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课的可行性分析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体验式德育通过社会实践、情景教学进行德育活动,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在个体中内化,注重学生的内省与自我成长。高校文艺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自身就带有体验色彩,将德育目标赋予其中能够更好地使参与学生获得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最终形成道德行为,从而达成道德教育目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德育活动课的可行性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德育活动课的可行性分析论文 篇1:

大学与中学系列班会活动的有效衔接

内容摘要:班会是在学校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活动,是学校集体活动中最主要的组织活动之一。对象是在校的各班级的学生,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的教育。本文以高中和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五个方面探究如何实现大学与中学班会活动进行有效的衔接以及这种衔接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 中学 班会活动 衔接

一.班会活动的含义和特点

班会指学校、工厂、部队等以班为单位召开的会。(《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本文所指的班会是指学校中在班主任主持、指导下或者由学生自发组织下,以班级为单位,围绕某个主题对全班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

班会活动的对象是班级全体学生或者班主任和全体学生,但是不限年级,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不同形式和特点的班会活动。当然,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性格差异、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活动主题和内容。

在某段时期内,部分学校的个别班主任对班会活动仍然存在偏差,认为班会活动课是徒有其名或者是多此一举的,可以占用班会课为学生补习主科课或干脆当成自习课。在新课程改革后,这种情况已经基本上消失,整个社会都意识到意识形态的引领对学生终身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家长、学校的班主任、学生本人都意识到了班会活动的重要性,因而,出现了班会活动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各具特色的班会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班会活动逐渐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系列性。这是从横向的角度对班会活动进行归纳,将各个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或者系统,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中学生和大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引领,提高学生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以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将班会活动系列化,制定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开展规则和方法,由学校层面组织,相关部门量化考核,加强学校对班会活动的引导管理,一定会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二)连贯性。这是从纵向的角度对班会活动进行分类整理,将一系列班会活动的主题和教育思想都是连接在一起,不同年级的学生,班会的侧重点和关键词既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可以一以贯之又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思考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差异性特点,使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并能从中受益。

(三)课程化。班会活动也是一门课程,这个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这门课程更多地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与学生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它又与思想政治教育课不同,班会活动课程要求学生亲自参与,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还会进行实践活动。班会活动被列入课程表,与其他课程具有同等的地位,只是设计、指导和参与者是班主任。班主任也是这一课程有效实施的唯一责任人,对保证该课程顺利推进有不可推御的责任。

(四)自主化。班主任是学校中负责一班学生的思想工作、纪律、考勤、集体活动等的教师。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积淀、品德修养、工作经验、人生体悟、艺术特长等设计班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也可以针对社会热点开展一些专题讨论类的班会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由学生自我筹划的班会活动。在班会活动课上,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各抒己见,各展风采,学习表达自我,学好聆听别人,学会自我反思,提升自我教育,形成独立的人格。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自主性者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如果能够实现班主任和学生双主体参与,班会活动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班会活动的形式和作用

班会活动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一位研究者归纳为:模拟扮演式、咨询答疑式、专题报告式、节日纪念式、现场体验式、经验交流式、成果汇报式、才能展示式、专题辩论式、实话实说式、娱乐表演式、总结归纳式等十二种形式。(聂久胜,高校主题班会研究述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当然,这十二种班会活动形式的应用,既要根据班级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因为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存在着差异。例如,初中学生处在由未成年人的阶段,他们的思想和心智还尚未成熟,班会活动可以采用实话实说式、娱乐表演式、现场体验式等形式。高中学生处在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班会活动可以选择经验交流式、节日纪念式、咨询答疑式等,高三时就可以选择毕业学长的学法指导交流、一些名校介绍、高考报考的流程以及注意的事项等,针对性要特别强,可操作性应该特别大,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以利于及时调整学习和生活节奏。而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担当,在这个年龄阶段,辅导员多采用专题辩论式、才能展示式、专题报告式等形式开展班会活动,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提高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开展班会活动不仅对学生本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对学校和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学生来说,首先,班会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现在在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过强,参与到班会活动中,他们会感到集体的力量,懂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共同建设班级集体。其次,班会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在班会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交流思想和情感体验,使性格变得乐观开朗;轻松、欢乐的班会氛围可以帮助从单一、枯燥而又略显繁重的学业中走出来,找到减轻学习压力的新途径,以便于释放积压自己内心烦躁情绪。再次,班会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班会活动,能让学生在交流和沟通中明辨是非曲直,区别善恶美丑,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激浊扬清,调整自己思想和行为,实现在无形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点和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對班主任来说,首先,班会活动建立起直通师生心灵深处的无障碍桥梁。班会活动中,班主任可以“望、闻、问”,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利于师生互相了解。会后,班主任可以根据的想法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切”,即把脉,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有利于加强对班级的系统化管理,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班会活动是班主任发现学生和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的最佳路径,发现问题之后,班主任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教育方法,更利于班级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上发展。

