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当代文学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前,文学作品种类繁多,涉及专业领域比较复杂,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活动是发现文学作品中存在不足之处的重要方式,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批评能够让研究者发现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发现文学作品存在的精神内涵,并诠释文学作品给大家带来的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学研究当代文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学研究当代文学论文 篇1:

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海外汉学”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发展很快,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很赞同温儒敏先生的判断: “新的学术格局正在形成,学科整体在往前推进”;是否可以稍加修正的是,这个格局并不一定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同十年前相比,有相当一批老学者因各种原因确实隐退了,但是即或在90年代中后期乃至于新世纪,还有为数不少的先生老当益壮,依然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其研究成果一点也不显“老”且昭示着后学者。如黄曼君先生关于文学经典的研究和论述,想必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返经典是有启发的:又如洪子诚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思考,已经使文学体制和文学生产机制(期刊和出版等)研究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充实到“学科整体”之中。循80年代的“中青年”的说法,在今天已有相当人年届花甲甚或超出,如钱理群、王富仁等。我说这些本意不在论资排辈,而在于描述一种印象,因为我没有认真研究过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史,不知这种描述是否准确,所以叫做印象。

在我看来, “当代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时段,一个是“新中国”,一个是“新时期”。在第一个时段中由王瑶、唐弢、李何林等老一辈学者为现当代文学研究和学科形成打下了基础,从新中国之初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问世,到新时期之初唐弢主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杀青,现代文学学科完成了一个从奠基到体系化建构的过程,这一体系化不仅是指现代文学知识结构的体系化,同时也包括研究体制和教育体制的体系化,这三个体系化标志着现代文学学科的成形和成熟。我想特别指出他们卓越的贡献之一。在于培养了新时期的新一代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如钱理群、王富仁、陈思和、王晓明等,他们同许多当时所说的“中青年学者”一起搭建起了新时期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平台,鲁迅思想研究、现当代文学整体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或新文学整体观)和以审美为中心的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构成了这个研究平台的三根主要支柱,依托于这个平台所从事的各种研究,大体上可以说构成了现今的现当代文学经典研究。

进入90年代中后期以来,现当代文学经典研究处在一个既是延伸、发展,也是变异、裂解的阶段上。

我用“延伸”来指陈细节性深化,比如对作家作品研究、对社团流派运动思潮研究、对文类文体研究等的细节性深化。

我用“发展”来指涉中心向边缘的拓展,这里有两个拓展向度。一是时间性的,即历史视域拓展:由现当代的中心向近代(晚清)以至于晚明延伸;二是空间性的,即对象视域拓展:由文学的(或审美的)向非文学(非审美)的拓展,如思想史研究、文学生产和传播方式研究、亚文学或新文类研究等。

当延伸和发展越出(撑破)了经典研究的框架——用库恩的话来说,也就是原有的一套范式遇到了危机,也就引出了经典研究的变异甚或裂解,我们的直接反应就是:这是不是(是否属于)现当代文学研究?或者现当代文学研究是不是这么个搞法?这大概也就是温儒敏先生所说的“困扰”了。

如果说现当代文学经典研究出现的“变异”在90年代还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它还不足以动摇经典研究的正宗一霸权地位)的话,那么在新世纪的六七年中,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格局,挑战着经典研究的霸权地位,呈现出分庭抗礼之势,其设置的话题、所持的观念、采用的方法、选择的对象、获取的结论等,多有越出甚或背逆经典研究范式的地方,所以温先生会提出一个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场域”问题。

在我看来,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场域确实在发生变化,但我将它视为“拓展”而非“困扰”。“拓展”自然就会出现“越界”和“逾矩”的现象,甚至同“拓展”的程度成比例。因此,温先生所例举的若干问题我也不以为是“问题”,而是近年来在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中生成或引入的诸般话题,它们不仅仅拓展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视域和疆界,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或许可以说,是继王富仁、钱理群、陈思和、洪子诚等人之后,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搭建着一个新的学术平台。在这个新的学术平台上我以为有三个既有各自特点而又互为交叉叠合的理论视域:后现代诸观念及理论方法、现代性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理论。它们在生成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的话语方式的同时,也建构着新的研究对象,新世纪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有相当数量正在从前一个平台挪移到这个新的学术平台上,从而将现当代文学研究引领到“新世纪”这个时段中来。温先生所提出引起困扰的四个“问题”正标示了这样一种时段的变动——从“新时期”向“新世纪”的过渡、从现当代文学经典研究向非经典研究的过渡;所不同的是如何看待这些话题对这一过渡的意义,准确地说,对“拓展”的意义。在这里。我仅就温先生例举的“海外汉学”和“汉学心态”说说我的看法。

