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文化传播管理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职广播影视艺术专业只有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创业教育的新思维、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学生只有创造出新的电视栏目、电视形态,才能实现顺利就业。关键词影视艺术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探索据统计,我国目前开设广播影视艺术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已逾300所,开设有15类31个专业,毕业学生几百万人。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影视艺术文化传播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影视艺术文化传播管理论文 篇1:

后技术时代资源共享在影视艺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摘要]后技术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以及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对影视艺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影视艺术教学资源的共享就变得极为重要。影视艺术教学资源的共享能充分发挥群体的协同效应,能在共享中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在高校内部的影视艺术教学和影视教育社会化方面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后技术时代 影视艺术教学 资源共享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以及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后技术时代,这是一个全民掌握高端技术,运用高端技术的时代。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掌握了多种数字技术,能熟练的应用网络平台查找资料发布信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后技术时代,如何提高教学的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的新命题,尤其是在影视艺术教学领域。影视艺术作为新兴的艺术门类,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基础上的视听综合艺术,影视作品具有直观可感的特性。影视艺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影视艺术的创作活动,创作出高水平的影视作品。因此影视艺术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一般的文史理工科教学,具有自身特定的教学特点。

影视艺术教学的特点一是文字解释和影像分析并重,影视是视听结合的直观艺术,在教学中,知识点的教授必须通过和知识点相关的影像分析才能解释清楚透彻,通过具体的影像演示,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真正掌握理论。尤其是一些和现实生活有很大差异的现象,如轴线等知识点,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学生无法通过调动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来进行理解,只能通过影视作品中的实例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而且用于教学的影像应该提供让学生反复读解的机会,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读解影像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这样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影视艺术的教学需要大量的影像,而且这些影像需要保存在一个共享的平台上,可以让学生随时观摩。二是理论讲授和实践创作并重。影视艺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影视作品的创作水平,因此,影视艺术的教学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必须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践创作并重的教学方法。影视艺术教学中的实践创作分为基础能力训练和综合创作能力培养两大部分。实践创作教学一是需要大量的时间,二是需要大量的原始素材,以单个教师为主体,以课内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无法解决上述需求。影视节目具有多种类型:纪录片、剧情片、新闻节目、MTV、广告片等等,单个教师无法收集到类型足够多的原始素材,而影视教学的最终目的需要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影视节目的创作能力。同时课内教学时间受人才培养计划的限制,无法提供大量的实践时间,因此以课外作业形式进行的实践就成为解决学生创作实践的最好途径。要实现课外实践,一个实践资源的共享平台必不可少。

通过对影视艺术教学特点的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学资源共享对影视艺术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一个信息普及甚至爆炸的时代,个体的力量变得十分渺小,影视艺术教学必须发挥群体的协同作用。如何整合资源、共享资源是新时期影视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在后技术时代,影视艺术教学资源的共享可谓意义重大。

一、协同效应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资源共享实际上是通过协同效应[1]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简单地说,就是“1+1>2”的效应其本意来源于企业生产。借用在教学中,每个教师由于相互协作共享教学成果和特定资源,因而将比作为一个单独运作的教师取得更高的教学能力。过去,在影视艺术的教学中,教师个人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影像资料有很多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对学生而言有很大的新鲜感,能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在,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各种影像资料,教师所拥有的影像资料很大一部分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已经无法满足信息爆炸时代学生的知识需求。另外,单个教师能提供的用于实践课程的原始素材因为收集途径的限制,很难保证类型的完整。而一旦这些分散的影像资料通过共享进行集合,取长补短,就能在很短的时间,用很少的精力、物力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影像资料库,原来只供一人使用的教学资料,现在可以供很多教师使用,从而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同时,教学资源共享保证了教学资料来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建立完整系统的资料库后,由于用于教学演示的影像素材和用于实践练习的原始素材大大丰富,避免了由于素材不足所导致的很多问题,从而使教学和实验的效果更加理想。另外,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影视艺术教学的规范性。由于各位教师使用的是经过整合,严格依据大纲的知识点共同建设的资料库,在同类课程的教学中,各位教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理论的统一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同一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差别很大的情况。最后,教学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加强新教师的培养,缩短新教师的成长时间。利用共享的资料库可以帮助新教师及时进入教学系统中 ,新教师在观看和使用资料库的过程中能理解本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特点,迅速进入教学的各项工作中。