对学校来说,首先,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优秀,行为作风优良,生活习惯有序,理想追求高尚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学和教育双管齐下取得的效果,当然,这也是一个学校社会声誉最重要地评价因素,良好的校风建设好了,学校立校之本也就更加巩固了。其次,有利于使学校的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有利于提高学校整体的素质教育水平。再次,有利于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时代化。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既要守旧,又要创新。班主任守住中华传统文化中应承继的精华部分,让它们融入到学生的血脉之中,这是文化基因的传承,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东西,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留住泱泱中化文化之根,班主任责无旁贷。班主任还应该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在新时代新思想的浪潮中引领学生一起做时代的弄潮儿,真正拥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勇气和豪情。

三.大学与中学系列班会活动有效衔接的可行性分析

大学与中学系列班会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以班级为单位,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确定一个主题或思想,师生们互相交流。大学与中学系列班会活动主要归纳为四个方面的相似点:

(一)培养连贯性。高中和大学的培养方向是连贯的,而不是割裂的。在热爱祖国的情怀、持续学习的精神、尊重科学的品质、全面发展的素养等培养方面,高中和大学都是一脉相承的,并且这些核心内容不会变化。仅就根据高考成绩报考专业来说,学生所报的专业是依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进行的综合衡量的结果。而进入大学之后,学生是对自己的专业选择有明确的定位的,内心中的驱动力很强,因而,怀着极其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知识的海洋中心情遨游,以增长自己的才干。如此种种,都为大学和中学系列班会活动的衔接提供了外在的文化环境和内在的精神驱动。

(二)认识统一性。最近二十年,人们对班会活动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过去不太重视班会活动,到现在定期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班会活动;由原来的班主任或辅导员主导,趋向于学生自主开展,学生们更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想法;班会活动形成一种系列的教育活动,并纳入了完整的课程体系,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和进步。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这些方面的工作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并且逐渐走向了制度化,这为有效衔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主题明确性。在班会召开之前,班主任或辅导员会根据学校德育工作任务的要求和班级学生发展的特点,确定主题;也可以由全体学生共同商议,选出合适的班会主题。确定班会活动主题会使班会的开展更具有目的性,有利于班会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师生在班会上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古今中外,侃侃而谈,文史哲艺,旁征博引,不仅能说得广,而且能谈得深。把学生的思想引向更深层次思考,是学生从生理上走向成熟到心理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学生由中学升入大学的过程,就是思想认知不断成熟的演进过程,开展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高中的班会活动加入生涯规划的内容,为大学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做好了理论上的铺垫;大学的各种社团活动,也是高中生涯规划的真正实践的有效组成部分。

