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环境学术管理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学术出版是出版的一个重要类型,对于出版事业发展、学术事业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有效的学术出版评价,弄清楚评价的价值所在,评价的主体是谁,以及从什么维度展开评价,都显得十分重要。论文从价值、主体和维度三个方面对学术出版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泥沙环境学术管理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泥沙环境学术管理论文 篇1:

从库区管理到流域治理:三峡库区水环境管理的战略转变

摘 要:三峡库区是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但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而狭隘的库区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库区水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新要求,需要实现“从库区管理到流域治理”的战略转变。应从流域发展视角调整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区的范围,探索构建三峡库区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区;要设立三峡库区(流域)环境保护分支机构,逐步建立“五维一体”的多层次生态补偿体系;同时,要注意对各种政策的融合和创新,实现各部门、各区域的协同治理,并积极实施五大工程,为库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三峡库区;后三峡时期;水环境管理,库区管理;流域治理;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機制

一、引言

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做了系统性规划,其中明确将三峡库区划分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具体类型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2011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标志着正式进入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首要任务由成库前的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转变为成库后的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同时,三峡库区成功蓄水后,诞生了中国最大的淡水资源库,决定着库区及长江中下游流域3亿多人口的用水安全(张彦春 等,2007)。水环境不仅影响和制约着库区移民安稳致富,而且也决定了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小开发”战略能否顺利实现。

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影响库区水环境的因素众多,自然、经济、社会、管理、技术等因素错综复杂。随着三峡水库蓄水和长江黄金水道运能提升,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加速,三峡水库岸线特别是干流岸线的资源价值大幅提高,已成为开发利用的热点区域,工业园区、城镇、人口等在水库岸边集聚,使库区水环境承受更大的压力。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对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而当前库区水环境及其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制约着库区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三峡库区“两岸青山,一库碧水”,改善水环境刻不容缓。因此,本文在分析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水环境现状和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库区管理转向流域治理,以确保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增强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三峡库区水环境及其管理现状

进入后三峡时期,由于三峡工程关闸蓄水,三峡库区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生态涵养功能变弱,库区水环境问题突出,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如何治理三峡库区日益严重的水环境问题,管理好库区水环境成为实现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点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

生产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等点源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甚至呈上升趋势,这是威胁三峡库水环境安全的一大隐患(见表1)。一方面,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省市工业发展迅速,城镇化快速推进,扩大了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量;另一方面,库区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水平低、管理不到位也是事实,工业园区规模偏小且位置分散,工业生态链建设滞后,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肖新成 等,2013)。此外,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省市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运行滞后、管网不配套、垃圾转运管理机制不完善,也是污染源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

2.库区干支流水质不容乐观

后三峡时期,库区干流水质总体上以II、III类水质为主。但随着库区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实际上呈逐渐恶化的趋势,I、II类水质所占比例不断降低,IV类水质所占比例增加(见表2),局部水域存在总磷、总氮、石油类、铅等指标的超标现象。同时,更难以控制的是支流水质,支流水体营养化加剧,水华现象频发,且暴发的时间和范围都呈增长趋势。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估算,从2014年各月情况来看,77个支流断面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比例为20.8%~37.7%,中营养状态的比例为57.1%~75.3%,而贫营养状态的比例为0%~6.5%。此外,三峡水库是一个河道型水库,其上游来水量大,多从干流过境,交换周期短,不易形成污染积聚;而库周来水受干流顶托多滞留在支流河口或库湾,交换周期长,导致局部水域水质恶化、水华频发,这也是影响三峡水库整体水质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3.水土流失加剧非点源污染

随着三峡库区农业快速发展,农业非点源污染加剧。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全国重点湖泊水库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三峡水库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专题报告》,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水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占入库污染负荷的71%,已成为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的首要威胁。究其原因,一方面,三峡库区地形地貌与岸坡地质结构复杂,雨量丰沛且暴雨集中,地质灾害频发,水土保持功能减弱,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量和入库泥沙量增加,加剧了农业非点源污染;另一方面,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且养殖业产生的粪便、种植业的地膜残留等农业污染源未进行处理随泥沙混入河道中。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难度大、处理率低,直接排放到长江沿岸的湾沟里,污染水体,破坏水质,严重威胁水生物的生存,使水生态系统趋于退化。

4.水运快速发展带来潜在威胁

长江是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黄金水道,三峡水库蓄水后,水库水面变宽、水深加大,库区干支流的航运能力得到提升,过往船只更加频繁,库区承担着沿江地区85%的大宗货物和中上游地区90%的外贸货物运输量(邵蕾,2013),这也给三峡库区水环境带来了重大压力。近年来,随着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长江流域各省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交流更加密切,再加上沿江工业园区集中布局,长江干线货物运输量以年均近10%的幅度快速增长(新华网,2010)。水运的繁荣和快速发展,也导致相关污染物排放的加剧,直接威胁到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

