件和谣言传播可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就会终止传播,然而又会有其它相同的传播样本重复出现,而后又自然消除。长期以往,反复重现,它将在这些社会群体的信息记忆中留下擦痕,隐藏为一种潜在的情绪,成为诱发社会风险传播的心理势能。

三、微信风险传播的弥撒性

微信的这些特征在社会传播中具有两面性。如果说新媒体的传播促成了网络社会的形成,网络传播的任意性与社会管理的有序性形成对抗;那么微信传播的出现导致了普通民众对媒体利用的又一次嬗变。我们往往看到微信用户数量的增量,而数量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变化,更大的变革性变化来自于它将社会公共传播话语权向多项层级分布,向不同类型的传播空间切换的转移力,对公共意志传输权力的影响。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所谓由网络传播而引发的社会风险传播,其根本原因来自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但在微信传播方式下,社会有效控制力将进一步下降。微信一旦脱离了原有的私人空间,就能通过朋友圈不间断的弥漫式链接,将海量信息自由地发散以及任意地传播抵达,使得相去甚远的人群在不相知的状态中集结在一起,形成与网络传播所建立的传播社区一样的互动社会群体。这种群体随时结合,随时解体,尽管存在于虚拟的空间里,但随时都会转化到现实社会中来施以社会压力。如果它被某种社会动机所利用,就会形成社会风险,其传播的形成不仅仅在于速度和弥漫性,还在于隐匿性。

微信在实现个人信息交流更加便捷的情况下,也包含了不良情绪、群体心态失衡、以及矛盾纠纷所发酵的积怨的任意抵达。以《黑龙江晨报》公布的《2014年哈尔滨微信朋友圈十大谣言》为例,其中不乏“有图有真相”的虚假事件和流言蜚语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在传播到一定的峰值时,又从微信圈中扩散到更大的传播范围,引发社会局域性群体的恐慌与焦虑。从微信传播跨越到其它公共空间传播,可能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存在极大的偶然性。有一点又是非常明确的,消除这些“有图有真相”的虚假事件和流言蜚语的传播,以正视听,主要依赖于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主流媒体。这里便会出现一个媒体间转换的盲点,即许多对微信依赖程度很强的人群很少接触这些所谓的主流媒体,其结果是,可能已经阻止了虚假事件和流言蜚语的传播,而微信用户并没有接受以正视听的传播,依然留下了原有微信传播的信息记忆。

四、风险社会中微信传播转向

20多年前,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出版了他的著作《风险社会》。他认为,风险社会“作为一个概念并不是历史分期意义上的,也不是某个具体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而是对目前人类所处时代特征的形象描绘”。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我们所有的人都需要抵御风险的保障,但也需要具有面对风险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待风险的能力。”面对人类社会不断呈现的风险图景,他们研究提出,现代化社会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活改善,同时诱发了许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在21世纪,我们所面对的风险社会,是现代媒体环境下的风险社会。风险社会与风险传播不可分离,因此我们研究微信传播模式时,研究其引发风险社会传播的模式转向,有着广泛的研究范围与多维的研究向度。

如果不是现代媒体技术构建下的新媒体环境,社会风险形成的频率会下降,推进的速度会减缓,甚至规模的扩延会有限,可控的难度会降低。例如1929年纽约股票交易所面临严重危机,造成股市临近崩盘,但那时的社会风险依赖事件本身所造成的后果进行蔓延,扩张的范围只限定在事件所能影响到的范围之内。而21世纪社会风险的出现可能是一个偶发的因素,例如2011年伦敦骚乱事件的诱发源是极小的事件。前后对比可以看出,两个不同时期媒体环境下社会风险蔓延的方式截然不同。前者是危机形成在先,已经出现的危机在不断加剧,加剧过程使事件造成的社会风险不断扩延;后者是危机在后,由原本不是社会风险的事件形成诱因,随着人际传播和媒体传播,尤其是即时性、扩散性的自媒体方式传播,推动了社会风险的蔓延。

