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分析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财务风险管理不善是大多数公司倒闭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制定有效的财务风险监管系统及其策略选择成为企业迫切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探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监管系统,着重分析了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恰当选择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分析论文 篇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影响

摘要: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制造业国有控股公司2008~2011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状况在2010年后得到了显著抑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对大股东占款现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并应推进企业实施,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质量须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东占款;自我评价报告;自我评价报告披露

一、文献回顾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后,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根据“资本多数决定”原则控制董事会,大股东通过操纵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使上市公司与其发生大量的关联交易,通过这些关联交易,掏空上市公司,牺牲或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因此,在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大股东在公司中享有绝对有利的地位。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大股东就会追求自身的利益而不顾中小股东的利益。在新兴市场上,这类利益冲突与代理问题尤其严重,原因在于,在新兴市场中各种治理机制对中小股东的保护措施不力或效率不高。根据La Porta et al.(1998,2000),Balletal(2000)的研究,财务会计信息是抑制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问题的重要机制。然而,公司内部人在披露财务会计信息时,可能会操纵信息披露,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这必然会导致财务报告可靠性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财务会计信息不被人相信的问题,就需要一定的制度安排来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所以,Fan和Wong认为高质量的审计能够降低代理成本冲突的问题,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间不长,国内鲜有文献研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贾明等(2007年)指出,由于内部人追求控制权和个人收益而把资源投入到其他偏离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任务上,相应的监督也应赋予投资者掌握不同的要求权和不同的利益目标来监督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某种偏离行为,以构建一套有效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作为外部人的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监督作用,并保护其利益。郝颖等(2009年)研究发现,大股东的自利性资本投资行为不仅挤占了中小投资者的共享利益,而且形成了从增加资本投资形成更高控制权收益到损害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刘慧龙等(2009年)从资金占用、现金持有价值与公司业绩和公司价值这三个层面检验了当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能力较强时,它们之间倾向于“竞争性合谋”。岳衡(2006年)的研究指出,审计师对大股东盘剥中小股东的现象进行监督,对大股东资金占用严重的公司显示出了更多的非标准意见。然而这些非标准意见并没有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一方面公司的治理并没有改善,另一方面投资者也没有因审计师的意见而避免更多损失。

纵观国内外文献,主要从代理人、代理人成本和审计质量方面研究“隧道挖掘”的现象,然而很少有研究从内部控制的角度考察。这不仅为本文奠定了坚定的理论基础,也为本文留下了研究空间。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本文研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披露是否对大股东占用资金的现象起到了改善作用。涉及两个领域:一是大股东占用资金,二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一)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情况

我国股票市场的建立是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国有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因此,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中大多数是原国有企业改制后分离上市的,原国有企业则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一股独大”成为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显著特征。在股权分置改革前的一个较长时期内,国有大股东所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被人为地划定为“非流通股”,不能在市场上交易。股票不能交易使得大股东不能正常地享受企业增值带来的股票价格上涨的收益;与此同时,原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需要大量资金。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就成为大股东从上市公司取得投资回报和获得流动资金的手段。股权分置改革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虽有所下降,但绝对控股情况依旧存在。大股东通常利用信息和控制权优势,采取内部转移定价、关联交易、剥离资产等多种途径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刘峰等(2004年)以五粮液公司与五粮液集团为案例,研究了他们之间的利益往来情况。研究表明,五粮液公司的大股东通过掏空的利益输送行为侵占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姜国华等(2006年)以1996~2002年期间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发现大股东资金占用和上市公司未来年度的盈利能力呈显著的反比关系,表明其对公司经营的负面影响。王彩萍等(2007年)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关联资金往来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普遍存在大股东控制的情况。在大股东控制下,容易出现大股东以资金占用等形式获取私有收益,从而损害公司经营绩效的现象。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直接后果是上市公司的经营受到严重影响,资金短缺、利润下降。资金被占用情况严重的上市公司甚至可能被特别处理或被退市。在这个过程中,中小股东将承担沉重的投资损失。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对大股东占款行为具有约束与监督作用。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的发展,投资者利益保护逐渐成为了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问题。2008年我国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称《基本规范》)被视为中国的萨班斯法案。《基本规范》第3条第2款规定内部控制的五个目标之一是维护资产安全。资产安全主要是防止资产流失,要确保企业的各项存款等货币资金的安全,防止被挪用、转移、侵占、盗窃。同时还要保护实物资产,防止低价出售,要充分发挥资产效能,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为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2010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从企业组织架构、控制环境等企业内部制度安排,到对企业资金活动、采购业务、销售业务、资产管理、担保业务等具体活动控制,给予企业明确的应用指引,旨在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我国政府部委强制要求内部控制制度从2011年1月1日开始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实行,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沪深主板上市的公司实施。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抑制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行为。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1:

