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公司内部审计从无到有,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逐年增多,对经济运行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和保驾护航作用,但审计工作转型的力度还不够快,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工程造价审计,对外经济合同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开展较少,为了审计更好的服务于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管理审计将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本问就公司管理审计现状及需要改进的问题做一研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论文 篇1:

加强对子公司内部审计提升大型企业集团的内控效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设计一个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对于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来说,母公司对子公司需要开展相应的内部审计工作,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控制。在此基础上,伴随着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监督体系开始逐渐形成,并发展成熟,通过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开展内部审计来对企业集团整体的发展与运营进行监督与管理。在以往的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母公司对子公司在控制管理上的问题,影响大型企业集团整体的发展。内部审计是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重要管理方式之一,不仅能够充分提升大型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效率,还能保障子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这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未来的发展来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成为管理者发展公司的重要保障,并不仅仅是股权所有方的要求了。内部审计能够对信息失衡进行妥善地处理,使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效率达到最大化。在这种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过程中,因为是按照分权集权的模式进行发展的,因此集团拥有较大的权利能够对自身的发展与经营进行管理,盈利与亏损都是自行负责。并根据市场环境来适当的调整经营策略,避免大型企业集团发展负担过重的问题。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企业集团的分权属性,企业集团并不能完全掌握经营状态,即使出现问题也不容易发现,而企业集团内部的审计功能能够对自身的经营风险进行有效管理,能够将大型企业集团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

一、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内部审计的目的

(一)保持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协同发展方向

在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保障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协调发展,两者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避免出现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障大型企业集团能够将自身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保障集团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大型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将子公司的发展情况纳入到企业集团整体的发展规划之中,这样才能保障子公司能够按照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进行稳定发展,为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效率提供一个有力的辅助效果。

(二)强化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产控制

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应该针对子公司的发展情况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再加上内部审计来提升对子公司的管理控制力度,最大程度地保障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的稳定运行,保障母公司的资产不受到损害。同时,大型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应该对子公司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控,对涉及到金融资产方面的一系列活动严格管理控制,以此来保障大型企业集团的安全性。

(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大型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规范财务报表的编制与报送环节,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财务审批效率。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应该按照国家相应的法律规定与标准来对子公司进行管控,要求子公司合理编制财务报表,并遵循相应标准对自身的生产经营信息进行获取,保障子公司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由于大型企业集团目前的发展是逐渐向全新的企业经营形式慢慢转变过渡的,在这个转型过渡期间,大型企业集团的母公司还不能及时形成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这使得企业集团的财务活动的安全性与规范性无法得到保障。在这个基础上,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仅仅局限在财务工作的管理上,从整体来说是缺乏严格的监管体系的,易使得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不能根据公司规章制度进行。大型企业集团的部分财务工作人员往往听从上层领导的命令,不按照企业集团的规章制度进行,出现财务违规操作,将企业集团的资金挪作个人投资或建立小金库等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集团的利益,对企业集团的资产造成了一定损害。

此外,由于大型企业集团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尚未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大型企业集团的子公司财务管理方向与母公司的财务管理发展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母公司越来越难控制子公司的财务体系。久而久之,子公司也会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而不得不牺牲母公司一部分资产来保障自己的利益,这使得母公司受到子公司的影响导致资产受到损害,这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未来的发展来说是存在一定不良影响的。

(二)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缺乏对内部审计的重视性

目前有一部分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层对于审计工作认知不够充分,认为审计工作由政府与社会审计就足够了,不必在企业集团的内部开展审计工作,认为内部审计工作是弊大于利的,浪费企业资源还达不到应有的审计效果。还有一部分企业集团的领导层认为内部审计会对自己产生威胁,会影响自己在企业集团正常行使权力的效果,不利于自身发展,因此对内部审计工作抱有一种消极态度,轻则对内部审计工作放任不管,重则甚至会阻拦、抵制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这种从领导层对内部审计工作出现的问题很容易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造成影响,使得审计力度不足,审计工作覆盖不全面等问题出现。

此外,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使得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配比不足,审计能力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个人素质也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这使得内部审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此外,在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实际开展审计工作时,往往也会受到其他部门的不解与冷落,认为审计就是对自己部门有影响,这种情况下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审计人员开展工作时的积极性,消耗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不仅无法继续切实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而且对审计工作的后续开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大型企业集团内部的审计目标模糊

有相当一部分大型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并没有设置单独的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子公司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就无法高效地理順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无法通过企业资源来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质量与效率。正常来说,企业的经济情况是能够被完全掌握的。但问题在于,在企业发展中内部的诸多复杂结构的关系导致内部审计并不能有效对其分割,内部审计无法工作无法切实有效的进行开展。这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由于无法脱离企业集团内部结构的限制而受到影响,审计结果的全面性与客观性是有所不足的。当然,这种问题并不是大型企业集团的个例,很多大型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部门的经费制度与人员配置都不是独立开来的。因此这导致审计人员的工作性质也受限于公司管理层,让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使得审计目标模糊,影响审计结果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三、完善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策略