不知是哪位好事者造出了“海外汉学”这个概念,想必原本是为了强调研究主体及其范式的地域文化差异。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不想到了大陆却弄成了个“内外有别”,动辄强调“他们”和“我们”不同,且自居于先天的学术优势地位,而把“他们”视为“他者”。其实对于学者来说,不看成果先论内外,以某种预设的本土优势压倒外域之“隔”,这本身就有失于学术的公正。任何一个研究者面对本专业的学术成果,当然是首先看它有无新意和创见,断不是根据其海内或海外来定其高下的。更不可先验地以本土优势为学术优势介入学术价值判断,否则岂不成了学术种族主义?海外汉学自有海外汉学的局限,这就像“海内汉学”同样有自己的局限一样,但以学术眼光来看,造成局限的根本原因并非海外或海内,而在于其对观念、理论、方法、材料等的把握和处理是否得当。反过来说,论其学术之优长也出于同一道理。地域(这里指民族的、国别的)文化差异并非可以忽视,但差异本来就是其存在的理由和接纳的前提,即如杰姆逊所说,有时需要一种跨文化的眼光才能作出发现。这或许就是我较为关注海外学者,尤其是华裔学者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原因(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汉学心态”)。

在我的感觉中,海外汉学的研究成果同现当代文学现象乃至于文学背景非但不“隔”。而且还很“贴”。李欧梵的鲁迅及现代文学研究(包括他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撰写的文学篇,这属于当代文学了),王德威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晚清小说研究。更不用说黄子平、唐小兵、孟悦、刘禾等“新一代华裔学者”了(我一直没弄清楚这些生在大陆、长在大陆、甚至大学和硕士生也学在大陆、学术成名也在大陆的学者怎么也归到“海外汉学”中去了,也没弄清楚他们以及许子东、张旭东等人究竟属于“海内”还是“海外”学人),仅从他们的成果看,他们对现当代文学和中国问题的关怀并不下于我们在座诸位,而且由于身在海外的一分自在,可以想怎么“贴”就怎么“贴”,只要对比一下黄子平在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革命·历史·小说》和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灰阑”中的叙述》,或者“再解读”的那些文章的香港版和大陆版,自然对“贴”和“隔”就会有一番体认了。

正是因为“跨文化”眼光和他们的“贴”法,我才把他们的代表性著述列入了研究生参考书目。并以我的经验让我的学生学会在中国环境中做出亦贴亦隔、不贴不隔的成果来。

如果所谓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海外汉学”主要是指以上学人的话(当然还有美国的老一辈学者白之、青年学者安敏成,以及捷克学者普实克等),那么我恰恰想说,进入新时期以来, “海外汉学”一直是拓展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有生力量(如果不以海内外而论,把现当代文学研究视为一个整体的话),或者以温先生的话来说,是不断地“刺激”着现当代文学研究(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就不必说了,不论有多少“意识形态的偏见” (难道比大陆的诸多研究成果更“偏”吗?),它已经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案头书了。80年代中后期,李泽厚的《现代中国思想史论稿》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尤其是青年学子影响很大。读到林毓生的《中国意识的危机》才意识到李的新见多少受到林的启发,尤其是他书中对“五四”以来几代知识分子的审视立场和“传统的创造性转换”的文化守成主义倾向,直到后来的“告别革命”,诸多思想资源即来自于“海外汉学”。由于李著多少属于“越界”操作,因此影响虽大,但似乎算不上正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海外汉学”甫登大陆就对现当代文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预制”了第二个研究平台的若干学术理念,比如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性眼光、对激进的现代性诉求最后导引出对激进的革命所持的反省等。

90年代中后期。是“海外汉学”大举浸润大陆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时期,与各种“西学”、“后学”的浸润相互策应,如果说后者为“体”(观念、理论、方法)的话,前者就是“用”(应用、实践)了。应该说李欧梵、王德威、黄子平、唐小兵、孟悦、刘禾等学者在“西体中用”方面做得是相当不错了,其产生的影响不是炫耀式地挪移来“西方特定的学术谱系”,而在于有效地切入了中国问题。李欧梵对中国现代文学之“现代性”的审视、王德威在此前提下提出的“被压抑的现代性”、黄子平对“革命历史小说”的解析、刘禾的“跨语际实践”、唐小兵以及上述诸人的“再解读”等等,不仅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而且同海内学者共同浇铸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第二个学术平台。引领现当代文学研究进入了第三个时段——“新世纪”。