二、网络共享延伸课堂教育解决了课时不足和学生的课外学习问题

共享的资料库建成后,可共享资源丰富:文字的、影像的、以及各种教学辅助资源,涵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课外教学。教师利用课内教学模块的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浏览和使用资料库中向学生开放的所有资料。因为影视艺术教学中的很多门课程可以供演示和实验的影像素材很多,但由于课时的限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能在课堂上使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和学生共享后,就可以弥补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课时限制,所造成的相应影响。来不及演示的影像学生可以自行在网络上观摩,演示过的影像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完成自学和课后复习,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因为课时限制无法在课内进行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调用共享的素材在课外进行实践练习。这样资料库就真正成为了学生课后的辅导教师。

三、通过资源的社会化共享,实现影视教育的全民化,提升全民的影视素质

当前,随着影视艺术的普及,影视艺术的社会职能越来越重要,影视艺术成为社会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和引导力量。大众对影视创作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创作的条件也越来越成熟。尤其是在后技术时代,影像艺术创作,其记录设备,一切都是全自动的,后期的艺术加工在普通计算机上就能完成。美国导演卢卡斯在90年代中期曾做过乐观的预言:“最终会导致出现一个更为民主的制片环境,每个人都能够制作电影。要不了多久人们就可以在自己的PC机上干电影这一行了。”[2]美国电影大导演科波拉完成《现代启示录》创作后感慨地说,“我最大的希望是8MM摄影机突然成为人们喜爱的拍摄工具。某日,一个俄亥俄洲的小胖女孩会成为新的莫扎特,用她父亲的小摄影机摄制她爱好的电影。而所谓的专业电影制作将永远消失。”[3]今天,预言和希望成为了现实。影像艺术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飞入了寻常百姓家。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个人计算机、最新的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各种影像制作软件大量普及,为普通人获得用影像叙述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能性。原来的影视创作、制作、发行需要宏大的机构,而DV(数码摄像机)问世后为影像创作提供了后技术条件,视频影像作品迅速成为个人化的文化传播利器。很多非影视院校的社会人士希望能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影视创作的知识。在信息化社会影视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内,高校应该承担提升全民影视素质的重任。影视艺术教学资源的社会化共享是实现影视教育社会化的可行途径。一个资源完备、成系统的影视艺术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进入网络后,可以和其他相关网站建立链接,实现网络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通,一方面可以整合其他专业网站的资源用于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其他有关网站提供资源,在共享资源被更多网友应用和传播的同时,可以提升全民的影视素质。

资源共享是多么美好,可是,在传统技术时代,资源的共享只能通过传统的纸质媒体进行,影像资源的共享只能通过人际之间的复制实现,大范围的共享在技术上无法实现。后技术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为以影像资源为主的影视艺术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技术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数字技术的“傻瓜化”,因为操作简便,教师可以比较容易的将各种教学资源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自行掌握从网络上浏览、应用资源的能力。网络的普及使众多的师生以及社会上的影视爱好者能共同使用共享的资源,网络为影视艺术教学资源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存储空间,为资源的扩展更新提供了保障。

世易时移,后技术时代,影视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资源的共享能充分发挥群体的协同效应,能在共享中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在高校内部的影视艺术教学和影视教育社会化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注释

[1]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简单地说,就是“1+1>2”的效应。协同效应可分外部和内部两种情况,外部协同是指一个集群中的企业由于相互协作共享业务行为和特定资源,因而将比作为一个单独运作的企业取得更高的赢利能力;内部协同则指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

[2]Ohanian、Philips:《数字化电影制片》[M]第6页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3] 转引自林炎:《后技术时代的文化传播》[J]《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

参考书目

[1]Ohanian、Philips:《数字化电影制片》[M]第6页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3]林炎:《后技术时代的文化传播》[J]《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

作者简介

李琳,1975年生,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

作者:李 琳

影视艺术文化传播管理论文 篇2:

高职影视艺术专业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摘要高职广播影视艺术专业只有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创业教育的新思维、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学生只有创造出新的电视栏目、电视形态,才能实现顺利就业。