5.水环境管理模式亟待转变

目前,三峡库区水环境管理不到位,管理体制不完善。水环境管理涉及环保、水利、国土、工业、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同时三峡库区分跨不同行政区域,而各部门、各区域之间未达成协调,缺乏有效的统筹和规划,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同时,水环境保护成本高,而库区地方经济基础薄弱、财政紧张,生态补偿机制也不健全,导致水环境管理投入不足。因此,狭隘的库区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后三峡时期库区水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新要求。随着后三峡时期库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库区水环境安全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水环境管理模式势必要做出相应转变。

三、三峡库区水環境管理转型:从库区管理到流域治理

三峡库区是一跨地域、跨系统的独特地理单元,库区水环境也面临多种问题,而狭隘的库区管理不能满足库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的需要。而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库区管理转变到流域治理。流域治理的特点是:改变行政区域单元控制,实现流域整体控制,从流域层面统筹污染物排放和管理,调整工业点源的结构和布局,从流域生态系统要求平衡协调上下游关系,形成流域-区域-控制单元-污染源多层次一体化的污染控制目标体系(王秉杰,3013),充分发挥库区水土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三峡库区视为一流域单元进行水环境管理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主要在于:

影响三峡库区水环境的不只在于狭长的水电库区,还包括长江上游干流及支流整个流域。三峡库区既有水电库区的特性,也有明显流域特性,是一完整的流域单元,其水系发达,江河纵横,三峡工程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6%。三峡库区流域不仅涉及长江干流和嘉陵江、乌江等重要支流,还有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支流152条、流域面积1000 km2以上的支流19条。显然,三峡库区与干支流流域间以水为纽带,库区水环境直接或间接受到干支流影响,水环境管理也需扩展到干支流流域。

影响三峡库区水环境的不仅有自然环境因素,还有经济、社会、文化等其他因素。三峡库区是自然、经济、社会等系统复合的区域,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突出,而且库区综合管理涉及水库综合调度与管理、库区社会稳定与发展、水环境质量与安全、水库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等,涉及地域范围广、部门多,社会关注程度高。狭隘的库区管理不能完全适应三峡工程运行对处理大尺度问题、敏感性问题和突发性问题进行综合管理、实时管理和应急反应以及拓展综合效益的要求。而要充分发挥库区水土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将库区视为一流域单元。

三峡库区水环境管理不只是库区的局部行动,还需要长江上中下游整个流域互动。三峡库区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长江流域腹心地带,是水环境敏感区,也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三峡库区回水末端紧邻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接长江中下游江湖复合生态系统,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主控节点,对于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和江湖关系演变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对保障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因此,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库区水环境保护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长江上中下游整个流域都应行动起来。

三峡库区水环境管理,不仅需要库区的政府、企业、社会等努力,而且需要中央有关部门、长江上游干支流流域的政府、企业、社会等的协同互动。三峡库区水环境管理关系三峡水库战略性淡水资源库的水环境安全、三峡工程长期可持续安全运行,关系三峡库区、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通江湖泊、长江河口生态安全。因此,三峡库区水环境管理不能单单靠库区的努力,必须采取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统筹协调国家与地方、上游与中下游、整体与局部、枢纽工程与库区、近期与远期、保护与开发等各方面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以生态可持续性支持三峡工程和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探索构建科学的流域治理体系,保障库区水环境安全,实现流域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三峡库区水环境管理发展的趋势。

四、从库区管理转向流域治理的战略举措

要从根本上解决库区水环境问题,既要做战略布局上的调整,又要有战术上的具体行动。三峡库区水环境问题是跨地域、跨系统的复杂问题,水体主要污染源并非源自水体本身,库区水环境“问题在水面,根源在岸上”。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三峡库区水环境管理需从“库区管理”转向“流域治理”,具体战略举措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从流域视角调整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区范围

前三峡时期,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区空间范围主要依据受工程建设影响的区域界定,仅限于因修建三峡水电站而淹没的湖北和重庆26个区县地区。实际上,淹没影响空间并不等于可持续发展空间,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区的范围界定,需要从受工程影响的角度转变为流域经济和流域生态的角度,除了受直接影响的26个区县作为库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区的核心区外,还应将长江上游流域和乌江、嘉陵江、岷江、金沙江等主要一级支流流域涉及的区域作为重要缓冲区,并将次级支流涉及的主要区域作为重要实验区,形成完整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区地域单元。

2.探索构建三峡库区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区

三峡库区不是一个单一的生态系统,而是一个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复合在一起的复杂巨系统。因此,需要针对三峡库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在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从整个流域全局出发,以人为核心,统筹安排、综合管理、合理利用全流域的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经济系统、流域社会系统的复合系统基础上,构建三峡库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区,实现三峡库区综合效益最大化和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3.设立三峡库区(流域)环境保护分支机构

体制机制创新既是库区水环境管理的难点,也是库区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突破点。环保部应创新环境管理体制,施行库区环境管理“大部制”,在三峡库区设立一个直属于国家环保部的三峡库区环境管理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统筹环境监管、环保投入、污染防控等各项职能。一方面,协调和避免在库区发展和环境保护过程中区域间、部门间、区域与部门间以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另一方面,统筹目前分散在重庆、湖北两省市及其下辖区县的库区管理职能及各项资金,实现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