(一)将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准确设定,提升母公司对审计的重视性

若想充分保障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首先就需要准确设定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并提升母公司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集团应该完善自身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知,明白内部审计工作对整个集团企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保障企业集团提升内部控制力度的重要依据,并通过资源与制度的保障来维护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同时,大型企业集团还应该提升企业集团内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知程度,及宣传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与价值意义,让企业集团各个部门、子公司内部的全体员工都能够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性。在后续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能够积极协助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一个优质的审计环境,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此外,企业集团还需要将内部审计工作一并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通过提升员工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知来提升全体员工参与到内部审计工作中的主动性。最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加强工作力度,通过维护自身对审计工作的职责来提升工作效率,真正意义上帮助内部审计工作完全融入到企业集团的发展规划中来,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奠定一个坚实的工作基础。

(二)完善内部机制,强化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内部审计力度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整体的经济发展速度才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与欧美国家相比,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制度与标准的完善性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的。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大型企业集团在建立内部审计部门的过程中仅仅是为了应对法律标准与规定,并不是因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才建立的。在这种情况下,审计部门的存在实质上是并没有意义的,但是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了自身的发展规模,市场的竞争环境日渐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集团就不得不为了提升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实力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切实有效的审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集团就必须要掌握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将内部审计工作从限制中解放出来,更好地为企业集团的内部管理进行服务,并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内部审计工作将从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逐渐向企业的经营发展管理方向进发,将原始的监督管理控制工作优化为对企业集团经营发展的咨询评价与监督工作。此外,大型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还要积极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势,并在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让内部审计工作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完善内部机制,强化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内部审计力度,这对于子公司的发展来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三)建设专业内部审计工作队伍,提升对子公司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在當前大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集团所面临的发展环境与发展状况是较为复杂的,母公司面对这种发展情况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子公司很容易在这种环境下为了保障自身的发展利益而选择牺牲一部分母公司的利益,这对于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来说是存在一定影响的。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是极为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型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具有高超的专业审计能力,并对需要接受审计的子公司部门应该也有所了解。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严格保障审计方案的合理性,针对审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现有的证据进行推理,与被审计人进行沟通,让被审计人分析自己的工作业务,在遇到问题时应该实事求是,避免过于主观情绪化,深入问题源头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企业集团应该按照较高的标准来选择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满足母公司对子公司开展内部审计的工作要求。在选拔内部审计人员时,应该对人才的学历、技能、职业经历等几大方面进行综合参考,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此外,企业集团还可以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保障内部审计人员能够与时俱进地掌握高效率的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更好地完成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任务。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根据子公司的实际情况作出审计报告,根据对审计资料进行分析审核,来划分责任,做到结构清晰结构合理,针对信息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建议。最后,大型企业集团还可以针对内部审计工作部门设计一个全面的考核体系,根据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与个人能力来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的内部审计人员给予职位晋升、薪资待遇提升等奖励,而对于工作能力不足,工作效果不佳的人员应该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员工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在未来的工作中进行整改,提升大型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控制体系是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基础,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的内部审计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针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力度进行强化,让其成为与企业集团发展相契合的配套控制机制。通过这种方式来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找到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这对于企业集团的发展而言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此外,内部审计工作不仅仅能够为母公司进行资产的保障,还能对子公司的发展效率与发展力度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大型企业集团的良好发展。

作者:高莉

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论文 篇2:

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 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公司内部审计从无到有,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逐年增多,对经济运行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和保驾护航作用,但审计工作转型的力度还不够快,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工程造价审计,对外经济合同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开展较少,为了审计更好的服务于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管理审计将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本问就公司管理审计现状及需要改进的问题做一研讨。

关键词 企业 管理审计 对策

内部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组织采用特定的审计程序,对企业管理活动的效率性以及管理能力和水平进行审查。内部管理审计是通过对效果、现状的评价,谋求改进管理,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审计活动。其目的是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揭露企业在经营规划、投资决策、生产组织、内部控制和管理措施诸方面存在的漏洞与不足,评估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效率,提出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益的合理化建议,充分挖掘生产力诸要素的潜力。因此,推行企业内部管理审计对内部审计工作而言具有创新性意义。

一、公司内部管理审计的现状

(一)管理审计已经渗透到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之中,并进行任期管理责任评价。

在建立企业制度过程中,按照管理的要求,将管理审计的思维运用于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使其在内容和方式上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和深化,不仅进行合规性、真实性审计评价,而且兼顾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评价,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审计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审计愈来愈受到集团公司和公司管理层的重视,但缺乏应有的深度。