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社会与个人之间、点对面的公众传播,即数学上服从幂律分布;另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点对点的“个案交流”,即结构学上的相互对应关系。从“媒体即人的延伸”角度分析,微信的媒体延伸最为突出地集中在个体的对应关系上,即现代媒体延伸下的人际传播。依赖着现代媒介传播技术,微信传播让自己的传播模式回到了现代版的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如果具备传播的相关元素,一个现象被无限的个体反复传播,从一个个体向无数个体点对点地扩散,最终使传播群体的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二是如果具备诱发个体传播主体所关注、偏好的任何因素,传播将任意形成、延续,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意图被大量分解、层级转换。微信在进行风险传播时,不在意传统新闻的刻板规则,证实、规范、形式、信源均被摒弃,道德底线、隐私权、传播责任等传播限制被肆意妄为所替代。那些浩若繁星的手机终端如同在无垠的信息海洋里闪烁微光,蕴含着强烈的扩散“势能”,随时可能组合成强大的信息流,使传播监控力完全不在场。

媒体传播的社会心理预期表明,负面的预期总是大于正面预期,社会负面问题的传播力始终强于正面问题的传播力。传统媒体如此,新媒体也如此,当然包括微信建构的公共传播空间。微信的分享空间由熟人和朋友圈组成,就单个用户终端来说,往往最先从私人之间传播开始,当无数的熟人和朋友圈连接为一个庞大的构建群体后,其传播功能自然转换为一个以传播公共关系中对抗元素为偏向的公共传播空间。这种对抗元素传播偏向在微信负面传播中被用来营造风险“号召力”,由此形成的风险传播有时并非由正常的传播所致。

五、结语

我们以往对互联网与风险传播关系的研究证实了其存在着复杂而紧密的关联,同样如此,微信传播的潜在风险可能蕴藏在微信传播偏向之中。微信传播的人际化和私密化,使微信风险传播在把控与阻止上出现了明显的转向。第一,原有对互联网的监控模式可能被微信的传播转向所颠覆。以往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权力管控和阻止公共空间的传播,只需通过控制渠道或公共媒体直接引导社会公共意见,而微信的传播空间是由个体的圈子构建的,具有公共议题传播的功能而又无法转换为对类似公共媒体模式的管理。第二,微信群体的媒体意识被技术至上所忽略,这是因为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并不等同于媒体终端使用者媒体素养的提高;在微信传播群体的构建效能与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匹配时,并不等同于社会群体的媒体素养达到了相对应的适应状态。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当微信的强迫依赖性加剧对其它传播媒体的疏离,并因为私密性传播场域而固化了外力监管进入的不在场时,媒体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国社会全面转型已经从20世纪末持续到21世纪,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取向的重新定位、社会群体心态的震颤,形成风险社会的因素和几率同时加剧。

今天的社会风险在一定的地域性范围内出现后,很快会得到跨越地域性的关注,有时风险会从一地蔓延到另外一地,其中的动因落位在风险传播之上。社会风险传播的加剧固然与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利益的重新平衡和冲突相关,与社会文化价值向度的调整和个体适应社会转型的心理状态相关。与此同时,由不断创新的媒体技术引领下的媒体环境发生转变,由新媒体引发的风险传播模式也发生转向。

我们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解释媒体存在的形式和意义,也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去思考社会学上的社会群体结构。在多元媒体环境中,媒体环境不再是隔绝而独立于外的形态,微信传播在跨出私人交流的范围而进入公共交流的领域,已经转向为社会范畴,其舆论引导力同样将置放于“文化领导权”之下。

参考文献:

[1][WB]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5(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DW]朝晖.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曝光:还是这么多人用[EB/OL].(20140814)[20141111].http://news.mydrivers.com/1/316/316811.htm.

[3][DW]武鸿鸣.网络传播任意性自由及有序控制的互逆[M].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2(2):6871.