我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这种“浇铸”和“引领”的意义。

80年代末在第一个学术平台上积聚的学术动能以不可遏制的冲动提出了“重写文学史”的学术目标。但是应该如何写?似乎缺少有效的路径。《上海文论》发的“重写”的专栏文章多系“翻烧饼”:以前捧的就踩一踩,以前贬的就抬一抬。王富仁当时就指出,这种做法“与平时的文学史研究还没有明显的区别”。90年代后期到新世纪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你翻阅诸多现当代文学研究成果都会发现有新的东西在吸引你。这个估计,我同温先生很不一样:学术泡沫同新不新鲜没多大关系。陈旧的或许泡沫更多,只是因为这泡沫已经陈旧到引不起人们注意的地步了。明显的变化和区别可以粗略地概括为四点:从“呼唤现代性”转移到“重估现代性”:从经验概括转移到“知识考古”:从结构性解读到解构性解读:从价值判断的优先性转移到描述和阐释的优先性。

这种变化和区别表现在很多现当代文学研究著述中,同样, “重写文学史”不再是一个学术口号,也开始放弃了“翻烧饼”式的操作,而转向了更为切实的、更具有积累性的文学经典(包括非经典)的“再解读”之上。上述四点中的每一点都同“海外汉学”影响有关。洪子诚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革命历史小说”部分重点引述了黄子平的论述,在《问题与方法》中也提到“知识考古”的方法可以引入文学史研究中。我揣测,如果上述几个方面有所变化,怎么读都会是“再解读”,怎么读都会读出新意来(当然不应该理解为“非如此不可”)。所以这也是我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着力灌注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因为我以为:这四点已经构成了“新世纪”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平台的理论支撑(如何表述得更确切一些是需要继续琢磨的)。这是一个在“后学”背景下具有活力和张力的学术平台,也就是说,即便你拒绝“后现代”的观念和方法,恪守“现代”立场,但是你的研究应能应对“后现代”的质疑和挑战。能够与之展开对话,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减缓裂解甚至弥合鸿沟,共同推进现当代文学研究。

要是作一种学理探源的话,这个学术平台搭建所循路径或许就是“西方学术谱系”——“海外汉学中介”——大陆学者的批判性择取。这同80年代后期到今天的文化开放度有关。我不想说这好不好。我只想说在更好的出来之前,这是一种文化宿命,“五四”甚至前溯自近代。我们一直不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吗?“生吞活剥”固然不好,但在接受任何新东西的时候好像总归有一个生吞活剥的阶段的,人类自己不就是从生吞活剥、茹毛饮血中走出来的吗?这个例子或许扯得太远了。我想说的是,拿东施效颦的下乘之作来为“汉学心态”的弊端举证,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逻辑偏颇,是很容易被证伪的。

就我自己的学术体会来说,“海外汉学”至少拓展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空间,或者说提供了一种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示范(即现当代文学还可以这样研究),它正浸润(还是用这个词儿)到大陆的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影响着研究的走向,进而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研究现状,我认为它会给我们的研究带来活力而不是困扰,仅此而已。

作者:王又平

文学研究当代文学论文 篇2:

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现象的研究

摘要:目前,文学作品种类繁多,涉及专业领域比较复杂,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活动是发现文学作品中存在不足之处的重要方式,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批评能够让研究者发现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发现文学作品存在的精神内涵,并诠释文学作品给大家带来的意义。但在享受文学作品带来的精神力量的同时不要过度诠释文学作品,注意追寻的度,过度诠释对文学作品会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对文学作品诠释的不够就不能发现其中的真谛,对此,本文就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反思的想象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探究水准。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过度诠释;研究

目前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会出现对文学作品过度诠释的现象,这会改变文学作品原本要表达的意思。对文学作品深度欣赏了解吸收其精髓和对文学作品过度诠释是不一样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度的差别,过度诠释文学作品是对笔者的不尊重,曲解了其作品中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因为读者的过度诠释,不能够理解作品中真正的内涵,对读者而言也是有消极影响的。为了我国文学作品的发展不断进步,在面对文学作品时,要用平常客观的角度欣赏,在尊重作者、不改变文章表达原意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发表意见,适当提出异议是可以促进我国文学作品发展不断创新进步的,有了大家客观的研究意见,相信作者可以为读者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1]。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的具体体现