(四)注重减压性。在高中的三年中,学生始终在升学的压力下生活着。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对他们来说,决定着人生的方向、今后的知识层次和社会定位,因此,这种压力有来自他们本身对未来预知的可能性,也来自家长对他们的内心期盼,也来自学校老師对他们的内心期盼。利用好教育的机会,适时对学生在心理上进行减压是在所难免的。到了高三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就会增加,班会活动会针对学生的问题,开展系列的班会活动,帮助学生们减压,调整心态。而在大学的三年或四的中,学生则面临着就业或再次升学的压力。对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来说,取得怎样的学业成绩,获得哪些考核证书,锻炼哪种专业特长,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在不同的年级不期而至,因而,看似极其放松而又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其实是潜伏着无形的角逐、竞争。化解这类压力的办法,最主要的是通过班会活动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化被动能与为主动迎接、快乐融放各种活动之中去。比如,当学生们到了大四,面临着找工作的难题,学校就会组织有关招聘的系列班会活动,为学生们进行就业咨询或指导。不同学生个体的心理压力的来源可能不相同,不过,如何通过班会活动让化解压力是高中的班主任和大学的辅导员要做好的工作。

(五)全员参与性。全体参与是指班主任或辅导员和所有学生共同参加班会活动。班主任或辅导员在这个过程中是引导者的角色,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表达自我,与别人分享自我。全员参与决定了班会活动的受教育面广泛,也便于学生在班会开展过程中形成相对统一的思想,更能彰显出集体教育的意义。

四.大学与中学系列班会活动有效衔接的途径探究

新课改以后,国家大力提倡高等教育要与中等教育有效衔接,这种有效衔接也被称为“和谐过渡”。在每个教育阶段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都存在差异,因此要有一个过渡的阶段,才能够使学生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同样大学的系列班会活动也要与高中系列班会活动有效衔接,才能充分发挥班会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力。“衔接”最通俗的理解就是两个事物之间相互沟通,彼此对接,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大学与中学系列班会活动的有效衔接可以理解为班会活动的目标、主题、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而这种衔接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班会活动体系。大学与中学系列班会活动的有效衔接,最重要的阶段就是高三和大一,只有把这两个阶段衔接好,这个班会活动体系的建立才会更加顺利。

(一)大学与中学班会活动目标的衔接。高中班会活动目标主要是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授学习方法,因为高中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高考中高上心仪的高校。而高考主要看的是分数,高中的班会活动目标更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方法教育,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大学的班会活动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学生刚入大学阶段,他们的学习方式还停留在高中阶段,开展系列学习主题班会,让学生们了解大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更加注重自我学习,学会创新,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不再依赖老师督促学习。

(二)大学与中学班会活动主题的衔接。高中班会活动的主题多与学习有关,获得好的分数和考上理想的大学是高中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班会活动的主题多与思想教育有关,大学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最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激发创新能力。在高三阶段班主任不能只是进行“填鸭式”的教育,要慢慢地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意识,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在高考,应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理想不懈努力。

(三)大学与中学班会活动内容的衔接。高中班会活动的内容大多数是与学习有关,学习的理论知识较多,内容比较浅显易懂,通过班会活动可以让学生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增加对学习的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大学班会活动的内容则丰富多彩,更多地是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侧重于实践,内容相对比较深奥。因此高中班会活动要更加注重实践,让学生敢于在班会活动中展示自我,表达自己。

(四)大学与中学班会活动方式衔接。高中班会活动主要是由班主任主持,方式比较单一,而大学的班会活动实施方式多种多样,例如辩论的形式、讲座的形式、演讲的形式、实验的形式、游戏的形式等等。高中班会活动则要增加一些实施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策划、制定和实施,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五.大学与中学系列班会活动有效衔接的现实意义

大学与中学系列班会活动的有效衔接是贯彻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利于教学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大学与中学班会活动的衔接不仅是局限于班会活动,更重要的是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理念的衔接。

其次,有利于思想观念的改革。大学阶段是要开放学生的思想,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因此在高中阶段就要向学生们渗透新的思想,加强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现在的高中教育并不是之前的“以分数论英雄”,而是要普及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