关键词影视艺术专业 创业教育 实践探索

据统计,我国目前开设广播影视艺术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已逾300所,开设有15类31个专业,毕业学生几百万人。但当前广播电视行业的就业市场却出现了怪现象:一方面,广播电视行业频频招聘人员,又频频解雇人员;另一方面是广播影视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低,转行现象严重。是培养“就业者”去竞争现有的工作岗位,还是培养“创业者”去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创业教育”是提高广播电视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1 高职广播影视艺术专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传媒行业现有工作岗位已饱和,新岗位创业人员不足。当媒体成为一种产业的时候,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这种竞争呈现两种现象:收视率低的电视栏目纷纷下马,大量的从业人员失业;电视栏目的改版日频频出现,有人说,90年代的电视节目几年一改版,2000年以后的电视节目则发展到几个月一改版。一方面是业界人员不断失业,在校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电视媒体不断改版,需要具有新思维的人员加入创作团队。这种现象给高职院校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指向提出方向:高职广播影视艺术专业只有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创业教育的新思维、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学生只有创造出新的电视栏目、电视形态,才能实现顺利就业。

手机媒体市场需要大量创业人员就业。2008年,广电部的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CMMB正式启用, 2010年3月(CMMB)将完成全国所有地市的网络覆盖。届时,全国用户通过手持电视,可以收看到6套电视节目,收听到中国移动多媒体4套广播节目。从2009年5月起,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已开通了3G网络,完全解决了手机电视的技术瓶颈。至此,在手机上看电视已进入普及阶段。手机电视的特点是非主流的传播定位、私密性、互动性、屏幕制约性;手机电视的受众以年轻用户为主,生活节奏快。保罗??莱文森提出“补偿性媒体”理论, ①认为任何一种后续媒体,都是一种补救措施,是对过去某种媒体或某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偿。相对于传统电视,手机电视可以被定义为“补偿性媒体”。传统电视无法触及的“碎片化时段”成为手机电视的必然选择。在碎片化时段手机电视的传播内容是什么?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是偶而性,观众在家看电视是约会性,于是诞生了适合观众连续观看的新的艺术形式---电视连续剧。会不会出现适合观众在碎片时段手观看新的艺术形式?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是什么?现在适合手机媒体播放的视频节目基本是空白,这需要大量的电视从业人员在实践上去探索,成功的探索将会是传媒人才就业的新市场。

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影视艺术产业投资特点为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性。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影视艺术专业涉及的行业有广告、电影、表演艺术、电视广播、动漫等。所以影视艺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主要从事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投资主要以无形资产的开发和投入为主,不需要厂房、大型机器等太多的资金和固定资产,以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创造财富。他们的创业通常体现在传媒行业的新思路、新思维,这种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特点更加便利于没有资金来源的学生操作。

事实证明,创业教育是提高广播影视艺术专业就业率的有效途径。河北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李洪绸和他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拍摄电视剧,孜孜以求,不离不弃,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修成正果”。李洪绸所拍摄的电视系列剧《大学生同居的事儿》(15集)第一季在网络上热播,引起强烈反响,重庆电视台都市频道与他签约拍摄第二季(40集),预定8月初在该频道开播。河北省内外多家媒体陆续对他进行采访,《河北青年报》于7月17日在第一版和20版用将近两个版面的篇幅报道了李洪绸团队拍摄电视剧的过程和他们的探索精神,称赞他们创造了“草根奇迹”。李洪绸和他的创作团队顺利地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并且团队中的三人被中国传媒大学特招。

2 “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2.1 根据用人单位的工作任务来设置课程

高职高专类学校的广播影视艺术专业培养目标是为电视台、文化传播公司、婚庆礼仪公司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在高职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专业的设立要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根据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岗位、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来设置;要以职业技术工作领域或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根据本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广播影视艺术专业应该根据电视台、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等单位的工作流程或工作任务设置课程。如婚庆礼仪公司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婚庆策划、婚庆片的制作,我们的课程设置也应该包括婚庆策划和制作。