(一)受国内研究影响产生过度诠释现象

近些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活动主要在基于两个方面,功能性方面和架构性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对文学作品正确客观的诠释,有利于寻找文学作品中所富含的精神力量和文学价值,能够让文学作品所处环境更健康,同时有利于学术领域的拓展,让文学作者创造文学作品时更有动力和创新;但是在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中过度诠释文学作品也会为现当代文学作品带来消极影响,阻碍文学的进步发展。

(二)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产生过度诠释的现象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各国之间文学交流密切,很多西方的文学理论流入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领域。打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平稳发展,西方文学的观念视角新颖独特,角度创新,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之而来的就是各方的思想批判、质疑声、挑战权威等。在中国文学界传播了西方文学观念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开始对文学作品批判活动,并重新诠释,运用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角度对国内文学活动进行重新评价和诠释[2]。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的相关活动

(一)社会思想解放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为当时社会趋势的改变,逐渐解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营造了积极开放的社会风气,对当时的文学观点也进行重新的诠释、学习、重新的评价,对文学理论深入的研究探讨成为了当时的最主要的文学活动。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以及当时整治观念的支持,评价现当代文学作品成为当时重要的活动,现当代文学研究工作领域具有了历史合理性和社会合理性。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当代文学评价为之后诠释文学的活动做好了重要基础。

(二)文化思想的回归

上个世纪,产生了对过度诠释文学作品的现象,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在社会中的文学观点及评价重新诠释活动推动了五四思想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复兴和回归。这一阶段对文学作品以人道主义为前提进行分析,能够对文学作品坚持探索,解放精神思想,进行深层次的诠释,在进行文学作品分辨时,总结出了各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形成了当代文学阶段性的特点。在这一时期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活动把文學作品划分成两种形式,分别是政治文学以及人的文学,这是在文化回归之后对文学作品进一步的过度诠释,导致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进步发展艰难,不能够发展创新[3]。

(三)物质社会发展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上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我国迎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物质生活质量受经济模式改变的影响也丰富起来。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有所增加,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应该重视文学带给大家的精神食粮,此时,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产生了,受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被现代文明掩盖许久的文化保守主义被又一次的诠释和肯定,促进了现当代文学研究活动的进步,对一些文学作品和文学观念都评价较高,形成了文学革命,对文学的包容性更强,雅俗共赏、文学保守两种局面共存。

(四)新启蒙思想受到质疑

新启蒙时代经过研究后,大部分对文学作品的研究者对新启蒙思想产生了质疑,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产生了冲击,使其反思发展路程,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诠释时,依旧按照启蒙思想作为标准,但质疑活动同样也改变了对启蒙思想的看法,特别是对以启蒙思想作为基础的文学作家和作品影响较为严重,由于文化环境、思想一直动荡不堪,经常变换,所以文学作者也同样在改变,用这样的方式顺应时代变换,这些对文学作品的质疑也是对文学家内心的改造和质疑,这个时代,渐渐形成了文学作者过度反思自身思想的现象。

(五)知识分子热情减退

随着市场经济体质在我国兴起,很多知识分子的文学热情减退,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欲望也越来越高,这样的社会环境让当时的文学创作者坚持自己的内心来创作文学作品,排斥现实生活,最终形成了当时的保守文化主义,所以当时的文化产物都能够看到保守文化主义的影子,当时产生的文学作品也都带有一些保守思想。但当时的社会风气对与保守文化思想的作家和作品给予重新诠释、肯定及尊重,能够包容的对待当时的文学作品,做到雅俗共赏,对当时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六)现代理论兴起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愈演愈烈,中国现当代的文学研究活动被全新诠释和评价,因其颠覆了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特点,中国现当代的文学研究的创新引发了社会研究者的广泛兴趣,热点逐渐转变成为文学以外的内容研究。这个阶段的研究对象具有独立性现代化,是中国社会构建的重要部分之一。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的深远影响

(一)影响文学艺术的生命

现当代文学研究是一种对文学的批判形式,过度诠释文学作品会造成文学写作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容易让文学作者产生过度反思自身思想的现象,迫于心理压力不能够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不能够向阅读者传递积极影响,现阶段现当代的我国文学研究中,要采取新观念、新角度新的文学批判方式,通过这些文学活动能够开发对文学作品新的研究方向,保证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时效性和正确性,提升中国文学水平,缓解过度诠释为文学作品带来的文学弊端。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不断动荡变换,现当代文学研究也渐渐由具有实践性、包容性及灵活性的转向资料化文学方向发展,过度诠释现当代文学作品,会让现当代文学失去原本具有的生命活力[4]。