4.逐步建立“五维一体”的多层次生态补偿体系

水环境生态补偿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水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的手段之一(李婉晖 等,2004)。针对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应逐步建立“五维一体”的多层次生态补偿体系:一是市级生态补偿,即由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对渝东南、渝东北两个生态重点保护区进行区域梯度生态补偿;二是流域生态补偿,即由长江中下游受益地区对三峡库区进行群体性补偿;三是垂直生态补偿,即由中央财政针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四是产业生态补偿,即实施产业发展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管理,由库区内“负面清单”产业补偿“正面清单”产业;五是永续生态补偿,即库区水电企业的一定比例收益应与库区居民共享。

5.注重对各项政策的融合和创新,实现各部门、各区域的协同治理

三峡库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其必然是一个多种政策叠加汇集的特殊区域,库区既有工程移民、扶贫移民、生态移民、高山移民及主体功能区移民等多类移民,又有涉及水资源环境管理、退耕还林还草、土壤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等多项行动计划和政策文件,同时,从上到下又分别设有关于库区环境治理的各种政策,不同省域间又有不同的政策体系,而地方县域一级的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库区水环境管理需要探索融合各种政策的实施机制,在推进各种政策高效实施的同时,充分发挥政策叠加的融合效应。各种政策的实施要注重系统性、协同性和时效性,避免各自为政。

6.实施五大工程,为库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建立一个协同平台。成立一个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或者相关高校组织的研究水利水电移民安稳致富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非营利性的水电库区研究院,并成立相应的专业委员会或学会,整合相关学术资源,为水利水电和流域可持续发展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并提供决策咨询、科普宣传、技术培训和科技考察等服务。二是创建一个绿色网站。汇集国内外关于流域生态、流域经济、流域管理等领域的文献和信息,以利于世界各地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库区生态保护、流域规划发展等方面的学习交流。三是建立一套共享数据库。由政府、高校、智库机构、企业等多方协作联合建立一个共享特色大数据库,汇聚国内外关于水利水电发展、流域生态保护、库区安稳致富的各类数据。四是举办一系列开放论坛。开展和谐三峡高峰论坛、嘉陵江流域经济合作高端论坛、乌江特色经济走廊高峰论坛、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高端论坛、长江上游经济区高峰论坛、跨学科水生态文明协同论坛等高水平学术论坛,创立流域研究的高端国际学术品牌。五是形成一套创新成果。包括一套教材、一套集刊、一系列专著、一系列案例集等水利水电领域的专业成果,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水利水电移民经济学理论框架体系,丰富流域管理方面的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李婉晖,潘文斌,邓红兵.2004.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途径——流域管理[J].生态学杂志,3(6):97-101.

邵蕾.2013.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王秉杰.2013.流域管理的形成、特征及发展趋势[J].环境科学研究,26(4):452-456.

肖新成,何丙辉,倪九派,谢德体.2013.农业面源污染视角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资源的安全性评价——基于DPSIR框架的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33(8): 2324-2331.

新华网.2010.长江干线货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OL].新华网,(2010-12-04)[2016-12-24]. http://news. xinhuanet.com/fortune/ 2010-12/04/c_12848016.htm.

張彦春,王孟钧,戴若林.2007.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分析与战略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6(6): 801-802.

作者:文传浩 秦方鹏 王钰莹 张雅文

泥沙环境学术管理论文 篇2:

学术出版评价三题

摘 要:学术出版是出版的一个重要类型,对于出版事业发展、学术事业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有效的学术出版评价,弄清楚评价的价值所在,评价的主体是谁,以及从什么维度展开评价,都显得十分重要。论文从价值、主体和维度三个方面对学术出版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学术出版 出版评价 价值 主体 维度

学术出版是出版的重要类型,是出版不可或缺的一个领域。传统出版业一般可划分为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学术出版和这三大领域并无明确的界限,它可以承载的功能和这三大领域都有交叉的部分,但严格说来,学术出版与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更贴近一些。学术从本源来讲,是有系统、较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所以学术出版,“是以推进科研、探究学问、弘扬学术、传播新知为根本宗旨,以学术成果的发布、展示、传播以及交流为基本内容,遵守出版管理规定与学术规范,涵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范畴的一种出版形态”。学术出版服务于主要从事学术研究的群体,在传播科学思想、传承人类文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高度。实际上,出版的社会效益,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术出版来实现的。或者说,学术出版主要是在社会效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说从经济的角度来衡量,则学术出版是典型的小众出版,大多可以归入公益出版性质。学术出版既包括学术著作出版,也包括学术期刊出版,本文重点关注前者。

