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周围地质环境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分析了矿山常见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治理的方法,旨在提升采矿活动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矿山周围地质环境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矿山周围地质环境论文 篇1:

矿山开采对周围地质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摘要:采矿是一项对周围地质环境影响深远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对地形地貌和含水层的破坏。它具有冲击时间长、破坏规模大、体积大等特点,无法准确预测破坏。它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地表形状和形状破坏,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首先,本文分析了当前采矿业对环境的影响,根据采矿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有助于改善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

各类矿产的开采利用为我国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环境建设以及其周围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威胁。在现阶段社会的不断成长的环境之下,中国的环境建设也在不停地成长,环境的保护工作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发展中也是非常基础以及必不可缺的。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矿山开采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不断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我国地区大部分都是人口密度大,因此,对于矿山进行开采,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危害,甚至会威及生命,因此,提升矿山周边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保证他们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的原则。在对矿山环境治理过程中,要把工程措施与生物化学措施有机进行结合,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对资源优化配置,在经济性与合理性的前提下,争取低碳技术投入最少的资金,取得最佳的效果,但此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缺点,投入资金相对较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必要性。①增加矿区的品质。水源若被污染了,或有毒气体出现了泄漏,将会使空气及饮水直接受到破坏,这些都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有助于改善生态平衡,进而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②规避地质危险。在露天采矿的时候,会对周边土质造成一定的损坏,进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使边坡受到坡坏,因此,强化护坡的建设,进而防止坍塌与滑坡。③绿化环境。在矿区多种植植物,进而增加了植物的生存数值,有效减少了水土的损失,大大降低了矿山污水给人们造成的危害,进而大大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

二、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

矿山地质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是资源过度开发、矿山数量多的金属非金属矿区。在地质环境评价过程中,目前所有有效地规范、技术要求及法律法规等均可作为评价遵循的原则。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会导致大量的悬浮颗粒,这些废气颗粒当中会有许多的酸性气体,当这些酸性气体遇到一些水蒸汽时也许会产生“酸雨”,或者酸雨没有凝结成功产生“雾霾”。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矿山开采破坏了地质结构,进而导致植被破坏,绿色植物的减少使空气质量逐渐下降,进而产生大气环境问题。

2.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在矿业开发过程的阶段中都需要生态环境资源的配合,各地区都有矿山的开展项目改善了我国的经济现状。在矿山开采时,由于不合理的开采方式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破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露天开采。这种开采方式会造成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表土剥离物、目前不可利用低品位矿石和尾矿等。例如在石灰岩矿山开采时会产生尾矿大约为50000吨/年,这么多的尾矿将导致众多的农业用地以及山间林地被占用。由于开采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裸露地表等,一般会导致使该区域及周围地区的植被破坏、生物生存条件恶化、环境适宜性降低等。当前,国家要及时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来更新现有的法律法规,促使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既能让矿业开采达到经济效益,同时也能达到环保效益,还能为我们的绿色生产,循环经济保驾护航。

2.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近年来,矿山开采过程对水文环境的破坏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破坏水土固有的环境,二是对水资源的污染。矿山开采导致了大气环境、土地资源、水文坏境等问题。与此同时,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也直接导致了地质环境的破坏,固有的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当夏天突降暴雨,会将矿山开采中的废石和矿渣冲到农田和河流,这样会破坏农作物的生长、甚至出现堰塞湖、泥石流、尾矿库崩溃等,不仅矿区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威胁,而且也严重制约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对我国的不断影响,导致我国经济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有些矿山企业重利润轻环境,即导致一些矿山企业只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的发展,从而加剧了地质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

三、矿产地质环境的治理措施

3.1完善环境保护和治理部门

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进行不断的治理和完善,才能将生态环境向一个良好的方向进行发展。所以这是一个较大的工作量,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生态环境的严重程度来组织和完善相应的治理和维护部门,来保证生态环境维护和治理工作程度和效率。对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部门来说,需要将整个体系根据情况分解成多个组织,进行不同的生态环境维护工作,明确每个组织所要实施的工作和任务。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对环境治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加强对整个部门的领导强度,根据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变化来布置科学合理性的治理和保護工作,来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维护和治理工作的效率。另外,要在原有的部门中不断完善领导体系,一些工作人员对于一些简单的工作并不认为会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治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这些工作任务的实施中出现不重视的现象,长时间的累积就会对整个治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达不到生态环境治理的理想状态。