(二)出现文学的诠释遮蔽

在现当代文学研究时,对文学作品的过度诠释,不利于文学的发展进步,情况严重便会产生文学诠释遮蔽现象,文学诠释遮蔽主要指的是社会文化理论观点,经过实证诠释之后,产生的实证文学研究性资料,并不能够对文学主体的真实内容进行诠释。在文学作品诠释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诠释遮蔽的现象,但是大部分学者在新观念运用过程中利用大量的文学作品仅是为了证实其中存在新观点的现象,想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证实在文学作品研究过程中的正确性,再通过这种正确性获得在文学领域的话语权,然而并没有重视文学作品的增值价值,不能够发挥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生命力。尽管在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对作者的作品深层次探究,但其作品创作的真实想法会因其过度诠释就被掩盖,进而更深层次的遮蔽了其作品蕴含的真实思想价值。

(三)文学审美逐渐流逝

近些年来,在研究文学作品的一些活动当中,缺乏对文学作品艺术方面的研究,缺少对文学作品审美的相关研究活动,缺少对文学作品创作的鼓励,由于文学艺术的忽视,造成了文学审美感的渐渐流逝,社会文化观念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文学作品作为代表,能够满足人们对审美艺术的追求和需要,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学作品当中,存在的理性障碍也有所不同,也影响着读者们对阅读理解的不同,同时也在限制读者们对文学作品深层次内涵的探索和体验。因此,在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过度诠释会让文学作品不能展现其内在含义,也会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文学作品的价值产生贬值。作为文学创作者要专业、客观地分析作品,提升文学作品的创作水平,来创作出更有美感和价值的优秀作品[5]。

四、对文学作品研究的方向改变

(一)运用新观念

在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时要采用新的观念来对文学作品进行诠释,给文学作品创造出健康的文学环境,给文学创作者更公平开放的环境,让读者能够充分吸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形成优秀的文学素养,让文学发展观念适应时代变换,传播文学正能量。

(二)避免诠释遮蔽现象

在对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要避免过度诠释现象的发生,过度诠释对文学作品有不利影响,研究过程中有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失去了研究的本意,也影响着文学的发展进步,非但没有推动作者进行创新创作带来更好的作品,还起了反作用。在对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要保持更新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给予文学作品公平公正的态度,保证作品原有的生命力,更好地为文学作品做出正确评价,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美感

经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过度诠释,对文化活动的思想诠释之后,影响了文学作品的价值,没有展现文学作品原本之意,对文学作品也没有艺术感觉,麻木的审美方式影响对文学作品的探究,在研究活动中要避免过度诠释带来的消极影响,用发现美的眼睛欣赏文学作品,专业化的分析,让作者在文学创作中创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要采用包容性、新方式、新角度以及新理念來对文学作品进行诠释,使文学作品能够正确的传递出其本要表达的含义和美感,要避免因为过度诠释造成的文学作品表达含义扭曲,造成其艺术价值贬值。同时文学创作者要提高文学审美水平,进一步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有利于推动文学领域的发展,也能够促进现当代文学研究活动的专业性进步。

参考文献:

[1]丁帆,赵普光.历史的轨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七十年的实证分析——以论题词词频的统计为中心[J].文艺研究,2019(09):55-68.

[2]王仲玉.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问题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1):176.

[3]孙蓓蓓.对现当代文学课程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观念与教学实践》[J].语文建设,2019(03):2.

[4]刘青云,张国强.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问题研究[J].汉字文化,2018(09):18-19.

[5]黄顺文.对原型批评及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5(19):30-31.