再次,有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更快找到自我的价值,在社会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六.大学与中学系列班会活动有效衔接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班会活动与高中班会活动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对象不同。大学的班会活动针对的是大学生,高中班会针对的是高中生,大学生与高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阶段、思想成熟性等方面都不同,因此班会活动的内容、形式、主题都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选择。高中生的班会活动内容可以浅一些,大学生的班会活动内容要逐渐由浅入深。

其次,目标不同。高中生处在由未成年人逐渐走向成年人,他们的判断力和独立意识不强,同时这个阶段还处于一个心理叛逆的阶段,因此,班会活动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高中阶段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班会活动的目标更注重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为学生指导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而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在大学校园里必须要思想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因此班会活动的目标注重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理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再次,完善程度不同。高校的班会活动体系更加完善。班会课程体系的主要内涵是指辅导员以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可以知识化、集约化的部分作为教学内容进行集成输出。(王俊等.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内涵、定位和课程资源开发[J].高校辅导员,2013(4))形成一套完整的班会课程体系,有利于创新学生学生工作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班會活动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当在学习目标、课程结构与功能、课程实施等方面表现出整体性的特性。(赵阳子等.高校班会课体系构建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16(2))而高中的班会活动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逐渐地向系统化转变。

七.结语

近年来,对于大学和中学有效衔接的研究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每个教育阶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而本文则是从一个更小的角度,探究如何将大学与中学系列班会活动有效的衔接起来,使班会活动更系统化、完整化、课程化。虽然实施起来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这个系统仍然还不够完善,但这个方向的研究会具有研究深刻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雷广宁等,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系列化、规范化、课程化”的探索及意义[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

(2)李建成,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理论初探[J].科技信息职校论坛,2009.(27)

(3)聂久胜,高校主题班会研究述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

(4)赵擎昊,班会在大学集体建设中的作用[J].实践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2)

(5)赵阳子等,高校班会课体系构建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16.(2)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海小学校)

作者:洪伟 尹海燕

德育活动课的可行性分析论文 篇2:

高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实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摘 要:体验式德育通过社会实践、情景教学进行德育活动,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在个体中内化,注重学生的内省与自我成长。高校文艺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自身就带有体验色彩,将德育目标赋予其中能够更好地使参与学生获得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最终形成道德行为,从而达成道德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校文艺活动;体验式德育;必要性;可行性

多年來,体验式学习被诸多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种间接的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直接的知识讲授相比有其独到的优势。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体验式学习,对于拓展学校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情感体验,克服学科学习中的去情境化,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除此之外,体验式学习理念在学校活动中也颇受关注。高校文艺活动便是一种比较流行的体验式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生参与为主的活动,活动过程就是一种体验过程。学生通过这种体验活动获得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和行为体验。高校文艺活动也因此被赋予包括德育功能在内的诸多教育功能。然而,由于许多高校、教师对体验式学习的本质、优势、心理机制、适用条件等存在某些认识上的偏差,致使这种学习形式未能在高校文艺活动过程中有效展开,高校文艺活动的德育功能也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本文试图从高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大学生德育习得特点等方面对于体验式学习理念运用到高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实现过程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出发探讨其运用到高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实现过程中的可行性。

一、体验式学习理念运用到高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实现中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高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的实现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德育习得也存在着学习适应不良、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鉴于此,在高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实现过程中寻求一套科学理念的指导势在必行。

(一)当前高校文艺活动的德育功能实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各高校文艺活动可谓丰富多彩,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团委活动等等各种形式,每个活动都赋予不同的功能,德育功能是其重要功能之一。但是由诸多原因,其德育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高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的实现陷入多元、断裂和无所适从的困境之中,急需先进、科学的理论予以指导。这主要表现在:

1. 德育功能在高校文艺活动中被边缘化。尽管高校文艺活动精彩纷呈,丰富多彩但是其德育功能在活动过程中被弱化,边缘化。很多文艺活动只注重活动本身的艺术性,较少关注甚至完全忽略其德育功能。如校园新歌声比赛,从参赛曲目的选取到配舞的形式等仅仅关注表演的形式,而未考虑到每个节目的德育主题。有些主题甚至充斥着颓废色彩。诚然,每种艺术表现形式有其自身的特色,但是作为德育主阵地的高校在选取相关文艺活动主题时不能将其德育功能边缘化甚至是无视化。

