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工艺美术行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正确认识转型与发展的关系,树立变化中求生存、生存中求转型、转型中求发展的观念。针对转型中的政策执行、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法律保障等问题,行业需要认清现状,重视创新和人才培养,预估行业风险,加快产业转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论文 篇1:

中国传统工艺思想略论

中国人把巧妙的心思称作“匠心”,把卓越且不同于一般的巧思巧构誉为“匠心独运”。匠作与智慧是紧密联系的。

中国传统工艺思想的精微大义,寄蕴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宏大而整饬的思想体系中,并因此贯彻着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本精神。

在中国传统哲学的世界图景中,自然(天道)与人(人道)是一体的,都是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洪流(道)的显发;一切自然和文化现象皆以“道”为本体,皆遵循宇宙生命运动的普遍规律。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宇宙观,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覆盖了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奠定了中国人的认识基础和思维框架。中国古代有关工艺本体、工艺创造、工艺美学的见解,自然也在这种宇宙观的视野之内。

“道体器用”的本体观

中国传统哲学对道器、体用等范畴的认识,规范了传统工艺思想的本体观。

就世界的宏观结构而言,中國人认为工艺造物是宇宙本体的一种现象。“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作为宇宙生命运动普遍规律的“道”,无形却表现于有形;其诉诸形质的显发便构成具体事物,这就是“器”。有如车室皿器之类的具体事物,一切工艺造物皆属于“器”。基于对宇宙本体和现象的宏观把握,传统体用论主张“道体器用”,即以道为体(本体),以器为用(现象)。对工艺造物,古人常以“器用”相称,便是把它理解为一种现象性的存在。

中国传统哲学一贯强调道器为一、体用不二,主张本体与现象是不可割裂的。因此在中国人看来,虽是现象性的“器用”,工艺造物却决然不是脱离宇宙生机系统的自为自在的东西。它被嵌定在一个生命机体的关系网络中,像其他社会事物一样,担负着体现包括自然和人文在内的宇宙之“道”的神圣使命。中国传统工艺思想主张顺乎自然、物以载道、器以象生,表现出重道体、讲关系、求和谐的倾向,都是这种宏观本体论的反映。

就世界的微观构成而言,中国人则把工艺造物的妙用视为宇宙大道的具体现身。在传统体用论看来,现实中具体事物的体用关系,表现为实体和作用的关系,即所谓“器体道用”。也就是说,“器”是具体事物的形质之体,而“道”则是扶持该形体的妙用之基。例如,以车为体,则以乘为用;以器为体,则以贮为用。这种意义上的“用”,并非一般地指事物的形、色、质、构等客观属性,而是‘其用必以人为依”的对人而言的作用或功用。显然,落实到具体事物上的“道”,并不是那种大而无当的、抽象的存在,而是一种关队生的、切实而具体的功用。诚因如此,中国古代一位哲人直言:“百姓日用即道。”

传统哲学在具体事物上揭示的体用关系,正是中国传统工艺主张致用为本、重己役物的理论依据。所谓“开物成务”,所谓“备物致用”,所谓“立功成器”,都是要求工艺造物以其实际效用利益天下人生。这种重实践、贵人事、尚功用的本体,是中国传统工艺思想弥足珍贵的内涵。

应该指出的是,以人为依据的“用”,不尽然是便利实用的物质功能,还包括成就理想人格的教化作用。就造物对人的全面占有要求和文化本质的充分实现负有责任而言,这种物用论是深刻的。当然,这也可能出现过于强调教化之用的倾向。正如古代理学家所言:“天下无一物无礼乐。且置两只椅子,不正便是无序,无序便乖,乖便不和。”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意识的一个侧面,对工艺本体的认识,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和社会伦理色彩。

“合以求良”的创造观

有关工艺创造观的原则性阐述,可见中国最早的工艺典籍《考工记》。书中指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意思是说:工艺创造,势必涉及时间节气、空间地理、材料物性和行工技艺四项因素。只有综合把握和利用它们,才能够获得精良的产品。

显然,这是对造物原则的阐明。那个要求综合时间、空间、原料和加工诸因素盱合”字,是造物活动的关键。体其精神,不妨把这_原则概括为:合以求良。

从终极理论依据和内深思想意蕴来说,“合以求良”无疑是“天人合一”精神的演绎和体现。它显示出一种全面把握、协调宇宙万物相互关系的高远意图。就技术内容而言,这一原则昭示了中国传统工艺创造观的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具体思想主张。