虽然说学术出版是精英的、小众的,或者部分属于公益性质的。但是学术出版因其重要功能而备受瞩目,很多出版机构把它作为“形象工程”即是此理。而在现行学术资源分配体制下,大多数学者更为看重的,也是学术出版。一般来讲,只有通过出版机构正式出版的学术成果才能够纳入学术评价的范畴,因此,学术出版的放量与日俱增。但吊诡的是,一方面政府、学术界以及作者本人对学术出版越来越重视,一方面学术出版始终在大多数出版机构(特别是出版社为代表的出版企业)中被边缘化;一方面对学术的评价始终在寻找量和质的平衡,试图尽量做到客观理性,一方面學术出版物越来越泥沙俱下,渐呈泛滥之势。这固然和学术评价以及由此衍生的资源分配有很大关系,但学术评价主要是结果性评价,长期以来,缺少对学术出版的过程性评价,特别是持之有据、行之有效的评价,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要做好学术出版评价,让其发挥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是需要深入探讨的。

一、学术出版评价的价值

从认识论上来说,价值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学术出版是学术出版机构有目的的活动,而“出版评价是出版活动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正确的出版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出版活动的发展,而且对于出版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属于“关系”的范畴。当下的学术出版之所以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正是因为学术出版评价的缺失。学术出版评价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要有自己的价值,要能解决现实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术出版评价呢?

1.学术出版评价应能扼制学术出版乱象,引导学术出版规范发展

近些年来,虽然学术出版的品种数总量巨大,但质量却让人堪忧。选题重复、印数销量下降,制造了大量的学术垃圾。这种学术出版的平庸化、世俗化趋势正是学术出版评价的缺位引起的。一般来说,出版机构只要在选题上不与国家大政方针和相关的管理条例相背离,想出版什么样的出版物,是有比较充分的自主权的。面临市场的冲击,大多数出版机构特别是已经转换为市场主体的出版企业,更多考虑的是经济效益的问题。国家鼓励学术创新,而对学术的评价,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之下,侧重于量化评价,形成一定程度的“数量迷信”。因此,学术研究的主体,无论有无科研经费的支撑,出于争夺学术资源分配的目的,都有学术出版的需求,都愿意花钱来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出版。而掌握出版这一公器的出版机构,因为逐利的需要,自然来者不拒。客观地说,学术期刊没有彻底转型为企业,加上有各种评价机构在为其分等定级,核心和非核心期刊在享受国家政策、吸引优质作者方面有天壤之别,因此,学术期刊在学术出版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审慎。而出版社则不然,长期以来,缺乏对出版社的评价机制,特别是专门针对出版社学术出版的评价机制几乎没有,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这当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也是形成学术出版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术著作出版难不是好事,但出版太易更是坏事。因此,建立对出版机构特别是出版社相应的学术评价机制和体系,并辅之以相应的奖惩措施,对扼制学术出版乱象,引导学术出版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学术出版评价能够促使学术出版机构增强学术出版竞争力,提高学术出版生产能力

学术出版评价作为一种评价,一定会对学术出版机构的各种变量进行观察、测量、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一定的评价结果,形成一定的评价信息。这种结果、信息能够为学术出版机构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改善出版能力,提高出版竞争力。同时,评价的结果会对学术出版机构形成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去争取优质作者资源,甄选学术价值较高的文稿资源,培养术业有专攻的学术编辑,理顺内部体制机制,优化学术出版流程,增强学术出版发行能力。当下对出版社的考核机制,很少从学术出版专门的维度来进行考核,导致各出版单位对学术出版不够重视,学术出版部门成为出版社的所谓“二线”部门,这极大地挫伤了编辑从事学术出版的积极性。建立对学术出版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出版社从内部改善学术出版的生存环境,形成两个效益并重,社会效益优先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评价结果较好的出版机构,能够吸引优质的作者和优质的稿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术出版生产能力。

3.学术出版评价能够引导学术消费,规范学术出版物市场

学术出版机构是联结学术生产和学术消费的平台。在学术出版评价缺位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学术出版物,缺乏理性的认识,虽然也有基本的选择,但大多是基于感性上的一种评判。要么是选择名头比较响的出版机构的出版物,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等,要么是选择装帧、版式比较贴合自己趣味的出版物,但这都不尽科学与客观。大型品牌出版机构,固然有许多优质的学术出版物;但一些中小型出版机构,也不乏很好的学术论著。如果仅凭感性的认识,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评价结果,对中小型出版社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而学术出版由于市场的相对狭窄,很难按照大众出版和教育出版的模式去进行强有力的市场推广。在无法得到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时,会使中小型出版机构愈发失去出版优秀学术出版物的积极性,最终反映在结果上,使得学术出版愈发平庸,学术消费愈发混乱,学术出版物市场愈发无序。一般来说,商品的定价一定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但现在许多学术出版物定价虚高,正是因为学术出版市场比较狭窄,又缺乏客观的评价机制,导致一方面学术出版物品种数日益增多,一方面优质学术出版物又日趋减少,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同时并存,单品销量的下降使得出版机构不得不提高定价来维持经济上的损益平衡,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形成规范的学术出版物市场。

