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色彩设计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功能成熟的机电产品,其技术发展空间相对有限,无限变化的色彩搭配是改变产品形象,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策略。在当前强调用户需求、体验设计的背景下,本文综合考虑现代机电产品色彩设计的决定性因素,运用感性工学的基本原理,以化工机械为例,提出机电产品色彩方案优化升级的基本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床色彩设计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机床色彩设计论文 篇1:

从色彩的情感化探究机床色彩设计

摘 要:色彩是传递情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的情绪和行为。本文分析了色彩与情感关系,及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探究了机床产品色彩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机床产品;色彩设计;情感化

0 引言

色彩在视觉上能做到先声夺人。因此,色彩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尤为重要。然而色彩除了能够吸引人,也能够起到传递情感的作用,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在机床造型设计中,设计师要考虑色彩对使用者在操作中所产生的视觉心理作用,来把握机床的色彩设计。

1 情感与色彩

说到情感,我们就得先了解情绪,因为两者密不可分。情绪是人对所接触或看到周围事物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这种心理感受或者态度其实就是情感体验。可以说情感是表明情绪过程的感受,而情绪是由某种因素的刺激引起的。有些心理学家对二者并不严格区分。不同的事物,给人产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给人带来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所受的教育背景、职业、生活环境、社会经历、性别和年龄等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相关的学者通过实验证明:人在中等愉悦的情绪下,比较放松,工作容易达到最优效果;在负面的情绪下,如愤怒、痛苦、悲伤等,工作效率较低。

色彩本身只是一种物理现象,外在的客观因素和人的内在主观因素造成了人对色彩有所感觉。外在的客观因素主要有光源、可见光、不同材料的物体等,主观因素主要来自人的视觉器官和长期积累的视觉经验。心理学家做过很多相关实验,结果发现当人处在红色的环境中时,血液循环加强,脉搏加快;相反,当人处在蓝色的环境中时,情绪相对比较安静,脉搏减缓。每天我们都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环境中,积累了很多视觉的经验,这些经验都不是孤立在脑海中存在的,它还会与其他的经验相互影响,如味觉经验、触觉经验、生活经历等等。例如,橙色使人联想到火焰,让人感觉到温暖;又可以联想到金色的秋天,给我们带来丰收的喜悦。绿色让我们想起绿叶,给我们欣欣向荣的感觉。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当我们看到某种色彩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正如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卡洛琳·布鲁墨所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进而言之,色彩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表达不同的情感,不同情绪对人的行为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设计师在进行机床的色彩设计时,可以以此为基本依据,通过合理的色彩设计令使用者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机床造型设计中色彩情感化要素分析

机床有很多分类,每种机床都有其不同的造型和功能。色彩设计也需从具体的产品出发考虑 “人——机——环境”三者相结合。也就是说,设计机床产品的色彩时,要考虑其使用场所、使用对象及机床本身的因素。

2.1 考虑人与机床产品使用的环境因素

机床的使用环境因素主要有:放置环境色彩状况、使用环境卫生状况、照明状况、噪音等等。一般来说,机床是置于厂房中的,白墙搭配浅绿色地板、浅蓝色或浅灰色地板构成了目前厂房内部空间的最基本色彩。可以说这是一个色调偏冷的色彩环境,人在这样的色彩环境中比较容易安静下来。但这样的色彩设计,忽略了环境温度问题。如果厂房环境温度高,那么应该选择冷色调的蓝色或者浅色系,使人在心理上觉得凉爽;相反如果环境温度低,则选择用暖色系,让人使用的时候感觉到温暖。同时,也要考虑厂房内的卫生状况。如果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脏,那么应该考虑用耐脏的深色系列;如果环境干净,那么可以选用比较浅的颜色。

环境照明产生的效果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厂房作业中会使用到自然光和人工光。使用人工光就要考虑其光线产生的视觉效果会不会影响人的心理。白炽灯偏黄的光线会给人产生温暖的心理效果,而荧光灯的光线因为比较接近自然,给人带来的心理差异较小。不同的色光会对产品产生细微的变化,如白色的物体在白炽灯的光线下会显得偏黄。因此设计机床的色彩时也需考虑到照明环境的协调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色彩的情感化功能。