2.2 加强学生作品的个性指导,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电视进行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探索,产生了较高的效益.既注重节目的收视率,又强调可以将节目快速的复制和生产。在这种电视节目的产品时代,一个电视栏目或一部电视作品要想吸引观众眼球,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我们在进行作品指导的时候强调学生的首创精神,充分挖掘学生作品的个性。同样是DV短剧的创作,我们提倡风格的多样化,启迪学生制作影视作品如恶搞类、纪实类、幽默搞笑类、煽情类。同是纪录片创作,我们指导学生创作手法多样,可以利用先进的编辑软件达到纪实逼真效果,也可以强调拍摄的技巧来还愿世界,还可以提醒学生从选题的丰富性来体现自己作品的独特性。我们在进行学生广告电视作品指导时,不仅提倡主流的广告作品,也提倡非主流的广告作品――恶搞类。

2.3 建设和市场接轨的工业化实习基地,营造创业氛围

全国有不少于100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有关广播影视专业,大部分又都有自己的校内实验、实习基地,但一般机器设备配置较低,很难和传媒业界的高质量、高性能的机器设备相提并论,仅能满足学生练习,使用属于练习机。建立这样的实验室其实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一方面,由于这样的低水准的机器设备,使掌握该技术的学生很难和市场快速普及高科技的传媒业界接轨,他们不愿掏钱在对学生进行二次培训,毕业生也就没有竞争力。从这一方面来讲,投资一个技术水准较低的实验基地,表面省钱,实际却是一种浪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完善的影视动画教学实习设施,引进了国际顶尖品牌全套IBM双屏工作站,Edit实时编剪系统、Sony数字/模拟录影录像设备、国际先进的专用三维动画捕捉系统( Motion Capture)、 Apple全套DV离线编辑系统等。设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管理科学的动画制作中心、苹果数字媒体大学、Painter/Discreet/Maya电脑动画培训中心。学院紧跟技术发展潮流,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多次使动画学院师生的成果转化为深圳动漫产业的成果,把学院办成深圳最大的动漫产业人才输出基地。

2.4 建立以市场和老师为主导的评价机制

学校的评价机制决定着培养人材方向,是培养人材规格的标准。任何学校的教学效果的评价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的考试、作品为客体,老师是评价学生成绩的唯一裁决者。事实上,老师的评价标准和市场的评价标准是有出入的,这在传媒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学校被老师评价为优秀的创意并不被用人单位所采用,而被用人单位采用的作品在老师看来在学术理论上有很多争议。为了给学生正确的指导,顺利地和市场对接,应该建立以市场和老师共同为主体的评价机制。

注释

①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G]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

作者:赵 芳

影视艺术文化传播管理论文 篇3:

信息环境:影视传播对大学生文化教育的影响

摘要 信息时代的影视文化已积极地参透到大学文化教育中,不仅提升了大学生文化品质,且营造优美校园文化环境,促进了大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不回避校园中广域地传播,对教育会产生些负面影响。由此,探讨影视传播在校园中育人功能,构筑高雅校园文化环境等成为当前较关注问题。

关键词 信息环境 影视文化传播 大学生教育 文化的影响

伴随着影视文化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影视作品以一种全新姿态积极地渗透到大学生教育中,已成为当今学生们生活中不可缺少媒体,其对教育影响令人瞩目。一是看到众多影视作品丰富校园荧屏,成为延伸科学文化知识的“第二课堂”,领略诸多文化教育的重要媒体。大学生们从荧屏上获得很多新知识、新思维、新审美空间,甚至新生活方式,从而提升了他们文化品质的修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另外也发现商业化的影响,使荧屏上出现一些庸俗、暴力、情爱等低级愚昧镜头。会带给学生们思想、行为负面影响值得关注,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部分学生的品德教育、价值观的追求等。问题存在必然引起教育业界和社会共同注意。毫无疑问,采纳相应措施,深层次地探讨新信息环境下影视传播的育人功能,营造好优美校园文化环境,净化好校园文化的传媒空间,使影视传播成为校园教育人的好课堂,丰富校园文化的生活好媒体。

