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案例分析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联方交易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许多关联方交易是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正常的关联方交易可以降低交易的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还可以在交易出现问题的时候更好地沟通,尽快地解决问题。然而,另一方面,一些非公允、未按照标准披露的关联方交易却成为了企业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本文对紫鑫药业隐形关联方交易审计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人士有所稗益。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审计案例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审计案例分析论文 篇1:

透过预算管理专项审计案例分析管理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铁路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不断加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影响铁路转型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如何在铁路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好内部审计的作用,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迎接好新挑战。笔者通过对已实施管理审计项目的体会分析,阐述了管理审计的认识误区、预算管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起到的作用,从而深入剖析了管理审计的必要性。

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同时服务企业的一种灵活有效的审计形式。管理审计的有效实施和作用发挥必须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建立的制度、经营流程非常了解的基础上。管理审计的内容宽泛和审计方案的不确定性,为做好审计项目带来了挑战。笔者结合2015年组织完成的管理审计项目,将管理审计实施过程中几点认识和体会分析如下。

一、管理审计的认识误区

1.管理审计是小规模的财务收支审计。这是我们常有的想法,总是觉得管理审计就是在财务收支审计中抽出一个或几个项点进行审计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尽量做到“短平快”。这种想法不无道理,但存在片面性。

首先,管理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在审计目标上存在着本质差别,这是根本性的。财务收支审计以纠错除弊为根本目标,主要是拿着规矩查问题;而管理审计则是以增加企业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為根本目的,主要是通过审计的方法检查企业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对企业短期制定的目标及措施的可行性和风险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其次,管理审计在审计的具体内容上必须依据企业管理层的需求“小切口,深分析”。实践证明,管理审计不可能做到“大而全”,由于时间和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限制,管理审计项目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必须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真正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目标实现及时有效地起到作用,必须做到“小切口、深分析”,检查的内容只限定在1-2项上,但必须做到深入、全面分析,从政策制定的可行性、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执行过程的合规性以及目标实现的可靠性去全面客观分析,从而使审计结果具有很高的决策参考价值。

第三,管理审计在及时性的要求上高于财务收支审计。管理审计多是事中审计或事前审计,是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服务的,在时间和发现问题上要求“快而准”。如果一个好的管理审计项目从确立到提出报告花费很长时间,有可能管理层已经对相关事项进行了决策,审计报告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2.管理审计存在盲从感。由于管理审计虽然是内部审计的一个发展趋势和方向,但在全局乃至全路毕竟还不成熟,存在许多需要探索和完善的地方,在审计人员心里会存在盲从感,有时拿到任务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主要问题一是审计部门如何围绕路局的中心任务定立适时有效的审计项目思考得不够;二是审计人员对管理审计的基本要求和落实标准不明确;三是审计组长对审计报告中应反映事项的认识参差不齐。

3.做管理审计就是写调研报告。很多审计人员会认为做管理审计就是做专项审计、就是回答问题、就是根据领导给出的题目写调研报告。实践证明,管理审计绝不同于调研报告。首先,专项审计审视问题的角度有别与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更多的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就调研项目本身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判断,提出更优方案;而管理审计则是立足于审计监督的角度对被审计单位的制度制定、执行以及目标实现进行分析研究,对与审计目标有关的违纪违规问题进行查处,同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完善管理建议。其次,管理审计的实施内容具有不确定性。调研报告或专项审计往往内容已经确定,只需围绕中心内容去核实某些项点,作出结论;而管理审计则表现出的审计内容并不具体,在一定程度上不一定具有可行性。

二、预算管理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管理审计的作用发挥

(一)预算管理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本次预算管理审计立足于预算指标的执行和节支措施的落实两个方面。预算指标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预算执行过程中兑现率低。二是预算分劈存在脱离实际的“平均预算”现象或对实际情况预想不周,造成预算分劈与实际完成相差甚远。三是预算编制环节存在与生产实际脱节的情况。四是业务科室下达的节能预算指标超出财务预算指标;五是预算文件的执行力不够;六是更新改造计划1至5月财务进度和形象进度均为零;七是已实施的大修项目推进进度缓慢;节支措施的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节能指标超过预算指标,使节支目标在执行环节落空;二是车间能源消耗统计与节能指标计划脱节;三是部分车间节能指标分析流于形式;四是某项单耗节支指标未达标;五是车间存放账外材料;六是存货盘点不及时、记录和报告不到位造成班组备用料数量、种类与材料科掌握的台账信息不符;七是经营网点结转运输主业委外工程收入、成本不及时。