结合《考工记》书中对制弓工艺的具体论述,我们可以对“合以求良”作几方面的理解:其一,主张生产时空与自然时空顺应不悖,以求造物与造化沟通交流。例如,冬天宜剖析弓干,春天浸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成;弓材以燕地牛角、刑州的弓干为好;其二,主张行工技艺与物材性理顺应不障,以求人工与天工和谐统一。例如,剖析弓干务必顺其木理,剖析牛角则不要歪斜;弓的表里漆痕应该自然相合,如同人的手背过渡到手心的纹理。再则,要求器物文质与人格身心顺应不障,以求物理与人文配合无间。例如,弓制应各因使用者的体形、意志、血性气质而异。倘若这些方面都做到了,也就是“合”了,那么造物活动就能取得圆满的结果。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考工记》中的这段话,是涉及创造主体的经典之言。通常人们多从英雄创世论的角度去理解,以为强调百工的事业都是圣人开创的。其实还有一层深意,即靠智慧去开发物利、凭技巧去体现智慧的创意。工匠是世代以此为职的人。工匠要像创业的圣人那样,以智慧去创造,用技巧去体现,达至玎“知行合一”“得心应手”的境界。按古人的观点,创造性的智慧是能上知天时、下识地理、中尽物性,通照人事。而传说中的创物圣人,如始作八封的伏羲、发明耒耜的神农、开创丝织的嫘祖,都是富有创造性智慧的原始匠师。标树圣人意在标树智慧偶像和艺事楷模,希望工匠世代追摹,成为造物领域的圣人。

“合而为良”的审美观

寻绎中国传统工艺思想,如果可以将其创造观概括成“合以求良”的话,那么不妨将其审美观归纳为“合而为良”。

中国古代论工论艺,总强调“尽善尽美”“形神兼备”“文质彬彬”“得中合变”“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巧而得体,精而合宜”。从中反映出以“中庸”为度,以“合度”“合宜”为理想境界的工艺审美观。所谓“合度”“合宜”,乃是物质因素与人文因素、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外观形式与内涵意蕴、装饰纹理与质地结构、人工意匠与天然隋趣等关系,在器物上达到有机统一,和谐交融。显然,这种审美观与整个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是一致的。

尊奉“中庸”审美法度的中国人,历来反对走极端的艺事作风,鄙薄脱离实用、缺乏意蕴、悖反物理、刻意雕饰的品物。但凡合度、合宜的作品,则被赞作“造化之功”“天成之作”或“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勤勉睿智的中国工匠,始终遵循传统工艺思想,在造物实践上贯彻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创造了别具一格、风范高雅、魅力永恒的工艺美术样式。总结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创造,它表现出和谐性、象征性、灵动性、意趣性、工巧性等与特定工艺思想相关的美学个性。

中国传统工艺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合”“和”“宜”。对这种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传统工艺呈现高度的和谐性,它体现为外观物质形态与内在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和谐统一、感性关系与理性规范和谐统一、材质工技与意匠营构和谐统一4个方面。

中国传统工艺思想重视造物在伦理道德上的教育感化作用,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传统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形制、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等喻示伦理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统一,要求“得心应手”“栩栩如生”,促使创造主体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中华传统工艺—直在造型和装饰E保持着“s”形的结构范式。这种“一波三折”的结构范式,富有生机盎然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使中国传统工艺造物在规范严整中又显变化活跃、疏朗空灵之性。

中国传统工艺思想重视工艺材料的自然品质,主张“理材”“量料取材”“因材施艺”,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中国传统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总是尊重材料的规范性,充分利用或显露材料的天生丽质。这种卓越的意匠,使中国传统工艺造物多有自然天真、恬淡优雅的意味和情致。

中国传统工艺思想还讲究和重视加工技艺。丰富的造物实践使工匠注意到工巧所具有的审美功效和社会意义,并着意在两种不同的趣味指向上追求工巧的理想境界:一是顺天然去雕饰,一是尽精微穷奇绝。

作者:吕品田

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论文 篇2:

新时代工艺美术行业的转型与发展

[摘要]工艺美术行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正确认识转型与发展的关系,树立变化中求生存、生存中求转型、转型中求发展的观念。针对转型中的政策执行、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法律保障等问题,行业需要认清现状,重视创新和人才培养,预估行业风险,加快产业转移。