内部控制审计主要以控制测试来评价控制系统,找出薄弱环节以及失控部位,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消除隐患,达到健全系统、改善控制、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内部控制审计审计的对象虽然涉及了管理和控制活动,但主要限于合规性、遵循性目标评价,较少进行内部控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深层次探究。

(三)经营效益审计体现了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但仍处在起步阶段

我们以往开展的财务收支审计以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等为主要目的,审查生产力各要素的运用情况,以改进生产经营工作,谋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掘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潜力,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它主要着眼于对企业现实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审查,对提高经济效益能起一定作用。但较少对管理组织机构的合理性、管理机制的有效性、管理措施的效果等进行综合与评价,只是初步的经济效益审计。

二、公司内部管理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管理审计在企业内部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有些二级单位管理层中主观主义、企业管理粗放、责任不明、法制不健全、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审计的主要功能还是履行监督职责,主要任务还是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重点仍在财务收支。而管理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公正的约束和评价机制,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管理职能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使得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趋限,审计的领域、范围受到限制。

(二)内部管理审计缺乏法规体系和评价标准

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分别有《审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作为依据,而内部管理审计的体系还不健全,关于内部管理审计的法规几乎是一片空白。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管理审计时,只能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结论的权威性。

(三)审计对象的复杂化、内容的广泛性和审计程序、方法的不确定性,使管理审计难以拨云见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内部管理审计对象逐步发展到跨国公司、企业集团、股份公司和连锁店。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增加,所进行的交易日趋复杂,企业与外部某些企业的关系是母子公司关系或联营公司关系。同时由于企业的资产重组必然涉及兼并和收购、改制和重组、联合和剥离等问题,为审计对象开拓了新领域。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决策、投资效益、市场状况、物资采购、生产工艺、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运行等,凡是对企业商业利益和持续经营有影响的管理因素都是内部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内部管理审计事项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再加上管理活动资料、原始记录不全,往往会增加内部审计的难度,影响管理审计的开展,使内部审计人员难以作出正确判断。由于内部管理审计事项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联系密切,一些敏感事项涉及的人事关系复杂、舞弊手段隐蔽,内部审计人员取证难度较大。

(四)审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不能满足管理审计需要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组织规模的扩大、市场和贸易的国际化,以及竞争的加剧等因素使得企业经营管理难度加大,受托管理责任关系也不断深化,对管理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对商业活动的洞察力及审计程序相关知识,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管理控制链。除需要掌握审计领域知识外,审计人员还需要掌握市场营销、现代管理、工程技术、法规等综合知识。公司现有审计人员是从财会岗位转过来的,对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比较熟悉,而对现代管理等知识相对欠缺,不能满足现代管理审计的需要。

三、今后改进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对策

(一)尽快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审计制度体系,为推行管理审计扫清障碍

由于公司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大差别,审计部门还没有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审计标准,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在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本企业的管理评价体系之后,才可对被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使内部管理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应抓紧制订完善内部审计的法规,将内部审计制度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明确管理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文件形式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内部审计规章制度,规定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层次,保障內部审计的独立性。

(二)积极开展管理审计项目,推动管理审计实践的发展

内部管理审计要求我们从以检查、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收支审计向以促进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向以为企业增加价值、提高运作效率和推动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审计转变。审计室不仅是问题的发现者,而且应成为推动改革的使者,要从管理的角度不断拓宽审计的领域,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承包兑现、比价采购、对外经济合同等活动中发挥积极的监督和推动作用。明年,要以重点围绕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规模相对较小、涉及面相对较窄的项目开展管理审计试点,逐步探索路子,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同时,广泛开展行业之間的经验交流,到管理审计开展早,经验丰富的单位学习,扎实稳步推进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开展。

(三)不断充实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适应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任何事业的生存和发展,最根本性和决定性的因素是人。内部审计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并与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衔接,从传统的财务审计走向管理审计,就必须选派一些“懂经营管理、熟悉企业运作流程、精通信息技术和财经、审计等多方面的专业人员”充实到审计队伍中,不断改善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和人员数量。打造一支能够适应全球一体化、信息化、能够适应企业管理审计工作需要的复合创新型的审计队伍。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观念,具有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审计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进取,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而且还要有较高的综合业务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善于抓住时机,灵活运用新技术、新知识,才能够与时俱进,胜任管理审计工作的需要。同时,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内部审计人才素质提升、相互交流、作风严谨的用人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现管理审计的生命力,推动内部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

(四)灵活运用创新审计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审计效果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传统审计方法的运用,又要不断积累,推陈出新,按照“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措施,把审计的侧重点放在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上面,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经营风险。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熟悉了解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掌握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工作中心,并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因此,要选准审计的重点和事项,找到切入点,从中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有针对性地运用审计方法,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捕捉改进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的信息,推动企业发展。