噪音,也是环境因素之一。但这个因素经常被设计者所忽略。当人长期在一个充满噪声的环境,生理方面会导致头晕、耳聋、记忆力减退、神经衰落、易疲劳等等;心理方面会使人产生烦躁、易怒、激动等消极的情绪,从而导致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低,甚至会造成事故。除了在厂房内采用吸音,隔音等措施降低噪音外,在机床的色彩设计方面可以运用使人安静的蓝色系列色彩,或者可以缓解人的紧张心理的绿色系列色彩。

2.2 考虑人与机床产品的因素

机床有很多部分组成,不同的部分承载不同功能,其色彩设计要根据其形态和功能进行设计,以达到形态、功能和情感的统一。可用不同的色调对机床的不同功能进行区分,如底座、立柱等可以采用明度低的深色,而主体色可以选择用明度高的浅色系,使机床在整体视觉上具有稳定感。目前的机床产品大都用深蓝色或者深灰色作为底座的色彩,在情感上使人感到稳定可靠,而且比较耐脏。机床的工作台和操作界面是色彩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关系到机床的美观性,也直接影响着操作者的心理。工作台是操作者长时间观看的,操作台的色彩应该选择使人感觉到舒适的颜色,避免视觉疲劳。操作界面的不同功能部分应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以便在操作的过程中快速识别,避免操作错误。一些特别的区域或按键必须按照统一的安全规则来进行色彩设计,如红色表示危险,禁止;绿色表示安全;黄色表示警示,注意安全,不能随意更改。总的来说,操作界面的色彩设计应该在区分不同功能部分的同时,兼顾色彩统一,是操作者在视觉上不觉得混乱,保持心情愉快,提高工作效率。

2.3 考虑操作者对色彩的喜好因素

以使用对象为中心进行色彩设计。就使用对象人来说,由于其民族、生活的地域、职业、性别、所受的教育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对色彩的喜好也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所喜欢的颜色也不一样。但对于大型机械——机床来说,它并不能够随便改变颜色以随时应付不同的操作者的喜好状况和心理状况。建立共性美,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因此进行色彩设计时,设计师必须对该机床所销售地区的操作者的整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分析使用人群对色彩的心理反应,才能把握好色彩的情感设计。

3 结语

情感是艺术设计区别于普通设计的最本质要素。设计师应注重色彩与人的心理及生理的关系,针对机床产品的使用地点和使用对象的要求,合理选择色彩,充分发挥色彩的情感化功能,使机床更安全、更宜人化,充满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

[1] 卡洛琳·M·布鲁墨(美).视觉原理[M].张功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 林朝平.现代机床色彩设计的联想及应用[J].机械制造与研究,2003(2).

[3] 赖维铁.机电产品造型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4] 唐纳德·诺曼(美).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5] 丁俊武,杨东涛,曹亚东,王林.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理论、方法及研究趋势[J].工程设计学报,2010.

作者:农素玉 庞新维

机床色彩设计论文 篇2:

浅谈机电产品色彩设计中感性工学原理的应用

【摘要】功能成熟的机电产品,其技术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无限变化的色彩搭配是改变产品形象,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策略。在当前强调用户需求、体验设计的背景下,本文综合考虑现代机电产品色彩设计的决定性因素,运用感性工学的基本原理, 以化工机械为例,提出机电产品色彩方案优化升级的基本方法。

1引言

产品一旦进入成熟期,技术上的竞争力就会激剧下降,而继续维系其优势存在的是外形与色彩。比如: 电视机、 吸尘器、电冰箱之类的家用电器,一旦在技术上趋于成熟后, 便竞相在造型和色彩上求变、求新,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相比之下,色彩的变化比外形改变的成本要小的多, 款式的变化是有限的(受设计﹑制造﹑成本的制约),而色彩的变化是无限的。即便是同一种产品, 通过色彩设计也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 这一点已成 为现代机电产品提升价值的重要策略。

好的产品色彩配置都与产品功能、使用环境或使用范围的特征属性相适合,两者有着特定的关联。 [1]