一、影视传播的文化教育功能

1 引导熏陶作用。众所周知,影视是一种政治传播工具,它代表党和政府的喉舌,是政治教育先锋和社会舆论环境的机器,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进步中有不可替代作用。多数影视作品不单纯是文化知识的传递,它总是隐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正确性,带有一定主题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从多角度地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近期播出的系列电视专题《大国崛起》,讲述了15世纪以来,像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崛起史,客观公正地让我们解读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快速发展历史。同时,也郑重地告诫国民,在人类搭建起真正的世界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了自己的角色。而素有东方醒狮之称的近代中国,要想强国强民富,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打击社会的腐败,抓住发展的机遇,建立起共同繁荣和永久和平的社会和谐环境,去振兴中华民族,实施中华民族的崛起。由此。看到影视的传播是一种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正确舆论引导人,高尚精神塑造人,优秀作品鼓舞人的不可替代教育媒体,是大学生们政治思想教育载体,人生价值观取向的教育媒体,心灵建设和精神塑造的有力工具,日益凸显出引导、示范、熏陶的育人作用。

2 启思益智作用。影视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工具,全球化的传播令其信息容量之大,涉略面之广,传播速度之快,几乎让人匪夷所思,在知识传递和教育上是其它传媒无法比拟。影视无论是基础性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等可谓是样态灵活,层次多样地渗透在教育各领域中。它一是增加学生文化知识容量,调整和优化知识结构,对教育影响力令人可信。现今很课程往往在借助影视传播形态,源源不断地涌进校园。从而打破传统、封闭的教育方式,使荧屏上展示了大千世界斑斓多姿的科学文化知识,让疲惫、枯燥、抽象和乏味的文化教育变得直观化,形象化,科学化,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教育新方式、新形态。如央视《科学历程》《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影视栏目,学生们在观看这些节目,有一种不知不觉地手牵着手地被拉进了文化知识殿堂里,使知识获取轻松、随意,知识面见多识广,思维能力活跃,知识的拥有显得更加丰富化。另外,影视传播自身也是一种文化知识的提升、思维能力的激发、知识视野的拓展最有效的教育工具。是知识累积和信息量增加的最有效教育媒体。

3 审美陶冶作用。影视又是一种娱乐文化产品,往往提供了精神食粮和动力,丰富了文化生活。很多优秀影视作品的展播,对增强大学生们审美能力,扩大其视野作用。他们从荧屏上了解到很多社会新事物、新风尚和新生活方式等,更多地认识到社会丑恶现象,明辨社会方方面面的是与非,善与恶,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而理智上受到深刻的教育启迪,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与反响,精神上得到愉悦,形成良好心理承受力,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如校电视台曾在《校园连线》栏目中,以每周一档针对校园中公德建设主题展开讨论,讲述身边有悖道德规范、有失文明的事情,学生参与涌跃。通过身边形象教育使公德教育落到实处,校园中出现了食堂买饭排队:教室、图书馆座位相互谦让,关注他人、关注学校、乐于奉献精神到处可见,这表明影视文化传播的育人功能,从而为学生们追求高雅艺术品味、高格调生活方式,树立起良好行为、学风、校风和奋发昂扬精神提供优良土壤,校园中形成新的、浓厚的文明文化氛围格局,影视文化的好像春雨润物般地净化大学生心灵和生活空间,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影视传播中的负面影响分析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两面性,在今天一个“地球村”传播环境下,影视文化传播视野已拓展到全球范围,各种影视作品形态异彩纷呈,每个人都置身在这强烈传播环境中。我们应肯定影视文化传播对大学生的教育积极影响。同时,不回避一片火爆荧屏后面所产生的负面问题,肯定有些不协调的音符不可蔑视。否则会严重地干扰着正常校园文化教育,应给予及时的关注。

1 传播偏移诱发文化教育偏移。影视作为一种教育媒体应定位在教学服务上,宗旨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文化教育。但仔细调研、查看当前荧屏,看到是各类受商业浪潮的影视作品。高雅与庸俗渔目混杂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知识、娱乐信息的万花筒。不难发现荧屏上科学文化教育作品呈现萎缩趋势。低品位的影视剧、港台剧等充满荧屏,荧屏上出现很多无法接受的东西,什么戏说历史、什么情景喜剧等,都已造成对历史误读和生活偏移,甚至有些低劣庸俗的色情、暴力、两性关系等镜头荧屏上频繁出现,势必会造成一些自制力弱的学生,放弃原本崇高理想、道德观和文化知识的追求,而转向影视中行为争相效仿。最终是在没有任何条件地“跟着感觉走,跟着流行走,一步一步地跌入影视传播的温情陷阱中”,迷失这影视作品虚幻的世界中。正如社会流传着一首打油诗一样:“花香人儿美,我的心已醉,吻吻小嘴唇,再请饮一杯,爱情如流水,管她还爱谁,让她去见鬼,”对影视作品中的男欢女爱镜头念念不忘。校园中出现谈恋爱、帮派、老乡会等不文明现象四周辐射。暴露现今影视传播中文化偏移,而诱发出的文化教育偏移,造成部分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的削弱。