[关键词]新时代;工艺美术;转型与发展

[Key words]New era;Arts and crafts;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工藝美术历史悠久、品种繁杂,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所以难以准确定义。由于对工艺美术理解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定义,并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品类划分方法。关于“工艺美术”的概念,国家工业部门、文化部门、统计部门与行业、学界等基于不同领域和视角都有相关的解读。随着时代的变迁,诸多研究者都认为:现有的工艺美术定义,从内涵到外延尚不够科学、系统、严谨。

结合前人的著述和个人的理解,笔者认为:工艺美术是人们使用某种物质材料,施以某种技艺,制作具有经济和文化价值、审美和实用双重属性的物品;从生产形态分为手工、半手工半机械、机械、现代科技工艺;从历史沿革上分为传统工艺(手工艺)和新兴工艺(现代工艺)。(图1、2、3、4)

关于工艺美术品类划分,借鉴工业和统计部门的划分方法:一级目录11大类,金属工艺品、雕塑工艺品、陶瓷工艺品、漆器工艺品、珠宝首饰及有关物品、抽纱刺绣、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地毯挂毯、民族工艺及其它制品、花画工艺品、烟花爆竹;65个中类;83个小类; 1881个品种。

一、转型与发展的关系

“转型”与“发展”是当下各行各业的热词。转型是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发展则是事物变化的过程, 转型构成的事物变化是发展中的根本动因。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起源于人类的石器时代,以出现具有实用功能的手工制品为标志,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原始手工艺品的制作,发展为今天依靠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多元发展所构成的多种生产方式及百花齐放的文化产品。从原始手工艺到今日工艺美术的过程,正是由无数次大大小小“转型”构成的历史发展长河。通过对人类文明史、工艺美术史、工艺美学和工艺美术行业过去、现在的探究,我们可以剖析今天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与转型的种种要因。

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历程,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都是围绕着政治与经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应时代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进行的一项长期的国家事业,而这一事业是在不断探索中进行的。因此,“变”是绝对的,“不变”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相对稳定。治国治家,本同一理。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一个工作室、一个工艺人,是否能够在“变化”中求生存(适应性),在生存中求转型(求变性),在转型中求发展(创新性)是一个根本问题。

(一)变化中求生存(适应性)

在变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意识形态中“自悟”出生存之理,明白生存之道,适应于生存条件。

1988年国务院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该法律关系到工艺美术行业象牙、犀牛角、珊瑚、砗磲、濒危木种等材料的应用。2011年国务院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化部把象牙雕刻技艺列入保护名录。法律法规颁布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国家林业局曾批准36 家象牙制品加工单位和 136 家贸易单位,传承发展这一古老的雕刻技艺。在国际大环境和《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的影响下,2016年12月3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通知》,要求分期分批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这一“通知”预示着我国古老的象牙雕刻技艺,将在工艺美术史和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留下最后的光辉一页。但是,这些企业和工艺人如何在变化中求生存,这是摆在社会和行业中的一道棘手问题。

依笔者“自悟”破题之道有“三”:其一,充分利用《国际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中,关于象牙材料可适量用于科学研究、技术交流、文化展示及非遗保护等相关规定;其二,充分利用国家文化基金、非遗保护资金、社会基金、行业基金、企业基金等多元资本;其三,报请国家相关部门,请院校专家、艺术家、工艺美术大师,对企业及海关罚没的库存象牙原料进行专项设计制作,使其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社会、工艺价值的大型牙雕艺术品,交由国家收藏。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供世人欣赏、学习、研究,表现国家文化;二是使古老的牙雕技艺有序传承、发展;三是解企业和工艺人生存之道。

举一反三,行业中诸如贵州皮胎漆器、北京盘金丝毯等工艺美术品种,企业和工艺人需要在“变”中,“自悟”出适应生存的办法。

(二)在生存中求转型(观念性)

20世纪50—80年代,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手工艺在全行业普遍存在,为了改变物质供应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现状,工艺美术行业生产形态逐步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传统手工工艺;另一类是半机械化、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工艺,由于工艺技术的转型,其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也发生了质和量的重大变换。生存之余求其转型,重在观念性“自省”。应在观念上审视、检查其产品市场化、是否符合这一时代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享受。