(二)深入问题产生的原因

审计组和被审计单位一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原因分析,找到了造成预算管理薄弱的4方面原因和节支措施执行不到位的5方面原因,主要是预算管理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预算管理的指标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够;预算管理的指标兑现考核机制不完善;节支指标落实不细化、不具体、不到位;各级干部履职履责不到位;业务科室对节支措施的执行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分析;材料管理粗放,精细化程度不够;站段对委托经营网点的工程项目监管不到位。

(三)起到的作用

通过预算管理审计,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入认识,找到了预算精细化管理的差距;通过积极有效地制定措施、落实审计整改要求,有效纠正了落实节支措施不力的状况,为年末节支目标的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管理审计的必要性分析

1.开展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适应铁路行业新定位、新改革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内部审计的目标是查错防弊,主要是通过财务审计来发挥其职能作用,其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凭证、账薄、报表等会计资料,主要工作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审计的范围是历史的财务记录,它所评价的是企业过去的利润或盈余,是企业的控制程序之一,主要是发挥保护性制约性作用。

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是依照《企业法》设立的市场主体和真正的企业,成为最大企业。这对铁路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3个方面:一是资产规模越来越大,现金流量越来越大,单位越来越多,企业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二是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高。第一,市场风险。现在市场形势变化非常大,外部环境变化非常快,由此带来的风险是很直接的。第二,债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合资公司和非运输企业,有少数合资公司,不是说资不抵债,而是现金流不能持续。第三,资产安全风险。现在资产规模大、资金流量大以后,监控难度也越来越大,可能出现资产流失损失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三是企业自主经营权逐步加大,自主决策的事项越来越多,涉及金额越来越大,带来的变化也是很明显的。

铁路行业的战略性变化造成了单纯的以财务审计为重点的内部审计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在资源稀缺性程度日益严重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经营环境的挑战下,在铁路行业完全市场化的新变化下,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内在功能必须增强,应主动适应形势的新变化和管理的新要求,逐步将工作内容从以前的以财务审计为主转向富有建设性的管理审计。

2.开展管理审计是供给侧战略调整中内部审计适应铁路内部管理创新的必然途径。

供給侧改革是中央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的针对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的战略结构性改革,主要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为运输需求和运输结构的变化,铁路企业成为供给侧改革的“第二战场”。因为煤炭需求不断减弱,钢铁需求不断下滑,造成以货运为主的铁路企业必须创新,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内部的职能部门,不仅要通过审计监督为企业保驾护航,更要通过审计创新,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困难。铁路企业已成为市场的主体,在当前形势下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更加迫切,尤其是处在经济恢复和供给侧改革的战略调整期的铁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创新更进一步,其主要特征是:它围绕提高管理效益和效率,企业行为更重视个体,内部交易更重视市场,经营管理制度更重视动态化、精细化。企业的管理责任范围扩大,经营复杂性增强,要求企业内部必须管理创新,必须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就不只是具有单纯的内部审计监督职责,更应该具备内部管理的职责,为管理层提供及时、可靠的管理建议。通过管理审计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市场化机制的有序运行,通过强化管理审计的协调控制功能和建设功能,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行为,满足企业管理层及时性需求。