任何一个机电产品都是在特定环境中被使用,与使用环境相协调的配色设计,有助于使用者产生良好的工作情绪,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疲劳,减少差错事故,并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譬如,在温度较高的车间,产品宜采用冷色调以保持冷静的感觉;温度较低的车间,产品宜采用暖色调以提升“温度”的感觉。在室外使用的产品,为了使其能在环境色或背景色中显现出来,宜采用纯度和明度高、与背景色有强对比的色彩。 [2]

其次, 产品的色彩设计与产品功能是紧密相关的, 产品的配色设计必须考虑与产品物质功能要求的统一, 让使用者加深对产品物质功能的理解, 有利于产品物质功能的 进一步发挥。[3] 例如, 起重设备,应以深色调为主,表现其稳定、有力的功能特征。又如, 用于精密测量的仪器,应具有朴素理性的色彩,以表现其精密、轻巧的功能特征, 如图1 所示。在原野上奔驰的和谐号采用纯白色为基本色调,增加了一种轻盈的速度感, 如图2 所示。

基于色彩的象征性、传达性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产品色彩方案在与使用环境相协调, 与产品功能相适合的同时, 应注入一定的情感因素, 以唤起消费者的共鸣。

2感性工学

今天, 随着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日益凸现,以科技为导向的产品设计思路已逐步让位给以使用者的感受、经验、需求为导向的产品设计与开发。因此,所有的产品制造商和设计者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将那些隐藏在人们心中的对于产品的某种情感捕捉到,转化成某设计要素,运用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使人们的情感真正可视化?感性工学(KanseiEngineering),作为一种旨在捕捉产品使用者对于产品的情感评价的具体方法应运而生。

2.1 感性工学的定义

“感性工学(KanseiEngineering)”这一名词是由日本马 自达汽车公司的山本健一社长于1986 年在世界汽车技术会议、美国汽车产业经营者研讨会上的演讲,以及在美国密 歇根大学授课中提出的。山本社长以“汽车必须能够对文 化的创造有所贡献” 为重点,展开乘车文化论,并且提出运用“感性工学” 的方法进行乘坐感与汽车内部设计,使之符合乘坐者需求和感性要求。正式确立“感性工学” 名称,则是在1988 年第十届国际人机工学会议上。长町三生将感性工学定义为:“将消费者对于产品所产生的感觉或 意象予以转化成设计要素的技术。” [4]

2.2 感性工学的研究原理

感性工学是一种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来探讨“人”的感 性与“物”的设计特性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在产品设计领域,它将人们对“物” (即已有产品、数字或虚拟产品) 的感性意象定量、半定量地表达出来,并与产品设计特性相关联,以实现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人” (这里包括消费 者、设计者等)的感受, 设计出符合“人”的感觉期望的 产品。 [5] 感性工学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基于人因工程的产品开发支持技术,利用此技术,可将人们模糊不明的感性需求及情感转化为设计要素。

2.3 感性工学的应用领域

感性工学现已广泛运用于日本产业界,除了日本汽车产业与家电电子产业,于90 年代前后,诸如化妆品产业﹑制鞋业﹑女性生理用品业﹑运动用品﹑老人看护用品﹑住宅﹑陶瓷业、漆器……都先后导入了感性工学技术,应用在新商品研发上。

3感性工学在机电产品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使用各种形容词来表达对事物的意象,而形容词经常可以用来正确地传达事物蕴含的特质或给人的心理感受,例如:时髦的衣服、精密的仪器、一流的设备等,而要将事物的意象传达出来,色彩的表现力远比形态来得强烈有效。

3.1 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色彩设计方法

不同的感性意象应对应不同的配色样式。感性工学在色彩设计中的研究就是收集消费者偏好的感性形容词, 借助人机工程学和心理学的评估方法, 通过推理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 之后将消费者的意向与感受翻译为产品色彩的设计特征,并转化为色彩3 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进而运用配色法则设计出消费者期望的产品形象。其中,可以通过设计问卷的方式判断消费者的感觉和意象,首先对产品形态进行解构,生成若干功能模块,然后制作配色样本,附以一定的感性语义描述,产生产品配色的意象问卷,最后通过让受测者填写产品的配色意象问卷,获得受测者对于产品配色与意象的关系评价。亦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 将感性评价尺度转化为工学尺度, 建立起感性工学的模式和人机系统。