20世纪80年代,我国低道数手工地毯(70~90道)大量出口,同等技术质量标准的手工地毯在与伊朗等中亚国家竞争中,我国占有数量和价格优势,国际市场占有率达41%。随着国内劳动力市场、原材料市场、 生产管理、环保设备、劳动保护等相关因素成本的提高,使手工地毯出口价格逐年上调,远超中亚国家和印度。到2000年前后,印度在此类型的手工地毯国际市场占有率达46%,而我国手工地毯业逐年萎缩,失去了国际市场价格的竞争优势。很多企业没有“自省”出转变观念之理、转型之道,在这一国际市场的变化中踌躇不前,耳边长刮“破产、倒闭、减产、下岗”之风。但是,有些企业则“自省”转变观念,企业转型、产品升级,从手工地毯转型为机制地毯,并抢占机制地毯的国际市场份额,目前我国的机制地毯占国际市场的38%。

触类旁通,像陶瓷、抽纱类等,在观念性上“自省”, 应在生存中求转型,社会在变,人们的实用需求和审美趣味也在变,淘汰落后的产品,升级设计、工艺、设备,令市场“耳目一新”。

(三)在转型中求发展(创新性)

发展是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使事物不断地进步更新。工艺美术行业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发展过程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后),随着国家机构改革、体制改革使得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工艺美术行业在管理、生产及经营机构的性质、分配制度、材料供应等方面随之而变;渐变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有、集体、民营、个体等多种体制共存,独资、合资、外资、股份等多种资本形式开始出现;质变或部分质变阶段(21世纪至今),随着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给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是我国工艺美术行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平均年产值以24%的速度递增,2015年全行业工业产值达到1.5万亿元。

但是,我们应该冷静地分析,工艺美术行业的现状与大社会有着繁纷复杂、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环境下,常态化经济是发展大势。在这一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应以“自觉”之态,认识到创造性是行业发展的根本,是第一动力。

二、行业转型与发展

(一)发展中的“桎梏”

1.政府职能和相关工艺美术政策之间相互矛盾。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工业、文化、劳动、社会保障、林业、工会、妇联、文联、民宗委等部门因业务范围都涉及工艺美术行业相关的部分。在管理过程中制定的政策、法规,有些条款相互冲突,相关政策不统一,涉及税收制度、政府财政政策、人才培养、技艺传承、知识产权保护、職称评审、荣誉称号评定、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内容。

2.行业人才匮乏。工艺美术行业人才匮乏是其发展的重要阻碍。工艺美术行业人才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院校、师徒和家传。从建国至今政府评定的6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共433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约6500位,其中来自院校的大师约占32%。2000年前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众多工艺美术专业院校改制转型,从工艺美术专业走向环艺、设计、视觉艺术、美术等领域。

理性地分析工艺美术行业的人才构成,不缺大师、不乏手艺人,但是极其缺乏创新性人才。传统工艺大师具有高超的工艺技术,他们能把象牙球雕成57层,能把丝线劈成24根绣猫眼,能把金箔捶打得如蝉翼般薄,诸如此类技艺精湛的手艺人在行业中很多。传统工艺应该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走传统之路,一条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走创新之路。工艺美术行业是从历史中走来,传统观念、传统工艺、传统形式与内容需要有人继承发展,但现状是:缺少有知识有文化的传承人;缺少新兴工艺类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设计、研发人才;缺少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电子商务、材料研究、理论研究等素养的复合型工艺美术人才。

3.缺乏工艺美术史论研究的基础工作,涉及工艺美术的概念、分类、思想体系、世界观、方法论等基础课题的研究,此项工作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依据和判定原则,具有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然而,现实情况是行业和社会对保护与发展、传统与创新、审美与实用、设计与市场、艺术品与商品、风格与流派、供给与需求、产品存在的价值观等观念存在纷争,形而上者各述其理,形而下者各称其尊。

4.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诸多工艺美术科研机构名存实亡,为了维系生存,或坐吃房租,或转变为生产、贸易的机构。行业对工业美术的新创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等没有展开研究工作,创新谈何容易。

5.社会偏见。(1)中国自古就有“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谓道者为心,谓器者为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思想,社会上不乏用“世俗”的眼光鄙视手艺人地位、贬低工艺品价值的现象,这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此行。(2)宣传领域和收藏界把宫廷工艺视为工艺珍宝,忽略了工艺美术的本质属性是服务于人民大众,而不是服务于少数收藏者。今天工艺美术的存在直接关系到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同样需要媒体和收藏界予以重视和宣传。