3.开展管理审计是铁路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

管理审计具有针对性强、灵活、深入、具体、及时的特点,能够灵活地运用审计方法及时准确的完成“短平快”项目,从审计监督的角度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随着内部审计管理和参谋职能的不断加强,管理审计已成为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经营自主权的不断完善和强化,铁路企业对企业的投资者已负有完全的经营责任。面对政策调整和转型发展的新要求,铁路企业能否保持自身的稳定与发展,能否不断壮大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其中关键的措施在于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企业管理始终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投资决策的好坏、生产经营成本高低、经营目标的能否实现、经营方针和政策贯彻落实都取决于企业管理水平,取决于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内部审计作为铁路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围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任务来开展审计。铁路内部审计除了及时、准确地向铁路企业的管理层报告有关纠错查弊的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针对企业在管理过程和控制环节的漏洞和不足,从一个审计的独特视角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帮助管理人员更加有效地对各项经济活动实施管理,从而更加合理地使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供给侧改革和企业创新的不断推进,铁路企业管理层对如何用好企业资源,如何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益和效率更加关心,这就需要内部审计不仅能经常不断地检查内部控制系统,而且能够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审计,对企业工作效率和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4.开展管理审计使内部审计参与铁路企业管理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首先,管理审计具有事前监督和事中纠偏的功能,具备及时规范企业行为的条件,能够避免管理失控。管理审计一方面作为一种后台服务,为铁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各核算单位为实现经营目标出谋划策,提供信息,强化监督;另一方面配合财务管理,直接进入前台,在铁路企业经营核算、商品交易以及各种经济活动往来等方面通过强化监督控制职能,确保铁路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内部审计利用参与铁路企业制定和组织实施企业战略计划、管理规定和各种规章制度的机会,向管理层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使计划目标和管理措施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铁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作用。

其次,管理审计的剖析面比较深入,能够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某个方面的全过程,具有全局性和典型性,已成为铁路企业管理层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管理审计可以及时发现铁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中存在的各种低效、浪费、舞弊等重大问题,并据此提出有效的纠正措施和审计建议,为铁路企业节支降耗、完善制度、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三,管理审计为铁路企业管理层提供的信息更及时,更有效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当前网络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在开展管理审计时,可借助内部网络、信息技术,随时检索铁路企业各部门及基层单位的相关信息,通过对这些大量信息进行整理、过滤、分析,提炼出能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有用信息,并将其报告给企业管理层,从而促进铁路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作者单位为太原铁路局审计处)

作者:赵慧明

审计案例分析论文 篇2:

隐形关联方交易审计案例分析

关联方交易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许多关联方交易是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正常的关联方交易可以降低交易的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还可以在交易出现问题的时候更好地沟通,尽快地解决问题。然而,另一方面,一些非公允、未按照标准披露的关联方交易却成为了企业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本文对紫鑫药业隐形关联方交易审计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人士有所稗益。

关联方交易的情况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中都很常见,很多公司会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益输送和利润的操纵。比如,之前被曝光的绿大地、紫鑫药业、康芝药业、亚星化学等公司,这不仅给股东、给公司债权人造成了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当前,在我国,关联方交易审计的相关风险在審计中已经成为非常敏感的部分,在国内外审计界都引起了高度重视。注册会计师如何通过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工作,识别、评估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已成为审计实务中的关键领域。

一、隐形关联方交易审计

首先,对上市公司而言,注册会计师如果没有有效识别关联方关系,而上市公司又过多地依靠关联公司的关联方交易,会营造股价虚高的假象。而实际上,公司己经没有了支撑的经济业务和市场竞争力,最后只能走向绝境。

其次,对财务报表的利益相关者而言,被关联方交易粉饰过的财务报表提供的是虚假的信息,很有可能存在企业是利用不合理的关联方交易,营造盈利假象的情况。虚假的、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并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能力,如果审计人员没有发现而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就会导致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和判断,给投资者、给国家都造成巨大的损失。

最后,不合理的关联交易不利于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关联交易常常伴随不公允的价格,不遵循自由竞争的原则,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关联方交易审计相关理论概述

(一)关联方交易舞弊行为的发生机理

由于企业管理者可能会面对提升股价压力、融资压力,这些压力往往成为关联方交易舞弊行为的动机。除此之外,企业领导层缺乏足够的重视,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失效等机会要素也可能成为关联方交易舞弊行为的借口。