3.2 实例分析

1.在电动工具中的应用

随着追求感性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追求的是“情感和 体验” 等无形因素,产品原有形态通过色彩的装饰, 凸现产品的艺术美感,增强产品的视觉审美价值, 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诉求。比如, 电动工具属于小型家用机电类产品, 使用安全性是第一设计要素,色彩设计中一般采用较深的颜色, 以给人深沉、安全、冷峻的感觉;或涂以亮丽、醒目的颜色, 以更好地传达出消费者对其轻巧的需要。国外著名的电动工具企业在色彩设计上独具匠心, 如: BOSCH 公司的深绿色、MAKITA 公司的蓝绿色、FIEN 公司的橘黄 色等均较好地反映出各自的产品特点和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如图3 所示。此外,产品铭牌颜色的选择在色彩应用 中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铭牌底色常用深色调,黑色居多,也有采用与机 壳颜色接近或相同的颜色,铭牌上的字常选择与底色反差较大的颜色。

2.在机床中的应用

机床是进行金属加工的机器, 人们对它的意象定位是 坚固、稳定、精密, 因而在产品配色方面不宜过于鲜亮, 也不宜过于沉闷, 一般遵循低纯度中高明度, 以冷调为主 的原则。如一般机床设备的底座、床身、立柱等大件, 宜 用沉重、坚实的色彩, 使人感到机床稳定可靠; 而工作台、 溜板箱、滑块等零件, 往往处在人经常工作的部位, 宜采 用浅些的色彩, 以解除人的沉闷 感; 局部控制开关、标识等小件 采用与底色反差较大的颜色, 以 引起操作者的注意, 如图4 所示。 又如针对驾驶室或操作室, 人们 的心理期望是有利于精神集中, 无刺激、无干扰、显示清晰的色 彩, 因此, 宜选择明度低、纯度 低、无反光的色调。

3.在化工机械中的应用

机器产品的色彩设计应通过产品的颜色暗示其使用方 式或提醒人们的注意, 有利于人在使用机器时的各种活动, 使操作者心情舒畅, 有安全感和提高工作效率。下面依托 感性工学原理及其在配色设计中的运用思路, 综合考虑机 电产品色彩设计的决定性因素, 就高电流密度复极式自然 循环离子膜电解槽配色设计进行分析。

离子膜电解法又称膜电槽电解法, 是利用阳离子交换 膜将单元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室和阴极室, 使电解产品分开 的方法。离子膜电解法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具有 选择透过的特性, 容许带一种电荷的离子通过而限制相反 电荷的离子通过, 以达到浓缩、脱盐、净化、提纯以及电 化合成的目的。这项技术已用于氯碱的生产, 海水和苦咸 水的淡化, 工业用水和超纯水的制备, 酶、维生素与氨基 酸等药品的精制, 电镀废液的回收,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等 方面, 其中应用最广泛、成效最显著的是氯碱工业。在氯 碱工业中, 利用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食盐或氯化钾水 溶液来制造氯气、氢气和高纯度的烧碱(氢氧化钠) 或氢 氧化钾。高电流密度复极式自然循环离子膜电解槽是固定 安置在工房里, 使用环境为绿色基调(图5), 电解过程中 伴有大量热散出, 因此设备 宜以蓝色、绿色或相近色的 冷色调为主, 以缓解机器噪 音、高温生产过程给操作者 带来的烦躁和压力。

同时, 该产品是一款工 艺性、安全性要求高的大型 机电产品, 外形是多个几何 形的拼装, 色彩应采用理性 的冷色调、深色调, 给人以稳定、安全、可靠的感觉。经 多视角调查访问了解到用户期望的感觉是稳定、安全、耐 脏、舒适、朴素、新颖、美观、大方、亲切。综合评价, 就高电流密度复极式自然循环离子膜电解槽进行配色研究, 将消费者意象解码成色彩符号, 如图6 所示, 并据此提出 几款色彩方案, 如图7 所示。