假设1: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在2010年后得到抑制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其披露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内部监督的一种实现形式,是建立在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基础上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出具自我评价报告的过程。《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应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当期(一般于年度终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或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的功能是支持内部治理机制运行的,内部控制的作用是引导代理人的行为,使其与企业的治理目标一致,而企业的治理目标是委托人的利益。因此,适时调整内部控制机制为企业有效稳定的运作提供了内部组织上的支持。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作为一种内部控制机制的手段,从五个方面(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业绩评价、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为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承担终极责任。《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4条第2款规定:企业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同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企业必须合法经营(刑法规定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如果企业向股东和社会披露虚假信息,或不按规定披露信息的,即触犯刑法)。而且,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经过独立审计机构鉴证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能够真实地报告企业与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购买与销售业务)、转移定价、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内部控制过程及其结果。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本身也是对企业的一种监督。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提出第二个假设:

假设2: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对大股东占款现象有显著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和样本选择

本文的数据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其中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和审计鉴证意见由中山大学和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课题组提供,它们在参考国内外内部控制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评价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公司治理”或“重要事项”一节或者单独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披露的信息,该评价指标由“内部环境(包括19个指标)”、“风险评估(包括8个指标)”、“控制活动(包括12个指标)”、“信息与沟通(包括6个指标)”、“监督检查(包括6个指标)”,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出具评价报告,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是否发表意见等七部分指标组成。上市公司建立或从事了与某一指标相关的制度或行为,即赋予1分,没有披露的得分为0,最后对分值进行加总,即可得该评价指标。因此本文选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反映公司治理)、资产负债率(反映财务状况)、公司总资产对数(反映公司规模)、公司当年净利润/年末总资产(反映盈余管理)。

本文以44家制造业国有控股公司为样本,剔除了没有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企业以及披露的报告不完整的企业,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上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年报和单独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由于本文数据是通过手动搜集,而内部控制评价数据也是通过作者本人手动评分,不排除数据有偏差的可能。

(二)模型设定

本文选择的数据是2008~2011年的。在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在深沪市主板强制实施以后,有更多的企业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所以本文主要是以2010年为轴点,前后比较两年是否显著差别。

为了验证假设1,选用非参数配对样本检验中Wilcoxon秩和检验。如果通过检验,则拒绝原假设,说明结果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即大股东占用资金的现象在2010年后得到了显著改善。

上述模型为Wilcoxon秩和模型,其中:n为观察值个数;W=min(W+,W-)

如果z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小于或等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α,则应拒绝零假设H0,认为两配对样本来自的总体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如果概率值大于显著性水平,则不能拒绝零假设,认为两配对样本所属总体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1和假设2,本文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检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逐年披露对大股东占用资金的现象是否有所改善。基于线性模型,分析大股东占款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考虑到评价报告发挥作用的滞后性,经综合分析,本文主要选择下述模型:

模型:考虑滞后性

(三)变量选择

根据前述的理论分析,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

如果检验结果显著,则说明在2010年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股东占款现象有显著改善;如果结果不显著,也不能说明两者完全没有线性关系。本文采用的统计工具是SPSS.20。

(四)实证检验及其结果

1.非参数配对样本检验

根据假设1的提出,对AC进行非参数配对样本检验,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得出sig.值为0.047,小于0.05,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之内是显著的,即2010年前和2010年之后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方差和均值都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假设1成立——大股东占用资金在2008年到2011年得到了显著的抑制,《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缓解“隧道挖掘”这一现象(详见表2和图1)。

经过假设1的检验之后,进行假设2的验证,以便得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冲突是否有显著的抑制。其中,预测变量有公司规模(SIZE)、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N01)、虚拟变量(YEAR)、内部控制评价指数(IC)、上市公司当年净利润/年末总资产(ROA)和资产负债率(LEV);因变量则为其他应收款/总资产(AC)。表3为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

从表3回归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中,可以发现大股东占用资金均值为0.06,中位数为0.03,占用资金的比重仍然较大,而最大值为0.43,最小值为7.00E-05,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表4中可以发现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小,基本小于0.4,说明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弱,可以基本确定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变量之间的共线性程度。比较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选择固定效应的冗余变量似然比检验,发现F统计量的概率值很小,说明固定效应模型的效果更好,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5。

从表5的回归分析中,发现Panel 1和Panel 7中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数对大股东占款率的影响在5%和1%水平上显著,表明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对大股东占款率存在着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内部控制披露越规范的公司股东的占用资金就会越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同时,Panel 2和Panel 7中的考虑滞后性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对大股东占款率的影响在1%和5%水平上显著,表明公司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对大股东占款率存在着显著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回归结果中,发现调整后的R2为0.93,说明Pane1 7的整体拟合显著,由此可验证假设1是成立的。

四、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08年至2011年四年间我国上市公司44家国企以及国企控股的制造业发现,自《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在2010年予以印发之后,大股东占用资金的现象得到显著的抑制,即假设1得到了验证。意味着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实施内部控制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冲突起到了显著改善,达到了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的目的。

笔者在研究中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以下两点建议:

1.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的评价指标不明确。同时,由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要求比较概念化,导致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有“走过场”的行为,报告中显得泛泛而谈。因此,应该建立细致严格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打分体制以及披露要点。

2.我国应针对大股东占用资金现象严重的上市公司进行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尤其针对其内控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强制性披露。

由此可见,继续完善内部控制规范是有必要的,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更能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有力地改善大股东占用资金这一问题。

作者:彭珏 陆瑶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分析论文 篇2: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监管系统与策略选择研究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财务风险管理不善是大多数公司倒闭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制定有效的财务风险监管系统及其策略选择成为企业迫切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探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监管系统,着重分析了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恰当选择问题。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监管系统;策略选择

[

近年来,不少名声在外似乎如日中天的企业,却如昙花一现般迅速垮掉了,实践表明,忽视财务风险管理是其倒闭的主要原因。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企业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可能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破产倒闭。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保证企业安全、稳健的发展,有利于稳定企业财务活动,不断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财务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财务风险的理论内容,阐述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构建一套监督和控制财务风险系统,以财务风险分析为手段,财务预警、控制、反馈系统为基础,探讨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及应用问题,控制和降低财务风险,最终实现预期财务目标。

一、财务风险管理——理论诠释

1. 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一项理财活动。财务风险管理是将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新型管理领域,其关键在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组织、指导财务活动时,通过识别、测试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