(二)关联方交易审计A金特点

由于交易主体是不平等的,而具有控制一方利用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开展关联方交易,就会增加重大错报风险。另外,由于我国缺乏健全的关联方交易定价制度,没有了制度的保障,也会大大增加关联方交易审计的固有风险。而审计师却不能左右重大报错风险,只能采用一些方法来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由于关联方交易的特殊性,审计检查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第一,上市企业由于某些原因会对关联方交易关系隐瞒,审计人员不容易发现隐形的关联方交易关系。与此同时,一些上市公司不遵循有关规定来披露关联方信息,为审计人员增添了审计的难度。第二,审计的检查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可以通过加强审计人员审查规范、优化审计程序等途径,来尽可能的规避审查风险。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上市企业在关联方交易和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往往是故意操作的,其目的在于增加企业的收益,获取配股资格以及粉饰财务报表。在众多审计风险中,重大错报风险占据的比例最重,这也是为什么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要把关联方交易作为重要分析和研究对象的原因。通过执行审计工作以及风险评估的程序,来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与评估。

三、关联方交易审计的难点

具体来讲,关联方交易审计的难点在于识别出关联方,也就是说,在关联方交易过程中,上市企业还存在着避重就轻,关联方交易披露不完整以及财务报表使用者被误导,关联方交易审计缺乏有效的审计准则,尚不能准确界定较为复杂的关联方交易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而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可以对关联方交易用某种手段进行掩饰,造成非关联方的假象。例如,通过出售股权的方式,来从表面上解除关联方的关系,把一笔交易从表面上变成两笔关联方交易。上述诸多方面都会为审计人员对关联方的识别造成难度。

四、审计人员需要警惕的关联方交易舞弊信号

在对多家企业审计失败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后,发现关联方交易重大报错风险是导致审计失败的最重要因素。本文把关联方交易的预警信号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审计人员判断是是否存在着关联方舞弊的嫌疑

第一,当企业管理层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而为了改善公司的经营现状,公司很容易发生关联方舞弊风险。

第二,供应商和客户异常变动的公司也需要引起审计人员足够的重视。在正常144况下,公司不会同时更换掉较大供应商和客户,如果所有供应商和客户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就需要引起警惕,并考虑到客户和供应商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隐形关联关系。此外,审计人员还要对控制环境有缺陷的公司引起警惕,当公司存在着董事制度流于形式,管理凌驾于内部控制上时,亦或是,频繁变更管理人员,公司内部控制不合理、不规范,上述诸多方面的因素都很容易引发舞弊的风险。

(二)国内关联方交易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从制度层面看,我国已经对关联方交易的界定和披露有明确规范,早在2010年,我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就通过了38项审计准则。这些准则是对关联方审计程序的完善,并融入了国际审计准则的优点,是一项重大成果。

第一,关联方交易审计的目标。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条规定,关联方交易审计的目标是进一步明确关联方之间的关系,以至于识别出由于舞弊而导致的重大报错风险,并对该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以审计证据为依据,来进一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判断财务报表是否受关联方关系的影响。通过获取适当的审计证据,来判断关联方关系是否依据财务报告的方式进行识别处理和披露。

第二,关联方交易审计的流程。总的来看,注册会计师是为了有效识别以及评估郭林锋交易中重大报错风险,而前提条件是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具体来讲,以内部讨论的方式来对可能引起财务报表重大错报可能的因素进行分析,需要强调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做到分析的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另外,审计师要详细的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以及内部人员有关交易会计处理、批准、登陆、授权的相关控制。

五、隐形关联方交易审计案例分析

本文以紫鑫药业为例对关联方舞弊行为进行分析:

(一)紫鑫药业案例基本情况

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集生产、销售、研发、药用动植物种植于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该公司以德酿药,以品树人,已经拥有了九个全资子公司、一个参股公司和两个控股孙公司。直到2010年,紫鑫药业又进军生产业,使得公司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翻番,并呈几何倍数增长,可以说是取得了惊人的业绩。然而,2011年,紫鑫药业关联方交易舞弊案件被媒体揭露,证监会对紫鑫药业立案稽查,并证实了紫鑫药业关联方交易的违法行为。随后,在2014年,证监会对紫鑫药业责任人曹恩辉、郭春生等九人下達行政处罚决定。同时,政协也对紫鑫药业年报审计的中准会计师事务所展开调查,结果发现,药业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出现问题,注册会计师未能在审计程序的计划取证。因此,中注协对紫鑫药业几名注册会计师作出通报批评处分。