2 不健康荧屏带来不良文化。时下你打开电视。荧屏上是别墅、洋房、汽车和明星等高享受的物质生活镜头扑面而来。令人不解是有些明明格调很高的益智娱乐型综艺节

目,主持人却刻意去追求一种新奇头型、新装束,表演酸里酸气,打扮怪异,说话怪腔怪调,且无边无际的花边轶事信口开河。这种虚假与矫饰的样态在荧屏上频频地出现,不幸是迎合部分精神空虚,渴望感官享受文化病态的学生心理需求,助长了部分学生私欲的意念扩散,引发部分学生以追求享乐、富贵为目标。他们行为上盲目于追明星、忙于出国、崇拜企业精英、商业巨头等:生活上讲阔气、讲时髦、穿名牌、逛舞厅咖啡屋等膨胀消费的心理。有些农村学生往往把进入大学称之“跳出农门”“摆脱贫困”,导致原本艰苦奋斗,勤奋好学的信念被渐渐弱化。无正确学习追求目标,意识不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成功”、“财富”、“理想”等都被作为他们生活追求目标,索性模仿起“商品社会当有吃有玩有刺激何乐而不为”的生活方式,但他们是否想到所追求的这种生活目标,确实与中国现实百姓生活相距甚远。由此荧屏的“豪华风”使其有些学生缺失人与人间的关心、容忍、体谅,缺失艰苦创业精神,缺失明辨是非能力,而问题负面效应可能更多是不健康的影视文化荧屏诱发而来。

3 快餐化传播使思维简单化。影视文化传播是教育中主要载体之一,文化教育信息传递的快捷丰富,形象性有替代文字教育之趋势,对教育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但这种“快餐化”传播的背后,也会使部分学生误认为影视中获取知识轻松快捷,省时省力:又可整日坐在荧屏前享受快乐,导致学生看书时间少了,看影视作品时间多,影视传播的形象性、简洁性和快捷性成为他们文化知识接受的基础尺度。看影视为获取喜爱猎奇流行的火爆镜头等,谁还愿钻研思想深邃哲学论著,看千锤百炼的经典名著。读思想深刻的文学作品。“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更助长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总想快速地获取很多文化知识而一举成名。事实上,文化教育是交叉渗透,信息时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趋势更是明显,放弃传统的基础文化教育,而信赖迷恋于影视中获取文化知识显然不对。试想像《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文学经典或像《宇宙的奥秘》等科学技术。它不可能仅依靠影视荧屏传播去理解文化内涵。而很多深奥问题更有待通过精细阅读,深层次问题分析和探讨,才能真正理解其文化内涵。影视传播文化知识很多处于浅层表面化、常识化。影视中所获取知识会使自己实际感受少,这恰恰引发大学生们对问题的思维过于简单化、平面化。对文化知识内涵理解过于弱化等现象。

三、影视文化对文化品质教育培养策略

影视文化传播是校园中一个特殊窗口,塑造好形象。营造好文化空间,弘扬好传播个性,扩大好影响力,让这个教育中主流媒体在现代传媒竞争市场下,继续保持好自身独特的优势,发挥其校园文化教育和建设所不可替代作用。可尝试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倡导作品主旋律传播策略。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主旋律唱响了,主动仗打好了,就能在社会形成和发展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使科学理论和正确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使广大干部群众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良好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影视作为一种文化教育的媒体,在校园中要弘扬好主旋律,首先是有明确的文化传播宣传方向。大学校园要好好地利用影视传播的教育功能,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及时地报道各类新闻事实等,培养大学生们辨别是非能力,对照真善美与假丑恶能力提供一条便利的信息通道,使校园中形成一种政治方向准确的舆论导向。另一是发挥好影视文化传播优势,积极唱响主旋律,不仅在荧屏上多播出些优秀爱国教育影视作品,且思想上需重塑人文精神,充分发掘当代中华民族文化。事实上,学校经常举办优秀爱国影片展,具有很好教育价值。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英雄故事、民族精神。都能激发起学生们爱国之情,民族凝聚力,自强意识,肩负起建设祖国更加美好明天的重任。只有在荧屏上弘扬好主旋律。才能凝聚好人心,振奋人精神,排除出现今文化教育中各种“噪音”“杂音”的影响。才能抓典型人物、事例和感人事迹,去鼓舞了学生们斗志,增强信心。这样。一定能巩固好校园文化教育的阵地,把握好教育的方向准确性。