二、学术出版评价的主体

哲学上的主体,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这个“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或集体。这里所谓学术出版评价的主体,实际上就是解决学术出版评价由谁来进行的问题。对学术出版的评价,应该按照学术出版活动中的不同身份来进行主体认定。也就是管理者、生产者、消费者、竞争者。

1.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

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作为管理者,对学术出版的评价往往具有权威性的导向作用。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有权利也有义务来对学术出版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来敦促学术出版机构履行学术出版职能,传承、传播优秀的学术成果,实现社会效益。

2.作者

作者是学术的最主要生产者,和学术出版机构联系至为紧密。作者选择什么样的学术出版机构來出版自己的学术成果,基于出版机构的品牌影响力和自身的经验。是否能够为作者的学术成果提供优质的出版服务、提升出版物内容质量和外在形式质量,作者最有发言权,因此,对学术出版的评价,作者的意见应该是重要的因素。

3.读者

学术出版物的质量如何,能否满足读者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读者的需求虽然千差万别,但是总的来说,内容、装帧、定价是读者首要考量的因素。学术出版的目的在于传承、传播优秀的学术成果,尽可能满足学术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读者可以成为学术出版的评价主体。

4.同行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运作模式和经营方式,出版业也不例外。要对学术出版进行评价,同行是不可忽视的评价主体。作为竞争者的同行,对出版流程各项业务比别人更为熟悉,能够从专业和具体业务的角度,抓住关键,揭示本质,进行深入的评价。

学术出版的评价,虽然有众多主体,但要建立理性、权威的评价体系,仍然应该以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为核心,充分吸纳作者、读者和出版机构同行的意见,形成综合的评价结果,以此来指导、管理学术出版活动。

三、学术出版评价的维度

学术出版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流程。学术出版评价是对学术出版机构占有学术出版资源和把这些资源变现为学术出版物的能力的评价。因此,学术出版评价可以从资源和能力两个维度来进行。

(一)学术出版资源评价

学术出版资源可以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包括政府和管理部门资源、作者资源;内部资源主要是人才资源、财务资源和技术资源。

1.政府和管理部门资源评价

在我国,出版存在的主要意义并不是作为产业来实现经济效益。在出版业里面,也不是纯粹意义的自由市场竞争。因此,在受到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保护的同时,出版机构自然也应该受到相应的制约。特别是出版社,与期刊社和报社有比较固定的卷、期相比,出书数量受到书号发放的严格限制。书号少的出版社,因为还要拿出大部分书号来出版维系经济效益的其他图书,学术出版物自然就少,学术出版能力自然就不足。另外,政府和管理部门主导的各种出版基金,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为学术出版输血;在出版基金评选中占得先机的出版机构,因为经济上已经有了补贴,可以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学术出版物的品质上,也比较容易能够出版优秀的学术出版物。因此,学术出版机构占有政府和管理部门资源的多寡,直接影响着学术出版能力。

2.作者资源评价

作者资源是学术出版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和其他出版物不同,学术出版物的内容质量,主要是依赖作者。没有高水平的作者,学术出版不可能成功。对作者资源的评价,可以从签约作者数量、作者覆盖学科数量、作者科研项目承担情况、作者高级职称占比情况、作者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的数量、作者学术成果被引用和被下载的次数等方面来进行。

3.人才资源评价

出版中最核心的资源就是人才资源,许多学界和业界的研究者都认为人才是出版业最重要的资源,对学术出版来说尤其如此。学术出版因其专业深度,不是所有的编辑都能从事审读和编辑加工。因此,对学术出版人才资源的评价,应当主要从编辑人员的学历、职称和专业分布来进行评价。当然,经营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也是学术出版评价中不可忽略的要素。

4.财务资源评价

财务资源主要指学术出版机构在财务方面可以为学术出版提供的资金等资源。学术出版的盈利能力较弱,只有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获利能力都比较好的出版机构,才有可能源源不断地为学术出版提供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清末民初,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机构之所以能够推出一大批优秀的学术出版物,是因为在夏瑞芳、张元济等的经营下,商务印书馆在教材出版等各方面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没有这种积累,没有财力的支撑,商务印书馆不可能在学术出版上获得巨大的成功。如果温饱都成问题,出版机构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学术出版上。

5.技术资源评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学术出版来说,技术也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出版业从铅与火发展到光与电,出版能力得到飞速发展。没有技术的基础性支撑,学术出版能力便难以得到很好的提升。特别是在新兴的学术出版形态中,包括电子出版、网络出版、融合出版等,技术资源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二)学术出版能力评价

学术出版能力是把学术出版资源变现为学术出版物的能力。按照学术出版的作业链,可以分为选题策划能力、编辑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对学术出版能力的评价,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进行。