2. 德育功能在高校文艺活动中被虚化。诸多文艺活动甚至以德育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的德育功能被虚化。如,校园红歌比赛是比较典型的德育主题活动,在前期主体设计中能较好地凸显德育目的,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德育功能被虚化。从学生的表演,到评委的打分最终只突出了演唱技能的本身,并未注重德育的培养,未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3. 高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实现形式化。有些德育途径与方法只满足于形式上的存在,并不注重其实效性、合理性与操作性。诸多文艺活动偏重于艺术的展现形式而忽略了艺术的表现目的,大多流于形式。事实上,高校德育实践活动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需求,其既非单向教条性地发挥文艺活动的育德功能,亦非局限于德育对象对文艺活动本身的过度关注,而是在高校德育宏观视阈下,以高校德育为本体,融入审美情怀,在德育文艺活动一体化的过程中更具感染力地达成德育育人目标。[2]

(二)大学生德育习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德育途径,造成了学生对于德育知识接受出现“消化不良”甚至是排斥反应,给学生留下“枯燥无味”的印象,德育习得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1. 学习适应不良

部分大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的德育课堂的教学方式,他们一方面反感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但是又养成了被动、机械的学习习惯。大学德育课堂的德育课堂信息量大、教学进度快、多学科多视角的讲授方式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较难适应。尤其是在大一过渡阶段,大多还未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授方式的不适应,主动学习能力偏弱等原因造成了德育学习适应不良。

2. 动机不强,热情不足

与专业学习相比相关的德育课程成了大学生心目中的“酱油课”。一方面是因为德育课程很难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是德育学习无用论,在大学校园里盛行。对于既不能学到技能,似乎又不能给毕业找工作或是创业提供直接有效帮助的德育学习缺少动力,热情不足,厌学情绪突出,往往产生一种“混”的学习心态,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 缺少学习反思

学习反思有助于对学习合理归因,从而有效调节学习过程,不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德育知识的学习尤其需要学生在学习之后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进行反思。然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课程结束学习就终止。部分学生也通常只对学习结果进行简单反思,难以对学习目标、方法、策略和过程等进行深层反思。

总结学生的德育习得的现状和高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高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的实现急需寻求科学的理论指引。

二、体验式学习理念运用到高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实现中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文艺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行为体验,在活动过程中参与者通过演绎、表演等形式诠释活动主题,对于活动所要传达的情感,教育目标都是一种实践体验。文艺活动具有培养、指引和认知功能,对于学生道德的养成具有独到的优势。然而,现有的高校文艺活动的德育功能的实现由于活动策划者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其德育功能的发挥仅限于活动过程,而忽略了其他情节。从高校文艺活动特点和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出发,体验式学习理念运用到高校文艺活动过程中使其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实现是切实可行的。

(一)理论的可行性

1. 体验式学习

體验式学习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从体验和反思中获得进步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习者在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景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鼓励学习者在真实情景下和行为实践中寻求自我真实体验,从而全面、系统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并将之用于新的学习和实践。相比传统的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更注重内向学习,强调知行合一。将体验式学习理念及其方法运用于高校文艺活动的前期设计、中期开展和后期效果考核与评价等整个活动过程,可以使高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的实现变得可操作化。

2. 体验式德育及其特征

体验式德育不仅仅是通过社会实践、情景教学进行德育活动,更强调的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在个体中内化,更注重学生的内省与自我成长。高校文艺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自身就带有体验色彩,将德育目标赋予其中能够更好地使参与学生获得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最终形成道德行为,从而达成道德教育目标。除此之外,高校文艺活动与体验式的与的四大特征也有诸多融通之处。

总结相关研究,体验式德育和高校文艺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相似特征:

第一,体验式德育和文艺活动都比较注重学生习得的自主性。传统的德育以教师为主体,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德育活动,教师从组织到授课都占了主导地位。在体验式德育的过程中,无论是情境讨论的发起还是活动的安排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作为引导者起辅助作用。高校文艺活动的德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自主获得道德体验。

第二,文艺活动的活动目标的达成依赖于活动过程中的亲身实践,正如体验式德育中学生的道德发展基于实践经验。道德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在设定的德育实践中进行道德认知、亲身感受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为。文艺活动中学生全身心融入其中,亲身体会活动主旨,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生成道德情感,获得道德认知。

第三,文艺活动中对于知识的获得较之于课堂的知识传授其更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体验式德育恰恰又将内在情感的影响放在首位。无论是麦克费尔的德育体谅模式还是朱小蔓教授在《情感德育论》中的论述,都强调了情感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位置。个体情感的触动将大大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和感染力,真正达到德育的内化[3]。

第四,文艺活动重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与其所表演的节目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引起情感的共鸣。其所关注的并非是活动的最终结果而是过程。体验式德育是外部情境与个体内心的互动过程而非结果。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促使了儿童道德水平发展,也就是说,外部情境与个体内部产生互动将有助于道德水平的发展。而德育的目标并非停滞在某个结果上,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二)大学生和心理发展水平为体验式学习理念在高校文艺活动中的运用提供实践可能性

依据大学生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发展水平,其更能深入体验式德育的过程。从大学生活状态而言,大学是个小社会,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老师的引导多于监管。对于道德的判断将逐渐从他律阶段进入自律阶段,这必然导致现实环境与先前经验的冲突,更容易进入体验反思观察阶段。另外,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活状态,学校的德育课程只是德育过程的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自己喜爱的文艺活动去获得道德体验,因此高校文艺活动恰恰成为了学生体验德育的自主平台。

由此可见,对于倾向于身体力行去感悟世界的大学生,他们更愿意从实践中获得自我体验,从做中学,因此体验式学习理念作为一种注重学习主体体验的学习理念,较适合大学生的学习的心理特点,也为高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体验式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11(6):9.

[2]王立慧,李瑞奇.高校德育视域下的美育思维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

[3]朱秀.高职院校体验式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27.

作者:袁文娟

德育活动课的可行性分析论文 篇3: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果展评典型误区分析与对策建议

【摘 要】“学生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色评价项目,有其创新性和独特性,在推动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学校、教师对于成果展评认识不足,在成果展评准备和开展研究活动中存在不少误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明确展评活动目标、明确课题研究的缘起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富有个性与针对性的展示,并借助评价工具,对学生课题研究全程实施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显性成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成果展评 误区 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课程自实施以来在部分区域取得了欣喜的成绩。如笔者所在的苏州市,扎实地实施课程,并创新地开展“学生优秀成果展评活动”,其目的,一是进行鼓励,有利于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二是进行示范,让更多的学校、师生有学习的榜样等。

本市开展的“学生优秀成果展评活动”,深入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充分体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展评模式为:10分钟学生展示主题研究过程及成果,5分钟评委提问,学生生成性答辩。展评活动评价标准立足于:主题拓展、研究过程、资料积累、分工合作、语言表达。开展展评活动的初衷,除了鼓励和示范,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舞台,呈现出学生在素质教育下,社会责任、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科学探究等综合素养的增量。但在具体实施中,部分学校、教师对于成果展评认识不足,在准备和开展活动中容易步入误区,值得教师思考并探寻对策、建议。

一、典型误区1:目的——为了展示,只求结果

现象1:随便挑选手头一个德育、科学等方面的活动进行包装。如《文明出行快乐你我》,教师拿了正在做的一个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加入采访、调查、宣传环节,就是一个成果了。

现象2:刻意求新求异,寻找一个高大上的主题进行包装。如《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成人思维引导小学生进行研究,殊不知这样的课题连研究人员都论证无果。