2. 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是企业为避免或减小风险,在财务风险预测、决策、防范、处理这一整个连续管理过程中,用来完成财务风险管理任务的手段和基本工具。美国风险管理学家Robert Mehr和Bob A. Hedges教授曾提出三句格言,即多考虑潜在风险的大小、多考虑损失发生的机会和多考虑利得与损失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当今选择风险管理方法的三项准则,即:第一,要对风险损失潜在性的大小进行估算,并考虑企业所能承受的风险损失;第二,要对损失发生的机会多加考虑,考虑越多,风险损失越小;第三,选择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风险管理收益。这些格言对于企业选择恰当的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3. 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财务风险管理活动贯穿于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从内容来看主要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并购风险。(1)筹资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融资活动中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融资来源结构、币种结构、期限结构等各种不确定因素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2)投资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难以预计或控制因素的影响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不确定性,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3)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指企业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所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现金持有量风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存货变现风险等。(4)利率风险管理。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水平的不确定变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5)并购风险管理。是指由于企业并购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未来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偏差。

二、构建企业财务风险监管系统——风险保障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必须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监管系统,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实现预期财务目标。

1. 财务风险管理组织系统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务上看,我国财务风险管理都缺乏对组织架构的研究。在实务上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没有专职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这说明了人们尚未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为了有效地监督与控制财务风险,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配备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对企业风险管理整个过程进行总体协调与具体规划,集中处理和消除威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财务风险。针对企业规模、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风险管理也不同,本文以大型企业的风险管理为例,在董事会下可以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由风险管理部门主管及其他业务部门主管参与,专门负责日常的风险管理工作,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风险管理方面有关问题;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风险管理部,它通常设有管理信息系统部、战略部和监控部,主要职责是负责风险管理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传递、报告等工作。同时,风险管理部门还应该与财务、研发、人事、数据处理等部门密切合作,各业务部门认真执行风险管理部门下达的指令,并向风险管理部门报告。

2. 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FRMIS)是在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对企业各部门的日常业务活动的风险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和反馈,做出预警显示和提出应付风险的基本策略的一个动态风险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搜集企业风险的内、外部信息,及时、准确地识别,分析、预防和控制风险,做到有备无患,将风险损害降至最低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包括数据库、硬件、软件和人员四大要素。其中数据库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软件主要有数据库软件、通讯软件、分析软件等,人员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最终的风险决策。

3. 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并加工、处理、分析,与预定的风险预警指标比较,度量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对不同程度的风险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决策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防范措施的系统。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是现代企业预测和防范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

4. 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是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财务风险管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它改善和加强了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决策支持能力,更强调财务风险管理决策中人工的作用,支持面向决策者,处理半结构化(不可完全程序化)的财务风险管理决策问题。目前DSS的系统结构主要是由数据库、方法库、模型库、知识库及对话管理等子系统构成的多库系统结构。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的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三、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恰当选择——风险管理的关键

恰当地选择风险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各种财务风险,“趋利避害”,将风险损失最小化,这是财务风险管理过程的关键阶段。本文分析可供企业选择的各种常用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内涵及具体应用。

1. 财务风险回避策略

财务风险回避是考虑到风险事故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时,主动放弃或改变某项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方法。就风险管理的一般意义而言,回避风险是一种最彻底的处置风险的方法,通过回避风险可以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完全彻底地消除某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而不仅仅是减少损失的影响程度。然而,回避风险的做法终究是一种消极控制风险的方法,不是一种长久之计。 回避风险是人们感知风险存在,并且对损失的严重性完全有把握的基础上才具有实际意义。对某一具体的风险单位来说,有些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例如,全球性经济危机、地震、瘟疫等。一般来说,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采用风险回避策略,如某风险带来的损失概率和损失幅度相当高,或者在控制风险时,使用其他的方法控制风险所需成本相当大,甚至超过了其产生的效益值。采取风险回避的方法,最好在某一项经济活动尚未进行之前。为此,要放弃或改变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 财务风险预防策略

财务风险预防是指企业事先从制度、决策、组织和控制等方面来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风险损失的发生。例如,预先在企业内部制定信用政策,设立赊销审批制度和销售责任制度等,对赊销活动进行特定限制,以预防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采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各种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以及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在考虑其他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出最佳的投资方案等等。风险预防策略是在损失发生前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项因素,避免损失的产生。它是风险管理中最积极、最主动的风险处置方法。