[4][DW]佚名.英国金融时报:言论自由底限在哪里[EB/OL].(20140812)[20141111].http://www.chinanews.com/gj/2011/08-12/3254674.shtml.

[5][DW]孙乐琪.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中产玩微信玩微博[EB/OL].(20140625)[20141111].http://www.bj.xinhuanet.com/bjyw/2014-06/25/c_1111312473.htm.

[6][DW]石岩松.2014年哈尔滨微信朋友圈十大谣言[N].黑龙江晨报,20141021(10).

[7][DW]李贞芳,古涵,杨孟丹.网络媒体的舆论功能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8(10):6064.

[8][DW]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闻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9][DW]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作者:武鸿鸣

微信传播模式的传播学论文 篇3:

基于微信传播特点的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对策分析

摘 要:高校青年的思想管理工作要根据时代的特点、社会的新现象、新问题作出及时、准确的调整。本文着重探讨基于微信传播特点而引起的传播方式变革对高校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提出面对微信所代表的新的网络传播方式与手段,高校的思想管理工作应依托微信平台,加强教育管理阵地建设,创新思想管理教育实践,加强高校青年的媒介素养教育。

关键词:微信;传播;高校青年;思想管理

近年来,微信凭借其“即时化、社交化”的特点为广大高校青年学生所青睐,成为学生接收信息、思想交流、抒发己见的平台,这无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全面的机遇与挑战。高校能否充分利用微信平台,构建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该渠道和平台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成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创新课题。

微信的传播机制及特点

微信,作为反映互动本质的网络交流工具,受到高校青年学生的喜爱。同时,对高校青年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方面,微信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沟通平台,增加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广泛性;另一方面,海量的碎片式信息对高校青年的判断能力、道德观念和政治信仰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1.微信的传播机制

微信以人际传播为主,传播的内容具有高度的个人私密性和准实名制的特征,不以大众传播为主,传播的内容仅限好友可见。其传播的渠道大致包括三种形式:好友消息传播、朋友圈分享传播和公众号(或订阅号)等的信息推送。其中,朋友消息及朋友圈的状态均不可转发,只能对其“点赞”或评论,可视为封闭渠道内的消息传播;而转发或分享的公众新闻等可以在好友圈内进行相互转发或收藏。这就意味着,微信在传播频率、传播渠道、传播范围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2.微信的传播特点

第一,强人际关系。微博的传播特点为“强媒体属性”,微信则基于“强关系属性”或“强社交属性”。微信与手机通讯录直接绑定,通讯录中有谁加入微信会立即收到通知。微信具备实名制的真实性,以微信为媒介,智能手机这类移动终端成为新的人际社交节点。

第二,强定向传播。微信的传播范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这直接导致了微信传播方式的优缺点。优点是形成了一个高信任度的环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信息过滤;缺点是信息传播的范围有限,微信朋友圈却是定向的,只有相互关注的人才能看到。

第三,强隐私保护。与以往的微博等新媒介相比,微信的隐私保护功能更胜一筹。例如:微博的评论和“点赞”,任何人都能看到,而微信朋友圈则是只有三者互为好友的时候,才能相互看到,对私密性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第四,强碎片传播。尽管微信朋友圈成功超越了微博消息140字的字数限制,文字篇幅上较为灵活,这也是微信迅速获得认可的原因之一,但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自媒体的信息都无可避免地具有碎片化的特点。

第五,弱大众传播。微信点对点的传播机制决定了微信在产品功能上限制了信息分享的功能,决定了微信的大众传播能力较弱。微信语音、视频不能复制粘贴,不利于大规模的信息传播。微信的信息停留在传受双方的移动终端上,只有传受双方可以看到、听到,其他用户无法在自己的界面获知。

微信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介带来的传播变局面前,高校青年学生无疑最具敏感度和接受度,这就使得新技术为学校作好思想引领铺下了崭新的路石。