作者:范立华

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论文 篇3:

企业审计的发展思考

[摘要]公司内部审计是公司进行有效内部管理所必须实施的一种独立、客观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经营规范保证与服务咨询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公司增加价值并提高经营效果与效率。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视角,在对内部审计进行充分深入调查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有关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新发展,阐述了从事内部审计的工作尺度与组织准备,描述内部审计工作的六大操作步骤与常用的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并概述保障内部审计目标实现与提高审计效率的配套措施内部审计管理及其中的人际关系,最后说明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几对重要关系。

[关键词]企业审计 内涵 发展

一、公司审计的内涵

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

1999年6月,内部审计师学会董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

在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是和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列的三种审计类型之一。

二、目前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机构组织设置单一。参与内审的企业集团只在集团本部设立单一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部,审计部刚刚从审计法务部独立分离不久,与集团其他职能部门平行,隶属于某企业集团经营领导人领导,审计部没有派出机构。这种内审机构设置简单,虽然能够正常开展审计工作,审计部在对其成员企业进行审计时遇到很多麻烦,如成员企业由于没有设置相应的审计部门,缺乏统一的部门接纳,无法提供日常审计所需的资料,只是审计人员需要什么资料临时从相关的部门去拿,经常出现资料不能及时准确提供的现象。集团审计部缺乏成员企业的日常审计资料,对成员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了解得不够细致全面,在对其评价时,由于缺乏应有的依据,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不利于集团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另外,审计部平时与成员企业缺乏有效沟通,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难以发挥内部审计对成员企业的服务咨询功能,难以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究其根源,在于企业集团对内审的地位重视不够,内审意识不强。

(二)内审职能没有全面发挥。企业集团,其内部审计的职能只局限于对财务收支的审计,停滞在履行监督评价职能上,不能为企业集团创造价值和提升价值。这是我国目前企业集团存在的普遍问题。自从国家审计署出台政策,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以来,很多集团领导就像履行职责一样象征性地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代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履行监督职能,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作为内审的工作重点,企业集团没有从根本上看到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的内在需要,没有将审计作为加强企业集团风险防范、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升集团管控的一种有效手段。企业集团高层管理人员对内审的认识存在缺陷,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特别是对内的服务职能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三)审计内容狭窄。目前企业工作主要是传统的对成员企业的年终财务审计,停留在事后审计阶段。但这只是内审初级阶段的审计业务,而今随着现代企业集团的发展,这种内审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集团内在的需求。究其原因,是企业集团高级管理层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内审的好处,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还需要内审人员不断的努力。

三、加强内部审核的手段

(一)革新内部审计手段。企业各业务部门在设计软件系统时,应当在各个关键部位、关键环节预留“计算机控制”的设置,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实行业务控制的自动化、计算机化,实现风险的事前、事中防范,以减少审计监督的强度,避免道德风险;审计部门则应当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审计软件,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比重。一方面,通过开发和利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状况评价、业务数据分析及标准化的审计底稿等专门的审计软件,使风险评估、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审计操作实现自动化,提高现场审计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实行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监督的有效结合,实施对审计对象的连续、动态监控,以保证审计监督的及时性。

(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在完善企业监督制约机制中,一是要完善企业的领导机制,建立健全领导行为约束机制。在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要注重强化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和职工民主管理。在公司制企业,要建立企业按法人治理结构运作的组织形式,发挥好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在股份合作制企业,要建立与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配套的决策体制。二是确立民主决策程序,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与监督,鼓励广大职工参政议政。企业可以成立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的民主监督委员会,监督企业经营者有无违法乱纪行为,监督企业有无侵犯职工代表大会职权和职工民主权利的行为。

(三)强调风险评估意识。在现代社会里,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评估是企业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以减少错误和舞弊的一部分,它形成了决定如何管理风险的基础,所以,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时,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企业日益变化的经营环境,把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考虑进去。

(四)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是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在国际上,企业内部审计业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会计、内部审计知识,还要求审计人员了解现代公司、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具有对复杂多变的问题的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具备计算机内部审计信息的收集、监控、分析与处理能力,从而能够提供真实、正确、完整、有效的稽核信息,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业务。

总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改革的加速,内部审计应该顺应目前变革的要求,在审计观念、体制、内容、方法等方面要发生转变,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同时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内部审计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珏,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问题浅探[J].经济观察,2004.4.

[2]李庆山,强化内审工作促进企业发展[J].内蒙古财会,2005.1.

[3]李佳宏,搞好内部审计之我见[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7.

作者:汤 辉

上一篇:餐饮娱乐公司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师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