3.2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分工协作、实施

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中,采取科学合理性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地质环境治理的效果。下面从两个具体的治理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第一,各个生态环境维护和治理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全面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方法。在之前的生态环境治理方法中,每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性不强,进而导致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经常会有意见不统一,实施过程中不连贯,以至于生态环境的治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第二,通过播种进行复绿的方法。这种复绿的方法非常的适合那些土壤水分充足,土地比较广阔的地方,而且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复绿方法。这种方法的实现可以通过飞机进行大范围面积种子撒播,重点工作是在进行种子的选择上要慎重考虑,要选择那些适应环境强的种子,保证的成活率。第三,采用客土换填复绿,客土换填的重点是保证客土质量、数量以及尽量选择当地树种。第四,边坡喷播技术。随着边坡喷播技术、设备的成熟,给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结语:

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机理的研究,可以了解矿山环境破坏的类型,最大限度地减少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大绿化力度,恢复矿区山川秀美的绿色环境。

参考文献:

[1]高长红.矿山开采对周围地质环境影响分析[J].山西建筑,2021,47(23):68-71.

[2]潘杰.地下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及治理对策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10):75,78.

作者:汪志银

矿山周围地质环境论文 篇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的思考

摘 要:本文分析了矿山常见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治理的方法,旨在提升采矿活动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山 ;地质环境问题 ;恢复治理;方法

0.引言

我国地形东西跨度广,地形多样性,这样的地形使得我国矿产丰富,矿产资源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但是由于采矿方式不当、部分地区过度采矿,采矿业人员的环保意识不到位等,给矿山周边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很多露天采矿的矿山环境的地貌、水源、植被都遭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矿山周围水资源污染、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对周边人群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造成的原因

1.1环境保护意识不到位

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到位,特别是在我国煤炭发展“黄金十年”时期,煤矿企业过度重视经济效益,盲目扩大规模,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由于环境保护意识不到位造成的矿山污染现象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粗放式资源开采造成的废弃物污染和空气污染,表现的现象有煤矿周围的矸石山堆积明显,矿区环境内部和周边区域煤泥流淌,空气中由于燃烧提炼煤矿,形成“滚滚黑烟”,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现代化经济起步较慢,设备落后、采矿工艺水平较低,造成煤炭开采效率低下,企业采矿时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三废”现象严重。二是小型煤矿过度开采造成的矿区塌陷,开采区域地下水沉降现象,这样的情况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时非常大的,后期修复会损耗较多的金钱和时间成本。

1.2矿山管理体制不完善

矿业生产具有经济效益高、开采效率低、环境污染率高、开采危险性较高的特点,这样的特点如果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明确的法律法规去制约,会导致企业过度逐利,过度追求利润,忽视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与此同时,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当代的发展要求,因此,一些老旧的矿井亟待改善,而这些落后矿井的设备较为老旧,设备更新不及时,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人员管理规范不足,无法达到目前绿色发展、高效生产的要求,这也是矿山地质问题的制约因素。

1.3固体废物处理不当

矿山开采中,经常会形成不需要的固体堆积物,例如矸石山、废弃设备等,这些堆积物往往重量偏高,体积偏大,不利于运输,处理成本较高,这就导致许多煤矿企业随意处理废弃物,导致废弃物堆积成山,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矸石山、废弃设备等由于随意堆积,承重结构不稳定,遇到极端天气,例如暴风雨、大风天等,就会导致堆积山倒塌,对矿山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此外,矸石山等废料受风雨侵蚀,会产生风华现象,风化后的煤灰和大气结合,导致大气污染,同时不利于绿叶植物的光合作用,矿山周边的生态圈会造成破坏。

1.4地质灾害事故频发

采矿产业的安全保证一直是个问题,由于矿山的地址条件较为复杂,每年都会出现由于采矿不当或者矿山环境带来事故隐患,进而发生地质灾害事故,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斜巷井在矿井中普遍存在,一般坡度较大,四周有浮石环绕,矿工在矿井中行走时,如果不留心关注地形的变化,就会有被浮石砸中的危险。此外,矿井延伸过长,会导致矿井巷道的地址环境愈加复杂,越往下,井部承受的压力越多,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则会出现冒顶、坍塌等矿难事故的发生。

2.恢复矿山地址环境的治理措施

2.1修复土地

对于露天采矿固体物堆积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可以采取造地复垦的方式,首先取出多余的淤泥,碎石可以就近掩埋,土量多的地方,可以通过填埋的方式调整洼地,而土量少的地方,可以采取田埂造地的方式,借助推土机挖掘其他地区的土壤,填平坑坑洼洼的地段,同时将排水系统连接,达到土地复垦的效果。