6.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淡薄。依法兴业,依法护业,是行业创新发展的基本保证。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意识和行为。在传统的手工艺生产方式下,相对封闭的传承方式和低技术含量的制作方式,使传统手工艺人难以树立知识产权的意识。

三、对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思考

第一,行业要重视科技人才和技术、装备的引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近些年,仿真植物(旧称“人造花”)内外销业绩辉煌,随有一些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设备的使用,把材料加工成半成品,最后手工绑扎成仿真植物的成品,就产品本身而言只是完成了“仿真”,满足了此类产品的低级市场。纵观此类产品的国际高端市场,意大利的创新型仿真植物,不仅仅是“仿真”,而且是一款既有趣又有意的新型高科技产品,折断它的叶脉就会慢慢滴出水来,7天不浇水叶子就变黄枯萎,在花盆里补充水分后,植物会在12小时内恢复颜色,继续进行如真植物般的光合作用。

第二,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滞销,浪费人力、财力、物力。辽宁岫岩县是著名的玉雕产地,近些年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同时供给侧无视市场需求,生产出的“玉白菜”面临滞销的局面。此外,全国工艺品市场和企业积压了大量佛教题材工艺品,出现了观音造像成片、罗汉造像成群的情况。因此,工艺美术行业急需转型、升级、创新,让供给侧适应及引领大众消费。

第三,红木古典家具产业的前瞻性思考。当下,国际停止进出口象牙材料,我国停止了牙雕的加工和贸易行为。我国红木古典家具产业的原料主要来自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地区,但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逐步停止木材的出口贸易,或许有一天会像象牙材料一样,从国际到国内全面禁止加工和贸易行为。对此,红木古典家具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有所预判,加快转型发展的速度。

第四,注重产业向不发达地区和国家转移。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稳步发展,企业的原材料、用工、管理、物流、運营等成本极速增加,有些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生产方式、劳动力水平、材料来源、物流运输、环境保护、能源使用要求等生产要素,转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第五,重视创意人才的引进和创意产品的研发。设计与创意方面的人才引进是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创意产品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大众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

第六,教育是行业发展、行业复兴之根本。教育是枝干,文化是果实。因此,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要以教育优先的姿态创新发展,采取院校教育、社会职业培训、行业培训、企业培训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的方式,提升企业的创造力。

结语

纵观国家、民族走过的历史过程,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工艺美术行业而言,其发展的过程是在变化中求生存(适应性),在适应中求转型(观念性),在转型中求发展(创造性)。工艺美术行业是在不断“自悟”“自省”的过程中,递进、提升到“自觉”的高级阶段。如今,国家、民族、行业、企业、工艺大师们都站在了文化自强、文化自信的舞台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体都需要站在文化自觉的舞台上,只有当人们对国家发展、民族兴旺、行业前行、企业发展自觉产生创新意识和行为时,一个文化自觉的时代才算真正到来。

作者:王山

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论文 篇3:

由传统文化现状引发的对设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 要 面对传统文化现状,从传统文化的遗失和重生来分析现代设计学中传统设计思想的现状,并进一步探索其原因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传统文化;设计学;现代设计教育

在当今的世界范围内,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冲击、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洗礼后,逐渐失去其原有的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也渐渐淹没在飞机大炮、高楼大厦之间,甚至被冠以僵化、保守、封建余孽、重玄学轻科学等罪名,总之是不符现代社会的需求。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重新思考,并大声疾呼传统文化的重生。于是有人开始办私塾、穿汉服,以微薄的力量唤起传统文化的重生。甚至有人喊出“西方文化已死,21世纪就是儒学复兴的世纪”的口号。作为设计人,笔者看到西方的设计理念、西方的美学原则正一步一步影响并代替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学原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出学校后拿出来的都是现代主义、简约风格……让外国人也叹息“上海只不过是纽约的一个缩影”。

1 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

中国传统文化即指中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如儒家、诸子、阳明心学等。自从西方人用火药炸开中国的大门之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加以“中国文化西来说”的泛滥,西方文化中心论在中国深广的影响,导致几十年来对传统文化批判多于继承,否定多于肯定,缺少认真的总结。时至今日,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传统,更不会去评价它的好坏,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正在渐渐淡出人们视野。