(二)紫鑫药业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动机

经过调查核实,紫鑫药业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原因有:以关联方交易提升了公司的利润和营业收入,以虚假高业绩的方式,提高了公司股价,实现股东财富的剧增。除此之外,我们发现,紫鑫药业所生产的主打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无法吸引投资者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紫鑫药业现金流出现负增长,资金流动成问题。公司股价不高,融资难,紫鑫药业不得不重新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因此,于2010年,紫鑫药业相关责任人郭春生等开始进军人参行业,以自买自卖的方式增加了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时,也提高了公司的股价。一方面,拓宽了公司的融资渠道,吸引了投资者的眼光,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公司的经济压力,实现公司财富的增长。

(三)紫鑫药业关联方交易舞弊的方法

第一,与上游供应商的异常关联方交易。通过对紫鑫药业上游供应商的调查可知,这些供应商都是成立于2010年,以人参加工为主要项目,并且,公司地址都集中于延边新兴工业区。在进一步深入调查后发现,上游供应商董事长就是紫鑫药业的负责人郭春生,但是,紫鑫药业却一直披露与这些上游供应商之间的关联方关系。

第二,与下游客户的异常关联方交易。通过对紫鑫药业的第一大客户四川平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进行调查发现,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均来自于紫鑫药业的高管。换言之,紫鑫药业与平大生物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紫鑫药业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控制着平大生物。随后,通过对紫鑫药业的第二大客户壕州千草药业饮片厂进行调查发现,紫鑫药业与本草药业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千草药业是紫鑫药业的孙公司。通过对紫鑫药业的第三大客户吉林正德药业有限公司进行调查发现,这两个公司的董事长之间存在着亲属关系,并且紫鑫药业董事长在吉林正德持有6%的股份。通过对紫鑫药业第四大客户通化文博公司进行调查发现,紫鑫药业公司在通化文博公司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因此,紫鑫药业与大客户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是,他们的关联方关系却从未被披露过。

(四)紫鑫药业关联方交易审计失败的事实

第一,审计程序的执行存在不足。审计人员在进行企业风险评估工作时存在不足,审计人员本应该对关联方交易的高发领域进行重点分析。但是,审计人员却未能持谨慎态度,在风险评估执行中,未能使用舞弊三角理论展开科学合理的评估,以至于未能识别出紫鑫药业所存在的机会、压力、借口三大舞弊因素。

第二,审计人员对重大报错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也存在不足,对关联方关系的识别还局限于表面,未能以紫鑫药业的五大客户所发出的舞弊预警信号为依据,仔细隐藏的挖掘关联方关系。同时,审计人员缺乏职业怀疑精神,为了把分析性程序贯穿于整个重大报错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违背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审计准则。

第三,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由于紫鑫药业通过关联方交易虚增利润的行为已经对利益相关者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如此,在紫鑫药业存在严重关联方舞弊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却发布了有失公允的审计意见,发表了令人质疑的审计报日三匕JO

(五)紫鑫药业关联方交易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第一,未能按照询问、调查的程序来识别隐藏的关联方关系。注册会计师需要对被披露的关联方关系及交易进行核实,应对必要的文件进行检查,具体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监管机构、审计单位的股东登记名册。但是,在紫鑫药业案例中,相关审计人员只对现有的文件资料进行检查,对企业的了解停留于表面,未能深入挖掘潜在的关联方关系。

第二,缺乏对异常交易的怀疑态度。紫鑫药业出售给四川平大生物大量的人参和中成药,但是,平大生物的生产原料并非人参而是何首乌,这些何首乌完全可以从当地农民那直接购买。既然不是公司的必须生产原料,那么,平大生物为何花费巨资采购大量人参和中成药呢?同样令人怀疑的,还有平大生物的购买能力,这样的采购交易并不符合平大生物的采购能力,但是,相关审计人员却对异常的交易未能引起警惕以及保持怀疑的态度。

第三,关联方舞弊风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估不到位。

首先,压力。相关资料显示,紫鑫药业近十年的业绩呈现负增长趋势,公司的经营能力不容乐观,紫鑫药业的股价并不能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只能以定向发股票的方式来实现融资。但是,相关审计人员劝未能对紫鑫药业融资产生压力这一舞弊因素进行有效的评估。

其次,机会。通过分析可知,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或无效的公司存在舞弊风险的概率更大,在新颁布的审计准则中,也明确指出,相关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程序前要把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识别和评估。但是,紫鑫药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却未能引起相关审计人员的重视。

综上所述,通过对紫鑫药业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动机、舞弊的方法以及审计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关联方交易审计的相关风险在审计中已经成为非常敏感的部分,需要引起审计界的高度重视。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针对文章中论述的不足之处,还希望相关专家学者给予本人批评与指正!