2.2 完善采矿的法律法规

采矿业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一定要做好,相关企业和部门一定要加强对采矿人员的技术培训,完善采矿业的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要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保证采矿环境的安全,减少安全隐患,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监管人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矿山的环境,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环境保护条例,条例需要涉及到土地资源的占用、极端天气下采矿的限制等,保证采矿作业的安全进行。

2.3优化对矿山废弃矿石的治理

矿山废弃污染物是影响矿山环境,占用土地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并给施工人员安全带来威胁的重要隐患,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重视对矿山污染物的治理。矿山的污染物主要有三种类型,固态废弃物、矿山废水和井下废气,也就是俗称的矿井“三废”,不同的污染物治理方式也是各有不同。对于“废物”,因为其体积大,重量高,生成后不便处理,所以应从源头杜绝,从业人员要深入井下,科学采矿,提高矿石利用效率,避免粗放型开采,操作人员要掌握先进的采矿技术,引入先进的采矿设备,采矿前要全方位勘探矿山附近的地质结构,采矿时优先选择薄煤层,要合理规划,灵活控制采矿机器的行进路线,避免对矸石等废料的开采,保证固体废弃物从源头上开始减少。而对于“废水”,企业可以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改进煤矿采掘和洗选工艺,在煤井上下建立有效的污水排出系统和水循环系统,回收利用煤层中的水分,有效减少废水的产生,污水会进入当地的水循环系统,对环境造成损害,不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领导层要重视对污水的排放和治理,积极宣传废水的弊端,减少废水二次利用情况。最后,需要说的就是“废气”的问题,井下废气主要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严重的爆炸性气体,这些气体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埋下隐患,因此,矿产企业一定要改善井下排风系统,引进先进的排风设备,安装废气净化装置,保证井下生产安全,保证矿山周边的大气环境。

3.结束语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恢复与治理,意义深远,功在千秋,治理好周围的环境,可以保障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恢复矿山地区的生态平衡,保持原有的地貌环境,维持物种多样性,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采矿行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东旭 ,张紫昭 .新疆非金属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建立[J].中国矿业 ,2018,23(3):93-99.

[2]李小龍,王雪冬 ,张哲.山东废弃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特征与治理恢复探索[J].地质与资源 ,2018,27(1):89-92.

[3]李慧青,杨迪,侯丽君,等.广西富绢页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J]. 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 5) .

作者:李岩松 张瑞明

矿山周围地质环境论文 篇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景观营造及其模式探讨

摘要 以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为例,在总结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原则的基础上,归纳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的主要方法。最后以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多个实例说明了单一绿化、园林景观、湿地公园、绿地矿山、地质公园、矿山公园6种景观营造模式,为消除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隐患,改善环境并有效利用废弃地提供了有效思路。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模式

作者简介 薛建(1963-),男,江苏如东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灾害及矿山环境防治工程施工与研究。

收稿日期 2014-10-17

随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以及江苏生态省建设要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江苏省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从2002年开始,截至2013年底,全省累计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约48亿元,累计恢复治理礦山1 263个,累计恢复治理面积1.1万hm2。通过治理,消除了治理区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了地质遗迹与矿业遗迹,有效利用了矿业废弃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及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理念和要求发生了变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消除地质灾害、恢复植被、摒弃废旧的设备及恢复土地资源等,而是更多地引入了地质学、生态学、美学、景观设计和城市化建设等先进理念。在尊重自然环境、秉承矿山景观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科学、先进和艺术相结合的多样化手段,将矿山露采边坡及废弃场地营造成为对人类具有实用价值的空间环境和富有生态、文化、历史等多重含义的景观环境,以达到矿区和周边区域的生态恢复、环境改善、文化重建和经济发展的多重目标。

因地制宜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景观营造的根本原则。在消除各种灾害和安全隐患的基础上,景观营造应结合矿区内残丘、孤峰、采坑等地形地貌特征和地质遗迹、矿业遗迹、地表水、地下水等宝贵资源,设置不同的保护区域,采用不同的模式,为这些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场地营造景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作用。

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的原则

1.1 尊重矿山特点和工程安全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开发建设及旅游产业等相关规划[1-4],尊重矿山的自身景观特征和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及原有特色景观资源,治理露采边坡及废弃地,改造地形,通过综合治理达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景观营造首先要消除治理区内的地质灾害及其他安全隐患,在体现矿山特色和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恢复和重建良好的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以及自然态人工景观。