新华网曾报道,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京剧或其他各种地方剧种“不感兴趣”。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在对待食品方面,只有12%的人选择中餐作为大餐,51%的人选择麦当劳、肯德基作为大餐,还有26%的人选择牛排作为大餐;在对“最喜欢的一首歌”的选择上,37%的人选了英文歌曲(占的人数最多),只有20%的人选择大陆老歌,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另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调查中,38%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座右铭,31%的人没有座右铭;25%的人不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只有39%的人会写毛笔字。被调查者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四成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发展不抱乐观态度。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

近一个世纪以来,已经没有多少人回答得出来什么是四书五经了。学生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学生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开始接触古典诗词之美,学琴(指的是钢琴而非古筝)一定要考级,下棋除非是想成为国手,书画是少年宫的常备项目,为的是升学时加分……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的严责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意境。

仔细想来其实丢失了很多,不仅仅是丢失了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等民风民俗,更多的是忘记了忠、孝、仁、义、信、礼、智、勇这些传统的思想道德。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人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目前,社会各界将更多的目光投到传统文化上,关于传统文化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人们各抒己见,其中不乏客观的、冷静的思考,于是传统文化的重现和复苏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现代私塾的出现最直截了当地将传统文化带到人们面前,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系统地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培养一种对中华古典文化的切实的爱好,打造一些可以承担继绝兴亡之责的毛坯,期冀他们成为栋梁。他们所接受的都是传统的道德准则,忠孝仁义信礼智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任侠之气 、匹夫之责。人们无权去评价它的优劣,但至少可以让家长重新审视传统与现代的区别,给传统的琴棋书画一个正确的定位。

学术界更是早已掀起对传统文化的大讨论。钱钟书老先生让国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及中国古人的智慧,中西文化是应该平起平坐的;钱穆主张知识在水平线以上的国民对本国历史应有所知,否则“只算是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是有知识的国民”,对本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要存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一民族失去历史,如一人之失去记忆;一民族没有哲学,如一人之丢失灵魂;一民族忘却先祖,如一人之背却血统。各种形式的讨论、探讨正在沸沸扬扬地进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越来越多的人给传统文化做了新的诠释。

传统文化的复苏,正在影响社会的每个角落。中国文化的乳汁喂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全部历史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小心地把这些好东西择出来,精心地研究、总结,薪火相传,中华民族才会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才能发扬光大。

3 传统设计思想现状

作为设计人,笔者更多地关注传统设计思想的现状。在传统文化大量遗失的情况下,传统设计思想也没能幸免,从近些年兴起的城市建设中就可以看到,传统特色已经荡然无存,即使出现些许带有传统设计符号的建筑形式,也只是拙劣的模仿,完全没有体现出古典建筑的气质、内涵。

建筑是城市记忆的载体,以北京为例,这个古老的城市正在慢慢失去记忆,亲切的胡同没了、热闹的四合院没了,连老北京的小吃也变了味。2008年奥运会让北京沸腾,可是胜利的狂热过后,北京是什么样子?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鸟巢、水立方……一座座现代建筑落户中国,有人说是为了给中国带来一些新鲜的设计元素,可当你抬头看看身边,哪个不是新鲜的或曾经新鲜的设计元素?而所谓的陈旧的落后的设计元素还有吗?正当国外反思疯狂建设的后果时,中国为什么还在重蹈覆辙,而且乐此不疲呢?任何城市都是在建筑的实验中发展的,北京当然不能只拘泥于四合院,还需要给后代留下一些新的好的东西,但是不能让北京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所谓的大师们带来他们的文化,将他们的价值与理念强加给中国,这也是文化殖民主义的表现。

文化是一个城市最珍贵、最本质的东西,局外人不管贴上什么标签,也不可能对异族的文化有切身的感受,更不能深入这种文化的精髓。任何表面上的做法只能造成水土不服,因为任何建筑不是孤立的,要融入城市,融入生活。如果说大师们的实验是一种文化的殖民,那么听之任之就是一种自觉的殖民主义,其结果是逐渐用外来的观点观赏建筑,用外来的思维方式思考建筑。北京与过去相比是有了不同,不同就是满身是瑞士的影子、德国的影子,而惟独没有北京的影子,所以为北京的记忆担忧,也为现在的建筑风气担忧。不反对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在中国创造,但是反对国外的殖民文化;不反对向国外的大师虚心学习,但是反对自觉的殖民主义。