现象3:展示结束,活动结束,即使有生成也再无下文。

归因:很多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时,目标上直指成果展示,或为了完成任务,或为夺人眼球,致使综合实践的功能异化,教育功能也开始退化,忽略了研究活动的本真性、务实性。这种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果展示的目标集中在结果上,过分追求研究成功率及成果展示的功利做法,不利于学生和学校的长远发展。

对策:市、区级开展学生成果展评活动,要把握好方向,明确展评活动目标,明确展示评价标准:基于学生主体,基于生活源头,基于朴素表达。学校一定要常态化实施课程,扎实开展好每一学期的長线活动,做好每次活动的过程性和成果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好成果总结和交流,从学校、班级长线活动中选优参加展示。指导教师应摆正心态,积极探索,引领学生扎实推进活动,深入探究。

二、典型误区2:内容——追求新意,浮于表面

现象1:《封闭小区街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调查与研究》展示中,主题来源于社会热点,选题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诚然在教师的核心主导下,学生开展研究有理有据,了解交通状况、小区规划,采访小区居民,绘制街区制地图,形成研究报告等,但毕竟此选题有较大难度,从学情上而言,并不符合小学生的生本现状,如若请中学生来研究此主题,也许能调动起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现象2:《我们的发明故事》展示中,学生奇思妙想,介绍设计创想,各种基于乐高机器人的模型现场展示。但从整体展示来说,虽然追求了“创新”,但缺乏创新背后的技术支撑,如发明创新、设计理念、可行性分析等,最后呈现出的仍是天马行空的模型。

现象3:《韵味水乡 芡实文化》展示中,学生分为文案组、考察组、实验组、课程组、宣传组、研发组等,对研究内容逐一进行介绍,看得出教师引领学生扎实开展了很多活动。但短短10分钟内,如此多内容,只能罗列做了哪些研究活动,至于成果的提炼,与“文化”的结合等都挖掘得不够深入,最后在成果方面给人印象不深。

归因:上述三种现象,体现出部分学校在选题时,一味追求新奇,追求“高大上”,缺少对于学情的考虑,缺少务实的研究。部分学校对于课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浮于表面,缺乏对课题内在关联的思考、逻辑关系的挖掘、研究方法的选择、生成问题的延伸等。

对策:就成果展示现场来说,在有限的展示时间内,要明确出示课题研究的缘起和背景,清晰呈现研究的主要环节及方法,突出展示研究的成果,条理要清晰,重点要突出。如《苏州老字号品牌“乾泰祥”调查研究与推广》课题展示分为五大板块,研究背景、方案制定、现状调查、品牌推广、反馈总结。由生活中“苏州人也不知道去哪里买丝绸”的真实问题引入,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制定研究方案;学习文献搜索,搜集苏州丝绸、绸布店、“乾泰祥”的各种资料;学习调查问卷设计,走街串巷地了解苏州各种绸布店,针对“人们对真丝服饰的喜好度”“苏州绸布店现状”进行调查;对采集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得出苏州绸布店的现状,并提炼出苏州绸布店的优势和存在问题;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品牌推广方案,形成广告设计、服饰创新设计、售货方式优化等;最后通过销售方、消费方等各种反馈来继续优化方案,学生谈感悟,生成新的方案和想法等。由于学生真实参与各项研究活动,所以应对评委提问,大方得体,思维敏捷,应对自如。

这样较为优秀的成果展示,基于踏踏实实的常态课题研究:1.从学生的生活世界选题,主题多角度拓展,多视角发散,基于课程特点,基于学生特点,基于主题特点;2.认真扎实地上好开题课,利用思维风暴等,帮助学生多角度拓展,充分深入地挖掘子课题及相关内容,并做好详尽的课题实施方案;3.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教师上好方法指导课,帮助学生获得进行课题研究所需的各种信息;4.针对性提炼和深度挖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材料,如网上下载的知识性内容,调查的数据,采访的录音等,做好这些第一手材料的充分加工和消化,培养学生的深层思维能力。

三、典型误区3:形式——过度包装,刻意造作

现象:在《揭开大运河的神秘面纱》展示中,学生穿着唐装汉服演绎小品,朗诵大运河的渊源;《旧衣改造》展示中,学生穿着改造后的衣服,化装走台步,舞台效果热闹不凡,更别提展示时各种高大上的PPT、音乐背景、舞台灯光。试问这是课题研究展示,还是文艺表演?