3.财务风险分散策略

财务风险分散策略是基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有效分散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以达到最优资源配置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实现财富最大化。分散风险主要指采取多元化经营、多方投资、多方筹资、争取多方客户等分散风险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形象地说明了进行多元化投资与经营对分散财务风险的作用。实务中常见的组合方法有多样化经营、联合经营、兼并与合并以及货币组合等,但多元化并不是万能的,如果不切实际地涉及过多产品或项目,主业不突出,不仅不能分散风险,反而会使企业遭受灭顶之灾。因此企业一定要量力而行,以出色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基础,立足于专业化主业突出,并在此基础上适度涉及其他产品与投资项目,才能达到分散财务风险的最终目的。进行多角化投资与经营通常适用于财力雄厚、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企业。

4. 财务风险转移策略

财务风险转移策略是指将风险性理财活动通过某种方式转移给其他经济实体或个人,从而消除或减少理财活动的风险。转移风险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保险转移法。对企业而言,这是风险转移的最主要形式。用保险转移风险是保险人购买保险单,与之确定保险关系的形式,将其固有的或可能造成的损失用小额的保险费用固定下来,补偿因不测事件造成的意外损失,实现财务风险的转移。因此,企业财产险、职工人身安全险、车船险等,可以通过投保方式转嫁给保险公司。二是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将产品或一些有特点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等。该方法在实践中采用较多,其特点是通过契约关系或免责约定来转移风险,不必支付保险费、控制费,只要正确运用各种法律知识、合同条款、谈判技巧等手段签好合同即可。其局限性是通过契约或合同只能转移部分风险,但当被转移方无法承担所转移的损失时,转移方就得补偿已转移的损失。

5. 财务风险接受策略

财务风险接受策略也称风险自留策略,它是一种由企业自己承担风险事故所致损失的一种财务风险管理技术,其实质是将企业自身承受的风险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承受下来,并采用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风险程度或减少不利事项的发生。当其他风险管理技术均无法实施,或者即便能实施,但成本很高且效果不佳时只能选择风险自留;或当企业既不能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也无法分散或转移财务风险时,就只能以自身的财力来承担财务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采取财务风险自留策略。在一定条件下,它是一种积极、有效、合理的风险管理技术,如我国财务会计中为防范应收账款不能收回风险(即信用风险)提取坏账准备金,即是企业主动接受风险的一种方式。上述财务风险控制策略各具特点和适用条件,企业的风险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运用。

总之,财务风险管理因各个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不同而在管理工具和策略的选择上也不同,财务风险管理的监控系统的构建以及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恰当运用,有助于企业把财务风险管理推向战略的高度,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各种财务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 张友棠. 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J].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娜.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J]. 辽宁经济,2005,(7).

[4] 丁元纯.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J].对外经贸财会,2006,(2).

[5] 周春生. 中国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4).

[6] 朱廷辉.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化策略[J]. 金融经济,2006,(10).

作者:陈 智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分析论文 篇3:

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

【摘要】 内部控制对现代企业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产生最大的利益,促进企业整体价值增值这一最终目标。本文首先论述了内部控制、企业价值的概念,并对两者之间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选择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构造内部控制指数,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构造模型检验内部控制和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为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企业价值 内部控制指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永续经营下去已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21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大公司纷纷出现破产倒闭的事件,究其根源,可归咎与内部控制失效而使企业价值大幅降低,使得最终难以持续经营。这充分体现了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本文选择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构造内部控制指数,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构造模型检验内部控制和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

一、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1、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的发展经过了五个阶段,包括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和风险管理阶段。其中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COSO发布了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在风险管理阶段,COSO发行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这一阶段的显著变化是将内部控制上升至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认识。内部控制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晚,2006年7月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CICSC)成立,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时代已经到来。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2、企业价值概述