1.选题策划能力评价

选题策划的重要性在出版界已经是人所共知,毋庸赘言。可以说,“选题策划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智力活动,是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起着带动和整合其他优势资源与能力的作用”。选题策划是学术出版的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良好的选题策划能力,学术出版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选题策划能力的评价,可以从学术出版选题在年度选题中的占比、学术出版选题获各级重点出版规划立项占比、学术出版选题获各级出版基金资助情况、选题评审流程的规范性(如有无学术评审委员会。有无严格的学术出版选题三级论证制度)等方面来进行。这里特别要重视学术评价在选题论证过程中的作用。期刊社和报刊社在学术出版过程中对学术的评价是前置的,是先判断其学术价值,再根据这种价值判断来决定是否进行出版(发表),而且一般都会建立在同行评议基础上的外审制度。但出版社长期以来,对出版物学术价值的评议是缺失或者说滞后的,只要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在有经费补贴的条件下,大多数学术出版物都能顺利出版。对这类出版物的学术评价,往往是一种结果性评价;但无论这种结果如何,学术价值是高是低,是有是无,都是出版后的事情。这样便造成了大量学术垃圾和学术出版资源的浪费。因此,把学术评价前置于选题论证环节,建立“小同行”基础上的“大众化”评价,对出版社进行学术出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2.编辑加工能力评价

编辑对学术出版物的了解往往是除了作者之外最深入的。编辑要对书稿进行全面的审读;要进行编辑加工,消灭差错;要设计版式,选择合适的呈现形式。因此,编辑加工能力影响着学术出版的质量。对编辑加工能力的评价,可以从注册责任编辑的数量,每年的学术出版物总字数、人均编辑工作量、編校质量的合格率、编辑加工的周期长短等角度来进行。

3.市场营销能力评价

学术出版物要扩大影响,必然要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因此,市场营销能力也是学术出版能力评价中的重要一环。对学术出版物市场营销能力的评价,除了要依据码洋、实洋、回款、平均单品种销量等传统指标外,还要充分考虑营销网点和合作书店的数量、书店的上架率、同类书的销售排行、版权输出、重版率等多个指标。并且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反馈,考虑学术出版物的受众满意度。

4.综合管理能力评价

学术出版由一系列的流程构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提高学术出版能力,必须加强对各流程的综合管理,整合各方面资源,使出版作业链井然有序,高效运转。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管理能力,才能形成具有高度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对综合管理能力的评价,可以依据是否有独立的学术出版部门、是否有完备的学术出版内部考核制度,是否有专门的高层领导分管学术出版事宜并协调和其他部门的关系等指标。

学术出版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在相关理论指导下,把一系列互相联系的指标归纳整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模型。这些指标的选取,应该遵循全面、可区分、可取得、可计量等原则。这个模型的构建,一定是建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的,要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专家访谈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制定评价的标准和要求。本文只是提出一个思路,即从资源和把资源变现为学术出版物的能力两个维度来进行学术出版的评价,如果要建模,也可以根据这两个维度来进行。至于具体的参照指标和权重、评价标准,则本文尚未进行深入探析。

参考文献:

1.刘永红.关于学术出版的几点思考[J].现代传播,2016(2):55-61.

2.张永东.略论出版评价[J].编辑学刊,1989(4):38-41.

3.闻洁.选题策划: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出版,2000(3):22-23.

4.王华生.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学术评价的再度异化及其对学术出版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56-160.

[作者:范军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华中师大学报》主编;刘晓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术著作出版评价机制建设研究”(编号:16BXW03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范军 刘晓嘉

泥沙环境学术管理论文 篇3:

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

摘 要: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和学术志趣(以下简称“学术三趣”)是一组前后展开的逻辑链条。学术兴趣是基石,学术乐趣是桥梁,学术志趣是彼岸。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来说,具备学术三趣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然而,由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学术三趣的部分缺失,在不尽科学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的引导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伪学术繁荣现象。改变这一局面除了要改革学术评价机制,更重要的是培育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学术三趣,要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真正热爱学术。

关键词: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

学术研究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不是兴之所至天马行空地抒发感想,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东拼西凑写几篇文章。在学术研究的路上要能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不能投机取巧,更不能有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然而,当今中国高校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表面的虚假繁荣之下(笔者称之为伪学术繁荣),掩盖的是学术创新的无力、学术动力的不足和学术生态的破坏。以上问题追根溯源,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的缺失。

一、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

兴趣、乐趣、志趣貌似是三个概念相同的词语,特别是兴趣与乐趣,许多人在使用中都把它们当成了可以相互替换的同义语。对学术研究来说,三个词汇确实有很大的差异,并且互相之间构成了一个可以前后展开的逻辑因果链条。