1.丰富思想引领的形式介质

微信为学校提供了全新的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平台,微信之微,在于传播的内容可以是微感受、微视频、微图片,甚至是微表情。各种“微形式”与青年学生的潮流尖端完全契合。只要借助微信平台的文本、图片、表情、语音、视频、PPT等多元化方式,学校将思想引领的内容加以传播,其鲜活多样、极具表现力的崭新面貌将极易被青年学生“秒接受”并引起共鸣,相比以往的灌输形式无疑将起到更好的引领效果。

2.实现思想引领的高效直达

微信之微,还在于传播的对象是“微受众”,小范围、有针对性的传播,使得信息更加精准、实时、高效。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引领学生思想,并通过学生的反馈与之进一步深入沟通。微信的实时性保证了教师对第一手信息资料处理结果的即时性反馈,缩短时间差,在第一时间短平快地避免大学生走向不良思想的误区。信息快捷方便的有效传递,是学校科学利用微信做好思想引领工作最应该抓住的核心功能。

3.完成思想引领的交流对等

课堂式思想引领工作之所以不再能满足当代高校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其高高在上的不对等交流方式不无关系。全新的微信交流平台充分凸显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点对点的交流模式成就了微信介质两端交流双方的平等地位。微信的语音传播方式使得交流双方可以通过对方的语气、语调等感知彼此的情感,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来自教师的重视与尊重,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真诚感知教师的思想态度,有利于思想引领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4.节约思想引领的工作成本

微信之微,还在于传播的渠道是微介质,传播的动作是微动作。一方面,在建立了更为简易方便的通信平台的同时,也使得沟通成本更加低廉。微信平台的即时性交流,避免了复杂的交流程序,减少了办公成本的消耗,免去了会议场地的使用,节约了教育经费的利用。另一方面,微信平台上的优秀公众账号推送的高品质文章、评论,都是可为我们所用的思政引领素材,既拓展了学校的思想引领材料范畴,也为学校做好思想引领工作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5.保证思想引领的真实可信

微信的“强关系属性”使得“实名”成为必须,这种真实属性大大提升了思想引领的可信度,对学校做好思想引领工作极有裨益。相比于微博是匿名的广播,微信朋友圈就等同于朋友的圆桌,成功精简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在这样一个私人聚会的亲密场合,配以强关系背景下人际交流的亲近方式,无疑使思想引领工作更可亲可近,真实度大大提升了思想引领工作的可信度。

微信传播给高校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1.微信传播凸显思想管理工作的局限性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采用课堂教育、传统灌输和典型事例分析等,该模式受限于具体的空间和时间。此外,传统的思想教育内容和导向功能受到网络文化的巨大冲击。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迅猛发展和进步,使得学生接触到的内容纷繁复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导向功能很容易受到冲击。因此,高校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内容、模式必须要不断创新。

2.微信传播加大思想监管难度

微信的信息监控功能与Facebook、Twitter等软件相比较为容易,但用户的不确定性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渠道,舆情监测若不到位,难免会对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微信的“摇一摇”和“漂流瓶”的功能设置,将为高校青年学生快速与陌生人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对方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将信息发送给随机的接收者,对此情况很难做到实时的监管和把控。

3.微信传播加快不良信息传播速度

微信平台发送消息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得不良信息更容易传播;微信平台的即时传播性,使得不良信息传播更快速、更迅疾;微信朋友圈的“强关系属性”连同使用主体的真实性,使得负面消息和谣言类新闻更易增加所谓的“可信度”,为学校开展思想引领工作增加难度。如果高校青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接受错误讯息,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高校青年学生思想管理对策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新媒体建设,如何善用新媒体做好思想引领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时代课题。学校可以利用微信这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平台,从微信传播的机制和特点出发,扬长避短,科学地实现微信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中的引领职能。为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进四信”活动中“进网络”的号召,结合当前高校校情、学情之实际,笔者提出如下建设性举措:

1.科学合理使用微信

对于高校青年学生群体而言,高校思想引领工作走在潮流尖端非常重要,介质的落伍容易被这个群体认同为思想的落伍,而微信这种有效性手段较易为青年学生所接受。教育工作者要面对新生媒体带来的崭新传播格局,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开通和使用微信平台,增强师生之间的亲近感,降低思想引领工作的门槛,不做青年学生群体的“门外人”,这样微信才能成为学校做好思想引领的有效介质。通过微信公共账号展开思想引领信息的大众性分享讨论,实现通过微信介质思想引领工作的有效广泛开展。

2.多元多样善用微信

朋友圈作为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分享图文、视频等多样化信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朋友圈这一阵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对特定文本或内容的转发和共享,潜移默化地完成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这不仅达到思想引领工作的寓教于乐,同时在制作图文信息的过程中,也助推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教育工作者要在微信平台上提高自身的亲和力和信任度,才能达成和谐互动,促使大学生实时主动地进行正能量信息传播。学校要引导高校青年学生从“秀美食” “秀旅游” “秀健身”到自觉发布“秀正能量” “秀党团活动” “秀高雅艺术”等朋友圈信息,并合理点赞、评论,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认知。

3.组合方式开拓微信

微信的“语音通信” “手机群聊”等功能正在成为高校学生的主流通信方式,教育工作者可通过语音或视频的形式直接与学生建立起自然方便的话语沟通环境。相对于以往的短信或飞信,不可比拟的语音功能可以构建平等的对话,实现最直接、最快捷的“传递—接受—吸收”的传递过程,从而保障思想文化的有效性传播。

建立微信群,使其成为公共信息的发布源。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的“群聊”功能,引导学生在现实中积极开展对相关公共话题的讨论,发挥好组织者的导向和把关作用,加以正面引导,植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使学生自主、理性地作出选择。学校可以全面利用微信“一对一” “一对多”“多对多”的组合交流方式,积极有效地对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

4.充分驾驭O2O模式

“O2O”是“Online To Offline”的英文缩写,可译为在线离线或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各种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活动的前线阵地。“O2O”的概念非常广泛,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学校可以通过微信手段创新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同时,坚持线上和线下管理的联动结合,线上通过微信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线下处理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虚实结合,有效联动。同时,学校可通过朋友圈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线上发现的问题,要线上回应、线下回访、及时解决,使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5.团队建设及时跟进

目前,全国高校通过组建新媒体团队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和管理的成功案例还很少,尽快组建一支完备的新媒体队伍,并着力提升团队工作者的素养,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这支队伍的教师除了具备较高的思政专业理论素养,还要掌握过硬的新媒介技术技能,同时能够建立起网络干预机制,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加以有效的引导,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负面信息具备鉴别能力和抵抗能力。

参考文献:

[1]方兴东,石现升等,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J].现代传播, 2013(6):124.

[2]徐静.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3(2).

[3]方志鑫,蔡莉白.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教导刊,2012(2).

[4]王瑶.微信与微传播[J].传媒观察,2013(2).

[5]张焱.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9).

[6]孟荣新.浅议利用微信传播大学生正能量的对策[J].新闻知识,2013(12).

[7]张伟.微信传播的特点分析[J].科技风,2014(9).

[8]宁都.微信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学园,2014(23).

[9]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3-08-20]. http://www.china.com.cn/news/politics/2013-08/20/content_29776139_2.htm.

[10]王文浩.微信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影响以及管理对策—基于大数据时代[J].学术论坛,2014(11).

[11]穆晓丽.微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6).

[12]方兴东等.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J].现代传播,2013 (6).

[13]张明明.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4(4).

[14]佟金梅.浅析微信公众平台对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影响及策略[J].科技咨询,2015(1).

[15]廖金宝.利用微信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 (4).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卜 珺]

作者:张芃扬

上一篇:合同条款优选3篇下一篇:学生总结计划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