企业价值可定义为企业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以价值为核心的管理,使所有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普通员工、政府等均能获得满意回报的能力。在认识企业价值这一概念时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企业价值不是企业资产的价值,而是企业这一特定资源综合体的价值,避免将企业的单项资产评估值相加之和当作企业价值这一错误观点;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其中未来获利能力包括企业现有基础上的获利能力和潜在的获利机会。它不仅只是反映企业的过去和现在,更重要的是反映未来。

3、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1)内部控制促进企业价值理论的发展。内部控制经历了五个阶段,从内部牵制阶段发展到内部控制制度阶段,控制范围扩大了很多,在这阶段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产权市场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企业价值这一概念,随着内部控制的范围不断扩大,控制的方法和手段逐渐科学与完善,内部控制的发展才为人们认识企业价值以及促进企业价值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到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企业整体控制得到人们的多角度、多方面的认识,同时企业本身的价值是一种整体价值这一观点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从而使得企业整体控制这一概念促进了企业整体价值概念。现阶段,内部控制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后,企业的价值理论也日趋完善。可见,内部控制理论的每一个阶段性成果无不与企业组织形式、管理的环境和企业的价值目标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内部控制和企业价值理论也必将获得新的发展。

(2)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价值。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从1992年的COSO报告中可以得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遵循相关法律和法规这三个目标,是为了达到企业微观系统的特点目标而采用的一种强制行为。随着企业不断变化的组织形式和不断扩大的经济业务范围,内部控制的目标也随之扩大,2004年COSO发行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而企业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因此,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二、内部控制评价指数确定

根据内部控制的五要素,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确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这5个一级评价指标,将各级指标继续细分,最终可得到24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144个四级指标。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总目标层、分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方案层五层,其中总目标层是内部控制质量,分目标层是内部控制五要素,对应一级指标;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方案层为分目标层相关要素的进一步细化,分别对应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四级指标。从分目标层开始,对每个层次中,隶属上层同一元素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按其重要程度评定等级赋值,建立判断矩阵。采用德尔菲法来建立判断矩阵群,并按Satty1-9标度方法打分。最后,采用特征值法确定权重。

按照以上方法确定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结果,计算方法如下:

CICI=?姿1CICI1+?姿2CICI2+?姿3CICI3+?姿4CICI4+?姿5CICI5

CICI■■■=■=?姿CICI (i=1,2,3,4;j=1,2,3…n)

其中,CICI:内部控制评价指数;CICI1:内部环境评价指数;CICI2:风险评估评价指数;CICI3:控制活动评价指数;CICI4:信息与沟通评价指数;CICI5:内部监督评价指数;CICIi:隶属于要素i的第j个要素;?棕:评价要素的权重。

三、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

1、样本数据来源

本文从2012年在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内部控制情况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64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通过新浪财经网收集了所选取64家公司2012年财务报表和相关财务数据。

2、变量选取

(1)解释变量。本文选定的主要解释变量是内部控制评价指数。

(2)控制变量。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3)被解释变量。衡量企业价值最常用的指标是由詹姆托宾提出的托宾Q值,表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重置成本的比率。Q=企业市场价值(股价)/总资产的重置成本。当Q>1,购买新生产的资本产品更有利,这会增加投资的需求;当Q<1时,购买现成的资本产品比新生成的资本产品更便宜,这样就会减少资本需求。托宾Q值表达的是企业内在的资产质素,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当托宾Q值越高则公司的品质就越好,外在投资者对公司的评价就越高。同时,托宾Q值还能反映公司潜在增长的能力,当Q<1时,公司增长机会价值<0;当Q=1时,增长机会价值=0;当Q>1时,增长机会价值>0。托宾Q值能将公司潜在的价值水平较清晰的揭示,公司成长性能较好的体现,公司股价变动的各种因素能交全面的反映。