所谓兴趣是指“喜好的情绪”,比如,很多人对下棋感兴趣。所谓乐趣是指“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比如,工作中的乐趣是无穷的。所谓志趣是指“行动或意志的趋向”。通俗点讲,兴趣是指喜欢做一件事情,乐趣是指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志趣指是愿意把做某一件事情当成终生的追求和努力方向。如果这件事情是学术研究,那么相应的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的概念也就再清晰不过了。学术兴趣是对学术研究的一种爱好(不见得会转化成学术研究的行动,或者转化之后难保会“叶公好龙”)。学术乐趣是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了快乐,不管快乐的原因是因为物质上的收益或者是精神上的满足(不见得因之而把学术研究当成毕生的追求)。学术志趣是把学术研究当成了自己终生的行为追求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达到了马克斯 韦伯所说的“以学术为业”。学术兴趣是基石,学术乐趣是桥梁,学术志趣是彼岸。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并且是逐步展开,依次递进,渐入佳境。一般意义上来说,有了学术兴趣,接着会有学术乐趣,最终会产生学术志趣。但事不尽然,现实生活中,有了学术兴趣,不一定有学术乐趣,有了学术乐趣也不一定有学术志趣,甚至学术兴趣、学术乐趣都具有了,也不一定会产生学术志趣,倒果成因、反向推理也是成立的,也即是,如果有了学术志趣,往往都会有学术乐趣,有了学术乐趣,也往往会有学术兴趣。借用逻辑学的说法,三者构成的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历史和现实中的大量例子也证明了这点,大凡有学术志趣者,皆是学术兴趣和学术乐趣兼备的,如居里夫人、陈景润等,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从事学术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最为圆满的结果就是实现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和学术志趣的有机统一。有了学术三趣的统一,从事学术研究就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由内心生发出的一种神圣使命感,是一种内心的呼唤、一种梦想的召唤。只有这时,做学术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再苦再累都会为之终生付出,无怨无悔。这样的学术才是真学术,得出的才是真成果,学术的繁荣才是真繁荣。

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

由于高校学术研究者学术三趣的部分或者全部缺失,导致在当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貌似繁荣的科研大軍中,缺少真正的“以学术为业”者。有些人具备学术兴趣,但缺乏学术乐趣,难得既有学术兴趣,也有学术乐趣,甚至相当有学术天分者,又因为经不住社会方方面面的诱惑而没有学术志趣,不愿意献身学术。正是因为缺失学术三趣者太多,学术研究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很多时候成为一种考核机制逼迫下的痛苦任务,成为了捞取功名利禄的进身阶梯,这样的学术仅仅是为“稻粱谋”,不是“道良谋”。

学术三趣的缺失尚不可怕,更为可怕的是,在缺失学术三趣的生态环境下,许多高校又实施了一刀切的机械量化式学术评价机制。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主观上的学术三趣缺乏,加上客观上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僵化偏执,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突飞猛进,直接催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大繁荣。可惜的是,这种繁荣泥沙俱下,虽然不乏真知灼见,但更多的是荒草丛生。无非是学术论文数量的一再增加,学术刊物的遍地开花,但有价值和意义的学术成果寥若晨星。这种繁荣甚至可以称作“伪学术”的繁荣。所谓伪学术是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虽然没有错误,也算不上学术不端,但是这些成果并没有丰富人类知识的宝库,更谈不上启迪智慧、创新思想,只是在说着正确的废话,换个角度重复着已经被证明的真理,出版的成果无人问津。伪学术的繁荣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生态,一步一步侵蚀着本来就不多的学术生长空间,禁锢了学术三趣的培养。

应该指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伪学术的繁荣基本上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同步。经济GDP增长有多快学术GDP增长也有多快,二者成正比例的关系。但是,就像经济GDP有虚高一样,学术GDP也会有水分。近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展,高校的增多意味着高校教师的增多,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只要是个高校都开设一些相似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这直接导致了人文社会科学师资的急剧膨胀。由于当今高校对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的科研评价机制基本上是机械量化考核,这就导致了人文社科教师(特别是地方高校的人文社科教师)要拼命地发文章与做学术,拼命地去“创新”。学术著作汗牛充栋,学术论文堆积如山,学术价值少得可怜,除疯狂地拉高了学术GDP之外,还制造了数不尽的学术垃圾。虚假的繁荣掩盖的是真实学术的贫瘠和学术创新的滞后。长此以往,高校人文社科学者逐渐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厌恶和自我鄙视,学术自信日益消解,学术三趣更是难以建立。