1.2 因地制宜与综合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要本着因地制宜和综合治理的原则,了解矿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城市背景,充分掌握其自身的特征,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和具体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结合景观营造取得最佳的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

1.3 特色景观元素的处理和利用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要结合点、线、面,反映其地域自然和景观特色,特别是景观元素选择和构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矿山既有景观元素的特殊改造利用以及特色景观元素的引入,塑造出新的特色景观,融入城市发展格局。景观元素的特殊改造利用,是“资源再利用”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保留当地的特色景观,而且还能产生新的经济效益,降低治理与改造的成本,从而最终实现节能减排、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1.4 体现地域文化和艺术性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空间格局、生态安全和景观特征,充分利用地域人文特点,将园林景观小品的建设和当地民俗、民风、社区和谐及企业文化相融合,创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文景观环境。

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的方法

2.1 地形整治及利用

矿山景观营造前需先结合边坡及废弃地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地形整治,以便更好地满足工程安全与综合利用的需要。

边坡的地形整治一是要满足边坡稳定条件;二是要满足边坡绿化或摩岩石刻等美化工程的需要。边坡稳定的坡度及安全平台设置应结合边坡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依据《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技术要求》等相关规范确定;三是边坡绿化坡度的确定必须保证在边坡稳定的基础上,满足植被的生长需要,一般不宜超过50°。边坡绿化或摩岩石刻等美化工程,同样必须确保在边坡稳定的基础上,保持岩体的整体性,保证岩面平整。

废弃地地形整治应充分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对矿区内原有道路,一般情况下可适当改造路面和坡度大的路段,避免过多的土方挖掘与调配;对于区内的孤峰残丘,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微地形条件进行景观营造;对于残留矿坑,结合水源条件和工程安全,营造亲水景观;排渣石(土)场在绿化造景前需进行地形平整,符合绿化种植等相关要求,一般纵向坡度控制在10~15°,并配置相应挡土墙和截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营造。

2.2 植被选择与景观绿化

正确选择植物种类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功与否和标准高低的关键。针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恶劣、边坡岩石裸露、废弃地凹凸不平、石渣成堆、土壤贫瘠等特点,可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岩土特性,一般选取耐旱、耐瘠薄、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乡土植物种类,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边坡绿化技术工艺一般采用喷播、鱼鳞坑(种植槽)穴植、植生袋、藤蔓植物攀爬、苗木补植等方法。废弃地一般采用混播、混种、分期分片栽植、铺草坪等多种形式。

绿化植物作为景观的造景元素,首先是具有美化和欣赏功能,其次是可作为改良土壤、修复生态环境的先锋,另外植物具有对建(构)筑物等硬质景观的柔化协调及空间造景功能。景观绿化尽量选取园林景观植物,使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2.3 场地特色景观营造

矿山是感受和认知工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场地历史变迁和人类活动带来的改变、人的情感寄托等。场地特色营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进行景观营造,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优美环境和场所;二是结合地质遗迹保护,建设地质公园,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同时,充分挖掘地质遗迹科学价值,发挥其科普宣传功能,寓教于游,使之成为科研和野外地质教学的良好场所,成为具有科学品位和文化内涵的观光地;三是结合矿业遗迹保护建设矿山公园,以保护和永续利用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业遗迹资源,在为人们提供浏览观赏景观场所的同时,促进矿山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四是结合绿色矿山建设和矿企自身条件,打造矿企内部及周边环境,改善企业生产和人居环境。

2.4 园林造景手法的引入

矿山景观营造应从中国传统的景观手法中汲取元素。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的引入不仅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更是提升了整个矿山边坡廢弃地景观的意境和层次。中国园林造园手法主要包括掇山理水、建筑小品、花木配置、塑像雕刻等,加上意境的蕴涵、隐喻及象征,对矿山综合治理和景观营造具有借鉴作用。如对废弃地而言把凹陷建成景观湖或湿地,因地制宜设置广场、凉亭、雕塑、植树铺草及园林景观小品等;边坡配置安全景观护栏,适地建造半悬式亭台,削直岩壁,形成摩崖石刻场所,周边加以景观营造。通过园林造景手法打造一处观光、休闲及游乐的场所。