当然托宾Q值在我国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由于发行溢价,加上股票投资的收益率远高于实业投资的收益率,致使一部分上市企业募集的资金重新回流股市,因而股价的上涨并不能有效地刺激实业投资;相反却使大量的社会资金流回股市。尽管有现实经济情况的制约,但是托宾Q仍然对企业价值有很高的预期,它将资本市场、实业投资等有机联系起来,将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统一起来,成为人们最常用于评价企业价值的工具。

考虑到在实际操作中重置成本很难取得,通常用公司的净资产代替,即Q=企业市场价值(股价)/净资产。各模型变量如表1所示。

3、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假设:内部控制指数CICI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构建内部控制和企业价值关系的计量模型:

Q=P1+P2CICI+P3RPC+P4ROE+P5TAT

4、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文借助Eviews 5.1进行数据分析,研究主要分两步,先是研究托宾Q值与内部控制及其他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研究托宾Q值和内部控制及其他控制变量的相关程度是否显著。模型中各指标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指数CICI和Q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40121是正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内部控制和企业价值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总资产周转率TAT与Q之间的相关系数呈现正值,这说明企业总资产周转率越高,企业总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就越高,这在理论上也是成立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Q之间的关系系数呈现正值,这说明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越高,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企业的价值也就越高。成本费用利润率ROE与Q之间的关系系数呈正相关,但相对于企业周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而言,和Q之间的关系相对较小。

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计量方程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当变量对Q值进行回归拟合时,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Q=0.7203+0.01524CICI+0.0686TAT+0.0014RPC+0.0252 ROE

通过回归结果可以看出,RPC前得系数不显著,这说明,尽管在前面的相关系数分析中,确实体现出RPC和Q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运用计量方程进行回归检验时这种相关性却并不显著。这表明当成本费用率利润率较高时,企业利润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价值增长,但企业价值并不仅仅靠净利润体现,它还包括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而CICI、TAT和ROE前得系数显著,说明内部控制指数、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对因变量Q的解释能力较强。CICI前得系数为0.015238,这表明内部控制的提高能够促进企业价值的提高,并且这种促进作用是相当显著的。TAT前的系数是正值,而且非常显著,这表明TAT会加快企业价值的增值,说明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应当注重加速总资产周转率。ROE前得系数是正值,说明企业投资产生的收益越高,企业的价值增加的越大,这点也是不容置疑的。

四、完善内部控制,提供企业价值

由以上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内部控制执行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的增长。因此,我们要完善内部控制,提供企业价值。

1、优化企业的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的好坏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具体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会有很多大影响。良好内部环境的建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有管理和经营能力的管理者;优化公司的组织结构;注重培养企业文化;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2、加强企业风险评估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风险识别,通过对各种客观的资料和风险事故的纪录来分析、归纳和整理,以及必要的专家访问,从而找出各种明显和潜在的风险及其损失规律;风险评估,应着重关注对于企业而言是特有的那些因素,结合本企业的规模、经营的复杂性等,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影响;风险应对,通过规避、降低、分担和承受几种策略进行应对。

3、完善内部监督体系

首先,制定内部控制缺陷标准,其中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设计中存在的漏洞,或者内部控制运行存在的弱点和偏差。其次,评价控制结果。对于为实现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而设计与运行的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企业应当认定针对这些整体控制目标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对于为实现某一整体控制目标而设计与运行的控制存在一个或多个重大缺陷的情形,企业应当认定针对该项整体控制目标的内部控制是无效的。最后,记录与报告内部控制情况。应组织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设计和记录,形成一系列文件;评估人员将评估过程及结果(包括存在的问题和已有的改正措施)进行记录,报负责人复核;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明确缺陷报告的职责、报告的内容,对缺陷报告程序及跟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规范。

【参考文献】

[1] 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与案例解析[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2] 张庆龙、聂兴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评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 陈汉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N].证券时报,2010-06-11.

[4] 池国华:内部控制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王东: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

作者:熊伟

上一篇:全镇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农行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