作者:武伟

审计案例分析论文 篇3:

企事业单位“小金库”审计案例分析及方法

“小金库”问题由来已久,国家深恶痛绝,多次发文明令禁止,可是有些单位仍然屡教不改、顶风作案,笔者将用一个审计案例再现“小金库”查处过程,解释“小金库”的定义,分析“小金库”的形成方式,详细分析审计方法。

一、案件重现

1.案件经过。2018年1月,审计组接到关于对刘某力同志任X科研院所书记、副院长期间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通知,2018年1月10日,审计组来到X科研院所召开进点见面会,会后,对X科研院所进行现金突击盘点,要求X科研院所核算员王某华打开保险柜,发现保险柜内无现金,审计人员继续检查其他财务资料,可X科研院所核算员王某华表情很紧张,这点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审计人员监盘了现金盘点,并与相关数据核对,无误。仔细检查保险柜中物品,于保险柜内发现答辩费用借据共3张,总计13,350.00元,发现2013年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公开答辩评委答辩费发放表9张,共计13,350.00元;发现研究生论文答辩组成员在餐饮广场用餐500.00元借条1张;发现教师实习补助费发放表2张;发现2,300.00元借条1张等财务资料。经询问,王某华说不出这些资料的来源。

2.问题定性。依据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具体规定》(财监字〔1995〕29号)中指出: “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帐目的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的规定”。上述问题定性为“小金库”。

3.审计意见。违规套取学生毕业设计费,设立“小金库”,用于其他开支的问题。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七条“单位和个人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私存私放的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公务员,还应当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九条“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区别情况采取审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处理措施,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的规定,做如下处理处罚:①对直接责任人“财务一支笔”张某强处3,000.00元罚款,对核算员王某华处3,000.00元罚款。②对私设“小金库”问题,给予刘某力、张某强、王某华通报批评。依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0]32号)第三十六条规定,刘某力同志担任X科研院所书记(副院长)、基金领导小组组长,履职尽责不到位,对X科研院所私设“小金库”问题负有主管责任。

4.审计建议。审计发现X科研院所私设“小金库”的问题,私设“小金库”性质是严重的,分析其原因: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自觉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科研院所财务管理制度的意识不强。为此,提出以下建议:X科研院所领导及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的财经法规和科研院所财務管理制度,增强严格执行财经法规的自觉性,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案例中人名均为化名)

二、“小金库”的定义和形成方式

1.“小金库”的定义。“小金库”即: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

2.“小金库”的形成方式。①隐匿收入型:应收账款收回、坏账收回不入账;各项零星收入不入账,如利息收入、资产处置收入不入账;通过“暂收款”、“暂付款”账户转移收入;收到各项捐赠、罚金、佣金、“好处费”不入账;私设账户,脱离管理,私自收支;与密切往来、关联单位联合转移收入。②虚列支出型:虚构、虚增支出,如虚构职工人数,虚构运费、销售费用等,多报支出,冒领资金,形成账外账;与密切往来、关联单位联合虚构支出;购买假发票虚列支出;虚假业务,发票是真业务是假;虚拟一个借款单位,将资金借出后挪用,时机成熟时再将本金归还。