归因:这样的刻意、包装、虚幻的热烈已经背离了展示的基调,源于部分教师对于课程理解的缺乏,对于学生成果展示初衷的误解。

对策:就成果展示现场来说,形式要富有个性,有针对性地体现不同类型的内容、不同的研究方式,要避免过度包装,避免低效环节。这就要求在常态研究学习活动中,强调学生真实体验,保留学生研究的“原汁原味”,真实“再现”研究过程中的一个个关键点,哪怕呈现较为稚嫩的PPT,不够完美的言语表达。如设计制作类主题的成果展示,学生会自豪地向大家展示作品,介绍产品的由来背景,产品的设计理念,材料运用,可行性分析等,请现场观众参与作品体验等;调查研究类主题的成果展示,学生可以娓娓道来,通过多样化形式来展示调查活动的结论,呈现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论述、文本图标呈现、视频图片等;探究实践类主题的成果展示,学生可以与大家分享探究过程,展示探究结论,发表探究感悟,呈现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论述、文本图片呈现,甚至是现场实践操作等。如《走进“鸡头米”》展示中,学生兴趣盎然地谈到“鸡头米”的食用方法,并现场烧煮,介绍制作方法及食用效果,请观众品尝体验。这样的形式,结合主题,体现了研究结果,针对性强,形式个性鲜活。

四、典型误区4:指导——越俎代庖,包办到底

现象:从选题到活动研究、资料整理、成果展示,均由指导教师一手操办,包办到底,学生只是镜头下的“演员”。答辯环节,评委提问,学生支支吾吾,回答隔靴搔痒,活动开展真实性大打折扣。

归因:一方面,指导教师急于求成,希望获得较好的成果展示“效果”。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能力不信任,或者选题超过学生能力范围,只好让学生做“演员”。

对策:研究学情,谨慎选题,相信学生,帮扶有度。小学生能力有限,但教师不能包办,要充分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指导主要体现在解惑、点拨、组织、协调方面。如学生在研究中不知道如何进行采访提纲、调查问卷的设计,教师要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指导。如在主题展开、方案设计、中期交流等阶段,学生可能会遇到研究瓶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内容上挖掘、思维上梳理。如在课题实施、成果展示阶段,教师要做好课题小组的组织、协调等工作。总之,指导教师需要在方法上细致指导,方向上高位引领,其他方面起到一个“参谋”作用。

五、典型误区5:评价——重视显性,忽视隐性

现象:成果展示现场,评委及教师常常因为学生的现场表现、实物展示、答辩反应等显性表现而惊喜,往往忽视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及经验体系构建等隐性成就。

归因: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注重过程性、多元化,需要采用表现性评价等一系列评价方式,评价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于课程理解不够,对于课程的评价方式研究不够。

对策:指导教师需进一步研究课程的评价方式,借助评价工具,对学生课题研究全程实施评价,引导学生既关注显性成果,如作品、文本、表达等,同时也要关注隐性成果,如经验的构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等。因此,在成果展示现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示和分享活动中的隐性成果,如分享活动过程的反思和感悟等。评委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答辩,如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小组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不下去怎么办;采访时被人拒绝怎么应对等等。通过让学生对研究活动的反思,理性地看待自己,用批判性的思维审视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会学习,学以致用。这些隐性价值目标的挖掘与深化,更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215021)

作者:张嘉

上一篇:竞聘宣传部副部长演讲稿下一篇:煤焦化产业发展演讲稿