经客户选定方案四为最终色彩方案, 基于使用环境, 挤压机为绿色调, 两端的槽头配管分别为蓝绿色、蓝紫色, 支架用深灰色调, 电解槽用浅灰色调, 大气、沉稳的色彩搭配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栏杆及爬梯采用高纯度的黄色调, 提醒用户要注意安全。

4结束语

在如今高度竞争的市场经济中, 机电产品的“机能更 新” 不再是企业制胜的唯一砝码, 产品的色彩作为“情感 表现” 越来越受到重视。感性工学作为一项将消费者对于 产品的感性认识转化为设计要素的技术, 支持开发满足用 户需求和审美情趣的新产品。本文以一个具体案例为载体, 从机电产品色彩设计的关键要素入手, 简要叙述了运用感 性工学原理进行机电产品色彩设计的基本方法, 为有效帮 助设计师理解消费者的感性意象, 进一步缩短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距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凌浩.产品色彩设计的整合性思考[J].包装工 程, 2005, 26(2): 163-165.

[2] 冯申, 周维, 陈敏, 张平.机电产品色彩设计的基 本原则[J].现代机械, 2004(1): 9-10.

[3] 杨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M].武汉: 武汉大学出 版社, 2003.

[4] 汤凌洁.情感设计产品-- 产品研发中的感性工学 方法论探究[J].艺术百家, 2007(6): 146-149.

[5] 苏建宁, 江平宇, 朱斌, 李鹤岐.感性工学及其在 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4(1): 60-63.

【作者简介】史丽(1980-),女,现任职于常州工学院,讲师,硕士学历。主要研究方向: 工业设计。

作者:周子健

机床色彩设计论文 篇3:

工业设计中色彩的诱惑

摘要:随着生产技术的日益进步,产品设计如何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消费者眼睛中,产品的色彩与形状同样受到特别注意。一些功能优异,外表笨拙、色彩陈旧的产品受到冷落,而那些外观色彩亮丽优美而实用的产品颇受消费者的喜欢。

关键词:美感;法则;流行色

工业设计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抵制,发展有所减缓。然而德国却后来居上,工业设计在那里受到了更大的发展。真正为人们所认识和发挥作用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当时大量工业产品粗制滥造,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设计作为改变当时状况的必然手段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传统的工业设计是指对以工业手段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规划与设计,使之与使用的人之间取得最佳匹配的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概念分析工业设计的性质:第一,工业设计的目的是取得产品与人之间的最佳匹配。这种匹配,不仅要满足人的使用需求,还要与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需求取得恰到好处的匹配,这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第二,工业设计必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工业设计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覆盖面很广的交叉融汇的科学,涉足了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有如工业社会的粘合剂,使原本孤立的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市场学、美学、人体工程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等,彼此联系、相互交融,结成有机的统一体。实现了客观地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与主观、能动地进行创造活动的艺术的再度联手。

而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企业运用设计的关键环节,它实现了将原料的形态改变为更有价值的形态。工业设计师通过对人生理、心理、生活习惯等一切关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认知,进行产品的功能、性能、形式、价格、使用环境的定位,结合材料、技术、结构、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成本等因素,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角度进行创意设计,在企业生产管理中保证设计质量实现的前提下,使产品既是企业的产品、市场中的商品,又是老百姓的用品,达到顾客需求和企业效益的完美统一。

工业设计产品的形式美是由造型、色彩、图案、装潢等多方面的因素组成的,但在众多因素中,色彩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给产品穿上华丽的外衣,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产品的色彩设计也是决定着产品是不是吸引顾客、为人所喜爱的一个重要因素。产品色彩设计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在色彩专家对人们在观察物体时发现,人们在观察物体时,最初20秒内,色彩的影响占了80%。形态占20%;两分钟后,色彩的影响占60%,形态占40%;五分钟后,色彩和形态各占50%。如孩子喜欢的各种儿童玩具。若色彩亮丽、明快、对比强烈且协调统一,小朋友就会笑颜逐开;反之,若将玩具设计成灰暗冷清的色调,产品就会受到冷落。可见,色彩对产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是以某种静态的秩序而存在的,天上和地下的物质运动遵循了完全不同的秩序。他不把光和热作为物质,而作为力来考虑,当光透过透明物质时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色彩。可以认为这是在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中,人类最初的色彩科学的萌芽。