三、培养学术三趣需要改革学术评价机制

(一)学术研究是慢功夫,不能催逼太急,更不能揠苗助长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需要漫长的学术积累,厚积薄发是正常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律。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来说,特别是青年学者,尚处于学术积累时期,正在慢慢培养自己的学术兴趣点,处于学术研究的厚积阶段。可惜,社会往往失去等待的耐心,催促着青年学者在这个时候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早出成果。违背学术规律进而揠苗助长,除了造成伪学术泛滥,更为可怕的是青年学者刚刚兴起的学术兴趣遭到了摧残和扼杀。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要做的就是创造温馨宽松、自由自在的学术研究氛围,给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充分的自由和尊严,等待他们慢慢积累后的学术爆发。有了成果积极奖励,没有成果耐心等待,既不相逼也不相催,以平静之心等待果熟蒂落,最终会形成一片果园万果飘香、芬芳四溢。当学术研究者有了学术兴趣和学术乐趣,再树立起学术志趣时,还怕没有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吗?同理可知,如果没有培养起学术三趣,暂时的些许成果只不过是应景之作或者揠苗助长结出来的果实,是经不起阳光的暴晒和时间的打磨的。特别是不要奢求创新,不是不要学术创新,作为学者,创新思维要有、创新意识要强、创新的嗅觉要敏锐,但是不能没有创新乱创新,为了创新而创新,不是创新假装创新。拾别人的牙慧经过自己粗糙的加工,就加上“创新”两字,那是投机取巧,结出来的肯定是不折不扣的伪学术成果,这样的成果虽不敢说是欺世盗名,也是一种“高明”的学术不端。创新值得鼓勵,非创新性成果也有很多,同样值得欢迎,要秉持创新思维、坚守学术良知、做好学术规范,心存敬畏、勤勉敬业。

(二)学术评价机制不能机械量化

目前,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过于机械量化。刊物分级、数量至上、崇洋媚外、形式八股,而且评价模式单调划一,评价方法简单机械,操作流程行政官僚,诸如,轻视高校教师的教学表现、过分追求论文数量、人为划分刊物级别等。对凝结着学者思想和智慧的科研成果优劣高下的评价仅仅用量尺和磅秤来测量,这不像是知识分子云集的高校的做法,反倒像农贸市场。单纯的机械量化考核,使得学术生态环境恶化,伪学术层出不穷,学术GDP虚假虚高,非但没有培养起教师的学术三趣,而且逼迫教师做无意义的学术创造,扼杀了高校教师的学术乐趣和学术志趣。此外,学术成果评价实行的是一刀切,唯有科研成果算是成就,漠视教学效果优劣与否。事实上,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其次才是科学研究。难道授业解惑低人一等吗?通过上课培养很多有学术兴趣的学生就不算成绩了吗?须知,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毕竟占少数,绝大多数的高校还是教学型或者是教学研究型。特别是刚刚启动的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全国有将近一半的高校要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对于这一类型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占比不大,职称评聘恐怕要更多考虑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在应用型技能型实践中的贡献。最近清华大学正在试点的高等教育改革就是把教师分为两类,允许教师自己选择是学术型还是教学型。两类教师采取两种考核体系,地位平等,没有高低之别。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刀切式的单纯量化学术评价机制亟需改革,这种学术评价机制“会造成一种荒谬的导向,鼓励低层次或速成式的写作,造成‘成果’的泛滥,在虚假的学术繁荣表象下堆积起无数的泡沫文字,湮没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面对数量的盲目追求,同时也会影响到学者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学术深化”。在这样的学术评价机制下,教师的学术兴趣要么被阉割,要么转而化成通过学术寻求商机和沽名钓誉的动机,总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转化成学术志趣。我们可喜地看到,针对这一弊病,教育部在2017年发布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方面的改革意见,对之前那种单纯追求论文数量的量化式评审方式进行了改革,同时赋予高校职称评审方面的自主权,各高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类型和定位的职称改革方案。

(三)学术生态环境要净化,更要静化

学术研究除了需要干净的环境,还需要安静的环境,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学会净化并静化学术生态环境。所谓干净就是去除学术杂质,清除学术污染,挤掉学术泡沫,杜绝学术造假,严禁搞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就像农田,农作物的生长繁殖速度总是慢于杂草的速度,如果杂草不除,农作物的生长空间只会越来越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是同样,“劣币驱逐良币”,当伪学术大行其道时,真学术肯定节节败退。因此,需要定期清除学术杂草,扶持真学术开花结果,不给伪学术成长的空间。除需要干净的环境之外,学术研究更需要安静的环境。所谓安静就是学术研究者要甘愿坐冷板凳,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克服浮躁之气,保持知识分子的一种清修淡定和人格尊严。“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古人发奋苦读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用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领域是最合适不过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需要研究的事情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更多,但是大多需要旷日持久之功,很少有三五个月就能解决的,更不会是一日灵光浮现所能达成的。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一定要静下来、慢下来,多读书、多思考,等等自己内心的呼唤,有话可说则说,不能无病呻吟。西方有谚语讲“匮乏的肉体养不活高尚的灵魂”,在现如今的高校科研奖惩体制中,如果慢出成果、少出成果,科研工作者可能会面临生存待遇下降之忧。高校要为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清修淡定创造条件,让他们能有淡定安静研究的资本。这个时候学术兴趣才会萌生,学术乐趣才会形成,然后才能奔着学术志趣去前行。

培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学术三趣是解决当前学术研究动力不足、创新不够、前景不明问题的不二法门,而培养学术三趣需要尽快改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评价机制,净化并静化学术生态环境,让学术研究慢下来,让学者的兴趣乐趣志趣追上来。只有这样,学术三趣才能逐步树立,才能迎来真学术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2]蒋寅.学术的年轮[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作者:王喜峰

上一篇:某联盟工作状况下一篇:大学生公司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