三、审计“小金库”的方法

发现“小金库”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发现舞弊,二是他人检举揭发。

1.运用内部控制五要素理论方法。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环境是最基础的要素,是董事会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要性所创造的氛围和措施,如:被审计单位是否经常对“小金库”案例警示教育,是否宣传财务诚信等内容,单位的组织架构如何,是否对财务岗位职责分离,财务人员、分管财务的领导是否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等。风险评估是为了达到单位目标而确认和分析相关的风险,是内部控制活动形成的基础,评估包括:风险的重要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评率、风险应对措施。“小金库”性质严重,是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的行为,影响恶劣,严重伤害单位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采取的措施包括:对收入完整性和支出的真实性格外关注,收入是否入账,支出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虚构支出、虚增支出。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设置具体的控制活动。如是否对收入和支出设置不同岗位的复核、确认制度,是否对收入和支出设置分级审批和授权制度,是否定期对账,是否对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地获取、确定并交流交流相关的信息,信息与沟通不只包括内部的沟通,还包括外部(如客户、供应商、审计师等)的沟通,如:是否定期与银行沟通核对银行对账单等账单,是否定期与客户、供应商跟进“暂收款”、“暂付款”等项目,管理层内部是否形成完整的信息流,是否有流畅沟通机制提出意见或者建议,是否有完善的举报机制、检举揭发机制。监督是对内部控制活动的再控制,由独立评估人员对内部控制持续审查和改善,是不断评估内部控制活动的表现,如是否定期内部审计。

2.观察法。①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对审计非常抗拒,是否对某审计内容非常介意,如某次审计中,审计人员注意到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对审计人员检查财务资料很紧张很抗拒,后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把“小金库”记录本放在财务资料里。②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利用某信、某付宝等电子支付方式隐匿收入。随着电子支付方式的兴起,很多支付行为都通过利用某信、某付宝等方式,而很多单位没有开通某信、某付宝企业版,用个人版收费,不纳入企业账户管理,这就为“小金库”的形成提供了土壤。审计时应当询问被审计单位的收款方式并实地观察。

3.谈话法。在审计还未发现“小金库”线索时、已发现“小金库”线索时都可以运用谈话法,谈话法的主要思路是审计人员少说,引导被谈话人多说。

4.检查法。①对财务报表重大金额重点审计,是否存在虚列支出、虚增支出,核验大金额发票的真伪,检查大金额业务真假等情况,是否存在虚构业务套取现金;根据前期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是否存在经常性收入骤减但原因不明或原因不合理等情况,是否存在正相关指标却负相关变动或非正相关变动的,如:工厂电费支出大幅度增加,营业收入却减少,存在隐匿营业收入的可能或存在“小金库”可能。②是否存在合理收入或支出不在账务中反映,如单位的办公用品支出不在财务账中,后查明通过“小金库”支付。③对被审计单位名下账户进行检查,包括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核查是否所有账户均已由被审计单位统一管理,還要核查所有账户银行对账单余额与被审计单位银行日记账余额是否相符,如果不符,查明原因,是否存在不纳入单位账户的资金。对财务人员或关键工作人员个人名下银行卡涉及工作内容且频繁大金额出入,要重点关注。④关注被审计单位有密切往来、关联单位的账务,查看这些账务是否合理、是否真实,是否存在通过账务转移资金,形成“小金库”的行为。⑤将被审计单位会议记录本与财务账核对,是否存在会议记录本上有而未入账收入,确认是否为“小金库”。

5.盘点法。①对被审计单位库存现金应突击检查、监盘,重点检查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是否相符,如不符合,应找出原因;还要倒轧到报表日核对,看是否有“小金库”的资金放入保险柜的情况。②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盘点,尤其是大额资产,如小汽车、打印机等,如资产存在但账务上没有,查明资产购置资金的来源,是否存在用“小金库”资金购买的情况。如某次审计发现打印机未入账,后查明打印机是用外单位捐赠资金购置,而捐赠资金未入账。还要核查固定资产处置收入是否入账。

6.外部调查法。外部调查法分为现场调查和函证。对与被审计单位资金往来金额大的单位进行现场调查或函证,重点函证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银行存款、借款,与金融机构往来款项。函证应收账款,是否存在资金已经收回但未入账,是否存在已认定为坏账而后又收回资金且未入账情况,如果存在以上情况,追查其原因和资金去向,确认是否为“小金库”。调查“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是否存在收入计入“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后续直接从“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支出,以达到暗度陈仓的目的。

7.公示举报法。审计进点后,在被审计单位、审计网站进行审计公示,通过公布审计组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的方法,鼓励广大干部群众提供线索,这也是快速掌握审计重点的方法。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作者:魏璐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教育工作调研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