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模式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要考虑其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结合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及“矿山复绿行动”等相关规划和要求,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景则景等多重修复造景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结合江苏实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模式主要有:植被恢复单一绿化模式、城市道路沿线及居民区周边园林景观模式、结合地质遗迹保护的地质公园模式、结合矿业遗迹保护的矿山公园模式、采煤塌陷地湿地公园模式及绿色矿山模式[5-8]。

3.1 单一绿化模式

该模式主要以恢复植被为主,是江苏省普遍采用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绿化模式。该类工程主要分布在重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河流湖泊周边、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周边。主要任务和目标是通过对裸露边坡和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消除视觉污染。该模式特点是工艺技术单一(以复绿为主)、见效快、投资相对较低。对露采边坡主要采用喷播、鱼鳞坑(种植槽)穴植、植生袋、藤蔓植物攀爬、苗木补植等方法进行绿化;对废弃地治理以复垦利用为主,益农则农、益林则林、益渔则渔、益牧则牧。部分以混播、混种、栽植等形式进行绿化。

以苏州市为例,至2013年底,围绕着太湖流域、沪宁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沿线、高新产业园区、天平山等风景区,共完成宕口整治205个,治理总面积1 433.1万m2,其中边坡治理面积490.2万m2,废弃地治理面积942.9万m2,增加耕地面积610.7万m2(占废弃地治理面积的65%),总投资近7.98亿元,治理单价平均约55.68元/m2。

3.2 园林景观模式

该模式主要用于城市建设规划区或居民集中居住区。营造景观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矿山遗留的独特地形地貌景观,在消除地灾等各种隐患并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艺术的手法对地形进行景观改造与景观绿化,辅以廊、亭、道、泉、摩岩石刻等景观元素,形成以主题公园、文化游憩广场为主要形式的景观节点,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改善了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该模式特点是以景观建设为主,工艺相对复杂、投资相对较高。江苏省内代表性工程主要有徐州市东珠山、金龙湖,苏州市高景山、旺山、白马涧,无锡市阳山、钱桥山泉广场,淮安市盱眙都梁广场等。

3.3 湿地公园模式

湿地公园模式是针对采煤塌陷地地质环境治理所采取的景观营造模式。江苏省采煤塌陷地主要集中在徐州,塌陷总面积约220 km2,其中未稳沉塌陷区占80%,塌陷区水面占65%。塌陷地以每年约26 km2递增。塌陷地治理主要在稳沉区,治理措施主要采用分层剥离、交错回填、煤矸石充填等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代表工程有徐州市贾旺区潘安湖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徐州市泉山区九里湖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

潘安湖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总规划面积52.87 km2,分核心区、控制区两个层次。其中核心区面积约为15.98 km2,外围控制区面积约为36.89 km2。该项目集“基本农田再造、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于一体,成为全国采煤塌陷治理的里程碑式项目,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修复再造起到示范性作用。建成的潘安湖湿地公园分为北部生态休闲健身功能区、中部湿地景观区、西部民俗文化区、南部湿地酒店配套区、东侧生态保育及河道景观区5个部分。项目总投资8.03亿元,成为南北兼容,自然和人工相和谐,集湖泊湿地观光、休闲健身、总部经济、论坛会都、高档住宅、养老养生、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中国最美的乡村生态湿地”。拥有“林在水边、水在林中、鸟水相连、水波涟涟、草木茵茵、小船荡漾、岛屿萦回、池杉成林”的美景,成为徐州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3.4 绿色矿山模式

截至2014年8月,江苏省共有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26家,其中,中盐金坛盐化有限公司金坛盐矿已成为全国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验收的35家企业之一,成为首批符合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的企业,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式授予“国家级绿色矿山”称号。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占全省矿山企业(2013年矿山数量)的1.83%。依据《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119号]和《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等相关要求,矿山环境治理是绿色矿山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园林绿化与景观营造,达到“矿区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75%以上”的绿色矿山建设环境保护要求,为矿区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该模式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着重于矿区园林绿化建设,提高矿区绿化覆盖率,以景观营造步道及运动休闲广场,结合和谐社会与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矿企的健康持续发展。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梅山铁矿为保证矿区环境优美,在秦淮新河及区内各条道路两边均建造了绿化带、栽种了大量的绿篱,显得郁郁葱葱,格外赏心悦目。另外在住宅区建造了假山、花卉、绿篱等小花园式休闲广场。公司每年的绿化费用约150万元,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近96%。2012年3月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估及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3.5 地质公园模式