虽然对建筑形式起作用的结构、材料、技术等已经世界化,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也已改变,当代建筑应当积极适应新的功能、新的工业化技术、新的经济条件和新的审美趣味,但是建筑的精神功能所具有的民族化内涵和对于文化空间独特的表述方式决定了建筑不同于大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其他现代物质产品。要清醒地知道形式可以改变,但唯一不可改变的也是不能改变的是内在的无形的精神产物。

与狂热的城市建设相对比,民间艺术更显冷清,如剪纸、皮影、戏曲、民族服饰等民间的民族特色似乎成了外国人眼中的珍宝、中国人眼中的砂土。中国的民间艺术大师多半生在农村,至今处于温饱的边缘,大量的艺术作品得不到保护。即使少量的作品被地方文化站收购,其价格也与其真实价值极不相符。艺术价值无法实现造成这些民间艺术随老一辈艺术家的去世而失传,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严峻的现实向人们提出该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的问题。

在此对比一下日本的做法。在日本,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都被国家定为“国宝”。日本最多的国宝是寺庙,很多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京都的金阁寺,奈良的东大寺、招提寺等。它们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同时,日本很多城市也都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如名古屋、熊本古城等。日本每个城市都有博物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文物、书籍、模型和画像,让人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日本保护传统文化是官民并举的,大家都在自觉地保护着文化传统。保护文化传统对日本人来说有两重作用:一是了解自己的历史,知道自己的根,在精神上没有失去自己的家园,从而产生自信和面对未来不失前驱的勇气;二是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放松紧张的神经,每天有个好心情对任何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并没有把传统看成是现代化的对立面,传统并没有影响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日本人的观念中有迷信的成分,但他们又是现代人,有时间观念、金钱观念和效益观念。个性张扬不够,这是东方文化的特点,日本人个性张扬不够却并没有阻碍日本的进步,恰恰相反,团队意识对增强日本人的向心力还大有帮助。

4 对设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其中设计史是主要的研究方向,但对于设计史的研究只是近几年的事,所以还有很多欠缺之处。现在的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感观上的冲击,设计已经背负起设计生活方式、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格精神的重任,所以就要更加慎重地对待设计学尤其是其中的传统文化部分。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期,存在道德危机、生态危机、社会诚信缺失,传统美德被破坏,现实在呼唤一种规范和一种理念,呼唤民族的文化重建和再生,呼唤民族文化的创新和超越。设计界也有同样的呼声。作为理论性的学科,往往对实践起着指导性作用。笔者认为更应该对传统的、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怎样的角度看待传统,以怎样的态度继承传统,以怎样的方式发扬传统,等等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设计教育是源于包豪斯设计学院教学系统的完全的现代教学体系,在我国几乎是全盘照抄。经历了这几十年的检验,年轻的一代设计师懂得了现代主义,懂得了构成,但没能打上中国的印记。所以,在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注入尤为重要。

1)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教学。如传统刺绣、剪纸、蜡染、手工木雕、泥塑等,这些是最直接接触到传统文化的途径。各地区也可结合当地特色加入地方特色手工艺。如在呼伦贝尔地区,作为北方三少民族及蒙古族的聚居地,当地特色手工艺很多而且特色鲜明,所以将蒙古族传统皮画制作工艺加入装饰画的教学中。另外还有桦树皮工艺、刺绣、剪纸等课程。

2)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学。传统工艺的学习是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但这不是目的,理解传统工艺背后的文化内涵才是目的。所以在教学中并没有采用聘请民间艺人教学的方式,而是组织教师学习传统工艺,然后进行教学,并在教学中加入教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解读传统工艺背后的内涵。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多的是文化内涵,这对学生今后的设计应用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3)传统文化的设计应用。传统文化的学习最终就是要完成设计应用,所以在教学中要主动加入传统文化应用的设计项目。学生的设计课题中经常会有当地的设计项目加入,这样直接将所学转换成现代设计成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

总之,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中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国各大院校都在进行有益的尝试,并取得成效。现代设计界已经有很多中国设计师的席位,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带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走向世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全部历史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只有把好东西择出来,精心研究,薪火相传,中华民族才会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林皎皎.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1):91-93.

[2]马齐飞.中国建筑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3):43-46.

[3]姜晓萍.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意蕴[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12(1).

[4]马玉鹏.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思考与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0(12).

[5]苏叔阳.别让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方一体化[EB/OL].www.people.com.cn.

[6]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刘艳秋,马晨晔.台湾广告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J].新闻界,2009(2):185-186.

作者:顾艳秋

上一篇:思维能力下的自然科学论文下一篇: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