在东方,象中国的半坡和河姆渡出土的文物上有着不同的色彩图案,从各地原始社会残留物的装饰色彩上,也可以找到许多已经消失民族的感情趋势。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出现了使用天然岩彩材料、色彩鲜明的宗教壁画和镶嵌漆器画。与此同时,借助西域、印度地区的钻兰,新的红、黄、蓝、绿色的“唐三彩”彩陶也发展起来了,加上以后日本的浮世绘彩色版画,形成了纯度、明度和色相饱和度协调的色彩和更加写实的随类赋彩的东方式色彩艺术和表现方式。

人们常以五颜六色来形容我们今天所接触商品的丰富。然而,当面对市场上同质同类的国内和国外产品时,人们更容易被国外产品所吸引,为什么?很大程度在于其漂亮的和谐、丰富的色彩。正因如此,一些国外企业在进入国内市场竞争时,色彩营销在实际的竞争中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点从诺基亚以“色彩旋风”为卖点就可以得到充分证明。“色彩营销”战略作为一种竞争手段在国外已被广泛采纳和使用,它包括商品设计、商品包装、陈列搭配、百货店布置、氛围营造、卖场设计、销售技巧等一系列有关的事项,它给产品带来的附加值十分巨大。商业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竞争结果往往是品牌的竞争,而品牌与品牌在质量与功能上往往不分伯仲,最终使其一较高下的往往“功夫在品外”,外在悦目的色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竞争力,诺基亚手机的“色彩旋风”彩色机壳、“鳄鱼”的绿、“麦当劳”的红黄、“柯达”的金黄等已成为一个品牌的产品和企业的特征之一,令人印象深刻。

再从产品的色彩方面分析,二战后的50年代,人们渴望安定和平,所以那时人们都喜欢较为深暗、沉静的蓝、绿色冷调子作为工业产品造型的色彩。60年代-70年代后,人们生活相对稳定,于是色调也逐渐由暗而明、由冷而暖,变单调为多彩。近年来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人们更是极力地通过产品造型色彩来反映他们对于星际交流的强烈追求和热爱,喜欢含有金属光泽意味的铁灰、银灰、银黑等“宇宙色”。

在产品造型设计中,须着重考虑色彩问题。色彩在整个产品的形象中,最先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受,可以说是“先声夺人”。产品色彩如果处理得好,可以协调或弥补造型中的某些不足,使之如花似锦,更加完美,很容易博得消费者的青睐,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产品的色彩处理不当,则不但影响产品功能的发挥,破坏产品造型的整体美,而且很容易破坏人的工作情绪,使人出现一些枯燥、沉闷、冷漠、甚至沮丧的心情,分散了操作者的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所以,产品的造型中,色彩设计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其色调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色调就是一眼看上去工业产品所具有的总体色彩感觉,它可以表现出生动、活泼,也可以表现出精细、庄重,还可以表现为冷漠、沉闷或是亲切、明快等等。色调的选择应格外慎重,一般可根据产品的用途、功能、结构、时代性及使用者的好恶等,艺术地加以确定,确定的标准是色形一致,以色助形,形色生辉。比如:飞机的用途和功能是载客载物在高空高速地飞行,所以它的主调色彩一般都处理为高明高彩的银白色,很容易使人感觉到飞机的轻盈和精细,这就是形色一致,而且色助于形;如果相反,把飞机涂成黑灰色主调,则很容易使人怀疑它笨重得是否能够飞得起来。这就是色破坏了形,色调选得不对。色调的确定一般还要参考以下几个法则:

1.满足产品的功能要求

色彩设计与产品的形态、结构、功能要求达到和谐统一,是色彩设计成功的重要标志。例如,消防车都采用红色为主体色调。这是因为红色让人联想到火,红色有很好的注目性和远视效果,使消防车畅行无阻。同时红色能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斗志。因此,消防车采用红色充分发挥了其功能作用。家用空调、冰

作者:左明刚

上一篇:英语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低碳建筑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