作者:李刚

文学研究当代文学论文 篇3: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剖析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领域的发展。文学作为精神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学发展与文学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阐述了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以及应对措施,以期促进当前的文学研究。

文学具有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文学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今,伴随着社会对精神文化领域的重视不断提升,相较于以往而言,文学呈现出更加多元的表现形式。其所体现出的文学价值、文学影响,也让文学研究成为当前方兴未艾的社会研究重要课题之一。面对现当代文学研究出现的“空洞化”现象,人们只有客观全面地分析,才能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进现当代文学研究健康有序发展。

一、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空洞化”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我国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毋庸讳言的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一直存在“空洞化”现象,严重阻碍了文学研究的发展。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空洞化”现象主要呈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研究领域产生过热化的不良现象。当前,由于持续拓展现当代文学领域,文学研究更加深入发展,但是其间产生了文学研究过热化的不良现象,导致现当代文学研究趋于空洞化,如过于追捧国内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而文学研究过热化,必然会让文学研究呈现单一化的发展趋向,人们难以运用多元化的视角,客观全面地开展文学研究。

二是文学研究对象趋于个性化。当代文学研究者更加注重研究具有较强个性的文学作品,并将重点定位在时尚文化方面,这也从某种意义上体现出现当代文学研究对象趋于个性化,表明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空洞化现象。因此,文学研究者片面追求所谓的个性化,必然会导致文学研究的空洞化现象。而这种现象必然会阻碍文学研究的发展。

二、现当代文学研究空洞化产生的影响

(一)文学研究社会教育功能的缺乏

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文学研究者想要有效规避文学研究对象过热化现象,必须与时俱进地转变研究理念,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式,把握正确的政治思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方向,要充分发掘文学作品的社会教育功能,坚持唯物主义文学观,自觉抵御西方文学当中意识形态的侵蚀。

同时,提出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的正确文艺观和具有操作性的措施,积极促进自身研究成果转为具体措施,使之符合党和政府的文艺发展方针,探索文学创作与文学发展的指导理论,以指导文学作品创作,促进文学发展,充分发挥文学研究的社会教育功能和社会影响力。

(二)导致学科结构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现当代文学研究产生了空洞化现象,不仅导致文学趋于边缘化,而且导致学科结构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不少高等院校设置了汉语言文学系、中文系等专业。但是,由于学科结构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文学研究受到空洞化现象的影响。汉语言文学系与中文系学生会更多将研究方向置于文学理论研究和模仿,而不注重从文学作品研究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发掘文学作品蕴含的美學价值,因此无法有效应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空洞化现象。

三、文学研究空洞化的原因以及对策

(一)现当代文学研究空洞化的主要原因

1.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概念混淆

众所周知,现当代文学研究处于特定的社会网络化语境。文学研究者期望拓展全新的文学研究领域,寻找到促进文学研究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在有意与无意中,原本的文学研究就会逐渐转向文化研究。

但是,部分学者会混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概念,造成现当代文学研究趋于空洞化。随着当前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学研究不能单一化,必须进行创新与发展,分析文学作品如何呈现个性化。由于不能有效区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差异,人们会将传统的古典文化作为文学研究的视域,不注重现当代文学的时代性。

2.不注重文学研究中发掘文学的审美价值

文学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多元化研究领域,当前,文学研究者会重点研究文学作品的理论实践,而不注重研究文学作品所体现的真实情感体验。因此,其往往不能真正客观、全面地研究文学作品,难以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人们要大力发掘文学的审美价值,从而感悟其蕴含的真情实感。因此,人们必须从不同视角来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文学作品,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现当代文学研究空洞化的解决措施

1.开展出版发行管理,引导文学创作出版发展方向

信息时代,一些文学创作者违背文学创作的主旋律,受市场化、商业化的影响,为了获得更多经济利益,而有意识地推动文学创作虚无化、媚俗化,集中体现在写作内容空洞,文学作品不具有思想性、启发性,影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危害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出版监管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文学作品的出版发行监管制度,有效监管文学作品出版发行,让文学作品创作肩负起弘扬正能量、净化社会风气的职责,有效引导文学创作出版的正确方向,提供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促进文学创作、文学作品的出版发行健康有序发展。

2.做好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文学的社会影响力

当前,文学研究者的研究目标是:深入研究文学理论,发掘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从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针对现当代文学,立足于各个历史时期所创作文学作品所体现的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文化艺术、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生活状态,让人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认知与了解历史变迁、社会发展,透过文学作品来认知人类文明进程、历史发展轨迹,社会进步体现,让人们能够通过文学作品获得启

发与教育。

四、结语

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为了有效规避文学研究“空洞化”现象,出版管理部门要强化出版发行管理,引导文学创作出版朝正确方向发展。同时,文学研究者必须做好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创作出优秀的、健康的文学作品,使文学作品与文学研究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沈阳师范大学)

作者:赵慧妍

上一篇:高三复习计划范文下一篇:产品营销方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