因采矿揭露的地质景观、典型地层、岩性、化石剖面或古生物活动遗迹等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具特殊的地学研究意义。对此类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适宜以地质公园建设为主题,并做到:

①景观营造必须突出地质公园主题,从公园整体到局部都应围绕公园主题安排。

②景点必须以地质自然景观为主,突出科技情趣、自然野趣,以人文景观做必要的点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矿山环境治理及设置人造景点应以不破坏地质自然景观与总体相协调为前提条件。

③静态空间布局与动态序列布局紧密结合,处理好动与静之间的关系,使之协调,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④景点的连续序列布局应沿山势、河流水系、道路、疏林、草地等自然地形、地物设置展开。正确运用“断续”、“起伏曲折”、“反复”、“空间开合”等手法,构成多样统一的鲜明连续的风景节奏。

目前,全省共有3家国家级地质公园,3家省级地质公园及1个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总面积约为20 265 hm2,其中国家级地质公园面积438 hm2。国家矿山公园分别是:江苏六合国家地质公园、江苏太湖西山岛国家地质公园、江苏省南京市江宁汤山方山地质公园。

3.6 矿山公园模式

矿山公园是以展示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的特定空间地域。

矿山公园的建设是结合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利用矿山分布于山区,周围多林木、奇石、秀水等特点,将矿山环境建设成为符合国家标准的、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的景观游览地,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有益尝试,是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最高境界。

矿山公园建设景观营造首先以展示矿业遗迹为核心,包括矿业地质遗迹、矿业开发史籍、矿业生产遗址、矿业活动遗迹、矿业制品以及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其次是合理利用宏伟壮观的采矿现状环境,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地质环境景观、优美生态环境,体现对现有环境固有秩序的利用及对某一地区矿业文化的感知。通过矿山环境治理与改造,建成具有地方特色和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矿山公园。再次,通过园林建设成集矿业文化、地质环境保护、娱乐、游览、休闲、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矿山公园。现存的矿业遗迹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矿山公园建设,充分展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客观轨迹,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使游人寓教于乐、寓教于游。

目前江苏省建成的国家矿山公园有两家,分别是江苏盱眙象山国家矿山公园、南京冶山国家矿山公园。南京冶山国家矿山公园景观营造以吴王谷、大峡谷,仙人洞,F8断层,窄轨铁路、蒸汽小火车,井下巷道、井下采掘层面、选矿等矿业遗迹为主体,具有罕见性、独特性、多样性和典型性,不仅是普及地质知识的良好课堂,也能再现矿山开采的历史。人工景点包括冶铸亭、白龙潭、叠水源、神龟石、凭湖阁、观景平台等浓缩冶山曾经桑海苍田、吴王刘濞采铜铸钱炼铁造兵器、小白龙故乡以及二月二龙抬头的历史和传说。通过“资源重整、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再現”的方式,构建江苏省独具特色的集“矿山地质博览、矿山文化渊源、复绿工程奇特”等综合园区。以“采冶文化、采矿遗迹、铁矿采选”等特色资源为主体,成为融科学考察、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高度和谐的矿山公园;同时也是华东地区唯一以铁矿采选遗迹展示为主题的工业旅游基地。

4 结语

总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不仅可以消除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隐患、改善环境和废弃地综合利用,同时也能通过景观营造带动和提升周边土地利用价值及房产业、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依据《江苏省“矿山复绿”行动实施方案》,至2020年,江苏省需进行 “矿山复绿”的矿山数量为1 268家,治理面积达12 148 hm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另外,根据国土资源部和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确定的绿色矿山建设目标任务要求,到2020年全省应有近150个大中型矿山应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虽然目前已有26家矿山列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其中1家矿山已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验收,很显然,绿色矿山建设距离制定的目标任务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景观营造及其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吸取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才能更好地推进全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技术要求[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a35d7581ec3a87c24028c451.html.

[2]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整治项目工程质量评定标准[S/OL].(2010-11)http://www.doc88.com/p-6197056587322.html.

[3]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矿山复绿”行动实施方案[Z].2012.

[4]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绿色矿山建设规划(2013-2020年)[Z].2014.

[5] 江苏省山水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冶山国家矿山公园综合考察报告[R].2010.

[6] 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申报材料[Z].2011.

[7] 徐州市国土局.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作汇报[R].2014.

[8] 苏州市国土资源局.再接再厉,推动宕口复绿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R].2014.

作者:薛建 胡国长 王伟

上一篇:高校领导演讲辞下一篇:经理竞聘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