2 做好荧屏“防火墙”建设策略。大学校园一直是各种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对各种文化的理解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在“全球化”文化信息传播时代。每天荧屏上可看到浩如烟海的国内外各种影视作品,因政治标准不同,道德观念有别,风俗习惯存有差异,审美情趣不尽相同,这些都无疑会;中击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理念。那么。面对一个多样化、开放式、自由的国际文化传播环境。我们只有做好自己荧屏“防火墙”的责任,维护和发展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命。把握好对各种影视作品的选择关,善于选择有教育意义的作品。比如美国好莱坞很多作品风靡全球,它不仅是美国文化的符号。而更多直接地宣传美国英雄主义和霸权的扩张,体现一种以国家为重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想。但我们从中也可以开阔视野。可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关键问题是在选择那些影视作品时,如何去提升学生鉴别能力。其次是通过相关制度约束,保证有害信息,有意识形态和负面影响的作品,不出现在校园中,强化校园影视作品、VCD等设备的管理。这样。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影视文化传播环境,守护好自己的一片净土阵地。

3 提供多元化传播空间策略。荧屏空间多元化的传播,可进一步拓展校园中影视传播的教育效应,扩大其文化教育的传播范围,增强其影视传播在校园中文化教育的影响份额。具体方法是不断加重荧屏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把传播科学新知识、新科学思想、方法和精神作为文化教育中传播重点,从知识层面提升学生们的文化品质修养。二是把中华民族精华作为核心内容传播,加深大学生们的文化底蕴,增强其责任意识,守土意识,使影视传播成为校园文化教育的好平台。三是塑造好一个公德的窗口。通过影视传播。运用事实、典型事例,塑造时代精神,展现社会正气,在校园中树立起良好校风、学风和行为的新风尚。四是提供学生们才艺展现空间,比如校园中常举办的《辩论大赛》、《MTV音乐大赛》、《主持人大赛》、《校园荧屏连线》等各类文艺节目。这些不同的传播方式将校园文化生活建设得丰富多彩,荧屏上展现了集体精神风貌或个人天赋、特长和爱好,学生们有在广阔天地里驰骋空间,从而让他们看到自己成功、失败。感悟到自身差异。激发起自己不断进取。应该说。多元化文化传播空间的提供。会从不同视角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高尚文化品质,激发人人向上。奋发昂扬的精神,使校园的影视文化建设走向高雅,学生们审美情趣得到提升。校园中文化传播主旋律愈奏愈响。

4 构筑区域特色文化的策略。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地域,有着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认知欲强,鉴别能力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较强批判性和积极的参与意识。我们如能多选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影视作品在校园中传播,会张扬地域的文化特性、文化神韵,把地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竞争伙伴,它是沟通学生心理的连接点。如反映学校发展的历程宣传片,借用自然、朴实、真实手法,记录了学校各条战线上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荧屏上展示的是整齐典雅校园环境、现代化与古老的教学大楼,明亮的教室和四季如春的校园草绿花坛。显现出校园地域文化特色。重点塑造了大学校园文化教育特色,在校园中到处充满着一种昂扬激情气氛,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一种团结奋进的校园文化风貌,它给以大学生一种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一种独特地域的文化风貌。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突出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得到展现。

总之,影视作为一种文化传播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影响巨大的文化样式。它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我们只有不断总结。对不足不断加以反思,以优秀的影视作品吸引大学生,以科学性、权威性、贴近的校园文化特色教育展现自己,才能使影视文化在校园荧屏更具有吸引力,才能赢得更大发展空间,让影视文化传播在校园文化素养教育中大放异彩。

作者:徐 明

上一篇:民建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下一篇:电力精神文明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